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优秀范文】

时间:2023-05-15 20:09:02  阅读: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优秀范文】

  【导语】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天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篇一】

  说教材:1、地位及教学目的:

  它是议论文单元四篇文章中第三篇,虽属课内自读课文,但列在会考必考篇目中,地位超过〈〈崇高的理想〉〉,并驾于第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本单元教学要求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就必须从掌握剖析议论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入手,训练“观全文”的能力,再结合本文特色,定教学目的为:1、理解序言文体特点,把握作者思想发展历程;2、体会比喻说理的艺术特色。

  2、重、难点:结合单元教学目的、教材本身特点,结合高一学生读写议论文实际培养技能点,订重点为:1、把握思想发展线,理解“呐喊”含义;2、比喻说理含义及运用。难点为:1、寓意深广的词、句、段。

  二、说教法: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预习、定向、自读、作业、讨论、答疑、自结、迁移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自学,突出学生主体,举一反三,养练能力。

  教法:突出原文语境,瞻前顾后,讨论点拨,引其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故教法为:1、定向自读法明目标;2、提问法引导深入;3、讨论法参与、激活思维;4、练习迁移法;动手、巩固提高。

  三、说学法:

  高一学生初有读的知识和浅近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为化难为易,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应早读预习,做自读提纲,课堂上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理清思路,破重点,化难点,养练读写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检查作业,口头作文。

  1.导课:学生齐诵鲁迅诗《无题》,“躲进小楼成一统”,教师问:“真躲,不管外界了吗?”导入“要呐喊”,请打开课本,读自读提示,找重要信息点序言,教师板书课题。巩固旧课中导新课,抓提示,明学法,启思考。

  2.复习巩固:问:九课中心论点?十课中心论点?学生齐诵那本课中心论点?从序言看写作目的?回扣单元教学要求。

  3.理思想发展线:边提问,边板书,边讨论,查原文,语境订正

  问:1写了几件事?地点?何事?每件归纳概括为四五个字教师导引。

  2作者经历发生变化的原因?由表层事件查内在思想原因,教师引导概括表述预见难点:A“救国救民”处查原文第四段

  B“悟要著,弃医从文”处;查原文第五段

  C“寂寞苦闷”处查原文第七段

  D“看到希望,作文呐喊”处查原文第二十一段

  难点突破:教师引导学生查原文关键句,分析语境,找出原因,规范表述。

  3划分鲁迅思想发展阶段,知依据。

  4“我以我血荐轩辕”说明何目的?结合板书“学医”“从文”“苦闷”“作文”的目的来谈救国救民。

  5学生齐读第一段体会“梦”的含义,理解“忘却的梦”“未忘却的梦”的含义,领会第一段结构上的作用。教师板书。

  4.理解“呐喊”的含义:“呐喊”的含义有两条,让学生在原文找出相关段,概括归纳,规范表述,每条八个字以内。预测:易找到“助威”一条,难找到“唤醒”一条。教师顺势清理“铁屋子”一段,明比喻含义,抓“大嚷起来”归纳“唤醒”一条。照应板书“救国救民”。

  5.理解比喻词句含义:

  教师结合原文语境,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铁屋子”“熟睡的人们”“闷死了”“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盲无边际的荒原”“听将令”等比喻词句的含义。

  6.迁移写作:

  引导学生回忆《琐忆》比喻;批评自夸者时“狮子”“猪羊”的比喻、鼓励自惭浅薄者时“小溪”“烂泥塘”的比喻、批国民政府时“富翁”“乞丐”的比喻,回忆《拿来主义》“大宅子”“孱头”“混蛋”“废物”“鱼翅”“鸦片”等比喻,回忆〈〈劝学〉〉第三段齐背比喻说理、对比设喻,投影课堂作业;A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B运用对比的方法设喻,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教师提问讲评,点明作文应积极用比喻,使文章生色。警戒“同类不喻”及不恰当的比喻。

  7.自结:对照板书,小结收获。教师点明体裁及类别,学生整理笔记,消化吸收。

  8.作业:课课练。

  【篇二】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36’,3min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1.好,听完录音了。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1min总7min

  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2min。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一定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3min一、二总13min

  三、品味诗歌意象12min

  1.好,时间到。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写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希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1min,总3min

  2.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2min

  3.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可以看出,诗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描写姑娘的动作,描写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现在一个什么地方?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这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4.我们也知道,这首诗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但是,我们从这些描写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子,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看不到。不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电视中,对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因此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现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3min

  5.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没错了,丁香花。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起。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3min

  6.我们再看到诗歌中的另外一个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终于,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近,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而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在这首诗歌中,我是以一个等待者,一个追寻者的姿态出现的。1min

  四、探寻诗歌主旨4min

  1.所以啊,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男子追寻、等待姑娘的诗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爱情诗,还是一首政治诗?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请各个小组选出发言的代表,你们小组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

  组A:我们小组认为是爱情诗,这首诗已经明确地写清楚了我希望能够遇到丁香姑娘,虽然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不完美,但是我还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这是一首爱情诗

  组B:我们小组也认为是爱情诗,因为在诗里边看不出政治因素。确实,诗歌里边没有任何明确的写政治的语言。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同看法的?

  组C: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是爱情诗,但是我自己觉得是政治诗。为什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比较多战争,社会环境也比较乱,可能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但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所以只能写得比较朦胧。所以我觉得表面上是爱情诗,实质上是政治诗。

  3.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非常地不错。刚刚我们同学提到了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分析这首诗歌主旨的时候他联系了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孟子提出过,他说,读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论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美好理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进步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是哪一篇课文啊?《荷塘月色》。

  6.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着爱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爱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美好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知道,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诗歌音乐美

  最后我们从形式方面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是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面的,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叶圣陶看完这首诗之后,就给戴望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雨巷》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确实啊,这首诗歌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一唱三叹,迂回反复,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A.我们都知道,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音节上面必须——押韵。这一点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做得非常成功的。这首诗歌主要押一个韵,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来。没错了,ang,而且,不仅是节与节之间押韵,每一个小节的内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比如说,我们看第一小节,押ang韵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节,芳、愁。其余的五个小节也是这样子。诗人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构造回荡的旋律。

  B.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人不断地迂回往复,使一个寂寥而又哀伤的旋律紧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单从这三点来看,这首诗歌能够给我们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必然的。

  六、齐读诗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再次来感受这首诗的音乐美。

  七、拓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步骤,试试看能不能概括出鉴赏现代诗歌有哪些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第一步应该怎么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诗没错了,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该怎么做呢,没错了,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最后一个步骤,还应该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就是鉴赏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这些方法来鉴赏别的诗歌。今天的作业呢,就是请大家根据我们归纳出来的这几个方法,分析《每课一练》42页第三题艾青的这首《礁石》。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感受到了它这种忧郁、哀怨的感情基调,我们还分析了这首诗歌的五个主要意象,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我们还根据姑娘这个意象探讨了诗歌的主旨,最后,我们通过对诗歌形式、语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歌,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这些就留给大家课后自己去品味。

相关热词搜索: 上册 必修 语文教案 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 高一年级上册必修二语文教案 高一年级必修二语文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高中必修二语文教案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