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
摘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上海市崇明区作为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和21世纪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是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未来要努力建成具有国内外引领示范效应、社会力量多方位共同参与等开放性特征,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原则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上海市也对海绵城市的建设高度重视,2015年8-10月,上海市发布《推进本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11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目前也制定出台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崇明东滩紧跟国家、地方发展战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大力推行海绵城市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努力将东滩生态小镇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岛的标杆区域,成为先行先试的示范区。
关键词:崇明东滩;生态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
1、东滩生态小镇现状与规划概况
1.1东滩生态小镇现状
东滩生态小镇位于崇明岛东端南部,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东临东滩湿地保护区,西靠崇明越江隧道,西北为陈家镇和前哨农场。
1.2东滩生态小镇规划概况
东滩生态小镇总占地面积约3.3km2,总开发量100万m2,规划总人口1.3万人。生态小镇战略定位:坚持生态绿色发展之路,从产业发展上,坚持产城融合,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生活节奏舒缓、休闲氛围浓郁、新经济活跃的生活方式。
着力建设综合配套商业文化、生活服务、基础教育等设施,致力于将东滩生态小镇打造成为产城融合、配套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小镇。特色项目包括:长者社区、东滩健康医疗园区、智慧金融园、小镇商业文化中心。
2、东滩生态小镇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2.1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规定:上海市的年径流控制率的范围为75%≤α≤85%。径流峰值流量控制是海绵城市重要的控制目标。主要应对特大暴雨事件,起到错峰、延峰作用,共达到内涝防治要求。
径流污染控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措施,有效削减降雨径流污染,减轻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2.2适合东滩生态城建设的主要控制目标
远期目标:建设能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具备抵抗雨洪灾害的韧性小城镇;建设水环境质量优良、水生态与城市景观协调、水景观为市民提供亲水休憩空间的水和谐城镇;建设外围生态空间充足,主城区、新城邻域生态廊道完整,开发建设区绿色宜居的生态文明城镇。
近期目标:确定东滩生态小镇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6.7mm。根据规划用地构成、面积以及适宜海绵城市建设的程度进行分析,选择一定的调整因子,从而确定各类用地的海绵城市控制指标,要求在不同用地
的标准确定需要相互平衡,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区域总体控制目标是26.7mm。
针对近期建设的河道水系和公园绿地提出详细的分项控制目标。
东滩生态小镇水系和绿地控制指标表
3、东滩生态小镇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3.1道路系统
道路是地表径流的源头,通过渗、滞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对道路雨水径流和径流污染进行有效控制,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已建道路工程中,通过增加中央绿化带,减少道路径流产生量;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减少地表径流排放量;路面雨水口带截污挂篮,减少进入雨水管道的污染物;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少雨水管道排河污染量。
未建道路工程,对于红线内无法布置绿化带的情况。设计采用人行道坡向退界绿化;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道路退界绿化采用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城市措施,收集和转输人行道雨水。路面雨水口带截污挂篮,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少雨水管道排河污染量。
3.2居住小区
居住屋面的雨水可直接通过雨水立管断接方式排入高位花坛、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等进行雨水调蓄和渗透。此外,可通过雨水桶进行屋面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雨水桶内调蓄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
小区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应优先采用透水性铺装材料,根据道路通行要求,可采用透水沥青、透水砖、植草网格砖等透水性铺装材料。硬化铺装雨水优先通过道路侧石的溢流口排入周边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内进行处理。
结合景观绿地等设置雨水花园、植草沟、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3.3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涵盖指行政、商业、办公、医疗、文化、体育、教育等多种类型。公共建筑区域硬化铺装雨水优先通过侧石排入周边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进行处理,如公共建筑区域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区域应首先考虑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城市设施内无法下渗的雨水溢流排入雨水管道内。
