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体系取得新成绩
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摘自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贾治邦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产业》》
【年(卷),期】2008(000)002【摘
要】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林业部门认真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团结协作,狠抓落实,林业改革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加强,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生态文化建设出现了好势头,发展领域不断拓展,林业功能不断增强,现代林业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
【总页数】4页(P6-9)
【作
者】贾治邦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局长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757.4【相关文献】
1.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指出
林业发展面临极好的战略机遇[J],2.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实现林业发展宏伟目标——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3."十一五"林业发展总体要求和准则--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
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4.产业体系取得新成绩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摘自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J],5.力争新突破
取得新成绩─—在上海市一九九七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陈良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下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林下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农林业生产方式与经济现象。林下经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目前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循环农业的理念是林下经济产生的科学基础,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林下经济产生的前提,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林下经济已成为我国继循环农业后主要农业经济发展现象之一。
第一节
概念与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林下经济发展迅速。林下经济的发展与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发展背景、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背景。首先,和谐林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次,农林生产涉及农村干家万户,林下经济发展已经生成为一种活跃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林生产领域中的经济现象,林下产业已经成为新兴的绿色产业。一、概念
在各地的发展实践中,人们对林下经济的理解也多有不同,目前关于林下经济的概念尚未有科学准确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林下经济,就是一种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有研究者认为,所谓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下土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有人认为,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文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态系统。还有人认为,林下产业开发是以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生物生态系统和能量流动规律,以林地、林木资源为依托,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多层次、多时序配置组合,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开展的林下经济活动。
对林下经济的概念有不同的定义,一方面,若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来概括我国蓬勃发展、类型多样的林下经济很难,另一方面是这一新兴学科发展的初始阶段的必然规律所决定的。尽管如此,我们对上述定义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它们在文字上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其本质并无明显的区别。它们实际上是代表了各地区的实践者在发展中对林下经济的不同见解,也正是这些不同的认识,促进了林下经济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林下经济的概念是: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产与经营系统。
二、内涵
林下经济不同于农林复合生产,具有丰富的生产与科学内涵。产业互补、生态优势、应用优势是林下经济内涵的主要表现。
(一)产业互补
传统的农业是单一的种植业生产,保留自然经济的特性,其产业十分低下,与工、比无法比拟,在现代社会中,也不可能分享到社会平均利润。只有在农业产业链接上,与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体化经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实现农业对社会平均利润的共享。可以说,林下经济就是这种产业链延伸的一种实例。
林下经济有助于减轻林业产业的压力,优化环境。就我国而言,林业由于经营周期长,抚育成本高,连续投资三四十年后才可有直接经济效益,加上我国很多贫困地区交通闭塞,教育落后,发展林业全靠“政府输血”,林业对市场应变力极差,造成林业的停滞甚至减退的局势。正因如此,由农户发展单一林业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国农村的低集约化、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的状态也不利于全民参与发展林业。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实现以短(农业)养长(林业),以林护农。林木或果木到达成熟期,只要管理得当,其比较利益将大大高于单纯的农、林业。在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对果园、果粮、桐粮、农田防护林、农田、林地的十多年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总体情况
