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市中区发展史上不同寻常、至关重要的四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中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四年【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市中区发展史上不同寻常、至关重要的四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商务市中、洁净宜居市中、文明和谐市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省会中心区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大力实施服务经济强区战略,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相继突破400亿、5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538.3亿元,年均增长12.7%。地域税收达到126.6亿元,年均增长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01亿元,年均增长19.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30208元和11582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87%和88.8%,实现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0.7︰21.3︰78调整为0.7︰17.1︰82.2;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6.9%。金融、通讯等高端业态快速发展,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被列入全省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我区被授予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新建大型商业商务设施41个、200万平方米,凯悦、乐购、华润万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相继入驻,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心区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累计引进内资项目1974个,实际到位资金557亿元,汇丰银行济南分行等50余家金融机构相继开业,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等116个总部项目先后落户。累计利用外资4.68亿美元,年均增长35.2%;出口创汇35.5亿美元,年均增长33.4%,我区被省政府认定为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总投资1700亿元、建筑面积2500万平方米的44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5亿元,年均增长22.2%,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全区市级以上技术(工程)中心达到26家,自主创新产品35项,创新型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88.3%提高到9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9.3%,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削减了8.2%和16.9%。
(二)始终坚持抓城改拓空间,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城市改造建设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区品质、促进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老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城市功能形象显著提升。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先后拆迁改造魏家庄、馆驿街等8个棚户区,花山峪、分水岭等7个城中村,完成拆迁5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1.2万户、114万平方米,受益群众4.2万人。一批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万达广场建成投入使用,绿地普利中心完成工程总量的30%,中海国际社区开工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大观园东、西客站市中片区大庙屯项目即将启动征收拆迁,中光明街、兴隆片区一期工程、西河片区基本达到出让条件,全区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框架已经形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累计达到23亿元。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改造舜耕路、玉函路等20余条城市主次干道,治理河道5条10公里,新建便民菜市场26处,新增社区停车位2300个。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新增绿地137万平方米,整治开放式居民小区21个,拆除违法违章建设86万平方米,亮化楼体310栋。积极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新建垃圾中转站14个,购置大中型作业车辆90部,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营造了洁净优美、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设立区、街两级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把环卫所和执法中队下放到街道办事处管理,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实施、部门密切配合的城市管理架构。增强管理力量,新设了4个城郊环卫所,新增保洁员270人,每个街道办事处的协管员达到15人以上。大力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发现、处置、奖惩、保障、督办五项机制,促进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始终坚持惠民生促稳定,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年来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近35亿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城市低保标准从每月260元提高到400 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1800元提高到2400元;养老保险扩面完成8.7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继启动,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创新“快乐老家[1]”养老服务模式,我区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发放廉租房补贴1260万元,办理实物配租1140户,受理公租房预登记1500户。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直补资金和涉农补贴37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84公里,新建农村住房近2万户,改造危房500余户,治理破损山体32座340万平方米。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全区市级重点园区达到6个,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88%。先后实施了涝坡、玉符河等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平方公里,绿化荒山3万亩,解决了23个村2.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和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投资2.1亿元,改造提升教育设施26万平方米,“两免一补[2]”减免费用6300万元,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5所。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社区健身苑14个、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110个,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即将启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启动了区医院新院建设,新建陡沟、领秀城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三年医改任务顺利完成。社区建设全面推进,新建、改造社区办公服务用房84处,建成一站式社区服务大厅59个。同时,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统计物价、史志档案、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我区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和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等荣誉称号。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成立了区政府应急办和总值班室,组建了2支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危机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下访制度,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突出抓好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排查治理,四里村、杆石桥街道办事处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社区验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抓好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监管,我区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
