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乡村文化传承现状2篇

时间:2023-07-14 16:36:01  阅读:

篇一:乡村文化传承现状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8期(总第508期)乡村振兴战略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探析杨?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401524)[摘要]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十九大工作战略任务,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积极意义。农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土壤,立足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在保护、挖掘、传承中,推进民风、村风、家风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境界,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夯实文化根基。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价值,对当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建议。[关键词]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乡村振兴战略是民生任务,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应有之义。璀璨的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更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农村的文化根基。重视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藏于农耕文化的优秀思想,其在教化群众、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等领域具有积极的价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是核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广大农村百姓从优秀传统文化熏染中,升华境界,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为打造特色美丽乡村,推进乡土文化复兴创造条件。健康的乡村文明。在广大农村,振兴乡村经济,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明乡村,需要文明的乡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优秀传统文化,丰盈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让村民从中塑造精神追求,培养健康向上的乡风、民风、家风。第四,推进乡村文化特色的塑造。对于乡村振兴,不是千村一面,而是要体现美丽乡村特色,结合乡村地理、区位、历史文化实际,实现差异化发展。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节庆、丰收、婚礼等风俗习惯进行创新性发展,对农村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打造乡村文化特色,促进乡村文明可持续发展。2?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时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繁荣发展的文化之源,更是乡土、乡景、乡音、乡情、乡邻、乡德等乡村文化的厚植之根。广大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是黏合剂,更是内生源动力。在经济价值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乡村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间技艺、居住文化等,从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对接中,依托文旅项目,发展乡村观光旅游,拓展体验式农业项目,让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科学统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之与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衔接起来,让农村变成美丽家园,让广大农民有发展奔头。在政治价值中,乡村振兴战略,要依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于一体的乡村治理综合体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乡村日常生活秩序,让每个村民都能够遵守日常规范,增强法治意识。如农耕文明中的“集体协作”观念,有助于增强村民间的凝聚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推进农村自治,让广大村民崇德向善。在社会价值中,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培1?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现实意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而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要从塑形、铸魂中,抓住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其时代意义有四点。第一,推进乡村社会稳定有序。在广大农村,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更孕育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如敬业乐群、厚德载物、睦邻友好、乐善好施、和合信义等价值观念,对于化解村民之间的纠纷,倡导和睦、和谐的乡风环境具有重要的稳定作用。第二,凝聚人心情感纽带。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限于乡风习俗、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寄托。如乡村传统春节里,写春联、拜新年,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等传统习俗,乡村建筑、乡村传统手工艺等文化遗存,都寄寓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让村民在日积月累中记得住“乡愁”。优秀传统文化所搭建的村民共同的价值观念,成为维系村民、凝聚人心的重要纽带。第三,构建积极[收稿日期]2021-01-19[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2018年研究项目(十九大精神专项)“基于正确历史观的文化自信培育研究”(编号:18SKSJ068)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杨莎(1981—),女,四川洪雅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7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8期(总第508期)育当代中国精神。讲究道义,追求公平正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村民从中认识到自我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建设家乡的使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村民树立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同时,传统文化中“无信不立”观念,增强村民的诚信意识;“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引领村民践行孝道文化,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促进优良乡风、民风、家风的弘扬。在生态价值中,生态建设既要提升村民的物质生活,还要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尊重客观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观,指导村民正确理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通过农作物轮作种植,传递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的农业观,让村民体会环境友好型理念,增强对“宜居乡村”的价值认知。3?乡村振兴战略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问题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漫长的农业社会,更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文化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广大农村,因人口的外流,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流出,给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带来更大难题。3.1?农村青壮年人力外流,导致传承主体流失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人群的外出打工,导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流失严重。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方式,富余劳动力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走向城市,使得农村“空巢”问题突出。青壮年农民的外出,以老人、妇女、未成年人为主的农村,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带来影响。青壮年人群向往城市生活,选择定居城市,接受城市文化的塑造,最终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断层。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流动人口超2亿多人,外出务工人群占比超90%。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转移,脱离农村环境,消减了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3.2?现代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严重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明建设的主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立足乡村,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概括来讲,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以创新意识贯穿整个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的创新精神,既不激进也不消极的中庸精神,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等方面。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城市及现代文明的影响走向式微。以城市文化为范式的现代文明,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挑战。如一些农村文化中,城市风尚更加明显,并逐渐成为潮流,延续于农村的乡土文化被忽视,逐渐消弭。3.3?传承主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保护意识文化需要传承,传承主体应该怎样传承文化?广大农城乡建设与发展村,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重要表现形式。如历史文物、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遗址、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等,都属于物质性传统文化;手工技艺、戏曲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地方方言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能够传递、承载文化内容,能够运用文化要素的具体的人群。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很多乡村的物质性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如一些传统村落、民居、传统建筑,在改造中被破坏,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丧失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一些农村文物古迹受到破坏,体现农村文化的地域性历史、艺术、科学、文化资源日渐消失,承载着村民记忆和情怀的民风、乡情,也走向消亡。很多地方的文物古迹无人管,面临凋敝,传统乡风、民俗活动,如社火、祭祀、庙会等,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面临后继无人的传承困境。城镇一体化所带来的农村方言,也面临退化、消失的威胁。4?乡村振兴战略下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建议4.1?激活传承主体,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精神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传承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的激活。广大农村,蕴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保“量”,还要提“质”。乡村振兴战略,要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中,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让流失的传承主体回归乡村。通过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让广大农民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推进传承主体代际传承与文化储备。立足乡土文化,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具备相应艺术涵养的“文化能人”,发挥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的导向作用。传承主体要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要增强传承主体的保护意识,激活传承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征,在于人的活动是自由的、自主的、有意识的。”结合农村实际,提高广大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增强其传承主动性。建议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文化讲座等活动,组织农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让农民自觉承担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对于乡村中的古树、古建筑、古楼牌等传统遗址,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式建筑、花园洋房,要对承载着乡愁情感的老式建筑进行保护,保留农耕文化的历史遗迹,保持农村的自然风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力量,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要做到内外兼修,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特质,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阵地,在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中,要重视对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塑造,构建良好的乡村风尚。如对于传统宗祠文化的保护,要去伪存真,汲取精华,-279-

