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税务典型】区地税局廉政腐败防治交流

时间:2023-06-09 15:18:02  阅读:

地税局廉政腐败防治交流以廉治局的工作是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在认真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全面实践防范廉政风险机制建设系统工程,以此工程来确保零发案、追求零过错、实现零追究的主要抓手,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务典型】区地税局廉政腐败防治交流,供大家参考。

【税务典型】区地税局廉政腐败防治交流


地税局廉政腐败防治交流


以廉治局"的工作是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在认真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全面实践"防范廉政风险机制建设系统工程",以此工程来确保"零发案"、追求"零过错"、实现"零追究"的主要抓手,贯穿于全局工作、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始终。通过防范廉政风险,预警干部职工绝对不能进入涉及所有风险的"地雷区",明确需要共同遵守的涉及日常管理规范的"斑马线",力争达到"没有问题早预防,问题苗头早发现,一般问题早纠正,严重问题早查处""禁于未萌,止于未发"的防范目标。其基本作法得到了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的肯定,湖北省、市地税系统将其列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试点进行推广。

一、以教育为先导,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区地税局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注重预防"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中心抓教育,在适应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上下功夫,在增强教育针对性上用实劲,在提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上见成效。

强化理念教育的广泛性。区地税局以"倍加珍惜职业,预防职务犯罪,共建和谐地税"为主题,通过会议、网络、专题调研、领导讲话、舆论引导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厚德载物,臻于至善""低调作人,高调作事""治局理念",强调作为管理者的局领导、中层领导要"以德育人",被管理者的税务干部要"以德容人"。弘扬"立足岗位、彰显特色、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做人、做事文化,提出把理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的要求,按照"不断提升,全面覆盖,规范定型"的思路,基本形成覆盖所有岗位、影响全局干部、具有"地税特色""理念提升"教育模式,通过对理念的学习和提升,全体干部知晓岗位行为规范,自觉把岗位行为规范变成廉政习惯的养成,从而实现廉政教育模式的新突破。为加强对理念教育的领导,区地税局召开专题布署会,成立中青年理论调研小组、税政与业务理论调研小组、思想政治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理论调研小组。制定下发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开展理念教育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完成标准,开展以宣传提升"治局理念""治所理念""个人理念"主题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对防范廉政风险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区地税局坚持把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容易引发和滋生腐败行为的"关节点""突破口",作为警示教育的重点。从最基本的廉政规范、最容易发生腐败的问题和思想认识最模糊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查找梳理出业务、政务和党务三类带有共性的"风险点"745个。其中,业务类413个,政务类248个,党务类84个。按照共性和个性要求,先后对干部进行了"权力风险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算好人生七本账教育"、参观监狱"体验式教育",组织开展以"秉公执法、廉洁从税;自警自励、杜绝风险;执法服务、勤政高效;争先创优、再铸辉煌"为主要内容的"地税工作人员廉政风险防范承诺签名活动",组织开展案例和违纪违法"成本"大讨论活动,使广大干部"身临其境",进一步知道"危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

突出典型教育的示范性。区地税局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系统内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地税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学习先进找差距,争当先进比贡献"的氛围,把学习先进典型的教育过程变成全员受教育的过程。采取设计调查问卷、征询意见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要求每一位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个性观察,结合身边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对照检查自身的不足,提出向先进典型学习的计划、措施与建议。机关各科室、基层各单位,针对各自的实际编写"典型范例"。对形成共识的"典型范例"向区地税局推荐,通过内网进行讨论,发动干部为"身边的先进典型"投票,评选"感动地税人物",使大家对身边的先进典型"看得到、摸得着,学得到"

