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桐城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时间:2023-05-21 16:54:02  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本届政府过去五年工作,对未来五年和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市第十四届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桐城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桐城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本届政府过去五年工作,对未来五年和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桐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总量在结构调整中得到提升。

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5%;财政收入15.7亿元,是2006年3.8倍,年均增长30.3%;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是2006年4.8倍,年均增长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是2006年2.5倍,年均增长19.8%;三次产业比由2006年的22.6∶46.6∶30.8调整为15∶55∶30。

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大。工业总产值达380亿元,是2006年5倍,年均增长37.9%。工业规模迅速壮大。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9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70家、超10亿元2家;11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84亿元,年均增长43.2%;实现增加值75亿元,年均增长39.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硅基新材料、先进设备制造、环保节能、生物食品等新兴产业快速兴起。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300亿元、技改投资 215亿元,组织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60项。十强企业加速转型。盛运环保、黄梅酒业、欧耐橡塑、顺驰电缆、丹凤池窑、华猫钢构、霞珍玻璃、扬帆机电等项目建成投产,鸿润家纺、白兔湖动力等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与央企对接取得突破。中建材与恒昌集团共同投资12亿元建设光电玻璃产业园。品牌建设继续加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1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品21个。新渡、金神、范岗、吕亭成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大关镇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我市成为“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中国输送机名城”、“中国刷业城”,金光集团荣获“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成就奖”。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总产值达36亿元,是2006年1.3倍。粮食生产连续8年丰产丰收,粮食总产达40.1万吨,我市先后3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粮油、畜牧、水产三大主导产业和茶叶、棉茧、园林三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7家、安庆市级25家,建成绿色水稻标准化基地31.6万亩、花卉苗木基地1.6万亩、渔业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基地9万亩、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农机化水平再上台阶,农机总动力达45.8万千瓦。土地流转规范有序,流转面积达20万亩。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牯牛背水库和2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大沙河流域整治工程稳步实施。耕地保护和土地保障发展能力持续加强。实施国家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个,建设规模6.8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9批次,面积9000亩,我市荣获“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服务业水平加速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亿元,是2006年1.7倍,年均增长10.9%。商贸流通业发展提速。顺安物流园全面建成,桐城商贸城、居巢路美食一条街、新市街商贸集中区规划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积极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扎实开展,累计销售产品16万台件、兑现财政资金4800万元。对外经贸稳步发展。自营进出口企业达187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8亿美元,年均增长18%。文化旅游工作取得新成效。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试开放,中国桐城派文化博物馆、投子山文化园、玉雕文化产业园等启动建设,嬉子湖生态旅游区、桐城文庙•六尺巷分别成为国家4A和3A级景区,嬉子湖镇成为省级最佳旅游乡镇,我市跻身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活力在开放合作中得到增强。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部门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效开展,政府招投标制度逐步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完成。金神、双港、新渡、吕亭成为省扩权强镇试点镇,龙腾街道获批设立。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利用外资平稳增长。五年累计引进境外资金7000万美元,利用市外资金98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2011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5亿元,是2006年4倍。招大引强初见成效。中国建材、北京中坤、南京雨润、浙江金田、台湾信邦等企业相继落户,恒昌光电玻璃产业园、安徽万信光电科技园等10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相继开工。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桐城经济开发区一期10平方公里全面建成,入区项目184个,投产企业120家,实现区内生产总值27亿元,财政收入2.8亿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扩容工作有序开展,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已经省政府批准,上报国务院待批。省级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获批成立,一期3.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完成投资3.8亿元。10个镇、街道工业集中区继续完善,入园企业3000余家。

财政金融快速发展。财税保障有力增强。税收征管成效明显,财政规模不断扩大,五年完成财政收入近50亿元。金融体系日益健全。桐城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江淮村镇银行成功组建,省内首家交通银行县级支行在我市设立,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7.7亿元,是2006年3倍;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比2006年增加70亿元,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批准组建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各7家,资本金达7.2亿元,在保余额20亿元。银政企合作全面加强。五年银企对接签约项目2200个、签约资金120亿元。金融创新纵深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统借统还贷款等相继推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桐城模式”在全国推介。直接融资取得突破,盛运公司成为安庆市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在持续建设中得到改善。

