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病房的布局及功能要求
创伤骨科病房一般设置床位40张左右。病室可设单人间、双人间与六人间不等,包括普通病室和抢救病室。附属房间包括治疗室、治疗处置室、换药室、石膏间、配膳室、贮藏室、器具贮存室、洗漱室(浴室)、污物室、厕所、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会议室、示教室、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等。
1.普通病室
病室应明亮宽敞,门要有一定宽度,使推车、轮椅有回旋的余地,因牵引患者的各项检查需在床边操作。每个病室以放置2~6张床位为宜,两床间距不少于1m,床头距墙壁10cm。若放置两排横式病床,则两床端相距应不少于1.5m。每床占用6~7m2面积。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有调温设备。设备力求简单、规格化。床下层头部有气垫床启泵,中间附有脸盆架,尾部有便器架;床顶部横栏上设有挂钩、输液架、牵引滑轮,配备床旁桌椅(图2-1)。室内安装电源插座、地灯、吊灯、床头灯、吸引和氧气管道设备。创伤骨科卧床制动的患者较多,国外有学者建议在病房内配置电动牵引床,可以降低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及腰肌损伤的发生率。
图2-1创伤骨科病床
2.危重病室和抢救室
设在办公室邻近,主要收住危重和大手术后患者。室内除有普通病室装备外,应设护士办公桌椅,立灯和常用护理用品,急救用品,监护仪等。邻床间应用隔离布帘。还应根据患
者不同的损伤部位、程度准备相应的床,如牵引床、折叠床和多功能抢救床等。
3.护士办公室
护士站可设在病房中心,邻近危重抢救室,以利于观察和抢救危重患者。室内有办公桌椅,住院患者一览牌,电话机、记事板、信号灯或电子音控对话机、联网电脑、打印机。洗手池龙头开关应为脚踏或长柄开关。长海医院将护士站与办公室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护理人员办公整体,方便人员工作(图2-2)。
图2-2长海医院护理站
4.医生办公室
与护士办公室毗邻,以便于联系。内设办公桌椅、记事板、X线片柜及看片灯、医疗表格柜、病历柜、联网电脑及打印机等。
5.治疗室
邻近护士办公室,主要用于做治疗前准备工作。处置间与治疗间明显隔断分区。内设处置柜,治疗台,治疗柜,治疗车,各种护理治疗用具及器械等。并有空气消毒设备、冰箱、脚踏式或长柄开关洗手池等。
6.换药室
设在治疗室旁侧,可分为内、外两间。内间作为换药及小治疗用,设有诊查床、操作台、无菌敷料柜等。外间设有外用药柜、换药用具、器械及空气消毒设备、洗手池、污物处置柜等,地面应有排水孔。
7.石膏间
石膏间应设有水池、石膏台、坐椅、脚架、读片机,此外还要有石膏刀、石膏剪、石膏锯、撑开器、电吹风等石膏使用工具,以及石膏绷带、绷带、衬垫用棉等。
8.配膳室
供轻患者就餐用。设有桌、凳、碗柜、供应开水设备、洗涤池、污水桶。地面有排水孔,室内通风良好。
9.贮藏室
设有柜、架等,存放各种布类用品和办公用品等。
10.专用器具材料贮存室
用于存放各种创伤骨科常用材料和器械,内设柜、架等。房间要求干燥通风,器械要摆放整齐,放置位置固定,便于寻找。
11.洗漱室、浴室
除一般洗浴设施之外,设有手握扶栏,防止行动不便的患者滑倒;并设有安全报警装置,为患者出现意外时报警呼救提供便利。
12.污物室
专为处理污物用,内设有清洗拖把用的洗涤池、污衣袋及袋架、引流瓶及引流管浸泡消毒池、便盆浸泡消毒池及便盆架、粪尿倾倒池,地面有排水孔。目前国外采用自动倾倒消毒便器柜,将便器的倾倒与清洁消毒功能合为一体,使护理工作十分便捷(图2-3,2-4)。
图2-3浸泡消毒池
图2-4自动倾倒消毒便器柜
13.厕所
病房内的厕所专为患者使用,应设有扶手、坐便器、信号灯、标本架,无台阶,辅以防滑砖,以防康复期患者不慎而发生再次损伤。内设洗手池,地面有排水孔。
14.会议室(示教室)
内设桌、椅、黑板、书报架、电视、饮水机、多媒体放映设备等。
15.医护值班区域
由休息室、盥洗室、浴室和厕所配套组成,休息室内设有休息床、更衣柜、饮水机、微波炉等。
随着现代骨科康复理念不断更新,很多护理专家主张最初的康复地点应源于病房,即让患者在术后卧床期间开始早期的被动运动以恢复四肢关节的功能,所以创伤骨科病房除以上布局要求之外,可以设有理疗室、功能训练室。除此之外,考虑到创伤骨科患者大多数是急性住院的,平均年龄较年轻,正处于学习事业的中期,有住院期间和外界保持交流的需求,所以提倡病房内设有专门的患者接待室,有的病房亲切地称之为“阳光室”,让患者有个独立的、满足其社交需求的空间,还可设有图书室供患者借阅,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要,从而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除此之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动化设备的更新,创伤骨科病房可以建立自己的病区信息系统(wardinformationsystem,WIS),并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相连,方便患者影像诊断资料的传输,减化烦琐的借取手续,有利于对
骨科患者进行全面的会诊。
有了硬件基础之后,还应该对骨科病房的人员、设备、运行规则、日常工作等等,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使得良好的硬件基础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优化整个医疗护理系统的各个运行环节。
(曹
洁
叶文琴)
参考文献
