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10篇

时间:2023-07-24 19:45:05  阅读:

篇一: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苏州就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择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就业

  择业心态

  素质

  自我调整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教室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主要针对12、13级计算机、经管、机电等专业的在校生。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三、调查结果:

  1、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

  答案

  A形势严峻

  48.5%

  所占百分比

  B形势正常

  42.6%

  C形势较好

  4.5%

  D不了解

  4.4%

  2、您进入毕业时期的去向?

  答案

  所占百分比

  求职

  72%

  考研

  7.4%

  出国

  5.9%

  创业

  4.4%

  求职考研其他

  两手准备

  10.2%

  2.9%

  3、您对求职渠道的选择?

  答案

  所占百分比

  人才网站

  51.5%

  校园招聘网

  80.9%

  社会招聘会

  老师、亲戚媒体(电视,朋友

  报刊)

  44.1%

  22.1%

  4.4%

  4、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答案

  基本的解决沟通协调承受压力、相关工专业知其他

  问题能力

  能力

  克服困难的作或实识和技能力

  习经验

  能

  5.9%

  7.4%

  16.2%

  52.9%

  27.9%

  1.5%

  所占百分比

  5、请问您将通过何种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

  答案

  所占百分比

  招聘会现场

  77.9%

  寄发自荐材料

  在就业网站发通过熟人介绍

  布就业资料

  44.1%

  44.1%

  20.6%

  6、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答案

  一步到位,有固先就业,后择不就业,继续自主创业

  定收入

  业

  深造

  17.6%

  73.5%

  4.4%

  5.9%

  所占百分比

  7、您欲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就业?(限选两个)

  答案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合并企业

  政府部门

  自主创业

  52.9%

  39.7%

  51.5%

  20.6%

  22.1%

  11.8%

  所占百分比

  8、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

  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

  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能力

  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

  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大学伎教育模式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16.2%

  所占百分比

  29.4%

  54.4%

  19.1%

  10.3%

  7.4%

  9、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答案

  所占百分比

  学习成绩

  7.4%

  专业技能

  30.9%

  实习经历

  23.5%

  考试证书/良好的求职技能证书

  心态

  17.6%

  41.2%

  10、您最希望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得到什么?(限选两项)

  答案

  企业良好先进前沿广泛团队良好自我稳定的从的专的管知识的人合作的薪价值的工业经业技理模信息

  际关技巧

  酬福的实作岗

  验

  术

  式

  系

  利

  现

  所占42.6%

  36.8%

  29.4%

  14.7%

  26.5%

  13.2%

  14.7%

  25%

  百分比

  位

  7.4%

  11、您认为您能接受的工资是?

  1000-150答案

  2.9%

  所占百分比

  1500-20020.6%

  2000-25047.1%

  2500-30022.1%

  3000以上

  7.4%

  三、调查分析

  1、就业形势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有48.5%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同学并没有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强烈的危机感。从对IT、信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来看,目前,对于我们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我们同学们处于一种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各招聘信息上列出来的要求,只能勉强适应其中的一、两条,有些同学基本上很难找到自己觉得能被看重的岗位,更谈不上熟练、精通这样的要求。

  我们面临的最大劣势是实践能力差,没有相关的研发经验,对工程项目构筑没有概念。可能一个专业中目前有接触过工程项目的同学犹如凤毛麟角,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几乎就是一片空白。而在优势方面,我们也是有的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挑战杯和电子设计竞赛,但由于一些新老校区之类的客观因素影响,再加上同学们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么有利的优势渐渐变成遗憾。假使我们能充分意识到现有的不足,提早做一些准备工作,为技能提高以及了解就业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走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的一个优势。

  2、关于毕业出路的分析

  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也许大家大三起就开始忧心自己毕业后该何去何从了。摆在大家面前最为清晰的,是两条路:继续深造(考研/留学)和找工作。现在研究生扩招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深造的机会。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千万不要只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

  调查结果表明,72%的毕业生选择了求职这条出路。对于求职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包括对就业需求的了解,对应聘公司情况的调查,就业心态的调整等。要把握好就业的主动权,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就业前景。对于考研的同学,也应该做好两手准备,因为也许会错过很多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也应该花点精力关注一下就业信息。

  3、毕业生择业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73.5%的毕业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这种就业观也是比较理性的。先就业,是要求大学生摈弃陈旧择业观念,即盲目定位、期望值偏高的心态。通过先就业,在涉世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在社会竞争中发现机会,为以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另外,关于择业单位的选择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毕业生选择的热门

  企业。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分工也很不相同。不管选择哪种企业,都要对公司有一定的了解,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四、解决就业建议方案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1.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2.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3.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2.关于专业知识的建议

  1、关键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

  2、他们应该更加地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

  3、专业理论不全面,缺乏基础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过高

  4、现在的大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3.关于品德

  1、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3、道德素质很重要的,不要忽视

  4、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

  4.关于实践

  1、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2、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3、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

  4、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5、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5.政府方面

  1.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3.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

  4.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

  5.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

  6.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结语: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二: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

  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1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毕业生双选会上,某单位的招聘台前一下子挤来了个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职者,另外人都是“参谋”——求职者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对于类似现象,有社会学家指出,中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正大规模地步入社会,他们的就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应该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心理较脆弱,承受职场挫折与失败压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初次步入职场时,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

  应聘:全家总动员

  杨强是南宁某高校届毕业生,是家中的独苗。从今年月开始,为了帮助杨强找工作,他的父亲特地从江西赶到南宁,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准备打一场“就业持久战”。对于这样做的理由,杨强父亲的解释是“儿子还小,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单位,不懂如何辨别真伪”。

  月下旬,广西人才市场专门举办了一场南博人才交流会。笔者看到,杨强的父亲边看边讲,俨然一位解说员,每走到一个招聘单位前,他都要先对该单位的岗位、薪金水平和发展前景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决定是否同意杨强投递简历。当看到杨强递过简历后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辞时,杨强的父亲连忙“挺身而出”,协助儿子……

  在今年广西全区首届人才交流会上,笔者看到这样“动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开在房地产公司的招聘台前同时排队,而女儿

  却悠闲地坐在后面一条长凳上无所事事,待快轮到递送简历时,女儿才有些不耐烦地将其父母替换下来,嘴里还嘟哝着“真麻烦!”。

  当笔者询问“为什么不让女儿自己排队?”时,女孩的母亲不以为然:“女儿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毕业找工作还要饱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应当替她分担。”

  这样的现象在招聘会场上并不鲜见。一家长对记者说,之所以要跟着孩子来招聘会,是因为怕孩子“稀里糊涂,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亲自上阵“心里会踏实许多”。对于要选择哪一家单位,一般会全家人反复推敲,他们讨论的内容包括单位的工作地点、工作的稳定性、工资待遇及发展空间等等。

  心态:对未来雾里看花

  那么,独生子女的就业心态如何呢?请看广西大学学生会的一项调查:多名独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对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普遍认为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学历的要求过于苛刻,并且薪水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设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找一个离家近、工作相对稳定的单位;在调查中,几乎没有独生子女有自己独立创业的想法。

  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普遍不能准确客观地为自己定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以及职业能力并不了解,自我评价偏高。另外,他们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把就业前景想象得过于美好或过于艰难,直接导致期望过高或畏缩不前。而且,他们比较注重经济利益,择业时往往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调查还反映出独生子女就业的一些矛盾心理。许多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分析,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而是盲目攀比,还有的同学想找一份“比较好听的工作”。不少独生子女寄希望于父母长辈的社会关系,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有的独生子女因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等种种原因,没有信心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即将踏入社会的独生子女普遍有一种危机感,他们认为社会竞争太激烈,人际关系太复杂,自己难以适应。许多人选择读研或店铺以争取一个缓冲期,有的甚至不愿意卷入激烈的竞争中,宁可选择成为一族。

  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职业心态,广西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说,作为大学生的独生子女,一直囿于校园生活,经历简单,没有经受过挫折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失落、悲观、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从信息来源、联系工作、出面调节到心理辅导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工作,以便独生子女在毕业找工作时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样可以充满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临择业就业,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强的依赖性。

  竞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林明是广西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年通过自己联系实习,最后被北海某公司聘用。如今林明已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他感觉公司员工热情,气氛活跃,工作中学有所用,很满意现在的状态。现在他正准备考托福,出国读硕士,拿到学位再回国发展。

  今年岁的小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年毕业的她虽然只有两年的“工龄”,却已经跳了两次槽。令她感到自豪的是两份工作都是她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很累,老是加班加点,很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而且和我的专业没有一点联系,所以干了一年,我就不干了。刚开始工作时,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被上司批评一两句,心里会难受好几天,还经常落泪。不过,现在已经完全适应和改变了。所以我觉得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并不差。”

