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心得5篇

时间:2023-07-13 19:27:02  阅读:

篇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心得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感悟四篇

  【篇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遵循,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来,关于文明出游、公共场所禁烟等内容被纳入法律范畴,司法审判对家暴、虐待、遗弃等问题态度不断明确,《民法总则》专门设置了见义勇为不担责的相关条款……这些可喜的改变释放着法治的善意。

  一方面,对不文明行为划定红线,通过法律的力量倒逼人们敬畏规则;另一方面,法律为公德撑腰,保证行善机制不贬值褪色。

  让良法推动善治,发挥制度法律与公序良俗的合力,文明大厦的基座才会越筑越牢。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在道德践履的路上,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以良好风气的软引导呼唤公德,以制度法律的硬约束护佑公德,文明的沃土就不会沙化。

  更关键是你我共同呵护,点点滴滴磨砺道德自觉,危急关头

  果断施以援手,这样,社会公德就不会遭遇破窗效应,文明的幼苗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篇二】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立足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时代进步离不开道德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更离不开高尚精神的支撑。

  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

  道德建设体现在奉献社会中。

  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近年来,一批批道德楷模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

  从“最美妈妈”到“最美教师”,从“最美战士”到“最美司机”,以及“当代雷锋”到“共和国功勋”等等,一个个“最美”

  的时代楷模不实现了从最美个体成为了照亮人们前行的灯塔和旗帜,断涌现,到最美中国的“正能量”的递增。

  这些道德楷模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的信念、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支撑。

  道德建设体现在同舟共济中。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正能量”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力量。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中国的富强,离不开社会正能量的积聚,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

  当汶川、玉树遭遇地震,当舟曲爆发泥石流,当北京出现特大暴雨……我们都看到了道德“正能量”璀璨的光芒,人们在灾难和困难面前互帮互助,众志成城,热情四溢,同舟共济,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的“正能量”能够将近14亿中国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凝聚在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凝结的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之下。

  道德建设体现在社会发展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以此

  引领和保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

  秩序。.

  激发社会道德“正能量”是实现美好“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的今天,提倡良好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共同参与,使人民群众在参与道德实践中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必然,更是我们“以个体自律为基石,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的必然。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核心,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价值指引和精神动力。

  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专注于主流价值观的塑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发和凝聚社会“正能量”,才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全社会见贤思齐、向善向美。

  只有“正能量”的相互吸引、支撑、贯通,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才能怀着爱与感恩之心携手共建一个伟大和谐的健康社会。

  【篇三】随地吐痰、便溺,乱扔乱倒废弃物;垃圾不分类投

  放;遛犬不牵引,犬粪便不清理,违规饲养大型犬、烈性犬;行对这些不文明行……乱穿马路人或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为,您认为应该怎么办?最近,北京市通过调查问卷票选应该处罚的19项不文明行为。

  列举的处罚措施包括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纳入个人信用信息记录、安排社会服务、治安拘留、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不文明行为者信息等7项。

  对于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12项文明行为,问卷提出了倡导鼓励措施,包括授予荣誉称号、现金奖励、享受北京市积分落户政策等。

  此前,广西、天津、山东济南、河北唐山等地已陆续推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立法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例如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交通工具上“霸座”等行为与个人信用信息记录挂钩、遛狗不牵绳最高罚款500元、公众因不文明行为被罚可申请参加社会服务代替处罚。

  各地出台的法律法规中,鼓励文明、惩罚失德正在成为关键词。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很多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对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降低了。

  目前不少地方探索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符合依法治

  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大方向。

  并不容易。”罪刑相当“不过,对不文明行为者的处罚做到

  “一些不文明行为选项存在与现行法律法规交叉、执行难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吕艳滨表示,比如扰民、不守交通规则等本来就有法律法规禁止,只是因为执法不严,对此,今后加大执法力度即可,再单独专门规定意义不大。

  另外,“霸座”现象可以在现有规定里找依据,单独专门规定反而会造成制度衔接上的问题。

  立法者要区分纯道德问题和兼具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前者靠法律法规以及处罚很难奏效。

  也有专家担心,将一些无关信用的不文明行为纳入失信记录,可能造成信用惩戒泛化、滥用。

  为此,中宣部上个月结束征求意见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同时各项公共政策制度从设计制定到实施执行,都要充分体现道德要求,符合人们道德期待。

  邢朝国表示,道德与法律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范,理想状态下,二者相辅相成。

  但在实际生活中,法规与民俗、道德相冲突的情况也有发生。

  他建议,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和政府引导,为公众提供明确、稳定的道德规范,将社会成员嵌入到一套具有共识性的道德系统

  中,确保对个人道德失范行为提供有力规制。.