是:果园最佳,果粮间作、桐粮间作都优于农田和林地,综合效益则是果粮最佳,农田防护林、桐粮间作优于单纯的果园和林业,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与单纯的农、林业相比,林下经济有生态和经济的综合优势。农业和林业都是经济基础产业,既为人类创造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存环境,又为社会的文明和发展提供最初始的推动力,生产初级产物(即循环和流动的物质)。农业为人类提供粮食,而林业保障生态环境,两者缺一不可。我国农业和林业历来都靠政府财政补贴,自身不能解决效益低下、生长周期长、市场适应力差的问题。种种原因造成近几年不少土地抛荒不种的扭曲现象和林业发展的长期停滞,当然这些趋势主要还受经济利益的诱导影响。而林下经济可利用农、林业各自优势,达到取长补短、增产增值、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等综合效果,这正是现代全人类所追求和倡导的,所以林下经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生态优势
与普通生态系统一样,林下经济的系统由生物和环境构成,环境决定生物的种类结构和生存条件,生物反过来也影响环境,同时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或是有利,或是有害。林下经济在人为干预下,发挥了生物间的有利作用,配置林木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条件,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小气候。它架构于多种类、多行业的基础之上,依据生态学的营养级、生态位理论,合理组织系统结构,从而达到理想的功能和效益。
林下经济系统的多层次、多用途的结构,符合生态系统特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保护环境等生态和环境要求。实践中,生产者从自然、经济、社会的某些因子出发,选择生物组分来构建生产系统。如考虑土地缺乏肥力,选用豆科树种与农作物搭配,可以固氮改善地力,掌握好树的数量和布局方式,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在北方多风沙地区,配置农田防护林和林网,其中的林木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改良了自然环境,可以涵养水源,促成局部保温保湿的稳定气候,使系统的抗逆性加强,农作物获得这样的保障,相对于“靠天吃饭”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林下经济可发挥其生态优势,林木系统的林冠可以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及活的地被层可使降水渗入土层,减少表面径流和土壤冲刷,增加土壤湿度。有研究表明,黄淮海平原营建农田林网、林粮间作系统,可使系统内土壤湿度比无林网农田对照高U8%—10门%,降低尘埃20%—60%,系统形成良好的小气候和自净化功能,具有较高的动力和水文效应;梨粮复合模式光能利用率比周边种植模式高1013%。林下经济对环境质量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林下经济系统大气中C02浓度平均比单一的农业系统低,对N20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
一般认为,林下经济的目的在于持续稳定的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破坏性扩大自然资源,这符合当前提倡的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因而将林下经济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三)应用忧势
由于林下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将重新确定遗传改良、选育、栽植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新目标,这些对林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我国林下经济研究中关于这些方面的报道还很少。不同地区哪些植物相互搭配可组成最佳的生产结构,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以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探讨具有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
林下经济发端于农、林业两大国民基础产业,理论上受多种学科指导,可望达到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解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生态和经济的矛盾,以及工、农产业效益差别悬殊以及实施粮食、林业基本国策等方面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林下经济在农业、林业和(或)牧业、渔业间形成产业互补,使农业分享到其他产业的社会平均利润,这是稳定农业的关键所在。人类农、林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和各种经验技术都可方便地移植到复合系统中去,使其具有实践可行性,这些优势决定农林复合系统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今天和未来,理应成为农、林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新
思路和模式。
不可否定农、林作物问存在竞争等不良影响,林下经济系统种群互作已成为现代林下经济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优化的复合结构模式必须使系统各种群具有广泛的生态位分化,在结构设计时,要充分减少种群复合经营的负互作,提高正互作,并从时、空、量、序4个方面进行系统调控,促进模式优化与系统的持续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林下经济的作用在于努力使农业和林业相互结合、相互利用、相互制约,要想弄清农业和林业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对整个农村系统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对林下经济的实践者开展更加全面的培训。随着对林下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会出现许多需要解答的问题,而人们对林下经济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林下经济的结构和模式也将会日臻完善。第二节
特
征林下经济的特征主要包括生态特征、生产特征、经济特征等方面。一、生态特征林下经济的生态特征主要包括:复合结构、耐荫性、共生性、半野生性等方面。(一)复合结构
林下经济的结构是系统内的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一般可分为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4种结构。这4种结构的合理性与协调性是能否充分发挥不同种类生物组合种群的共生效能,优化林下经济模式、提高林下经济效益的关键,所以合理调控林下复合结构,是林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1.物种结构
物种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中生物物种的组成、数量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物种的多样性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合林下经济经营的主要物种一般包括乔木(经济林)、灌木、农作物、牧草、食用菌和禽畜等。理想的物种结构能对资源和环境最大利用和适应,可借助于系统内部物种的共生互补生产出最多的物质和多样的产品。对比单一的林业系统,可以在同等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条件下,借助结构内部的协调能力达到增产的效果。确定物种结构需要掌握物种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以达到不同物种间的最佳组合。