(四)始终坚持抓改革提效能,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事业单位18个;顺利实施了十六里河、党家街道办事处区划调整,管理体制更加顺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128项减少到63项。区街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街道办事处发展区域经济、搞好城市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在5个街道办事处的8个社区开展了社区管理服务创新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新机制。依法行政扎实开展。制定出台了《区政府工作规则》、《区政府办公室工作规范》,建立完善了《区级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人事和编制管理,促进了政府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四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7件、政协提案252件,面复率和满意率有了新的提高。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塑造了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我们齐心协力迎接挑战、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全区综合实力增长最快的四年,是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四年,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四年。成就鼓舞人心,业绩来之不易,变化令人振奋。四年来的重大成就,饱含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方向引领,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谋划,凝聚了历届领导班子和全区干部群众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积极参与市中建设的驻区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和社会各界,向全区人民以及所有为市中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四年来的拼搏奋斗,使我们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也积累了一些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经验: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解放思想推动发展,拉高标杆、提升目标,不断强化省会中心区标准意识,努力在创先争优中实现进位赶超;二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超前策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以明确的功能定位打造产业高地、增创发展优势;三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城市建设支撑发展,拓展空间、完善功能,以大拆迁促进大建设、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全面增强区域发展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四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队伍建设保障发展,勇于担责、敢于攻坚,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五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群众标准衡量发展,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真正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经济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结合部发展很不充分,实现区域统筹的任务还很艰巨;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品质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大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近年来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发展之基更加坚实,发展之路更加广阔;随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作为省会中心城区,我们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发展前景更加美好。同时也必须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一城三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加快发展、促进和谐、保持稳定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对此,我们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增强忧患意识,自我加压、积极作为,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为先导,以城市建设管理为引领,突出“一个主题”,树立“一个理念”,布局“三大板块”,优化“三项服务”,强化“四个定位”,实施“四大战略”,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努力把市中区建设成为繁荣、魅力、和谐的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
一个主题:即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
一个理念:即坚持主城带动、板块布局、全域发展的理念。
三大板块:即中心城区、城郊地带和南部农村山区三大板块。
三项服务:即服务驻区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服务辖区居民群众、服务全市乃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
四个定位:即进一步强化金融商务中心区、综合服务核心区、商埠文化传承区、生态宜居示范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四大战略:即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服务业优先战略、社会管理科学化战略和民生普惠战略。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今后五年要奋力实现三大目标:
——经济更加繁荣。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00亿元,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更具魅力。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三大板块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形象品位显著提升,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4.8%和38.5%,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例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社会更为和谐。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提高。
为确保全面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五年要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市化,努力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三规[3]”融合,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城郊地带和南部农村山区“三大板块”的发展布局。中心城区打造“一轴两带”。进一步做优“一轴”, 在“纬二路—英雄山路—103省道”沿线,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危旧简易楼群改造,加大优质载体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产业发达、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中心发展轴;进一步做精“两带”,在经四路沿线,重点聚集一批现代金融、高端商务项目,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商贸业密集的高端金融商务商贸黄金带,在二环南路沿线,结合城中村改造和重点片区开发,着力打造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居住休闲景观带。围绕深化“一轴两带”布局,着力推动大观园东、中海九曲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城郊地带布局“六大产业基地[4]”。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规范化推进城郊西部、西南部区域的城中村改造,突出打造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区。积极承接一线城市的产业转移辐射,加快建设以重汽集团为龙头的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西客站市中片区智能经济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新城工业基地为起步区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以岳而片区为载体的总部基地,以郑庄产业园为平台的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南部农村山区构建“一河多园”。深入挖掘南部山区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存,加快实施以生态恢复、景观打造为重点的玉符河综合整治,努力形成涵盖生态修复、休闲娱乐等功能的景观长廊;抓好集种植体验、绿色生产等于一体的10大都市农业园区[5]建设,大力发展富有特色、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休闲旅游项目,实现产业与生态的有机融合。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重大进展。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着力推动结构优化、总量跃升。以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聚集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不断提升经济能级,加快建设机构汇聚、体系健全、交易发达、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进一步提升传统服务业规模档次,积极打造一批体量大、档次高、吸引力强的商业综合体,努力形成泉城商业新地标;加快打造英雄山、大观园等特色商业街区,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约化为方向,加快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总部型、研发型企业向园区集聚。