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党的十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渝水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机遇、务实创新,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79.8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26.3亿元,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58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3元,增长11.2%。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进一步凸显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58.7亿元,分别增长6.5%和8.9%。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总数达94户,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企业10户。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支撑工业经济能力明显提升,两大园区建设项目47个,建成19个,在建28个,58户驻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0.2亿元,占全区总量的89%。渝水高科涂布纸、英泰能锂电池、宝诚型材15万吨方圆钢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新增高产油茶1.7万亩、花卉苗木4600亩、商品蔬菜4000亩,新余蜜桔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界水联盟被农业部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豪辉公司成为市首家取得供港澳蔬菜资格企业,都康公司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总数达70家,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47家,总数达399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率达100%。第四批小农水重点县、1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通过验收。201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全面完成,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及土地“增减挂”顺利推进,土地流转步伐加快,流转面积12万亩。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工商银行渝水分支机构正式成立。区担保中心在保余额5.3亿元,增长6.9%。农资批发市场建成营业,农资连锁流通服务实现全覆盖。菜小二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食博汇·赣西商贸城、青园·中部农机城、新余钢材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新增货运企业19家、运力1.9万吨,全市首家乡镇物流公司在罗坊镇成立。百丈峰景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二)全力推进统筹发展,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全区城镇化率达62%。仙来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渝水公安分局技术大楼全面完工,婚姻登记中心、环境检测中心交付使用。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4.1亿元,毛家步行街改造、9个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和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11条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城管、物业进社区工作积极开展,新苑、龙州、望城、通济4个社区相继成立,12个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进展顺利。4个中心镇共实施建设项目36个,总投资6.4亿元,罗坊、良山镇被列为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罗坊镇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西新型城镇化十佳示范乡镇。
城乡交通更加便捷。余新公路、环城南路、城区断头路、樟排线改造、杭南长高铁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协调工作顺利开展,仙女湖大道西延(渝水)段绿化亮化工程、6个渡改桥项目主桥及引桥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力度加大,全区路网结构逐步完善。
乡村面貌更加秀美。86个新农村建设点累计投入资金8975万元。完成“森林城乡、绿色通道”造林绿化面积3.2万亩,创建森林乡镇4个、森林村庄300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7.8%。良山镇下保村荣获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点及省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水北镇熊坑新村完成整村重建。建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7个。
(三)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5亿元,64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1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个,完成投资14.4亿元。全年引进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引进内资148.9亿元,利用外资8264万美元,分别增长20%和11.9%。成功引进广西玉柴重工挖掘机配件、普胜触摸显示屏、江西瑞平高端带钢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资金政策争取成效显著。全年向上争取项目32个,到位资金2.54亿元,增长69.3%。我区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区)。煤储基地纳入蒙吉铁路集疏运系统项目。食博汇·赣西商贸城被列为2013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双华数码电子等3个项目被列为省“三个一百”重大项目,百丈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2个项目被列为省首批向社会资本开放示范项目,盛龙汽运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莱安建材太阳能热水器等7个项目被列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争取省级用地指标1160亩。
(四)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入开展,财政预算执行能力明显提升。国资监管改革深入推进,框架体系基本建成,运营水平明显提升。“营改增”试点平稳运行。农村“四项改革”(扩权强镇、一元化户籍、宅基地换房、农村产权制度)积极开展。罗坊镇实现市计划单列管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
管理创新初见成效。首次开展区直单位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纠错力度加大,支出管理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监管切实加强,融入资金更加安全、高效运行。税费管理力度加大,注册联商管理逐步规范,“税收搬家”现象有效遏制。工业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实现重大调整,更加注重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和产业带动能力,项目合同预审全面实施,招商项目质量明显提升。
(五)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镇新增就业342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305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7327.5万元。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全面推进,养老金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城乡居民社保参保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达99.6%,“多险合一”、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发放城乡低保金7656万元、医疗救助金3025万元、城乡高龄补贴1326万元。城乡重大疾病救治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农村危房年度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南英垦区危房改造项目顺利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实施,建成保障房2620套15.5万平方米。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区各项教育支出6.41亿元,增长2.3%。渝水六小投入使用,渝水二小综合楼、人和中学学生宿舍改造工程竣工,良山一小整体搬迁顺利推进,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24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研系统课程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少儿艺术教育卓有成效。
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鹄山、南安卫生院综合楼和良山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等8个新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全区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白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荣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完成,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龙池墅、罗坊集镇和百丈峰养生三大文化功能区设施不断完善。水北拾年山遗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余花鼓戏》、《新余民间谚语》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三届“激情渝水、红歌飞扬”群众歌唱大赛、首届新余花鼓戏争霸赛成功举办。
