工作总结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7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20 20:54:03  阅读:

目录1.2023年共青城市行政审批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3.XX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4.XX镇人民政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7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7篇【完整版】

    

1.2022年共青城市行政审批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3.XX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4.XX镇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5.区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6.市发改委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7.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共青城市行政审批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来,共青城市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确保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若干措施工作部署和安排落地见效。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咬住一个“准”字抓改革

一是全面推行“受办分离”改革。共青城市紧扣“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确保“受办分离、一窗受理”模式顺畅运行。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2013项,已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今年2月已推行“受办分离”改革,设立商事登记专区和工程建设专区,在专区实行事项无差别综合受理,专区以外其他事项全面实行无差别综合受理,共设立4个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涉及20个部门462事项。512日,共青城市“市县同办”通用综合窗口正式运行,主动承接了九江市市级102项审批受理权限,实现“市县同办、自由选择”。二是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印发《共青城市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方案》,目前共青城市已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共计109项。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共青城“一照通办”专区,通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已推出7大行业55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赣服通分厅已上线二手房转移登记等共34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等,让市场主体“证照联办、一照准营、一码亮证”,实现了办事时间缩短80%以上,纸质材料减少80%以上,纸质证照减少80%以上的改革效果。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改革。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审批服务,目前,组织各相关单位填报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的办理流程,共收集汇总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事通办”平台涉及政务服务事项37项办事流程信息表报送至九江。四是精准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通过摸底我市自助服务终端统计情况,全面准确掌握各相关单位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以及银行、水电气网等人流量大的网点投放自助服务终端和延伸服务能力的情况,为下一步工作规划摸清底数。

(二)锚定一个“优”字抓提升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印发《共青城市政务服务“党建+帮办代办”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党建引领,将帮办代办全方位融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帮办代办点全覆盖。设置红色“小赣事”帮代办窗口,并梳理代办事项清单75项,根据办事群众自愿申请,由“小赣事”干部全程帮办或代办。目前共代办事项2000余项(包含个体工商设立、注销、变更等相关业务约1500项,招商引资企业相关业务约500项)。常态化推进“服务怎样我体验、发现问题我整改”活动并建立问题台账,全面掌握“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二是优化中介服务。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治理专项攻坚行动工作,认真梳理、核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清理现有或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并加快推动实行清单式管理。三是夯实12345热线基础服务能力。进一步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加快完成全市各级非紧急类、非警务类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健全完善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处理的闭环机制。截止目前共受理工单3624件,按时接收率100%。四是彻底打通惠企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两手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设立惠企政策兑现服务专窗,牵头召开我市“惠企通”平台相关工作推进会,部署安排各部门“惠企通”平台事项认领及兑现工作。全市“一对一”帮扶干部开展惠企通平台上门入驻指导及宣传工作,多方合力有效提升了“惠企通”平台的注册率及兑现率。截止目前我市企业注册数2626家、上线事项164条、完成线上惠企资金兑付223笔,总金额3381万元。

(三)盯紧一个“高”字抓质量

一是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九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线上审批,无“体外循环”审批项目。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通过线上流转审批材料、签发电子证书,真正实现“一次不跑”网上办,今年以来共计办结409件。积极落实“容缺+承诺制”审批、“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在核心资料齐全的情况下,社会类投资项目从备案到取得施工许可由原来的47天压缩到21天,政府投资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由原来的64天压缩到29天。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简化审批流程,以融入信用约束强化事后监管,推出“承诺即入”极速审批新模式,920日印发《关于梳理首批“承诺即入”清单的通知》。二是高质量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能力。推行“区块链+电子证照+免证办理”模式,市本级首批接通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行驶证等21项证照,现已实现44项高频事项“免证办理”,“赣服通”共青城分厅完成本地67个电子证照清单共计107277件存量签发。印发了《共青城市市本级第一批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一事通办”改革,实现“减证便民”进一步向“无证利民”过渡。提升“赣政通”用户活跃率。截至目前,累计激活用户数3591人,激活率达到100%,活跃工作群182个,用户日均活跃率达到80%以上;覆盖了104个单位。在“赣政通”共青城分厅上线了一批特色应用,比如:智慧城管、智能考勤、会议管理、行政审批等政务应用。三是高质量推动政务服务“异地通办”。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的通知》,推动149项事项“跨省通办”、374项事项“省内通办”。设立“异地通办”服务专窗,与南昌经开区、南昌高新区签订“省内通办”框架协议涉及323项事项;与长沙高新产业开发区、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等地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友好协议。同时,与德安、庐山、永修等县区签订协议,确保高频事项四县区联合办理。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业务模式,实现“异地事、一地办”,让“数据多跑路”打破地域限制。截至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跨省通办218人次。

(四)着眼一个“管”字抓制度。

一是深化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印发《共青城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明晰行政许可权力边界,规范行政许可运行,为企业和群众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24日我市召开共青城市精准赋权专题调研座谈会,对下放承接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各相关单位科学合理提出所需市级权限共47项。二是有效推行科学精准监管制度。开发了审管互动平台,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通过审管互动平台互相查询、推送、确认审批和监管信息,实现审批与监管的双向互动。安排专人每个工作日登录“互联网+监管”查看系统,及时接收、反馈相关问题信息,全面录入、汇聚监管数据(监管动态、曝光台、行政检查、处罚、强制等数据)。依托“信用共青”网站,全面落实行政许可信息上网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机制,依法依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约束。三是加强人员管理培训制度。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窗口形象,锻造专业化政务服务队伍,共青城市行政审批局30余名干部职工通过行政办事员国家技能水平考核。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服务怎样我体验,发现问题我整改”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目前已建立共青城市大体验专项活动问题整改台账11条并全部整改完毕,并共青城市民服务大厅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2个。

二、主要差距和不足

1.数据壁垒仍然存在。前,人社、公安、税务、医保、市监等部门使用系统是省级统建系统,影响了“好差评”“赣服通”“一窗办理”等多个改革任务。比如,我市数字经济相关项目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后,税务实名(登记)需要再次通过税务端认证,无法一次性办结。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相关数据难以互联互通。

2.乡镇执法保障能力不足。我国现行的绝大多数法律法规明确实施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赋权覆盖很多行政处罚事项,但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缺乏执法资格与权力,不能对违法行为直接进行检查、处罚、没收等执法行为,产生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现象。在整个赋权过程中乡镇政府缺乏法律授权,乡镇执法机构欠缺法定的设立依据、职能定位与权力来源。

三、2023年度工作计划

1.高效推进智能审批。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就近办服务领域,推进“赣服通”5.0建设,深入推进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应用,加快由“基于材料审批”向“基于数据审批”转变。拓面升级“一照含证”主题服务,确保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服务事项实现“一证准营”。

2.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事项就近办、涉企服务事项专区办、专属定制事项上门办、高频服务事项智慧办、备案事项承诺办”的“五办”全场景政务服务模式,深化“无差别综合受理+专区办理”建设,持续推进“六减一增”行动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一号改革工程”

一是持续发力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构建企业登记注册“跨省通办”服务体系;深入推广企业登记电子签名应用;简化进退手续,压缩办事时间,减少企业负担;积极落实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包含企业公章、财务章及法人章。截止202211月底,我县现有市场主体数13920户,其中企业4424户,个体工商户9496户;我县新增市场主体数2859户,其中新增企业397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24%,新增个体工商户2462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7.3%。企业变更719户,备案108户,注销企业310户,其中简易注销185户。为1260户企业提供免费首套章,包含企业公章、财务章及法人章,为企业开办节约共计162540元,平均每家企业节约129元。二是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截止2022630日,我县2021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为92.47%,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为99.28%,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为99.86%。对2021年度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企业年度报告的270户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列入异常名单。根据企业主动申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98户企业办理移出异常名录,帮助32户企业申请信用修复。做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录入工作,截止目前,已归集涉企数据8748条。三是强化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截止目前,共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3批次,抽查企业226户,确定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和提供虚假资料公示信息的34户企业,依照《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将其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四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双一号”营商改革工程,助力全县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服务型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对未在法律规定期限内主动申报2021年度企业年报的市场主体,在2022715日至20221031日,主动改正并向我局提出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或恢复正常记载状态申请,可免于行政处罚。逾期仍未改正的,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共优惠政策惠及企业38户。