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一主一次,一带两片”城市发展思路逐步确立,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东部新城规划、南部新城规划启动编制,各类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跟进覆盖,12个镇总体规划和175个村庄规划编制完成,规划引领作用显著加强。

城市建设亮点频现。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9%提升到45%。龙眠河综合整治工程成效明显,紫气东来、黄梅飘香景区全面建成,东岸道路景观工程顺利完工。西郊公园建成开放,为民办事中心、体育馆、五星级大酒店基本建成,一级消防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置场建成使用。和平桥、南山桥、同安桥、和平东路、昌平路竣工通车,龙眠路、龙腾路、盛唐路等完成升级改造,和平路跨铁路桥、海峰路开工建设,市区公交车、出租车相继开通。电网建设不断加强。投入资金超10亿元,实施电网项目340个,建成50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各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完成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任务,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完成预可研。绿化工作大力推进。森林覆盖率达28.7%,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 33.9%,我市成为“安徽省绿化模范市”。

城市管理日益加强。城市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综合执法向重点镇延伸,在全省率先开通城管110,数字平台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区域式联动、网格化管理”机制初步建立。龙眠、文昌街道城市建设管理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文明创建富有成效。我市蝉联安徽省第一、第二届文明县城,新渡镇、香山村分别成为全国文明镇、村,建行桐城支行成为全国文明单位。

镇村面貌明显改善。城镇建设全面展开。8个扩权强镇试点镇全部成立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镇级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有力推进,五年投资4.2亿元,新改建水泥(油)路1108公里,村村通建设里程848公里,桐金路、桐舒路、茅青路等改造升级。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48个中心村庄和60个自然村庄整治成型,江岭、里仁、龙山成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大关、黄甲、孔城等6个镇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00户。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品质在共建共享中得到提高。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民生投入逐年增加。五年累计落实各级财政资金16.6亿元,民生工程由2007年的20项增加到2011年的40项,资金投入由2007年的1.5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5.5亿元,人均受益由2007年的200元增加到2011年的730元。完成新型农民培训3.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设经济适用房473套、公租房678套、廉租房14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000余户。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000口,建成农饮水工程155处,解决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成12个中心(镇)卫生院、208个村卫生室、13个综合文化站、183个农家书屋、10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和184个留守儿童活动之家。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参保人数41.2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391万元、农村五保供养经费4608万元、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446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0元,比2006年增加 4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90元,比2006年增加4490元。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50项、获得专利授权260项。科普工作扎实开展,日全食科普节成功举办,我市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荣获安徽省教育强市和义务教育先进市称号,高考各项考核指标连年跃升,望溪职校成为首批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桐城师范成功争创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安工程全面启动。加固校舍3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6万平方米。文化建设成果突出。黄梅戏数字电影《六尺巷》、《欢乐中国行•魅力桐城》在央视开播,首届中国桐城文化节、北京大学企业家论坛桐城站成功举办,“文都讲坛”正式开设。《桐城历史文化丛书》出版发行,《桐城市志》编纂完成,《桐城文学》办刊质量稳步提高。广播电视事业不断进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交通音乐广播在全省县(市)率先开播。卫生优质资源得到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力实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药包材产业园跻身省医药产业九大园区。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体育事业充满活力。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总体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人口和计生公共服务逐步强化,我市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扎实开展,每年约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阶段性工作,统计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质量兴市深入推进,中部地区县级第一家国家级质检中心开工建设。体改、物价、气象、邮政、通信、保险、图书发行、烟草管理、地震、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商联、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监管扎实有效,各类事故逐年下降。信访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深入开展,公安“三基”工程持续推进,我市成为“安徽省平安县(市)”。“法治桐城”建设成果丰硕,“五五”普法全面完成,“六五”普法顺利启动。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巩固。双拥工作稳步提升,我市连续六届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人防结建工作有效实施。应急预案体系得到完善,政府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认真履行政府职责,行政效能在创新实践中得到优化。