  城乡建设与发展弃其糟粕。通过对乡村宗祠的修缮与保护,发挥其在祭祖、构建和谐乡风中的凝聚价值。4.2?强化传承客体,重塑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地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确何为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民间性特征,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文化紧密相连,又彰显其自身的鲜明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向。对于乡村丑恶的文化乱象,要给予剔除。如封建迷信、攀比、拜金等不良文化,要消除陈规陋习,提高广大农民文化辨识力,自觉抵御不良乡土文化的侵蚀。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具有一致性。各地文化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大文化乱象的监管与整治力度,构筑由文化部门与农民共同协同的联动监管机制,打击文化乱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要立足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建设,对农耕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进行挖掘,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认同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盲目,要深入了解地方本土文化资源,通过科学规划,推进乡村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如地方戏曲文化、民间手工艺、地方传统美食等资源,要在保留原有文化传统特色中,进行合理开发,兼顾市场需求,从保护与修复中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农村基础党组织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指导工作,要提高党员队伍的理论素养,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向心力作用,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与组织。如对乡村原有的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加大乡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民搭建乡村图书室、乡村文化活动馆、乡村体育健身场地等公共生活、学习空间,丰富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各乡村党组织要积极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让村民受益。4.3?拓展传承载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魅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拓展传承载体,在整合电视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基础上,还要关注新媒体、网络媒介平台的融入。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步覆盖,移动互联媒体的快速成熟,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发挥新媒体优势,特别是在结合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多元化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宣传机制,构筑长效文化传播体系。如利用网络微电影,将乡村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乡民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性感知。如安徽屏-280-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08期(总第508期)山村,作为典型水乡古村落,青砖灰瓦的传统民居、前店后铺的传统商业,独具特色的石桥、牌坊,深厚的文化积淀,推崇“孝道传家”,并将“孝”文化作为屏山村民道德评判共识。借助于微视频,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来挖掘“孝”文化,利用网络进行多渠道推广“孝”文化,激活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的人践行“孝”道。再者,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除了利用书籍、口耳相传方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微平台,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动态化叙述和呈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山西静升村的“诚信立身”传统。静升村坐落于晋商王氏大院,王氏大院始建于乾隆年间,由视履堡、恒贞堡、崇宁堡组成。王氏家族秉承晋商精神中的“诚信”二字,逐渐将之融入到王家家风。做事要不怕苦,敢拼搏,对人处事要讲诚信,重合作,静升村“诚信立身”不仅融入静升村村民的思想、行为中,更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典范。乡村振兴,要重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于农村旅游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农村地区,自然环境优美,乡风民俗活动丰富,特别是农家节庆、乡村礼俗极具民间特色。要挖掘这些村风民俗活动,将之打造成农村旅游试点,带动乡村经济的转型。乡村旅游,要结合区域实际,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如积极开发山地旅游、河塘旅游、温泉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特色产业,将文化创意与农业生产相融合,打造休闲农牧农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等体验式旅游项目,提升农村旅游经济附加值。5?结语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不同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因村制宜,要打造特色乡村文化产业,要从整体规划上,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精品项目。要依托农民,服务农民,增强村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搭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学习和借鉴其他地方成功经验,在交流、互学、互访中取长补短,体现自身优势。乡村振兴具有长期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通过政策、制度建设,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目标相融合,让乡村旧貌换新颜,提升乡村人民的幸福感。[参考文献][1]夏小华,雷志佳.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J].中州学刊,2021(02).[2]谢延洵.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的实践反思与路径选择[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3]闫红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明乡风塑造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20(02).