(二)紧扣发展主线,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实施质量强县发展战略,做好品牌建设和江西名牌产品申报工作,经过培育,江西省环球陶瓷有限公司的怀泉牌日用陶瓷、江西省七星炭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用活性炭获得2022年度江西名牌产品称号。组织企业员工参加2021年江西省首席质量官能力提升活动,5家企业9名员工获得首席质量官证书;组织企业员工参加首届苏浙皖赣沪质量知识竞赛,推荐江西京尚实业有限公司代表抚州市参加首届苏浙皖赣沪质量知识竞赛线下选拔赛,通过激烈角逐,该公司获得团体二等奖;2022年江西省质量品牌故事演讲大赛中,江西省帮企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李怡的《追梦陶瓷 强国兴邦 企足而待》获三等奖。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标准化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耐热瓷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帮助陶瓷行业协会申报XX陶瓷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助力我县陶瓷品牌的提升。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县有效注册商标4007件。截止10月,全县三种专利授权366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6件,同比增幅18.5%。帮助25家企业获得县级政府知识产权政策扶持资金65.2万元。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完成3950万元。

三是积极推进“计量惠民”活动。全面推广国家强检系统,加强对电子计价秤、加油机、水电气“民用三表”、血压计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计量监管。截止目前,共开展强制检定各类计量器1207余台件,其中加油机269余枪、压力表512余块、血压计13.非自动衡器 413台。对农药生产企业1家、农资经营单位13家开展了计量监督检查,抽查农药种子化肥27批次,未发现净含量不合格商品。检查国有粮库粮站8家、民营烘干厂13家,检查电子汽车衡33台、谷物水分测定仪27台,电子汽车衡停用4台、谷物水分测定仪9台不合格。

(三)坚守安全底线,着力防范市场风险

一是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全力推进“赣溯源”平台注册使用,开展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结合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开展了“护校行动”、“中高考”、“两会”、猪肉市场、婴配乳粉、保健食品养老诈骗、粮食、校园及其周边食品、节假日等专项检查。截至202211月底,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439户次、学校食堂46家次,排查涉养老经营主体经营户380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87份,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期间保障任务5次。

二是加强药械化安全监管。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药品、新冠病毒疫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专项整治,2022年至今共检查了药品经营企业100余家次,医疗机构30余家次,化妆品经营、使用企业30余家次,预防接种单位110家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稽查立案7件,结案7件。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431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173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40例,9月底已超前完成市局下发的2022年任务数。

三是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各项职责和措施,开展了节假日、“城镇燃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特种设备隐患大排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等特种设备专项大检查。截止目前,共开展警示教育3场,培训132人次,检查企业112家次,检查特种设备510台(套),下达监察指令书41份。

四是夯实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对电动车及蓄电池、燃气器具、烟花爆竹、消防产品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及儿童和学生用品、塑料制品、农资、成品油等开展了专项检查。至今,共检查学生用品经营单位14家、检查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等经营单位15家;加强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开展了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及认证监督检查工作,立案查处未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案3起。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检预拌混凝土3批次,水泥电线杆1批次、塑料编织袋3批次,检测结果均合格,抽检陶瓷煲产品7批次、密胺塑料餐具1批次(检测结果尚未收到)。省局抽检4家企业陶瓷产品均合格,抽取5批次食品相关产品均合格。化肥抽检32批次,抽检不合格11批次。成品油抽检37个批次,抽检全部合格。立案查处不合格农资案件6起。今年年度预定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监督抽检任务933批次,目前完成701批次,核查处置不合格抽样产品13批次。截至目前完成大米专列快检和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4200余批次,结果合格。

五是抓好市场监管工作。做好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定向监测在线网站(店)136户次,实地检查网站(店)38家,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6条。强化广告市场监督管理,检查各类广告106条次。全面加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不正当竞争等重点违法行为。截止到11月份,检查养老”“保健”市场、青少年儿童、美容机构等经营主体145余户;检查国有粮食企业16家(含基层粮库),8家民营烘干厂;检查农资经营户16家;检查宾馆节假日期间(含中高考期)经营主体15余户;检查雪糕市场经营主体3户;检查家政服务领域经营主体11户;检查月饼市场生产经营销售主体8家;查处不正当竞争案1起。做好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目前共收到县公、检、法书函1份。

强化执法维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加大了对消费投诉、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受理、反馈、督办等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双节”假期消费热线值守工作制度,确保了“三合一”消费投诉举报24小时畅通。截止目前,共发布消费警示19条,发送消费提醒9次,接受来人来电咨询42人次,受理12315”投诉举报1220件,已处理928件;受理12345”市长热线投诉举报128件,已处理121件;信访19件,已处理17件。

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督促餐饮、药店、冷链食品经营店等重点场所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和日常消杀、通风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加强对冷链食品核酸检测,截止目前,核酸检测累计环境采样542件,肉类采样1478件,水产采样853件,从业人员采样223件,监管人员采样12件,合计3263件。出检测结果3263件,全部为阴性结果3263件。

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

把制止餐饮浪费与日常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将禁止餐饮环节食品浪费纳入对餐饮服务单位日常检查内容,加强对餐饮单位倡导节俭行为的监督,在各大餐饮店张贴“文明用餐、杜绝浪费”“公勺公筷”“光盘行动”等宣传标语,督促经营者主动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按需点餐,推出“半份菜”“小份菜”,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深入各学校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宣传,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组织各餐饮经营者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培训,进一步规范全县餐饮单位经营行为。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一号改革工程”走深走实,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推行“网上办、不见面”企业登记服务模式,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零费用”,切实解决企业注销难、退出难问题。

(二)抓好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市场监管、质量违法、虚假广告、短斤少两、不正当竞争、垄断经营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抓好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守住安全底线。增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切实解决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安全。 

(四)提升质量水平。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企业质量创新,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引导企业申报注册品牌专利,创立品牌,助推企业发展,申报政府质量奖,江西绿色生态产品。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立中国XX县(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加速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业秩序,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XX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现将我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主要成绩

(一)经济健康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我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221-10月完成财政总收入8638.99万元;其中全镇税收收入完成854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98.9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597万元,同比增长61.3%。一是产业基础发展良好。加大对现有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帮扶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全镇有规上企业共3家,20221-10月工业总产值16039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626万元,南油石化有限公司、海邦涂料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二是重点项目扎实推动。配合区开展茂名市肉类联合加工厂搬迁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完成13个村组的征地协议签订工作,共征地193.009亩,留用地12.8246亩。城镇建成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

