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的红色革命故事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坐落在定襄山脉的南麓,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城。在山西大同,许多古老的文化记载被一代代人所遗传,但最重要的,莫过于那些红色革命的传奇故事。
大同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比红色革命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了。从1949年至1959年,大同历史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大同历史上许多不幸事件都得到了历史的纪录,这些变革也成为了时代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也催生了“二十五年红色革命”的发生。
当时,群众的力量被唤醒,大同的工人群众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无产阶级斗争。工人们开始抗议发生在改革过程中的不公平和贫困,当时穿著土衣木鞋、脸上沾满灰尘的工人义军,开启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吸引了全国乃至国际的关注。
当时,和维护社会正义的抗争一起,大同的工人群众也掀起了一场知识革命。他们写下了无数的革命文章,发表各种宣传册,以及大量关于革命的文学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部关于大同红色革命的大规模诗歌作品《大同红色革命》。这首诗歌记录了大同的革命历史,记载了革命先驱们的英雄壮举,以及公民参与者们的热情奉献。
红色革命结束后,当时大同的工人群众们利用剩余的资金,建起了一座赞扬他们英勇作战的红军山,纪念了大同红色革命取得的重大胜利。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红军山便成为了大同人不忘革命历史,-1-
深切缅怀先辈们奉献的重要纪念碑。
红色革命的重要意义,不单只在于改革的成就,也在于让大同人民认识到了一件事:只有当穷苦老百姓真正站立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权利和福利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大同红色革命的发生,使大同人民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使他们重新获得了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参与的自由,从而谱写了大同新历史的篇章。
今天,大同市拥有了蓬勃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大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历史使命,他们的热情奉献和红色革命的传奇。大同的红色革命,不仅是大同人民的荣耀,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红色革命时期改革的实践,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历程中,不断提高改革效果的体现,而这些改革,也就是大同人民今天所能享受到的幸福生活的根源和基础。
-2-
山西的革命英雄故事
徐向前(1901~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共和国元帅,军事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参加了北伐,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广州起义。1929年受命开创鄂豫边区根据地。1932年底开创川陕根据地。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全国解放后,曾先后出任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等职。
人物轶事
生
1947年徐向前(左)与叶剑英合影(图十三)
[12]活中的徐向前心灵手巧、爱好广泛,通摄影、喜戏曲、会乐器、能缝补、善手工、爱读书、好书法。徐向前平常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一生说山西话,爱吃山西饭,平生没有官气,给人的印象比较“土气”,人称“布衣元帅”。
徐向前少言寡语,看似木讷,但却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徐向前爱养动物。长征时,年轻的徐向前骑马挎枪,威风凛凛,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马背上还有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在长征中陪他走了很久,也给战士们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徐向前喜欢听和唱晋剧、粤剧、河北梆子,与粤剧名家红线女和晋剧须生果子红是朋友。自己还会弹扬琴、拉二胡,对摄影艺术也很在行,不仅自己拍摄照片,而且自己还动手布置暗房,配显影液、定影液,很多早期珍贵的照片,都是他自己拍摄、放大、洗印的。
徐向前手巧,战争年代他曾自己缝补衣服,还会织毛衣,自己动手织了件毛背心,而且一穿就是30年,最后成了徐家压箱底的宝物。他去世后,这件毛背心才捐给了博物馆。[刘胡兰女英雄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军回到山西,将日本军队的武器收缴。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小青的部队奔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回到村里,她听到支部书记石德辉和几十个乡亲被反动派抓起来的消息后,勇敢地参加了营救行动,把他们救了出来。但是,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王二小小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邱少云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历史名人:三晋帝王:春秋霸主
晋文公、胡服骑射
武灵王
简襄功烈
赵简子、简襄功烈
赵襄子
鲜卑骄子
拓跋宏、汉国皇帝
刘
渊
汉国皇帝
刘
聪、前赵皇帝
刘
曜
后赵皇帝
石
勒、后赵皇帝
石
虎
后唐太祖
李克用、后唐庄宗
李存勖
后唐明宗
李嗣源、后晋高祖