  李彤是年湖南大学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投简历谋得深圳某酒店财务部会计一职。在该酒店工作年的李彤也有跳槽的打算,她说:“工资不太高,主要是觉得自己没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想跳槽去外企。我最大的心愿是找份好工作,买套大房子,接父母同住,只要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

  择业:扬长避短天地宽

  很多家长对子女择业不放心,但是有父母“亲自把关”是不是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国凯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说,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求职者的人品、学历和经验。独生子女们连找工作都要父母亲陪同,甚至帮忙查资料、填写表格,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的独立能力。

  对此,社会心理学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有其特定的成长环境和空间,可以说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在他们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引导。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生子女经过几年大学集体生活的磨炼,已经具有一定的自理和交际能力。但他们在工作中的刻苦和创新精神相对弱些,需要用人单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潜能。

  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提出的那样——“爱比维生素还重要”。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对“独苗”教育比较重视,所以一般而言独生子女智力早熟、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同时,独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爱,在爱的阳光中成长,个性发展健全,多数独生子女性格活泼、开朗、大方、敢说敢想。可以说,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只要善于扬长避短,独生子女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是有独立见解的一代,他们是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很强的一代,也是市场经济观念很强的一代。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2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xx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xx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xx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2004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

  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

  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

  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大三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指导内容就是要逐渐分析整个社会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作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390年代新好青年,独生子女第一代……现在的大学生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11月20日后,各招生单位将会蜂拥进入各高校抢人才。那么究竟大学生们最喜欢去什么企业?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怎么找工作?

  最近,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就业》杂志所做的一份《首届

  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报告》就对此给出了答案。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

  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2000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4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这个寒假,我采访了一位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学姐,了解到了当前就业的前景和存在困难,并通过调查以及查询资料,以找到问题并求得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

  “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三、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和能力

  1、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并且要具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许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所谓有敬业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责任心的人,以圆满完成工作来衡量自己,而不用升迁和报酬来衡量自己。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4方面的素质: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2、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能力

  1)对社会认识能力: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是由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学生总体上缺乏社会锻炼而造成的。

  2)对自身认识能力: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是由于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错误判断(通常是高估)。

  因此,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用辨证的方法将两句话连在一起,就具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必要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素质,尤其是成功必备的为人处世准则,才能在做事中正确思考、正确决断,最终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码、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坚守信用,行事专一。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由此可见,信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他的人生成败,也与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做人行事专一,持之以恒,认准目标,决不放弃,才能感天动地,化作精神,永世长存。另一方面,学会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将事情做好,做出成绩,是我们努力前进的目标,同时又对做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业有成并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将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养去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支持。

  四、结论及建议: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篇三: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范文

  本次调查的目的有2个:

  1.分析调查结果,进而探索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流方向,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探究与分析,最后给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合理化建议。

  2.通过本次调查,让同学们再一次准确认识到目前(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一.具体有以下2个要点:

  1.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盒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理,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尚处在职业生涯的准备或起步阶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学,完善,可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的形式为:

  1.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调查,网络调查)。

  2.向辅导员,职业规划师和学长询问意见建议与心得体会。

  3.查阅相关资料(来源:网络、图书馆)。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共设计了三道关于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并从大一的学生和网络问卷中随机调查了150份样本,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问题1: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学习,为以后的事业、深造做准备

  b.以学习课程为主,兼顾社会锻炼

  c.着重参加学生会等,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

  d.直接参与社会

  选项abcd

  数据14118135问题2:您是否对本专业进行深入了解?

  a.已有深入了解

  b.了解一般

  c.基本不了解

  选项abc

  数据79944问题3:您将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a.毕业以后就业

  b.毕业以后考研

  c.毕业以后出国深造

  选项abc

  数据448323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的结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学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88%)依然将学习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总体来说,大一新生认识到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并将继续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识来增

  加自己在未来就业中的身价砝码。但与此同时,只有9.3%的同学选择“尽全部精力学习”,而更多数同学选择了“以学习为主,兼顾社会锻炼”这一方式进行大学生活的安排,可见同学们普遍接受了“大学生活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阶梯这一观点”,但同学们依然能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主导作用,做到了本没有过分夸大所谓“能力”的作用而放弃学习。

  在第三道题目中,我们直接向受访者询问了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考研的道路,将近三成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还有15.3%的同学选择了出国进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把重心放在学习上的意义:一是在院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在职业市场中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二是为将来的深造做准备。

  做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自己的专业,在第二道题目中,我们想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对本专业了解方面的问题,只有4.7%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将近七成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认识模糊。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虽然打算毕业以后进行深造,抑或就业,但对自己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专业)还是了解的有所不足。由此可见,虽然很多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只有以少部分同学能脚踏实地地做好细节工作。

  总而言之,大一新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志向,并且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初步的规划,但依然有很多细节需要去了解,学习以及掌握。

  关于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范文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公共服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今年5月,我们又根据省厅有关要求,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

  行综合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充分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全面情况,较为详尽地获取相关信息。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本科:南通大学(有主校区、钟秀校区、启秀校区三个校区外加建设中的启东校区)

  专科:南通职业大学,南通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体臣卫校,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学院,南通农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南通技师学院,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院等.

  从专业上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五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英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人力资源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率最低的五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工业设计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从去向上来看,民营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占比九层以上。

  从性别上来看,面上是女性毕业生就业比例略高于男性毕业生。据高校就业部门老师分析,主要得益于女生谋求工作的积极性高于男生。而从点上来看,有些专业女性就业率明显不够理想,如机械、化工专业,一方面由于存在女生课业成绩虽然优秀但动手能力确实不及男生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单位招聘时的隐性歧视。

  从单位的满意度来看,南通职业大学曾对2010年就业高校毕业生做过一次小型抽样问卷调查,从思想品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综合评价五方面征求用人单位意见。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基本满意,认为毕业生总体素质较高,但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实近年来,毕业生跳槽的频率不断增高,就业稳定性显得不够。从毕业生角度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毕业生盲目签约,毕业生对签约单位了解不多,对所从事的岗位了解不足,对工作环境了解不够;二是因故变迁,学生升学、事业单位招考、入伍、出国等等;三是就业准备不足,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较少。

  此外,几所高校2010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人数为595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7.3%。预计未来三年内,毕业生人数继续呈连年增长态势,2011年为10230人,2012年为11814人,2013年为12524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南通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0年,南通籍生源应毕业生总数为14321人,接收南通籍生源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0053人,实现就业人数9159人,就业率为291.1%,超额完成南通籍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为保民生、促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南通籍生源应毕业生总数为16771人,接受工作将于今年7月中旬开始,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二、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主要举措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人事部门更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来落实,积极寻求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拓展新渠道、新载体。专门成立了“充分就业促进工程”组织协调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局务会议专题研讨“充分就业促进工程”进展情况,确保整体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用人单位、社会各界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共同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想办法、做贡献,特别是引导和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

  (二)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扶持自主创业

  1、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包括:农村和社区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计划;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计划;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高校毕业生公共服务提升计划。

  2、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面向基层就业。

  3、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规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贴息额度与资金来源、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资助、项目补助等方面明确了相关的优惠条件和举措。这些政策紧贴大学生创业的主题,特别针对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资金难”,做出了积极的扶持。如规费减免政策,据工商部门统计已有200多名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享受该政策,自登记注册之日起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如在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创业用房低租金的优惠,软件类项目还可入驻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软件企业孵化中心,孵化期内免交3—6个月的房租和设备使用费,等等。

  (三)市场为主,实习为辅,拓宽就业渠道

  1、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大招聘力度。每年通过举办固定人才集市、大型人才招聘、网上交流和公益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着力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20010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316场次,提供岗位15.3万余个。二是强化信息引导。努力实现人才市场与全国、全省重点城市、重点市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实行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和年度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发布制度,每季度通过报刊、电视台、电台及人事人才网4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引才和毕业生求职提供信息服务。南通人才网推出毕业生招聘求职专栏,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信息通道。在南通人事网开设了“毕业生就业”栏目,由“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指导回答”、“南通籍毕业生荐才榜”、“毕业生档案查询”等板块组成,让各类就业信息充分共享。三是做好日常服务。积极协助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或开展相应代办代理业务。重视和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户口迁移、档案保管、政策咨询等工作。

  2、发挥实习、见习带动作用。一是建立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不仅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不仅为大中专毕业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搭建了平台,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大中专毕业生直接通过实习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三、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从总体上来讲,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不容乐观。因为,从毕业生“供”方来看,接下来的三年,从全国到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南通本地几所高校和南通籍生源毕业生也不例外,将连年创历史新高。而从用人单位“需求”方来看,经济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就业岗位的多少,未来三年经济增速尚不确定。同时,受毕业生跳槽频繁影响,用人单位培养使用毕业生的兴趣不强,招聘时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更为明显。

  具体来看,三大主要矛盾影响着我市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一是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我市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而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带来职业、岗位的变化,对学校而言,三、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三、四年后有可能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二是理念性矛盾导致定位不合。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业不就,认为到企业或其他非公有制单位工作不算就业。有的学生对就业的地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单位性质等不满意而放弃就业,很少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和自身未来发展前途。同时,一些用人单位选人时脱离实际,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对吸纳毕业生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够。双方在理念上的不合,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三是体制性矛盾导致能力危机。我市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选人用人时基本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大都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属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他们相比外企、国有

  大型企业,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更愿意招能立即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而我们高校的培养体制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精力花在学习课本知识上,对实际能力重视不够,进入社会工作后不能又好又快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导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产生信任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篇四: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1.

