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甘南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3-05-24 17:54:02  阅读:

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9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州长赵凌云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201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甘南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甘南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539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州长  赵凌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州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经济社会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14.92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178.22亿元,增长1.9%;大口径财政收入16.85亿元,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2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1元,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89元,增长12.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7.1亿元,贷款余额169.6亿元,分别增长11.96%22.1%;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8

——基础条件显著改善。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全州共实施各类项目648个,其中亿元以上31个。兰合铁路开工建设,临合高速、宕迭、尕玛、夏河县城至机场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合冶、夏河至青海同仁二级公路加快建设,碌曲至河南县二级公路、玛曲至玛沁三级公路开工,建成村道78735公里。“引洮入潭”完成主体,“引洮济合”、合作东二路商业街、夏河拉卜楞寺文物维修保护、州体育场改扩建和多功能体育健身中心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舟曲喜儿沟等4座水电站及110千伏代古寺、勾洁寺等送变电工程完工。新建通讯基站224个。迭部腊子口黑多村灾后重建全面完成,“7·2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开工182个,完成108个,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夏河机场新增西安—夏河—拉萨航线,旅客吞吐量达到2.3万人,西宁经合作至成都铁路完成预可研,“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等项目争取工作取得进展。

——扶贫攻坚强力推进。投入3.14亿元专项扶贫资金,把“双联”行动作为有力抓手,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年度脱贫目标全面实现,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3784元,增长17.66%,减贫7万人,舟曲、玛曲两县及全州33个乡镇、200个重点村基本脱贫。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新建农牧村道路552公里,解决了28.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全部竣工。202911334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工建设。农牧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新增专业合作社1442个、入社成员2.9万户。金融扶持作用凸显,发放“双联”惠农贷款9.6亿元,惠及农牧民1.55万户;新建扶贫资金互助社150个,发放贴息资金2840万元,撬动贷款5.6亿元。推进精准扶贫,284个新定贫困村和17.12万贫困人口完成建档立卡;投入2亿元到户资金,对1万户进行了精准扶持。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加大,输转劳动力13.6万人次,创收18.4亿元。

——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新建牲畜暖棚2715座、标准化养殖小区46个,种植牧草12.8万亩,建设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38个,良种率达到48.3%。全州连续8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5.6%46.4%40.4%。特色种植业规模扩大,中藏药材产量达到4万吨,建成青稞生产基地5万亩,推广杂交油菜8万亩,巩固提高蔬菜温棚800座,建设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区8个,建成粮油高产示范田5万亩,新增经济林果5000亩、苗木3000亩。加工业快速发展,实施特色畜产品加工项目34个,完成投资7.6亿元,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建成投产,雪顿、燎原等企业改扩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生产鲜冻畜肉5637吨、乳制品4287吨、黄金5415千克、水泥139.5万吨,发电量26亿千瓦时。

——文化旅游卓有成效。景区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当周草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冶力关、拉卜楞 ——桑科草原大景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郎木寺、拉尕山、天下黄河第一弯等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景区等级逐步提升,国家A级以上景区增至18个,星级饭店增至36家。宣传推介影响面不断扩大,在北京、天津、西安、成都等地进行了专场推介,成功举办了“九色甘南香巴拉·卓尼风情旅游艺术节”、“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等大型活动,拍摄发行了《卓尼土司》、《云中的郎木寺》等一批反映甘南风土人情的电影,《甘南情歌》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碌曲获得“中国锅庄之乡”、卓尼获得“中国洮砚之乡文房四宝特色区域”称号。自驾游等新业态快速兴起,全州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8亿元,分别增长30.2%32.4%。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甘南板块启动实施,推进羚城藏文化、洮河风情文化、卓尼洮砚文化产业园和舟曲博峪民俗文化风情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1.7亿元,增速达到32%