(二)夯实振兴基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工作成效明显。2022年来,XX镇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工作,拆除危旧房、废旧猪栏、旱厕、乱搭乱建共1600多处,清除垃圾黑点1704处,清理黑臭水体、污水直排625处,三线整治78处。182条自然村干净整洁村全部达标,已有博郡、樟岭、联唐、元亨、那田、斜岭、白沙7条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二是乡村振兴涉农资金、债券资金、驻镇帮镇扶村资金项目持续推进。在乡村振兴项目创建中,合理统筹各类项目资金,以点带面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整合涉农资金400万元用于樟岭村、博郡村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成后两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整合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市级资金450万元对全镇182条自然村进行美化再提升;整合债券资金4800万用于乡村振兴以及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全镇的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村道硬化、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整合债券资金1650万用于城镇建成区改造,对镇旺盛街、兴盛街等22条街道进行综合改造提升。整合驻镇帮镇扶村省级资金1145万元用于道路补短板、荷榭水轮泵清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公益性分类帮扶和XX镇乡村振兴规划建设。整合驻镇帮镇扶村资金1270万元用于圩镇周边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跃进河水泵站建设、沿河绿道路灯安装、182条自然村的“十乱”整治、博郡村的综合整治提升和各村的道路攻坚等。三是扛稳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2022年我镇粮食种植面积47639亩,其中种植水稻34915亩、花生8039亩、番薯2497亩、水果种植面积7584亩,通过集体耕种、土地集约承包等形式完成2997.46亩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复耕复种率达100%

(三)夯实社会事业,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一是民生实事稳步推进。行政村通自然村主干道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大坡村道路于1030日完成施工,茂坡村、茂山村道路预计在1231日前完成施工。建成后为大坡、腾山、茂山、茂坡四个村委会1万多人的出行提供便利。Y127元亨段单车道改双车道工程全长2.711公里已于8月份完成建设,元亨村道路实现了由“窄”变“宽”、由“通”到“好”,改善了交通通行条件,提升了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自来水管网联通合网项目已于10月完工,解决了我镇在安全用水、特殊供水缺口时期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以及缓解用水难的问题。截至10月份,我镇“双百工程”分片建成4个社会工作服务点,增设了14名服务岗社工,整合与新招了2名事务岗社工,全面加强了镇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全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及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两个100%覆盖。二是免疫屏障持续巩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加强返乡人员落地排查,配合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落地核查率、核酸采样率紧盯“两个百分百”;引导群众在茂申报码上自主填报,及时做好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XX人员的防控措施,平稳度过“0708”、“1102”等疫情;全面推广“场所码”应用,做好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20221-10月,XX卫生院总新冠疫苗接种人数105618剂次。其中:3-11岁人群总数为8952人,已接种15277剂次。12-17周岁共4382人,已接种7598剂次;18-59周岁共28373人,已接种60604剂次;60岁以上常住人口9205人,已接种22139剂次。三是防止返贫监测工作持续有效巩固。我镇持续推进脱贫监测对象建档立卡,开展就业帮扶。原建档立卡脱贫户8062134人,其中低保户3961238人,无劳动力428683人,残疾户360454人。今年镇对低保户开展精准就业帮扶,设立公益性岗位47个,成立村卫生保洁队伍,定向招纳建档立卡脱贫户,落实兜底性保障,保障建档立卡脱贫户稳定就业。18个村级确权登记63个扶贫资产项目共涉及金额3171.816435万元。其中,公益性扶贫资产项目15个,经营性扶贫资产项目48个,公益性实际投入金额为3104022.35元,经营性实际投入金额为28614142元。

(四)严抓治安环境,社会综治和谐稳定

一是扎实做好综治信访工作。我镇建立健全综治责任和综治预警机制,建立社会稳定分析研判会制度,形成整体合力,全面开展全镇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截至10月底我镇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108宗,其中上级交办93宗,镇接访15宗,目前共办结91宗,在办4宗,每一宗案件都成立了包案工作组,落实了领导包案,分别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落实层级责任。加强平安建设,构建平安体系,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氛围。二是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镇构筑起“空中有视频监控、地面有巡逻力量、重点部位有联勤警务平台”的街面立体防控网络,促使辖区内各类警情稳步下降。全镇投入大量资金安装监控设备;全镇各中小学校已全部安装智能监控自动报警系统;90%圩镇、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和交通主要道路出入口安监视频监控,实现了全天24小时监控,全镇“视频天网大防控”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全镇共安装视频监控摄像枪512支。三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持续深化。扫黑除恶领导小组阶段性听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各项工作和案件侦查打击情况汇报,分析研判涉黑恶线索梳理排查和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摸排化解情况,分解细化相关案件的责任落实和跟踪办理,强化打击力度。1-10月份,我镇扫黑除恶线索共49宗,办结49宗,行政拘留1人,刑事拘留7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一定成效。四是扎实开展“平安大走访”活动。截至202210月“平安大走访”副科以上领导到我镇、村总次数为153次,开展民情153次;处级领导到我镇、村总次数5次,开展民情走访次数5次,走访重点对象36人,慰问困难群众17人,收集问题21件,解决问题16件,得到群众广泛好评与点赞。

(五)狠抓安全生产,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期召开2022年季度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季度会和2022年“防风险 除隐患 保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在党的二十大等重点时期认真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工作,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重点开展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省65条硬措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等全镇性的安全生产工作。二是积极抓好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开展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安全、城镇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排查整治,20221-10月检查企业26次,依法开具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5份,消防方面检查场所45家,燃气安全方面检查场所121个,问题已整改完毕。三是重点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深入开展全镇19个村(社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摸底排查,充分发挥“两员两站”的积极作用,在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进行排查,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的整治力度。

(六)抓好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开展水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我镇按照区“截污水、关猪场、打偷排、补好水”的工作思路,推进区辖内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镇、村两级河长制。各级河长累计2022年今年至9月河长巡河1449次。其中镇级河长411次,村级河长巡河1038次,镇村两级河长发现河道问题51宗,问题快速整改51宗。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以“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为目标,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两清”工作,结合区、镇清漂行动及水浮莲日常清理工作,全域共清理河道约18.3公里,面积138亩,清理漂浮物、水浮莲等171吨。大力开展畜禽养殖场综合执法整治行动。对辖区内禁养区养殖场进行日常巡查,严防反弹复养;与沿河周边鱼塘负责人签订防偷排污染物承诺书,加强监督巡查,大力打击偷排污水和沿河倾倒废固物等行为。此外,实施化肥减量、农药减控行动等工作,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水质持续改善。二是开展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由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牵头做好我镇露天焚烧执法巡查工作,加强农作物桔杆综合利用引导,做好疏导工作。我镇是农业大镇,为有效遏制露天秸秆焚烧现象,保证我市空气质量持续达标,确保实现“不燃一处火,不冒一处烟,不见一块斑”,对镇内各类露天焚烧行为负责,XX镇制定了《XX镇禁止露天焚烧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并建立镇、村二级网格管理体系,以镇为单位、村为单元,将全镇各重点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重点管理责任区域,形成“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管理体系。特殊时期,镇村两级干部每天下午不间断开展巡查,发现焚烧现象即刻制止,并教导群众加强环保意识。

(七)增强服务能力,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细化镇各办公室职能,形成工作合力。设置“综合窗口”,整合窗口事项,实现进驻业务“一窗通办”,压缩审批时限,实现限时办结,提升便民利民便利度,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充实执法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纪律教育,打造职责法定化、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手段智能化、深入一线化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公共服务平台、综合治理平台平稳运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政府机关党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四卷》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促使全镇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粤省事”“粤政易”广泛应用,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五是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建立健全镇领导班子担任企业服务官制度,14个班子成员挂点联系企业,为投资创业者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为今后实现XX镇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与全镇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着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水平不够,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乡村文旅发展潜力有待挖掘。二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稍显薄弱,乡镇特色优势还不够突出。农产品大而不强、竞争力弱,农民增值收益低。

三、2023年工作安排

(一)坚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提速,为稳经济保就业拓宽途径,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发展,推进城郊型经济,努力融合城镇化项目,全力抓好项目征地等各项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项目施工的氛围,为稳经济保就业拓宽途径,协调好工农关系,文明施工,加大生产力度,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实现项目与地方经济双赢的目标。

