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月7日在西青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长王学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青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7日在西青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王学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本届政府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及区委十届四次全会部署,全面实施区委“一二三五三”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锐意进取,求真务实,高质量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较高平台上实现了新跃升。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5亿元,同比增长22.1%;区级财政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区级一般预算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同比增长31.9%;内资到位额525亿元,同比增长34.8%;外资到位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48元,同比增长15.6%。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市区县前列,节能减排高标准完成市下达任务。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三大攻坚战顺利实施
招商引资攻坚战掀起热潮。完善了招商政策,充实了招商队伍,设立了驻北京、上海、深圳招商机构,做到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多措并举,央企国企、外资外企、大型民企广泛对接,区领导、部门及街镇(西青开发区)人员上下联动,欧美、日韩和长三角、珠三角全线出击,借重首都资源全面展开。全年新引进项目517个,协议投资额2500亿元,是上年的3倍,其中投资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8个,超亿元的内资项目126个,神户制钢、卓尔等13家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纷纷到我区投资发展。
生态环境攻坚战卓有成效。举全区之力建设美丽西青,实施了“六大提升工程”,推进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暨“四清一绿”专项行动。着力改善空气质量,强化排污、扬尘治理,完成一批锅炉改燃任务,全区削减二氧化硫531吨、氮氧化物147吨。着力恢复水系生态,新建污水管网163公里,清淤改造河道29条,对王稳庄镇水环境进行了专项治理。着力提升镇容村貌,整修建筑396栋,整治道路18条,改造老旧楼区10个,创建清洁村庄35个、清洁社区26个,开展了大规模集中义务清整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着力推进大绿快绿,加快实施了农田林网等八大绿化工程,建成开放了西青郊野公园,提升改造了外环线绿化带,全区完成造林2.6万亩、植树550万株,分别是上年的3倍和5.4倍。着力依法铁腕治污,关停各类污染企业79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单位154家。拆除违法建设6万平方米。
人才强区攻坚战实现突破。开展了“圆梦·西青”高层次人才创业西青行等招才引智活动,举办了北京大学EMBA研修班等系列培训,与南开大学合作实施了企业人才培养“千人圆梦”计划,新创建1个博士后工作站和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对153名各类人才奖励资助2400余万元。全年共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312名、急需紧缺人才1674名,特别是引进培养国家和天津市“千人计划”专家6名,取得了高端人才发展的新突破。
(二)三次产业持续升级
农业效益持续提高。新建提升设施农业6000亩,新增放心菜基地8000亩,改造中低产田2.7万亩,建成良种育苗中心8个,13个农业产业园区新投入资金2.8亿元,总产值同比增长29%。启动实施了家庭农场和农产品直供直销试点工作。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提高10%以上。
工业实力持续提升。预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40亿元。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达到5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0家,累计达到600家。力生制药有限公司整合落户西青,成为我区首家上市企业。全年新增名牌产品16个、著名商标32件,累计分别达到56个和110件。
服务业发展持续提速。预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2.3亿元,增速达到25%,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4%。深国投永旺购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杨柳青巨龙古玩城等一批特色市场开张纳客,社会山温泉城等一批休闲度假设施投入使用,中北电商园等一批新兴业态聚集区蓬勃兴起。各类金融机构达到51家,金融超市开业运营。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新增国家4A级景区2个,水高庄园跻身全国十佳休闲农庄。
(三)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快速发展
重点大项目梯次继起。新推出110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108亿元。新开工项目277个,投入资金530亿元。97个市级区县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新增投资1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6%;累计投入74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7%。新竣工项目198个,宝峨大型机械生产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投产达效。
科技小巨人异军突起。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03家,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50%,累计达到3511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8家,累计达到259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家,总数超过120家。新开发市级科技成果140项,专利申请量超过4200件。天塑集团技术中心成为本区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我区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第三次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
楼宇等载体竞相奋起。商务楼宇加速扩容,15个运营楼宇新入驻企业200家,总数达到700家,新增市级亿元楼宇2个,累计达到5个。西青开发区加速扩区,编制了五期20平方公里区域总体规划,完成了六期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赛达三菱普洛斯工业园。3个示范工业园区加速扩展,新增基础设施投入4亿元,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分别提高20%和30%以上。
(四)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科学化规划有序推进。优化提升了西青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了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编制完成了民计民生设施、消防、次干道竖向高程等专项规划和天津南站、子牙河、津港运河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导则进一步完善。