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管理,努力在打造生态文明城区上取得重大进展。围绕营造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进一步增强功能、提升品质、改善生态,实现绿色发展。大力构建部门联合、分级负责、监督到位、执行有力的高效城管体系,着力打造洁净靓丽、畅通有序、绿色生态城区。加强水源、山林、农田和矿产等各类资源的保护,大力实施造林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抓好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积极倡导环保清洁、绿色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环保为民,深入开展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繁荣,努力在提升城区软实力上取得重大进展。牢牢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突出公益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诚信,净化社会环境,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努力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扩展和延伸文化服务。深入挖掘百年老商埠等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古城风貌保护和利用,着力打造彰显城市魅力、独具市中特色的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驻区文化单位众多的优势,大力培育出版发行、文化演艺等产业,加快山东书城、兴隆主题公园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以大统筹的理念谋划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共进。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着力打造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新社区、新村庄。加大惠农支农力度,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同步推动城乡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均衡发展,让农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村居班子建设,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村民文明素质,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改善,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开展“民生普惠、满意万家”行动[6]。坚持城乡一体、机会均等、水平适度的原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更加幸福。大力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社会治理结构,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网络。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着力构建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努力营造社会安定、百姓安宁的良好局面。,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取得重大进展。围绕完善机制、激发活力,大力推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八项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模式。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通过制定标准、引入竞争、购买服务和强化监管,提高公共服务市场化水平。积极推进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性融资行为;创新政府投资项目运作方式,大力推行非经营投资项目代建制,不断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和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深化街道职能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把街道办事处打造成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城市管理的平台。大力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搞好资源整合利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严格“三公经费”审批使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试点推行公务卡,从体制机制上降低行政成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构建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繁荣的体制机制。
三、2012年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为,努力以建设和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引进内资1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服务经济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立足于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园区化步伐,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向更优结构、更高层次跃升。一是加快建设功能园区,打造发展新高地。扎实推进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好金融信息平台、征信系统和统计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引进东亚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渣打银行和广发银行济南分行尽快开业。大力推动“六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加快国药控股、佳怡物流等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着力打造组织化程度高、集散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加强与专业化园区运营机构的合作,搞好郑庄外包产业园、岳而企业总部基地等片区的规划策划,促进功能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大力培育特色街区,形成发展新亮点。加快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的改造提升,多渠道筹集资金,高标准改造街区建筑立面、主要节点和基础设施,置换提升现有业态,全力打造全市第一个国家级特色街区。搞好规划定位,突出品牌聚集,进一步提升阳光舜城、伟东新都等商业街的档次形象。大力推进欧亚大观商都等10个大型商贸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商业面积21万平方米以上。三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增创发展新优势。坚持“抓大不忘小、抓新不忘老、抓外不忘内、抓快不忘好”,千方百计引进各类大项目、好项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完善、体量适中的商务楼宇,升级改造一批老旧写字楼,大力引进一批资源占用少、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总部型企业,努力打造一批“特色楼”和“亿元楼”。
(二)以项目建设为带动,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后劲。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攻坚年”活动,举全区之力推动各类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一是高起点推进中心城区建设。重点抓好总投资1290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060万平方米的10大城市综合体[7]建设。迅速启动大观园东片区的征收拆迁工作,确保早拆迁早开工;强化跟踪服务、全程保障,加快绿地普利中心、鲁能领秀城、中海九曲和文庄片区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早建成早见效;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推动老商埠、兴隆项目用地尽快进入市场。全力做好中光明街、润华地块等24个单体项目的规划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载体。二是高标准实施城中村改造。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期实施、综合配套的要求,制定完善全区村庄改造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规范改造程序,优化推进时序,确保城中村改造符合公共利益、群众愿望和城市发展需要。坚持试点先行,在完善规划方案、履行民主程序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合作开发企业,适时启动条件成熟项目,积累经验,探索路子,逐步推广。加强对回迁安置房、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的监督,确保优先开工、按时竣工、顺利回迁。三是大力度破解项目制约瓶颈。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区级领导牵头、分级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有效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集中解决影响项目推进的拆迁遗留和手续完善等难题。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区医院新院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项目顺利推进、按期完成。