发挥文化引导的渗透性。力求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廉政风险防范教育就延伸到哪里;税务权力行使在哪里,廉政风险防范教育就渗透到哪里。区地税局开通网上学习平台、开设反腐倡廉网页、征集廉政格言、制作教育专题片、举办知识竞赛、开设情景模拟和案例讲座、开设"国学讲堂"、开设"每周一悟"廉政主题专栏、开展"地税新风展版"巡展、开展读书演讲比赛、制作干部个人文化卡、记录干部工作日志、开展"知恩、知足、知责教育"和读书恩廉活动、分批组织青年干部前往贫困地区税务机关新身体验工作和生活情况、组织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北京大学学习、开展家属助廉和税企、税检廉政共建的综合性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廉政风险防范教育引导呈现四个特点。即:教育对象从群体走向个体;教育内容从抽象走向具体;教育方法从说教灌输走向互动启发;教育体系从零散走向系统。

二、以制度为保障,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区地税局强化以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理念,注重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变按惯例办事为按规章制度办事。区地税局组织专班按照各单位、各部门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修订完善制度15大类98项。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机制建设。

(一)建立制度管理机制

一是严格税收征管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征、管、查、减、免、罚各个执法环节的工作规程,做到执法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将流程管理、系统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风险防范管理之中,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机制制度,形成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风险。

二是坚持办税公开制度。凡是不涉及国家机的,需要纳税人知晓的,都采取各种形式及时、真实地进行告知和公示,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同时,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

三是完善目标考评制度。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考评过程中让干部充分了解和听取建议,在执行过程中加大全体干部的遵守及民主监督力度。坚持公开、公正,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四是建立定期轮岗制度。今年年初,区地税局采取"双向选择",对全局干部进行全面轮岗定位。对平时工作不努力、"双向选择"没人要的干部,实行待岗培训。

(二)建立风险防范监督机制

一是阳光运作。区地税局对涉及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律公开。保证纳税人明白办事的程序、方法、责任等要件。与区检察院建立"双反"(反渎职、反腐败)机制,共同做好防范风险工作。

二是公众参与。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举报箱,聘请监督员等举措,接受监督。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责任风险"的流程,以人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做到层层落实,人人参与,增强公众的参与度。

三是定期检查。对财务管理、行政执法等日常工作,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专班进行审计、检查,抽看财务支出原始凭证,掌握支出的项目和用途,监督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帮助制定整改措施。

四是分级评估。按照风险发生机率或危害严重程度,将廉政风险点划分为橙、黄、红三个等级。发生频率高、次数多,后果严重(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或造成重大损失、重大不良影响)的风险点为"红色"风险;发生频率较高、次数较多,后果较严重(可能承担党纪、政纪责任或造成较大损失、不良影响)的风险点定为"黄色"风险;发生频率低、次数少,后果较轻微的风险点定为"橙色"风险。最后经过集体评查,共确定"橙色"风险点345个,"黄色"风险点253个,"红色"风险点147个。

五是监督防控。根据权力运行的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层监控、分级负责。"红色"风险点在区地税局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主要领导会同纪检监察部门直接监控;"黄色"风险点在科、所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分管领导会同有关部门直接监控;"橙色"风险点由科、所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教育、制度、监督就落实到哪里,构建保持依法行政、清正廉洁的"防护网"

(三)建立风险防控专班机制

一是廉政监督专班。本着公开、公正、监督保护的原则,以纪检部门和群众代表为主,建立5个工作监督小组,即:政府采购工作监督小组,基建工程招标监督小组,公务接待工作监督小组,干部选拔工作监督小组,车辆管理工作监督小组,做到事前预告,事中监督,事后报告。

二是税收执法检查监督专班。由法规科、监察科、稽查局、税务所相关人员组成。本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工作,保护干部的原则,采取日常循环,突击抽查的办法,一月查一次,一户一报告,检查完后要提交抽查结论报告、问题整改报告、征管建议报告、追责建议报告,由区地税局审定后做出相关处理决定。

三是风险点述廉工作专班。由区地税局纪检监察部门、业务科室人员组成,在每名干部对岗位共性风险和个人个性风险进行自查提交报告的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行综合归纳,提出相关的风险预防监督建议,把风险预防作为年终述廉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风险防范综合处理机制

一是信息处理。对纳税人和群众的投诉和信访,由办公室作出受理、解答、办理、批转和处理。设立局长热线电话和网上投诉平台,每天24小时受理群众投诉、咨询和信访。设立效能投诉热线电话,开通廉政热线电话,收到了一人举报,万人监督;处理一人,警示一片的效果。