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6个示范小城镇新增投资63.7亿元,累计开工648万平方米、竣工447万平方米,已有23个村、6.1万人入住新居,全区城市化率达到87%。积极推动了“三改一化”试点工作。建成了泽杨道等18条城镇道路,改造了大柳滩北路等14条乡村公路。保障了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等市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地铁3号线南延工程建成通车。
网格化管理稳步推进。全力实施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的网格体系,明确了管理职责,建立了工作程序,落实了岗位责任,形成了以网格化为载体,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基层组织建设、平安创建、服务民生为内容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开展了城镇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文化更加惠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对杨柳青二中等7所中小学进行了改扩建,杨柳青一中和6所小学分别通过了全市高中现代化达标和义务教育提升工程首批验收,我区成为全市第一批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举办了春节系列展演、民族戏曲汇演、杨柳青年画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新建提升了80支群文社团队伍,建立了三级文化阵地长效管理机制,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专家组对大运河(西青段)进行了验收。
健康事业更加优化。建成区疾控中心、妇儿保健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中北镇、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西青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启动实施了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我区荣获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区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群众生活更加改善。10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新增就业2.67万人,其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5%以内。健全了工资协商和正常增长机制,启动实施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行了农籍居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助政策,再次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对象抚恤、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新建16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14个居委会(工作站),将物业管理纳入了社区管理。新开通延伸了8条公交线路。扎实为残疾人办好了10件实事。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平安西青、法治西青建设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我区第三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并成为全市唯一获得全国见义勇为工作城市奖的区县。严厉打击了传销等不法行为。圆满完成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加强了消防、校园、施工、交通、特种设备、地下管道、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排查,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开展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气象、妇女儿童、双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六)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90件,满意率达100%。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29件,处理依申请公开34件,对29个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了试点公开。开通了政务微博,通过“公仆电话接待日”、“政民零距离”等平台办理群众诉求4000余件次。圆满完成“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走访重点企业和项目单位230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43个。提升了审批服务网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1项。制定了《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强化了经济责任审计,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开展了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对违规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进行了全面清理,各类会议和文件数量同比分别减少30%和20%以上,全区行政系统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全区政法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西青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报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观念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适应,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全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结构还不够优,服务业比重偏低,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够快;一些群众生活还相对比较困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有待加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还比较繁重;“四风”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干群关系和发展环境。为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西青向更高目标迈进的重要一年。中央及本市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我区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富民强区提供了巨大动力和难得机遇。但同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区域竞相发展压力加大,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压力加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变不利为有利,变压力为动力,牢牢抓住新一轮率先发展的主动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