篇二:乡村文化传承现状

  

  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

  虞莉;胡萍

  【摘

  要】本文以九江市下属的三个传统村落为例,从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的保护传承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实地调研,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以及在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期刊名称】《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22)004【总页数】4页(P38-41)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问题

  【作

  者】虞莉;胡萍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332000;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332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592乡村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乡村民间土壤,从传统民居到饮食和服饰,从地域方言到民俗和宗教,都蕴藏着丰富的乡村社会历史文化信息,对城市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反哺作用。所以,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乡村传统文化始终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1]。

  为了了解九江地区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情况,课题组成员从2017年4月-7月深入到九江市管辖的修水、都昌、湖口三县的重点村镇进行调研,走访了村民、非遗传承人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官员,从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传承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到九江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取得一定成果。同时,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正在引起人们的正视与关怀。

  近年来,九江市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如下:

  (一)出台了非遗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条例,制定了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大了法制保障力度

  近两年来,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保存工作,江西省先后出台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使得我省的非遗和传统古村落的保护纳入了法制轨道。2015年,九江市出台了《九江市2013-2015年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里面特别提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力度,加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力度,重点开展“中国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还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签订《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责任书》,并聘用业余文保员,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其中,文化遗产中就包括乡村文化遗产等,包括对乡村文化中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部分古村落进行保护,从而使得乡村文化保护更加具有法律支撑。

  (二)开展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工作,大力实施创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行动

  在与水修睦的同时,九江正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好大中路和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开展中国传统村落的评估和申报工作。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古村落[2]。九江市抓住国家“中国传统村落”评选的机遇,认真组织普查和申报工作,截止到2016年,全市共有6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表1)

  与此同时,九江市初步建立起结构较为完整的国家、省、市和县四级非遗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体系。截止到2016年,全市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1个(表2)、省级非遗项目52个、市级非遗项目97个;有265位传承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传承人4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18人)被列为代表性传承人体系,为项目的活态传承奠定了基础。为顺应非遗数字化管理的趋势,从2011年起,九江市和各县区都建立了非遗数据库,对非遗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存档,并不断地充实完善。各县(市)区也建立了自己的非遗电子数据库,如湖口的国家级项目青阳腔,作为国家试点项目,摄制了音影文件1200分钟,形成文字材料10多万字。

  在老字号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湖口豆豉”“梁义隆”和“修水宁红”三块金字招牌已经入选中华老字号。据了解,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是评选传统古村落和创建“美丽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目前,九江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市大力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美丽新农村”的创建就是升级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它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更注重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将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文化项目也将得到传承和发展,这对推进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保护、展示和宣传乡村传统文化

  乡村传统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是开展文化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截止2010年底,九江市基本建立了纵贯全市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文化中心),行政村有农家书屋或文化活动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3]。近年来,九江市各县区通过建立民间文艺资料库、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网站以及民间文化艺术馆(例如湖口县博物馆)的方式,对包括乡村传统文化在内的民间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整理和收藏保存,这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展示

  和宣传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举办多种宣传展示活动,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和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我市陆续开展了多种乡村文化宣传活动,如在九江市委农工部、市旅发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开通了“九江秀美乡村游”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意在宣传古村迷人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情;此外,还有发现“九江最美乡村”拍客行暨“九江最美乡村”网络评选活动,乡村美景摄影大赛、乡村美食大赛、乡村民歌大赛等。这些活动意在展示乡村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度。

  为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近年来,九江市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如2016年6月在九江美孚洋行景区举办的剪纸、篆刻名家展等非遗保护成果展示活动,九江山歌讲演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日宣传活动以及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展等等,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同时,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增进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如“青阳腔”传承人殷武焕就走进九江学院,传艺高校学子。不少县区还与地方高校共建传统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如湖口县与九江学院签订保护传承青阳腔戏曲文化合作协议,星子县与九江学院签订保护西河戏的合作协议,通过多途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才队伍建设。

  (五)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九江市坚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首先,出台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制定文化市场准入和投融资优惠政策,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其次,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以湖口草龙、瑞昌竹编等加工类,书法、剪纸艺术作品类和修水的花灯戏、湖口的青阳腔、武宁的打鼓歌等演艺类的特色文化产业。再次,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如九