依法行政切实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49件、政协委员提案556件。虚心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和意见,民主渠道更为通畅。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建立,《行政监察法》和《廉政准则》有力实施,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务事务公开得到落实,行政行为更加规范。

行政效能明显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市直部门、单位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项目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外来投资代理中心组建运行,首问负责、并联审批等十项制度全面落实。电子政务系统高效运行,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筑市场环境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建筑市场秩序得到净化。效能建设多措并举,机关作风更加务实。行政监察继续加强,政府投资性项目审计和国资监管力度加大。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功实践,提升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和工作理念,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的主要体会是: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压力和挑战,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凡是实践证明正确的思路,都立言立行,毫不动摇,坚定实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改善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事关群众利益的工作,都不等不靠,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增添发展活力,凡是有利于桐城长远发展的工作,都敢为人先,超前谋划,大胆实践;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凡是认定的目标、看准的事情,都同频共振,合力攻坚,务求实效。我们将十分珍视、自觉运用这些宝贵经验,并在今后工作中很好继承和发扬。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桐城的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加美丽,百姓更加殷实,社会更加文明。五年来,让我们感动的是,勇敢战胜历史罕见自然灾害,合力推进龙眠河综合整治工程,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桐城文化节,桐城师范成功升专,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用激情和汗水,奏响了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奋进乐章。让我们自豪的是,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大关,财政收入跃上15亿元平台,在全国中部百强县中的位次逐年提升,荣膺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用实力和魅力,奠定了桐城厚积薄发、加快崛起的坚实基础。让我们激励的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受住复杂多变宏观环境考验,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积累了发展后劲,特别是李克强副总理来桐视察指导工作,为桐城发展增添了信心,指明了方向。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曾在本届政府工作的市政府负责同志,向上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不快,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业农村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特色与桐城文化品牌不够匹配,城市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依然较多,民生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发展制约因素不断出现,面对宏观变化的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机关作风转变还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主题,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人文兴市、城乡统筹、创新推动战略,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创业桐城、文化桐城、和谐桐城。

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5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5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9:32,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协调,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市)前列。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始终坚定实施“四大战略”,坚持工业立市,壮大优势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配套协作,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力争到2016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千亿元,培植3-5个百亿产业,新增3-5家上市公司。

二是坚定实施人文兴市战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深入挖掘人文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桐城文化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文化与旅游、包装印刷、工艺品制造等融合发展,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强市地位更加确立。

三是坚定实施城乡统筹战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规划引导,注重区域统筹,坚持城乡联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协调共进。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平台,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力争到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6000元、15000元。

四是坚定实施创新推动战略,促进桐城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将改革创新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源动力。进一步构筑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力。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引进创新人才,加大创新投入,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将全民创新作为推进桐城发展的核心动力。力争到2016年,培育5-10家产值10亿元以上、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扎实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确保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求快、好中求超,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工业经济质量

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力实施“2315”工程,打造2个百亿产业,培育3个10亿元企业,推进1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5个工业服务平台,力争规模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优化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增创发展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提升改造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传统主导产业,大力推进软包装新材料、医药、食品包装生产,积极发展主机、部件和节能环保装备,引进高端家纺服装生产加工,力争包装印刷、机械制造2个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加强与央企和知名民企的合作,力争在引进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强化项目建设,加速转型步伐。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尽快开工建设盛运垃圾焚烧设备、丹凤2号池窑、华祥高效柴油发动机、新瑞污水处理设备、鸿润生态羽绒家纺、金光节能环保凸轮轴、攀登越野带式输送机、汽车部件公司钕铁硼磁钢等 10个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推进恒昌太阳能光电玻璃产业园、万信光电科技园等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进入生产领域。

加强政策引导,壮大企业规模。营造再创业浓厚氛围。鼓励十强、明星企业创新发展理念,再掀创业热潮,在更大范围内综合配置要素,在更高层次参与市场竞争。实施新一轮“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培育一批成长性梯队企业,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杆型企业,力争盛运、鸿润、丹凤3家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力争新增1-2件中国驰名商标、3-5件省著名商标,争创商标品牌示范市。