1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赖红梅,程
薇.骨科开展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63黄津芳,等.加强模式病房建设,实现三个根本转变.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924冯传汉,虞大年.中国近代骨科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中华医史杂志,1992;23(4):1935秦柳花,杨丽凤,海
涌,等.骨科阶段性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5
2021311创伤创伤复苏单元功能分级及配置探讨陈慧娟,杜哲,胡畔,黄伟,王天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100044)[摘要]创伤复苏单元是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进行复苏及损伤控制的重要场所。不同级别的创伤中心对于创伤复苏单元的要求不尽相同,从简单固定、液体复苏到完成影像学检查和损伤控制手术,不同配置的创伤复苏单元承载不同的功能。本文就不同功能分级的创伤复苏单元相应设备配置情况进行讨论,以帮助完成创伤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关键词]创伤复苏单元;创伤中心;仪器设备DOI:10.16746/j.cnki.11-9332/r.2021.01.001DiscussiononfunctionalclassificationandconfigurationoftraumaresuscitationbayChenHuijuan,DuZhe,HuPan,HuangWei,WangTianbing(TraumaCenter,PekingUniversityPeople’sHospital,NationalCenterforTraumaMedicine,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Thetraumaresuscitationbayisanimportantplacefordamagecontrolresuscitationofseveretraumapatientsafterhospitalarrival.Differentlevelsoftraumacentershavedifferentrequirementsforthetraumaresuscitationbay,rangingfromsimplefixationandfluidresuscitationtoimagingexaminationsanddamagecontrolsurgery.Thedifferentconfigurationoftraumaresuscitationbaywillcarrydifferentfunctions.Thisarticlediscussesthecorrespondingequipmentconfigurationonthebasisofdifferentfunctionalclassificationsoftraumaresuscitationbaytohelpcompletethestandardizedconstructionoftraumacenter.[Keywords]Traumaresuscitationbay;Traumacenter;Facility创伤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12月发布的《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状况报告》强调[1],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达135万人,道路交通伤害是5~29岁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高发于发展中国家的行人、骑自行车和摩托车者。2007年,《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2],我国每年发生伤害事件约2亿人次,死亡70万~75万,占死亡总人数的9%,是第5位死亡原因。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高处坠落伤的发生率也居高不下。创伤在整体疾病致死和致残中的比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45岁以下人群中的第一死亡原
因[3]。创伤救治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欧美国家在创伤救治方面越来越强调院内专业化救治的重要性。1976年,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外伤委员会发布了根据为创伤患者提供各种救治所需的资源对医院进行分类的标准,根据救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Ⅰ~Ⅳ级创伤中心[4-6]。我国和欧美国家略有不同,针对目前国内创伤事件发生现状及严重创伤救治的整体影响因素,姜保国研究团队提出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即“一个区域、两个链接、三个团队”[7-8],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传播。