  您毕业后的打算

  ()

  A、直接求职找工作

  B、考研

  C、考公务员

  D、自主创业

  2.

  如果您考研,原因是(限选两项):[多选题]()

  A、对学术感兴趣

  B、希望在高校工作

  C、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路

  D、对求职恐惧

  E、专业就业前景不好

  F、其它

  3.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是否考虑过自己创业?()

  A、考虑过

  B、未考虑过

  4.

  你认为你的专业就业形势如何?()

  A、一片大好

  B、差强人意

  C、水深火热

  D、不太了解

  5.

  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多选题]

  A:北京

  B:上海

  C:广州、深圳

  D: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E:中部大中城市

  F:西部大中城市

  G:其它

  6.

  您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多选题]

  ()

  A:生活条件好

  B: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C:良好的人才政策

  D:看中创业环境

  E:回报家乡

  F:其它

  7.

  你期望的月薪是()

  A、1200元以下

  B、1200元至2000元

  C、2000元至3000元

  D、3000元至5000元

  E、5000元以上

  8.

  你所选单位的性质()

  A、机关事业单位

  B、国有大中型企业C、外资企业、合资企业

  D、民营企业

  E、其它.

  9.

  你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多选题]

  ()

  A、这种现象很普遍,根本无所谓,很容易适应

  B、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可以克服

  C、会严重阻碍工作,很难在其岗位上呆得长久

  D、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E、从未关注过这一现象

  10.

  面对就业难你的态度是()

  A、先就业再择业

  B、先择业再就业

  C、期望就业形势好转

  D、焦急

  E、准备充分,应对自如

  F、车到山前必有路

  G、茫然失措

  11.

  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多选题]

  ()A、所学专业

  B、专业能力

  C、所毕业的学校

  D、学历

  E、潜力

  F、社会经历

  G、经验

  H、技能

  I、特长

  J、品德

  12.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

  A、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商贸业

  C、电力、石化等能源业

  D、新闻出版业

  E、房地产业

  F、医药食品业

  G、旅游交通民航业

  H、制造业

  I、政府机关

  J、其它

  13.

  你对这个行业的选择主要是基于:

  [多选题]

  ()

  A、属于朝阳行业,前途远大

  B、该行业收入较高

  C、与自己的专业对口

  D、创业机会大

  E、稳定

  F、其它

  14.

  你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A、很了解

  B、说不清

  C、不了解

  D、很不了解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据对5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对就业前景感到悲观,只有少数的大学生不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但忧,认为就业形势是正常的,竟争是必然的。根据调查,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此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46%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38%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2%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地点,薪酬与福利,工作单位性质与规模。三、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四、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就业压力较大。据调查问卷的调查显示,有5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找工作困难较大;12%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0%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6%的同学认为就业压力过大,毫无希望。

  1、由于就业压力大,20%的同学毕业打算考研究生,以此增加竞争力;40%的同学打算毕业就选择单位就业;14%的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26%的同学毕业有其他打算。

  2、在择业时,大家比较注重自己在单位的未来发展、并且要求职业符合自己的规划,大多数同学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3、大家对薪水的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大多数同学对薪水过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4、较多数同学已经做过职业规划.60%的同学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40%的同学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篇五: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随着现在高校的发展,社会中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大学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次调查就是为了分析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二.调查方式:这次调查采用的是实地问卷调查为主,网上调查为辅。实地调查主要是在本校内以及校外商业街,主要针对将要毕业与工作的人对此次调查的看法。总共发出问卷200,有效回收60。

  三、调查结果:

  1、你的性别

  答案

  男

  女

  39.29%所占百分比

  60.71%2、你的专业

  答案

  文史类

  机械

  计算机

  金融管理

  营销

  12.5%7.14%3.57%其他

  所占百5.36%分比

  17.86%53.57%

  3、在校期间是否有过工作经验

  答案

  有

  没有

  42.86%所占百分比

  57.14%

  4、刚毕业时,你希望的工资待遇

  答案

  500—10001000—150014.29%1500—20002000以上

  21.43%62.5%所占百1.79%分比

  5、你现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岗位

  答案

  有

  没有

  53.57%所占百分比

  46.43%

  6、你觉得你现在所学的专业对你以后求职就业有所帮助?

  答案

  所占百分比

  有

  76.79%没有

  12.5%不清楚

  10.71%

  7、毕业后所找的工作与专业不符时,你会怎么选择

  答案

  不愿做

  先做着试试看,以愿意在新的领无所谓

  后再考虑换工作

  域发展,认真对待

  所占百0%分比

  42.86%48.21%8.93%

  8、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因素

  答案

  对企业岗位专自己没经验

  业知识掌握的不够

  缺乏对求职技对企业基本巧的了解

  情况不了解

  所占百42.86%分比

  30.36%16.07%10.71%

  9、你找工作时一般考虑的因素(多选题)

  答案

  工资待遇

  个人发单位性员工培企业发展地域

  用人标展空间

  质

  训

  前景

  准和聘用

  所占百64.29%75%分比

  30.36%25%64.29%25%35.71%

  10、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你是怎样看待的(多选题)

  答案

  毕业后先从低通过其他关系自己创业

  通过人才市学校推层做起,逐步渠道,获得一向目标奋斗

  份较好工作

  所占百71.43%分比

  23.21%场,人才招荐,提供聘会找工作

  工作岗位

  33.93%42.86%26.79%四

  调查分析

  1.就业形势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很多人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抱着美好的向往,但他们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就业的严峻性,没有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同学现在只是掌握了书本知识而缺乏动手实践能力,有些人很难找到自己能够看中的岗位,更不用说是熟练

  精通了。

  总的说就是实践能力差,我们大多数人的知识一直滞留在课堂上,并没有带到实践中。从求职困扰因素来分析有42.86%的人表明对企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如果我们能够在求职应聘时提前充分认识到现在的不足之处,提早做些准备工作的话,一定能为我们的求职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关于毕业生择业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有53.57%的人没有明确的就业岗位,在择工作时有48.21%的人选先就业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好的,先积累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在选择工作时应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有没有给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也要对工资有一定的了解,努力做好自己。

  五

  建议

  1.

  关于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

  1)调整心态,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2)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

  3)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是,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

  4)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

  5)要有创新能力

  2关于实践方面

  1)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2)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和企业都是双赢

  3)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努力,务实勤奋

  4)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足的准备

篇六: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5篇范文)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

  今年,中国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

  2013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

  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配合教学以及检验自己本学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

  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总结造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

  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就业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着“人找岗位”的现象,也存在着“岗位找人”的现象。针对此,我们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改变他们只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思想。让大学生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能只把职业活动当成谋生的方式和手段。

  二、重视个人素质的培养

  就业与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多种岗位,就更有利自己的就业。

  3、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能使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具有更深的了解,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对此,学校应多对学生开展开展就业指导。

  党对于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他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

  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党的十八大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关注,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鼓励,并实施了许多有利的措施,要求高校指导大学生的就业,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大胆聘用大学生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努力学识知识,提高能力和个人竞争力。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调查与分析报告指导老师:牛贵宏

  小组成员:陈

  涛

  李志鹏

  贡建政

  孙

  莉

  目录

  一、调查目的·························································································1二、就业现状

  ·························································································2三、存在问题

  ·························································································4四、分析原因

  ·························································································4五、提出对策

  ·························································································六、调查总结

  ·······················································································13七、调查问卷

  ·······················································································13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虽然具体数字没有显示,但是通过我所在院校学生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最近出现的“企业用工荒“和与之同时存在的就业难问题,这一怪现象,更不得不让人去调查思考我们大学生就业问题。

  通过调查,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调查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对这一问题的个人看法。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二、就业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北京教育学院日前发布表明“09年各学历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硕士学历的下降率最高,为18.7%,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有34.6%。此外,今年专、本、硕、博各学历月薪起薪分别为:1695元、2221元、3540元、3627元”。看到这些薪水水平时,我们可能会想,要是毕业时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就好了。但这应该是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很可能只是已签约的较优秀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在西部等落后地区是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低6.4%”。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

  2010年大学生就业也呈现以下几点:

  1、国企成新宠,外企追捧程度下降。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

  中心在2010年对应届生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有34%的应届生最想去国营/事业单位工作,高出外资(欧美)企业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而外企薪资却变化不大,甚至有个别外企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薪资;相比较而言,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近几年公务员和垄断性国企的福利待遇却在不断地改善。福利好、待遇高又有稳定性,这些诱惑当然会促使大学生改变择业方向。

  2、退出一线城市,部分学子回乡发展。和多年来“奔向北上广”趋势不同,2010年很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选择“逃离北上广”也是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选择。

  3、盛行“拼爹游戏”,靠父母找份好工作。有“关系”可走,有“后门”可进,现如今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资本。据调查,按照就业影响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和“学历层次高”,而“亲戚的帮助”只排在第9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识和能力方面,仅凭关系也是不可靠的。

  4、就业歧视问题仍存在,大学生求职莫名被拒。“宁要本科男,不要研究女”、“就算学历高,女也不敌男”,如今找工作已经成了不少女生的心病。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这项涉及中国11所“211工程”名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被调查者中54.0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聘中受到过歧视,包括性别、户籍、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婚育等歧视。

  以上的数据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同时也显露出了就业不平等、不均衡等现象。虽然政府在不断出谋划策,增加就业机会,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在加上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三、存在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具体社会、个人也存

  在很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问题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二)大学专业设臵及教育模式与社会所需人才要求脱节;

  (三)大学生期望的薪酬与用人单位提高的工资差距较大;

  (四)就业渠道不畅,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五)毕业生重大城市而轻中小城市及农村,愿意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而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

  (六)国家鼓励学生考研只是延迟就业

  (七)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力度不足

  (八)推动企业解决大学生就业举措举步维艰

  (九)人才结构失调

  四、分析原因

  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1.社会原因

  :

  (1)对学历的要求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对性别的要求

  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这句话虽说流传于虚拟世界中,但是也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这虽然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

  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严重不符,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对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据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就使得在就业中女性处于弱势群体之列,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3)对学校的要求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学生。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

  2.高校原因:

  (1)专业设臵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臵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

  (2)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

  (3)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臵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

  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3.学生自身原因

  (1)很多人的大学时光荒废

  经过多年紧张的学习,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大学时如此的轻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一看大多数人是怎么度过大学四年的,就知道他们为什么毕业的时候就业难了,很多人每天吃饭、睡觉、上网、逛街、谈恋爱,总结一下,大学就做了这点事,把人生比作一把剑的话,这些人的剑不但没有以前锋利,而且很可能已经拔不出鞘了,而有的人却一天都没有闲下了,找到了一块磨刀石,每天磨剑,他们的剑在毕业的时候已经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两者比武,自然是后者胜,大学四年时间看起来很长,很清闲,其实不对,要想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好的工作,一定要利用好这四年。

  (2)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

  很多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的影响,加上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长期以来,学生养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多大学生觉得,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找到好工作,学校强调最多的也是成绩,奖学金都是要发给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这样以来,学生被误导,总觉得以后找工作要靠的是成绩,还有一部分学生专心学习为考研,觉得学历高一些会对找工作有所帮助。

  据调查,考研的学生分为三种,一种是为了学术深造,一种躲避就业,同时拿个高学历碰碰运气;另一种是跟风。三者之中基本上都是后两种。当然,国家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和学校为了降低当年就业压力,提倡考研,但这并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对于这一点,我会在下边详细解说。对于学校来说,鼓励学生考研比解决学生就业要简单的多,这样做既响应了

  国家号召,又推卸了责任,至于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能不能顺利就业,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了。但是我替毕业生们算过一笔账:同一年毕业的甲和乙,甲选择了直接就业,而乙考上了研究生,假设同一年本科生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研究生的平均工资是2500元,三年之后甲已经赚了六七万元了,而乙则不但没有赚钱又花了至少三四万,相当于这三年甲已经比乙多赚了10万元以上了,而且三年来,甲的工资上涨可能已经是2500元,甚至是3000元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甲和乙如果同时去应聘同一个工作,更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肯定是录用甲,因为甲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很多人在计算的时候忽视了研究生读研是需要时间的。

  (3)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基层工作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期望值太高,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大学期间什么都没做过,想一毕业就做管理层,很不现实,而且总觉得自己能力很强,能胜任高层管理职位,实际上连基层工作都做不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每个管理人员都要从基层做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基层工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好做。

  (4)很多学生自身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生只是关注就业,关注公司给自己发多少钱的工资,而忽视了自己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不是慈善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机构,企业关注的是把你招进来,你能不能给企业创造利润,能创造多少利润,你的工资是从你所创造出来的利润里提取的,你能给公司创造的利润越多,你拿的工资越多。很多人在应聘的时候一心只想让用人单位给自己高的工资,给自己好的职位,而没有衡量自己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利润,通俗一点就是自己值多少工资。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企业招聘的时候把企业不关心的东西作为了重点,而没有凸显自己的优势。

  (5)很多学生依赖心太强

  很多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依赖思想,特别是家里有一定人及关系的学生,总想着毕业以后依靠关系找工作,从这一点来说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关系就业的肯定是存在,但是对于企业就业来说,特别是私营企业,一个能力不相称的人谁也不敢把他放在重要位臵。

  (6)多数学生缺乏危机观念

  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危机观念,总觉得毕业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也不清楚就业到底有多难,难在哪?另外由于很多同学从小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上父母一般觉得孩子在大学期间只要努力学习就够了等这些思想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不关注就业。

  五、提出对策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教育与就业问题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众化教育与大众化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

  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三、就业观念转变,强化自身素质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四、就业渠道的拓展

  如何能顺利求职,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就是就业的渠道。就目前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利用实习机会,积极争取被实习单位录用;或在实习区域内寻

  找就业机会。

  2、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3、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公务员招考和人才招聘会)。

  4、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招聘会及相关高校内部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

  5、通过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招聘网及地方和教育网站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6、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7、直接通过高校内设的就业机构或其他有效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五、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的教育;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起作用。

  六、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

  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人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也将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六、调查总结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怎样通过大学教育来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不可逃避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努力地发展改变自己,以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调查问卷

  亲爱的我校2010届毕业生,你好!感谢你的支持,请认真的完成本问卷,你所填写的数据将作为我们撰写《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的基础数据。

  (一)你的性别是()

  1、男

  2、女

  (三)你的生源地所在地()

  1、省内

  2、省外

  (四)你来自()

  1、城市

  2、乡镇

  3、农村

  (五)你所在的学院

  学院

  (六)你现在的就业情况是()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1、已确定单位接收,还未签约,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2、已有意向单位,等待接收单位的最后答复

  3、曾有接收单位,但自己没去,现在无接收单位

  4、一直没有找到接收单位

  5、已考取研究生

  6、已经签约

  7、准备复习考研

  8、准备出国

  (七)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样的说法你是否同意()

  1、非常同意,感觉就业给毕业生带来的压力很大

  2、基本同意,但已不是什么新鲜说法,早就接受现实了

  3、说不清楚,有可能是大学生自身定位的问题

  4、不同意,大学生就业实际不是传说的那么严峻

  (八)你觉得自己就业难吗()

  1、确实非常难

  2、比较难,但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3、只要努努力不算难

  4、找工作比较轻松

  (九)你认为目前造成你所在专业毕业生没有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是()

  1、毕业生数量大、地区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就业岗位不足

  2、学校的就业工作做的不到位,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信息和深入全面的就业指导

  3、自身的就业心态问题,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4、所学的专业社会需求少,应用性不强,缺乏就业竞争力

  5、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十)择业时你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1、经济收入

  2、单位性质

  3、工作地点

  4、工作环境

  5、个人发展

  6、专业对口

  7、其它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十一)第一份工作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资水平是()1、1000元左右2、1500元左右3、2000元左右4、2500元左右5、3000元左右6、4000元以上

  (十二)你最希望的工作地点是()

  1、北京、上海、广州等直辖市,即使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也要在大城市打拼

  2、青岛、大连、西安、武汉、合肥等二线大城市,城市环境好,发展空间也大,压力比北京小

  3、就在阜阳,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对这个城市,对周围的人难以割舍

  4、在省内就业,至少要在合芜蚌,这是最低底线

  5、就在省内,只要工作单位好,哪个市无所谓

  6、就在生源地所在城市及周边就业(如和其它选项冲突,请按照偏向哪种原因进行选择)

  7、哪里都可以,只要有利于就业

  (十三)你的就业打算是()

  1、一步到位:宁可毕业后暂时失业在家,也要一次性找一个满意、稳定的工作。

  2、先就业,再择业:毕业了不能在家坐着,无论如何先找一个工作养活自己,慢慢发展。

  3、就业、考研二选一:有好单位就就业,没有,就复习考研。

  4、自主创业:已做好准备,自己干。

  5、说不清楚:对于如何就业,自己就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内心对就业缺乏动力,感到很迷茫。

  (十四)、你获得的工作来自于()

  1、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学院或任课老师

  3、学校以外的网站、招聘会

  4、亲友介绍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5、中介机构

  6、到单位自荐

  7、其它

  8、还没有工作

  (十五)目前的工作与你的专业是否相关()

  1、相关

  2、略有相关

  3、完全不相关

  4、还没有工作(十九)截至目前你大约参加了

  家单位的面试

  (二十五)毕业后三年内,你是否有可能会选择自主创业?()1、会

  2、不会

  3、会考虑

  (二十六)你认为影响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最大的因素是()1、创业经费难以筹集

  4、大学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

  2、没有好的创业项目

  5、没有形成创业观念,缺乏创业意识

  3、初入社会,缺乏经验和人脉

  (二十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方面是()1、工资收入

  2、单位性质

  3、工作地点

  4、个人发展

  5、专业不对口

  6、单位的人文环境不好

  7、其它

  8、没有不满意

  (二十九)你对我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如何()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非常不满意(三十)你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如何()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非常不满意(三十一)你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有哪些意见?

