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按照“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韩城”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赵正永书记对我市工作的重要指示,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计划单列试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稳中快进。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高于渭南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36.3亿元、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3亿元,增长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增长27.7%,增幅位居渭南前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7435元和10135元,同比增长11%和14.5%。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市在“西部百强”的排名由第56位上升到第30位。
项目建设取得突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力以赴抓项目、促转型,实施重点项目82个,完成投资13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8亿元。列入全省3个重点项目和23个渭南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龙钢抗震钢筋、龙门煤化甲醇LNG联产、中信10万吨苯加氢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王峰300万吨煤矿、龙门煤化合成氨尿素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有序,龙钢450m³高炉改造、欣源国际温泉酒店等一批新项目顺利开工。全市在建项目达232个,项目数量、投资规模、推进速度创历史新高。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启动“优质工程”试点,与苏州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出台了新型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每年1500万元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基金;围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园区,“一纵两横”路网基本打通,创业大厦开始兴建,标准厂房前期准备就绪,一批储备项目即将入园;围绕工业提质增效,实施25个扩能技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加了9户,全市达到90户;新增煤化工产能55万吨、煤炭产能420万吨。安排15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企业促销稳产保市场,工业经济在困难中逆势增长,实现产值620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增加值完成208亿元,增速达到15%,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坚持全域规划、引领发展,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工作,现已提请省政府审批;省级重点示范镇规划调整完成;龙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坚持拉框架、拓空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4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开工建设新城北区,基本打通了北二环等4条道路;黄河防洪控导工程设计评审顺利通过,一期工程即将启动;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拓展到16平方公里。坚持强功能、提品位,太史大街亮化工程、留芳公园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文化中心、体育中心顺利推进;兴隆大厦、紫御华府等一批高楼拔地而起,城市现代化气息日趋浓厚。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加快交通路网建设,龙门公路一期建成通车,西禹高速龙门园区出口、108国道二期改造、黄韩侯铁路复线建设进展顺利,蒙西铁路达成建站协议,开创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崭新局面。
城乡统筹力度加大。抢抓我市列为省级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区机遇,加快“三镇两社区”建设。芝川省级重点示范镇、芝阳统筹城乡试点、龙钢功能服务区正在加快建设;西庄、芝阳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进展顺利。扎实实施“三个一”工程,金太阳花椒、芝阳肉鸡园区全面建成,春丰农业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园区。持续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基本口粮田1.4万亩;解决了农村2.5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土地流转1.2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新增规模养殖户83户,粮食总产达到9.1万吨。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7.8%。
文化产业提速发展。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强基础、建景区,挖内涵、提形象。实施景区重点建设项目15个,完成投资8.1亿元。加快推进古城东片区保护改造,隍庙巷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文化景区旅游中心、民俗博物馆建成开放,“耕读苑”安置小区抓紧建设,文渊阁酒店主体封顶。司马迁祠游客服务中心、十二本纪园建成开放,创建4A级景区目标如期实现,司马迁景区被列入全省十大重点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开发党家村、梁带墓旅游板块,党家村景区规划通过评审,梁带村遗址博物馆和游客服务中心动工兴建。城东大道、司马迁祠旅游专线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全面启动,文化旅游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年接待游客3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亿元。
环境治理初战告捷。加大环境治理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生态韩城。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规划,出台了加强环保工作、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意见,下决心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善龙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打通园区滨河路、提升国道环境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北林”工程,该项目计划五年投资7.8亿元,以“三纵四横”为骨架,造林绿化5万亩,形成市北20公里的生态景观林带。现已完成“一路两河”2400亩绿化任务,全市造林绿化面积达到6.65万亩。集中力量清理“三堆”430万吨,腾出绿化用地3963亩。大力推进企业治污减排,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投入运行;龙钢脱硫改造和在线监测全面完成;大唐二电脱硝改造、龙门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燃煤锅炉拆改、机动车尾气和餐饮油烟治理全面启动。扎实进行农村环境卫生“百日会战”,美丽乡村建设初显成效。资源集约节约成绩突出,我市再次荣获“全国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范县市”称号。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严肃查处龙钢公司、园区企业污水直排黄河等环境违法问题。全年城市优良天数达到296天,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继续实施系列民生工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实现教育均等化,投资1.1亿元强化“双高双普”工作,启动了第一批53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最好成绩;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投资5.2亿元的市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建设,市镇医疗服务一体化试点和全民健康建档工作扎实开展;投资9亿元的龙钢五村搬迁进度加快,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90套,夕阳红敬老院和一批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科技工作再获殊荣,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先进县市”顺利通过省级复检验收。城镇新增就业5742人,劳务输出10.8万人;大幅度提高了村组干部待遇,公职人员津补贴年人均增加3000元。坚持“五个到位”,狠抓问题解决和依法处置,化解信访突出问题638起,初信初访化解率达到86%。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驻矿安监员制度,深化“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设立平安建设专项资金,城区巡防装备投入使用;深入开展“秦安”、“雷霆”等专项行动,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大力整治重点村,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 全市整合撤销事业单位24个,核减事业编制300多名,文体广电、公用事业机构整合和职能划转基本完成。