二是监督督促。组织廉政监督员不定期到企业进行明查暗访,每年召开2-3次特聘监察员座谈会。通过媒体、会议、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方式,发动纳税人与群众对领导干部进行评议。

三是后果控制。推行有错无为问责制。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造成工作失误、不履行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主观不努力,工作能力差,不能按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严格问责追责。实行督办考核制。由区地税局督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一级督办考核,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分类督办考核。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年中督查,年底考核打分排名。对合格以上单位给予奖励,对不合格单位给予扣发奖金和其他处罚。

三、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区地税局按照"推进两化(专业化,团队化)、明晰两责(税收管理责任,纳税遵从责任)、规范两权(自由裁量权,工作主导权)、防范两险(执法风险,廉政风险)"的工作要求,把税收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全过程,淡化办税人员与税务人员的个人联系,强化税务机关的窗口服务和团队服务,初步体现了税收管理员减负、纳税人满意度提升和纳税人成本降低的效果。

(一)贴近规范化建设需要,打造服务兴税新舞台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将办税服务厅职能拓展作为改革的推进器,以实现由"先审后办""先办后审"的革命性制度创新为目标,在办税服务厅率先启动专业化管理改革新模式。目前,办税服务厅可办理涉税业务事项57项,其中保留原办税服务厅工作项目25项,前置工作项目29项,新增服务项目3项。前置的29项工作项目中税务所前置工作为13项、机关职能科室前置工作为16项。在办税服务厅办理的57个具体工作项目中,共设置申报纳税、发票管理、综合服务三大类共计54个工作窗口,其中包括7个机动窗口,可根据窗口工作量的变化灵活转变窗口职能。经过运行实践,基本形成了"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申请办理涉税事项,一般由办税服务厅受理或办理"的格局。

(二)贴近纳税人需求,新增三大服务项目

区地税局在"先办后审"改革理念指导下科学设计工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在充分信任和新生纳税人的前提下提供最优服务,将纳税服务做优、做细、做实入手,增设导税咨询、综合服务、纳税人学校三个服务项目,形成由引导、解疑、培训为内容三位一体的服务架构,全方位多角度切实提高了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

导税咨询组--从单项服务到全程服务。在办税服务厅入门两侧设置导税咨询台,角色定位于"接待员、联络员、协调员、救火员",为纳税人提供柜台式的定向辅导和引导服务,让纳税人知道办事到哪办、怎么办。截止2月底,为纳税人提供种类咨询辅导服务逾104149人次,及时进行人员疏导、流程介绍、工作指引等各项工作,缓解了窗口压力,节省了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地流转时间和办事效率。

综合服务组--从多部门服务到一窗式服务。综合服务窗口是专业化改革中前置事项的主要受理窗口,分布于区地税局二楼大厅,承担了28项前置事项受理、办理职能,申报期内,共受理或办理各类前置事项232167户次,将纳税人事项办理流程从以往跑多头找多人改变为一个窗口一类人员的定点定向服务。区地税局设立"局长值班室",局领导靠前指挥,轮留现场指导工作,各科、所轮流派员在综合服务窗口代岗服务,辅导和现场审核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保证了综合服务窗口新增职能受理及时准确,出件规范标准。

纳税人学校--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纳税人学校功能定位于税收宣传的"新空间",新办企业的"新课堂",税企交流的"新平台",社会监督的"新窗口"。通过对纳税人开展税收政策宣讲和纳税技能培训,让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时"不多缴、不少缴、不违规、不受罚"。在市局的支持下区地税局以所长、税管员的权限配置了40个代码,下放到纳税人学校用于信息维护、税种认定、初次发票领购认定等事项处理,做到了一站式解决新户落户管理、税种认定、发票核定等事项,规范迅速地将达标的新纳税人移交税务所纳入正常管理。先后举办培训班81场,培训纳税人3417户,日常接受纳税人培训咨询7049人次,办理新户落户3417户、发票领购资格认定3242户、税种认定3417户,办理税银联网2738户、网上报税3162户、办理网络发票4044户,采集新户基础信息202700条。

