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5-23 10:18:01  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回顾过去五年:总结经验聚合力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我们在县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回顾过去五年:总结经验聚合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龙江“牧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战略目标,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县”建设成果丰硕。多元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规范化牧场小区17处,蒙高力、致远等8处小区率先投入使用,牧业标准化生产取得实质性进展。畜牧防疫综合实验室高标准建成,畜牧良种化工程深入推进,地企协调、科学管理、疫病防控等牧业生产机制日趋完善。奶牛存栏19.5万头,鹅鸭、狐貉饲养量分别达到289万只和95万只,交售伊利商品奶21万吨,实现牧业产值25.7亿元。旅游业整体素质大幅提高。连环湖旅游名镇“十大工程”快速推进,阿木塔、当奈、银沙湾等6大重点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借助品牌媒体影响力,拓宽营销渠道,搭建湿地文化节、冬季捕鱼节、雪地温泉节等特色平台,拉动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竞相发展,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生态产业效益逐步显现。生态审计深入开展,造林复草工程大力实施,补水机制逐步完善,全年完成造林5万亩,绿化村屯60个,人工改草1.4万亩,优质牧草产量45万吨,引水2.3亿立方米,水产品产量2.88万吨。小林科南泡等沙化、碱化、渴水区域有效治理,草原景观得到良好修复,我县代表全省通过国家防沙治沙考核验收。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建设抗旱保收田6万亩,新打大井200眼,新增玉米膜下滴灌30万亩,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设施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按照“沿路建带、围城建区”原则,群众自建、招商引建棚室1.15万栋,棚室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粮食产能显著提高。以沿江优质水稻产业带建设为中心,拓展水田发展空间,新增水田2.7万亩,总面积达到30万亩。粮食总产再创新高,产量突破14亿斤,农业总产值实现42.2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帮扶力度,投资2.72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新农村建设项目266个。

——地方工业增势强劲。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1项,完成投资14.6亿元,瑞丰风电、漂白苇浆制浆等8个项目顺利投产。工业素质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1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2家,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全面加速。园区完成开发面积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8家,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亿元,被确定为全省16个县域重点园区之一,被命名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1个,合同引资额41.26亿元,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70万美元。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7亿元,工业化率达到52.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四县之首。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市政设施日臻完善。天湖公园、府前路、文化路改造等工程投入使用,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相继运营,南城集中供热、城区雨污分离、南环路延伸等工程顺利实施。安居工程快速推进。投资9.63亿元,实施重点项目8个,城乡开发建设面积66.13万平方米。旧城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空间全面拓展,共完成动迁3088户、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3155套,为棚改工作历年之最。环境秩序明显优化。大力实施美化亮化、大树进城和楼宇外立面改造试点工程,数字化智能监控实现城内重点区域无盲点覆盖,增设交通信号灯岗,城市公交全面开通。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区物业等级评定,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三城”创建成果巩固提升。村镇建设成效显著。当奈省级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前锋、新兴市级示范新村建设顺利启动,集中扶持泥草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更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156元和9098元,增长22.2%16.4%。社会保障更全面。城镇新增就业3670人,“五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居保、新农保深入推进,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教育发展更均衡。新改建公办幼儿园22所,北完小学移址新建并投入使用,农村初中进城工程快速推进,城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更便民。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新建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所10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充提质,中蒙医药健康发展,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人口、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纵深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健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效果明显,“六调联动”作用有效发挥,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维护民权机制完善。建立信访维稳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数字电视日益普及,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物价、档案、消防、兵役、双拥等工作全面推进。

——政府执行力大幅提升。执行措施有力。“十大主题活动”深入开展,项目包保、重点项目指挥部等超常规推进措施有效落实,大事实事高效优质完成。执行效能加强。不断拓展电子政务,完善政府信息网站,倡导审批服务代办,重点项目、市政工程建设赢得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群众关心、关注的集中供热、便民出行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执行制度规范。最大限度精减会议,大力降低行政成本,专项资金审计监察力度显著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大力规范行风政风,严肃换届纪律,乡镇政府、村委会换届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2011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已全面实现。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我们面对金融危机的多层冲击,“三聚氰胺”事件、局部自然灾害的多元影响,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的多重制约,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这五年,我们更加注重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十一五”目标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28.3亿元、5.2亿元、2.02亿元提高到70.8亿元、9.2亿元、3.5亿元,分别增长147.3%77.6%7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3.2亿元,年均增长37.6%,人均GDP位居全市四县之首。

