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政府财务报告部门财务管理情况【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政府财务报告部门财务管理情况5篇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情况报告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情况报告预算管理控制方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编制收支预算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的原则;
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按照规定调整预算;
按照财政部门决算编制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
收支管理控制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收费管理制度,任何部门、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款项;
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切实加强收入票据的核查监控,确保收入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入账;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严格执行支出控制,严格执行支付控制,资金支付均按报销业务流程和资金支付结算规定办理手续;
严格执行支出核算控制,对各项支出实行复核、监督。
资产管理控制方面:指定人员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保管、报废等各项制度;
定期盘点,盈亏结果均报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后再做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同时,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账务核对,确保账账相符。
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及相关部门有关基建项目的管理规定,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核控制,对所有基建项目的预算、竣工决算等,均需确认工程清单,送审计部门审核,并由其出具审核意见后才可按程序报账;
实施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工程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达标。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
公共财务也称为公共部门财务,应当包括政府财务、政府部门、政府机构或单位财务。财政界倾向于将公共财务称为公共财政,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把财政称为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而将公共财务称为企业财务和事业行政单位财务。财政管理既包括预算管理、税收管理,也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以及预算外资金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管理和财政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财政预算由供给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的转变。由于公共财务管理是整个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管理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对公共财务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公共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公共财务管理的好坏接关系到公共管理的质量。作为公共财政和财务管理的结合,公共财务管理的本质是要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在最终目标的追求上与“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基本一致。现阶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政府公共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随意、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严重、投资低效、财务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现象。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相对于企业管理水平而言,应属于起步阶段。
一、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公共预算问题多,公共财务管理混乱。《预算法》是规范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为了更好地贯彻预算法原则,我国各地正逐步推行部门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等预算管理改革。然而,预算法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依法理财、依法进行收支预算管理的氛围尚未形成,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执行中的随意性与长官意志太大,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有的地方未经法定程序随意调整预算,支出预算追加频繁;
有的地方随意开减收增支的口子,以权代法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按规定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擅自扩大收支范围,提高收支标准。
政府公共部门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效率和责任意识不强。由于政府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在传统的财政管理体制下,经费按功能划分,资金切块安排,随用随批,资金使用无统一安排,在一些不太重视财务工作的单位,财务部门成了单位领导实际意义上的“大出纳”,领导同意就支出,有钱就花,没钱就“跑部钱进”或采取各种手段、编制各种理由要求追加预算。即使是在某些财务工作较为规范的单位,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也只是局限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的考核上,而没有太多的削减开支和有效运作财政资金的效率意识。至于财务管理决策失误的领导责任问题,虽说地方财政和审计部门会对政府各部门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但经常是当某些无效或违规的财务决策发生之后,只要相关领导没有济私时,财政和审计也就很难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只是简单的以“无管理经验”等托词而使相关领导免于处罚,从而导致行政部门领导的责任意识不够强。
政府公共部门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目前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的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偏低,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和人们对政府公共部门财务工作的认识相关。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都认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需要太高。因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资金从财政来,又由财政安排支出,财务管理是可有可无的,只要会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就行。正是在这一认识指导下,政府公共部门的很多老财务人员是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和培训的,而是由于工作需要从别的岗位直接调过来做财务的,其专业素质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受现行会计教育培训内容的限制。即在现行的会计专业全日制教育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中,政府公共部门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的业务需求似乎被遗忘了。纵观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各地区财政部门举办的各种后续教育内容,都注重培养和培训的是针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需求。很少有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财政学、公共部门管理学等课程,导致的是接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也存在偏差。因此,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资金运作的实际经验,面对新形式下的公共部门财务事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往往只能表现为对规则的遵守。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情况2
1.预算管理
我单位实行预算管理制度,根据财政局每年下发文件进行相应的预算管理编制和提交。
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且力度不够
单位没有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准则,没有完善健全的单位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无法起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
预算执行监督力度不够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政府各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及时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反映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依法纠正违反预算的行为。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对预算的监督不够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及控制的相关措施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