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及区委十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落实“一二三五三”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美丽西青;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安全稳定;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努力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绩开创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区级财政收入增长20%,其中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发展更好更快一些。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规模结构、布局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治理农田5000亩,新建放心菜基地9000亩。13个农业产业园区新增投资6亿元,扩建提升农业设施4800亩,其中智能温室等高标准生产设施1400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增农业龙头企业4个、农产品直供直销社区10个、家庭农场3个。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三大主导产业的优势地位,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22%。加快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保持40%以上的增速。改造提升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促进中建钢构、正威精铜等一批先进制造基地快速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升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增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家,累计达到225家,新增名牌产品20个,驰名、著名商标总量达到150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年内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促进高端商贸业集聚,新建万悦天地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建好卓尔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促进电子商务业壮大,年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新建维龙电子商务园。促进文化旅游业振兴,加快杨柳青年画产业化步伐,深度开发精武门·中华武林园等景区景点,积极推动杨柳青古镇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制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促进民营经济“万木丛生”,全面放开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启动万人创业计划,全年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5000户,其中民营企业2000户。促进民营经济“大树参天”,推进民营大企业成长计划,启动对1000家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工作,年内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100户以上。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为引领,优化发展动力。持续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和人才强区攻坚战,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为全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抓招商促项目。全年内、外资到位额增幅分别达到20%和12%。统筹做好主导和新兴产业招商,在保持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关联项目集群导入的同时,加大对电子商务等高成长型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的引进力度,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开展北京和其他地区引资,进一步借重用好首都资源,深耕欧美、日韩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招商,全年举办各类推介活动170场以上。统筹用好专职和全员招商力量,强化招商队伍培训,健全招商绩效考核;将更多单位和人员纳入招商体系,有效扩大项目信息源。统筹推动在谈和落地项目落实,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在谈项目成功率,促进187个项目按期开工、230个项目竣工达产,不断增强全区发展后劲。
抓科技促创新。推动科技企业数量再扩大,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总数突破45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总数超过150家。推动科技企业质量再提升,培育科技领军企业5家,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40家,总数达到299家。推动企业技术含量再提高,培育“杀手锏”产品15个,开发市级科技成果150项,申请专利4500件以上,新建市级行业工程中心3个。
抓引智促发展。拓宽引才渠道,加强与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用好津洽会等人才交流平台,筹备成立西青籍才俊联谊会,年内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380名,其中高层次人才38名。加大育才力度,完善“人才+项目+培训+平台”的育才模式,建立全区高级人才信息库,新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实施单位2家、院士工作站3家,开展金牌技师大赛等活动。健全励才机制,出台创新创业团队资助、突出贡献奖励等政策,完善特聘专家制度。
(三)以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为统领,优化体制机制。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市委落实意见,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实施行政管理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稳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调整全区绩效考核办法,与全市考核体系搞好衔接,提高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的考核权重。继续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街镇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实现企业设立联合审批再提速。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建立“宽进严管”机制。
实施强镇扩权改革。调整完善区与街镇分税制,建立健全街镇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财政运行机制,充分激发街镇加快发展、扩大税源的积极性,培育打造“小老虎”型的强街强镇。搞好行政执法授权试点工作,把区级部分执法权下放到街镇,组建街镇执法队,实行一支队伍管到底、管全部。
实施金融领域改革。编制全区金融产业规划,加快形成“一主两翼,产业集聚;遍布社区,服务惠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激活金融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支持企业发行私募债、集合债,推动博爱制药等企业上市融资,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新三板”、天交所挂牌融资。建设中北民间金融街,促进村镇银行做大做强。加强金融监管,健全政府性债务“借用管还”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建立4个镇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启动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三改一化”试点工作。制定经济薄弱村帮扶办法,按照“保基本运转、保基础设施、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原则,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其跟上全区发展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以实施“四清一绿”行动为重点,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持续打好生态环境攻坚战,努力让天长蓝、地长绿、水长清,西青更美丽。