——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甘南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实施,《甘南州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甘南沙化草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草原鼠害综合治理、沙化治理、牛羊育肥、奶牛养殖、暖棚建设等黄河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5个子项目顺利实施。草原保护全面加强,兑付补奖资金2.84亿元,划定草原禁牧区887万亩、草畜平衡区2855万亩,核减牲畜27万个羊单位,建设人工饲草地12.77万亩,修建舍饲棚圈4000座。落实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补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5亿元,管护天然林643万亩、公益林290万亩,退耕还林3.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抚育4.8万亩,义务植树400万株。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3个,新增耕地1863亩。完成舟曲拱坝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7项,建设堤防69公里,综合治理无主尾矿库14座。生态执法全面加强,排查了2010年以来的所有建设项目,依法查处违规项目54个,淘汰燃煤锅炉15台。实施农牧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25个。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启动实施,各县市城区和8个建制镇控制性详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以及88个乡镇总体规划和215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完成了合作市卓玛西路拓展、玛曲县步行街延伸、卓尼县南滨河路排水和迭部县集中供热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新型城镇化试点全面启动,夏河试点县和冶力关、木耳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新建县乡农贸市场6个、农家店237个、乡镇商贸中心2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2个。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8.4%

——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8所,高中免费教育、农牧村学前教育公用经费和幼儿营养改善计划经费纳入财政保障,天津援助“9+3”免费中职教育招生65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78.6%76.6%86.8%,合作一中成功创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卓尼、夏河两县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通过省级验收。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惠民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卫生和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建设23个乡镇卫生院项目和141个村级卫生室,州妇幼保健院、州藏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建成,州县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和州县乡三级 “120”急救调度指挥体系投入使用,38项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玛曲成为省级中藏医药先进示范县。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天津定向委培医学本科招生73名,培训各类医务人员1529人次。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舟曲等四县市创“国优”稳步推进,利益导向示范区创建深入实施,启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建成95个乡镇文化站、670个农牧民书屋和122个寺庙书屋,287个乡村舞台加快建设。召开全州文代会,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建设4个省定体育惠民工程、150个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统计、藏语言文字、地震、人防、气象、外事侨务、地方志、档案、老龄、红十字、妇女儿童、残疾人及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统筹30亿元,全面落实省州确定的24件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4818人,安置大中专毕业生4857名。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8%98.5%95.4%94.2%95.6%,发放社会保险金 3.5亿元。稳步提高各项补助标准,城市低保月人均提高到298元,农牧村低保年人均提高到2460元,五保供养年人均提高到311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到320元,新农合政府筹资标准人均提高40元。新建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1家,发放高龄老人特殊生活津贴594.2万元,惠及14910名高龄老人。发放残疾人补贴909万元,惠及6680名残疾人。为2938户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5.61亿元。建设公租房3400套,改造棚户区6300户、农牧村危房9500户,发放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2499万元。社会救助力度加大,拨付各类救灾资金2167.8万元,救助受灾群众13.4万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承接中央和省上下放的审批事项64项,取消和下放62项,减少办理要件842项。农牧村改革不断深化,流转土地17.4万亩,耕地确权试点4.2万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工商、质监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运行,所有公共资源实行公开交易,交易1065项。积极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大幅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新增市场主体4120户,注册资本47.82亿元,分别增长18%26.9%。财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公开了782个预算单位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和2013年州县政府总决算、“三公经费”总决算 金庸小说。“营改增”范围继续扩大,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创新推出“旺畜宝”等信贷产品,发放贷款2.17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金融流动服务项目,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下延伸。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乡镇扩权增责,建立村组“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平台,提高乡镇、村组公务经费保障水平,实行倾斜基层的差异化补助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8.7%。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签约合同项目54个、资金63.5亿元,在建项目到位资金45.4亿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落实维护稳定的职责任务,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境内外分裂势力渗透破坏,反分裂斗争取得新成效。围绕“平安甘南”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技防建设力度加大,重点场所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加快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建立县乡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心751个。“六五”普法深入实施,全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完善社会风险评估制度,评估重大社会事项、活动329项。落实领导接访等信访制度,有效调解矛盾纠纷2091件,调解成功率97.6%。“尼江”矛盾纠纷迎来了彻底解决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基本平稳。新体制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玛曲县人民政府、合作市坚木克尔街道办2个集体和3名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和谐寺庙”创建成效明显。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州委实施细则,狠抓州政府整改方案的落实。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9件建议和161件提案全部办结,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州级29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州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实行集中统一公开办理。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加强督促检查,推动重大部署和重点任务落实,整治惠农资金和城乡低保发放中的不正之风,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反腐倡廉,落实廉政工作各项要求。加强审计监督,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470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4161万元;强化行政监察,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7人,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能够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州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州部队、武警官兵、省属驻州各单位,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甘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主要表现在:受经济持续下行的冲击,各项经济指标虽有增长,但增速全面回落,大大低于预期目标,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个首位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发展规模小,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竞争优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小,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市场主体培育不够,资本市场不健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城乡基础设施薄弱,通村公路尚未实现全覆盖,交通等发展瓶颈仍未突破;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困难较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和机制保障;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反分裂斗争长期复杂,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优化,转型跨越发展受到软环境的制约;依法行政和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差距,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按照州委的总体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重大治藏兴藏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州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宏观政策新趋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以推进改革攻坚、深化创新为驱动,以扶贫开发、民生保障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坚守生态、民生、稳定三条底线,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全面建设“五大甘南”,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25.8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203.1亿元,增长14%;地方本级公共财政收入10.9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9元,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94元,增长11%;城镇化率达到2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以内。