(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步伐

努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投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帮扶、理事会运作”的机制。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实行“一村一档、一户一对策”机制,积极发挥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组织带动和协调作用,发挥乡贤带动整体参与的作用,加大项目支持力度,通过打造示范村,形成示范效应,向其他村庄延伸。每条行政村的“四沿”村庄必须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实行垃圾清理收集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雨污分流和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广泛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打造更多特色乡村工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加强边缘户关注监测,防止新增贫困人口。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紧盯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持续稳定增收。继续做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后半篇文章”,着力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三)高标准推进镇村建设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我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统筹好镇、村两级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镇村发展空间。推动“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不断抓好农村公路管护、“亮化工程”、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等工作,逐步解决农村配套基础设施欠账问题。

巩固提升创文创卫工作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创文巩卫工作,实施卫生、秩序网格化管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因地制宜,疏堵结合,持续开展圩街整治,继续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坚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长期维护整洁亮丽的XX圩街,确保“双创”工作不松劲,管理维护制度化、常态化。

(四)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政府债务防范风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夯实全镇稳定安全发展基础。

(五)持续有效抓好各项社会民生事业

持续抓好疫情防控,按照区的防控要求加快疫苗接种进度,筑牢全镇防疫屏障;继续按照应保尽保要求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转变作风,加强宣传,营造乡风文明氛围,抓好殡葬改革,进一步提高火化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人才驿站、科技协会等平台为载体,鼓励支持、服务引导XX籍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提升人才吸附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XX镇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XX镇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积极构建“一带两园三廊道”新格局,在助推惠东重返一流行列、构建山海中,体现XX担当、贡献XX力量。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全力以赴稳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一是经济稳中求进。2022年,我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夯实发展基本盘,谋划未来发展,镇域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我镇全年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138467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44304万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28086万元,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65947万元,同比增长3.0%。经济保持稳定,略有增长,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二是农业经济多线发展。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强全镇3.3万亩农田红火蚁防控和水稻统防统控工作,抓好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种植环境,做好今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及面积申报工作,落实政策性农业(水稻、玉米、马铃薯)保险面积,实现了水稻、玉米、马铃薯参保全覆盖。全力指导早晚造水稻种植,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实现大丰收。加快省级马铃薯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稻--薯”循环种植模式,提前指导、及时化解水灾影响,目前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5万亩,预计年产量达7500吨,年产值超过1.5亿元。大力实施盐碱地稻作改良,在河潭村200亩盐碱地率先示范种植“海水稻”,为盘活全镇1000多亩撂荒地提供实践经验。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一方面,“三资”管理工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奠定基础。借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以登记赋码工作为契机,组织好经济组织架构,全镇9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账簿导入且完成会计记账转移入平台完成94个,完成率100%,资产启用94个,完成率100%。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明确了22项举措65个重点任务。对照18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亮牌提醒”清单内容,逐条逐项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建立了1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一村一策”工作台账。目前,梁屋、河潭完成集体经济年收入10+的目标,预计年内我镇可实现1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完成全镇60%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的任务。

四是新发展格局逐渐成型。我镇抢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契机,结合本镇生态、农业、文化等优势,统筹山海田林湖湿地资源禀赋,提出了“一带两园三廊道”发展新思路,制定了总概算17.5亿元的环考洲洋西岸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库,包含8个子项目,并申报10亿元惠东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目前各个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同时,两园(马铃薯产业园乐夫基地、湿地公园)正加快建设,一线十二景的“山海田园·考洲乡情”乡村旅游精品旅游廊道布局成功,X213风貌管控廊道、百坑山至观音山森林生态廊道正着手布局。

(二)全面强化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一是打造“听党召唤·涌在一线”党建品牌。通过开展30场“榕树下党课”、1次村级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2次书记论坛、4场“百人讲师团”、1场马铃薯“厨艺展示”、2场观影分享会和1场“百年穿越 精神传递”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等系列党建活动,擦亮XX党建品牌,构建了党旗所指,应者云集的大局面。

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投入24万元,在2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亮化工程,争取资金,推动梁屋、涌围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实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达标。探索“五抓五治五提升”工作法,制定了小屯村十大民生实事,提拔一名党总支部副书记全面统筹工作,开展夜间家访群众工作听民情聚民意合民力,推进小屯村软弱涣散整治。实施村党组织书记述职暨乡村振兴擂台赛,推动村级党组织头雁示范带头,做表率。

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镇村回访调研工作,对村组干部进行“精准画像”。及时更换3名村党组织书记和补选12名村“两委”干部。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发展19名农村党员,组织18名村“两委”近亲属开展入党考察工作,吸收农村外出人才建档立卡863人,组织开展村组储备人才招聘工作,共招聘了11名村“两委”储备人才。核定我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在编人员共64人,全面完善编制调整流程,并完善在编在岗人员信息库。对县派驻单位整合到我镇下属事业单位的18名干部职工全面完善划转手续及人事档案移交。对机构改革后的各部门人员进行重新优化调整,突出干事创业标准提拔任命14名中层干部,营造有为者有位的用人导向。

四是坚持推进反腐工作。一是深化“庸懒散拖”问题专项教育。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优化机关考勤模式,推广并坚持部门周例会制度、每日晨读制度、内务检查制度和中层干部述职制度,落实党员干部家访制度,全年共开展家访148人次。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镇纪委查办信访件5宗、完成自办案件6宗,联合办案7宗,有效地削减了存量、遏制了增量,形成了强有力震慑。

五是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制定《XX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22项举措65个重点任务。对照18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亮牌提醒”清单内容,逐条逐项抓好工作任务落实,由驻村领导指导,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全面谋划“十四五”乡村规划,产生一批如石桥村的“石连青山,桥通绿水”、好招楼村“一核两区双线”等优质村庄发展规划,并由党组织牵头,探索打造小屯萝卜干、油麻地考洲洋海鸭蛋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三)建管并重强功能,生态文明提档升级

一是人居环境整治卓有成效。全力推进全域村庄环境大整治、大提升,村庄清洁、“四小园”建设、厕所革命等专项行动,全面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工作任务,全镇1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13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二是生态保护持续发力。坚决打击乱砍滥伐,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及隐患排查。今年以来,与各村委签订防火责任书,悬挂防火宣传横幅150条,发禁火令宣传单15000张,保障了XX镇森林防火安全。 今年累计投入23.5万元,完成“五清”专项行动,清理河道约15.4公里,清理水域面积0.0855平方公里,清淤泥清漂累计约21.5吨。同时,构建“党建+河长制”体系,打造基层党支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履职平台、共产党员“挂牌亮身份”的责任区域,截至20221118日,开展巡河899人次,巡查发现问题6宗,整改6宗。

三是污水处理设施持续完善。投入250万元,完成了XX污水厂整改和在线监测安装工作,聘请了第三方运维公司对全镇22座污水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并每个季度对污水设施出水水质进行检测。

(三)群策群力谋振兴,民生福祉普惠共享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严格按照“四个不摘”政策要求,落实“5年过渡期”政策,加快解决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31149人)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以“1+5”运营模式发展本土兜底民生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建成1个社工站5个社工点,统筹22名双百社工,辐射全镇20个村(社区),真情服务1506特殊群体。

二是农村土地得到有效保护。一方面,全面规范土地使用。全镇应确权登记6340户,已经确权登记6280户,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审批39宗《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农村“一户一宅”管理体系持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严格执法,切实保护土地。目前,合计拆除“两违”建筑33000平方米,完成年度拆除任务73.2%,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完成一级图斑办结宗数111宗。

三是疫情全面防控。年初全面推进疫苗注射工作,全镇疫苗接种超8万剂次,截至729日,我镇60周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率达86.88%。全年,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络,全面排查来(返)XX的务工人员,统一场所管理要求,做到“应建尽建”、“应扫尽扫”,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码的建立和应用,严格落实“三天两检”措施,把好企业“安全关”。全年我镇共开展7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共检测126922人次,结果均为阴性。三年来,全镇未发生一例确诊病例。