2。空间结构
‘
空间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各物种之间或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可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般由物种搭配的层次、株行距和密度决定。垂直结构即复合系统的立体层次结构,它包括地上空间、地下空间结构。一般来说,垂直高度越大,空间容量越大,层次越多,资源利用效率则越高。但并不表示高度具有无限性,要受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因子的限制。水平结构是指复合系统中各物种的平面布局,种植型系统由株行距决定。水平结构又可以分为周边种植型、巷式间作型、团状间作型等。其中,周边种植型是农田防护林网的主要结构模式,巷式间作是林(果)作的常见模式、团状间作类型类似于团状混交等。3.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中各物种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和资源环境协调吻合的状况。由于任何状态(资源)因子都有年循环、季循环和日循环等时间节律,任何生物都有特定的生长发育周期,时间结构就是利用资源因子变化的节律性和生物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关系,并使外部投入的物质和能量密切配合生物的生长发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得复合系统的物质生产持续、稳定、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根据系统中物种所共处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间作型、长期间作型等形式。
短期复合型一般是以林为主的林下复合系统。在林木幼年期或未郁闭前,林下可种植作物,但林冠郁闭后,由于林下光照的减弱,则不能继续种植作物。
长期复合型是以农为主的林下复合系统,在物种配置时,充分考虑各物种的生物习性,一般采用疏林结构模式,充分发挥各物种的正作用,达到相互间“共生互补”的目的。
4.营养结构
营养结构就是生物间通过营养关系联接起来的多种链状和网状结构。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基础,主要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物质不断地被生产者吸
收,在日光能的作用下,形成植物有机体,植物有机体又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又被肉食动物所食,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死亡后又可以被真菌、细菌等分解者分解,这些环节形成有机的链锁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织、相互连接而形成食物网。林下复合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营养结构,减少营养的耗损,提高物质和能量转化率,从而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二)耐荫性
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林下经济中所选择的作物一般具有耐荫性。耐荫性是指植物在弱光照条件下的生活能力,是植物为适应低光量子密度,维持自身系统平衡,保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它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和植物对外部光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两方面决定的,是一种复合性状,是植物的一项重要性状。耐荫植物之所以能在蔽荫条件下正常生长,是因为他们具有低的光补偿点和呼吸消耗,在弱光下具有高的量子羧化效率。这样可以使它们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有较高的光合物质积累。(三)共生性
由于林下复合系统至少由两种物种组成,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不可能离开其他生物而独立,生物种群之间大多数都存在着共生、互生和抗生的关系,生物种群的协调共存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其中,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互生是生物之间互相促进、相互防护的重要机制,因此,共生性是林下经济的生态特征之一。比如,利用豆科植物种群的生物固氮作用可以给其他种群提供有益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群落的生长与繁殖。应用乔木和灌木给一些耐荫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利用贩则的作用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等等。
(四)半野生性
林下复合系统是按照人的意愿设计和建设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不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半野生性。林下经济不仅涉及农学、林学,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等诸多学科,它是多种学科的有机综合。由于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有其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组成成分之间有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和经济效益上的联系,还要充分考虑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在功能上和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经营的目标不仅要注意某一成分的变化,更要注意成分间的动态联系,保持和加强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要把取得系统的整体效益作为系统管理的重要目的。林下经济注重各物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统一,具备很强的生态稳定性;木本植物与作物结合延长了土地的循环周期,具备时间的稳定性。由于林下产业是一种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组合处理上要求有更高的技术。二、生产特征(一)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因此,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林下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相对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标准。从我国情况看,目前,林下经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不可替代性
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林下经济的相当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即使能取代,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广大农村来说,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特别是为了满足农、林产品市场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则必须保留或采用人工作业。