结合公共建筑区域内的景观水体、广场、地下空间等区域,设置分散式或集中式雨水调蓄设施,收集建筑屋面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收集到的雨水经初步的沉淀和过滤后可用于绿化灌溉、清洁或补充景观水体。
3.4水系
水系是东滩的灵魂,承担着区域除涝、引水、排水、景观、生态等综合功能,通过水系“净”和“蓄”的作用,打造“水清、生态、岸绿、景美”的水环境是东滩生态小镇和海绵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3.4.1生态廊道工程
生态廊道的建设主要围绕海绵城市水生态修复,在满足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上海市崇明东滩地形地貌特点及河道水系的分布特点,设置河道旁侧净化带,不仅可以改善水体水质,而且可以调节增加城市水面积,增加城市对雨洪径流的滞蓄和承泄能力。生态廊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岸坡生态防护、新开水渠、池塘、种植水生植物、布置净化水质措施,陆域上布设雨水截流、缓冲、净化、雨水利用设施及雨水景观。
3.4.2生态护岸
为了推进城市河湖生态化治理、尽量恢复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对崇明东滩现
状河道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十分必要,对区域内硬质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并对河道进行疏浚,不仅可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而且可以提高河道雨洪径流调蓄容量。
边坡生态防护,尽量采用生态缓坡,种植绿化带,形成植物缓冲带,保证其原始的生态功能,不仅可净化水质,且可减少雨水径流系数,新开水渠考虑浅水河道,常水位以下干砌石护坡,两侧以种植水生植物及堆置景观石等措施为主。
可采用护岸形式有自然斜坡式护岸,生态挡墙式护岸,亲水缓坡护岸,亲水踏步式护岸,亲水步道式护岸和亲水平台式护岸。
3.4.3河道水动力提升
结合水系规划的实施,通过新建河道实现区域水系的连通,有效提高区域水面率,有助于加快构建“格局合理、功能完备、蓄泄兼筹、引排得当,多源互补、丰枯调剂,水流通畅、环境优美”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
3.4.4绿地
采用“蓄、渗、滞、净”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绿地设计,通过“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提高绿地滞蓄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通过透水铺装、绿地与河道生态驳岸的合理衔接等,削减排入河道的雨水面源污染,保障河道水环境质量。具体措施为:
(1)合理设计绿地竖向标高,接纳沿线地块或道路人行道雨水;
(2)采用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技术措施,去除地表径流污染,减少路面雨水排放量;植草沟主要应用于橫二河东段、纵一河、纵二河,结合护岸布置。
横二河东段、纵一河、纵二河河道底高程0.50~1.0m,植草沟为生态斜坡,沟底高程约3.20m,沟深约0.20m,沟底宽度1.0m,沟内种植耐水湿生植物,植草沟近路侧设置600×700mm的素混凝土格梗。
(3)以雨水花园、低洼湿塘为载体,对绿地雨水进行过滤和渗透,去除地表径流污染物,避免地表径流直接排河,维护河道水环境质量。生态滤沟主要应用于P湖,结合C型、D型、F型护岸布置。
湖泊底高程1.00m,护岸形式以复合式斜坡为主,生态滤沟结合护岸进行布置,沟底高程约3.0m,沟内自下而上敷设200mm厚沸石、200mm厚卵石,生态滤沟以缓坡(≥1:5.0)接至岸后道路,近路侧设置400×800mm的素混凝土格梗,并以80-100mm厚?40-60砾石作为预处理设施敷设于沟顶。
表流湿地主要应用于纵二河,结合X型护岸布置。纵二河河道底高程1.0m,护岸形式为桩基+自嵌式挡墙结构,墙前为浅滩,高程约1.80m,为拦截因雨水冲刷入河的表层泥土,并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净化入河雨水,在浅滩段设置表流湿地,湿地宽度约9.5m,湿地内种植根系发达、氨氮净化效果较好的水生植物。
(4)绿地内慢行通道设计采用透水沥青,减少路面雨水径流量。园路铺装优先考虑透水砖,人流量不大的区域优先考虑碎石透水路面,避免使用花岗岩路面和高侧石。如确需使用高侧石收边,需对侧石进行开孔处理,使其有利排水。植草沟、生态滤沟均布置在河道常水位以上,以拦截岸后人行步道及岸坡的雨水径流污染;表流湿地布置在常水位以下,以拦截因雨水冲刷入河的表层泥土,并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净化入河雨水。
(5)结合东滩原有的生态水系景观特色,优化现有规划河道岸线。通过流畅蜿蜒的线条与自然式景观相结合,加入交通流线、活动空间等元素,形成令人愉悦、舒适的滨河景观,同时也是东滩自然、生态本底的再现。通过合理规划河道岸线,局部降低流速,沉淀泥沙,提高水体透明度。
3.4.5利用雨水调蓄设施,在商业地块上部和下部空间进行雨水调蓄。采用调蓄池、调蓄模块等多种方式,提高商业等公共地块的雨水调蓄能力,在收集自身雨水的同时,服务周边区域,实现区域雨水的集中调蓄。
4、东滩生态小镇海绵城市建设效益
4.1防洪、除涝效益
海绵城市方案措施有利于延长径流时间,削减洪峰流量。在生态岛地块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完成后,径流总量控制率可以达到80%的控制率。
4.2环境效益
削减雨水面源污染、水源涵养、气候改善,促进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的实现和水环境的改善,更新和强化“减污先控源、治水先节水、活水先循环”的理念。增加优良水体数量、可用优质水资源总量加大、水环境生态向良好趋势转变。
4.3社会效益
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扩大城市休闲游乐空间,满足居民日常休闲需求,提升居民舒适感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区域内涵,增强社会凝聚力。
4.4经济效益
降低内涝灾害损失、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EB/OL].[2]章林伟.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D].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3]程慧等.海绵城市弹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台湾生态滞洪池为例[D].安南方建筑,2015.[4]康丹,叶青.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取值和分解研究[D].中国给水排水,2015.