单位应该将预算管理活动与社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民需要进行合理预算管理工作,使预算管理计划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社会、服务大众的方针导向。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监督力度
为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最大效用,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与效果。财务部门应深化对单位其他部门以及下属部门的预算 管理执行情况监督,对各单位的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违反预算科学合理性的行为进行依法纠正。
2.内控管理
我单位根据财政局相关文件实行内控管理制度。但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我单位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入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使用浪费等。
2.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3.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首先是没有预算或预算编制比较粗糙,我单位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
从总体上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控制意识。内部控制成败如何取决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自觉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有时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单位领导人控制的随意性,或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使“人治”因素增大。因此,提高单位负责人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2、完善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在资产管理环节应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各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权利、义务,对各项财产物资应采取限制接近措施,严格限制未经授权人员对资产直接接触,定期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核对,出现不一致时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对债权、债务应督促经办人及时核对、清理,避免和减少资产流失,坏账损失需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核销。
3、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因此,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为财政“节流”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必须重视改进行 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强化会计工作基础,需要财政机关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4、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也有其特殊性。如收支两条线管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等,都应建立适合其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符合条件的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这项控制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合规、有效,由内审机构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化解组织风险,对整治舞弊、促进廉政建设也起到一定作用。
3.资产管理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
公共财务也称为公共部门财务,应当包括政府财务、政府部门、政府机构或单位财务。财政界倾向于将公共财务称为公共财政,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把财政称为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而将公共财务称为企业财务和事业行政单位财务。财政管理既包括预算管理、税收管理,也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以及预算外资金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管理和财政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财政预算由供给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的转变。由于公共财务管理是整个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管理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对公共财务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公共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公共财务管理的好坏接关系到公共管理的质量。作为公共财政和财务管理的结合,公共财务管理的本质是要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在最终目标的追求上与“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基本一致。现阶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政府公共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随意、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严重、投资低效、财务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现象。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相对于企业管理水平而言,应属于起步阶段。
一、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公共预算问题多,公共财务管理混乱。《预算法》是规范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为了更好地贯彻预算法原则,我国各地正逐步推行部门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等预算管理改革。然而,预算法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依法理财、依法进行收支预算管理的氛围尚未形成,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执行中的随意性与长官意志太大,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有的地方未经法定程序随意调整预算,支出预算追加频繁;
有的地方随意开减收增支的口子,以权代法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按规定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擅自扩大收支范围,提高收支标准。
政府公共部门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效率和责任意识不强。由于政府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在传统的财政管理体制下,经费按功能划分,资金切块安排,随用随批,资金使用无统一安排,在一些不太重视财务工作的单位,财务部门成了单位领导实际意义上的“大出纳”,领导同意就支出,有钱就花,没钱就“跑部钱进”或采取各种手段、编制各种理由要求追加预算。即使是在某些财务工作较为规范的单位,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也只是局限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的考核上,而没有太多的削减开支和有效运作财政资金的效率意识。至于财务管理决策失误的领导责任问题,虽说地方财政和审计部门会对政府各部门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但经常是当某些无效或违规的财务决策发生之后,只要相关领导没有济私时,财政和审计也就很难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只是简单的以“无管理经验”等托词而使相关领导免于处罚,从而导致行政部门领导的责任意识不够强。
政府公共部门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目前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的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偏低,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和人们对政府公共部门财务工作的认识相关。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都认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需要太高。因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资金从财政来,又由财政安排支出,财务管理是可有可无的,只要会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就行。正是在这一认识指导下,政府公共部门的很多老财务人员是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和培训的,而是由于工作需要从别的岗位直接调过来做财务的,其专业素质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受现行会计教育培训内容的限制。即在现行的会计专业全日制教育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中,政府公共部门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的业务需求似乎被遗忘了。纵观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各地区财政部门举办的各种后续教育内容,都注重培养和培训的是针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需求。很少有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财政学、公共部门管理学等课程,导致的是接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也存在偏差。因此,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资金运作的实际经验,面对新形式下的公共部门财务事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往往只能表现为对规则的遵守。