四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大力促成XX中心小学(旧教学重建)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强镇复评准备工作,注重平安校园建设,多部门联合集中开展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行动3次,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生活和学习环境。开展奖教工作,表彰学校5所、县级以上优秀16人、镇级以上优秀67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营造人人关心教育、人人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XX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用心用情筑长城,社会治理纵深发展

一是矛盾纠纷有效化解。2022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90宗,办结175宗,办结率92%。其中,省一体化信访案件7宗,办结6宗,办结率86%12345服务热线系统平台转来案件149宗,办结137宗,办结率92%;本镇群众来访34宗,办结32宗,办结率94%。全镇实现重点领域信访矛盾明显减少、存量信访问题妥善化解、新增信访问题数量平稳可控、信访秩序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

二是社会治理平稳有序。扎实做好常态化禁毒工作,全年共开展禁毒“六进”宣传活动420场次,发放宣传物资4万多份,禁毒重点场所470处,禁毒重点人员598人,做到了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分级率100%,全镇吸毒人员管控率实际管控率100%。将辖区内船只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做到一船一册,做到心中有底,心里有数,并以5个沿海值守点为我镇前沿卡哨,加强沿海区域夜间巡逻,做到逢船逢车逢人必查,切实切断走私偷渡运输链条。创立XX融媒账号,推送XX工作动态报道近300篇,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42场,严格落实宗教和信仰场所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无邪教村”创建和反邪教整治活动,推动意识形态、宗教管理及反邪教工作有机结合。

三是安全生产严抓共治。一方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率达100%,举办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现场咨询会10次,召开消防、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会议12次,参加人次达800余人;张贴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横幅80余条,发放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宣传资料和宣传册1200余份。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消防整治,共排除各类安全隐患1500余处,发出整改通知书1300份,现场整改200余处,限期整改1300余处,完成整改1000余处,整改完成率66.6%

二、当前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镇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竞争力不强。我镇是沿海7镇中唯一的农业镇,缺乏工业、商贸业等实体经济拉动。农业农村人口多,民生欠账较多,镇级可支配财政偏弱,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投入不足。二是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还未建立。在社会治理工作上,部分群众或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不强,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如消防整治、两反一防等需要集体参与的工作推进难度还较大。三是镇村经济薄弱。农业大镇,税收渠道有限,村级集体经济改革不彻底,资产资源大多掌握在村民小组,盘活资源总体开发难度大,村集体收入普遍较低。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影响,财政能力进一步压缩。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2023年,XX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围绕构建“一带两园三廊道”新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谋划高质量发展,推进XX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

(一)聚焦项目,谋划发展新格局

一是狠抓专项债项目建设。2023年,我镇将充分发挥专项债资金作用,狠抓镇主导的4个项目(环考洲洋西岸海滨碧道建设工程项目、XX镇农村污水设施管网配套工程项目、美丽圩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山海田园·考洲乡情”乡村精品旅游路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同时针对其余4个经营性收益项目(赤岸蚝旅游综合交易平台建设工程项目、观音山风电综合文旅服务中心项目、XX镇居家养老(康养)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冬种马铃薯仓储物流综合交易中心建设项目)主动与县局对接,力争尽快纳入到县旅投集团统筹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对接,将授信6.6亿元的口头协议转化为实际投入。二是集中精力建好“两个园”。全力配合县林业局,推动湿地公园二期征地工作,秉持“建设与开发同步”原则,加强与县旅游对接,力争明年上半年实现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并充分利用湿地公园辐射带动作用,着手在周边村庄谋划建设一批精品民宿、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设施。充分发挥乐夫、旭升、展盛基地作用,加快乐夫基地和黄羽鸡家禽基地建设,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助力乐夫基地的马铃薯蛋糕、面包等烘焙食品销售额力争在2023年超过1亿元。力争在XX率先实现市党代会提出的“生产在农户、基地在农村、加工在乡镇、流通在县城、增收在农民”的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三是全力打造“山海田园·考洲乡情”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把好招楼、赤岸等10个村串点成线,每村打造2-3个网红打卡点,完善好12公里海滨碧道建设,实现具有沿海乡村风情、人文生态相映的乡村旅游廊道。

(二)聚力“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再提品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做好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项目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冬种马铃薯、赤岸蚝等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深化打造油麻地海鸭蛋、小屯萝卜干等特色农产品,拓宽电商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高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二是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建设,继续深化四小园打造,全面落实“厕所革命”工作,加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资金投入力度,扩大生态宜居示范村建设范围。充分发挥乡村精品旅游廊道的辐射效应,推动一线十二景建设,打造精品村,助力乡村美化。

(三)坚持党建统领,凝聚发展动力

一是持续打造“听党召唤·涌在一线”特色党建品牌。激发党建全覆盖,纵深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全面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把做到“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到基层,确保党中央决策和省市县委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其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新一轮《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头雁”工程、“强村固组”堡垒工程,持续抓好镇村干部“大储备”,实施“雏鹰”人才计划。同时,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组干部,增加村集体收入,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针对22项举措65个重点任务,对标县“亮牌提醒”各项指标,持续加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特别是壮大集体经济任务,主动对接村级党组织,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特别是壮大集体经济任务,完成全镇1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以上。

(四)抓好社会治理,确保和谐稳定

一是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对照疫情防控新二十条,持续开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镇村“三人小组”加强对重点地区返回人员进行排查;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减少工作漏洞,提高应急效率,确保指挥工作机制快速高效运转;严格控制密闭通风不良场所的管理,切实做好“入门三件事”,加强密闭通风不良场所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强化对社区、市场、学校等重点场所日常监管,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二是加强社会安全风险闭环管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精密智控水平,重点加强X213交通安全整治、消防安全整治,全面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自然灾害防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推进“无信访村居”“无欠薪城镇”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坚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力实施“全民禁毒工程”,深入落实“十大”禁毒措施,保持毒品整治高压态势,确保毒情形势明显好转。进一步完善农村“一户一宅”管理体系。贯彻“疏堵结合”思路,进一步完善宅基地申请和农房简约报建机制,严防“两违“抬头,依法稳妥解决一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三是强化民生服务。充分发挥双百社工、社工服务站作用,认真落实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优化发展均衡教育,巩固和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落实全民健康管理,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水平。


区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统计局的正确指导下,区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疫情防控和统计工作“双统筹”“两不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变中求进、攻坚创优,切实加强党对统计工作全面领导,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助力全区经济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提供坚实的统计服务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取得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在夯实坚强战斗堡垒中展现更好的担当作为

——学习教育有进度,思想建设好起来。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机关实际,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责任制、庸懒散拖等专题,全年累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13次,党组书记上党课5次,举办股长大讲堂8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过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等16场次,开展谈心谈话80人次。

——干部管理有力度,队伍素质强起来。局党组坚持树立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一年来,共有1名班子成员、3名中层干部职务职级提拔晋升,新增选派1名干部到基层挂职。建立健全干部定期交流轮岗机制,各专业、各股室共有18名干部职工实现了交流轮岗。

——疫情防控有温度,统计形象树起来。局党组坚持立足统计职能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在支援疫情防控与做好幕后经济运行专业引领中实现双统筹,充分展现了XX统计的形象。国庆期间,由班子成员带队,全局超过五分之四的干部职工下沉支援小金口一线战“疫”。其中,7名专业负责人在封控网格工作时,白天不辞辛苦参与防控任务,晚上还加班加点对接专业数据报送,确保XX统计工作应统尽统、应报尽报,不因疫情影响导致脱钩断链。如,小金口街道在国庆期间因疫情原因未上报企业和项目名单高达217家,上报率仅为30.4%。发现问题后,我局第一时间统筹各专业共克时艰,仅用短短两天时间,在统计截网前就保障了企业和项目上报率实现100%