“东滩”项目前因后果
那个地址是联合国公布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的东端,一眼望去,芦苇浩荡、水天苍茫。银鸥在蓝天里翱翔;在特定的季节,还能邂逅迎霞展翅的小天鹅、白头鹤等珍稀鸟类。
这是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充满生命与希望,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最后一块处女地
2005年的一天,世界顶尖的工程顾问机构英国奥雅纳公司(ARUP)的执行董事彼得·海德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意外接到了时任伦敦市市长利文斯通的电话。电话中,利文斯通很平静地告诉他,奥雅纳公司已经获得参与中国崇明岛东滩项目的许可权。
但这个消息对海德来说却不平静,激动之外,他还有些吃惊。
“因为同合作开发东滩生态城之前,我们几乎没有对此事进行过深入交流;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利文斯通简直是给我来了一次‘突然袭击’。”海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东滩之所以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这块充满生命与希望的处女地“无时无刻不在散发诱人的芬芳”。
东滩,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属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南北濒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东滩位于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东线中部,此处记录的鸟类达312种,迁徙水鸟上百万只。每年,前往东滩观鸟人群尤其
多。随着新世纪都市人对回归自然的渴盼,这颗遗落在上海后院的绿色明珠,逐渐焕发出动人的异彩。
东滩生态城项目出现在世人面前最早是在1998年,当时上海市政府批准将崇明岛东侧平方公里土地授权上实集团经营,该地块占崇明15%,即为目前东滩项目的所在地。2001年,上海规划将崇明定为生态岛,明确“崇明是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空间”。
英方“推手”
2005年,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见证下,中英双方签订了有关东滩项目的宏观合作协议。2008年1月,英国首相布朗访沪,期间,中英双方签署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项目设计、实施和融资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为上海崇明东滩的具体项目而设,目标是把东滩建设成为全球首个生态城市。
在向记者介绍如何打造“生态城”时,海德颇为激动:“东滩的项目旨在让全岛的生态足迹降到2公顷以下,这就是说岛上的人均消费的自然资源由2公顷土地提供。而伦敦目前的生态足迹是。”(所谓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生产人类所消耗食物、纤维和木材,吸纳其制造的废物和提供空间进行基本设施建设所需的土地总面积)。
而根据计划,东滩生态城一期工程面积630公顷,将提供2万人的住房与办公场所,预计将于2020年左右完工,全部工程完工后,总共将可容纳50万居民。而根据开发规划,东滩城将实现能源自给,所有住宅和商用建筑都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生态足迹较传统开发模
式减少60%,实现城市节能66%,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碳零排放)。
海德还透露:“尽管已经卸任伦敦市长,但利文斯通挂在嘴边最多的,依然是将东滩和伦敦无碳城作比较。”根据奥雅纳公司对东滩生态城的规划介绍,该项目将依靠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以及废品回收再利用等方式来产生电能,实现城市节能64%。同时,城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将使用清洁能源,使整个项目向“零碳排放”的目标接近。
一代建筑大师菲力普·约翰逊对于东滩这个全球首个生态城的定义是:一个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也就是说,东滩未来的一切都将围绕“生态”展开。
“而如今,在国外媒体眼中,‘Dongtan’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独特词汇,有人甚至将它当成了中国生态城建设的代名词。”海德称。
至今仍停留概念炒作阶段
据了解,当时中英签署备忘录的五方为上实集团、同济大学、奥雅纳公司、汇丰银行和可持续发展基金。而作为最重要的开发商,上实集团10月28日就项目的“停顿”传言也做了解释。据上实集团专门开发东滩生态城项目的上实东滩集团宣传部负责人廖冠辉介绍,目前东滩项目没有停顿,但他也坦承,目前确实还没有开工兴建的打算,有些项目还处在研究规划、逐步细化阶段。
在接收记者采访时,东滩生态城首席项目总监海德也向记者做了解释:“何时开发东滩计划,我们没有时间压力”;他也表示,他们只
是项目工程师,完成客户交给的计划工作而已。记者先后询问同济大学、汇丰银行和可持续发展基金等单位,均三缄其口。
而作为当时批准东滩项目规划的上海规划局、崇明规划局也均表示对东滩项目何时开工不清楚。崇明规划局规划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也向记者无奈地表示:“目前东滩项目更多的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很多实质性东西都还没有开始实施。虽然,东滩生态城的项目规划目前已进入逐步细化阶段,而此前该项目已经过了长达10年的准备及规划期,此后预计还将需要15年的建设期。”
上实是“东滩生态城”的赢家
发布:2020-11-0116:13|作者:胡晓玲
