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牢记“不怕事、不误事、敢干事、干成事”行为准则。(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牢记“不怕事、不误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行为准则。3篇
【篇一】牢记“不怕事、不误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行为准则。
广州中投合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员工行为准则
第一章 法规及社会规范
第一条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命令。
第二条 尊重民风民俗、传统习惯、宗教信仰。
第三条 遵循社会主流、科学、高尚的价值观
第二章观念意识
第四条 提倡认同公司价值观,践行公司理念,反对破坏公司价值观,践踏公司理念;
第五条 提倡忠诚尽责,富有激情,反对背信推诿,萎靡不振;
第六条 提倡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反对懒于动脑,封闭自大;
第七条 提倡敬岗爱业,不断进取,反对玩忽职守,得过且过;
第八条 提倡遵章守纪,恪守规程,反对违反乱纪,自由散漫;
第九条 提倡尊重领导,服从管理,反对顶撞上司,欺上瞒下;
第十条 提倡互相尊重,真诚合作,反对诋誉诽谤,搬弄是非;
第十一条 提倡积极向上,文明礼让,反对低俗下流,野蛮粗暴;
第十二条 提倡开源节流,成本控制,反对不计成本,效益低下。
第三章 形为状态
第十三条 仪容仪表
1、上班期间,着装要干净整洁,周一到周四着行政装,周五可着休闲装但不得穿超短裙、超短
裤、低胸衫或其他有碍观瞻醒的奇装异服;
不准穿拖鞋或时装拖鞋上班。
2、上班期间,头发要梳理整齐,男士不准留长发或怪发,头发不应超过衬衣领口,鬓角发线在
双耳以上;
不允许留络腮胡子或小胡子;
女性头发要梳理整洁,不得披头散发不准染有色指甲油或画彩指;
佩戴首饰不宜超过三件。
3、上班期间,坐、立、行姿要端庄,举止要大方。不得衣冠不整
第十四条 礼节礼貌
1、对来访者彬彬有礼、自然大方、热情周到、真诚友好,做到笑脸迎客,不得以貌取人。
2、与上司或来访者相遇时主动让路,微笑致意;
3、与上司、同事或来访者交谈时;
仪态要端庄,讲究礼貌,不要左顾右盼、低头哈腰或昂首叉腰,对方说话中途不插话;
如与同事、来访者交谈时有争议,说话要掌握分寸,语气要温和,语言要文雅,不得大声喧哗挑起事端。
4、热情礼貌、微笑交流,做到“请”字当头,“谢”字不离口。
第十五条 语言规范
1、员工听见电话铃声应在三声内接听,拿起电话应立即说出:“您好,中投合泰担保”;
如果拿起电话稍迟一些的话,应该致歉,说声“让您久等了”。
2、办公室礼仪语言规范:
1)、员工上下班相互之间应互道“早或早上好”、“走好或慢走”;
2)、员工上下班遇到公司领导应热情的道声“某某总或经理早或早上好,或者您慢走、您走好”;
3)、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或工作时间外,遇到公司领导应尊重诚挚的道声“某某总或经理好,您好!”;
4)、公司领导在员工的问候后应表示和蔼可亲的微笑;
5)、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如须请示领导或询问同事,应该尊重“(某某总或经理)对不起,打扰一下,请指示!”办理完后道声“谢谢”;
第十六条 其他行为规范
1、员工在职期间,应按照公司要求内容如实填报个人资料,不得虚报、瞒报和假报;
2、员工间不得相互探询他人工资;
3、员工在职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索取或收受客户和他人的回扣、贿赂及其他不正当有偿回报;
4、员工在职期间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私佣
5、公司严禁杜绝任何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偷窃;
涂改、伪造原始凭据;
威胁、利诱他人;
聚众闹事。
6、严禁擅自翻查或摘录和下载复制公司文件、资料等信息。
7、公司员工间、部门间应精诚合作,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推卸责任。
8、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对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故意刁难或向有关系的企业、单位压价购买商品、索要物品。
9、严禁利用职务之便,以任何名义借用企业、单位的汽车等交通工具和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
10、员工须遵守公司资产管理、财经规定、业务制度、保密制度等其他制度规定,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第四章 劳动纪律
第十七条 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擅离职守,工作时间内不串岗,严禁在工作时间擅自离开公司办理私事。
第十八条 上班期间,员工应保持充分的工作状态,办公室内严禁吃早餐,抽烟,吃口香糖,随地吐痰和乱丢杂物。
第十九条 上班期间不带任何非相关人员到公司参观,经批准进入公司的其他人员,不得东走西串,干扰或做预先约定以外的事情。,
第二十条 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和调度,按时完成任务,不得无故拒绝或终止工作。
第二十一条 上班期间,员工工作态度应认真,不闲聊、不做私话、不大声喧哗、长时间接打私人电话(10分钟以上);
严禁因私占用公司电话通讯线路;
严禁拨打信息台电话
第二十二条 妥善保管和使用办公用品,下班前须将有关用品、文件资料放置妥当或关闭,防止 遗失。
第二十三条 在工作中,员工应耐心细致处理工作事务,处理事务时做到及时、合理、不推诿、不拖拉;
不得玩忽职守,按时完成工作。
【篇二】牢记“不怕事、不误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行为准则。
保安行为准则
一、保安人员形象
1、仪表
1.1、穿着统一的工作服,衣帽干净、整洁、无异味。
1.2、标准着装,扣好钮扣,不袒胸露背,不卷裤脚、衣袖。
1.3、不光脚,不穿拖鞋、高底鞋上班。
1.4、口袋不装太多物品,不佩戴与工作无关的物件。
2、仪态仪容
2.1、 精神饱满、乐观大方,面带微笑。
2.2、 站姿挺拔,双手不卡腰、不插口袋里、不抱胸前,不抖腿,站立时身体不倚靠。
2.3、 坐姿端正,不东倒西歪,不翘腿等。
2.4、 不留胡须,不留长发、不留古怪发型、不染彩色头发,不剃光头。
2.5、 面容洁净,保持口腔无异味。
2.6、 不留长指甲,保持指甲卫生。
二、保安工作守则
1、工作态度
1.1、 爱岗敬业、尽心尽责、认真工作。
1.2、 协作互助,积极做好工作。
1.3、 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拖沓、不积压、不挑拣。
1.4、 待人诚恳、礼貌、友善、不卑不亢。
2、日常行为规范
1.1、 值班期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及公司临时交办的工作。
1.2、 保持自身良好的工作习惯,抵制不良、不雅行为。
1.3、 认真做好交班工作,不马虎草率。
1.4、 做好公司及员工信件、托运物品等的收发、通知工作。未经同意不得翻看。
1.5、 爱护公司财物,不随意破坏或挪为私用。
1.6、 保持办公区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整理工作用品,不放置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3、工作纪律(保安人员严禁出现下列行为)
3.1、 侵犯个人隐私,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体、侮辱殴打他人。
3.2、 私自扣押、没收他人证件、财物。
3.3、 故意刁难他人,对员工、来宾或其他人员挟怨报复、索取好处。
3.4、 参与纠纷。采用暴力、以暴力或其他方式相威胁的手段处置纠纷。
3.5、 泄露公司秘密。造谣生事。
3.6、 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3.7、 删改或扩散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
3.8、 仪容不整,言语行为轻浮、粗暴无礼,不服从指挥。
3.9、 脱岗、漏岗、睡岗,迟到、早退。未经许可擅自调班。
3.10、 值班时间赌博、下棋、抽烟、喝酒、看书看报看电视、打瞌睡、吃零食等。
3.11、 值班时间内,电话、对讲设备私用,影响工作。
3.12、 让非保安人员逗留保安室。
【篇三】牢记“不怕事、不误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行为准则。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一、“十要” 1、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教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坚持家访制度;
3、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德育为主、五育并举;
4、要举止高雅,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谈吐文明,待人诚恳和蔼,不穿戴与教师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5、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后指导;
6、要加强学习,钻研大纲,熟悉教材,认真备课;
7、要用谈话式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8、要自尊自重。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不嫉贤妒能;