  (三十二)你最想留给下届毕业生的就业经验是?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2009年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有611万人,还有数百万存量失业毕业生,700万大学生面临找工作。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温总理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了大学生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次又一次摆在突出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并要求国务院部署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09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个人生计而且关系到尊严”,再一次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高等学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都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加大生产性实训教学安排,确保学生毕业前有充足的顶岗实习学习经历,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要积极探索建立对顶岗实习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给予补贴和对学生工伤保险给予补贴等制度;要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并逐步扩大规模。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教育与就业问题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化教育与大众化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

  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二、就业观念转变,强化自身素质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

  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三、就业渠道的拓展

  如何能顺利求职,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就是就业的渠道。就目前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利用实习机会,积极争取被实习单位录用;或在实习区域内寻找就业机会。

  2、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

  3、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公务员招考和人才招聘会)。

  4、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招聘会及相关高校内部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

  5、通过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招聘网及地方和教育网站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6、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7、直接通过高校内设的就业机构或其他有效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四、就业形势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北京教育学院日前发布表明“09年各学历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硕士学历的下降率最高,为18.7%,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有34.6%。此外,今年专、本、硕、博各学历月薪起薪分别为:1695元、2221元、3540元、3627元”。看到这些薪水水平时,我们可能会想,要是毕业时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就好了。但这应该是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很可能只是已签约的较优秀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在西部等落后地区是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低6.4%”。以上的数据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同时也显露出了就业不平等、不均衡等现象。虽然政府在不断出谋划策,增加就业机会,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在加上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就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具体社会、个人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笔者还未就业,并未真正步入社会,根据自己的阅历及就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认为当前学生就业矛盾及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问题原因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二)大学专业设置及教育模式与社会所需人才要求脱节;

  (三)大学生期望的薪酬与用人单位提高的工资差距较大;

  (四)就业渠道不畅,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五)毕业生重大城市而轻中小城市及农村,愿意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而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怎样通过大学教育来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不可逃避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努力地发展改变自己,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凸现,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有些学者则认为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的??诸如此类的原因阐释还有很多。笔者由于长期从事毕业生方面的工作,因此力图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

  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虽然具体数字没有显示,但是通过我所在院校学生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

  1.社会原因

  (1)对学历的要求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对性别的要求

  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这句话虽说流传于虚拟世界中,但是也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这虽然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严重不符,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对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据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就使得在就业中女性处于弱势群体之列,影响了大

  学生的就业率。

  (3)对学校的要求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学生。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

  2.高校原因(1)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

  (2)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

  (3)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

  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置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3.学生自身原因

  (1)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他们喜欢去大城市,喜欢去沿海地区;在选择单位时,他们喜欢去机关高校等单位,在选择岗位时喜欢待遇好的。而事实上存在着更多就业机遇的往往是西北地区、民办企业等等,但这些往往不是大学生选择的对象,在这些更能够发挥大学生作用的地方往往招不到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认为这样的地方

  会埋没了自己,会让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在择业时更喜欢留在大城市中。而大城市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样对人才也是非常挑剔的,所以常常有人很难就业。

  (2)学业不精导致就业难

  有些学生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学真知,而是为了混文凭,抱着这种想法进入大学的人往往不会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研究学问。他们有时流连于网吧,有时上课睡觉,这样的学生在走入社会时往往在专业技能方面败下阵来,丧失了就业的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1.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2.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的教育;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起作用。

  3.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

  除了传统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学校还要开辟多种渠道推荐自己的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供需平台,使各用人单位及时了解本校毕业生的信息,从而进行选择。此外,还要求学校的教师要把学生就业当作一件关系切实利益的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适时地向用人单位推销本校的学生。同时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要到全国各

  地考察,抓住就业的机遇,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4.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

  5.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

  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人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也将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而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岗位的能力有限,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自不说,那`么大学校园里的气氛又怎样呢?

  “你的二面怎么样啊,有戏吗?”“表现还不错。上帝保佑我顺利通关吧``````”“你今天面试他们都问你什么了?”``````,离毕业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寝室里的口头禅都统一成“今天你面了吗?”“面了,你的运气如何?”

  可见,大学校园里更是弥漫了毕业生们找工作的热情和就业的气息。但是他们的热情掩盖不了他们的紧张与不安,因为他们知道现实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严峻的就业形势

  国务院26日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说,受人口

  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及社会进程等影响,21世纪前20年我国仍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市职业介绍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发现,今年劳动力市场的人气来得格外早,一季度招聘求职人数均创下近几年同期的新高,高级技工仍然受宠,工作经历比学历更吃香,大学生就业依然需努力。

  求职人数达23.4万人,较2003年一季度增加了7.8%,较2002年一季度增加了23.8%。

  供求总量矛盾依然存在。用人单位共招聘17.9万人,较2003年一季度增加了6.5%,较2002年一季度增加了15.4%,但招聘人数增速慢于求职人数增速,求人倍率(招聘岗位数/求职人员数)只有0.76,每100位求职者只有76个岗位可供选择,比2003年和2002年同期略有下降。

  一季度三资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中,98%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具备高中以上学历,49.6%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岗位更是明确要求本科以上),三资企业中的跨国集团对求职者学历要求更高,很多岗位指明要求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可见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如何从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影而出仍是大学生应思考的问题。

  学历与实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对知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学历被社会公认为敲开就业大门的金砖。学历是知识水平的象征,学历越高当然越有利于找工作,但也不能说学历高的就一定比学历低的找的工作就好。因为这还涉及到一个人的实力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大学教授到广州打工沦为厨师,某研究生外出打工沦为服务员,也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进入了公司的上层部门等等。但这毕竟是少数的,让我们一起走近农村来的低学历青年:

  1、邹长青:男,23岁,学历:高中,现为自由撰稿人。“什么?低学历同样能有高收入?话是没错,可是机会太少了,你别老盯着媒体上炒作的那些从农民转变成总裁的神话,那只是极个别的幸运儿。”

  他这样看待低学历者能有高收入,他现在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到网吧发电子邮件投一次稿,买一本杂志的费用也得在预算之内。他体会到的绝对比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多。

  2、陈家芳:女,21岁,学历:初中,现为某宾馆服务员。她的职位刚刚从领班升到主管,但她知道,她早晚要被淘汰,因为她手下的服务员中有很多是大学生。她担心她仍然逃不出大多数从农村来的低学历青年的最终命运。

  3、他是一个大专毕业生,现为月个文坛“枪手”。当他在国营单位上班时,梦想着有一天能静静地在家里做个自由撰稿人。后果他终于成了一个“枪手”。但他发现这并不是他原来想要的生活,所写的书,没有一本是他真正感兴趣的,全是从图书馆或者从网上找的资料,然后拼凑而成。“漂泊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归宿,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敢奢谈梦想吗?有不少人在饱受痛苦的磨难后,体会到的是一种心灵的崩溃``````”难道说他们是没有实力吗?他们一样有着美好的梦想并为之努力过。他们的命运会如此凄惨只因为他们是低学历青年。在校大学生毕业后如果能凭着自己的实力加上相对高的学历,相信一定更有困难成为上帝的幸运儿。

  但是实力从何而来?我想大学在校期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实力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学好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是我们现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对于培养社会实践能力,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外,我们应尽早地接触社会。很多人想到兼职,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仅增长了社会经验,也为家里节省了一笔开支。但找兼职必须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以及校纪校规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上当受骗。现在我们到处可见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所等,但很多都是在你叫了手续费后让你回去等消息,之后就会与你失去联系。所以在校大学生找兼职一定要谨慎而为之。如果能找到一份可以运用自己专业知识兼职,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应聘

  应聘是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投简历,参加面试,是时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生活“主旋律”。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怎样才能在求职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呢?