|来源:中国经营报
借生态城概念
上实取得圈地之便
崇明项目尚未实现,上实(实业集团)又马不断蹄地前去其他省市圈地。一份详尽的计划蓝图、英国奥雅纳的设计、上实雄厚的资金实力——很少有地址政府会拒绝如此的好顾客。有资料显示,在河北廊坊、浙江湖州、江苏无锡、辽宁沈阳、山东济南、山东潍坊等地,上实都有一样以生态城命名的项目,总面积超过200平方千米。
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众多城市基础建设都不用自己出钱,站在上实的角度,低价拿地甚至地方政府的赠地都是收入来源。也许短期内,上实会因为开发资金需求大而项目无法即时盈利带来现金流困扰,但长期而言,这些项目都能带来稳定的收益。
崇明概念的大规模复制
今年年初刚刚开始动工的湖州吴兴区生态城可能是众多圈地项目中最小的一个。记者从当地项目推进办公室投资科了解到,这个生态城主要以旅游开发为目的,也称作“西三亚景区开发”,面积约8到9平方公里,位置就在区政府附近。与之相似的,还有辽宁沈阳棋盘山风景旅游开发区,面积平方公里,由上实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阳陆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当地的棋盘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将“打造沈东生态文化走廊,诠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建设新型生态城镇”列入了2008年工作计划之中,用词和崇明项目中的并无二致。
此外,江苏无锡的太湖生态城、山东济南的唐冶新城、河北廊坊的万庄新城也都是上实的手笔。在当地,这些项目都是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无不令当地官员和百姓为之振奋。为唐冶新城编写规划案的一名当地规划员第一次接到这样大的项目,甚至感到有点无法着手,他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当时我脑子有点蒙,这个东西……也太大了吧,粗略算算相当于十六个我们可爱的建大新校区。”而80平方公里的廊坊生态城完全是建造一座崭新的城市,厂房、住宅、农业区、酒店都在规划范围内。生态城所在当地、廊坊市广阳区区长邳振一对媒体表示:“生态城起来后,我们还要搞商业圈、文化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汽贸一条街。随着商业业态的成熟,吸附作用会越来越大。我们有信心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不做亏本买卖
这些生态城几乎都是由和崇明项目签署合作协议的英国奥雅纳公司设计。对于很多内地政府官员而言,那些先进的设计理念简直是
第一次听说,冲着老外的牌子,就似乎比自己规划来得更可靠一些。而更实惠的在于,看得懂的那些桥和路,都由别人出钱。湖州生态城投资科的政府人员谈到为什么和上实合作,就对记者直言不讳地说:“因为他们帮我们搞基础设施建设啊。”
在一处论坛上,记者看到不少廊坊当地百姓都认为,政府将原本应该自己开发建设的城市交给一个地产开发商,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政府自己没钱。政府手里唯一能作为交换的资产只有地。
难以获知上实集团或其子公司在各地拿地的具体价格,但是从上市公司上实发展的上交所公告中,相似案例大致可以看出这一模式的交易对价。
上实发展今年元月公告称,揭标获得泉州东海滩涂整理项目,总价逾38亿元。以此价格除以总建筑面积计算,上实发展拿下这一项目所折算下来的楼盘价不足每平方米1500元,而目前当地相应地块的市场参照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以上。时任公司董事长的马成樑说,之所以能以这么低的价格拿下泉州项目,是因为公司以“区域开发集成商”的角色出现,即围绕一个地方性成片开发项目,从最初的定性策划到具体规划,从基础设施到具体开发,甚至招商引资环节全面参与运作。他同时承认,浙江湖州东部新区、河北廊坊西部万庄等项目也是这样的集成开发理念的应用。而未来,这些项目都是集团发展的战略性板块。
前述唐冶新城的那名规划员甚至透露,当地政府的通常交易手段便是:将地块交给大开发商牵头,做土地二级开发,事后再给某开发
商一片地作为补偿。
未来最大赢家
遍地开花的生态城项目无疑需要大笔的建设资金,但是在全球金融局势动荡,银行谈“房”色变的当下,上实是否还能像当初设想的那样融到大笔的资金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
今年3月刚刚拿下集团众多资产的上实发展,为了融资不得不转而出售其他资产:2007年,上实发展就出售了三次:向MichaelMcCann转让上海海隆置业有限公司70%股权,实际出售金额为万元;向河南国基置业有限公司转让河南国基家和万世置业有限公司%股权,实际出售金额为万元;向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上海上实海云置业有限公司51%股权,实际出售金额为万元。
而众多生态城项目所需资金都以亿元计算,仅仅沈阳棋盘山平方公里的建设就需要投入50亿元。
“短期来看,上实可能很需要钱。但是长远来看,上实能赚到的钱比它今天投入的要多得多,因为土地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
只要熬过眼前整体经济形势紧张的局面,上实无疑仍然是个大赢家。
东滩生态城迷雾
发布:2020-11-0116:13|作者:宋文明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者案
曾经被媒体热炒,并受到国家领导人、英国首相亲临视察这样高规格待遇的崇明岛东滩生态城项目,被证明至今尚未在当地规划部门报建,而开发许可证因一直迟迟未动工,现在面临过期。东滩项目占地80多平方公里,早在1998年就已经立项,至今已经10年了。如今,当地村民已经农转非,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长达两年,政府的补助也已经停发,而生态城的竣工还遥遥无期。在世界上尚没有先例的生态城之于中国究竟是一个壮举还是一个泡沫?盲目拆迁而不经过合理的统筹规划,究竟是为了实际需要还是形象宣传?这些疑问都会在事实面前找到答案。
东滩生态城:科技奇迹还是房产泡沫?
