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民政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4篇)

时间:2023-07-19 08:27:01  阅读:

篇一:民政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

  

  只做精品

  镇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汇报

  年初以来,我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严格落实乡《党乡(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和社会共识,为我乡党风廉政建设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意识形态环境。现将一季度我为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工作。结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召开党委会、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开展机关大讲堂讲党课等形式,自上而下地传达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县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指示及文件精神。

  二是签订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责任书。为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按照县委要求,签订了X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对村支部X年意识形态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成立了县乡人民政意识形态责任制领导小组,落实了责任。

  三是发现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发现乡干部存在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存在偏差。普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往往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

篇二:民政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

  

  镇有关印发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工作方案

  __镇关于印发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工作方案

  为打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攻坚战,__镇在对全镇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初步梳理排查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系列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战备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千方百计构筑“托底、守底、保底”的长效机制,确保我镇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二、工作目标

  (一)主动防范。加强动态监测,提高发现和识别风险隐患的能力,加强风险防范的顶层设计,未雨绸缪,明确每个阶段风险管控的重点,把握住风险化解的时间窗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主动作为,防患于未然。

  (二)系统应对。建立新型风险管理体系,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系统性工程进行战略谋划,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系统规划,事前加强风险的评估、预判和防范,事中加强风险的应对与处置,事后加强风险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设。

  (三)标本兼治。针对各类风险,既要从治标上化解风险,更要从治本上控制风险。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风险管理、处置和分担上的作用,避免风险向政府转移或集聚。立足抓常抓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四)守住底线。坚持底线思维,抓早抓小,做到心中有数,不忽视任何一个风险,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充分估计风险发生最坏的可能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不犯颠覆性错误的底线。

  三、重点领域

  我镇在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复杂变化的风险易发高发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是当前全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我镇对重大风险隐患梳理排查情况,当前重点关注以下12个领域的重大风险隐患。

  (一)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精神不及时,正面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不广泛,对安全生产、环保、教育、征地拆迁、交通安全等不良舆论监控、防范不到位,违背党的言行,违背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止不到位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宣传部门、派出所、各行政村)

  (二)廉洁从政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党风廉政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不足,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违反“四风”问题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各行政村)

  (三)教育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师德师风问题,商业广告进校园问题,教师有偿补课、辅导班、指定教材等问题,师生人身安全问题,学生群体事件、欺凌事件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教委、民政办、各行政村)

  (四)扶贫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贫困户住房、医疗问题,贫困户满意度情况,贫困户安全取暖情况,扶贫各项数据问题,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情况,扶贫项目运行及财产安全问题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扶贫办、城建办、财所、经管站、各行政村)

  (五)住建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市政设施安全隐患问题,房屋建筑工地施工安全问题,房屋建筑施工工地临时用电问题,土地征收、拆迁方面问题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城建办、国土所、供电站、综合执法、各行政村)

  (六)土地利用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违法违规占地行为,压煤村庄搬迁、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情况,工矿废弃地复垦情况,供地率不达标问题,闲置土地处置不到位问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国土所、综合执法、财所、水利、农开办、各行政村)

  (七)生态环保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小散乱污企业、燃煤小锅炉死灰复燃问题,道路及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工业污水排放问题,地热井回灌等水污染问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环境安全的隐患。

  (责任单位:安监、环保交通、住建、综合执法、国土、各行政村)

  (八)社会领域突发事件风险隐患。主要包括:涉军维稳、拆迁安置、民族宗教、邪教渗透、安全取暖,一氧化碳中毒、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保健品、化妆品安全问题、成品油经营、药品安全、医疗器械安全问题,医疗安全及医患关系问题,商场、超市、市场、餐饮、仓储物流等商贸流通问题以及网络信息等领域发生突发性事件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民政办、人社所、住建、财政、医院、公安、信访、国土、民族宗教、教委、食品安全、各行政村)

  (九)城乡环境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村容村貌、农村改厕、乡镇道路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住建、交通、综合执法、各行政村)

  (十)机关运行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请销假制度执行情况、值班制度执行情况、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问题、保密制度执行情况、单位财产安全问题、公车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镇、村两级)

  (十一)政法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涉教、兽医、分流人员等群体信访问题,重点人员非访问题,刑满释放、社区矫正、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管理问题,传销组织、劳资纠纷以及酗酒闹事、危险驾驶等治安隐患。

  (责任单位:公安、信访、综治办、各行政村)

  (十二)其他领域风险隐患。主要包括:涉及社会民生的其他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镇、村两级)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机制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__镇建立健全了以下工作机制:

  (一)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坚持常态化全面的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制定排查工作制度,落实排查主体责任。要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抽查、跟踪复查。对各类重大风险隐患要逐一建立工作台账,持续做好跟踪复查。