深入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对蓝星石化等9家VOCs排放企业进行治理,对杨庄子供热站等14家企业的61台燃煤锅炉进行改燃并网。加强施工扬尘、露天烧烤和煤炭经营使用管理,严禁焚烧垃圾、秸秆。年内PM2.5实现明显下降。
深入推进清水河道行动。清淤河道及沟渠33条,整改废水入厂网企业125家,改造合流制片区16个,净化废水渗坑和脏臭坑塘,封堵所有入河排污口门,整治独流减河截流沟,新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45公里、污水处理站9个,全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深入推进清洁村庄行动。按照“八无”标准提升村庄环境,年内实现清洁村庄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整修乡村公路5条、村庄道路50公里,治理规模化养殖场13个,实施危陋平房改造,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配齐卫生保洁设施和人员,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深入推进清洁社区行动。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个、居委会8个,实现社区居委会(工作站)全覆盖。提升43个老旧楼区居住功能,实现老旧楼区改造全覆盖。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实行“三三五五”工作机制。创建清洁社区25个,其中美丽社区7个。
深入推进绿化美化行动。继续高标准提升外环线绿化带,打造独流减河绿色廊道,推进园区、村镇、农田林网等绿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2.7万亩、植树400万株。对津港公路等9条主干道路绿化进行提升,对西青道等镇区道路街景立面进行整修。
(五)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支撑,优化载体功能。注重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整合优化“一控规两导则”,形成全区控规一张图。完善全区市政管网和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完成津涞公路以北地区排水专项规划。搞好鸭淀水库等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高标准完成天津南站地区的基础设施规划。
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大力推动示范小城镇建设,建成张家窝、王稳庄示范镇,加快中北、精武、杨柳青、辛口示范镇建设步伐。完成8个“城中村”改造任务。加强路网建设,拓宽改造津同、津文、梨双、津静复线等主干路,新建迎水南路、延伸青静路等一批城镇道路,启动西青新城西环线工程。注重基础设施信息整合利用,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积极协助推进津保高速铁路、地铁5号线等市重点工程建设,借力改善本区交通条件。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西青开发区要坚持拓展与提升同步推进,全面启动五期扩区,加快实施六期开发,整合调高一、二期产业能级。3个示范工业园区要坚持开发速度与产业效益同步考虑,完成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在25%以上。15个商务楼宇要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进行,大力盘活现有资源,培育更多亿元楼宇。启动建设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辛口赛达物流园和李七庄中环电子产业园,尽快打造全区新的增长极。
(六)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为要义,优化民生福祉。按照“八个有”的目标,将更多财力向民生倾斜,将更多公共产品向群众提供,实施好10项民心工程,切实让全区百姓过上安居乐业有保障、文明和谐有品位的幸福生活。
努力保障群众劳有所得、住有所居。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年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上两万元台阶,达到21790元。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和谐企业创建率。新增就业2.15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提高西青籍四类人员就业补贴标准。不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新开工村民还迁房127万平方米,竣工68万平方米。
努力保障群众学有所教、娱有所乐。大力发展优质教育,按照全市高中校达标和义务教育提升工程的标准,改善28所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新建5所幼儿园,对优秀民办幼儿园给予办学奖励。持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民族戏曲示范演出,启动书香西青读书活动,新增10个文化书屋,新建50支群众文化队伍。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推进街镇健身公园全覆盖。
努力保障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实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二期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对新生儿实行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扩大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筛查干预范围,新建12个健康自助监测点,西青医院争创三级医院。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养老机构,推行“助老健康御险”,实施老年人定位服务、体能监测、重度老年人护理服务。
努力保障群众困有所济、残有所助。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标准,增加对困难群体的节日补贴和临时救助款额,实施农籍居民医疗保险救助政策。降低救助门槛,对低保边缘户给予医疗救助和子女助学补贴。研究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各项惠残政策,热忱为残疾人送温暖、办实事。
(七)以创新社会治理为突破,优化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全区安定有序。
加快建设平安西青。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技防网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落实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在9个街镇各建一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开展“三超一疲劳”专项整治。完善突发事件和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监管,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建好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快建设和谐西青。深化网格化管理,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群众各方面利益诉求,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工作,建立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机制,大力推动信访积案化解。扎实推进法律“六进”,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强化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发挥好政务微博发布官方信息、回应网络关切的作用。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防等工作。
加快建设文明西青。结合示范小城镇建设带来的村改居变化,跟进开展“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创建节约型社会,跟进开展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专项治理行动,整治婚丧嫁娶比阔气、讲排场等陈规陋习。结合实施“四清一绿”行动,跟进开展“共建美丽西青”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评选“感动西青”十佳人物,共同打造美丽家园。