2006年4月,伦敦前市长利文斯通来到东滩湿地后,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狂热崇明迷”。早在之前的一年,英国主流媒体纷纷以“英国公司设计中国的曼哈顿”为题报道了崇明的东滩开发项目。
自1998年上实集团的东滩开发项目立项以来,已经吸引了外界足够多的关注的目光。但10年之后,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乐观,其生态新城项目甚至至今尚未在当地规划部门报建。而按照之前的规划,2010年,可容纳居民1万人的生态城第一阶段将开放。
更有英国媒体报道称,由于迟迟未能开工,上实集团获得的开发
许可证目前已经失效。
生态城尚未报建
走出崇明南岸码头,拐过一个不远的路口,便可以看到一个建筑气派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崇明县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与其他以博物馆为骄傲的城市相比,崇明希望展现给外来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的未来。无论是从区域位置还是从旅游资源来看,陈家镇——东滩地区无疑是崇明未来中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地区。
除了崇明县政府的努力外,该项目更多是依赖于上实集团的推进。1998年底,上海市政府批准将崇明岛东侧平方公里土地授权上海实业集团经营,该地块约占崇明的15%,比纽约曼哈顿还大。
然而,10年过去了,去东滩的人们发现,东滩项目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一直关注该项目进展的英国媒体更是于近日曝出,东滩计划仍只是个幻想。新址仍未动土,而开发商上实集团获取的开发许可证已经失效。
“至今我们没有收到上实集团的报建文件,说明他们近期也不会有很大的动作。”崇明县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科沈科长日前向记者表示,如果上实的项目有动工的计划,该公司肯定会向该局报建。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收到上实集团有重大项目开工的消息。
2004年11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正式批复了上实集团上报的《上海崇明东滩总体结构规划》。规划中说:“崇明东滩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因此,规划至2020年,东滩区域内人口控制在10万左右,集中城市化地区用地23平方公里。”
东滩项目建设方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诺,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生态城第一阶段将于2010年开放,最多可容纳1万居民,到2020年,生态城将完成平方公里的一期建设,最多可容纳8万居民。
“按照目前的进度,至世博会前,上实集团已不太可能完成既定的计划。”崇明县陈家镇村镇规划建设事务所叶所长表示,离世博会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东滩新城项目目前仍无动工迹象。即使目前完成的风力发电项目,也只能保证东滩部分区域的用电。陈家镇——东滩地区的多数地区,仍在使用华东电网的电。
与上实集团的缓慢进展相比,崇明县政府为推进陈家镇——东滩项目,近两年在交通、规划用地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对当地农户的动拆迁。大众出租车司机施益向记者表示,陈家镇的网络已经基本铺就,由于岛上路多车少,在路上开车停顿的时间很少。
记者曾致电上实集团,询问其东滩项目的进展情况,但采访要求被回绝。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上实集团当初拿地时,获得的经营权在70年以上。即使开发许可证已经失效,由于项目得到上海市政府的支持,重新申请对于上实集团来说并非难事。
项目盈利之忧
“上实集团东滩项目的进展情况,应该与行业目前所处的大环境有关。”沪上高级经济师顾海波说,目前的经济大环境,给众多地产商的资金链带来了很大考验。在融资渠道越缩越窄的情况下,推迟甚至取消尚未开工的项目,在地产行业已有先例。
事实上,自获得东滩项目的经营权以来,上实集团也在不断为这
个投资预算达到100亿元的项目寻找战略合作伙伴。2005年1月份,传出上实集团与爱尔兰最大的房地产公司Treasury
Holdings合作,共同开发崇明东滩项目的消息。2006年下半年,李嘉诚麾下地产旗舰——长江实业表示,已受邀参与由上海实业集团持有的崇明东滩发展项目。
“东滩项目这块蛋糕太大,不是上实一家公司能消化得了的。”沪上一名房产专家不无担忧地表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下,是否还有公司有意愿参与到该投资巨大的项目中来。此外,该专家质疑称,这个投资100亿元的项目,靠旅游业及服务业需要多少年才能将成本收回来呢?