  这是西南部某高校经贸学院陆唯的三次求职经历:

  第一次:她按照“公司不能太小,工资不能太少的择业标准筛选出她面试过的单位中最理想的一家——浦东的一家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她凭借在学校的优秀表现获得了一次机会:先笔试然后接受英语

  面试,但她最终没能进入这家公司。原因是他们要的是最适合的人选,而不是最优秀的学生。

  第二次:她育偶去了一家外贸纺织类贸易公司参加面试。该公司规模较小,正处于起步阶段。她的这次面试很成功,招聘人员对她的英语水平和业务知识非常满意,决定第二天就让她上班,公司开出的条件是工资1800元加业务提成。但她最后还是放弃了,原因只有一个:“公司太小“。

  第三次:她满试的一家单位是家知名保险公司,被录用的学生可以在行政、业务、培训和招聘四个岗位上轮岗,然后再定岗。陆唯通过了两轮面试,被录用的希望很大,但她的父母却不同意她去保险公司,他们认为做保险没前途。陆唯受父母的影响终于放弃了这家单位。

  陆唯依次落选、放弃、挥别三次求职的经历和很多求职者的经历相似。一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这样说:“机会不少,岗位挺多,但大学生择业时如果固守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不会审时度势地变通,缺乏远见,那找工作确实会成为难题。”正如陆唯,她把自己的择业标准定得太死,导致她没有看见公司小有小的好处:小公司员工接触到的业务多,职业成长性好,锻炼的机会多。其实,这也是狠很多学生没有看到的一点。而在第三次求职过程中,陆唯没有看到保险业是“潜力行业”。据我国行业发展预测,保险业在我国还有很大潜力可挖,随着金融保险业的逐步开放,做保险将大有可为。如果把那位老师的话与陆唯的求职经历联系起,不难看出:摆准位置、放远目光、抛弃偏见,还在求职的大学生们如果能做到这些,会对实现就业大有帮助。

  像陆唯这样在求职过程中有点茫然的人大有人在,那么如何找到

  合适的工作岗位呢?

  大学生找工作,如果针对不同岗位和单位找出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才华,获得在外企、规模型龙头企业工作的“职场比萨饼”而非“热干面”,这其中对求职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主体、能力本位和职业发展成才观,做与自己兴趣、能力和素质相匹配的事情;培养竞争观念,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在职业发展中成材,要有上进心;扎实做事,老实做人,写好每一份求职简历和求职信,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对于毕业生和在校生所困惑的专业和职业,待遇和机遇,以单位和大单位,学历和能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是只有专业对口才能成材。无论是小单位还是大单位,一定要重视抓住机遇,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形象的说就是“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这样才有真正的高待遇可言。

  另外,找工作一定要胆子大,不要递了简历就什么也不管了,要给那些招聘人员留下好印象,否则你很难脱颖而出。要学会一点交际手段,要自信但不可以自大。有能力就多出去闯,这样机会才多一点,都关在学校里,很难胜出。要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热点城市与紧俏行业

  深圳:毕业生选择热点城市

  2003年深圳接收城市外高等院校毕业生超过1万人。据深圳市人事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通讯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排在专业需求的前四位,共需4661人,占企业总需求的27。9%。其次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向型企业所需要的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共需求2294人,占总需求的13.7%。深圳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也趋向合理。博士需求为443人,硕士需求为2419人,硕士以上学历需求占总需求的17.1%。本科生需求为1.4万人,占总需求的82.1%。本科以下学历需求132人,占0.8%。从招聘情况看,公务员最受大学生的追捧。

  上海:信息类人才缺口50万

  有关人士预计,申城5年内至少紧缺50万信息技术类人才。目前申城仅有同济大学职业学院等不足30所高校设有信息技术专业,每年毕业生不到1万名。业内人士估计,申城目前仅微电子类人才缺口就达近30万人,加上电路分析、电子产品、家电类、通讯类、移动通讯、工业方面微波通信类,其缺口足以超过50万人。

  广州:需要1.6万省毕业生

  广州市2002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届毕业生15017人,比上年增加5.3%。2003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7.7万人,比上年增加近5万人,但仍接收近1.6万名毕业生,计算机、外语等专业的毕业生将继续紧俏。广州市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广州十万年薪难觅高级技师

  据了解,广东省现有的4058.63万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工、技师仅10.9万人,还不到总职工数的3/10000,到2005年广东需要的技术工人总量将达到502.4万人,而目前广东只有365万人,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即使开出10万年薪,也很难找到合用的技能人才。

  如果毕业生能抓住这些热点城市,投身于紧俏行业又何愁找不到工作呢。

  求职观念

  老外这样看中国的大学生,中国的大学生们常常太一本正经,个个都踌躇满志,期盼成为干大事的成功者,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于西方青年来说,如今对这种人生观早已失去,了兴趣,他们更在意“平凡着,生活着。”对比之下,西方青年更热衷去亚洲、非洲、南美等不发达的地区当一名志愿工作者,比如义务医生,教师。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大学生的人生观、生活观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求职观念的差异。

  日本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一

  段时间严格的面试,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10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水原的青年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水原没有死成。正当水原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水原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

  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水原的落选。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德国和中国,但各自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当日本水原一家人喜不自胜之时,公司却传来消息:水原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简单,公司的老板认为:“如此小的挫折都经受不了,这样的人在公司是干不成大事的。”

  当美国汤拇一家人大喜过望之时,美国各大州的知名律师纷纷来到汤姆的家中,他们千方百计地鼓动汤姆到法院告这家公司,让公司支付巨额的“精神赔偿费”,并自告奋勇的充当汤姆的辩护律师。

  当德国的肖恩一家人喜不自胜之时,肖恩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子进入这家公司。他们的理由不容置疑:这家公司工作作风如此差尽,进入这家公司对儿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而当中国的晓东喜不自胜之时,晓东的父母从商店买来锦旗和奖状。他们来到公司,远远望见公司老板便跪了下来,他们满含热泪地说:“多亏你们救了我儿子,我们家世世代代铭记你们的大恩大德呀。”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来晓东的经历是最可悲的,然而这也是中国存在的事实。中国人之所以能忍受公司的差错,并因为最后被录取而表示感激,除了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如果中国的大学生能坦然地面对应试结果,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地争取,由消极地承受变为积极的反抗,那么我们的职业生涯将是另一番景象。

  就业创业机会

  面对大学生找工作的种种不易,广州地区开展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的活动。3月20日,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一期40个商铺以封顶价600元拍出,其他3间商铺也以450元拍出。团市委副书记李节明表示,“创业基地”是一件好事,将成为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的一部分。该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筹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权表示,作为全国首个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场所,整个“创业基地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70多个铺位用于创业经营,除首期推出的4个商铺外,其余铺位也将于近期逐步推出。

  早在去年3月份,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18岁致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创业率高出香港整体创业率10倍多,他们多从事个人服务或创造性行业等,成为个人收入最多的群体。

  可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广州等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的活动将会越来越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也有可能被列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

  综上所述,处理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应落实好国家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努力提高经济增长,大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的重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如今,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面对找工作时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曾经的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大都眉头紧皱。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中国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本文主要就大学生就业的特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例如大学生择业观、企业择人的要求、高校扩招等和针对这个热点社会问题,对于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建议

  引言:作为一名马上要升大四,面临找实习以及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的大学生,现在的压力特别大。大学生就业难现在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共识,而造成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难的原因不仅仅有大学生的择业观的问题,还有高校教学、企业择人、社会经济等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1大学生自身问题

  1.1.1就业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

  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上过分关注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500强企业,过多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而对于一些收入一般的行业和单位以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却不愿意去就职,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机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1.1.2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扩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又有不同侧重。许多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推销’自我、1缺乏自信等,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①。

  1.2学校方面的问题

  1.2.1高校大规模扩招

  “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紧张化,结果使得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凭是人力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前,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弱化。当前大学的文凭有‘贬值化’趋势,特别是对于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文凭对他们在就业市场找工作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②

  1.2.2课堂学习模式枯燥单一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发现课堂的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课堂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听课敷衍了事,学不到什么大学。专业知识也不全了解的很深透。因而就导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3用人单位择人方面的问题

  1.3.1存在歧视现象

  有些企业在择人方面有时会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③

  还有些用人单位会存在地域歧视。“在选用大学毕业生时优先考虑本地的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有利于工作的开展。”④

  1.3.2注重学历和工作经验

  一般是毕业生先投递简历,通过筛选才能获得面试机会。而不少用人单位会选择学历高的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一些用人单位认为招聘一个人就应马上发挥作①

  ②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③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④穆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八卷第4期

  用、创造价值,因而非常看重工作经验。很多应届毕业生就失去了工作机会。

  1.4其他原因

  1.4.1我国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小于每年需要就业人数。⑤

  我国的新就业队伍除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再就业的劳动者,远远大于我国每年增加的就业岗位。整体的就业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大学生的就业。