上述预期目标体现了新常态的趋势性、稳增长的必要性、调结构的紧迫性。我们将正视和积极应对新常态下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常规性、超常性、创新性工作三个层面,注重层次性,凸显立体感,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能落实,做到“常规有作为、超常有亮点、创新有突破”,全力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常规有作为,就是在日常性、基础性、行业性等工作方面主动担责,扎实推进。对项目建设、扶贫攻坚、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社会治理、政府自身建设等各项常规性工作,科学安排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严格督促检查,严肃考核考评,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超常有亮点,就是紧盯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旅游、现代农牧业两个首位产业,聚焦发力。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为抓手,以促进绿色发展为主导,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全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突出文化旅游产业这个主攻方向,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坚持高位谋划、高端开发、高效利用,集中力量打造大景区,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目标。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重点,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快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创新有突破,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有力有效推进改革工作,着力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优先在简政放权、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化金融支持等方面取得突破;构建智力支持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尽快建设甘南智库,形成专业配套、分工协作、层次多样、特色鲜明的智库体系;构建外援体系,借助外力促发展,创新思路,深化拓展天津等省内外对口帮扶的层次和领域,争取更多的地区和大型企业对口帮扶甘南;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增添发展动力;构建大开放格局,积极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确立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着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州。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经济发展生态化,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向生态经济方向战略转型,切实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州创建步伐。

突出规划先行。完善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分项规划,启动《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实施规划》、《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甘南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实施《甘南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全面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

依托项目支撑。加快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10万元,建设暖棚1667座,治理流动沙丘和重度沙化地4800亩、沙化退化草原32.6万亩。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人工饲草基地,开展鼠害防治,草畜平衡区和草原禁牧区分别达到2800万亩和880万亩,缓解草原超载过牧压力。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强城市及面山绿化、重点景区绿化及绿色村镇、绿色走廊建设。加大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力度,推进冶力关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加大迭部扎尕那国家级地质公园申报力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治理水土流失,强化土地整治。加快江河源头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治理,建成的污染减排项目达标运行。

注重平台搭建。打造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以发展绿色经济、保障生态安全、创建两型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为核心主题,高规格举办 “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吸纳真知灼见,推动理论创新,促进交流合作,努力建设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共赢平台。构建多元投资平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和信贷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各县市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的60%必须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平台,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畴,强化生态经济的导向作用。

坚持示范引领。各县市以自然村为单元,选定基础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先行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要制定标准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特色化改造和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构建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依托优势培育生态产业,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倡导低碳生活,结合新农村、生态旅游专业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按照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总目标,精心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村。今年,全州力争建成99个示范村。