该专家表示,按之前的媒体披露信息来看,东滩生态城将着力于打造成内循环、零排放、自供给的生态庄园。冷暖系统、节水系统、排水和噪声处理系统等,使用的全部是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没有任何污染的能源。这也意味着较国内的普通小区,该小区的建设成本要高出很多。
可借鉴的是2002年英国公司在伦敦建的小规模“零耗能”建筑,其墙壁的材料可以保温,在天热时它会吸收并保存热量,到天冷时释放。在这里居住不用暖气。但即使是在环保意识很强的欧洲,该项目也仅属于试点性质,且被视为是适合富人购买的商业项目。
顾海波表示,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的大前景是看好的,但这个市场需要培育。这个培育期是多久?能否吸引足够的游客过来消费?能否在2020年前吸引8万人入住?可能包括上实公司在内的多数项目
参与者心里都没有谱。
农转非的村民有喜有忧
“这就是个普通的居民小区,我不知道所谓的生态新城是什么概念。”沈飞是崇明县陈家镇铁塔村的村民。2005年3月份,为配合有关陈家镇——东滩项目的动拆迁,铁塔村的100多户搬到了这个位于陈家镇裕安大道北侧的“裕鸿佳苑”小区。
虽然东滩生态新城的项目迟迟未见动工,但在陈家镇,类似以“生态”为招牌的新建小区已经有好几个。
“裕鸿佳苑”的一条水泥路东侧,共有约30亩的土地上长满了“一枝黄花”,这是一种蔓延速度快、且危害其他植物生长的“毒花”。而在两年前,这片土地上此时应该已经长满水稻或其他农作物,沈飞他们正在满怀喜悦地等待秋收。
类似被荒废两年以上的土地,在陈家镇的规模至少在千亩以上。3年前突如其来的动拆迁,给沈飞他们带来了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保障的“城镇户口”,也让他们失去了可供自给自足的土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
原陈家镇万桥村村民刘勇,一家3口在动拆迁之前共有5亩地。原本土地上全部种植着花菜,全年光农作物就有上万元的收入。
2005年年初,当地政府为推进生态城及路桥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动员农户搬迁,将原有铁塔、万桥、陈东3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并计划将该村1300多户农民统一入住“裕鸿佳苑”。农民的土地全部被收回,承诺转上城镇保险。农民旧宅则以建筑面积500元/平方米、宅
基地1300元/平方米的动拆迁标准进行补助。
刘勇说,他家是以每平方米2100元的价格购买“裕鸿佳苑”现在的房子的,动拆迁得到的约20万元补助,几乎全部用在了购买新房子上。如今住在这个生态新城,过上城镇人的生活,意味着他们每月需要缴纳电、煤、物业等费用,粮食和菜也要去菜场买了。
刘勇说,从农村搬过来,他家的人均月开销增加了200元,但在失去土地后,收入来源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地政府原本承诺,农民在上缴土地后,每人可以享受每月290元的补助。但补助两年后,“这项补助突然没有了,政府也没有给说法”。在该小区,只有女性到了55周岁,男性到了60周岁,才能享受到607元/月的最低生活保障。
由于当地在打造“生态城”,整个陈家镇几乎没有实体企业,农民无处就业。当地政府也为农民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如协保、企事业单位的保安等,但毕竟“僧多粥少”。今年44岁的沈飞自嘲说,自己是“流民”,这样的“流民”在这个生态小区里“一抓一大把”。
沈飞现在有点后悔当时把地交给政府,不然至少可以自己种些粮食。他向记者表示,陈家镇——东滩项目至今仍遥遥无期,原本规划的旅游业也迟迟发展不起来,自己这样没有收入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年,不知道还要过多久。
刘勇则乐观很多。他说,崇明跨江大桥在2010年肯定能通车,能带动陈家镇的旅游和,也能为当地居民增加很多就业机会。他不理解的是,为何到2010年才能实现的项目,2005年就让农民失去土地。如今那些良田,除少数用作大桥及公路建设外,大多数被荒废。
记者曾到陈家镇政府采访,该镇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谢绝了采访。该镇一位农业中心干部私下向记者表示,陈家镇——东滩项目实际由政府和上实集团两方在独立运作。政府为配合项目的进展,加快了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但上实那边迟迟不见动静,使整个项目目前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也使政府当初对农民的部分承诺没有兑现。
“样本”瀛东村
与“裕鸿佳苑”相比,陈家镇的瀛东生态村早已名声在外。相关资料显示,瀛东村与东滩自然保护区紧依,1985年起,村民们3次共围垦荒滩4200亩,建立起一个以淡水养殖为主的新村庄。该村有鱼塘1200亩、粮田1000亩、绿化林地140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万元,已是崇明县一个重要的以“渔家乐”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农民的年收入应该不止宣传的万元。”该村农民丁先生介绍道,该村有一些农民承包了六七十亩的水塘养殖,一年的收入在13万元以上。村里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安排村民做一些集体劳动,每天的工资标准为60元,这方面的月收入也有1500元左右。丁先生平时负责看护瀛东村的东湖景区,时值工作日,东湖景区的游人寥寥。
但并非没有忧患。同样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该村没有一家制造企业。在瀛东村的长期规划中,有可垂钓游玩的东湖景区以及渔庄等餐饮项目两个主要的经济增长点。据该村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旅游人气和服务意识上的不足,这两个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村集体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的承包转让。
此外,瀛东村的总人口仅有200名左右,这也意味着村里只要花
很少的代价,就能保证村民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
丁先生向记者证实,除了节假日和周末,平时来东湖景区游玩的人很少。他也将希望寄托于崇明跨江大桥的开通,“那时候从上海过来的人就多了,旅游也能做上去。”
“生态城”概念盛行半个中国
发布:2020-11-0116:12|作者:王琦
|来源:中国经营报
童先生是河北廊坊市主城区的一般居民,在本地一家建材公司做销售工作,一个月也能有2000左右的收入,这在本地算是中等偏上水平。不久前,由于与一些房产公司业务上的往来,听说市区西北处将要建万庄生态城,这让童先生困惑不已,生态城造了,打算给谁住?