高度重视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开通“韩城发布”微博,积极开展公民代表进政府活动,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政府系统铺张浪费、庸懒散奢风气得到有效遏止。深入开展“四治理、刹四风”、“大整顿大排查”、“当好标杆、向我看齐”等主题活动,加大监察和督查力度,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国防动员、司法行政、国土资源、民族宗教、地方志、审计、统计、工商、质监、物价、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有力推动了政府工作的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走过不平凡的2013年,我们深知:韩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城乡建设的每一处变化、百姓得到的每一点实惠,无不凝聚着全市上下的心血与汗水,无不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关心与支持,无不见证着40万韩城人民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韩城的智慧与勇气。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驻韩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提速发展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市情;经济结构不优,生态环境脆弱,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重大产业项目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城乡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活,融合发展不够,公共事业和民生投入还不够均衡;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压力较大,社会管理创新亟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管理服务水平与公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提升。高度重视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是我们今年及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4年工作建议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计划单列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韩城”的新要求和市委十七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快、提质增效、率先发展的总基调,抢抓计划单列试点工作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城两区”、 城乡统筹、生态建设、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把富裕韩城、人文韩城、生态韩城、和谐韩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201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4%;单位GDP能耗下降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这些目标的确定,是充分考虑经济处于增长换档期、适应新的考核机制作出的必要调整,同时又体现了计划单列率先跨越发展的工作要求。适当调整增长速度,核心是要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打造经济升级版、推进城乡统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一定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盯住目标不松劲,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定要坚持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一定要坚持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工作、确保实效;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催生更加强劲的发展活力,凝聚更加强大的发展力量,为把韩城建设成为陕西东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强市、全国旅游名城而不懈努力。今年工作,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率先发展的主要抓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市一致抓项目,全力以赴促落地,努力夯实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扭住全市113个重点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包联、部门负责、跟踪督查等制度,确保年度投资达到177亿元。集中精力抓好年度投资50.5亿元的十大重点工程、年度投资15.3亿元的十大民生工程,倒排工期,加快建设,确保当年计划当年完成。夯实部门责任,狠抓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总投资594.2亿元的79个重点前期项目,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形成竣工一批、推进一批、开工一批、不断接续的项目良性发展机制。全年投资增长2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50亿元。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让利于投资者,重奖有功人员,激发全民招商和客商投资的热情。建立主要领导挂帅、专业队伍跟进、部门镇办联动机制,提高工作实效。紧扣“一城两区”,加强项目策划包装,突出抓好重大产业和基础类项目的引进,努力实现战略投资的新突破。完善招商责任机制,加强协调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全年签约落实招商项目15个以上,到位资金突破50亿元。
营造最优发展环境。树立环境立市理念,全面精简审批事项,理顺办事程序,建设高效诚信的服务环境。完善项目建设协调、保障和落实机制,切实解决用地、环境等问题,推动落地项目最短时间开工建设。强化入企检查审批管理和监督,严查吃、拿、卡、要,纠正“三乱”行为。积极开展诚信守法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阻工挡工行为,抓典型、刹歪风,营造企业安心、顺心、省心的发展环境。
(二)坚定不移地抓好“一城两区”建设。
中心城市、工业园区、文化景区是我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将坚持高境界规划,高起点建设,全力以赴构筑率先跨越发展的新高地。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坚持规划引领,力争2月底前总规通过省政府审批。按照新的城市总规,尽快制定详规,合理布局产业,集中摆布项目,优化城市总体设计。加快新城北区建设步伐,4月底前建成北二环等四条道路;实施黄河大街北段改造、紫云路西段、金城象山路等新的道路项目;全力推进龙门公路二期建设,10月底前完成108国道二期改建工程,启动大西环、一级客运站前期工作,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城市功能配套、日常管理、市民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绿化亮化等项目,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龙门工业园区重在强功能、扩规模,按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重点抓好龙钢功能服务区和龙门污水处理厂建设,10月底前建成园区高速出口工程;全力推进龙钢五村搬迁,启动昝村煤化工业园卫生防护区内居民搬迁工程。新型工业园区重在建平台、促转型,新建四纬路、五经路,4月底前建成“一纵两横”路网,年内完成企业孵化基地主体;开工建设大运石化储运设备制造、名大汽车城等项目,建成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大力引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发展中小科技企业,引领工业上档升级、转型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景区。全力推进古城保护改造,启动隍庙古街南北片区、陕商文化传承区等项目,实施环城北路等道路提升工程,推动文渊阁酒店投入运营,年内全面建成古城东片区。积极发展客栈、餐饮等文化配套产业,展示新形象、打造新业态。继续完善司马迁景区功能,促进景区镇区和农业示范园区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编制完成芝川文化古镇规划,启动镇区道路、安置楼等建设项目,抓好司马迁祠抢救性文保工程,开工建设八路军东渡黄河抗日纪念地。加快党家村、梁带墓景区保护开发,年内建成旅游专线一期和党家村停车场、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完成梁带村遗址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扎实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大策划包装,强化宣传推介,打响“史记韩城·风追司马”品牌,加快建设国内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年旅游人数达到3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5亿元。
(三)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韩城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围绕做大规模、提质增效,狠抓结构调整,提升发展层次,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产业格局,着力打造韩城经济的升级版。