扩大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干部培训计划,提高各级干部运用生态思维谋划工作的能力。坚持从娃娃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促进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编印不同层次的藏汉双语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在机关单位、基层社区和农牧村深入推进宣传教育,使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营造全民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强化依法监管。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严格执行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加大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突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机遇,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平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高起点谋划。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战略思维,研究谋划甘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甘南文化旅游置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来审视,找准战略定位,凸显特色品牌,引导文化旅游业高层次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突出保护原生态,开发新业态,打造新精品,建设西部文化旅游新高地,走生态型发展、整体型发展、内涵型发展、开放型发展、惠民型发展的新路子,形成规模效应、集约效应、乘数效应,发挥文化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作用。

科学化布局。坚持区域合作、融合发展、协调推进、扶强扶优,以进入国家精品环线和全省“321”精品线路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四带四线”。以国道213线为主干线,打造香巴拉文化旅游产业带;以省道306和合冶公路为主干线,打造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产业带;以省道313公路为主干线,打造草原峡谷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以省道311306210公路为主干线,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以“一江三河”沿岸为重点,打造白龙江流域风情线、洮河流域风情线、大夏河流域风情线、黄河流域风情线。

差异化推进。根据各县市旅游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特征,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立足区域化,避免同质化,突出个性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把合作市作为全州文化旅游产业中心来打造,把夏河、临潭两县作为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的文化旅游产业强县来培育,把迭部、卓尼、碌曲、玛曲、舟曲五县作为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县来创建。州府和各县城突出建设城镇景观、旅游商品街、特色小吃街、民俗表演场所、休闲街区等,发挥城市综合功能。把条件较好的乡镇、村落、街区按照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着力建设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全面打造适应多元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围绕自驾游等新业态开发,打造休闲度假、养生、漂流、探险、科考等个性体验产品;围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手工艺制作、采摘、耕作、骑马、放牧等民俗体验产品;围绕山水风光、宗教寺庙,打造摄影、文创、朝圣、修学等文化宗教体验产品。大力发展航空旅游,开发具有甘南特色的航空旅游线路,发挥航空旅游的引擎作用。

大景区引领。省上将拉卜楞——桑科草原、冶力关两大景区列入全省20个大景区进行建设,州上将扎尕那确定为全州的大景区倾力打造,今年要全面推进这三大景区建设,初步形成东有冶力关、西有拉卜楞——桑科草原、南有扎尕那的大景区建设格局。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拉尕山、腊子口、郎木寺、大峪沟、当周神山、则岔、黄河第一弯等景区创建为大景区,形成全州旅游的总体构架。创新景区管理体制,整合组建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对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统筹开展景区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工作。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加快大景区游步道、停车场、游客中心、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大景区为引领,今年上半年在国道213线、岷合公路、迭宕公路、合冶公路、夏河机场公路等所有州内二级公路沿线按标准建设观景台、停车场、厕所、专营小卖部、小卫生室、自驾游营地等配套服务设施。

大力度融合。加快实施甘南羚城等4个文化产业园区、甘南藏族服饰制作等7个文化产业基地、玛曲格萨尔文化艺术展示中心等29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当周神山藏文化国际生态旅游体验区、甘南藏区原生态游牧部落文化休闲体验区、古洮州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区、郎木寺藏族文化艺术演艺中心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产业主体,扩大产业增量,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35亿元,增长39%

大宣传营销。组织“红色火炬、绿色长征”接力行,举办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中国乘用车拉力赛、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中国腊子口大力士国际邀请赛、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碌曲锅庄舞大赛以及香浪节等节庆赛事活动,邀请省内外百家电视台走进甘南,扩大宣传推介,拓展高、中端旅游市场,深化与周边客源地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旅游合作。开通甘南旅游网,开展网络营销,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每个县市开发2种以上名优旅游商品,各景区至少开发1个标志性旅游商品。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8亿元,分别增长23%25%