(二)坚持专业引领“增动力”,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更优的统计服务

——攻坚克难,提升统计工作战斗力。面对疫情影响,保持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全面抓好各项经济指标统计。多次牵头组织区直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统计工作,下企业和到项目单位实地了解实际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深挖潜力,做好业务指导。认真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积极组织各专业负责人走访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报表问题和困难,举办多场“四上”企业线上培训班,累计发动700多家企业参与培训。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及时做好月度、季度、半年报等数据分析预警,每月编印《惠州市XX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资料》《XX区统计月报》《主要统计专业须知和实操手册》等材料,主动为区委区政府领导提供经济数据参考与咨询服务。今年以来,我局还进一步集合专业优势,加强守正创新,创造性地编印了7期《XX统计资讯》,向全区统计人员讲解统计业务知识,传授统计工作经验。

——提质增效,提升统计工作服务力。今年下半年,全区经济运行面临空前的严峻形势。为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目标,争取在7个县区中率先实现GDP破千亿元大关,担起XX区作为惠州市的“长子”责任,我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定海神针”作用,进一步强化统计服务。在全局努力下,全区前三季度GDP实现3.3%增速,达到了预期目标(“三惠”第一)。今年底,为了年度纳统工作,领导班子分组带队,派出多支网格小分队把贯彻落实《统计法》责任与义务,下沉到每一个镇街、传导到每一个纳统对象,确保应统尽统。截至1125日,全区年度纳统282家,入库率52.5%,总量占全市33.2%,位居全市首位。

——成果突出,提升统计工作影响力。今年XX区开展五年一度的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工作,区统计局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在较短的时间内按时保质完成样本轮换任务。全区完成入户摸底3405户,其中有效户2305户,摸底有效率达到67.7%,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一;全区落实调查户换户比率23.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月试记账笔数达到132.7笔,高于全市平均数28.3%,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第一。至11月底已完成对被国家抽中的调查户摸底调查、记账户开户和试记账工作,目前全区2022年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已经完成。随着新一轮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完成,自12月起,XX160户家庭作为新一轮记账户,代表XX常住居民正式开启“为国记账,为己理财”新篇章。

(三)坚持法治引领“添活力”,在依法治统依法统计中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

——聚焦学法,政策解读不走样。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意见》《办法》《规定》《选编》《监督意见》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我局各专业、各行业部门、各镇(街道)传达学习,提高全区统计干部和基层统计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

——深入普法,宣传教育不打折。在今年11月举行的2022年度XX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社会评议期间,全区各机关部门单位、企业、学校、社会群众不遗余力地投票支持我局的普法工作,短短3天时间里我局就获得了31931票,使得普法宣传既实现了预期目标,也创造了历史佳绩。129日下午,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正式落下帷幕。经过“社会评议、评议团实地考察、履职报告现场评议”三个环节综合评比,XX区统计局在6个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综合成绩第一名!

——突出执法,检查督导不放松。扎实推进“双随机”抽查工作,强化统计执法检查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今年以来,我局向统计调查对象发放《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1900多份,告知企业依法确定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规范企业联网直报和统计基础工作。同时,我局成立工作组到各镇(街道)开展现场一线执法监督行动2次,抽查重点企业17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局认真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一是监测预警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如,对工业、能源、房地产统计等还需加强网报数据审核,对城区重点企业、代表性企业还需给予更多实地指导。二是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还需进一步夯实。如,各镇(街道)统计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还需要再巩固提升。三是在解决工作难题上还存在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的问题。如,在当前城区支柱行业相对疲软、房地产业依存度较高形势下,继续巩固保持原有发展优势,拓展新的增长点,切实发挥统计专业在经济运行中科学指导作用,还需要再好好思考谋划。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三、2023年工作思路与计划

2023年,我局将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立足统计职能,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高质量做好统计数据生产,以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深化党建“固统”。

凝聚好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助力统计事业发展是做好党建工作的核心,需要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党忠诚。二是要坚持把党员意识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切实加强以领导带头上党课、股长大讲堂、主题党日、到红色基地参观学习等各种方式开展政治教育。三是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统计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实现党建引领“一盘棋”运行,以党建工作一流引领统计各项业务工作争创一流。

(二)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确保质量“立统”。

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统计信息的有用性以及信息价值大小,需要以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引领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在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大对核算指标的跟踪监测力度,及时预报预警,作出准确的统计判断。二是要充分结合明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入做好2023年定报及2022年年报报表工作,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的日常监测与评估,在数据上报期间做到“即报即审”。三是要当好企业统计的指导员,狠抓数据质量管控,切实降低错报率,提高精准度,特别是对奇异值的出现要第一时间向企业(单位)核实,确保数据应统尽统,严格保障好源头数据质量。

(三)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服务“促统”。

提供专业服务是统计工作履行职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引领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持续做好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统计小册子的编印工作,及时地为区委、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科学数据参考,为各级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提供统计指导意见。二是要进持续加强上下沟通、横向沟通,加强数据公开的协调度与准确性,提高统计工作透明度与公信力。三是要持续加强统计分析能力,在继续做好月度、季度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报告基础上,进一步办好XX统计资讯”,努力形成一批优质的统计调研分析报告。

(四)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依法“治统”。

培育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社会氛围,是新时代统计工作的前进方向,需要以高质量统计法治引领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认真开展诚信统计宣传教育。切实把法制宣传融入到统计业务和服务当中,宣讲好统计法律法规,倡导好诚信统计理念。二是要认真开展统计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统计失信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弘扬统计职业操守,营造诚信统计良好氛围。三是要认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切实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推动依法统计向基层各行业延伸,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

(五)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促进人才“强统”。

强大的统计人才队伍是统计工作最有潜力,最可靠的优势,是提升统计专业素养的根本抓手,需要以高质量的人才素质引领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制定全年统计培训计划,对全区工业、贸易、服务业、投资、住户、劳动力调查等各领域开展统计业务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能力建设。二是要继续盘活内部人才资源。根据人岗相适、合理流动原则,在2022年我局各股室人员“大轮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个别人员进行二次交流,推动合理流动“微循环”,焕发工作新活力。三是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在庸懒散拖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局开展作风效能整改大行动,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强、作风硬、形象好的XX统计工作团队。


市发改委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践行作用。充分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论坛会议、专题讲座等多种平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新论述、新指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要求

切实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执法决定及行政机关合同规范管理。

一是扎实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及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确保由我委起草或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应审尽审”,开展4次合法性审核及公平竞争审查“回头看”清理工作,确保有效期内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合法、合理、合规。

二是积极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2022年度由我委承办或制定的重大行政决策共3项,均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程序要求制定,并适时开展执行情况评估。

三是做好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及行政机关合同法制审查工作。通过自查、跨部门联合审查、配合督查等多种方式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量。

四是深入开展全市发改系统专项行政执法监督。针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质量等开展专项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促进依法行政。

五是积极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邀请顾问律师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组织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有关重大行政决策研究、专项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

(三)深入推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闭环机制建设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构建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复议行政应诉闭环机制的指导意见》及省发改委工作要求, 我委结合发展改革部门实际,构建完善XX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复议行政应诉闭环工作机制,明确建立行政复议申请接收、流转工作机制,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个案反馈机制,类案研判机制等制度。结合XX市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我委作为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对接转交制度;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我委在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中,均由法制工作机构、业务单位、公职律师、顾问律师协同处理行政复议答复、行政应诉工作,在行政应诉环节,我委行政应诉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2022年我委无行政复议被纠错案件或行政应诉败诉案件,同时,在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中,我委坚持将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贯穿于行政行为全过程,结合具体案件与当事人开展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推动矛盾实质化解。