这五年,我们更加注重“三县”建设战略引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由庭院式分散饲养向牧场化集约经营转变。坚持规范化牧场小区发展方向,奶牛扩群7.5万头,鲜奶产量累计达到120万吨,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畜牧业比重分别达到60.9%61%。旅游业由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累计投资10亿元,开发完善景区景点,丰富旅游服务配套项目,环连环湖旅游产业带初具规模,民族风情、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三位一体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不断树立。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75万人次,总收入10.5亿元。生态建设由恢复治理向形成产业转变。累计造林22.7万亩、改草43.8万亩、补水1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8%,林下林果经济、草原观光旅游、特色水产开发等生态产业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万元GDP能耗降至0.88标煤。在“三县”建设战略的引领下,现代农业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经济素质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27.353.119.6,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这五年,我们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建设全面升级。城乡规划有了新突破,以系统规划引领建设,聘请名家名院高标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控详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基础性和专项规划136项。城乡承载功能有了新提升,累计完成投资11.3亿元,实施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城南供水厂等重点市政工程17个,升级中心城区主次干道6.3公里,新建和升级农村道路337公里。人居环境有了新改观,围绕“三湖”,坚持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并举,累计完成城乡开发建设面积145万平方米,天湖国际、福泰名苑等高标准小区相继建成,新建保障性住房3890套,改造农村泥草房2.3万户,天湖公园、草原广场靓丽敞开,城区楼宇形象设计、城乡风格塑造、绿化亮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

这五年,我们更加注重民计民生改善,和谐社会加速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累计投资13.6亿元,实施农村初中进城、蒙中教学楼建设、人民医院新建等公益事业项目168个。人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139.6%147%,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2261。社保体系充分构建,就业人数连续五年平稳增长,城乡低保提标扩面,“五险”保障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教育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教育“两基”工作代表全省通过国家验收,90%医疗服务机构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计划生育工作名列全省前茅。平安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入,“五五”普法全面完成,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民族团结,宗教稳定,和谐社会建设迈上更高层次。

这五年,我们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不断拓展,政务信息全程公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持续强化。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项目减少372项,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663件,科学、民主、高效的政府运行管理机制普遍建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显著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充满艰辛,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不断践行“三县”建设战略,推进升级,持续突破,着力发展多元牧业、特色旅游业和生态产业,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引领了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不断加快项目牵动步伐,奋勇争先,厚积薄发,储项目扶产业,争项目扩财源,上项目强企业,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拉动作用强和纳税贡献多的重大项目先后落地,以重点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县域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我们不断创新城乡建设举措,规划先行,建管并举,城乡安居有效保障,开发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功能整体升级,以层次品位的提升,彰显了生态宜居城市魅力;我们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大力办理民生实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谋求人民福祉,以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让城乡居民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欣喜,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五年来,我们先后取得了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国家生态示范区、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级平安畅通县等27项国家级荣誉,获得了全省牧业强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卫生工作先进县等201个省部级荣誉称号,这是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中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县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杜尔伯特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差距和困难。全县发展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等实际问题;仍然存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不高,发展环境尚需优化等实际差距;仍然存在保障民生改善、创新社会管理财政压力大等实际困难;仍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执行力度仍需加大,依法行政有待规范等实际情况。对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广阔的视野、豪迈的气魄,开创新局面,铸就新辉煌!