2.发展的阶段性
林下经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伴随着我国农林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林下经济的发生与
发展,有其经济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林下经济成为一种产业,是市场发展的选择,也将经历兴起、发展、高潮、衰落阶段,我国的农业和林业产业化工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总体还处于从现代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劳动力仍呈现出典型的“无限供给”的特征,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因此,林下经济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3.存在的广泛性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涉及一、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覆盖城乡两大地域,遍布山林和原野,发展的形态日益丰富,惠及农村干家万户。
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林下经济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技术密集型产业
林下经济是在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林下经营过程中,大量使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依靠科技支撑,是林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下经济将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相应的科学理论和科技知识及智慧进行科学管理,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林业的产出量或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要素使用量,即提高农、林业效益的目的;同时,林下经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农、林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林下经济生产过程并实现产业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林下经济具有很高的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商品率;现代林下经济又是高效益的产业化的农、林业和市场化农、林业,它强调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由此产生的效益和利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三)依托林业资源
林下经济充分合理利用林地、植物资源,通过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开展农林生产,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餐饮服务,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增长,丰富了林业和农业生产的内容。
(四)产品与市场对接
林下经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紧贴市场,以市场的需求定位产品。迎合当今社会人们祟尚绿色、崇尚健康、崇尚自然的消费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绿色、无污染、原汁原味的“土特”产品,形成生产产品和市场完全对接,为市场提供了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五)生产专业化
林下经济以提高林特产品商品率为目的,依托绿色,突出特色,着力做好“专”的文章。有以林药业为主,有以生态旅游为主。有以绿色食品餐饮为主,有以专业养殖为主,使林下经济的主导产品专业化进一步明显,提高了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林下经济的最佳效益。
(六)经营主体多元化
林下经济的经营者不仅包括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也有农场干部职工、下岗工人和林业科技人员。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使投资主体形成多元化,从而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达到了全社会办林业的目的。同时,社会各界通过投资林业分享到林业带来的效益。
三、经济特征(一)生态一循环一立体型经济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它是保护环境的经济。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林业产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林业产业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林业是典型的现代城市林业,其林业产业是服务北京、依托城市的产业,其定位在精品高档、出口创汇和生态环保。利用首都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有利于促进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二)以林为主的农林畜复合共赢经济
林下经济系统是一个包括种、养、加工系统的庞大体系,其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发挥依赖于各种专门技术的投入。先进的技术能使系统的物种组成、结构更趋优化,循环转化率更高,系统的效益最佳,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也得以改善。
林下经济的兴起,进一步加快了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形成多维立体产业经济结构,它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复种指数的提高相当于使有限的林地资源“扩宽拉长”,提高综合效益,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农、林、牧是生物性的物质生产部门,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例如洪涝灾、干旱、风沙、冰雹、水灾、病虫害等等,在田间广阔的地域上进行生产,自然灾害难以避免。然而林下经济的各种物种和牲畜,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是不同的,根据当地经常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合理配置各种作物的比例,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价格对农、林、牧生产结构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林下经济系统通过发展多元化的复合经济,实行了产业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结构系列化,并且积极发展加工工业,分散市场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以短讣长的可持续富民经济