()加快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现优势产业新突破。

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优化农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竞争力,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专业化布局。围绕打造全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三大产业带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牦牛藏羊繁育产业带,着力提高良种化程度,组建扩大核心群,加大优质种畜选育力度,大力淘汰非生产畜,提高能繁母畜比例,存栏适龄母畜达到150万头()以上,适龄母畜比例达到50%以上;发展犏雌牛(奶牛)养殖产业带,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全面提高养殖水平,力争存栏达到20万头以上,生产鲜奶9.2万吨;发展牦牛藏羊育肥产业带,以架子畜为主,实施反季节育肥,形成繁育、育肥、加工“三位一体”的格局。

推行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生产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来定位和衡量,大力开展国家级、省级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引导支持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开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畜产品登记,利用“三品一标”农畜产品入市快捷、销售顺畅、优质优价的优势,提高牦牛、藏羊、蕨麻猪等地产特色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促进精细化加工。争取引进知名企业和名优名牌与我州优质资源高位“嫁接”,吸收采用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系列产品和拳头产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华羚、安多、雪顿、燎原、雪原、大河等龙头企业,提质增效,示范带动。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在牦牛、藏羊毛绒、骨、血、生化产品等副产品方面填补空白,开发高精深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升特色化种植。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中藏药材种植业,巩固临潭、卓尼、舟曲药材生产大县地位,挖掘合作、碌曲等县市地产药材发展潜力,培育以大黄、秦艽等为主的地产性特色药材,扶持一批种植、加工、营销企业,力争药材总产达到4.5万吨。稳定青稞生产基地面积,大力推广杂交油菜,巩固提高蔬菜温棚,建设粮油高产示范田,促进特色农作物均衡增产。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专业化育苗技术。推进以经济林果、高原花卉、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和山野珍品开发利用为主的林副经济发展。

()瞄准“3341”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经济社会支撑能力。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用足用好国家对民族地区和藏区的优惠政策,切实以项目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

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合冶二级公路建成通车,迭部至若尔盖红星、峰迭新区至代古寺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加快兰合铁路和夏河至同仁、碌曲至河南二级公路、玛曲至玛沁三级公路建设,力争西宁经合作至成都铁路、玛曲至久治二级公路开工,加快合作至尕秀、赛尔龙(甘青界)至郎木寺2条高速公路和江果河至迭部公路、卡坝至卓尼大峪沟、康乐至卓尼、卓尼至碌曲二级公路、迭部至若尔盖三级公路、迭部至九寨沟二期工程、舟曲至永和三级公路、桑科至泽库二级等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好95条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和临潭交通扶贫试点建制村通畅工程。加快重点水利设施建设,力争“引洮入潭”通水试运行,“引洮济合”开挖隧洞7公里,实施夏河王格尔塘至曲奥段等江河支流治理项目103公里,舟曲县博峪乡中路河防洪工程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9.1公里,开工建设玛曲县城引水工程,力争启动黄河玛曲段塌岸治理项目。完善骨干电网布局,启动330千伏合作至茨滩、洛大至绿源送电线路前期工作,新建35千伏及以下送电线路139.6公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286公里。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信息化网络升级改造,新建4G通信基站200个。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促进企业出城入园。

着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制定有利于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各类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提高项目报批效率,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提升“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水平。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和联席会议等制度,解决规划选址、征地拆迁、资金落实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充分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群众利益。开展投资环境定期评议评价,实行效能监察和跟踪问责。加强项目实施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打击干扰破坏项目建设的行为,依法保护投资建设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以中央和省上支持藏区政策为依据,统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调查研究,扎实科学论证,明确“十三五”总体思路和重点目标任务,谋划好带动转型升级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科学有效地编制规划,使之成为指导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着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以“双联”行动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确保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个百分点以上,全州减贫4.2万人,实现夏河、合作、碌曲三县及全州18个乡镇、90个重点村基本脱贫,巩固舟曲、玛曲脱贫成果。