展望未来五年:赶超进位求跨越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纵观外部经济格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但国际间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加速,国家扩大内需拉动作用不断显现,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全市“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必将带来更多的政策和项目,催生发展动力强劲,只要我们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审视内部发展形势,经济发展趋势上升,“三县”建设引领功能加速释放,重点项目高效回报,干群创业热情持续高涨,人才科技支撑不断巩固,凝聚内生动力强大,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我们按照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总体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着力推动转型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实现龙江“牧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向更高目标迈进,开创富裕文明和谐杜尔伯特新局面。力争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6.5%,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0元、168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4%13.1%

未来五年,牢牢把握全面实现战略目标主题,全力打造“三县”建设加速引领期。大力实施规范化牧场小区建设工程,畜禽饲养集约化率达到85%以上,奶牛平均单产达到7吨以上。全面完善服务机制、监管机制、保险机制和疫病防控机制,打造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2016年,奶牛存栏达到26.5万头,鹅鸭、狐貉适度增长,牧业产值达到42.7亿元,年均增长16.9%。建成“中国优质奶牛养殖、优质奶源生产、优质畜产品加工”三大基地。树立“大旅游”观念,以旅游名镇建设为工作重点,加速推进环连环湖精品旅游产业带建设进程,打造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2处。做强“民族风情、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三大品牌,完善“产品、客源、管理”三大体系,形成四季旅游格局,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又一支柱产业,争创中国优秀生态休闲旅游县。2016年,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年均增长18.3%。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实现宜林、宜草、宜水区域全覆盖。村屯、道路可及区域绿化率达到100%,造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5%,改良草原100万亩,水域面积恢复到200万亩左右,打造“多品种林业、多形式草原、高效益水域”三大生态经济体系。强化生态审计,推行“绿色行动”计划,加强环境监管,倡导低碳生活,万元GDP能耗降至0.728标煤,争创全国生态县。

未来五年,牢牢把握推进现代化发展主题,全力打造农业效益快速增长期。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沿江优质水稻产业带提档升级,加快宜稻地区水田开发,水田总面积达到50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到325。强化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水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5万亩,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提高新农村建设标准,农村整体面貌、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1亿元,年均增长10.5%

未来五年,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主题,全力打造工业素质全速提升期。加快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步伐,全力引建产业项目,依托项目配置资源、调整结构、涵养财源,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稳固构建以乳制品加工为基础,苇草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补充的多点增长、多极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将我县建成全球最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地和全省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坚持总量扩张和速度提升相结合,推进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优势资源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建成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先进县,争创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加强德力戈尔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完成开发面积5.2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60家,将园区打造成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工业园区。2016年,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年均增长20%

未来五年,牢牢把握优化提升主题,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体系稳固升级期。结合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整合传统商贸资源,打造县级核心商业板块、乡镇集群商圈和辐射全县的商品配送网络,构建繁荣发展的商贸流通体系。用信息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要素集聚和科学配置,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推动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扩展保险覆盖面,不断增强金融保险业对现代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找准我县在新兴服务产业链上的定位,引建龙头企业,强化人才支撑,推进新兴服务业与经济的深度融合。2016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6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未来五年,牢牢把握一体化发展主题,全力打造城乡建设提档跨越期。坚持旅游城市发展方向,围绕“一城一带四圈”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现代、宜居、秀美家园。围绕“三湖”建设规划,拉大城市框架,推动重心南移,改造老城区,拓展新城区,增加城市建设民族文化元素,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全面构建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卫星城”。突出经济重镇、旅游名镇、牧业强镇引领示范功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全面构筑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中心城镇。抓好特色新农村建设,以一心前锋和敖林新兴为示范,加快撤屯并村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合力共建,促进城乡和谐共荣。

未来五年,牢牢把握大发展大繁荣主题,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快速崛起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健康文明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智力支持。全面发展公益文化事业,进一步扩大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覆盖面,高标准完成“文博图”综合楼等文体设施建设,筑牢文化产业发展硬件基础。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深度挖掘蒙古族文化内涵,力促民族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加强文物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文化、驿站文化、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工作,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探索歌舞团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具有杜尔伯特风格、蒙古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兴旺,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

未来五年,牢牢把握和谐发展主题,全力打造社会建设成果全民普惠期。坚持民生为先,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要求,深入实施“五大工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打造全民充分就业体系,实现社保覆盖城乡,加快社会化养老、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促进各项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民主法制建设,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大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人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向更加富足的新阶段迈进。