(八)以转变政府工作作风为关键,优化行政服务。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扩大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切实提高高效施政能力。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查找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调查研究,严格控制各类表彰和庆典活动。制定《西青区行政效能监察办法》,在办事窗口和基层单位推行服务标准化达标工作,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行为。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落实到位。
切实提高从严治政能力。加强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行政收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坚持用“制度+科技”的办法管权管事管人。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巩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清理成果,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形势催人,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为实现转型发展、富民强区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区委“一二三五三”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即把握一个主题,立足两个基点,打好三个攻坚战,实现五个新突破,强化三个保障。一个主题是:科学发展。两个基点是:转型发展、民生优先。三个攻坚战是:招商引资攻坚战、人才强区攻坚战、生态环境攻坚战。五个新突破是:在优化结构、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文化强区、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三个保障是:载体保障、资源保障、机制保障。
2.美丽西青建设“六大提升工程”:即产业发展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城乡建设提升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社会服务管理提升工程、人才队伍提升工程。
3.八大绿化工程:即郊野公园绿化、外环线等主干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独流减河等河流绿化、园区绿化、村镇绿化、片林绿化、农田林网绿化、经济林绿化。
4.人才培养“千人圆梦”计划:指我区与南开大学共同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从2013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重点资助1000名科技型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一线员工进修南开大学本科、专科学历。2013年首批已有208人入学。
5.国家“千人计划”: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2008年12月开始实施,主要目标是:用5到10年时间,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引进2000名左右海外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6.天津市“千人计划”:是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2009年1月开始实施,主要目标是:用5到10年时间,引进并重点支持1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国际一流科学家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其他领域高层次人才。
7.三改一化:指农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农改非”户籍制度改革、村委会改居委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8.社区网格化管理:指以居民户数为基数,以楼栋为单位,一般按照500户规模划分为一个网格,专职格长与党小组组长、楼栋长、卫生员、文体员、治安员、监督员,“两长四员”共同配合,将辖区内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依托区、街镇、社区三级管理平台,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9.“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10.政民零距离:指市政府办公厅和北方网共同举办的一个政府及职能部门听民意、汇民智、解民情的网络互动平台,使公众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反映建议、意见并得到解决和反馈。
11.“四风”问题: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2.“杀手锏”产品:指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开发并已上市销售的、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特征的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优质产品。
13.“小老虎”型的强街强镇:指年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税收超过40亿元的街镇。
14. “一主两翼,产业集聚;遍布社区,服务惠民”的普惠金融体系:“一主两翼,产业集聚”就是以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为中心,集聚风险投资、产业基金、资产管理、财务公司等综合投资类企业,打造泛金融总部区;以中北镇为中心,在发展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同时,聚集典当、担保、小额信贷等民间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业态,打造天津民间金融街;以西青开发区为中心,建设“金融mall”,突出金融资本与产学研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等科技资源的融合,吸引金融机构设立后台业务和产品研发中心,打造科技金融区。“遍布社区,服务惠民”就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设社区银行和村镇金融服务站,让金融服务、金融产品进社区、进村镇,为“三农”、普通百姓、小微企业主、个体经营户和个人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15.“新三板”: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16.“借用管还”机制:即“举借有度、偿还有方、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性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17. VOCs: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18.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9.清洁村庄“八无”标准:指村庄环境卫生经过整治应达到的标准,即无乱堆乱放、无乱泼乱倒、无乱贴乱画、无乱摆乱卖、无私搭乱建、无垃圾散落、无污水沉积、无卫生死角。
20.物业管理“三三五五”工作机制:即“三提前、三公开、五上账、五到位”。“三提前”是指居委会(工作站)在第一批业主入住前提前介入,在业主委员会成立前提前介入,在物业公司选聘前提前介入;“三公开”是指居务公开,物业公司服务与账务公开,业委会工作公开;“五上账”是指物业企业保证金上账,补贴资金上账,物业企业经营行为上账,开发建设单位维修保证金上账,干部党员表现上账;“五到位”是指社区管理队伍到位,办公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到位,执法服务到位。
21.“助老健康御险”:指将女55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的本区农业户籍老年人,纳入西青人寿老年人“助老健康御险”范围,享受每人每年40元的意外伤害、身故、住院保险补贴及人寿理赔服务。
22.“三超一疲劳”:即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
相关热词搜索: 西青区 政府工作报告 西青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