夯实贫困村发展基础。完成整村推进项目90个以上。优先安排产业发展急需和人口较多贫困村的道路硬化,建成贫困乡村公路600公里。解决9.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技术,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人口危房改造步伐,整合农牧村各类项目资金,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007000人,改造农牧村危房6000户以上。

强化富民产业支撑。推进“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工程,发展牦牛、藏羊、中藏药材、设施蔬菜、优质林果、山野珍品等增收产业,扶持乡村旅游业,做大做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合作社建成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加速发展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现代服务业,促进贫困群众就地转移就业。

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扩大农牧民生产性贷款,实现牛羊蔬菜药材产业贷款和妇女小额信贷“应贷尽贷”。以县市担保公司和扶贫互助社为平台,引导各级定点帮扶资金、省内对口支援资金、“双联”单位帮扶资金投入担保基金或贫困村互助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加大担保投入,力争年内投放“双联”惠农贷款突破10亿元。开展到户产业项目资金注入互助社、互助资金撬动银行贷款、扩大贷款规模等试点。

提升创业就业能力。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完成“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等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1.9万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万人以上,实现贫困家庭户均1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电商扶贫项目,建设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加大贫困学生及未就业大学生资助力度,培训“两后生”4000人,实现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全覆盖。坚持就近、便民、实效原则,培训外出务工劳动力6000人,培训持证率达到95%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实施《甘南州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县市城区、8个建制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统筹实施88个乡镇和215个村庄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城市供水供热、排水防涝、燃气、消防、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已列入试点的县()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强化规划执行,查处违反规划行为,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实施迭部县、碌曲县等城区道路及给排水工程,碌曲双岔、临潭王旗、玛曲齐哈玛等乡镇道路及给排水、集中供热工程,推动公共交通、供水供热、防洪消防、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牧村延伸。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推进农牧村住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引导农牧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施城乡农贸市场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加快建设新型流通网络,实现城乡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商贸超市与农畜产品基地的有效对接。探索建立生产要素向农牧村配置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支持工商企业到农牧村兴办加工物流、农产品种植和经营网点。

加强城乡环境治理保护。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强化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城镇道路交通、建筑垃圾扬尘等监管,开展城镇垃圾分类收集,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农牧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废旧地膜清理和回收工作,加大农牧村公厕、垃圾收集点建设,推进农牧村改水、改厕、改圈和美化、硬化、亮化工程,建设美丽乡村。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优先安排,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州人民。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学前教育全覆盖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全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藏汉双语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拓宽中职生直升高职院校渠道。引进中小学优质师资和职业教育紧缺教师,重点招录和培训幼儿教师 礼拜五秘书网。加大督政督学和质量监测力度,合作、卓尼、夏河三县市教育工作通过省政府的督导评估。碌曲、玛曲两县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0个乡镇卫生院项目、44个村级卫生室。提高中藏医药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理顺药品价格,落实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制度。做好地方病防治、计划免疫和重大疫情防控。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天津委培85名医学本科生计划,培训进修各类医疗人员800人次以上。把甘南卫校并入甘肃中医学院,建设合作校区。完成卫生计生职能整合和机构改革。创建全国人口和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示范区。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和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完善新型农牧村科技服务体系,让农牧民得到便捷适用的科技服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州图书馆、州文化馆和州非遗中心等重点工程,建成7个县级数字影院,推进拉卜楞寺文物维修保护工程,争取建设磨沟遗址博物馆,抓好文物单位的修缮与保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重视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完成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开展古籍普查鉴定,建立州级古籍名录。实施乡村舞台建设项目,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开办甘南安多藏语广播频率和甘南网络广播电视台。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和行政村农牧民健身工程,建成州多功能体育健身中心和州体育场改扩建项目,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开展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试点。加大就业援助,完善和落实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严格落实劳动合同制、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完善医疗保险转移接续政策,改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服务。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加快“五险合一”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惠政策,健全救助特困老年人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发展慈善事业。