2017年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文件提到构建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9]。随后,2017年12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创伤中心[10]。2019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和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创伤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创伤医疗资源区域布局[11]。经过逐步发展现已形成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创伤基金项目: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专项(BMU2019LCKXJ005)通信作者:王天兵,Email:
2202131医疗中心、省级创伤医疗中心、地级市/县域级创伤救治中心的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和国外类似,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创伤医疗中心将承担行业标准制定,疑难杂症、严重合并症并发症治疗,科学研究及转化,教育教学培训,专科联盟及医联体建设,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等职责。省级创伤医疗中心在承担疑难杂症、严重合并症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上,帮助医疗管理部门控制创伤救治医疗质量。地级市级创伤中心需要有能力承担所有严重创伤的急诊救治;县级创伤中心将承担急性普通创伤患者的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复苏及损伤控制手术,并为向上级医院转诊提供保障。所以地级市和县级创伤救治中心是急性创伤救治的主要医疗机构。国外研究表明:与非创伤中心相比,在Ⅰ级创伤中心治疗严重创伤的患者可使死亡率降低25%[12]。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对创伤中心进行了评估和验证,要求Ⅰ、Ⅱ级创伤中心建立专用创伤复苏单元(traumaresuscitationbay,TRB),也称创伤复苏区域[13]。对于有条件的医院而言,当急诊收治的创伤患者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考虑建设TRB[14]。TRB是一所医院用来接收和复苏创伤患者的最佳场所,这个区域通常配备医生和护士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物品,以便快速和有效地救治多发伤患者,为多学科创伤协助救治创造最佳条件[15]。在复苏期间,创伤团队借助一系列特殊的仪器和设备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实施治疗[16-17]。TRB通常位于急诊科内部,是急诊科和创伤部门的共同组成部分。由于急诊科环境复杂,必须尽量优化流程以为创伤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治疗。在接到院前急救信息系统通知后,患者到达医院前,创伤救治相关多学科团队和资源应提前在TRB集结,并进行物品及药品准备、复苏预案准备、协助辅助科室(包括检验科、血库和放射科)、与上级创伤中心协调转运协议。TRB内设备齐全、物资取用便捷、管理细致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保障。本文就不同功能分级的TRB相应的设备配置进行讨论,以帮助完成创伤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具体如下。1物理空间TRB在空间布局中应具备开放性,既要离救护车急救入口较近,又要方便抢救人员进入手术室、放射科和工作人员呼叫室,另外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限制非医务人员的进入,与普通急诊患者诊疗区域相对隔离。在空间设计方面,TRB应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允许院前急救人员与创伤小组成员交接患者,并进行充分的复苏活动,如放射评估、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术、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和胃管、复苏性开胸术、床边B超检查、肢体骨折的固定、伤口清创和缝合及其他紧急外科操作。高级TRB面积应不低于40m2,初级TRB面积应不低于25m2[18-19]。此外,由于其功能特性,TRB墙体四周及防护门均应安装放射防护装置,地板铺设地板胶,中间黄色区域为主操作区,移动床位于黄色区域的中间,移动床四周预留充足的空间以便多学科团队工作。移动床后方墙体上安装复苏设备带,包括多个氧气、空气和负压吸引装置。有研究指出TRB墙壁应为金属材质,因为金属几乎不吸收声音,避免因患者在床上大喊大叫迫使其他人只有提高嗓门才能被听到,致使交流变得更加困难的现象发生[20]。另外TRB应允许人工和自动模式监测、调节室内温湿度,为患者复苏提供适宜的环境。为避免污染,应配备洗手池及其他清洗设施,室内气流应单向向上流动,同时配备空气消毒设施。