  冯建军认为,对高空抛物、扒高铁车门等严重道德失范行为,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像对待“酒驾”一样进行惩治,使道德规范真正“硬起来”。

  “公民道德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

  要培养公众规则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全社会必须积极行动。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对记者表示,应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同时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要多开展文明促进交流活动,教会人们如何正确进入公共生活,如何做一个合格文明的现代公民。

  公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整个社会文明才能得以提升。

  【篇四】道德失范是一种沉疴积弊,是公众规则意识、公共文明意识的一种缺失。

  生活中,一些公民长期存在道德失范行为,将公共空间当成个人私欲“跑马场”,对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造成很大破坏;一些领域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尤其恶劣;一些短视频平台传播低俗不良信息、婚闹、直播虐杀野生动物、恶搞英雄烈士、侮辱国旗国徽等道德失范行为,触碰了公序良俗底线,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那么,这些道德失范现象为何久治不绝?实际上,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一些人法治意识薄弱、不讲社会公德,缺乏公共为满足自身利益而肆意侵把个人私欲带入社会生活,文明意识,犯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进而导致不文明行为、失德败德现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一个人如果不讲道德,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一个国家如果不讲道德,就不能兴旺发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我们的社会亟需以一种文明自觉,来激发全民向善的道德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对道德失范、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降低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广西、重庆等地探索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已陆续推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立法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真正让道德规范“硬起来”。

  “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要想杜绝道德失范行为,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行为,为公众提供明确、稳定的道德规范,将社会成员嵌入到一套具有共识性的道德系统中,确保对个人道德失范行为提供有力规制。

  比如,对高空抛物、扒高铁车门等严重道德失范行为,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进行惩治。

  为此,中央宣传部制定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同时各

  项公共政策制度从设计制定到实施执行,都要充分体现道德要

  求,符合人们道德期待。.

  毋庸置疑,公民道德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而应终身相伴、付诸行动。

  公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整个社会文明才能得以提升。

  这就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建立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要组织开展更多的文明促进交流活动,培养公众规则意识、公共文明意识,教会人们如何正确进入公共生活,如何做一个合格文明的现代公民。

  我们相信,对道德失范行为多一份拒绝,世间就会多一份文明进步。

篇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心得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八篇

  【篇一】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强组织领导等七个方面,科学分析^p了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其中,《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提出了四点明确要求。网络信息内容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正确引导互联网企业和网民创作生产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空间平台等。我认为,作为新时代公民,应正确理解网上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正确性、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不传播、捏造、伪造各类虚假信息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作为新公民之间的尊重。“网民”一词也不再是年轻人领导的主体,如今,“低头族”已纷纷遍布于各个角落,对于很多仍在学习阶段的老年人而言,新时代的变迁,新新时代的变化,他们不得不跟上时代的潮流。纷纷拿起手机,加入网络大网格,可对于新事物来说,他们也成为了网络的新猎物,网上行为主体的文明自律是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基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恰巧,对于网络海洋的他们而言,只不过就是新探索的“小鱼儿”,很多老年人不识误区,网络是非观念较轻,分辨事务能力较差,经常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了各类虚假信息、各种网购受骗的案例屡屡不少。

  我认为,大力倡导文明上网,加强网络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广泛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远离不良网站,防止网络沉迷,自觉维护良好网络秩序。互联网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新的空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公益、网络慈善活动,激发全社会热心公益、参与慈善的热情。加强网络公益规范化运行和管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促进网络公益健康有序发展。加强互联网管理,要严格依法管网治网,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执法,强化网络综合治理,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对网上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清理网络欺诈、造谣、诽谤、谩骂、歧视、色情、低俗等内容,反对网络暴力行为,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促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篇二】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人际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社会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遵循,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人民从来就是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鱼水情。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用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公德”。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底无私,勤政务实为民办事,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约束自己,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做一名无“私德”清白、干净的好干部。