9、要关心时事,学习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10、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学识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十不准” 1、不准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不准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后进生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3、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驱赶后进生转学和退学;
4、不准向学校或家长索要收受礼品或钱物;
5、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学生家长借钱借物;
6、不准参加赌博以及迷信活动和其他非法组织的各种活动;
7、不准让学生购买教育部门审定之外的复习资料、教辅读物或其他商品;
8、不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9、不准动辄让学生家长到校并训斥家长;
10、不准有偿为自己所教学生补课。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不得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不利于社会安定、影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三、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职守,乐教敬业,无私奉献。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歧视残疾、弱智和后进学生。五、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坚持业务进修,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六、坚持做到教学常规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七、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八、坚持教书育人,做到自尊自重,为人师表。九、文明执教,举止端庄,服饰整洁得体,朴素大方,注重职业形象。十、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参加积极健康的社会公益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
学校中的法律关系一、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法律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相互之间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学校领域内,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管理的权责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学生的关系等,我们下面分析几对主要的关系。(一)学校与政府 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依法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学校则处于服从的地位,必须履行行政命令所规定的义务。同时,学校可以依法享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利并可以对政府行使以建议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监督权。作为一种行政法律关系,这一关系的主体、权利和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确定的,当事人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政府机关在与学校发生关系时以国家的名义出现并行使广泛的职权,在学校不履行规定的义务时,政府机关可以强制其履行;
而如果政府机关不履行职责,学校可以请求其履行或通过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因此,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政府机关作为关系的一方,占据着主导地位,政府机关采取的与学校有关的行政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学校产生直接的权威性的促进、帮助或限制、制约作用。
(2)学校与社会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学校与社会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学校与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既存在互相协作、互相支持的关系,又存在复杂的民事所有和流转上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学校是以独立的民事主体的资格参与其中的。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法律确认学校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规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在现阶段,我国学校与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调整,最突出地反映在财产关系、邻里权关系和合同关系上。(三)学校与教师 在学校内部,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其行政性质而言,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管理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二者所处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学校有权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监督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惩罚,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但是,由于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社会群体,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体积极性的发挥,学校应给予教师以较大的自主权,实行教学民主与学术民主,并且根据学校民主管理的原则,让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管理。(四)学校与学生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学校有权要求学生家长按法定的义务就学年限送子女进学校学习,有权要求学生接受为学生健康而采取的各种卫生保健措施,有权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决定其升级、毕业和升学,有权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惩罚等。同时,学校也负有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的责任,禁止对学生进行任何体罚和人格侮辱。学生及其家长也有权按照法律规定要求学校提供符合学生健康和发展标准的教育条件,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学校除了享有一个公民应享有的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诸如言论权、出版权、结社权、请求公正处理权、隐私权外,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还享有选择学校、免费学习、使用教学和物质手段、享受助学金和奖学金、参加学校社团、参与学校管理等特殊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学生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和管理等。
2、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1)学校的法律地位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与它们所处的内外环境构成了一系列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尽管错综复杂,但依据其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原则、以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
另一类是以平等有偿为基本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民事关系。 教育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纵向关系。这类关系主要受行政法调整。教育民事关系是在不具有行政关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这类关系涉及财产、人身、土地、学校环境、联合办学、成果转让、校办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权益等,主要受民法调整。 因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在其活动时,根据条件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具有两种主体资格。当其参与行政法律关系,取得行政上的权利和承担行政上的义务时,它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当其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时,它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应由行政法规定它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了社会组织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或履行的义务。一般来说,社会组织的权利有:(1)依法独立自主管理各自内部事务的权利;