(三)以“大城管”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牢固树立环境立区的理念,整合、聚合全区力量,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努力使城乡环境更具品位、更加宜居。一是健全城管体系,塑造城管品牌。探索建立集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市政养护、城管执法、数字化监督等于一体的“大城管”体系,完善运行流程和监管模式,着力打造高效城管;坚持精心策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常态化、智能化,努力打造精致城管;坚持堵疏结合、便民利民,把城市管理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人性化,全力打造和谐城管。二是实施“三项工程”,完善综合配套。深入开展路网优化工程,投资3亿元,拓宽改造刘长山路西延长线等市政道路6条,整修维护20条;投资5400万元,在全市率先启动新世界商城等3处公共立体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2700个。继续推进居民小区整治工程,以外立面出新、便民设施建设和街景打造为重点,高标准改造提升信义庄等8个老旧居民小区,完成15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投资2亿元,综合治理十六里河西河等4条河道,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景观带。三是开展“三化行动”,打造靓丽城区。积极推进城乡绿化行动,投资7000万元,加快打造全市主城区最大的区级公园——郎茂山公园,启动中山公园扩建项目,新建、改造社区公园和休闲广场6处,新增、提升城区绿地3.5万平方米,完成荒山、水系绿化8000亩。大力开展净化行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加快投资2500万元的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促进城区保洁精细化、城郊保洁规范化、乡村保洁制度化。继续实施亮化行动,新增亮化楼体25栋,同步推进亮化工作向商业街区、重要节点延伸,努力让城市更靓、更美。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将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扎实推进十大民生工程。一是就业直通车工程。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组织各类就业培训3000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发放各类补贴980万元。二是阳光救助工程。全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制度,加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发放各类救助金7500万元以上。三是健康促进工程。为1.6万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查体,对低保群体和残疾人社区就医实行“三免六减[8]”优惠;抓好9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新农合政府补贴标准和农民就医报销比例。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做好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四是百姓安居工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完成10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抓好梁庄等棚改安置片区的收尾,启动占地250亩的双龙安置基地建设;做好“双困”家庭保障性住房申报审核、实物配租等工作,不断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五是优质教育拓展工程。加固改造南上山街小学、永长街回民小学等10处校舍,新增教学设施3.1万平方米;新建、改造4处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780个;继续实施名校嫁接、管理输入、校际交流等措施,促进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六是文体惠民工程。抓好区图书馆的改造搬迁,新增达标街道综合文化站5个、社区文化中心12个、农村文化大院7个;完成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新增健身器材80套。七是计生优质服务工程。拓展计生奖励扶助范围,对农村独女绝育户等群体发放扶助资金40万元;投入80万元,为进城务工人员和低保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查体,为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父母免费办理健康团体保险。八是养老服务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8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个,“快乐老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达到50%以上;加大协调配合力度,确保总投资7.4亿元的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顺利推进。九是放心菜篮子工程。投资270万元,新建扩建社区便民肉菜店30处,改造提升社区便民市场10处;新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00亩,新增无公害、有机农产品7个。十是水利富民工程。投资7000万元,实施玉符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卧虎山水库灌区节水改造5000亩,推广高效节水灌溉500亩,新建“五小”水利设施[9]200处。
(五)以和谐稳定为目标,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大力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加大对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基本网格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通过制定标准、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家政服务、扶老助老等社会组织的扶持,引导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社区管理服务创新试点的经验,配强社区服务力量,把为民服务事项延伸到楼道、覆盖到个人,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投资2000万元,对社区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新增标准化社区服务用房10处。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联防联控等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深入开展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完善应急机制,深化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居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将着力打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学习型政府,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政府创新力。毫不动摇地把思想的大解放、境界的大提升,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始终把市中的发展置于全市、全省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做到目标高定位、工作高要求。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坚决摒弃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观念,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以观念的更新打造工作新亮点、增创发展新优势。积极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氛围,培养造就一支富有激情、勇于开拓的干部队伍,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市全省争先进、创一流。
(二)坚持勤政为民,进一步增强政府亲和力。坚持把群众的呼声、意愿和诉求作为施政理政的“定盘星”,决策依民而定,执行因民而为,绩效为民而求。加强开放式决策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社情民意调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的作用,不断拓宽群众诉求和参与渠道,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强化“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功能,加快建设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公共资金管理于一体的电子监察系统,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坚持真抓实干,进一步增强政府执行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倡导短、实、新的文风会风,加快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调研调度,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健全主体清晰、职责明确、监督有效的工作推进体系,完善部署、检查、落实、反馈等工作流程,加强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政务督查,形成工作有抓手、绩效有评估、过失有追究的运行体系。坚决贯彻执行区委、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全面提升政府抓落实、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坚持廉洁奉公,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工作规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大力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做到办事讲程序、工作讲规则、决策讲民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高度警惕“四大危险”,勇于接受“四大考验”,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树立政府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我们团结拼搏、砥砺奋进、成绩显著;未来五年,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崭新征程全面开启!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建设繁荣、魅力、和谐的现代化新市中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四年 中区 政府工作报告 市中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四年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