立足2012年工作:好中求进促增长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按照县委十七届二次全会的总体要求,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5亿元,增长23.5%;全口径财政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7.4亿元、2.9亿元,分别比上年预算增长18.6%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900元、10500元,分别增长15.6%15.4%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安全优质高效,强力推进多元牧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多元牧业提质量、增效益。促进标准生产。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规范化牧场小区建设,在完善现有小区基础上,每个乡镇再新建规范化牧场小区2处,对山、靠山、红旗、四家子、新店各新建1处,加快集约化进程。坚定不移实施良种化工程,使用进口优质冻精10万剂,加速建立奶牛良种核心群。结合优质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种植青贮、苜蓿25万亩。加快多元发展。加大优良种鹅引进力度,加快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促进畜牧业多元发展,鹅鸭、狐貉饲养量分别达到300万只、100万只。强化规范管理。加强兽医兽药、饲料市场监管,规范奶站经营行为,加大牧业合作组织监管力度,优化奶源基地生产秩序。确保产业安全。充分发挥畜牧防疫综合实验室作用,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理机制,强化防疫员队伍建设,保障牧业产业安全。奶牛存栏达到20.8万头,交售伊利商品奶23万吨,实现牧业产值28.5亿元,增长10.9%

(二)坚持核心产品打造,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以旅游名镇建设为中心,强基础、创品牌、树形象,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实现收入4.4亿元。狠抓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旅游名镇建设进程,实施好连环湖温泉景区二期内湖修建、日式温泉等项目积极与大企业合作,促进当奈景区提档升级;抓好阿木塔哈萨尔大宫、银沙湾热气球基地及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等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加大与龙广之声、绥广传媒、大庆传媒及龙江西部旅游线路各景点的合作力度,巩固省内成熟客源市场;借助哈尔滨休闲夏都、冰雪文化品牌,促进客源延伸,拓展全国客源市场;利用民族文化品牌优势,积极开发俄罗斯等国际客源市场。精心筹办和承办好湿地文化节、雪地温泉节、那达慕大会等节庆活动,以节兴游、以赛促游,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深挖文化旅游潜力。继续深入挖掘蒙医、蒙药资源,全力打造蒙医药温泉养生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业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加快树立龙江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三)坚持开发保护并重,强力推进生态产业协调发展。严格落实《全县林草水生态建设五年规划》,不断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扩大生态治理成果。深入实施生态审计,挖掘宜林资源,注重质量标准,完成造林5万亩,绿化村屯60个。加大草原禁牧和开荒惩处力度,以旅游路两侧为重点,改良草原20万亩。发挥生态补水基金作用,全年引水2.5亿立方米。提高生态产业效益。大力发展林下林果经济,种植经济林1万亩。着力提升草原景观档次和生产能力,全年优质牧草产量确保30万吨。抓好大水面增养殖,开展中小水面和池塘驯化养鱼,扩大特色水产养殖规模,打造龙江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品产量达到3万吨。加强环境保护。强化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减排目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完成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7个市级生态村创建目标。

(四)坚持增产增收增效,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农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增长9%。夯实农业设施基础。结合全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沿江灌区泵站改造和全省节水增粮项目,扩大抗旱保收田规模,新增玉米膜下滴灌11万亩,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依托土地整理、农业开发和以工代赈等项目,加快旱改水进程,扩大水田生产面积,新增水田4.5万亩,总面积达到34.5万亩。抓好他拉哈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厂建设,提高水田标准化生产水平。粮食总产达到20亿斤,争创“全国产粮大县”。推进设施高效农业发展。围绕环连环湖旅游产业带,抓好旅游公路两侧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棚室建设。扩大杂粮杂豆等绿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绿色食品生产监控面积达到140万亩。强化科技指导服务。开展牧业养殖、水田标准化生产、棚室生产等实用技术培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个。提升新农村建设标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270个。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村屯道路、排水、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坚持产业优化升级,强力推进地方工业高效发展。立足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加速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地方工业增加值达到47.5亿元,增长28.4%。提升招商实效。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兑现政策,力争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承接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资金9亿元。加快项目建设。总投资29亿元,建设工业项目9项,年度完成投资18.6亿元。中丹风电(二期)、光伏发电等项目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伊利六期、木塑型材等项目年末投产。实施产业培植。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扶优促强伊利、海达、联塑、瑞好等9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8家成长型骨干企业,年度新增主营业务超亿元企业3家、超5000万元企业4家、超1千万元企业5家,逐步形成梯次成长的强企方阵。加强园区建设。强化排水管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孵化培育力度,推进循环经济,巩固提升省级示范园区。