  【篇三】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科学分析^p了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明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对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将“严以修身”放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首位。可见,修身作为立德的第一准则,从古至今对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以德修身,就是要以道德修养为核心来修养和提升自己,常怀仁爱之心、行忠恕之道、要克己复礼,我们一方面要从传统国学中汲取养分,领悟古文典籍中“仁爱”“道德”等的美好品行或反面史实,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常勉励自己;另一方面用要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来约束和规范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篇四】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建立道德规范一直便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带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在道德建设中作表率、走在前。

  作表率、走在前,要带头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公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要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公民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要倡导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坚持以德育人,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积极培养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表率、走在前,要带头崇英雄、尊模范、学先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光耀时代。要大力宣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宣传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岛英雄王继才等新时代英雄模范,树起新时代奋斗者最美的样子。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英雄模范精神,向英模先进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以其作为价值标杆,引领社会风尚。唱响新时代英雄赞歌,培塑新时代英雄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播正能量、打造精气神。

  作表率、走在前,要带头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紧围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贵在解决问题。201年来,尽管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依然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享乐、极端个人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倡导,也要靠有效治理。采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社会管理、等手段,有力惩治失德败德、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信仰灯塔指引前行,道德修养追求崇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公民道德建设重在抓小抓细抓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履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崇德向善修养蔚然成风,成为时尚追求,不断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篇五】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作为努力追梦的每一位追梦者,要知道,在自身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还应有道德修养的提升。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有显性的指标,还有隐性的指标。具体而言,在国民层面,整体的道德水准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隐性指标,同时也是硬杠杠。

  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是由具体的一位位社会成员所遵循并践行的道德观念汇聚而成的。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更加完善,将隐性指标外显,进而加以强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个人要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社会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恪守的道德准则,外化为言行举止的自觉行动,在每位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实现自身梦想的过程中,提升整体的道德水准。同时,也要重视对败德违法者的惩治机制,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篇六】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家牛根生先生曾说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充分说明一个人最闪亮的魅力就是他身上德的品质,道德素质影响着个人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

  加强基本道德建设,让个人更文明。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涵盖了家庭、职业、公共生活等各个领域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与不同社会领域的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让社会更和谐。社会公德规范集中概括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让事业更崇高。职业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不,那就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事业也必然不会走向更高更远,不会成为崇高的和变成荣耀。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让生活更美好。家庭美德规范集中概括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总书记有许多关于家风的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等,而家庭美德则是家风养成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全员参与,认真做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让道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实现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铸魂吧。

  【篇七】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人民日报10月28日)

  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新时期,中国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高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应努力做好道德建设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道德建设的创新性发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内涵式发展及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条件。

  建设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多关心时事政治,关注党和国家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等思想纳入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去。同时,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所关心的热点进行讲解分析^p,将这些热点背后所所体现的精神讲述出来。思想政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多运用启发式、参与研究式等方法,促使学生融入课堂中。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重视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学习能力提升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做到线上与线下,双向式沟通交流。

  【篇八】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人民日报10月28日)

  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重视学校德育建设,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来落实,使良好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具有示范意义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整个社会提供着不断、求真向善的精神动力。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动员和激励人们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中国特色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中。用群众身边的人教育群众,持续地培育、宣传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传扬道德风尚、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

篇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心得

  

  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0202020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日报

  10月

  28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新时期,中国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高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应努力做好道德建设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道德建设的创新性发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式发展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条件。

  建设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多关心时事政治,关注党和国家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等思想纳入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去。同时,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所关心的热点进行讲解分析,将这些热点背后所所体现的精神讲述出来。思想政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多运用启发式、参与研究式等方法,促使学生融入课堂中。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提高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重视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学习能力提升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做到线上与线下,双向式沟通交流。

  构建社会实践道德建设体系。从建设地方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的方向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高校实践基地,高校当拓宽实践基地的领域,真正的将实践基地作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使得各个专业都有相对来说固定的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后感想近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家牛根生先生曾说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充分说明一个人最闪亮的魅力就是他身上德的品质,道德素质影响着个人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

  加强基本道德建设,让个人更文明。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涵盖了家庭、职业、公共生活等各个领域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与不同社会领域的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让社会更和谐。社会公德规范集中概括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让事业更崇高。职业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不,那就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事业也必然不会走向更高更远,不会成为崇高的和变成荣耀。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让生活更美好。家庭美德规范集中概括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有许多关于家风的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等,而家庭美德则是家风养成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全员参与,认真做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让道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实现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铸魂吧。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作为努力追梦的每一位追梦者,要知道,在自身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还应有道德修养的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有显性的指标,还有隐性的指标。具体而言,在国民层面,整体的道德水准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隐性指标,同时也是硬杠杠。