林下经济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把林业、农业、牧业、副业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特点的复合生产系统。从经济上看,相对于林业生产来讲,这种生产系统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可以起到以短养长、以耕代抚的作用,提高劳力、财力和肥力的利用率。
传统的农业是单一的种植业生产,保留自然经济的特性,其产业十分低下,与工业无法比拟,在现代社会中,也不可能分享到社会平均利润。林下经济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对土地多方面的、可持续性的利用,这显然是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无法比拟的。在林下经济系统中,部分林业用地可提供给农业和畜牧业经营使用,同时森林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也被用来造林,以便提供用材林、薪炭林和其他林副产品,这使得有些地区在保护森林方面的压力有所减轻,避免了侵占或毁坏森林的事件发生。一般来讲,林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用材,而林下经济系统强调的是多种用途树种,如粮食树、果树、饲料树、土壤改良树等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树种;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根系分布、产生很多地被物和其他特性的树种在林下经济系统中得到充分利用;对于那些曾被认为对森林有害的灌木也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这样能更好地获得物种多样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在农业产业链接上,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体化经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实现农业对社会平均利润的共享。可以说,林下经济就是这种产业链延伸的一种实例。
林下经济系统有助于减轻林业产业的压力,优化环境。就我国而言,林业由于经营周期长,抚育成本高,连续投资三四十年后才可有直接经济效益,加上我国很多贫困地区交通闭塞,教育落后,发展林业全靠“政府输血”,林业对市场应变力极差,造成林业的停滞甚至减退的局势。正因为如此,由农户发展单一林业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国农村的低集约化、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的状态也不利于全民参与发展林业。林下经济系统可以实现以短(农业)养长(林业),以林护农,林木或果木到达成熟期,只要管理得当,其比较利益将大大高于单纯的农、林业。有学者对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对果园、果粮、桐粮、农田防护林、农田、林地
的十多年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总体情况是:果园最佳,果粮间作、桐粮问作都优于农田和林地,综合效益则是果粮最佳,农田防护林、桐粮间作优于单纯的果园和林业。又如对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坡地林下经济系统的研究表明,与农地系统相比,林下经济系统的生产力比对照系统高9.7%,劳动力产值提高了26.08%,薪材饲料提供能力可提高22.36%,木材提供能力增加了32.28%等,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林下经济着眼于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平衡,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扩大林业再生产。林下经济中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还有加工业和旅游业,农民可以从中获利,并把资金投入到生态林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中,促进生态林的发展。
如林下经济中的林草模式,种草的收益完全可以保证林木成材之前幼林所需的抚育管理费用,并可实现盈利。与纯林相比,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周期长、投人大、见效慢的问题。林草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林草间作中草的收益可有效解决林木采伐前期的幼林抚育费用,克服了纯林营林过程中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局限性,体现了以草养林、以林护草、林草互补、长短结合的优越性。
与单纯的农、林业相比,林下经济系统有生态和经济的综合优势。农业和林业都是经济基础产业,既为人类创造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存环境,又为社会的文明和发展提供最初始的推动力,生产初级产物(即循环和流动的物质)。农业为人类提供粮食,而林业保障生态环境,两者缺一不可。我国农业和林业历来都靠政府财政补贴,自身不能解决效益低下、生长周期长、市场适应力差的问题。种种原因造成近几年不少土地抛荒不种的扭曲现象和林业发展的长期停滞,当然这些趋势主要还受经济利益的诱导影响。而林下经济系统可利用农、林业各自优势,达到取长补短、增产增值、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等综合效果,这正是现代全人类所追求和倡导的,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的新路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所谓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是指林下经济中各物种生产周期的长、短及在生产周期中所获得的效益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一般为一年,当然,还有生产周期更短的,如食用菌、蔬菜等。畜牧业的生产周期差别很大,大牲畜2—3年,家畜中羊为2年、猪不到1年,家禽为几个月。以取毛为对象的羊、免一年里收获1—2次。林木的生产周期长,但效益周期的差别就很大,除用材林外,防护林和经济林虽然周期长,但在几年以后就能年年有收益,如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等,防护林周期越长,防护效益越大,这种效益体现在被防护的农业和畜牧业的效益之中。
在确定林下经济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必须考虑到长期效益作物和短期效益作物的匹配。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为解决温饱可优先发展短平快项目,但也应该积极安排中长期效益的项目,促使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四)资源利用率高的多产业结构模式
同一地块上存在于农林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3种经济关系特性,即增补性、互助性和竞争性。林下经济系统经济效益的中心议题是寻求一种平衡,即单一农业经营由于林业或草畜业的介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木材及其他产品增加而带来的经济所得之间的平衡。
某一地区的光、热、水、气等资源一般是固定的,林下经济发展立体结构(空间上和时间上),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水、土地等资源,可以使这些资源分层利用,提高系统的总产出。