(六)坚持功能品位跃升,强力推进旅游城市建设提速发展。注重规划引导、功能补位,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环境纵深治理和管理优化升级,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秀美、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形象。加快城市空间拓展。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探索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实施“南移北扩东进”,启动天湖丽景、南湖国际、天湖左岸等新续建重点项目5个,完成开发建设面积39.5万平方米。完善市政配套功能。以“三供两治”项目为重点,启动城镇垃圾中转站项目,推进给水扩建、南城集中供热续建工程,完成天然气入户3000户。突出城乡路网建设。加快南环路延伸、乙二路扩建、三道街和四道街改造进度,完成府前路、文化路工程收尾,建设旅游公路127.4公里,升级改造乡村公路69.9公里。提升生态休闲功能。以丰富市民和游客活动内容、增加活动场所为目标,加强天湖公园维护管理,力争完成连环湖印象广场、城西绿地广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和中心公园改造。塑造城乡优美环境。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提高社会化、物业化管理水平。整体包装主干路楼宇外立面,改造升级老城区、旧小区,提升市容档次品位,着力打造“一区一品”、“一街一景”的特色城乡风貌。

(七)坚持特色品牌培育,强力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完善设施,树立品牌,全力提高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县、乡、村、屯四级网络,启动民族歌舞剧院项目,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大院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创作水平。大力引进文化艺术人才,进一步探索歌舞团管理运营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储备,促进民族文艺创作上水平、上台阶。积极创建文化品牌。保护与传承马头琴、四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开发民族歌舞演艺、体育、渔猎等特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天堂草原》等歌舞剧品牌,搞活演出市场,提升民族民俗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坚持人民生活改善,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树立“大民生”理念,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多元化保障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就业2700人。深层次完善社保体系。加快社会化养老发展步伐,启动中心敬老院建设。推动“五险”提标扩面,实现城居保、新农保全覆盖。高标准发展教育事业。新建公办幼儿园22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65%以上。迁建红旗小学,扩建第二中学,建成初中寄宿制学校,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水平。扩建第一中学和蒙古族中学,争创省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民族普通高中。提高特色专业教育水平,巩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果。大幅度提升医疗救治水平。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模式,配齐人民医院内部设备,构建二级甲等医疗中心。新建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完善卫生服务功能。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抓好防震减灾、统计、审计、人口等工作,积极支持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通信等行业的创新与进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九)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强力推进社会建设和谐发展。始终把和谐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深化政府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改革,启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新改扩建社区居民服务站,加快乡镇社会工作中心和村级(社区)社会工作站建设,打造社会服务的超市、社会管理的终端、基层工作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倡导社会和谐风尚。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认真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三项利民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打造安全型县城。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强化生产安全监管,健全校车管理机制,着力构建社会消防“防火墙”,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争创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

(十)坚持践行为民宗旨,强力推进职能转变促进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持之以恒强化政府执行力度,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把更多精力放到社会发展和管理上来,把更多财力物力集中到公共服务上来,把更多政策的着力点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来,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基层多办实事,为群众多谋利益,真正在为民服务上有更大的作为。坚决实行依法行政。执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监督。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规范执法行为,维护政府形象和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勤政高效。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执行“三个三分之一”、“双重分工”和项目指挥部等工作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实施绩效问责,全面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全力确保清正廉洁。严格执行“三公”规定,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对民生保障、项目建设、惠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力度,强化廉洁自律,努力建设敬业负责、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滞,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向着全面实现龙江“牧业强县、旅游大县、生态名县”建设目标、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杜尔伯特阔步前进! 

相关热词搜索: 杜尔伯特 蒙古族 自治县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