  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是由具体的一位位社会成员所遵循并践行的道德观念汇聚而成的。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更加完善,将隐性指标外显,进而加以强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个人要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恪守的道德准则,外化为言行举止的自觉行动,在每位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实现自身梦想的过程中,提升整体的道德水准。同时,也要重视对败德违法者的惩治机制,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建立道德规范一直便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带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在道德建设中作表率、走在前。

  作表率、走在前,要带头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公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要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公民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要倡导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坚持以德育人,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积极培养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表率、走在前,要带头崇英雄、尊模范、学先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光耀时代。要大力宣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宣传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岛英雄王继才等新时代英雄模范,树起新时代奋斗者最美的样子。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英雄模范精神,向英模先进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以其作为价值标杆,引领社会风尚。唱响新时代英雄赞歌,培塑新时代英雄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播正能量、打造精气神。

  作表率、走在前,要带头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紧围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贵在解决问题。2001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依然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

  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倡导,也要靠有效治理。采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社会管理、舆论监督等手段,有力惩治失德败德、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信仰灯塔指引前行,道德修养追求崇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公民道德建设重在抓小抓细抓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履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崇德向善修养蔚然成风,成为时尚追求,不断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学习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具体措施,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新时代达到新高度提供了规划蓝本和总体遵循。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加强科学指导,坚持系统集成,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实践创新,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着力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突出时代性,着力适应新时代、服务新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

  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自觉围绕这“两个大局”来谋划部署、推进实施。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道德素质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精神才会更昂扬,中国价值才会更鲜明,中国力量才会更强大,“四个自信”才会更坚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更加需要全省人民始终以黄大年等时代楷模、刘启芳等全国道德模范、李万君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10余万各级各类吉林好人、身边好人为榜样和引领,不断把道德理想、个人抱负同国家民族进步、振兴发展大局统一起来,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以奋发有为、拼搏奋斗的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服务新时代、服务振兴发展大局不是空的,要在解放思想、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工作中落实道德建设措施、体现道德建设成果,为事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道德滋养和道德力量。

  突出科学性,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WZ全党、教育人民

  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权威、最现实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坐标。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定信仰信念、锻造忠诚品格,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紧紧凝聚到新时代的思想旗帜之下,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是服务、凝聚、引领群众的重要阵地,要进一步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理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特点,将思想传播融入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深化”“转化”、入脑入心、提质增效,让群众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受教育、有提高,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中去,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深耕厚植、掌握群众。

  突出系统性,着力体现大宣传优势和合力

  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没有局外人,各级党组织都有宣传教育之责,各项工作都有凝聚引领任务,每名党员干部都是直接责任人。要强化“总体战”“一盘棋”意识,把互补协同的理念贯穿全部工作,健全协调机制、完善管理链条,统筹高校、社区、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运用新闻舆论、文化文艺、先进模范、家风家教等为载体强化道德教育引导,注重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学典型志愿服务活动、移风易俗行动等引领群众在道德熏陶中积极实践养成,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比如,围绕落实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出入境管理机构、海关、驻外机构、旅行社、网络旅游平台等要加强文明宣传教育,引导中国公民在境外旅游、求学、经商、探亲中,展现中华美德、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围绕加强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治理,要合力运用经济、技术、社会管理、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实施专项整治,惩治失德败德不良言行,建立常态化惩戒失德行为工作机制,规范和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成员敬规崇德、向上向善。

  突出精准性,着力强化公民道德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民道德建设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要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分众化要求,适应不同受众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集中力量把有效供给做大做强,满足需求、丰富效果。实践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我们层层组织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集中治理,“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有影响有声势,“老赖”治理产生强大震慑,网上造谣传谣得到有效遏制,电信诈骗受到依法惩治。正是因为这些专项行动对接了群众需求、回应了群众期待,所以深入人心、取得了扎实效果。2018年,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对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提出了具体的处罚措施,这也是对时下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和现象的有力回击。

  突出创新性,着力增强工作的渗透力、覆盖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作为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方面,推进德治、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

  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首次开展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遴选129位英雄模范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集中展示;邀请英雄模范代表参加阅兵观礼、国庆文艺晚会等重大庆典和文化活动,在礼赞英雄、尊崇模范、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和现实空间一样,必须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時不有。要把推进内容建设、规范网络行为、丰富道德实践、强化综合治理作为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立破并举、治管结合,着力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实践中,吉林省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成功举办了网上全球推介吉林、新时代东北振兴吉林行、海外大