  1.4.2区域经济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性相对过剩。⑥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为明显的区域性不平衡特征。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在经济总量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各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与之相对应,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具有地域不平衡性,表现为在某些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相对过剩,但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却供给不足。”⑦

  2、相关建议

  2.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身就业进行准确定位。

  在找工作前首先应该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等各方面情况,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同时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更加长远地谋划自己的就业之路。”⑧

  2.2高校应该在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多为学生提高实习或就业机会。

  现在大多数毕业生课本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大多缺少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及管理能力,因此要追求高质量的工作就很难。“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高校应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传递就业信息。

  2.3.学校和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⑤

  ⑥⑨王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4期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⑦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⑧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⑨李红梅《探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石油教育,双月刊

  4/2006在课程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内容;邀请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指导专家到校讲学指导,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业理论水平,加强对技术创业和利用网络进行创业的引导;

  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项目孵化,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园区,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政府也应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要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⑩

  结束语: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以及政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

  2、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3、穆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八卷第4期。

  4、王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4期。

  5、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

  6、李红梅《探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石油教育,双月刊

  4/2006。

  7、朱胜利《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和思考》[J],文献资料,2013年第6期(总第602期)。⑩朱胜利《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的分析和思考》[J],文献资料,2013年第6期(总第602期)

篇七: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大

  学

  生

  就

  业

  观

  调

  查

  报

  告

  方案说明

  一、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我主要是抽取了一部分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主要是针对现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观展开,具体涉及到了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毕业后的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以及对当前就业形势、就业前景的看法等的方面。

  二、调查的时间

  本次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的施行时间从11月2日开始截止到11月8日。

  三、调查问卷内容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所学专业前景的看法,本科毕业后的方向,就业区域的选择,希望工作的公司类型,对待如今就业形势的看法,希望工资起薪多少,选择职业的标准以及向进入的企业等。

  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大多是单项选择,职业选择的标准为多项选择,其中最想进入的企业为唯一的开放题,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

  四、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学校人流比较多的路上发问卷,本部为集中发送地,如食堂门口,学院门口。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另一小部分人托熟人在其他班上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表

  毕业后,您会选择怎样的工作?

  就业对我们来说已不再遥远,甚至可以说近在咫尺,为了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我们在问卷上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请您根据自己对今后就业的真实想法,按要求填写。本调查完全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我们保证不会对您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任何不良影响。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1您是大(一

  二

  三

  四)学生,所读专业是()。性别:A男B女

  2您是否规划过您的就业目标?

  A是B否C想过,但不明确

  3您本科毕业后的方向是?

  A直接工作B在国内读研究生C出国留学D先工作,再深造E自主创业F不清楚

  4您期望就业的公司类型?

  A国企B科研机构C私营民营企业D外企E政府机关

  5就业区域上您会选择?

  A发达的大城市B中小城市C县镇D国外

  6您对今后的就业形势看法如何?

  A非常乐观B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C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很是担忧D无所谓

  7您认为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A很好B一般C不容乐观

  8您希望第一份工作的起薪多少?

  A1000元以下B1000—3000元C3000—5000元D5000元以上

  9您认为成功就业最重要的是

  ?

  A知识技能B求职技巧C人际关系D实习经历

  您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可多选)

  A稳定性B工资和福利C企业的前景D与专业对口E社会需要和贡献F个性化有挑战性G其他

  11您会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吗?

  A一定的B只要有工作就行,不一定要与专业对口C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无论是不是与专业对口

  12目前你最想进入的企业是:

  再次感谢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愿意抽空来填写这份问卷,此问卷仅用于学习调查之用,万分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数据统计(%)题号\选项

  2345678910113、ABCDEFG27%32%41%31%11%3%2%///5%//////

  //11%26%24%40%39%5%9%/5%8%/////38%47%10%5%53%33%19%71%10%20%49%26%26%7%34%33%4%/44%38%31%6%45%49%10%15%//

  (本次调查共计100人)

  F不清楚您本科毕业后的方向是E自主创业D先工作,再深造系列1C出国留学B在国内读研究生A直接工作0%5%10%15%20%25%30%35%

  4、期望就业的工作类型国企科研机构私营民营企业外企政府机关

  5、就业区域上您会选择就业区域上您会选择A发达的大城市就业区域上您会选择B中小城市就业区域上您会选择C县镇就业区域上您会选择D国外

  就业形势看法60%50%40%30%20%10%0%

  9、您认为成功就业最重要的是40%35%30%25%20%15%10%5%0%A知识技能B求职技巧C人际关系D实习经历您认为成功就业最重要的是53%非常乐观33%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很是担忧无所谓5%9%系列110、职业标准稳定性工资和福利企业的前景与专业对口社会需要和贡献个性化有挑战性

  报告总结

  一、前言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状况,迫使大学生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旧观念,认为大学毕业就能高枕无忧,而是应该在大学的这几年里就应该树立好今后的就业观,给自己做一个正确的定位。只有明确好自己今后的工作目标,为自己今后的道路寻找一个好的起点,我们才能做好充分准备,不断磨练自己,有目标地做好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中走得更自信,更成功,更容易,更富有激情和魅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生活空间大了,自由多了,但同时也很可能会因无目标而迷失方向。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我们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怎能使自己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又如何在广袤的天空下展现我们的优秀才能?

  因此,给自己树立一个好的就业观,将自己的未来目标好的设计一下,那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就业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够有目标地学习,有目标地生活,去努力地到达自己想要主球的高度。给自己制定就业目标,就像有了启航的方向,即使再怎么迷茫,最后也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二、问卷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68%的在校大学生规划过自己的就业目标,其中41%的同学对此目标不明确,只有27%的大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如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价值观不明确,本着过一天是一天的“寒号鸟”精神,没有什么精神动力。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学学风所致,如今大学扩招度大,上大学也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所以大学生对大学学习越来越不重视,读大学只是为了一个文凭而已,导致现在学生的动力不足跟对未来的迷茫。

  31%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可见大学生对读研读博兴趣不大,或者是他们会先选择工作,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后再打算继续深造,此类同学占了26%。24%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类学生自主能力强,有很大的自信心,希望通过自主创业这种方式来进一步锻炼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当今社会,大学生泛滥,就业压力大,而公司企业注重实战经验,所以读研读博还不如几年的工作经历来的实在,有33%的同学也认为成功就业实习经历很重要,很显然,在这个社会,文凭不及经验。因此,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8090后的大学生毕业后不再一心只想进入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工作了,79%的大学生希望在中小城市的私营民营企业,以及外企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8%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是朝着体面,在发达地区的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发展,不是这样的想法不好,而是太局限和狭隘了。不是一定要在这样的地区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发

  挥出我们的才能,才能锻炼我们的能力的。就业观,就应该要以正确的价值观来体现我们的看法。这是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的择业观点的重大转变。

  53%的大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形势看法基本是积极态度,相信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有33%的同学知道就业压力大,竞争力强,很是担忧。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积极乐观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始终对自己保有一份自信,担忧的同学也不是毫无理由,他们所担忧的内容,也是跟社会直接有联系的。

  虽然大家对就业形势基本看好,但是对自己的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很有信心,71%的同学认为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很一般,想必大家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是特别有信心。也有1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前景不容乐观,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学校课程设置单一,师资力量不够壮大。对于出现对自己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大甚至毫无信心可言的问题,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应加强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引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多与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联系,提供一些用人单位的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就业动向与前景等)、就业指导(提高面试技巧、应聘成功率,建议增加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加快信息量的流通,增加就业指导报告会,介绍最新招聘信息和市场需求,多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49%的同学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无论是否与专业对口,专业学习的只是一门技巧,而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才是自己终生的选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才能以满腔的热情和动力奋斗。45%的学

  生对工作持着一小份消极态度,他们认为只要有工作就行,不管是否与专业对口,是否是自己喜欢的,这样的态度也不能完全反对,因为真正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并不多,有句话说,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去喜欢自己在做的工作,这样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也有利于稳定自己工作。

  当今大多数人对找工作还是以稳定为主,而以稳定性为选择职业标准的学生也达到了46%,可见频繁的更换工作岗位都不是大家所希望的。但以社会需要和贡献为标准也有所上升,占了10%,可见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社会时事,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稳定、收入丰厚、有保障。最关键的,应是要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对工作有热情,才会是自己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49%的学生对自己工资起薪要求不高,只要在1000—3000之间即可,择业时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随着大学毕业生愿意接受的薪水的下降趋势,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

  每个人对就业的尤其是第一份工作,不要以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它,也不要去在意它的工资的多少或者是地位的高低与否,重要的是工作的社会实践经历的积累,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来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对是否能够成功就业也有很大影响,有34%的同学也赞成这一点。

  三、结束语

  最后是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建议,就用它作为我们此次报告的结束语吧。

  1.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

  尽早开始建立关系。在四年的时间里,利用空余时间,给那些你有意加入的行业的人发电子邮件,哪怕仅仅说“我拜读了您的最近的新作,真的受益匪浅”或“我真得非常欣赏贵公司上次的策划……”。要知道,社会就是由无数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组成的。只有搞好人际关系,才能在今后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

  自己做调查

  访问使用学校里的职业服务办公室,留心那些不同寻常的职业名称,然后做个调查,查找一下你感兴趣的公司,看看哪些工作适合你做。要时时留意留意媒体的报道中即将开放的新领域,也许你会在那块领地上开创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3.利用暑假不断去充实自己

  很好的实习经验和暑期工作都能使你大受裨益。要学会利用暑假时间,或自己创业,或选择参与一些对今后工作有帮助的暑期课程,累计非学术性技巧如记账,商业网络,语言学习等等。广泛而明知地阅读——在开始日常的阅读之前,先看看你关于你所属意的行业的新文章,掌握最新资讯。

  4.

