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走好群众路线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刘同舫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就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重大部署,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必将为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奋力开创新时代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线是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根源所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和“人民群众是立党兴党强党之本”的正确党史观。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群众更强大,也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持久,唯有一心为公的政党方能赢得民心和民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来自广大人民的充分认可,有着极为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信任和拥护,关键就在于无论身处任何发展阶段,都能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牢记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人民就愿意一心跟党走,党就能长盛不衰,党的执政地位就能稳如磐石,而一旦漠视群众、脱离群众,就必然会被群众所抛弃。人民群众是立党兴党强党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与中国人民命运相连、同舟共济的历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应当进一步理解人民群众之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依靠人民群众、践行群众路3608/2022中国共产党血脉在人民。揭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点。从唯物史观出发,坚持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与发展的主体,自觉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政治口号,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救人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亡是党的立党初衷,而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中国共产党以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始终如一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的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脱离人民群众,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共产党力量在人民。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成为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无往不胜,带领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成就,关键就在于党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以弱胜强、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秘诀,就凝聚在“人民群众”这四个字之中。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镌刻于党的基因和血脉之中,从人民群众的深厚文化土壤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今日中国之辉煌和强盛,离开了人民,我们党将一事无成。走好群众路线是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必然要求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在于通过学习党史铭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于通过学习党史总结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历史经验,深化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于通过学习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只有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和推动工作统一起来,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动力指引,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才能真正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到实处。走好群众路线是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立足实践、面向实践、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和宗旨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就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不懈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只有这样,才能打通党史学习教育学懂、弄通、做实的完整学习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充分08/20223文化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走好群众路线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发展局势和波诡云谲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必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时代给中国共产党出了一张难度巨大的考卷,而答好这份新时代考卷的秘诀就在于紧密依靠和团结群众。只有密切联系群众,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能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有的放矢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才能获得群众坚定的支持和拥护。人民群众是托举中国共产党这条东方巨轮的沧浪之水,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的航道上破浪前行、行稳致远最大的政治底气。走好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经历反复说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同样,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归根到底要靠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始终与人民在一起,3808/2022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观点,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的信赖,持续夯实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找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应当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围绕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总体目标,持续坚持和改进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找准发力点,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上发力。思想是引领行动的先导,没有牢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不会有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就容易滋生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求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牢记入党誓言,不断淬炼理想信念,提升自我品格。广大党员、干部要摆正人民公仆的位置,从思想上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认识问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打牢走好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对人民饱含深情,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思想强不强,关键看作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集中体现在机关部门、党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上。要以服务型机关建设为抓手,认真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力戒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重拳整治庸懒散奢等干部队伍建设的顽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打造作风正、纪律严、效率高的干部队伍,把作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维护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多做为民利民惠民的实绩,不开空头支票,防止“作秀”、“造盆景”,在为民造福中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作风的新改进、面貌的新变化。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上发力。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观念,自觉将群众利益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诚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动力;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把人民群众认可不认可、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群众路线执行得是否到位的根本标准;要紧紧抓住民生这个根本,把为民造福当成最大政绩标尺,盯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加强城乡公共服务等重点民生工程,逐条落实民生项目清单,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创先争优,着力提升民生福祉,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以实际行动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制度体系上发文化力。基层是面向群众的一线,基层治理体系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基础平台,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提升基层政府部门行政执行、为民服务、议事协商、应急管理的能力;要全面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开展整体性治理;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作为主人翁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生态;要着力完善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现实问题和需求的制度体系,如进门入户、近距离沟通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方便群众表达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的沟通联动机制,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网络工作机制等,通过构建一整套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为更好地开展新时代群众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建立基层联系点,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到工作地或居住地,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贵在知行合一、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现实行动。只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赢得人民的支持,才能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越一切暗礁险滩,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实迈进。(作者: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责任编辑:陈金霞08/202239
形势与政策作业题第三套题答案
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
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A.
2016B.
201C.
2018D.
20192.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A.
B.
C.
关键性
重要性
根本性
D.
3.
决定性
在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
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A.
一号
B.
C.
二号
三号
D.
4.
四号
到
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A.
B.
C.
D.
194195195119525.
到
年底,我国有96.3%的农户加入了初级社和高级社,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基本建立。
A.
B.
C.
19419551956D.
6.