(三)贴近专业化管理需求,减环增效释放征管资源

区地税局一方面通过流程重组实现审批"扁平化",将税务所和科室负责的涉税审批权限最大限度前置,另一方面减少审批环节,将事前监管变为过程监控。经过32个事项进行的流程再造情况梳理,共减少工作环节55个,为纳税人提供了最简程序、最短路径、最少环节的办税服务,打破了纳税人事无巨细要找税管员的传统模式,内部的征管资源也得到有效释放和科学整合。

纳税人从进进出出办事到随到随办随走,纳税成本明显降低。过去,纳税人办理行政许可、发票用量调整、税务证明等项目的审批业务,由于资料缺失、找不到人等原因要来回跑多次才能完成,影响了税企双方的工作效率,也影响了税企关系的和谐。如今,纳税人主动发起的这些涉税事项的办税流程,按照导税咨询组预审--受理窗口前台初审--后台审批--值班局长签批的新流程进行办理或办结,减少纳税人往返税务机关的次数和等待时间,提高效率,帮助纳税人降低纳税成本。

纳税人从上上下下找人到窗口办理办结,税管员工作负担有效减轻。区地税局将29项工作事项前置,平均每天至少减少了税管员144个或144N个的工作量,较好解决了税管员每月申报期内陷于日常事务而无法开展其它工作的困境,切实减轻税管员的负担。如发票缴验在发票发售窗口实行就表缴验,减少了税管员人工缴验发票的工作量。过去,税种认定、发票增种增量、简易处罚事项、各类涉税事项的受理耗费了税管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改革后,事项受理环节全部前置,部分审核环节前置,使税务所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对9个税务所16名税管员同期数据抽样比对,改革前在税务所服务纳税人人数为1054人,改革后为323人,同比减少731人,下降了69%

(四)适应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降低了执法和腐败风险

结合实际,实行人员专业化分工。在税务所内实行团队化管理,确保一个征管年度内征管状态、人员状态的全面稳定。重点税源所在所内设立税源管理岗和文书管理岗,另设两名纳税评估人员,负责本所纳税评估工作;一般税源所人员调整按要求分设三组:税源管理组、日常管理组、纳税评估组、三个组组长分别由所领导兼任。

界定职能,实行事项无缝化衔接。区地税局在新模式的推进过程中随时根据实践情况进一步调校和完善专业化工作流程,明确规定每项工作启动时间、传统时间、传递方式和完成时限,各环节任务下达、接受、反馈、衔接采取工作单、传递单形式,设立《税源户检查表》、《欠税检查表》、《未申报户检查表》等流转于税源管理组、日常管理组、纳税评估组和各环节的表、证、单、书形成一个任务发起、具体落实、及时反馈的有效体系。对催报催缴工作、减免税工作、征管工作确定三名事项跟踪员,对减免税内部流转调查审核阶段的跟踪指导;对电子资料、网络发票、协税护税等事项落实的跟踪指导。

硬化措施,实行工作清单化部署。采取列表式、清单式工作方式,把各项工作内容分时段、分对象、分要求、分责任确定工作进度,明确工作标准,确保旧模式下历史信息完整、准确地转移至新模式阶段。现阶段主要对税源清结、电子征管资料的录入维护、欠税清理备案、减免税清理备案、统筹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要求等五项工作分期分阶段进行清理、备案、落实。

规范程序,防范执法腐败风险。区地税局查找风险点745个,业务类413个,党务类84个。政务类248个,区地税局专业化改革主要涉及8个业务管理类风险:税务登记类11个环节,发票管理类6个环节,纳税申报类5个环节,税费征收类3个环节,征管资料类1个环节,减免税管理类4个环节,税务检查类2个环节,行政处罚类1个环节。新旧模式的风险点初步比对,分为转移、降低、化解三种情况。