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单位未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由于政府公共部门的资产主要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计盈亏,致使某些部门只想花钱,不想节流;
只顾花钱,不问效益;
只重购置,不重管理;
只反映支出,不反映存量及其质量状况;
只注重财政预算的安排和经费的追加以及占有、使用和处置资产,而不重视现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和管理等。另外,部分单位视国有资产为“私有”财产,资产随意处置等方面。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浪费;
二是未建立有效的预算编制和监督机制,导致上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有效监控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对下属单位采用预算资金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转挂的办法隐藏资金等行为无法及时发现,使部门预算的编制成了虚设。
财务管理模式和手段落后。当前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还处在相对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下,未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导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同一部门的各级政府间,形成各个信息孤岛,财务资料相对割裂,下级单位的财务资料需层层上报、汇总,信息反馈比较迟缓,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无从保证,工作难以进行有效协同,上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财务控制措施很难进行有效落实,财务管理水平很难提高,财务风险无形加大。
二、完善我国行政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建议
建章立制,为公共财务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强制约束,财务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就难以避免,要实行有效的公共财务管理,就必须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必要的法规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是做好公共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保证。目前应尽快建立健全一体化的公共财务制度,“要有健全的、以绩效导向的公共预算制度,形成公共财务制度链。”有关法规制度建立后,还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效力,是规范收支管理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预算程序办事。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仅要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的建设,还应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在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做好账务处理,建立相关的岗位分工监督制、票据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使会计工作本身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现阶段,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一个新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遵守财政管理体制下的监督需求。自2000年开始财政部从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着手逐步推开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初步建立起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后,通过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查、执行和决算,使得单位需要的每一分钱,都必须通过按规定编制科学的预算向国家申请,对申请到的经费,要严格按预算执行,不得随意开支,使政府的收支行为从头到尾置于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的监督之下。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使预算单位的每一笔资金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操作,从而有利于加强财政对各单位预算支出活动的控制,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程监控。防止了国家财政资金在使用上被层层截留挪用,损失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加强了国家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财政体制的改革,也使得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财务管理工作从简单的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转移到如何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考核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方面。
借鉴企业成功经验,引入先进管理技术 由于政府部门、单位的非营利性,其借鉴企业成功经验的目的并不在于营利,而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西方学者比较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效率后,得出结论:企业效率远远高于政府。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的主题,主张引进竞争机制,大力降低政府成本。新西兰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了全面的政府改革,更多、更明确地在公共部门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以及市场机制,政府通过采取开源节流,将私营部门的会计架构应用于政府预算制度之中、设立财政责任法等措施来降低行政成本。九十年代美国政府提出塑造“降低成本、提升效能”的企业型政府的新概念,按建设企业化政府的思路进行了行政改革。
改革预算会计,建立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体系,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体系是制定政策、落实责任制、加强公共财务管理和务监督的基础和重要工具。我国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与共财务管理的信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责信。因此,为了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活动情况,提高政财务信息质量,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为公共财务理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实行财务公开,加强财务监督 全面推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采用民主、公开方式,如构建政务网、政府会计网、政府采购网等信息平台,以及通过广播、电视、类报刊杂志以及各种新闻发布会,宣传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同时对公共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评价权和监督权。
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随着部门预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的执行,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模式也由原来的分散型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化,这就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计划、控制职能,以资金的计划预算和使用为主线,工作执行的组织和控制为重点,财务支付和监督为依托,优化和规范财务管理手段,使政府公共部门基础信息及财务信息实现充分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帮助政府各公共部门逐步形成体现自身特色的管理监控模式,实现对下级直属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决算、监督、评价等全过程的监督。
强化政府公共部门领导的效率意识,加强其领导责任。政府公共部门代表国家意志、受社会公众委托,依法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因此,从财务的角度看,政府公共部门应依法履行筹集和使用公共资金,不断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保全公共财产,保护公共财务安全,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财务信息,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等财务受托责任。而加强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依法履行财务受托责任的一个必要手段。