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全面推进“优质工程”,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全力支持龙钢产业升级,10月底前建成工业站,年底前完成450m³高炉改造,实现龙钢700万吨综合产能目标。开工建设北强能源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推动龙门煤化2848、1-4丁二醇等续建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建设王峰煤矿,启动黄河矿业300万吨煤矿新建,实施兰利等煤矿扩能技改,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继续列支15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重点企业促销稳产保市场。全年工业增速达到1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
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持之以恒抓园区、提产业、促经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完善芝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配套,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年内建成金太阳、春丰两个省级示范园区,力争史带村蔬菜园区创建省级示范园。积极建设花椒品种示范区,培育花椒景观产业,扩大芽菜种植面积,推动全市花椒升级发展。成立花椒购销合作社,统一销售标准,严格市场监管,维护大红袍品牌形象。全力支持花椒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加快黄河煤化花椒综合利用、宏达花椒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建设。实施农业品牌工程,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现代养殖、果业、蔬菜、粮食示范创建工程,全年粮食总产达到8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完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引进龙头项目,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城市服务业,积极引进高端地产和品牌商业,力争碧桂园、红星美凯龙早日落户韩城,抓好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五星级酒店等城市服务设施项目,启动服装市场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华运铁路、龙门陕汽物流园,构建关中东北部物流集散基地。重视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构建诚信的消费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年销售过20亿元的大中型贸易企业,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
(四)坚定不移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部署,坚持以人为核心、产业为支撑,努力探索具有韩城特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子。
突出抓好“三镇两社区”建设。坚持板块推进、带动全局,全面启动芝川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抓紧规划审批、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年内建成司马迁大道等主干道路,开工建设住宅小区、文体中心等设施,力争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全力推进芝阳城乡统筹示范工程,新建3条街道,建设商贸街区,扩大镇区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支持桑树坪等镇加快镇区改造,抓好龙门镇镇区建设,实施道路改造提升、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落实鼓励农民进城奖补政策,加强村庄规划,引导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确保西庄、芝阳两个社区如期交付使用。
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示范引领、产业富民,扎实推进“三个一”工程,每个建制镇每年发展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一个规模养殖户、一个规模种植户。实施芝阳、芝川等5镇11村整村推进,启动西庄镇坪头村、张家村扶贫移民搬迁。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龙门水厂搬迁技改、涺河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农村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持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成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3万亩、整理农田4万亩、新增耕地2700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快农村建设发展。设立市级土地承包仲裁中心和镇办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创新土地有偿流转机制,新增土地流转1万亩以上。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四权”颁证工作,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农业经营组织建设,扶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五)坚定不移地打好生态环境攻坚战。
生态环境建设事关韩城形象、事关百姓福祉。我们将严守生态红线,强化科学治理,打好生态环境攻坚战,力争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还韩城一片蓝天白云,给百姓一片青山绿水。
狠抓重点领域整治。以打造生态型、宜居型城市为目标,坚持领导包联、部门包干,着力实施大气废气治理、水处理及水资源保护、环境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四大工程。认真落实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全面淘汰小洗煤、小建材、小石场等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突出108国道和龙门工业园区,组织开展新一轮环境整治攻坚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扩大治理成果。以更大的力度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抓好燃煤锅炉拆改、机动车尾气和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堵住污染源头,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以城、镇、景、路为重点,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狠抓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加大企业环境违法处罚和追究,铁腕执法、铁面问责、铁心治污。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格环保前置审批,全面落实在线设施第三方营运机制。持续推进污染治理,建成大唐二电烟气脱硝、韩禹建材烟气脱硫等环保设施,实施焦化行业废水、废气污染深度治理工程。制定企业环境管理标准,严格“四子”管理,管住烟囱阀门“两口子”、盖好露天“料堆子”、盯住运输 “车轮子”、清洁企业“厂院子”,切实解决面源污染和空气“异味”问题,全面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加强生态绿化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北林”建设,以“一路三河”为重点,年内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突出西部山区、晋陕大峡谷等生态脆弱区域,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造林封育4.5万亩,修复西部沿山自然生态。制定出台黄河湿地保护利用方案,启动实施黄河防洪控导一期工程,加快建设涺河国家湿地公园。加强“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高标准绿化美化一批村庄,抓点促面,示范带动。
(六)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韩城素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过去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创新;今后更大的发展,唯有改革创新。大力弘扬“韩城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为核心,稳妥实施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整合部门执法力量,建立精干高效的执法队伍。进一步完善园区、景区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高效的运行机制。设立市级土地收储中心,创新土地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城投融资机构,打包策划优势项目,探索发行城投债券。推动金融工作创新,开展民间借贷登记服务试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健全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财政预算管理、人事“凡进必考”四项制度,提高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非公经济优惠政策,打破各种隐性壁垒,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坚持非禁即入,加大政策引导,拓宽非公企业发展领域,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工商注册便利化政策,完善非公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园区直供电试点工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年内新增规模以上非公企业5户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
