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历史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助你金榜题名!
【篇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法家B.道家C.儒家D.佛教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荼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A.董仲舒《春秋繁露》B.顾炎武《日知录》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4、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大主教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礼仪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天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5、下列关于朱熹和董仲舒思想主张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B.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
C.是对孔孟学说的发展和完善D.论述了“天人关系”
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7、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愈)退之,书至于颜(真卿)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上述材料直接反映了唐代文学艺术
A.名家较少,廖若星辰B.发展兴盛,全面繁荣
C.注重创新,兼收并蓄D.形式僵化,内容陈旧
8、“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从这几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著作
A.《封神榜》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
9、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
1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1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2、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3、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14、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15、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16、《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17、“……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D.空想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分,第27题分,第28题分,共50分
18、1600年,意大利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X在狱中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兵,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边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那女则可,谓见(见:见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李贽《梵书》
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凡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
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于此同事,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扰,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雨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怒在丧其元;我令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禁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出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决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紫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3分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单并没能在历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力、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依据第三种权力,王侯或官府处罚犯罪或裁决公民中的讼争。人们称第三种权力为司法权,而第二种权力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定会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变成了压迫者。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所主张和反对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21、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几经变迁,试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答案】
1-5:CBCAB;6-10:DBDDC;11-15:BCDAB;16-17:DC
18答案(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射虎提出自己的设想。
19答案(1)因为欧洲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统治,没有民主和自由,人们的思想受到教会的严格控制。“理性的阳光”是指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意愿来改造现实世界。
(2)主张三权分立,反对个人专权。作用: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3)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近代科学兴起,知识进步;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西欧民主国家形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发展:抨击封建专制,主张构建“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20答案(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体现了人文精神
(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材料四:三权分立。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21(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4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的一家。6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4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4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4分
【篇二】
1.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的因素”是指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下列关于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说法有误的是
A.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属统治阶级
B.幕府与藩国并存
C.士、农、工、商属被统治阶级
D.强化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3.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的事件是
A.美国入侵日本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大盐平八郎起义
D.《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
4.在闭关锁国政策下,与外国通商的港口城市是
A.长崎B.大阪
C.江户D.京都
5.下列对近代日本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防止外国殖民势力渗透
B.目的在于维护日本独立
C.是日本落后的原因之一
D.禁止一切外国船只来日本
6.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是
A.抵制了外国对日本的侵略
B.维护了日本的独立
C.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D.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强化提高
7.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社会现状
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8.下列关于对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停滞不前
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
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9.下列条款有利于欧美吾家约吏竹工业品大量倾销日本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议定关税制度D.建立租界
10.《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使美国获得的权益不包括
A.向京都派驻军队
B.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
C.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
D.美国享受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
课外延伸
11.阅读以下材料:
16世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对外贸易限制在长崎一港进行,而且由幕府一手垄断,至此完成了锁国。……在锁国期间,准许同日本贸易的欧洲国家只有和基督教没有关系的荷兰。荷兰把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当作殖民地,以巴达雅亚雅加达作为东印度公司的根据地,在长崎设立了分公司。荷兰向幕府保证不传播基督教,商船一到长崎,即由商船船长向幕府提交“荷兰风向书”,报告海外的情况,一直到幕府末年,荷兰始终采取阻挠其他欧洲国家同日本进行贸易的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6世纪,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当时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锁国政策下的日本为何“准许同日本贸易的欧洲国家只有荷兰”?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1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是统治阶级,上至将军、大名,下至一般武士,都属于“士”这一等级;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他们世世代代为领主耕种,把收获的大部分交给领主,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者大都住在城市,他们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当时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
——人教版教科书选修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高考猜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强烈地冲击着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的生活日益腐化奢侈,购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货币,单靠出卖“年贡米”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向豪商们借债。据估计,1790年的债务总额高达6000万两黄金,年息300万石米。一些大名因负债太多,只得让债主购买武士身份,给予“带刀”特权和参与藩政的权利。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不少下级武士沦落到无处安身的地步,成为“浪人”。其中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部分浪人放弃武士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
材料二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多。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二所述这种状况,西方商人采取了什么举动?
3材料一、二中的这些变化给日本封建秩序和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1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国际环境,你怎样看待这一政策?
【答案】
1.D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出现的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
2.C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阶级结构理解能力。士包括将军、大名、武士,而它们属统治阶级。
3.C日本社会的统治基础是武士,大盐平八郎是中下级武士,他领导的武装起义,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4.A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与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5.D锁国政策下的日本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6.D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日本锁国政策的实行,几乎完全隔断了日本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以至于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因此,这一政策没有达到抵制外来侵略,维护日本独立的目的,也没有促进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强化提高
7.D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注意分析材料所隐含的历史信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的地位开始举足轻重,他们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反映了伴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8.D闭关锁国时期的日本社会,虽然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但经济也在缓慢发展,因此①表述是错误的,排除有①的选项。
9.C议定关税制度使日本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廉介工业品的输入。
10.A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否定选择能力。B、C、D三项是美国在日本获得权益,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A项。
课外延伸
11.【解析】本题立足点是从材料中进行提炼和分析,注意与世界史联系起来。第3问的难度较大,首先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内因中从政治、经济、国情和具体政策分析,组织答案。
答案:
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活动。
2荷兰信奉新教,与基督教没有关系。
3第一,日本封建社会经济特点即自然经济的影响。第二,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了封建制度。第三,岛国的地理位置,加上推行严格的锁国政策,多次颁布锁国令,隔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12.【解析】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及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实行等级制度;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是日本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遭到列强入侵的情况。第1、2、3题可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4题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总结。
答案:
1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把全国所有的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2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影响:①促使自然经济目益解体;②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变化,动摇幕府统治基础;③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3黑船事件。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4*幕府统治,赶走外国侵略势力,进行社会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高考猜想
13.【解析】本题以日本商业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为依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读懂材料,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条、逐句分析材料。第1题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归纳,注意材料中商品经济发展对统治者中将军、大名、武士的影响。第2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材料一、二”及“封建秩序和日本社会”。
答案:
1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幕藩统治者。将军、大名生活腐化奢侈;中下级武士生活陷于困境;部分下级武士观念转变,开始从事其他行业;下级武士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
2西方商人利用日本市场和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差额,用银元在日本大量套购黄金。
3材料一: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冲击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加剧了幕府统治的危机,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日本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材料二:这使日本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经济混乱,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14.【解析】该题考查了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国际环境及对其评价。17世纪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西方列强沿着新航路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日本已成为荷兰等国猎取的对象,结合这一背景分析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并对这一政策作出全面的评价。
答案:
国际环境: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殖民者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殖民侵略。
评价:锁国政策保护了本国民族的独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但它的实行几乎完全割断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日本的内外危机埋下了隐患。
相关热词搜索: 高二 参考答案 单元 高二历史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 高二历史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