优化资源配置,建好服务平台。 着力建设信息化平台。发展和完善工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推动“数字企业”工程,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拓展多渠道融资平台。继续加强银企合作、信用担保、统借统还工作,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题。夯实人才培育引进平台。强化人才培训,健全人才引进培育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力争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2-3家。做实生产性服务平台。加快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增产增收。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石南、枧山等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组织实施龙眠河城区段、金神段治理工程,扩挖344口当家塘,增强农田灌溉能力。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强农富民”、“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规模,加快新农机推广应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抓好双龙养殖公司等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户用沼气池800口。继续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畜牧业升级计划,加强粮食重点县建设,实现41.2万吨粮食总产目标。

壮大特色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围绕优势产业,发展板块经济。立足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小区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壮大龙头企业。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创牌和认证工作,重点扶持鸿润、霞珍、青草香、乐健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产品流通,助推农业增效。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农超”对接。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苗木花卉大市场。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作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公共服务,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和有形市场,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制度。积极筹建林权担保有限公司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加快建立林权交易平台。推行“阳光村务”,探索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引导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高合作组织经营水平。继续开展社会帮扶工作,实现1万名扶贫对象脱贫。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三)着力统筹城乡建设,提升宜居城市美誉度

围绕合肥经济圈南部门户城市、合肥与安庆之间节点城市的发展定位,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结合《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完成《桐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东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南部新城总体规划》编制。按照“东进、南扩、北引、西优、城乡一体”的要求,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实现近期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强化城乡风貌设计,着力彰显地域特色。强化村镇规划建设,严格规划管理,推动城乡互融互动发展。

立足区域中心,构建枢纽交通。主动对接济祁高速(六安—桐城)、岳武高速(岳西—桐城—庐江)接线工程;全力推动206国道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建设百里绿色长廊;积极推进徽州大道延伸至桐城、合安城际铁路、罗湖大桥、鲟鱼长江码头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筹建市交通投资公司。加快实施城乡路桥改造,完善市域主干路网,用五年时间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加快形成贯通全市、联接内外的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理顺城乡交通经营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一体化发展。

聚力重点工程,建设现代城市。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强力启动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一年拉开主城框架。合力开通南部新城双港至新渡快速通道,积极争取设立合安高速南部出口。继续抓好荣康院迁建、公路客运中心站、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城市路网升级改造。推进城区东南、东北、西南三大片区路网建设,新建道路6.8公里。实施文昌大道、龙眠西路、和平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完成同康路综合整治任务。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启动西山森林公园建设,保持原有生态,确保五年建成。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成香铺、投子山变电站,启动孔城、练潭变电站建设,推进老城区供电线网改造。敷设城区供水管网35公里、天然气中压管网20公里、污水管网6公里,实施和平东路跨铁路桥等道路亮化工程,硬化背街巷道1万平方米,建设菜市场、停车场、公厕各2-3座。高标准建设小城镇。继续推进扩权强镇和小城市试点镇建设,优化发展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培育特色新型城镇。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以“两片三线”为重点,全面完成100个村庄整治任务。

创新城市管理,优化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城乡保洁市场化运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农村环卫设施投入。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加大违法建设管控和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投到城乡社区。

(四)着力深化开放合作,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加速“北融南接”,突出招大引强,强化区域开放,促进跨越发展。

推进北融南接,实现合作共赢。主动对接合肥经济圈各项规划,办好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四次会商会议,加强与圈内各市交流合作,重点打造经济圈内文化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基地。以经济开发区和双新经济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重点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和优势企业。

突出招大引强,放大带动效应。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良好环境。加快编制招商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调整考核奖励办法,着力招大引强,重点引进上市公司。在坚持以工业为主的同时,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招商力度。实行项目预评估制度,坚持环保节能标准。创新招商引资思路,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总部经济”,实现“无地招商”。密切与各地商会、协会交流联系,积极参与各类经贸合作活动。实施“1286”工程,全年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

加快园区建设,夯实发展载体。完成经济开发区10平方公里扩区规划,启动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功能分区,促进家纺服装、机械电子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有实质性进展。推进现有产业和企业“腾笼换鸟”,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贸等综合服务业,加速产城融合,全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完善双新经济开发区10平方公里的规划,完成3.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工作,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项目进区。继续支持各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建设,鼓励各镇、街道建设标准厂房,推动园区集约发展。