(四)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及《民法典》宣传学习,积极将《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开展“小莲清风润发改”法纪专题教育。持续开展《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价格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节约能源法》《XX市社会信用条例》等与发改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依法行政培训、专题讲座等契机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等面向发改系统干部职工开展《行政处罚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委将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继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工作质量,提升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牵头推进全市发改系统的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机关普法学法,增强法治工作素养。继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特别是阐释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有关法治思维方法、法治文化和法治浙江的重要论述,坚持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发挥领导领学促学作用。健全党员干部日常学法制度,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党员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二是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提高法治工作水平。完善投资领域、能源领域办文程序、文书格式和考核办法,推进行政执法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及公平竞争审查要求。继续完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闭环机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以及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的作用,提升发改系统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三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营造遵法守法氛围。根据发改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建设“线上+线下”普法宣传阵地,以“党建+普法”“价格调解+普法”“信用修复驿站+普法”“诚信活动+法治八进”等方式,推进发改系统法律法规政策等进机关、进社区、进园区、进项目、进企业等;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坚持把普法融入发改工作实践、融入日常工作,融入依法行政全过程和各方面,持续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普法实效性,在全社会营造知法、守法、学法、护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对党忠诚、为党尽责,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站位。

1.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集体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2.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坚持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突出党性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作风实的党员队伍。先后组织全体成员观看 《加强效能建设 改进工作作风》《绷紧“保密弦”》等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明纪、以案说法、以案促廉洁、警钟长鸣。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县委党校党性教育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的洗礼,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

3.规范党员管理,强化党组织执行力。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各位领导班子成员能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活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全体党员每月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党员订阅“共产党员”“ 安徽先锋网”“亳州组工”“XX组工”。2022年,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党支部新接收1名入党积极分子,1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二)精准谋划、共建共享,切实加强数据资源管理。

1.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行数字化改革。构建开放、开源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实施建设了县级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全面收集数字化发展意见建议,通过县级会议、部门联席会议、公文系统等方式广泛征集数据资源应用需求和数字化发展建议,为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提供参考基础,收集58家单位共计68条需求和建议。大力促进数据共建共享,并于927日,被省数据资源局列为安徽省数据直达基层试点县。支撑县乡村振兴局房产、车辆、工商等扶贫监测信息核查12230人次,比对贫困人口参合等多类别数据230万余次,为纪委小微权力监管平台提供基础监管数据170万余条,有效推进巡检联动及防返贫监测认证等工作。全口径归集企业数据。2020年通过汇集统计、已督促指导23家单位,累计上传公共信用信息1.95亿条,其中行政许可总量1250.07万个,行政处罚总量961.73万个。

2.创新改革应用,全力推进网格化治理。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实施“数字XX”智慧城市能力提升项目,构建XX县各部门、县镇街联动的横向和纵向贯通的城乡智治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复用邻长制组织体系,建立五个“统一”工作体系,即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事项清单、统一处置流程、统一评价体系、统一支撑能力。建立全县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全县各系统、平台间的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简化城市治理过程中访问多个业务系统的过程,实现XX县“一网共治”和多部门协同城市治理格局,建成全县统一用户4320个;建立全县统一的事项清单,将县乡属地管理主体责任、配合责任清单与部门职责边界清单、职责任务清单等相衔接,逐一细化厘清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权责边界,为县乡履职监管和问责责任界定提供重要依据,建立权责事项清单700余项。建立全县统一的处置流程,全面整合视频智能识别、7812345中心、数字城管等多种渠道问题来源,逐步纳入其他上级部门任务分发平台,实现统一归口受理、统一案件分拨派遣、统一结果处置反馈,形成全流程工单闭环管理及协同处置机制,提高全县基层问题处置效率;建立全县统一的评价模式,基于城乡治理工作效能生成评价数据,实现对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科学考评体系;建立统一支撑能力,针对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阶段性重点工作,以及急需建设的业务系统,既能快速配置清单流程,又能直接复用平台能力,实现“低成本、高效性”的建设模式。

3.夯实基础保障,全面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严格执行《XX县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办法》《XX县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实施技术、管理双线管理制度,实施数据中心机房巡检超过1000余人次,确保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实施数据中心安全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提升、视频数据安全边界部署等网络安全加固项目,部署网络及数据安全防线,有效阻断网络攻击7万余次,发现“挖矿”预警信息8次,高效确保了业务系统及数据的安全稳定。

(三)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今年以来,共对县乡村三级22924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要素和政务地图精准度进行排查,召开业务培训会13场,对50万个要素进行完善,同时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体检工作,完善办事流程,政务服务事项准确度大幅提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2.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提升行动。不动产登记联办系统实现登记办理时间平均缩短70%、材料精简50%以上,初步实现“交房即发证”,2022年以来发证6000余件。联合不动产、税务、水、电、燃气等部门,谋划上线不动产登记和水电气联办过户的“安居一件事”业务,群众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可一并申请办理水电气过户手续。企业联办服务平台实现注册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登记等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并联审批、一日办结、全程网办,2022年累计办理企业注册4700余家,为企业节约资金近150万余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服务平台,通过“四个阶段”“一张表单”,打破部门间的壁垒, 2022年以来办结事项410件,涉企服务效率和能力大幅提升。

3.开展政务服务领域作风整治专项行动。727日和913日,分别下发《关于一次性告知执行不到位情况的通报》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执行不到位》工作提示单,对县直各单位在审批办件时存在的一次性告知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给予提示,并督促相关单位全面开展排查,认真进行整改。   

4.加强“安康码”推广应用。疫情防控期间,成立“安康码”转码专班,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群众与“安康码”相关的申诉,接听群众咨询电话,细致解答群众与“安康码”有关的问题,为全县7个疫情防控检查点提供宣传物料,截至目前,共处理“安康码”申诉27万余条,审核“场所码”申请2.1万余个,累计核验量3081万余次。

5.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今年以来,我县共录入监管行为采集信息2217条,其中行政检查1684条,行政处罚502条,行政强制2条,其他29条;上报监管动态360条和曝光台信息43条。928日,下发《关于强化“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录入工作的提示单》,督促县直各相关单位及时编制监管事项,上报监管信息,提高监管行为覆盖率。

(四)务实高效、攻坚克难,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严格组织信息化项目评审。截至10月严格组织评审信息化项目15个,预算资金7398.30万元,审减资金1006.83万元,资金节约率13%。二是开展文明创建弱电治理。高效完成2022年文明创建弱电治理巩固提升项目,精细化整改50个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弱电问题,规范化推进8条主干道路管线下地向纵深发展,治理经验在《安徽日报》报道。三是推进视频补盲项目。高质量建设完成视频监控补盲和结构化分析应用项目,上线1017台摄像机,助力疫情防控,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四是加强5G网络建设及应用。高标准建成5G基站210处,实现5G网络城区全覆盖;千兆光网覆盖39.12万户家庭,500Mbps及以上用户数突破17.8万户。

(五)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切实提升行业发展引领。

1.聚力产业提升,持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一是开展产业调研。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创意及商贸物流产业工作专班,开展县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创意产业调研,共摸排出1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年产值5000万元。二是推进线索转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在进一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多渠道、多途径摸排对接招商线索,通过“云洽谈”、“云签约”等举措,努力克服疫情对招商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2022年度,累计上报招商线索15条,外出招商8次,承办招商线索21条,推进项目提交研判会通过项目3个,签约项目2个。三是加快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采用领导实地考察和工作人员重点调研的方式,紧抓数据中心、视频补盲、城市大脑等重点新基建项目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0万。