TRB应具备计时管理系统,能够进行警报计时和全程计时,为复苏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条件。2仪器设备及耗材TRB仪器设备应基于其功能,根据医院医疗水平、收治创伤患者人数及严重程度、创伤救治体系中的定位进行配置,集中资源为受伤患者提供最佳的救治,避免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度和不适当的资源支出[21]。根据所需配置物品的种类,TRB可分为高级TRB、中级TRB、初级TRB,创伤救治中心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分级与TRB分级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要根据其医院需求进行。TRB功能定位包括ICU复苏功能、手术功能、影像功能、信息支持与教学功能,但并不要求TRB根据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空间。Watanabe等[22]学者也指出,在复苏室可以将不同的功能(包括急诊室、急诊CT室、介入室、手术室等)进行巧妙的设计与混合,建立一个整合的急诊室系统,从而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2.1ICU复苏功能
TRB应配备需要用于有效复苏患者最少数量的设备和药品。虽然需要频繁地补充物资,但去除多余物资的存放有助于优化复苏空间,促进救治的标准化。复苏室内合理的物品存放应按照患者从头到脚的顺序进行,如与气道管理相关的设备都位于患者床头附近橱柜内,以便在操作时易于取用。较大、可移动且重要的设备必须可见且可及,如监护仪;小物品可以存放在架子或柜台上,或者摆放在专
2021313用的托盘上或箱子里,且具有清晰醒目的标签,方便快速获取。建议墙体四周设计为开放式壁柜,方便各种物品的摆放,快速识别和获取。在ICU复苏功能中,应具有开展创伤救治关键技术的能力,除了应配置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清创缝合术、加压止血术、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所需复苏设备外,还应具备深静脉置管术、床旁血液净化及其他辅助装置[23-24]。创伤复苏后,要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全面调控、全方位监测、各脏器系统支持,维护和协调患者危重期的循环及呼吸等基础生命功能,保障患者内环境的稳定、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严重感染和营养支持等[25]。创伤患者ICU复苏功能在严重创伤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空间允许时,监护室应整合入TRB功能区,或至少位于外科病房ICU。不同分级TRB的ICU复苏功能所需设备配置情况,可参考表1。表1 各级TRBICU复苏功能所需仪器设备分类生命体征监测及相关设备气道管理设备具体配置内容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监护设备(含心电监测导线、手动或自动血压成人/儿童袖带、血氧饱和度指夹等)、Foley导尿管、心电图机及心电图纸一次性吸氧装置、氧气面罩、储氧面罩、压舌板、口咽/鼻咽通气管、球囊-面罩、气管插管导管、导丝、喉镜、吸痰管、开口器、喉罩、气囊压力表、牙垫、胶布、气管切开器械包、环甲膜穿刺用物、手术刀柄及刀片、二氧化碳监测仪胸腔导管和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呼吸机(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呼吸机转换接头、呼吸过滤器体外膜肺氧合器(可在创伤TICU或外科ICU内)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循环和出血控制设备自动心肺复苏机除颤仪及导电糊动脉血压监测仪颅内压监测仪止血带、绷带(含弹力绷带)、止血敷料深静脉置管穿刺用物、骨髓腔穿刺用物、静脉切开用物、敷料液体温箱、微型血站(储血冰箱)、快速输液加温装置、冰袋液体固定装置或输液泵塔(含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加压输液泵)外周静脉输液用物:安尔碘、酒精、输液器、输血器、止血带、棉签、砂轮、启瓶器、输液贴、套管针(16#或18#)、输液接头、持针器、化验试管、各型号注射器、采集连接头、透明贴膜、胶带血液净化装置(可在创伤TICU或外科ICU内)神经功能评估设备
暴露与环境控制相关设备手电筒、叩诊锤剪刀被服、暖风机医用控温仪医用升温毯转运设备转运呼吸机转运监护仪氧气袋便携式氧气瓶高级复中级复初级复苏单元苏单元苏单元√√√√√√呼吸和通气支持设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4202131(续表1)分类个人防护设备常规设备其他辅助治疗装置具体配置内容帽子、外科口罩/N95口罩、PE手套/普通橡胶手套/外科手套、护目镜、面屏、面罩、隔离衣、防护衣、防水外套、鞋套、刷手衣器械托盘、镊子、止血钳、复位固定钳、牵开器、采样器、持针器等快速血糖监测仪及试纸、动脉血气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经鼻或经口胃管、胃肠减压器、血栓预防装置(抗血栓梯度压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空气压缩雾化泵、营养泵等血栓弹力图注:“√”表示需要,“〇”表示不需要。高级复中级复初级复苏单元苏单元苏单元√√√√√√√〇√√√〇2.2手术功能
