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五篇

时间:2023-08-14 17:27:02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五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五篇

202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5篇

【篇1】202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

教育是必要的,它使得人能够成为人。美好的教育,同样需要一 个“工具箱”,当你在遇到各种教育问题时,可以恰如其分的使用各 种策略。

而其中有关教育惩戒的部分,也引起了舆论的广泛探讨。教育惩 戒是否是教育过程中必须的方法?惩戒的边界又在于何处?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颁 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O《规则》 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教育热点问题,在起草过程中就受到了各方面的高 度关注。《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 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 要求等。

1.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人无完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疏忽和迷憫,会有违规违纪的 时候。教育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与惩罚的根本性不同,在 于它的育人属性,在于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们认识、改正错 误行为,并引以为戒,树立起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也正因此,它 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选择。

2 .教育惩戒的边界在于何处?

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 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

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 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 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

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 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 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 体活动等。

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 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 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 规定中也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

3 .除了手里有“戒尺”也应眼中有光

当然,作为教师,也应慎用教育惩戒,视具体的教育情景而定。

事实上,在老师们除了手里有“戒尺”,更重要的是,眼里也有光。

我们要做内心纯净、心无旁鹫的人,以梦为马,不忘初心,我们要做忠 于理想、大气深沉的人,拥有坚强的品格、包容的胸怀,于细节处显 品质,于点滴间现修养。

【篇2】202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一点心得
  学校教育要强调“以人为本”,但也必然强调“师道尊严”。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
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戒!
  爱和惩戒,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戒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
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
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吧!
  城南小学党支部书记:周文生
  2020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令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像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前方崎岖的山路。
  站在学校管理的层面,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学校规范办学和制度建设提出的接地气的要求: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
  这既是给了教育人一把尚方宝剑,也是给了每一位教师一顶紧箍咒;
惩戒规则也是给家长的一把保护伞,是促进家校共育的一盏指明灯。
  每一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成龙成凤,光耀门楣;
每一位老师更是对自己的学生倾注心血:学有所成,为国争光。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无疑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又搭建了一道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护,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城南小学副校长:陈嫄
  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在使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惩戒的目的最终在于“戒”。惩戒是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坚持效果导向,多从心灵上感化,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争取在爱的氛围中,达成惩戒的教育效果。
  城南小学德育主任:潘璠
  一直以来,随着各界对惩罚学生的关注,很多教师产生了不敢管学生的现象,学生纪律和素质在逐渐下滑。惩戒规则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现象。当有学生违规违纪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办法,而不是通过体罚和变相体罚来解决。这同时也在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正面的良好的协调关系时,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发展。但是同样的教育也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就体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一年级组:陈璐老师
  1月20日,二年级共同体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对《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进行了学习,虽有些许寒冷但大家聚在起的心却是暖和的。
  由于强调赏识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和教师非常无助,谈管色变,惩戒规则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了准则。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呢?大家达成了共识。
  1.教育是出自的“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也不能偏离其目的。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它应该与说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
  2.教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处理,把握分寸,不做过激行为,不可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3.对学生的惩戒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惩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遵纪守纪,使其知错能改,教育时尊重孩子,防止产生逆反心理。
  4.“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与“惩戒教育”相相合,赏识是阳光,可以让孩子自信而快乐的成长。惩戒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接受磨练承受挫折,从而超越自我。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把尺,一根标杆树在那里,使得教师能够真正正地站起管理生教育是循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惩戒权,在于实施惩戒和尺“度”的把握。
  二年级组:陈芳老师
  虽然《规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赋予了教师的惩戒权利,给予老师现代版“戒尺”,但其本意是为了育人,而且现代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所以建议教师还是优先以轻柔的“谋”引导学生,发现并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正面管教。对于习惯比较差的同学,以情育人暂时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时,这时教师可以基于平时对学生观察用一些相对“刚猛”的手段惩戒学生,但也要把握好尺度,在给予孩子惩戒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甘于“受戒”。个别学生在惩戒后还要及时将惩戒的原因、经过,以及家长可以配合的注意事项及时和家长沟通,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三年级组:宋华超老师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四年级组:王玉妹老师
  1月20日,五年级所有教师在组长的领导下,共同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试行)》文件。
  本规则是教育惩戒规则,是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规则。在教育教学中,要严格执行规则,遵守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依法执教、严谨执教,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对于违纪学生实施教育惩戒要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
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
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通过这次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贯彻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人格,做一个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的老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年级组:张亚耘老师
  元月21日,六年组的老师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教育惩戒的目的和惩戒措施心里有底了。《规则》给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不守规则的问题学生指明了方向,也给了老师们惩戒的信心和底气。老师们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会谨慎使用惩戒措施,用爱心和耐心去转化问题学生,尽量不使用或者少使用惩戒措施。
  六年级组:董英姿老师

【篇3】202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篇一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 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