19652004年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首次对农村、农业、农民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是自此以后所有一号文件中含金量最高、政策效应最好、措施执行最有力的一个。
A.
B.
政策
方针
C.
D.
7.
计划
指南
200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进一步提出中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乡的发展阶段,必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
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A.
B.
C.
支持
支撑
反哺
D.
8.
依靠
我国自
年开始废止了农业税,从而结束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A.
B.
20052006C.
D.
2002009.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
”。
A.
B.
协同化
一体化
C.
D.
均质化
一致化
10.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
发展落到实处。
A.
B.
C.
D.
协调
快速
重点
优先
11.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
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
A.
最薄弱
B.
C.
最艰巨
最困难
D.
最短板
12.
我国现在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而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最突出的体现是在。A.
B.
C.
郊区
城市
农村
D.
边疆
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A.
B.
C.
工作
责任
任务
D.
方向
14.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机制。
A.
B.
稳定
外生
C.
D.
内在
内生
15.
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A.
B.
自主权
主动权
C.
D.
所有权
主导权
16.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发展不
、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
A.
平衡
B.
C.
D.
对称
和谐
均匀
17.
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直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A.
宗旨
B.
C.
职责
使命
D.
责任
18.
坚持
方向,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放开搞活农村经济,合理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乡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
A.
B.
C.
D.
专业化
商品化
经济化
市场化
19.
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促进乡村治理有效。
A.
B.
基础
核心
C.
D.
堡垒
根基
20.
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A.
导向
B.
C.
D.
指引
方向
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5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构建从中央到地方
的工作体系。
A.
权责清晰
B.
运行顺畅
C.
充满活力
D.
分工明确
2.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
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A.
B.
更高水平
更大范围
C.
更宽领域
D.
更深层次
3.
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A.
中国精神
B.
中国价值
C.
中国力量
D.
4.
中国形象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A.
常态化
B.
制度化
C.
D.
5.
丰富化
法制化
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加强
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A.
普惠性
B.
公益性
C.
基础性
D.
兜底性
6.
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A.
人人有责
B.
人人尽责
C.
人人享有
D.
7.
人人参与
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
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A.
立体化
B.
法治化
C.
专业化
D.
智能化
8.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
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A.
统一指挥
B.
专常兼备
C.
反应灵敏
D.
上下联动
9.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
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A.
自治
B.
法治
C.
德治
D.
文治
提高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能力,高度警惕、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
活动.
A.
渗透
B.
破坏
C.
颠覆
D.
分裂
10.
11.
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A.
节约优先
B.
保护优先
C.
D.
发展优先
自然恢复
1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A.
B.
开发自然
尊重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13.
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A.
法治化
B.
规范化
C.
标准化
D.
信息化
14.
必须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和拓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永葆人民军队的。A.
B.
方向
性质
C.
宗旨
D.
本色
15.
在确保国家
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A.
主权
B.
安全
C.
D.
稳定
发展
16.
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
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
和平
B.
发展
C.
合作
D.
共赢
17.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持国家不分
一律平等,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
大小
B.
强弱
C.
贫富
D.
区域
18.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
的重要制度保障。
A.
自我净化
B.
自我完善
C.
自我革新
D.
自我提高
19.
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A.
严肃性
B.
协同性
C.
D.
制度性
有效性
20.
构建一体推进
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
A.
B.
不易腐
不敢腐
C.
不能腐
D.