手术功能主要为快速完成部分止血、减压、清创、稳定、介入等急救操作。另外有研究指出[26]将全身CT、创伤介入系统与复苏室结合后形成新的创伤救治流程可帮助缩短诊断和治疗所需的时间,降低严重创伤患者因出血造成的死亡。创伤紧急手术的实施主要依赖于: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设备齐全的医院和随时可用的手术室。TRB的手术功能,应具备麻醉监护设备、手术器械和药品,并提供7d×24h手术及麻醉服务[27]。手术室应配备足够的值班人员,随时到位。需要急诊手术的严重创伤救治患者,必须在30min内实施麻醉。除TRB外,复杂的手术应在专用的创伤手术室进行,急诊创伤手术室应位于急诊功能区(包括在急诊科连续楼层内,或在同一栋楼内设置专用电梯,如果在不同栋楼应保证3min到达)。不同分级TRB手术功能所需的设备配置及用物准备情况,可参考表2。2.3影像功能
影像学检查是辅助诊疗,发现多系统损伤的关键,在TRB急诊CT室(可进行CT增强检查)应能提供7d×24h服务,具备30min内完成全身增强CT扫描的能力。急诊超声科应能提供7d×24h服务,必要时提供床旁创伤超声重点评估(focusedassessmentwithsonographyfortrauma,FAST)检查。严重创伤患者抢救过程中,应10min完成床旁FAST检查。急诊X线室应能提供7d×24h服务,必要时提供床边X线检查。急诊CT检查、急诊X线检查皆应在1h内出具急诊检查报告。不同分级TRB影像功能所需的设备配置及用物准备情况,可参考表3。表2 各级TRB手术功能所需仪器设备具体配置内容可拍片移动手术床手术无影灯层流净化系统麻醉机(具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动脉血压监测、体温监测功能)骨折临时固定装备(石膏、颈托、胸围、肋骨固定带、骨盆带、四肢支具)、牵引装置、外固定架胸、腰、腹穿刺相关用物心包穿刺相关用物清创缝合包腔镜器械(支气管镜等)血管造影机及血管介入器械抢救车(药物见下文)其他手术器械:手术刀片、缝线、纱布、棉垫、止血材料、吸引器、电刀、电动止血带、体位垫及支架注:“√”表示需要,“〇”表示不需要。高级复苏单元√√√√√√√√√√√√中级复苏单元√√√√√√√√√〇√√初级复苏单元√√〇√√〇〇√〇〇√√
2021315表3 各级TRB影像功能所需仪器设备具体配置内容床旁FASTX射线机CT个人防护用品(铅衣/围裙、铅帽、铅墙、铅眼镜)高级复苏单元√√与CT室距离50m以内√中级复苏单元√√与CT室距离50m以内√初级复苏单元√√与CT室距离100m以内√注:“√”表示需要,“〇”表示不需要;FAST为创伤超声重点评估。2.4信息支持与教学功能
创伤救治过程的信息化是进行质量控制、数据展示、过程管理、结果分析、辅助决策、深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创伤救治的信息化包括院前-院内急救医疗信息联动系统、院内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院检验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和移动护理系统等)、依托全院临床研究数据平台建立的院内创伤专病库、全国创伤救治联盟的中华创伤数据库(基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布的16项创伤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8],参考美国国家创伤数据库建立,可实现多单位参与、全流程抓取和多维度的检索)。继续教育培训使区域内创伤救治人员拥有“共同语言”。在美国外科医师学会验证的创伤中心标准中,Ⅰ~Ⅲ级创伤中心的创伤救治团队所有成员均应参加创伤专科继续教育,而低级别的创伤中心应参与公共和专业的创伤相关培训[29]。我国高级和中级TRB应具有高水平远程医疗设备设施及服务能力,配置电脑、预警呼叫系统、监控摄像系统和成像传输系统,进行预警呼叫、信号采集和影像传输,既能远程查看整个TRB,方便记录所有发生在TRB的各种操作、治疗,也可以帮助开展网络会议、网络培训、远程会诊、病例讨论、远程指挥、教育培训。教学共享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课程、情景模拟实践课程以及学术交流。在信息化支持和覆盖下,TRB能够在真实情景中展示现场救治过程,提高培训的实操效果。不同分级TRB信息支持与教学功能所需的设备配置及用物准备情况,可参考下文表4。表4 各级TRB信息支持与教学功能所需仪器设备具体配置内容阅片箱电话记录台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调度中心医生工作站(内网、外网系统)预警呼叫系统(院前、院内系统链接)监控摄像系统成像传输系统(连接设备端口)视频会议系统注:“√”表示需要,“〇”表示不需要。高级复苏单元√√√√√√√√√√中级复苏单元√√√√√√√√√√初级复苏单元√√√√〇√〇〇〇〇
62021313急救药品TRB应该配备适当数量的药物以备紧急应用。复苏室急救药品与其他科室急救药品略有不同,急救药品种类分为以下几类,不同的药物种类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以便于区分[30],如红色、黄色、蓝色等;不同作用分类的药物配备可参考下文进行选择。3.1气道管理及麻醉相关药物
依托咪酯、琥珀胆碱、氯胺酮、硫喷妥钠、维库溴铵、咪达唑仑、氨茶碱、盐酸洛贝林、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等。3.2镇静镇痛和预防感染相关药物