加快普惠金融步伐。创建藏区普惠金融示范区,建立乡村金融服务站,扩展现代支付系统在农牧村辐射范围。开发甘南州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大力推进信用村建设,打造藏区金融服务品牌。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规范发展,形成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和扶贫资金互助社,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信贷产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平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牧村保险市场,努力扩大政策性农牧业保险范围和品种,有效提高金融保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全力办好州委、州政府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1)加大财政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将人均筹资标准从1元提高到3元。(2)在人口较多乡镇全面建成200个“乡村舞台”。(3)为所有藏传佛教寺庙的6299个僧舍全部配备电视卫星接收设备。(4)提高医保标准,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基础上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以人均30元标准统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资金。(5)1.9万名农牧民进行技能培训。(6)财政代缴全州11950名残疾人养老金,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200元,三、四级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100元;为100个安置残疾人单位和残疾人自主创业实体各提供2万元的扶持资金;为100名特教生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7)25个重点乡镇实施30个供水供热工程。(8)建设护村护田河堤186公里。(9)为全州5177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10)为全州3700名班主任发放岗位津贴。(11)完成甘肃安多藏语卫视上星工作。(12)建成99个生态文明示范村。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开发水平。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简政放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做好“接、放、管”工作。建立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务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配置机构资源。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完善预决算公开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和单位财务的动态监管,加快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将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继续落实“营改增”各项政策,进一步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负。

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全面推行“三证合一”,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程序,推动中小微企业增加数量、扩大规模。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大政府注资规模,破解融资难题。着力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达到4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兰洽会、西洽会等节会,开展招商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兰州新区甘南民族产业园,借力发展“飞地经济”。

深化拓展交流合作。构建多层次交流合作格局,密切与天津的沟通衔接,借力天津的发展优势,全面推进区县、行业、部门结对援助。开展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吸引资金、资源和技术,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注重与省内兄弟市州和周边藏区的交流合作,在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设多层次的人才智库,开展决策咨询、科研攻关、考察调研、学术交流活动,推进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聚焦“尼江”发展新目标,着力推进车巴地区转型跨越。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围绕王三运书记提出的把“尼江”两村建设成“团结稳定村、文明富裕村、坚强堡垒村、先进模范村”的总目标,以实施“尼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加快车巴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加快转产转业。把创新“尼江”两村发展模式作为主攻方向,构建以旅游业为主导,以现代种养业和加工业为支撑,以劳务输转、草原奖补、生态公益性岗位等为补充的多元增收结构和新型发展模式。打造“百年藏寨”旅游品牌,建设车巴沟风景名胜区,扶持群众兴办藏家乐、牧家乐、林家乐等项目,发展藏毯、藏香、帐篷、藏族服饰等民族用品加工业,积极推进现代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实施退牧减畜,缓解生态压力,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经济转型,率先将“尼江”两村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村。

推进协调发展。主攻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事业、产业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基层政权建设等五个方面,整合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用好省上支持的各类帮扶资金,着力改善两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快村级“双语”幼儿园、村级医疗卫生室和群众性文化场馆建设,实现水、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全覆盖,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

统筹区域进步。突出“尼江”重点与辐射周边相结合,以两村的发展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将“尼江”两村及车巴地区纳入全州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借助江迭和卓碌二级公路建设,将车巴沟地区与迭部扎尕那、碌曲则岔等周边景区连接起来,形成区域开发优势。

()把握依法治理总要求,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程度。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紧紧依靠群众,坚持专群结合,依法打击达赖分裂集团各类渗透破坏活动。加强网络管理,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和预防有害信息传播,占领舆论阵地,牢牢把握主动权。

创新完善社会治理。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农牧村禁赌专项整治。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情报信息研判。推进“六五”普法,开展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强化出入境人员管理和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州内活动的监督管理 落霞小说。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终结制度。加强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推进网格化管理,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强化市场监管和市场物价监测调控,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多领域专项整治和药品“两打两建”等活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强化粮食流通领域监管,保障粮食安全。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制度,开展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加大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查处和追责力度,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信息化体系,推进“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公共应急平台,抓好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