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区)”成功申报。区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投入运行。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净空”、“净水”、“净土”三大行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袁河、袁惠渠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下村工业基地、良山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袁河绿色低碳数字化平台、重金属污染治理、袁惠渠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项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范围内。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信访工作获省“三无”先进县(区),残联被评为省“无障碍建设先进单位”。民族宗教、统计、物价、机构编制、档案、外事侨务、双拥、妇儿等各项工作都有新进步。
(六)全力推进效能提升,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3件、政协委员提案130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97.9%,基本满意率2.1%。领导分类接访及部门参访制度全面实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四风”、“小金库”、“红包”、“吃空饷”等现象有效遏制。行政监察和财政、审计监督逐步加强,民生资金使用和“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公共工程审核中心审核工程项目240个,核减金额1.88亿元,平均核减率17.5%。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我区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驻区单位和全区人民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来渝投资企业,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转型升级任务比较繁重;项目带动能力不强,工业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建设与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民生保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政府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有待深入。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致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城乡品位、加快民生建设,争创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区和全省发展升级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计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抓创新增活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以争创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区为主抓手,紧紧抓住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投入,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环境优化提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深化行政领域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项目审批标准化、信息公开化、流程网络化。探索工业园区“企业化管理”新机制。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行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和人事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指标权重。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进经济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财税管理体制和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改革,全面调整和优化财政预算制度。加大税费管理力度,加快园区财税体制改革,规范管理注册联商。出台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清理整顿各类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探索投融资平台“融、用、管、还”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担保中心股份制改革,改进融资、担保工作,积极防控债务风险。创新国资监管体制,变分散式经营为集约化管理,有效盘活国有资产。深入推进农村“四项改革”和农民互助联保改革。推进其他领域改革。推进社区管理改革,加快政社分开,发展社会组织。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实现社区服务从政务服务向公益、便民服务转变。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促管办评分离,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新机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监管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在扩大开放上求突破。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加快生产要素向优势项目、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推进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突出对接江浙沪和闽粤等重点地区,着力延伸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专业招商小分队的作用,大力引进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确保实际引进内资增长15%,利用外资增长10%。加大外向型企业培育力度,扩大外贸出口总量。
在加大投入上求突破。计划安排区级重点项目57个。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重点产业等项目建设,以项目保投资、带产业、促发展。以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原中央苏区县(区)振兴发展和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等为重点,做好政策研究对接,加强项目申报争取,力争获得上级更多项目、资金、土地指标支持。
(二)致力于抓升级促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具有鲜明渝水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工业体系,打造渝水工业发展升级版。
做实两大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力促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双提升。重点抓好“四园一工程一平台”建设,即:袁河经济开发区现代装备制造园、机电产业孵化园、闽商工业园和下村工业基地小微企业孵化园,推进新钢煤气进园区工程,建设袁河绿色低碳数字化平台。袁河经济开发区争创省重点工业园区,确保现代装备制造园基本满足企业落户条件,经开大道、纵一路、横一路、洋津110KV变电站投入使用。抓好闲置厂房、土地招商工作,完善落户项目预留土地管理和企业退出补偿机制,提高闲置资产和土地利用率。创新园区管理,推进“工业园区”向“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转变,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突出主导产业。以钢铁、光伏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引领工业全面升级提质。围绕改造提升钢铁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钢铁产业向高端、终端产品产业转型,重点抓好江西瑞平高端带钢、沃丰实业起重机、江德森螺杆泵、广西玉柴重工挖掘机配件、华东矿山机械城等项目建设。以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为契机,加大光伏并网发电、光伏农业等光伏产品的推广运用力度,重点抓好瑞晶37兆瓦金太阳工程和界水光伏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重点抓好普胜触摸显示屏、双华数码电子、陶氏环保净水设备等项目建设。
优化企业帮扶。创新帮扶理念,既要避免大包大揽,将本该由市场管的事交由市场,更要积极落实行政审批代理制和限时办结制,深入实施“一企一策”和“四个一”帮扶机制,协助解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供电、用工等难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加大工业运行监管力度,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入库服务工作。
(三)致力于抓基础促增收,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夯实农业基础。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守住耕地红线。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1.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2.45万亩小农水建设任务,抓好中小河流重点县水北、罗坊项目区改造、乡镇防洪工程蒙河水北段和鹄山段项目、4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抓好“土地三项”工作。
发展特色产业。稳定粮食播面,促进生猪生产,加快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高产油茶、优质水稻、新余蜜桔、商品蔬菜、花卉苗木五个万亩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现代农业孵化基地、蒙山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新余蜜桔品牌化、有机水稻产业化项目建设。新增高产油茶10000亩、商品蔬菜1500亩,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积极培育、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力争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5家。