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开发多种资源,生产多种产品,发展地方经济。林下经济系统,既可产出农产品、林产品,还可产出牧产品、旅游产品、清洁能源产品等用多产业结构模式替代了林业或农业的单一生产结构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了农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且产业和产品的多样性,可以增强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供需关系上的适应性,减少经营上的风险。在开展林下经济工作中,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可以开发利用林木、植物、动物、菌类、能源
(沼气)等资源,还可有意识地配置不同的林下经济,实现多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还可以形成各种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资源,吸引广大的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让具有“朝阳产业”美誉的生态旅游业在林区蓬勃发展。
由于自然资源在数量上和可利用量上都是有限的,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都将导致或加深某些资源的紧缺。优化的生态系统应满足资源节约利用的原则。因此,如何在同一地块上有效地配置农林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构成了林下经济评价的基本内容。(五)外部性较强的林业经济形态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等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具有联合生产、外部和公共产品等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食物安全功能、环境功能等更加突现其重要性。农业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并不直接反映在市场中的生产和消费的效应,即农业生产的外部性特征。
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较强地依赖于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反过来又影响或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我国农业经营往往以农户及小农场为主,单位规模较小,因此农业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差距较其他产业为大;再加上农产品一般来说数量大、价值低、易腐烂,运费相对高,储存损耗大,农产品价值实现的难度大,使农业在交换中往往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农产品市场供求波动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他商品。这些特征使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被迫接受外部成本或流失外部收益,农业与外部性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农业的正外部性、公共物品特性及可能引起的成本提高,单纯靠市场机制是无法推动其稳定发展,必须依靠调整政府行为。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共部门对外部效应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税收调整、发放补贴、政府规制。其中,政府规制主要是针对负外部性的,不适于具有正外部性的农业。税收是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的传统手段,即对具有负外部效应的产品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数量的税收,对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产业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来降低其生产或消费的私人边际成本。近年来,我国农业实行免交农业税政策,税收减免方式对农民的激励作用不大。补贴也是实现正外部效应内在化的传统手段。提高政府对农业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和补贴,重点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等的投资或补贴。通过政府增加农业科学研究的投资,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将研究重点转向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通过政府支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项目投资或补贴,降低农业生产者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力和利润水平等措施,激励农业的发展。
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不同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外部性。林业作为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同样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林业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为人类提供着巨大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对于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林地、林木资源的价值;对于生态价值,目前国际社会对林业生态价值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林业的水文服务价值、森林景观或美化环境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贮存价值等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环境、固碳与制氧价值、森林防护价值、森林游憨价值、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等方面的价值;对于社会价值,包括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
正因为如此,林下经济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单靠生产者本身是很难实现的:如在收益方面,林下经济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而生态效益不是马上就能得到的利益,生产者往往只顾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效益,使整个系统受到破坏;在资金方面,要建立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初期的资金及其他物质投入较多,但近期的收益却很少,对于收入低微的生产者来说是很困难的;在技术方面,林下经济的建立需要更为复杂的管理知识以及技术措施。
此外,林下经济带来的环境效益是多方面的,其范围往往会超出系统所在地的局限,如在小流域治理中常常发生上游治理,下游受益的情况。因此,对治理地区的支持与补助实际上是对他们贡献的应有补偿。要建立这种持续稳定的生产系统,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发展初期必须给生产者以资金、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优惠。但是,仅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开展教育和培训,必须有生产者的参与与兴趣。结构类型的选择必须依赖于当地人熟悉的物种及生产结构。采取“长、中、短’’相结合的方法,使投资者既获得了眼前利益,又保证了长期的生态效益。(六)环境友好型经济