篇二

教育惩戒,施之有度

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一个最常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一现象,想必无数个班级想了无数个办法。而某班的班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罚站的时间。

这一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迟到,但这没有针对问题,且弊大于利。

学生的心里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规定里,一分钟可能换来十分钟的心里摧残。作家三毛在上学时就受到老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心里受到摧残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从疾病走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目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虽然是罚站了,但学生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而复始,学生是因为惧怕罚站而不迟到,但依旧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有教书先生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行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行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一词,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一个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篇三

教不离惩

近期以来,班级内迟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上执行“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措施。我认为将其作为班规执行,是可行的。

罚站十分钟,且是在教室内罚站,并不影响同学们自身的学习,相反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再者,许多学校也实行站立早读,可见其可取之处。此外,于2021年7月,中共中央还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在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可设一定的惩戒。因此,该建议作为班级的规定是应被赞同的。

这不仅是班级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规则意识,并且大多承受能力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自古便有“严师出高徒”的谚语。虽然过于片面,但这句谚语也有其可取之处。在教育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一定程度的惩罚,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正不当行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不仅仅是学校中的教育离不开惩罚,社会上,生活中的教育同样离不开惩罚。自古以来,教与罚便是难以分离的。古时有先生可以惩罚,如今也有教师可以惩罚。例如,学开车,师傅再三教导,你却仍然一窍不通。他便会呵斥你,这种“呵斥”同样可以看作是一种惩罚。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多了。

但是,是只要惩罚就能教好吗?惩罚是不是越重越好呢?很明显都不是。惩罚是辅助教育的一种手段。用惩罚来激发学习者的潜力,改正其不良行为。但并非越重的惩罚就越好。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因此,惩罚应是适当的。适当的惩罚能帮助教育,可是过重的惩罚会害了别人。

正如教育惩戒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也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至今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中。因此,教育离不开惩罚,有惩罚的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篇4】202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

< cla>< cla>< cla>< cla>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篇 篇一:罚之有方 罚之有度 罚之有情 ——惩戒教育之我见 教育惩戒新规已于3月1日起施行,教师如何在被赋予教育惩戒权的情况下,做到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一时引爆舆论热点。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已将惩戒应用于弟子们的教育。两千年后,西方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必要的惩戒对于学校教育起到的正向作用。

半年前,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因妈妈买票时的疏忽,导致错过高铁,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冲着背着重重行李的妈妈发疯似地连踹了好几脚;
最近又看到一个孩子对他的父亲漫骂、锤打,甚至把一杯饮料倾倒在他的头上,只因这位父亲的一句“天太晚了,快回家吧”......惊讶、愤慨之余,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甘心宠溺孩子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戒。

严管就是厚爱,惩戒也是呵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学会使用“绿色惩戒”,使我们的学生,特别是还处于强可
< cla>< cla>< cla>< cla>塑期的这群孩子,如沐春风般地认识并改正成长道路上的不当行为。在这点上,我也不断地在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本学期首月的某天早上,我在批改作业时,接连发现二三十个学生都写错了作业。当我带着疑问正准备去班里问个究竟时,组长急匆匆地赶来向我汇报,原来是一向喜欢恶作剧的李同学在前一天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在黑板上改掉了作业的页码。了解完情况,我快步走进教室,询问他是否确有此事。当看到他不好意思的点头确认后,我仍然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随后我口气缓和地摸着他的头,循循善诱的让他明白要为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第二天,他首先向同学们真诚道歉,并主动要求自己抄写第一单元的公式三遍以示惩戒。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对一为他进行心理疏导,并说明只需抄一遍即可,一方面可以加深他对公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他承认错误,积极改正的认可。自此以后,李同学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积极,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较之前对我更加的尊重。最近,他的妈妈也惊讶于孩子的转变,实现了从逃避数学作业到可以自觉主动完成的蜕变,家长满意度提升,孩子健康成长,教师成就感拉满,家校共育的关系进一步和谐。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责任。当我们以惩戒的方式教育学生时,我们更需要想着教育的责任,想着教育的真谛。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时,应做到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
< cla>< cla>< cla>< cla>之有情,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用爱的教育和惩戒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助力学生在未来之路行稳致远! 篇二:大爱铸师魂 敬业竖师标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

一直记的入职初的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孩子们六十多双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在颤动,嘴角仍禁不住微微上扬,溢出了一丝微笑。那四十多双眼睛里传递着好奇,信任与敬佩。然而我很快发现在孩子们纯净的心灵之窗中也藏着狡诘,他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上课时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指手划脚,做起了小动作。起初对此我当然是不能忍,每次都是将他们狠狠地训了一顿。其中李同学是一个学习基础不太好而又及其调皮的学生,他瘦瘦的, 性格比较倔强,不经意就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发生冲突后急于用拳头来解决。所以在与同学和老师交往中经常发生矛盾,小至口角,大到大打出手,甚至以为自己在年级里都是最厉害的。上课的时候很少用心听讲,总是做小动作,作业不按时完成。老师一批评,他就总是顶嘴,满不在乎的样子,在班里很快成为我最头疼的学生。后来无意间发现,其实小孩子并不是真的想捣乱,而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
< cla>< cla>< cla>< cla>和老师亲近,希望老师能注意他的心理,而在你忽视他时,他便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引起你的注意。