事实上,童先生有此疑问很正常。根据当地一家公司的市场调研,廊坊市居民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人民币,消费能力不高,居民买房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该房产公司黄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生态城如果是建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或许还行得通,但建在廊坊,至少在概念上就超前了,而且按照生态城提出的在节能环保方面各项指标要求,生态城造价不会低,按照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习惯是不可能成为生态城的主要人群。“由此看来,生态城似乎并没考虑居住者是谁。”黄先生质疑。
各怀心思“造”城
其实,河北廊坊万庄生态城只是国内众多或规划或在建中的一个。据了解,随着生态城概念的提出,国内已有近百城市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包括、天津、哈尔滨、重庆等十几个省市都在近年来提出了建设生态省(市、区)的奋斗目标。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仅上海一地,除去已经停建的崇明东滩生态城,浦东新区政府和嘉定区政府都在申报拟建生态城的规划,一时间,各地方政府对于生态城的建造热情高涨。
“政府方面对于生态城的热捧,很多都是为了提高政绩需要。”一位参与过东滩生态城规划的专家客观地指出了有些地方政府盲目上项目背后深层次原因。
据该人士分析,自2007年10月在京召开的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主张,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带有行政色彩。构建节约环保型社会,本是一个对未来城市发展、社会生活的美好规划构想,到了一些地方政府那里,却成为政绩考核的标准,为追逐政绩表现,而盲目批地、上项目。
“地方政府政绩需要,在一些逐利的开发商那里,无疑是拿地的最佳突破口。”长期关注房地产行业的王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房地产商打着生态概念的旗号拿地时,往往更容易拿到好地。由于政府支持环保、关注城市发展,房产商迎合这种需要不仅可以享受政策上的优惠,还可以让地价更便宜。
仅以上实地产为例,其以建生态城为口号就已经拿到6个地块,其中既有86平方公里上海崇明岛东滩生态城,也有河北廊坊的80平方公里项目万庄生态城,还有浙江湖州、江苏无锡、辽宁沈阳、山东济南等省市的地块。
生态城市构建,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对资金、技术以及人文、理念等软硬件的高要求,加大了各地方政府和房产商的消化难度。据了解,与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同等规模的天津中新生态城自去年提出建设意见,至今还处在规划阶段。在记者的询问下,尽管作为主管部门的中新生态城管委会认为生态城已经进入建设阶段,同时也承认负责生态城项目的主要发展商——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目前还处在国务院审批环节,各岗位人员尚在招募中。廊坊万庄生态城则还只是一大片尚未开发的空旷土地,廊坊恒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称,“(他们的)产品还未出来,谁也不清楚生态城是什么样。”而另一家百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于生态城则表示完全不了解。
何谓生态城,理解不一
“生态城之所以还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一方面在于缺少统一的标准、定义,更大程度在于人们尚未意识到生态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理念。”对于“生态城”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上海市建筑学会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钱振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生态文明被作为城市建设要求被提出之后,嗅觉灵敏的开发商往往将“生态”作为一种低价拿地的策略和吸引眼球的噱头,对于生态
城市的理解,并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定义。尽管也有诸多环境研究领域和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专家纷纷从学术的角度提出对生态城市的理解和看法,社会对“生态城”的普遍理解仍只停留在“环保”、“节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词汇上,至于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符合生态城要求,始终没有一个量化的可供衡量的标准。
这一现实状况造成了各地纷纷建生态城,各地又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想象去造“城”。譬如中新生态城强调其主要特点为绿色交通系统,直接饮用水、绿色建筑以及注重清洁能源为其重要特点;而崇明东滩生态城则主张碳排放量为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能源,打造自然循环系统等等。几乎所有的生态城都是围绕“节能”、“环保”去构建,强调新技术的应用。
事实上,所谓的生态城不应该是凭空去造一座城。钱振华表示,生态城更应该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貌、经济文化,甚至民俗、风土人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去利用已有条件,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循环发展之城,“它有赖于新技术的应用,而又不仅仅停留于此,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注重人文、文化理念。”
他勾画这样一副场景,居住在生态城的居民为受过良好教育,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人群,“如果没有起码的环保意识,生态城即使造好了,又能维持多久?”
“东滩生态城或许永久都可不能成功”
发布:2020-11-0116:12|作者:郭斐
|来源:中国经营报
戴星翼,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曾参与东滩项目初期论证。作为较早参与“生态城”概念讨论的专家之一,他同意了《中国经营报》的采访。
《中国经营报》:有媒体质疑东滩生态城项目目前处在搁置状态,你怎样看待?