林下空气新鲜、清洁卫生,林下环境以其贴近自然的生产方式,使林下产品具有较高的绿色、环保、自然、无公害指数,已成为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林下养殖把畜禽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间,可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菌传染,改善居住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对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
系统与模式
一、系统
林下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组分、多层次、多生物种群、多功能、多目标的综合性开放式人工生态经济系统。
林下经济系统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认识:理论上,它是对生态学、经济学及工程学等学科的创造性运用和充实;实践上,它是一种拓展产业的体系,集农林牧渔游于一体,实现了产业间经济互补、物质能量的多层互用和系统潜在生态优势的发挥。
林下经济涉及林业、农业、渔业、牧业、副业、旅游业等,根据各自的研究与发展区域,以产业的结合形式为标准,我国的林下经济系统划分为农林间作、林牧业经营、林禽业经营、农林牧经营、农林渔经营、多用途森林经营、森林旅游经营等7种系统类型。
林下经济系统发端于农、林业两大国民基础产业,理论上受多种学科指导,可望达到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解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生态和经济的矛盾,工、农产业效益差别悬殊以及实施粮食、林业基本国策等方面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林他产业的社会平均利润,这是稳定农业的关键所在。人类农、林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和各种经验技术都可方便地移植到林下经济系统中去,使其具有实践可行性,这些优势决定林下经济系统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理应成为农、林业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思路和模式。
此外,林下经济系统的作用在于努力使农业和林业相互结合、相互利用、相互制约,要想弄清农业和林业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对整个农村系统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对林下经济系统实践者更加全面的培训。随着对林下经济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会出现许多需要解答的问题,而我们对林下经济系统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林下经济系统的结构和模式也将会日臻完善。二、模式纵观全国林下经济发展,产业开发模式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林菌模式即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种植食
林菌模式是在地上栽植乔木,树下种植菌菇的双层立体栽培模式。树下种菌菇使土壤湿度增加,菌菇覆盖的保湿反光膜,通过反光,增强树冠内膛光照,促进树木增长;菌菇废料是树木适宜的上等有机肥,二者互惠互利,实现植物链的良性循环。
林菌间作的优势:①不占用耕地,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②基础设施标准低,资金投入较少,相对于传统设施农业,林地食用菌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种植户在基础设施上的一次性投入较少;②生长期短,投资回收快,食用菌生产周期从菌棒投放到收获完毕一般不超过3个月,部分品种生长周期甚至只有1个半月,生产期短,降低了投资风险,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④林菌间作,促进林木生长,食用菌生长需要喷洒适量的水,大面积的食用菌生产有力地延缓了水分的蒸发,使林木生长对水的需求有了保障,从而促进林木生
长。
·
(二)林禽模式
在林下透光性、空气流通性好、湿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
发展“林下养禽”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种养殖产业,实现林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途径。林禽模式主要是在林下养殖柴鸡。林下为柴鸡提供生存环境,鸡食昆虫,不需再喂任何添加剂,鸡蛋产量比普通鸡蛋高出15%—50%,同时,鸡粪还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实现了林“养”鸡、鸡“育”林。(三)林草模式在郁闭度0.7以下的林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首稽、黑麦草、鲁梅克斯等。
在此模式中,草本植物可作为纽带,使系统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型生态系统。草本植物所发挥的功能主要在于:增加地表覆盖率,有效抑制幼龄林地的水土流失和扬沙起尘;改善树木生长环境,降低盛夏地表温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地表部分刘割后可直接作为树木的绿肥;地下根系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有利于保水、保肥;作为饲草供给草食家畜,家畜粪便直接还于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四)林畜模式
在生长4年以上、造林密度小、林下活动空间大的林地,放养或圈养牛、羊、免等。
林畜模式是林草模式的延伸,也可以称为林一草一畜模式,即林下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
(五)林药模式
在末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较耐荫的中草药。如白芍、百合、板蓝根、田七、冬等。天门
林下种植中药材,折合每公顷年收入7500元。10500元,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还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六)林粮模式
在末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豆类等作物。一般以绿豆、豌豆等小杂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七)林油模式
油料作物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种植作物一般以花生、大豆为主。
(八)林特模式且又覆盖地表,防止
在郁闭的林地内浅埋孵化好的蝉卵种条养殖金蝉;在林地内养殖林蛙、蚂炸等。
(九)林蔬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林菜立体种植,使垦后的林地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给林地创造了良好的通气条件,起到了以气促根的作用。同时铲除了杂草,使林地得到了全面抚育,杜绝了森林火灾,降低了病虫基数,加快了林木生长速度。林菜立体种植在幼林或成林的间伐。
相关热词搜索: 林业产业发展包括哪些领域 产业发展 林业 包括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