不想腐
PARTY&GOVERNMENTFORUM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李坦楼[摘?要]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拓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要遵循“三个坚持”的内在要求,从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机制、思政课作用发挥机制、红色传统文化育人机制、学习成果转化运用机制等方面构建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体系,不断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推向纵深。[关键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PARTY&GOVERNMENTFORUM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十个方面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史,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规律,看清楚来时的路,弄明白未来向何处去,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强调,“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①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因此,研究如何推动高校党导大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感悟思想伟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梦想,奉献青春力量。(二)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习近平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③尚的道德品质。”?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也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通过经常性的党史学习教育,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常学常新,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赓续党的红色血脉,进一步激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实现党的伟大事业后续有人、薪火相传。(三)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④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一个政党,要史学习从集中性教育转变为经常性教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使广大师生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并自觉转化为推动立德树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生动力和行为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一)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②力行”?。高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更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信仰、信念和信心。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党政论坛?2022年3月号永葆生机活力,就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坚持刀刃向内,不断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自觉,不断提高党的PARTY&GOVERNMENTFORUM党史学习教育建设水平,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统领党的伟大事业。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要场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重职能,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必须将党的建设贯穿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长效常态,就是要通过经常抓、抓经常,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不断增强高校党的建设能力、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立德树人。二、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内在要?求(一)坚持政治导向和思想教育相统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决定了党史学习教育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政治原则和政治导向问题,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动摇和改变。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思潮,正确理解党百年奋斗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精神等,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不断涵养初心、升华理想。同时,也要将思想教育和思想引领贯穿始终,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观塑造和育人功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要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大志、明大德,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担当作为、贡献力量。(二)坚持全面系统和创新发展相统一一方面,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具有一脉相承和延续性;另一方面,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百年来,我们党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因此,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必须防止党史学习的碎片化,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原原本本学习,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党史知识,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自觉担当作为。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当前形势的变化,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任务、侧重点、对象等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段,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充分利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坚持问题导向和师生至上相统一习近平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⑤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学史力行,党PARTY&GOVERNMENTFORUM史学习教育只有同高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同推进教书育人的具体工作相结合,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实践是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出办法建机制促长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将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将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和提升立德树人成效作为工作着力点,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总结好、巩固好、拓展好,实现凝聚共识、增进团结、立德树人的目的。三、探索建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体系习近平在2022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新年第一课”上提出,“全党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⑥精神为重点,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并指出了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要做到五个“要用好”,这些为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工作着力点。(一)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机制高校要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专家库及宣讲团,根据学习教育的侧重点,及时调整和充实队伍。健全完善党委(二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明确任务清单,抓住“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对二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的学习监督,并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干部日常培训之中,“缺什么补什么”,形成党员领导干部长效化学习教育机制。健全学校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加强需求调研、人员遴选、质量评估、监督约束,校领导干部带头,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大学生思政课无缝对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加强主题党日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并将其列入支部年终考核述职,将党政论坛?2022年3月号21PARTY&GOVERNMENTFORUM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基层党组织“细胞”。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党组织和教职工团支部、学生团支部的联建共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社团建设,将党史学习教育的对象全覆盖到广大青年学生,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作为、贡献青春力量。(二)建立健全思政课作用发挥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非常关键的课程,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的重要保证。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教育教学载体,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开设近现代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课程,教育引导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将党史教育和商业、经济、金融、建筑等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增强党史课程的吸引力。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建设,科学的党史学科培养体系,是党史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础,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实际情况,推动以中共党史党建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发挥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加强党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党史教育教师队伍,提高党史教育⑧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⑦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群众得实惠。因此,在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结束后,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经常学、持久学,推动常态长效,不断巩固和拓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遵循“学习、调研、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的工作方法和路径,以“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聚焦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项目后续评估机制,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还要持续关注后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落实、提高。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特别是推进具体工作的制度、经验和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固化,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在学思践悟中做到知行合一,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启迪思想,增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能力,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持。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传统政治认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机制研究”,编号:18BZZ02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路径研究”,编号:C2021168注释:①⑥习近平:《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人民日报》2022年1月12日,第1版。②④⑤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③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6月10日,第1版。⑦段妍:《党史学习教育重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⑧赵纪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光明日报》2022年1月12日,第2版。作者单位:上海商学院党委宣传部(网信办)?(责任编辑?周?巍)22PARTY&GOVERNMENTFORUM果,发挥党史的铸魂育人作用。(三)建立健全红色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红色传统文化资源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弥足珍贵。要充分发挥红色传统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过程中的积极效应,把握好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和践行红色传统三个环节。挖掘红色资源就是要深挖包括革命旧址、纪念场馆、革命事党史与商业史、经济史、金融史等之间的红色精神,丰富红色传统文化内涵,涵养广大师生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品格。传承红色文化就是要创新宣传传播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凝聚共识,让红色文化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践行红色传统就是要身体力行,将红色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社会实践等联系起来,比如开设红色传统旅游线路大赛、开展红色经典读书活动、设计红色社会实践路线等,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四)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党政论坛?2022年3月号迹和历史文物等在内的红色资源,以及党史与校史,《人民论坛》2021年第17期。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_____、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填空题: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加强党史 党史 常态 理想信念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