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严格执行甘南州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开展“五证”办理、财务监督、经师评聘三项试点工作。改善寺庙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僧尼生活保障水平。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新常态下的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围绕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坚决维护州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坚决贯彻落实州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以党建促改革、促发展、促稳定。加强政治建设、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切实提高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

坚持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各项决策以及决策的各个环节都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落实重大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凡涉及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由注重事前审批向市场监管、优化服务转变,对能够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能够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能够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政府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更好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监督制约。自觉接受州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司法监督和新闻舆论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坚持向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严格执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结率、提升满意度。深化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州委实施细则,坚决反对“四风”。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政务公开、监督问责、议事程序、督查督导、工作纪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用钉钉子的精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以转作风抓落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树立政府新形象。

落实廉政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维护稳定、加快发展,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奋力谱写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的崭新篇章!

注解:

1.“引洮入潭”:引洮入潭工程属省列重点项目,是解决临潭县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重大民生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9亿元,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临潭县城7万多人的生活饮水问题。

2.“引洮济合”:引洮()济合工程是国家和省上支持甘南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工程,属省列重点项目。该项目设计年提取洮河水量1910万立方米,受益人口14.43万人,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可从根本上解决合作市的城区用水矛盾。

3.“两江一水”区域:指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流域地区,包括甘南、陇南、定西、天水等地。

4.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是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具体抓手,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坚持以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为核心;“两不愁”就是让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六大突破”就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

5.精准扶贫:就是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扶贫资源精准化配置、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改“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精确滴灌式”扶贫。

6.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牦牛藏羊核心群是由种畜中性能特别优秀、健康的个体,经严格选择组成的群体。构建牦牛藏羊核心群是特定条件下育种工作的核心,可有效提高牲畜生产性能、克服近交带来的损失。

7.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甘南板块: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其中十三板块中涉及甘南的部分包括: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

8.创“国优”:是指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区。

9.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指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10.“营改增”:就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通俗来讲,就是把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

11.旺畜宝: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延伸,主要支持农牧民养殖、畜牧业加工企业发展的一种信贷产品。

12.“和谐寺庙”创建:主要目标和标准是,构建“爱国爱教、持戒守法、团结稳定、活动规范、教风端正、管理有序、整洁安全、服务社会”的和谐寺庙。

13.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五省区和西南四省市区。2013年,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河西地区调研时强调,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谋划和建设。2014519日,省委、省政府颁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甘肃将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着力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兰州—白银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努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

14.全省“321”精品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线3条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庆阳”红色旅游、“天水—陇南”三国古迹旅游2条成长型旅游线路,全力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

15.甘南州“3341”项目工程:打造“生态建设、产业转型、扶贫攻坚”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交通体系、信息工程、城镇化”三大基础建设,瞄准“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特色畜产品加工龙头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多元富民产业”四大产业方向,力争到2016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00亿元。

16.雨露计划: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青壮年农牧民、贫困户中的复原退伍士兵和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及致富骨干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一项计划。

17.阳光工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简称,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指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

18.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大中专院校,又不愿再复读的学生

19.五险合一: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统一稽核。

20.“接、放、管”工作:接,就是承接好中央和省上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放,就是放出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也就是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管,就是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也就是管好因减少事前审批而愈发重要的事中事后监管行为。

21.“三证合一”:是指申请人一表申请,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并联审批,核发加载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从而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市场主体创设所需要的3个证合并为1个证,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一套资料,一张执照”的办理流程。

22.飞地经济: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两地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一方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于另一方的工业园区,利用税收分配、政绩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的利益机制,扩大两地合作广度,加深两地合作深度,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3.“两打两建”活动:就是开展药品流通领域以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

24.“四不放过原则”:在安全生产事故处理中,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的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制定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处理不放过。

25.“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6.宗教活动场所“五证”:土地使用证、建筑质量合格证、房屋所有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消防验收合格证。

27.“三严三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 甘南州 甘南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