(2)依法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3)依法代表和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那部分组织成员权益和要求的权利;
(4)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5)依法对行政机关监督或诉讼的权利。在享有以上权利的同时,社会组织还应承担或履行下列义务:(1)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令,执行行政管理法规;
(3)接受国家行政机关委托代理执行的义务;
(4)承担违法后依法受到处罚的义务,等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单方面性,因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同国家行政机关发生行政法律关系时,其地位是不对等的。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下达的行政措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遵照执行,而不得各行其是。如果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认为某项行政措施有违背法律法规的地方,可以通过一定渠道向上申诉或依法提出行政诉讼。但在没有做出否决之前,仍然要遵照执行。教育法关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所有规定,无论是机构设置程序的规定,权利与义务的设定,还是运行和管理的规定,均体现了上述基本特点。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39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这意味着其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作为独立法人身份在民事活动中享有哪些民事权利和应承担哪些民事责任,应当依照《民法通则》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来确定。一般来说,这种民事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包括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债权,知识产权以及名称权,名誉权等。在享有民事权利的同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要以独立法人身份依法承担一切因自己的民事行为引起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侵犯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合法权利的民事责任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具备法人条件、取得法人资格,所以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的民事权利比较有限,除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外,在财产权方面只对举办者交由其管理的财产享有使用权和管理权,不享有其他财产权,不能对外签订合同,不享有债权,也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接受捐赠。同时,这类机构对外也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总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由于缺乏独立的财产权利做基础,从事民事活动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二)学校的权利与义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同的法律关系领域中,其所具有的资格与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其所享有的权利也是不同的。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不同于民法上的或行政法上的权利,它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一般称为办学自主权。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的办学自主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享有权利,就要承担义务,《教育法》第29条具体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的义务。这六个方面的义务,是与办学自主权相对的,学校在贯彻办学宗旨、进行内部管理和组织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不是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的全部义务。这些义务包括以下内容。(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3、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1)教师的法律地位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所确认的教师的社会地位。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3条规定,“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规定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这与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的建议》中关于教师职业的定位是一致的,该建议提出,“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应该说,我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社会地位的规定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二)教师的权利义务 我国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在《教师法》第二章中做了明确规定,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所享有的职业上的权利和应履行的职业上的义务,而并非是教师的所有权利与义务。我国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如下。(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我国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如下:(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学生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一)学生的法律地位 学生的法律地位因其不同的身份而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首先,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学生的身份是一名国家公民,其地位由我国《宪法》《民法》及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规所确认。其次,作为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员,学生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公民的地位,其地位由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所确认,这种地位体现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这一角色的本质特征。再次,对于小学生而言,因其属于未成年人,因而还具有不同于已满18周岁的学生的法律地位,他们的这一地位已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或相关的条款所确认。因而我们必须从不同的方面来看待学生的法律地位。(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通过上面对学生法律地位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也是与其特定的身份和地位相对应的。一般来说,我们教育法讲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主要是从学生作为学校中的受教育者这一特定身份出发的,但除了这些权利以外,学生在学校内还享有一名公民或未成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如人身权、财产权、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权等权利。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法》上享有的权利如下。(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同时,根据《教育法》第43条,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