慢慢地我从用老教师那里得到的灵丹妙药—爱心,使用一系列奖励措施:发小博士记分卡,名字上光荣榜,谁是总冠军等等,尽量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极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以你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怎能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童心?很快我与孩子们之间就建立起了课上是一个严厉的数学老师,课下是好朋友的双重关系。我专门精心设计开展了一次主题的班会活动,立了规矩,比较调皮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当监督员,渐渐地,他们在感受到他在集体中的价值的同时,更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特别是李同学,懂得了尊重别人,学会了体谅别人,课上纪律也好了许多,他说:“监督员要给大家做榜样呀!”我释怀地笑了,心头的阴郁一扫而光。

孩子如此,教师更应如此。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
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
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其实师德和爱心总是贯穿于生活和各项工作之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百年大计, 教育为根本;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
师德之中,爱是核心。我们要用爱来扬
< cla>< cla>< cla>< cla>起教育事业的风帆,遵守《中小学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篇三:艺术的批评是一种智慧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原则:

< cla>< cla>< cla>< cla>(一)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二)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灵活性和创造性。

采用何种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班里有两名学生经常不写作业,有时交过来的作业也是随便乱写的。其中一名挺聪明的课堂上回答我的问题反应很快,但就是太赖不想动手写,现在就是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拿起笔一写错误百出,分析原因就是太赖,写作业态度不好。我和这位学生的家长联系过之后,家长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家长说他他就不听,和家长沟通之后,我和这名学生商量说:你现在有能力写好作业,但就是赖不想写好,以后的作业只要
< cla>< cla>< cla>< cla>错题超过3道题,咱就罚抄重写一遍,现在的作业比之前进步了不小。另一名我了解到他是父母离异,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年才见回来一次,属于留守儿童。知道这个情况后心里觉得这个孩子也听挺可怜的,改到他的作业错的比较多时,我会把他留下来详细的再讲一讲,让他当面把错题改了。虽然两个学生犯同样的错,但未必会用同一的惩戒手段对待。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具体学生具体分析。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
< cla>< cla>< cla>< cla>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教书育人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苦与乐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真心在付出,用自己的爱与学生相处,诚心沟通,认真教学。那么,收获的不仅是自己心灵的充实,还是对学生更好的负责。


【篇5】202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

学习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 今天,气温有些低。天空里的云层有些厚,阳光还没有穿过来,只在云的四周镶了一圈的金色边框。操场边上的树木刚刚发出细小的嫩芽,偶尔还能看见那上面还挂着小小的晶莹透亮的小水珠。春风拂过,地面上也有了些许的绿意。尽管春寒料峭,但春天确实来了。今天我们全体教师在一起学习了教育部刚刚下发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其实说真的,看着外面春的气息学习的时候心情还是有些沉重。
图片 曾经,我也是特别喜欢那句,孩子是夸出来的,喜欢赏识教育。喜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厌恶“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粗暴式教育方式。可是作为多年班主任的我却感觉,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生品行总是事与愿违。细想一下我们现在的教育把保护孩子的天性变成了纵容娇惯的借口;
把无私的爱护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们的头上的保护伞。连学生的任性妄为也美其名曰让学生释放天性、个性自由发展的直观表现。教师们呢,变得越来越佛系,不求有功,但愿无过。不敢管、不愿管,管理的成本太大了,代价有些让广大老师无法去承受。
现在看到,古时候的戒尺正悄声消退,学生的飞扬跋扈却日渐粉墨登场。学校领导天天喊着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传到老师的耳朵里有一大部分变成了--对于学生的任性与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看到网上凡是惩戒的不管什么情况、什么原由都是人人喊打,学生越来越变得目空一切、横行无忌。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所以当教育部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出台后,在国内是赞扬声一片。究其原因就是,教育离不开这样的手段。学生是幼苗、学生的心灵是一方白纸。如果要长势不正,如果染上微尘,我们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过犹不及”的古训说明任何事物都应“有度”,对于学生的教育、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当然,惩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万能法宝,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我们在承认它的价值和功能时,也没有必要将其推崇到无上的地位。适度第 1 页 共 2 页

是惩戒的必备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惩戒就可能沦落为“滥施暴力”,成为“丧心病狂”的代名词。
归根结底,教育惩戒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引以为戒,而在教书育人。

又想起上学时学习的一篇文章。“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儿笑了,她也笑了。”多么希望教育惩戒就是那轻轻拿起又轻轻放下的女教师的教鞭。

第 2 页 共 2 页

相关热词搜索: 惩戒 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五篇 202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幼儿园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幼儿园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