  寻找小公司

  虽然毕业后直接进国企类似的一些大公司看上去或许很辉煌,能为你赢来许多羡慕,但记住,在你职业生涯初期,小公司的优势更多。在一些大型公司,有着太多的专业人才,各各身怀一

  技之长,在那里,你只不过沧海一粟,不容易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但小公司却可能会给你出彩的机会,争取更好去实现自己,获得上司的赏识。

篇八: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总结报告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怀化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国贸、人文教育、法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经济学系、社会管理等专业及系别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二、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根据数据调查统计显示,在求职意向方面,有52。5%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就业,仅有2%的学生选择升学,这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主要的因素的酬薪待遇,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多少比较看重。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追求稳定

  的工作.在求职准备中,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程及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有62.5%的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说明大学生比较关心自己就业前景,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有33.3%的学生是通过努力学好的专业知识的方式去实现的,另外,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取工作经验和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各占21。7%。在就业观念中,有65%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大体的了解,反映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关心,在面临就业时,22.5%的人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共同协调能力,而对于专业技能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就业需要方面,47.5的学生认为学校最需要提供的就业服务是引进用人单位和提供就业信息,反映出的问题是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对这方面进一步加深,认为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学生占62.5%,比例最少的是没有设为必修课,为7.5%,有45%的学生认为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最适宜的形式是形式多样的小型专场招聘月。在这次调查中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动寻求就业主,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篇九: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苏州就业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择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就业

  择业心态

  素质

  自我调整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教室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主要针对12、13级计算机、经管、机电等专业的在校生。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三、调查结果:

  1、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

  答案

  所占百分比

  A形势严峻

  %

  B形势正常

  %

  C形势较好

  %

  D不了解

  %

  2、您进入毕业时期的去向

  答案

  求职

  考研

  出国

  创业

  求职考研其他

  两手准备

  所占百分比

  72%

  %

  %

  %

  %

  %

  3、您对求职渠道的选择

  答案

  人才网站

  校园招聘网

  社会招聘会

  老师、亲戚媒体(电视,朋友

  报刊)

  %

  所占百分比

  %

  %

  %

  %

  4、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答案

  基本的解决沟通协调承受压力、相关工专业知其他

  问题能力

  能力

  克服困难的作或实识和技能力

  所占百分比

  %

  %

  %

  习经验

  %

  能

  %

  %

  5、请问您将通过何种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

  答案

  招聘会现场

  寄发自荐材料

  在就业网站发通过熟人介绍

  布就业资料

  所占百分比

  %

  %

  %

  %

  6、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答案

  一步到位,有固先就业,后择不就业,继续自主创业

  定收入

  所占百分比

  %

  业

  %

  深造

  %

  %

  7、您欲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就业(限选两个)

  答案

  所占百分比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合并企业

  政府部门

  自主创业

  %

  %

  %

  %

  %

  %

  8、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

  企业需要应届毕业毕业生的政府、学就业信息大学伎教具备较高生不具备就业定位校、用人机制不健育模式不职业能力符合企业不合理,单位及学全,信息注重提高或者专业要求的职期望值过生之间互渠道不畅学生的综技术人业能力,高,择业相沟通和通,信息合能力,才,对应缺乏工作过于挑剔

  了解不够

  不充分

  届毕业生经验,没的需求总有竞争能量减少

  力

  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所占百分比

  %

  %

  %

  %

  %

  %

  9、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答案

  学习成绩

  专业技能

  实习经历

  考试证书/良好的求职技能证书

  所占百分比

  %

  %

  %

  %

  心态

  %

  10、您最希望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得到什么(限选两项)

  答案

  企业良好先进前沿广泛团队良好自我稳定的从的专的管知识的人合作的薪价值的工业经业技理模信息

  验

  所占%

  百分术

  %

  式

  %

  %

  际关技巧

  系

  %

  %

  酬福的实作岗利

  %

  现

  25%

  位

  %

  比

  11、您认为您能接受的工资是

  答案

  所占百分比

  1000-1501500-2002000-2502500-3003000以上

  %

  %

  %

  %

  %

  三、调查分析

  1、就业形势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有%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同学并没有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强烈的危机感。从对IT、信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来看,目前,对于我们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我们同学们处于一种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各招聘信息上列出来的要求,只能勉强适应其中的一、两条,有些同学基本上很难找到自己觉得能被看重的岗位,更谈不上熟练、精通这样的要求。

  我们面临的最大劣势是实践能力差,没有相关的研发经验,对工程项目构筑没有概念。可能一个专业中目前有接触过工程项目的同学犹如凤毛麟角,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几乎就是一片空白。而在优势方面,我们也是有的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挑战杯和电子设计竞赛,但由于一些新老校区之类的客观因素影响,再加上同学们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么有利的优势渐渐变成遗憾。假使我们能充分意识到现有的不足,提早做一些准备工作,为技能提高以及了解就业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走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的一个优势。

  2、关于毕业出路的分析

  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也许大家大三起就开始忧心自己毕业后该何去何从了。摆在大家面前最为清晰的,是两条路:继续深造(考研/留学)和找工作。现在研究生扩招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深造的机会。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千万不要只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

  调查结果表明,72%的毕业生选择了求职这条出路。对于求职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包括对就业需求的了解,对应聘公司情况的调查,就业心态的调整等。要把握好就业的主动权,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就业前景。对于考研的同学,也应该做好两手准备,因为也许会错过很多好的就业机会,所以也应该花点精力关注一下就业信息。

  3、毕业生择业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的毕业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这种就业观也是比较理性的。先就业,是要求大学生摈弃陈旧择业观念,即盲目定位、期望值偏高的心态。通过先就业,在涉世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在社会竞争中发现机会,为以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另外,关于择业单位的选择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毕业生选择的热门企业。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分工也很不相同。不管选择哪种企业,都要对公司有一定的了解,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四、解决就业建议方案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1.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2.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5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3.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2.关于专业知识的建议

  1、关键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

  2、他们应该更加地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

  3、专业理论不全面,缺乏基础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过高

  4、现在的大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3.关于品德

  1、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3、道德素质很重要的,不要忽视

  4、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

  4.关于实践

  1、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2、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3、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

  4、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5、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5.政府方面

  1.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3.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

  4.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

  5.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

  6.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结语: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十: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共2篇〕

  主体:问卷的设计

  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工程由浅入深,并注意期间的来联络,使被调查者可以连接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的差异。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效劳等问题进展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的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的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20xx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为了让我们的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的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的人都选了30%左右的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0%的人是来自农村,剩下30%是来自城市和县镇。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p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拟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那么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说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拟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那么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顶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顶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化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79.5%的调查者选择工作,11.5%的人选择升学,而2.6%的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的调查者选择了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才能。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拟大,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受教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拟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别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3%。可见,如今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拟慎重的。

  4、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说明,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兴旺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拟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开展时机多,并且承受新信息快,因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兴旺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的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遥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兴旺地区,有23%的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兴旺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效劳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缺乏。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当艰辛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的调查者选择1200--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据调查,12.8%的调查者认为会“承受,并准备跳槽”,23.1%的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的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6%的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假如不对口绝大多数的调查者会在如今的岗位上工作。64.1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如今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择是小心而慎重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拟紧张的情况下,很大一局部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7%认真考虑过,26.9%的调查者“偶然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的艰辛,有5.1%的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1.3%的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和招聘信息,15.6%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历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的调查者希望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就业目的此次调查说明,有大约80%以上的调查者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数调查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为社会做奉献。剩下的2.5%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根底。可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的。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端正,需要教师的大力指导。

  9、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很明确的。有53.8%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6%的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缺乏”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择,1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拟相信才能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才能包括“所学的专业才能”、“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历”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

  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比拟严重”占总人数的78.6%,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理解不够”的占11.3%,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薄弱”、“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毕业生的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择业行为比拟多”的调查者占10.1%。

  结尾: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开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辛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的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开展。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良择业心态,本人的建议是: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如今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目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才能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才能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才能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分析 调查结果 问卷 大学生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