  (二)风险隐患评估机制。构建风险隐患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认真分析^p事件本身的危险性、相关利益群体、触发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社会影响程度等,科学开展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提高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三)风险隐患预警机制。对风险隐患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p,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研判风险状态。建立风险隐患预警等级体系,提高风险隐患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前采取防控对策,防范风险的发生。

  (四)风险隐患处置机制。根据对风险隐患评估的等级,做好各方面的防范应对准备,制定相应的处置化解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同时,督促相关单位抓好落实、定期检查、常态化督查。

  (五)重大风险隐患规避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中分散决策优势,发挥多元主体分担风险的优势,从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制度安排上规避重大风险的形成,避免各方面风险不合理向系统传导,向政府积聚。

  五、相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跨区域跨部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事宜,使风险排查常态化、风险识别具体化、风险评估精细化、风险防控长效化。

  (二)明确防控责任。各村支部书记、镇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把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责任往外推。

  (三)抓好督导检查。镇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督导检查组,采取明查暗访、逐一督导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对各行政村、各部门风险隐患排查和防范处置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严格追责问责。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都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和防范化解的台账制度。发生风险事件的,要倒查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情况。对未建章立制的,未按规定开展自查、检查、督查和风险评估的,未落实风险处置准备导致风险事件发生或使事态扩大的,都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篇三:民政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

  

  意识形态规章制度3篇

  根据上级相关要求,为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组成单位及人员

  联席会议由镇党政办、人大办、纪委、组宣办、综治办、民政办、文化站、派出所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负责同志组成。

  二、联席会议组织领导

  联席会议由镇宣传委员召集,联席单位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宣传委员负责日常工作。6各联席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共同做好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和联络服务工作。

  三、联席会议召开时间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1次,一般在每季度末的当月下旬召

  开,遇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延期召开。

  四、联席会议的主要议题

  (一)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

  (二)听取各个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

  (三)交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做法;

  (四)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提出对策;

  (五)积极向镇委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联席会议有关事项

  (一)凡联席会议作出的决定,形成的会议纪要,一般由联席会议召集人签发,以镇委名义形成文件或会议纪要。

  (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的具体情况

  要专报县委宣传部。

  (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贯彻落实会议决定事项的进展情况实际效果,由镇文化站负责督促检查。

  (四)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加强与镇文化站的沟通联系,及时报送相关舆情动态信息,为镇委决策提供依据。信息报送情况将作为一项主要内容适时督查通报。

  意识形态规章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意识形态领域预警监测和风险防控能力,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街道发生任何级别的脱贫攻坚、生态环境、金融债务、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稳定、退役军人、权力监督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

  二、工作原则

  按照“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要求以“建制度、学制度、用制度”活动为抓手,强化问题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风险排查,增强风险管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地见效,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零失误、零差错。

  三、组织机构

  1.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调整**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应急指挥的领导机构,在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办事处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组成,成员由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文化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意识形态风险监测、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3.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科室人员,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與论。

  四、应急程序

  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一步:发现舆情。

  舆情监控员通过“搜狗”、“百度”、“有道”等主流搜索引擎不间断搜素关键词含有“**街道”及与**街道办事处业务工作的相关信息,结合实施查阅的方式,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特別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二步:监测與情。

  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與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网评员要时刻监测與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情况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街道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三步:快报事实。

  发现與情后,與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上报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

  工作领导小组。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要报县委宣传部。上报舆情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第四步:会商措施。

  接到舆情上报后,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网络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要及时听取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拿出最终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第五步:形成通稿。

  经过舆情会商形成通稿,通稿经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或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及时对舆情加以回复。

  第六步:正面回复。

  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舆情发生后12小时内根据通稿,通过媒体渠道进行正面回复。同时网络评论员根据通稿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对舆情正面回复,回复评论文章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第七步:跟踪引导。

  对舆情回复后,舆情监控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一个合理的回复方案加以回复,从而实现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與情缓退、平息。

  五、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2、重大或较大网络與情

  由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上报县政府、县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3、一般网络舆情

  由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会同相关科室开展应急工作。

  4、影响较小的网络與情

  经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科室开展应急工作。

  六、工作机制

  (一)网络與情检测

  1.日常监测。

  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與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且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與情或重大的虚假與情,及时反馈到引导处置领导小组,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信息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科室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與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科室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时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由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上报县委、县政府指定专人对外发布权威消息,向公众澄清事实,积极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网络與情引导处置结束后,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科室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二)总结评估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科室,对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引

  导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领导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八、应急保障

  1.通信保障。

  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队伍,专人负责,确保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之间的联络畅通及时。

  2.人力和技术保障。

  由街道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全街道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不间断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进行监控。同时积极筹建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保障。

  3.培训保障。

  定期组织街道网络舆情队伍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网络情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政治上的敏感性和业务上的娴熟能力。