石敬瑭
后晋出帝
石重贵、后汉高祖
刘知远
北汉皇帝
刘
崇、北汉末帝
刘继元
政治强人
前
秦:赵
衰、赵
盾、祁
奚
汉
代:郅
都、霍
光、王
允
常
惠、尔朱荣
唐
代:温彦博、温大雅、裴
炎
杨国忠、狄仁杰、裴
度
宋
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明
清:王
琼、王家屏、栗毓美
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近
代:高君宇、阎锡山
文化名人
荀
子、董
狐
法
显、慧
远、昙
鸾
王
通、薛道衡、司空图
王
勃、王
维、王之涣、王昌龄
王
翰、卢
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
白
朴、郑光祖、罗贯中
傅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
赵树理、太原画家
三晋良将
前
秦:李
牧
汉
代:卫
青、霍去病、关
羽
北
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
代:尉迟恭、薛仁贵、张
巡
宋
代:李
筠、王全斌、折从阮
呼延赞、杨家将、狄
青
慕容延钊
清
代:任
举、宋世杰
近
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赵国美人
汉
代:卫子夫、貂
婵
两
晋:贾南风、卫夫人、娄昭君
隋
唐:独孤后、王皇后、武则天
杨玉环、虢国夫人
宋
代:李三娘、折太君
近
代:石评梅
晋商名流
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
开明富商渠本翘、由商而官展玉泉
独辟蹊径范世逵、盐商祭酒杨继美
崇尚仁德李明性、远见卓识李宏龄
票号始祖雷履泰、雄才大略王海峰
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
山西太原红色故事1000字
1.最早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改组了“牺盟会”,山西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大批共产党员和抗日进步人士进入山西,北平、天津、上海、河南、湖北等22个省市的爱国青年成批涌向山西,使山西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声势最大、动员民众抗日最广泛的特殊地区。
2.取得抗战中中国军队首个大胜利
1937年9月,八路军在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了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3.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集中105个团、20余万兵力,发起百团大战。山西境内,向日、伪发起攻击,破坏正太、同蒲、白晋等铁路交通线,一度攻占了日军坚固设防的天险娘子关,并发动榆社、辽县、灵丘等地区的攻城战斗。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企图分割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黄河大合唱》等红色作品
1938年,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
此外,山西还诞生了《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等一大批震撼人心的红色作品。
山西介休红色故事900字
介休,一块红色的土地,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回顾共产党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介休人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先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今天我们踏寻介休部分红色遗址和纪念地,追寻革命火种,感念初心历久弥坚。
洪山,一方充溢着峥嵘灵气而又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土地,漫漫长河中,英雄的洪山人民,以勇敢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中,在洪山村诞生了共产党在介休的第一个党支部,组建了人民武装介休县独立团,留下了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1926年12月,中共临时山西省委以山西省总工会的名义派介休籍地下党员梁露回到介休开展党的工作,于1927年9月成立了中共介休县委,梁露为第一任书记;同时,组织成立了介休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洪山村党支部,发展党员近20人,点燃了介休革命斗争的火种。1945年8月,中共介休县委在洪山村成立地方武装——介休县独立团。团长由军分区委派红军干部黎光甫担任,政委由中共介休县委书记周力兼任,副团长由介休县长赵定远兼任,下设3个营。同年9月,介休县独立团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后,又重新组建成立了介休县游击大队。1946年6月,太岳部队二十四旅七十二团在
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洪山阎军据点,歼灭阎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1个连又1个机枪排,共计100余人,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40余支,队伍迅速壮大,成立了太岳军区第三十八团,洪山的168名战士编为1个连。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共介休市委、洪山镇党委、洪山村党总支于2017年7月1日联合筹建中共介休县委第一支部党史陈列馆。
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主题为“追寻星火,不忘遗志”,由历史场景塑像、星火燎原大事记、介休独立团武装斗争、农耕文化小院、馆前通道组成;二期主题为“红船破浪,漫道雄关”,利用新东高灌300米地下通道建设光辉历程时空隧道,立体化展示介休党组织发展的岁月征程;三期主题为“薪火相传,筑梦辉煌”,利用地道东出口外2000平方米空地,建设红色广场和辉煌介休瞭望台,展现中共介休党组织为推动抗日战争胜利和介休解放所作出的丰功伟绩。
相关热词搜索: 山西红色文化故事 山西 红色 故事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