  江县以“陶氏贤母”的家风为载体,打造中华贤母文化品牌,建起了一座中华贤母文化主题公园。

  九江市共有195个乡镇,课题组经过认真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修水、都昌和湖口三个县作为调研对象,并深入到“中国传统村落”修水县黄沙镇岭斜村箔竹村、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和湖口县流泗镇庄前潘村进行实地调研,与各地村民、文化部门负责人、文化研究者以及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进行深入交谈,感受到九江市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

  (一)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在本次古村落的调研过程中,通过对村民、非遗传承人以及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的深入访谈,笔者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于近十年来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之大深感痛心,部分政府官员在追求政绩和经济指标的主导思想下,盲目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不同手段对乡村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撤村并镇,大量拆除具有历史价值的乡村古建筑,使得千年不变的古村风貌和传统历史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湖口流泗镇庄前潘村)。同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人口转变,这就使得乡村文化的主体不断被削减,再加上城镇舒适的生活环境、先进的现代文明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乡村,涌向城镇,造成边远地区的古村落“空槽化”现象(如修水县箔竹村)。而乡村文化多由老一辈人所传承,如民风民俗、手工技艺等,随着他们的不断离去,加之年轻人的流失,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断层,使得传统的乡村文化遭遇失传的危机。而这一切都在动摇着乡村文化的根基。

  (二)非遗传承人的延续受到城镇化浮躁背景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古村落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次在考察传统古村落的同时,我们重点走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普遍反映非遗技艺的学习非一日之功,需要静下心来潜心钻研,要耐得住生活的清贫和

  寂寞。如修水中国贡砚技艺传承人王令先生说,他从1991年开始在县城特种工艺厂拜师学习制作手工砚台技艺,之后到福州、苏州、东莞等地学习,1998年回到县城,创办贡砚轩(砚之家)作坊,潜心钻研技艺,一直到2011年才被命名为省级非遗项目修水贡砚代表性传承人。王令先生花了近二十年才成为中国贡砚非遗传承人,这是一个漫长、清苦而又孤独的岁月,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才可以。但是,在目前城镇化浮躁的背景下,想要年轻人静下心来,放弃眼前利益学习传统技艺,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个例,其他非遗传承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湖口县草龙编制技艺、青阳腔传承等)。

  (三)传统乡村发展与村民观念的冲突明显

  在对传统村落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问题上,地方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村民思想不统一,乡村发展与村民观念冲突明显。因为受城镇化的影响,古村落在发展的过程中,“空巢化”现象十分严重,目前,留守古村的村民大部分是老年人和中年人,年轻人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而中老年村民大多数思想比较保守,对于乡村发展处于观望状态,更多的会看重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因此如何在发展中最大程度的保护村民利益并且统一他们的思想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缺乏科学规划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

  我市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成立了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县也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为今后九江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政府管理支持。但针对传统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九江市还未出台地方性法律条例,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俗工艺品等都没有专门的地方保护条例,相关机构编制的设立也有待完善。正是法律法规和保护机构的不健全,造成乡村文化保护在实际操作上面临无法可依的窘状,进而导致保护工作无法有序展开。

  同时,在我们走访的传统村落中(例如修水县箔竹村),根据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传统村落基本都请了专业机构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建设规划,但这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基本都是某一个部门具体负责,并没有纳入到整个城乡建设规划当中去,进行统筹安排和规划,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具体实施问题。

  (五)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相关文件,给予乡村文化建设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九江市政府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在对湖口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中发现,因为体制不顺,有些非遗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导致本来面临资金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雪上加霜,形成了非遗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巨大的障碍。(如湖口豆豉制作技艺)同时,湖口草龙编织技艺传承人喻芳泽老人、修水贡砚非遗传承人王令等都提出要求,期望政府能在非遗基地、工作室,或者博物馆的建设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并在年轻人学习层面和非遗传承人的后继学习进修费用上给予支持,以保证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总之,面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遇到的问题和困境,笔者认为,首先,必须秉承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共生的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规划,注重新型城镇化的“人文内核”,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主体—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与“人,自然,社会”的生态和谐发展。同时,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乡村文化的保护机制,从政策和经济层面支持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最后,政府还应该支持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到当代生活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

  【相关文献】

  [1]包婷.浅谈镇江城镇化进程中对乡村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J].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名城保护),2016(,17):128-246.[2]杨济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2039-2100.[3]九江文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R].2009(,9):8958-9074.

相关热词搜索: 乡村文化传承现状 传承 乡村 现状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