地西泮、咪达唑仑、盐酸吗啡、芬太尼、纳洛酮、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头孢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3.3抗休克、血管活性相关药物
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硫酸阿托品、去乙酰毛花苷、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盐酸胺碘酮、硝普钠、盐酸尼卡地平、注射用盐酸地尔硫?、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盐酸罂粟碱等。3.4止血与抗凝相关药物
氨甲环酸、酚磺乙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3.5其他药物
苯妥英钠、注射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酸钠、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三磷酸腺苷、50%葡萄糖、20%甘露醇、呋塞米、10%葡萄糖酸钙、15%氯化钾、5%碳酸氢钠、硝酸甘油、苯海拉明、维生素B、硫酸镁、利多卡因、重组人胰岛素等。3.6复苏液体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4小结2007年5月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的主题是创伤急救系统,大会敦促各成员国尽力尽快建立和完善创伤体系,及时和有效地救治创伤患者[16]。随着创伤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TRB逐步成为创伤复苏阶段的最佳救治场所,并且为多学科创伤小组提供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条件。完整的TRB,可以是上述功能的整合,也可以将各功能区域设立在限定的距离内,以帮助减少救治流程中各部门间(评估-影像检查-手术或介入治疗-监护)转移造成的时间浪费,为生命救治赢得黄金时间,也减少了急诊室空间资源的浪费。当然,针对创伤救治的急迫性和特殊性,对所需的仪器设备,应成立管理小组或管理员[31],负责仪器的建档、日常检查与维护、规范化培训、消毒与保养等,并制定相关质量监测指标、使用规范和要求,提高设备的使用效能,真正做到让仪器设备有效地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关于TRB的建设,除了空间与设备外,组织与领导、多学科团队配合、流程与管理、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更加重要[32],需多方协同、积极配合,以共同促进学科的发展。参考文献[1]Globalstatusreportonroadsafety2018.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EB/OL].(2018-6-17)[2021-1-26].https://www.who.int/violence_injury_prevention/road_safety_status/2018/en/.[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伤害预防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3]姜保国.我国创伤救治面临的挑战[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06):401-404.[4]孙志扬,唐伦先,刘中民,等.现代创伤救治的发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7):659-661.[5]都定元.美国创伤急救体系介绍[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9):718-720.[6]FAULM,SASSERSM,LAIRETJ,etal.Traumacenterstaffing,infrastructure,andpatientcharacteristicsthatinfluencetraumacenterneed[J].WestJEmergMed,2015,16(1):98-106.[7]潘锋.构建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中国模式——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3):1-3.[8]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的专家建议[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8):571-573.[9]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EB/OL].(2017-1-22)[2021-2-1].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702/b32824adcb3a4d35a4f3f0ee5c6dc3c4.shtml.[10]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EB/OL].(2017-12-29)[2021-2-1].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801/9df87fced4da47b0a9f8e1ce9fbc7520.shtml.