我国的《会计法》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也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公共部门的领导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因此,建议政府各部门在考核领导干部时,一方面应考核其履行行政职能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将其所在部门的国有资产是否完整,有无损失浪费现象,有无任意截留、挪用预算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除此之外,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对国家行政部门财务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政府公共部门领导的效率意识和领导责任,除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理、处罚外,因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浪费的,不但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应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重视政府公共部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政府公共部门接受的是社会公众的委托,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应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相比,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政府的政治需求、财政部门的要求、上级机关的认同、辖区发展战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其管理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已显得迫在眉睫。这一方面应从着重改变传统的会计是简单的记账、算账的观念,把有效管理的观念渗透到财务人员实践中入手。另一方面,应提倡在全日制教育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中重视政府公共部门会计人员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满足政府公共部门需求的专业知识。在会计专业全日制教育课程中应有选择性加入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后续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的学习,还应安排组织学习一些预算法、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等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手段,引导会计人员在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
政府部门财务管理
公共财务也称为公共部门财务,应当包括政府财务、政府部门、政府机构或单位财务。财政界倾向于将公共财务称为公共财政,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把财政称为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而将公共财务称为企业财务和事业行政单位财务。财政管理既包括预算管理、税收管理,也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以及预算外资金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管理和财政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财政预算由供给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的转变。由于公共财务管理是整个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管理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对公共财务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公共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公共财务管理的好坏接关系到公共管理的质量。作为公共财政和财务管理的结合,公共财务管理的本质是要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在最终目标的追求上与“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基本一致。现阶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政府公共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随意、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严重、投资低效、财务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现象。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相对于企业管理水平而言,应属于起步阶段。
一、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公共预算问题多,公共财务管理混乱。《预算法》是规范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为了更好地贯彻预算法原则,我国各地正逐步推行部门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等预算管理改革。然而,预算法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依法理财、依法进行收支预算管理的氛围尚未形成,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执行中的随意性与长官意志太大,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有的地方未经法定程序随意调整预算,支出预算追加频繁;
有的地方随意开减收增支的口子,以权代法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按规定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擅自扩大收支范围,提高收支标准。
政府公共部门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效率和责任意识不强。由于政府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在传统的财政管理体制下,经费按功能划分,资金切块安排,随用随批,资金使用无统一安排,在一些不太重视财务工作的单位,财务部门成了单位领导实际意义上的“大出纳”,领导同意就支出,有钱就花,没钱就“跑部钱进”或采取各种手段、编制各种理由要求追加预算。即使是在某些财务工作较为规范的单位,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也只是局限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的考核上,而没有太多的削减开支和有效运作财政资金的效率意识。至于财务管理决策失误的领导责任问题,虽说地方财政和审计部门会对政府各部门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但经常是当某些无效或违规的财务决策发生之后,只要相关领导没有济私时,财政和审计也就很难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只是简单的以“无管理经验”等托词而使相关领导免于处罚,从而导致行政部门领导的责任意识不够强。
政府公共部门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目前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的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偏低,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和人们对政府公共部门财务工作的认识相关。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都认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需要太高。因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资金从财政来,又由财政安排支出,财务管理是可有可无的,只要会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就行。正是在这一认识指导下,政府公共部门的很多老财务人员是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和培训的,而是由于工作需要从别的岗位直接调过来做财务的,其专业素质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受现行会计教育培训内容的限制。即在现行的会计专业全日制教育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中,政府公共部门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的业务需求似乎被遗忘了。纵观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各地区财政部门举办的各种后续教育内容,都注重培养和培训的是针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需求。很少有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财政学、公共部门管理学等课程,导致的是接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也存在偏差。因此,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资金运作的实际经验,面对新形式下的公共部门财务事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往往只能表现为对规则的遵守。
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单位未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由于政府公共部门的资产主要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计盈亏,致使某些部门只想花钱,不想节流;
只顾花钱,不问效益;
只重购置,不重管理;
只反映支出,不反映存量及其质量状况;
只注重财政预算的安排和经费的追加以及占有、使用和处置资产,而不重视现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和管理等。另外,部分单位视国有资产为“私有”财产,资产随意处置等方面。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浪费;
二是未建立有效的预算编制和监督机制,导致上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有效监控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对下属单位采用预算资金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转挂的办法隐藏资金等行为无法及时发现,使部门预算的编制成了虚设。
财务管理模式和手段落后。当前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还处在相对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下,未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导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同一部门的各级政府间,形成各个信息孤岛,财务资料相对割裂,下级单位的财务资料需层层上报、汇总,信息反馈比较迟缓,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无从保证,工作难以进行有效协同,上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财务控制措施很难进行有效落实,财务管理水平很难提高,财务风险无形加大。
二、完善我国行政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建议