  V看吉林等大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活动网络总点击量达到

  5.6亿次;打造了“文明上网、点赞吉林”、网络公益吉林等网络文化活动品牌,中国吉林网社交媒体中心获“2016年度全国网络十大创新团队”网络文化传播力大奖;率先成立的互联网业联合会和联合会党委成为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首批常务理事单位。这些创新性举措和做法,在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心得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七篇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七篇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抓好网

  络空间道德建设方面,《纲要》

  的四点要求:一要加强网络内容

  建设、二要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三要丰富网上道德实践、四要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给出了当前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最权威指南。

  新时代新纲要,明确网络建设新目标。

  2019年“5G时代”加速落地,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也大大增强,近两年通过净

  网行动等专项部署,网络空间生态整体趋好,但要看到网上发

  声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和言论交锋复杂化等特点,有

  时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甚至存在局部的正能量缺失,有些扭曲热门话题,污名正面人物,炒作花边绯

  闻,盲目追求点击量等问题。所有这些,都给网络空间道德建

  1/1设带来风险隐患,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纲要》

  的印发,进一步

  明确了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众人拾柴火焰高,壮大网络公益队伍。在这个人人都有麦

  克风,各地开遍自媒体的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培育和引导

  互联网公益力量,加快培养网络公益的领军人物和具有创造活

  力的中青年人才,并引导具有思想鉴别力的广大文化文艺工作

  者创作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大力

  度对网上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正确引导、有效引导,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

  尊德守法先行,习惯自觉养成。加强互联网管理,正能量

  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用好网信行政

  执法利剑,加大网信执法力度,对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

  务、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站依法关停,同时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

  责任,对违法账号依规关闭。在依法依规管网治网的基础上,2/19

篇五: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心得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后感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后感1纲要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的,规范公民道德行为的重要文件,公民道德建设是实现以德治国,以法制国的重要前提。

  公民道德水准急待提高,社会公德秩序急待重建,这是扭转社会风气的必需,是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必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会主义伟大事全面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水平,就必须发挥制度的引导和保障作用。要强化立法、公正执法,强化法律法规保障,要从道德期待制定实施公共政策,彰显公共政策价值导向,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发挥社会规范的引导约束作用,要融合教育倡导和有效治理,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

  理。唯有打好制度“组合拳”,才能更有力地弘扬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等价值导向,推动全体公民尊德守德。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只要从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入手,从做好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的具体任务开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能全面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后感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作为努力追梦的每一位追梦者,要知道,在自身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还应有道德修养的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有显性的指标,还有隐性的指标。具体而言,在国民层面,整体的道德水准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隐性指标,同时也是硬杠杠。

  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是由具体的一位位社会成员所遵循并践行的道德观念汇聚而成的。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更加完善,将隐性指标外显,进而加以强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个人要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恪守的道德准则,外化为言行举止的自觉行动,在每位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实现自身梦想的过程中,提升整体的道德水准。同时,也要重视对败德违法者的惩治机制,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后感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家牛根生先生曾说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充分说明一个人最闪亮的魅力就是他身上德的品质,道德素质影响着个人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步伐。

  加强基本道德建设,让个人更文明。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涵盖了家庭、职业、公共生活等各个领域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与不同社会领域的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让社会更和谐。社会公德规范集中概括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让事业更崇高。职业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不,那就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事业也必然不会走向更高更远,不会成为崇高的和变成荣耀。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让生活更美好。家庭美德规范集中概括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等,而家庭美德则是家风养成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全员参与,认真做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让道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实现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铸魂吧。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后感4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感知,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重视学校德育建设,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把道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来落实,使良好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具有示范意义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整个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求真向善的精神动力。以典型示范引领道德风尚,动员和激励人们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中。用群众身边的人教育群众,持续地培育、宣传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传扬道德风尚、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

  以主流传播彰显道德价值。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离不开主流传播的支撑,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更需要重视主流传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道德育人功能,创作生产更多讴歌高尚情操、反映主流道德价值的优秀文化产品,使人们从丰富的文化产品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步,丰富和创新道德建设的载体,让不同层次、不同样式的载体竞相发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效果更加深入持久。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会心得 新时代 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