  意识形态规章制度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压倒一切工作的前提。为防止及妥善处置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因思想情绪不稳定而产生的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提高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快速反映和协调能力,维护我市交通运输行业正常工作秩序,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及组织机构

  1.认真做好全系统干部职工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正确引导,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成立交通运输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意识形态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有效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稳定大局的冲击,有效地降低和消除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局党委委员、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组成。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意识形态领域突发性事件的指挥、协调工作负总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政秘科,办公室主任由局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负责全系统干部职工日

  常意识形态工作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全方位的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随时做好职工的意识形态认知工作,预防事态扩大化。

  二、应急报告制度

  1.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应急情况报告制度,确保应急情况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2.发生突发意识形态领域事件,办公室要立即报告局党委。重特大意识形态领域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在报送应急信息的同时,及时续报事态进展情况。

  3.报告的内容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事件的简要情况等。

  4.事件发生后,必须严格做好保密措施,防止事态影响扩散。

  三、预案实施

  1.处置的基本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应对、分部门负责、各方配合。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快速开展各项处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2.发生重、特大事件,主管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协调有关力量,果断处置,若本级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请示。

  3.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要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4.在意识形态领域事件处置中,实行首问负责制。根据事事件的性质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别情况,区分性质,因情施策,妥善处置。对极端事件报请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四、各类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置

  1.对影响本单位的事件,在领导小组领导、指挥下进行处置。

  2.对本行业职工参与群体性骚乱、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和其他邪教活动方面等恶性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上级领导小组和局领导小组的领导、指挥下进行处置。

  3.对一般性意识形态领域认知错误事件(如公众场合发表错误言论等),由局领导小组进行严格教育批评,要求写反省书,并向所在党组织汇报思想反省工作。

  5.事件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坚持事件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件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件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6.重特大事件坚持违法必究、责罚相当,任何个人都不得阻碍、干涉对事件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工作。

  五、纪律与奖惩

  1.一旦发生重、特大事件,必须把处置重特大事件放在第一工作位置,主管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2.有下列事迹之一者,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是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出色完成任务者;

  二是及时准确报送应急情况,为应急处置赢得时间,成效显著者;

  三是为处置应急情况献计献策,成效显著者;

  四是其它有特殊贡献,成效显著者。

  3.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是意识形态突发负面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以及不及时续报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延误处置或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

  二是负面事件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置或采取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

  三是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不服从指挥,不负责任,或在紧要关头临阵脱逃的;

  四是领导干部未按时到达现场组织应急处置的;

  五是阻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六是对因信息沟通不及时和组织协调不力等原因,导致突发事件对外报道不利而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七是其它危害应急处置工作的。

篇四:民政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

  

  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防控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民政系统发生任何级别的自然灾害、社会救助、公共事件、社会稳定、退役军人安置及其他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

  二、工作原则

  按照“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要求,以“建制度、学制度、用制度”活动为抓手,强化问题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风险排查,增强风险管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地见效,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零失误、零差错。

  三、组织机构

  1.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调整县民政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应急指挥的领导机构,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党组成员组成,成员由办公室、纪检监察、支部等相关人员组成。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意识形态风险监测、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3.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股室(单位)人员,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四、应急程序

  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一步:发现舆情。舆情监控员通过“百度”“谷歌”“有道”等主流搜索引擎不间断搜索关键词含有“宜章民政”及与宜章民政业务工作的相关信息,结合实施查阅的方式,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二步:监测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网评员要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局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三步:快报事实。发现舆情后,舆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半小时内)上报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要上报县委宣传部。上报舆情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第四步:会商措施。接到舆情上报后,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网络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要及时听取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拿出最终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第五步:形成通稿。经过舆情会商形成通稿,通稿经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或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及时对舆情加以回复。

  第六步:正面回复。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舆情发生后12小时内根据通稿,通过媒体渠道进行正面回复。同时网络评论员根据通稿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对舆情正面回复,回复评论文章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第七步:跟踪引导。对舆情回复后,舆情监控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一个合理的回复方案加以回复,从而实现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五、分级响应

  Ⅰ、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Ⅱ、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上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Ⅲ、一般网络舆情

  由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会同相关股室(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Ⅳ、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经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六、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引导处置领导小组,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信息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股室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股室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时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由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上报县委、县政府指定专人对外发布权威消息,向公众澄清事实,积极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结束后,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股室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二)总结评估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股室(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对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引导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领导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

  关工作方案。

  八、应急保障

  1.通信保障。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在全局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队伍,专人负责,确保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之间的联络畅通及时。

  2.人力和技术保障。由局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全局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不间断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进行监控。同时积极筹建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保障。

  3.培训障。定期组织全局网络舆情队伍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政治上的敏感性和业务上的娴熟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民政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点 意识形态 民政 风险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