激发人才和科技创新活力。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设立科研专项资金,吸引各类高素质人才来韩创业发展。以打造“生态韩城·科技韩城”为目标,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建立科研机构,加大技术研发和攻关,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对接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立科技资源和信息交流合作平台,完成黑猫焦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继续落实每年150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资本结合,加快成果转化运用,不断提高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
(七)坚定不移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社会政策托底和兜底线的要求,坚持把新增财力的80%和公共财政支出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组织实施各类民生工程,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福祉,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双高双普”,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2.6亿元,启动城关中学迁建等7个校建项目,完成123所学校设施配置和61所学校辅助工程,建成龙门镇初中、新城第一幼儿园等项目,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抓好市医院迁建,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成市疾控中心实验大楼和龙亭、昝村卫生院。投资2.8亿元,新建保障性住房8万平方米,解决1230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加快“耕读苑”安置小区建设,确保东营村群众年内回迁。坚持文化惠民,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切实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扩大市镇医疗服务一体化试点范围,完成全民健康建档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完善社保服务体系。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加大政策扶持和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健全特困家庭救助机制,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补助金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抓好新农合、新农保参保工作,探索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模式,规范流动人员医保关系接续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80元,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人均上调10%,环卫工人最低工资月人均增加290元,公职人员津补贴年人均再次提高4000元。加强社区服务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城市社区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坚守安全稳定底线。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理念,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三基三化”,推进隐患排查、打非治违和企业标准化建设,打好遏制重特大煤矿事故攻坚战,确保全市生产安全。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办法,按照“五个到位”的要求,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制度,完善行业调解和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狠抓信访问题化解和依法处置。借鉴“三站一庭”模式,强化医患纠纷、交通事故、村企矛盾、劳资纠纷等调解处置,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深化平安创建,保持严打高压,狠抓重点村整治,加大重点案件督办,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让人民群众感受平安、享受平安。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积极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市和药品安全示范市,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八)坚定不移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推进韩城改革发展大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更高水平科学理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学习调研,不断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更新知识、创新思维。主动顺应计划单列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科学研判,准确把握着力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渭南及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到全年工作的安排之中。坚持改革创新,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襟,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推动工作。丰富发展“韩城精神”内涵,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创造,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以转变职能为目标,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岗位设置,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执行力、落实力。
更实作风高效施政。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大力倡导立说立行、求真务实之风,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具体、抓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工作开展。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行政问责,严肃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和不落实的问题。抓好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建立完善为民服务的各项制度,着力提高公务员履职效率、管理效能和服务效果。坚持一线作为,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努力形成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的优良作风。
更大力度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层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增强法治理念,带头学法、用法、守法,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严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优化整合执法资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重点解决粗暴执法、与民争利等问题,坚决杜绝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
更严要求廉洁从政。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深入贯彻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五年规划,认真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确保政府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管好管住“吃住行游”,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真正用在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紧要的事情上,确保“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案件,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韩城已踏上改革发展的新征程,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40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新实干,砥砺奋进,为夺取“四个韩城”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韩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 韩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