提升农业效益。加快推进“一村一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和培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抓好“一斤石灰一斤粮”增产示范、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土地、林地流转步伐,探索发展家庭农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认真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打造新村亮点。精心打造村镇整治特色,坚持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融合推进,力争做到“点”上创特色、“线”上出精品、“面”上求提升,建设和谐秀美乡村。抓好主要干道沿线镇村提升、中心示范村、村落连片和新农村精品点建设。着力打造农业精品休闲观光旅游,推进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卫考评工作。
(四)致力于抓统筹促提升,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着力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助推新型城镇特色化、内涵化发展。
稳步推进城区建设。全力支持袁河生态新城、高铁新区等市重点项目建设,抓好仙来新城二期规划。加快食博汇·赣西商贸城、铜锣湾广场建设。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抓好城区小街小巷整治。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推动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合理调整社区布局,推进民警、城管、法律、物业进社区,力争全区无物管小区下降50%。以“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和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城镇管理考评,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以罗坊、良山2个省百强中心镇建设为龙头,加快集镇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抓好罗坊抱石创意苑和食品药品工业园等项目建设,精心培育集镇支柱产业,力促产城融合。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完善城乡交通体系,积极配合余新公路、樟排线改造建设,加强杭南长高铁、蒙吉铁路建设服务,丁石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组组通”建设。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新引进村镇银行1家、金融分支机构2个。大力推进“助保贷”,支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鼓励企业建立互联互保机制,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渝水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依托,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企业和人才,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业。以赣西中心物流园为依托,抓好货运业的发展,力争新增货运能力1.5万吨。以蒙吉铁路建设规划为契机,抓好煤储基地及配套项目规划争取工作。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和新网工程。抓好百丈峰养生度假区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五)致力于抓保护计长远,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
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生态安全。
深化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各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加快泰利、金珠、博凯等重点污染企业整治和吉烨煤化改造。下村工业基地、良山污水处理厂形成减排效应,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节能降耗监管,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农业污染源减排,完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和清洁生产措施,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建设低碳、生态工业园区。加快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工作,抓好资源枯竭型城市、合同环境服务试点等项目。推进袁河绿色低碳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园区节能减排及低碳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力促节能减排产业发展壮大。健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大力开展粘土砖企业专项整治,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加强生态保护。加强蒙山、百丈峰山体保护和生态治理、修复,实现“两山”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整合矿产资源,推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巩固袁河水环境整治成果,加强辖区内仙女湖、孔目江两个水源地和小(二)型及以上水库水质监管。加强对生猪养殖污染的整治和监管。继续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抓好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村)和省级生态区申报创建。
(六)致力于抓民生促和谐,坚定不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让人民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着力实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安居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道路畅通、生态保护九大民生工程,办好50件民生实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中小学教育网点布局。加强校安工程、“数字化校园”和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乡镇(办)幼儿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教师师德师能水平。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网络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着力提升中医服务能力,推广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积极开展全国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和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落实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物价、机构编制、档案、双拥、妇儿等工作。
确保社会稳定。加快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完善信访管理责任制,加快推进“三调”联动,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合理表达诉求,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抓好安全生产,推进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法治渝水、平安渝水建设。
协调互动发展。积极配合抓好新钢公司社会职能移交各项工作。全力支持高新区、仙女湖区、高铁新区、袁河生态新城和辖区内中央、省、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和联谊互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互动发展。
(七)致力于抓作风促效能,坚定不移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率和施政水平,全力打造“五型政府”。
打造开明政府。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第一抓手,坚持在解放思想中谋求创新,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做到对照先进找差距,围绕发展查问题,盯紧目标定措施,以更高的起点、更准的定位,寻求发展新路径,拓宽增长新空间,不断开创渝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打造高效政府。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任务量化、限时办结、督查考核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学决策和谋划发展的水平。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群众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确保政令畅通。
打造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深入开展“六五”普法,进一步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集体决策程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注重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打造务实政府。加强政风行风建设,集中整治企业发展环境和行业不正之风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加快行政审批事项向政务大厅集中,完善电子政务和监察系统建设,倾力打造无障碍绿色通道,为群众、企业、项目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打造廉洁政府。加强 “八项规定”和省、市、区相关规定落实情况的督查,坚持惩防并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勤廉评议工作,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三重一大”、民生资金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水区 政府工作报告 渝水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