一是风险转移。前置29项工作项目,其中税务所前置工作为13项、机关职能科室前置工作为16项;同时按照"先办后审"的改理念,减少审批环节,将事前监管变为过程监控,导致前移51个风险点。如:补充信息认定,以前由税管员完成,专业化改革通过对办税服务厅职能拓展,将落户管理、税种认定、信息采集全部前置到纳税人学校实行"一站式"办理,达到规范迅速地将达标的新纳税人移交税务所纳入正常管理。风险前移的同时也降低、化解了税管员的相关执法风险。

二是风险降低。专业化分工、团队化协作及流程精细化重组,界定事项办理流程,明确办理环节、责任人员、办理时限,有限降低30个风险。如:减免税管理,新模式下减免税管理按受理-调查-审核-审批流程实行集中受理、电脑管理、分级审批、限时办理、全程监控。在集中受理时必须进入减免税电子审批程序,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运转过程中按照规定的职责、程序、权限和时限完成登记、调查、审核、审批工作,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同步传递。在电子程序和工作规程的严格控制下,实现窗口受理分配任务、税务所下达任务双人调查、审批机关及责任人逐级审批。

三是风险化解。新模式以尊重纳税人、信任纳税人为前提,把相关事项的责任人还给纳税人;流程再造提高执法监控力度,有效化解11个风险点。如:发票缴验事项在发票发售窗口实行就表缴验,纳税人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减少税管员缴销环节,化解了该环节的执法风险。

四、以绩效为标准,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区地税局按照"分层评价,下管一级"的原则,对评价对象履行职责的工作效能、工作效果和行政成本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绩效评价,进一步落实责任,科学配置反腐倡廉建设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以责任保证绩效,试行问责追责考评。区地税局制定了《工作考核、问责、追责、预警实施方案》,通过制度执行与工作考核挂钩,考核与问责、追责相结合,构建以考核、问责、追责、预警相统一的责任网络,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规范各项工作行为,提升防范风险能力的机制目的。区地税局针对企业减免税逾期办理的情况召开执法问责会,对税务所、税政科相关责任人实施公开问责。区地税局集体审议小组听取了问责对象的陈述申辩,对涉及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税务所与税政科之间的减免税办理程序、资料交接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询问,通过实名投票通过问责集体审议决定。

(二)以勤查确保绩效,开展月度执法检查。区地税局坚持开展月度执法检查,由法规科牵头,抽调各所分管法规的副所长和业务骨干,从一、二、三级户管中抽出61户、从房地产行业抽出28户、从房产税、土地税入库异常户中抽出27户,共计11609年度的征管资料,对征管资料归档、税务清洁、欠税管理、发票管理、减免税管理、税收政策执行、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使用情况、房地产行业营业税征收情况、土地增值税预缴情况、房产税土地税入库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税款征收不到位、减免税逾期办理、历年欠税未纳入欠税管理、预收账款未转收入等整改工作列入专项督办内容,对未及时整改的税务所进行了通报,责令限期改正反馈。

(三)以技术支撑绩效,构建廉政、勤政管理平台。年初,区地税局对反腐倡廉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统一规划分解,通过"任务管理"模块发布到基层各单位。工作发布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完成时限、考核分值、任务来源、责任人等。采取定量的方式,按照年度纪检监察重点任务对平台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具有统一的时限要求和规范的工作标准。年底,区地税局对各单位全年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的综合情况进行评分。根据各单位的不同情况给予工作加分和工作减分,各单位可在"任务考核"模块中查看到本单位的得分情况,区地税局通过联系基层、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各单位纪检监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年度先进的重要标准,还作为干部提拔、任用、交流的重要指标。

区地税局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填补了地税系统建立反腐倡廉预警机制的"空白"。通过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构建安全地税,使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力推动了税收中心工作。2010年,区地税局组织各项税费收入65.12亿元,增长8.07%,地税收入总规模位居全市地税系统第一。《中国税务》刊登了区地税局防范廉政风险的作法,全省地税系统在区地税局召开现场会推广了该局的经验。目前,区地税局以防范和解决"执法不严""作风不廉"这两大根本性问题为重点,加强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评估预警机制、教育引导机制、阳光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督办考核机制,从源头上拓展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为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地税局 腐败 税务 【税务典型】区地税局廉政腐败防治交流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