建章立制,为公共财务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强制约束,财务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就难以避免,要实行有效的公共财务管理,就必须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必要的法规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是做好公共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保证。目前应尽快建立健全一体化的公共财务制度,“要有健全的、以绩效导向的公共预算制度,形成公共财务制度链。”有关法规制度建立后,还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效力,是规范收支管理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预算程序办事。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仅要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的建设,还应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在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做好账务处理,建立相关的岗位分工监督制、票据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使会计工作本身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现阶段,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一个新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遵守财政管理体制下的监督需求。自2000年开始财政部从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着手逐步推开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初步建立起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后,通过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查、执行和决算,使得单位需要的每一分钱,都必须通过按规定编制科学的预算向国家申请,对申请到的经费,要严格按预算执行,不得随意开支,使政府的收支行为从头到尾置于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的监督之下。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使预算单位的每一笔资金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操作,从而有利于加强财政对各单位预算支出活动的控制,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程监控。防止了国家财政资金在使用上被层层截留挪用,损失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加强了国家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财政体制的改革,也使得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财务管理工作从简单的规范会计行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转移到如何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考核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方面。
借鉴企业成功经验,引入先进管理技术 由于政府部门、单位的非营利性,其借鉴企业成功经验的目的并不在于营利,而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西方学者比较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效率后,得出结论:企业效率远远高于政府。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的主题,主张引进竞争机制,大力降低政府成本。新西兰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了全面的政府改革,更多、更明确地在公共部门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以及市场机制,政府通过采取开源节流,将私营部门的会计架构应用于政府预算制度之中、设立财政责任法等措施来降低行政成本。九十年代美国政府提出塑造“降低成本、提升效能”的企业型政府的新概念,按建设企业化政府的思路进行了行政改革。
改革预算会计,建立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体系,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体系是制定政策、落实责任制、加强公共财务管理和务监督的基础和重要工具。我国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与共财务管理的信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责信。因此,为了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活动情况,提高政财务信息质量,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为公共财务理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实行财务公开,加强财务监督 全面推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采用民主、公开方式,如构建政务网、政府会计网、政府采购网等信息平台,以及通过广播、电视、类报刊杂志以及各种新闻发布会,宣传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同时对公共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评价权和监督权。
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随着部门预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的执行,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模式也由原来的分散型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化,这就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计划、控制职能,以资金的计划预算和使用为主线,工作执行的组织和控制为重点,财务支付和监督为依托,优化和规范财务管理手段,使政府公共部门基础信息及财务信息实现充分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帮助政府各公共部门逐步形成体现自身特色的管理监控模式,实现对下级直属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决算、监督、评价等全过程的监督。
强化政府公共部门领导的效率意识,加强其领导责任。政府公共部门代表国家意志、受社会公众委托,依法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因此,从财务的角度看,政府公共部门应依法履行筹集和使用公共资金,不断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保全公共财产,保护公共财务安全,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财务信息,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等财务受托责任。而加强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依法履行财务受托责任的一个必要手段。我国的《会计法》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也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公共部门的领导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因此,建议政府各部门在考核领导干部时,一方面应考核其履行行政职能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将其所在部门的国有资产是否完整,有无损失浪费现象,有无任意截留、挪用预算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除此之外,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对国家行政部门财务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政府公共部门领导的效率意识和领导责任,除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理、处罚外,因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浪费的,不但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应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重视政府公共部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政府公共部门接受的是社会公众的委托,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应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相比,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政府的政治需求、财政部门的要求、上级机关的认同、辖区发展战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其管理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公共部门的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已显得迫在眉睫。这一方面应从着重改变传统的会计是简单的记账、算账的观念,把有效管理的观念渗透到财务人员实践中入手。另一方面,应提倡在全日制教育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中重视政府公共部门会计人员的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满足政府公共部门需求的专业知识。在会计专业全日制教育课程中应有选择性加入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后续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的学习,还应安排组织学习一些预算法、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等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手段,引导会计人员在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 财务管理 财务报告 部门 政府财务报告部门财务管理情况 政府财务报告部门财务管理情况 政府财务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