(五)着力推进三产多元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重点项目,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激发消费潜力,繁荣桐城市场。

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做好《桐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桐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建成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和仙龙湖山水园并对外开放,推进投子山文化园建设,完成宰相府恢复方案,确保金瑞古井五星级酒店国庆前营业。借力引智推动旅游品牌的高端策划与营销,加强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提升桐城旅游品牌影响力。开通合肥至桐城旅游直通车,广泛吸引外地客源,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推进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主渠道作用,推进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建设。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合行改制为商业银行,并在市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村镇银行在镇设立支行。鼓励成立信托、基金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坚持支持与规范并举原则,加强对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运营管理。建设市民营金融中心,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引进战略投资,摸排一批后备上市企业,加快白兔湖动力和金农会农资上市步伐。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争创金融生态市。

强化功能分区,发展商贸物流。继续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社区商业、连锁经营,合理引导汽车等新兴消费,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工作。制定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商业网点规划,重点推动桐城商贸城、新市街商贸集中区、居巢路特色美食街区建设。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保持全省外贸强市地位。全年新增出口企业30家,实现出口外贸1.7亿美元。

稳定房地产业,促进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设200套经济适用住房、150套廉租住房和1000套公共租赁住房,完成棚户区改造500余户。继续做好住房补贴工作。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推动“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文化旅游地产”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六)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彰显文化特色,推进文化繁荣。基本建成中国桐城派文化博物馆,启动建设桐城文体中心,推进北大企业家论坛桐城基地建设,打造文化亮点工程。深入开展桐城派研究,认真谋划第二届中国桐城文化节,提升桐城文化影响力。挖掘桐城文化内涵,创作编排黄梅戏新剧目,积极参加安庆市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展演。推动“三街一巷”文化遗产保护,认真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植文化龙头企业,引导文化企业入区进园,加速建设玉雕文化产业园,培育、引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优先发展教育,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启动“数字桐城教育”网络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积极构建东城现代化教育园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进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抓好校园安全管理。支持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深化师德师能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突出科技兴企,支持工业规模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加快专利技术实施与转换。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巩固医改成果,完善卫生服务。继续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基本医疗卫生补偿和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加快公共卫生均等化建设。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构建综合卫生信息系统。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全省首批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环保优先,严格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加强重点污染企业在线自动监控,完成环境信息监控中心建设,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大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整治。抓好生态乡镇创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解决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美化工程,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成青草土地整理项目,实施金神等土地整理和复垦项目,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创建全省国土资源执法和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市)。狠抓用地保障,提高用地门槛,健全闲置土地退出机制,整理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障民生项目、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突出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服务。继续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扩大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关注弱势群体,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强乡镇养老院建设,引导养老服务社会化。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公墓管理。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公共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重视地震、气象和地质灾害预警,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重视信访维稳,建设联合接访中心。深入实施“六五”普法,推动依法治市进程。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计生服务标准化,增强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体育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推进统计改革和统计服务,做好县域经济考核工作。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优抚等工作,建设人防指挥中心,争创安徽省第七届双拥模范城。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抓好体改、外事、侨务、工商联工作,全面推进邮政、通信、档案、地方志、烟草、图书发行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提升决策执行力,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能力建设,引领科学发展。营造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扎实推进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建设。完善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制度,邀请法律、科技、经济等方面专家举办讲座,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交流合作,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外出挂职锻炼,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和做法。弘扬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风尚,认真研读政策法规,科学研判发展形势,结合我市实际,找准发展定位,增强实践才干,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加强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理顺工作流程,精简会议和文件,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加快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全省一流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政务督查、限时督办、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强化行政问责,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

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整合服务资源,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各阶层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主动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完善政府决策程序,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公共管理决策机制。

加强廉政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工程建设、国有资产、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要领域监管,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继续办好市长热线,鼓励网络问政,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今天,我们已站在新的起点,历史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桐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担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倍加珍惜转型升级的宝贵机遇,倍加珍惜稳定和谐的大好形势,努力开创桐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关热词搜索: 桐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 桐城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