2.效能水平提升,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加强行业部门各类数据中心、机房、通信基站的节能降耗。通过淘汰更新部分老旧高耗能空调器、新安装智能新风设备等方式进一步减少能源浪费。截至目前,共调整拆除老旧SDH设备2台、传输设备3台,新安装智能新风设备2套,预计可节能2万度/年。同时,行业部门采取关停室外基站空调、闲时关停5G设备等措施推进节能降耗。10月份以来,已关停室外998个铁塔基站及各小区数据中心、机房空调,并通过加装智能控电设备对5G高能耗设备进行关停,关停时间为凌晨1:00-4:00。二是加强本单位数据中心、机房等的节能降耗。县数据中心机房更换蓄能电池,提升能耗效率。截至目前,县数据中心机房已实施UPS不间断电源更换174块;对不间断电源房5台精密空调外机及滤网进行清洗,修复3台精密空调加湿器,提升能耗效率。三是落实分类统计,对办公和通信合用供电户号,通过加装传感器分类统计办公和机房用电,为用电情况分析和管控提供依据。机房安装传感器,分别统计用电总量以及设备、空调单项耗电量。

二、工作亮点及创新性做法

(一)推动视频监控补盲和结构化分析应用项目建设。一是“借力”筹资金。积极研究上级政策,筹措使用专项债资金5000余万元,谋划建设“XX县视频监控补盲和结构化分析应用项目”,构建“智慧XX”基础,提升人民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二是“竭力”破困难。项目实施工期短、任务重、困难多,通过精心部署、科学组织,鏖战120个日夜,织密织牢立体防控网,实现全方位、多维度信息采集。三是“全力”保质量。围绕目标抓责任、围绕责任定人员、围绕人员要结果,完成前端视频监控部分1017台摄像机,新建智能交通22个路口信号灯及电子警察。四是“用力”抓全程。紧扣项目全生命周期,对照工作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坚持“三天一调度、一天两查看”,在XX历史上,首次完成503路人像解析算法授权,广泛应用各大场景。

(二)推力县乡联动系统广泛应用。在全省率先建立权责事项“县级一单”,实现基层事项清单的“两级联动”和“双向考核”,为“全省一单”建设提供县级样板,该应用被选定为“皖政通”全省基层应用试点项目。

(三)推进“免申即享”,落实惠企政策。积极配合市数据资源局创新搭建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实现惠企政策兑现企业“免申”、部门“免查”、平台“智审”、资金“直达”,有力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目前,我县已上线惠企免申即享事项214项(涉及开发区、人社局、科技局等12家部门),为1009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4612.18万元。

(四)推行“一制度两窗口”工作。一是推行周末轮岗制度。重点围绕涉企高频服务需求,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和公安、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和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窗口,并根据运行情况动态调整,为企业群众提供周末“不打烊”的线下政务服务;二是设立“涉企服务”窗口。安排各单位工作人员1人轮流坐班,统一受理企业不涉及审批服务的相关诉求;三是设置“办不成事”窗口。针对企业群众在办事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未能受理审批的问题,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最大力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2022年,截至目前“一制度两窗口”咨询办件数共873件。

三、存在问题

(一)党的建设工作存在学习力度不够深入、学习方式不够创新等问题。一是党建工作难“专心”。由于2022年疫情防控工作比较集中,精力过多的分散到日常业务工作上,持续抓好党建的力度不够紧。二是队伍管理缺“活力”。年轻党员干部仍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竞争意识、树立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党支部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三是日常党建缺“创新”。党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得不够,自选动作较少。

(二)数据资源工作存在数字化应用场景谋划不积极、项目建设不科学、管理不顺畅等问题。一是数字化氛围不够浓厚,工作人员数字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部门缺乏业务管理系统,调研过程中,部门数字化工作方式的思考较为缺乏,推进机制不足。二是个别项目谋划不科学。项目预算缺乏合理性,项目实施计划不科学,“前慢后赶”导致功能不全、规划追尾。三是因为缺乏专业团队,全县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未能有效开展信息化项目及应用场景后期绩效评价工作。

(三)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数据共享难、跟踪问效难等问题。部分部门新建信息化业务系统未列入县信息化项目年度计划,直接实施,导致个别信息系统价格虚高,且数据未能技术汇聚统一,业务共享难;同时,因为缺乏专业团队,全县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未能有效开展后期绩效评价工作。

(四)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工作存在人员不足、平台不够完善等问题。一是政务服务中心人员不固定、服务不稳定。县政务服务中心无编制机构,系集中办公场所,入驻的17家单位工作人员中,非在编人员占比达50%以上。非在编人员进出率较高,人员流失后补招周期在半年以上,影响为企服务工作质量。二是办事指南完整性和准确性指标问题。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准确度和政务地图精准度因省级指标变动频繁、政务服务具办人流动量大、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明白人少等问题,容易在上级考核中发现问题。三是“免申即享”平台建设不完善。政策平台与财政系统对接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便于符合政策的企业,通过大数据匹配,实现企业免审,政策兑现资金直达。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切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增强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吃苦耐劳、清正廉洁等精神,丰富党风廉政教育方式,合理利用亳州市范围内的党风廉政教育资源,通过实地观摩,现场教学等方式切实提高党风廉政教育实效。教育引导全体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学思践悟上走在前、作表率,真正把数据资源局建设成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坚强队伍。

(二)深化视频数据平台拓展应用。优化完善《XX县视频数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县公共场所视频数据资源规划、建设、管理与应用,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城市交通管控和社会服务管理的水平,确保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畅通、保障有力,推进视频数据资源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实现共建共享。按照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方案,推进县域公共场所视频监控整合,整合任务数不低于2000路,创新公共场所应用场景不低于3个。

(三)积极做好数据整合与应用。推广应用县级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指导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熟练使用平台开展数据编目、资源挂接、供需协同工作,实现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和互联互通,为政府和行业应用提供统一数据基础。2023年新增数据目录不低于20个,新增数据量不低于1万条。

(四)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发展新模式。结合“数字XX”智慧城市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坚持使用平台思维做乘法,探索信息化领域社会资本投入,开展集群化和产业链招商,实现价值倍增效应,2023年引入智慧城市社会投资企业不少于2家;成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招引信息化项目专家不低于10人,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集约性。

(五)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政府工作流程。持续深入推进皖政通试点应用工作,通过统一事项清单、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转办流程、统一绩效评价,实现为民服务智能化、社会治理高效化、政府监管数字化。依托皖政通建立用户不低于4000个,新增上线城乡智治等业务模块不低于3个。

(六)统筹做好信息化项目审核管理。加大全县信息化项目统筹谋划、审批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对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合理性、资源共享性、建设可行性和投资概算严格审核把关。根据《安徽省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细化信息化项目申报审批流程,严格实施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做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核先行试点工作。

(七)坚持落实上级领导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梳理完善等工作,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融入长三角政务服务,大力推动“跨省通办”实行进度,全力做优做强“皖事通办”平台、“一网通办”服务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

(八)加强管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对综窗人员、窗口人员、咨询引导人员的业务培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办事效率,破解因人员流动造成工作断层的问题。二是发挥镇村级政务服务代办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代办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升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就近办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企业办事。三是加大政务服务中心综窗改革力度,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提升窗口服务效率,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提高全程网办率,让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落到实处。

(九)优化惠企服务。按照统一部署,紧盯市场主体需求,用活用足政策,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应用,在主动服务上做加法,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规模经营,在兑现流程上做减法,加强数据共享应用、精简材料流程,打通资金直达“最后一里路”,在落实成效上做乘法,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落实落细。

(十)积极开展政务服务督查工作结合上半年度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日常办事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集中力量坚决纠治政务服务中存在的事项办理不集中、管理服务不规范、责任意识有缺失、便民措施不合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促使转变纪律作风、提升服务效能。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汇编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汇编7篇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