戴星翼:今年1月五方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但没落实到具体“开工”的阶段。由英国奥雅纳公司负责设计。多年来东滩生态城始终停留在反复地规划、根据规划进行设计、研究的层面上。
最早的论证是2000年就开始了,找了复旦、同济的一些专家。结论基本跟现在差不多,没提出要做一个50万人的新城,只是要把生态这面旗帜撑起来,要在这里形成新型的环境友好型高端产业。比如环境技术与生态技术的研发高地与产业高地,这些结论当时已经得出了。后来又找了美国、法国、英国的几家公司进行概念竞赛,不断地做规划。通过规划理清思路,这几年来虽然花钱不少,但到底什么叫生态,上实的东滩投资开发公司从一无所知到现在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看法,这很好。
我觉得不能把东滩生态城看做是一个项目,这是个新城,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接下来也许就是小区层面的项目设计,看看在技术上能否走出一条路,能够比较接近它生态城的定位。这应该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今年年初有说法到世博会时初步容纳8万人,这个目标估计不太可能达到。我觉得只能作为一个很好的目标,慢慢来。
《中国经营报》:生态城在理念上值得赞扬,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如何?
戴星翼:东滩生态城的核心理念是零输出、零输入。技术的目标一方面是建筑节能,要求做出来的建筑能够达到比较好的节能标准。建筑节能现在有些成熟的技术,比如采用外墙保温涂料、中空玻璃,一般住宅也有使用。关键是如果把现有的号称所有的建筑节能技术都用上去,这样做成本比较高,大概比普通住宅高30%~50%。当然这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比如英国一个有名的生态住宅小区,采用节能技术,成本比普通的高50%。但做出来的房子为了节能每层楼面层高不能太高,导致住着不太舒服。所以,在英国那片住宅,顾客都是中高收入阶层、有很高环保觉悟的人群。我们东滩新城设计规模太大,远期目标容纳50万人,近期8万人。在中国、在找一个有环保意识,又愿意花钱的大群体,恐怕不那么可能。
另一方面号称要做低碳经济,这很热门。一般来说全世界用的都是再生性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崇明东滩风能足够,应该是大力发展风能的一个区域。关键是我们目前的技术不行。上海正在引进欧洲的2兆瓦发电机组,而欧洲已开始研究50兆瓦的。如果用我们自己的风能发电技术,再加上目前我国使用成本较低的煤电,采用风电成本一下子高十几倍,一般人承受不了。太阳能、生物能也类似,常规生产成本都是普通能源的十几倍,因此不具备可行性。
高出来的成本谁来买单也是个问题。采用建筑节能技术,成本可能比目前普通住宅高50%。目前,上海建设的一些比较经典的尽可能采用先进节能技术的样板房,每平方米的建造成本比普通的高150~2000元。如果以每平米高出1500元计算,每年每平方米可节约2元电费,差不多几百年才能回收的成本,这样的投入产出老百姓不一定愿意买;而且这些东西不一定真正节能,货币后面都是物流和能流,世界上任何活动都会产生能源消耗。所以未必真的节能,即使真的节能了,多出这么多钱老百姓凭什么一定要买呢?
《中国经营报》:崇明东滩是块难得的湿地,会不会有自然环境方面的隐忧?
戴星翼:东滩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法规,核心区不能有人进入。即使是进入科研考察,理论上要得到国务院批准。管制稍松的缓冲区里面允许科研活动,缓冲区再外面的实验区允许一些经济活动。上实在东滩有80多平方公里土地,包括了一些实验区,可能包括一点缓冲区。这个问题不太大。因为每隔十年保护区的范围会做调整,东滩那里的滩涂也在成长,现在五六年过去了,保护区范围会进行调整。但从自然保护角度来讲,在东滩做个50万人的新城,肯定是不太好的,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我也注意到全国各地都在做一些生态城,大量的公司在炒“生态城”这个概念。我可以比较肯定地说,采用一些比较成熟的节能生态设计技术是可以的,但真正的生态城尚未出现。东滩生态城定位原来就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所有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都应该是简朴的,而不应该是豪华奢侈的。目前这个矛盾没有解决。既豪华,又提供一流的生活水平,又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还没出现。
《中国经营报》:有人认为,在东滩生态城上,上实集团通过不断规划、炒作生态概念来把地价抬高?
戴星翼:有人有这样的质疑应该是可以理解的。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不久后香港上市的上实集团得到了东滩80平方公里的土地注入。但是这个土地注入后怎么利用,我估计上实一直没有想清楚。听说开始是准备发展种植,后来才想到要拿出土地做开发。从头到尾的所有规划都可以看做是商业上的运作过程,运用了生态的理念、打着生态的旗号,因为企业毕竟要有投入产出的商业考虑。
现在很多公司盖房子不赚钱,但卖地赚钱,有人对上实有这样的怀疑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觉得生态城是否能变成现实是有些问题的。本来就有很多问题,比如50万人住在东滩,发展什么产业?发展旅游的话,那里又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一定的局限。发展会展业的话,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开发大学城的话,目前国内的大学城已经受到了很严厉的批判。这些将来都是问题。
东滩生态城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不光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制约,还牵涉了各方面的协调统筹问题,有很多事情解释不清楚。但不管怎么样,东滩生态城理念好、代表着未来的方向、推广了环保生态的理念,吸引了全世界对崇明东滩的关注,都是积极的方面,也说明了今天生态、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
相关热词搜索: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对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启示 崇明 生态 城市建设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