2021317[1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及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EB/OL].(2019-8-27)[2021-2-1].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909/?3e059560614d18b041c34a6cbfe156.shtml.[12]MACKENZIEEJ,RIVARAFP,JURKOVICHGJ,etal.Anationalevaluationofthee?ectoftrauma-centercareonmortality[J].NEnglJMed,2006,354(4):366-378.[13]ELKBULIA,DOWDB,FLORESR,etal.Theimpactoflevelofthe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CommitteeonTraumaverificationandstatedesignationstatusontraumacenteroutcomes[J].Medicine,2019,98(25):e16133.[14]赵作勇.创伤复苏单元的设计与建设[J].饮食保健,2017,4(19):364.[15]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创伤中心创伤复苏单元内医师站位及分工规范:T/CADERM3033-2020[S/OL].2020:1-3[2020-11-26]:http://www.ttbz.org.cn/Pdfs/Index/?ftype=st&pms=37179.[16]章桂喜,万新红,彭海峰,等.创伤复苏单元的设计与建设[J].当代医学,2014,20(35):149-151.[17]PARLAKS,SARCEVICA,MARSICI,etal.IntroducingRFIDtechnologyindynamicandtime-criticalmedicalsettings:requirementsandchallenges[J].JBiomedInform,2012,45(5):958-974.[18]POHLENZO,BODEPJ.Thetraumaemergencyroom:aconceptforhandlingandimagingthepolytraumapatient[J].EurJRadiol,1996,22(1):2-6.[19]KüHNECA,RUCHHOLTZS,SAUERLANDS,etal.Personnelandstructuralrequirementsfortheshocktraumaroommanagementofmultipletrauma.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J].Unfallchirurg,2004,107(10):851-861.[20]HORNES,SMITHJ.Preparationoftheresuscitationroomandpatientreception[J].JRArmyMedCorps,2011,157(Suppl_3):S267-S272.[21]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Resourcesforoptimalcareoftheinjuredpatient[EB/OL].(2014-12-19)[2020-11-26].https://www.facs.org/quality-programs/trauma/tqp/center-programs/vrc.[22]WATANABEH,SHIMOJOY,HIRAE,etal.Firstestablishmentofanewtable-rotated-typehybridemergencyroomsystem[J].ScandJTraumaResuscEmergMed,2018,26(1):80.[23]何毅刚,刘延彤,苏成选,等.加强急诊ICU建设提高创伤急救水平[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2):278-279.[24]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区域性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与评估规范:T/CADERM3036-2020[S/OL].2020:1-8[2020-11-26]:http://www.ttbz.org.cn/Pdfs/Index/?ftype=st&pms=37182.[25]陈逍堃,林维成,张鹏,等.创伤急救体系的发展与现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2):368-371.[26]KINOSHITAT,YAMAKAWAK,MATSUDAH,etal.Thesurvivalbenefitofanoveltraumaworkflowthatincludesimmediatewhole-bodycomputedtomography,surgery,andinterventionalradiology,allinonetraumaresuscitationroom[J].AnnSurg,2019,269(2):370-376.[27]REGANEN,MCDONOUGHV.TraumabaytoOR:managementoftheseverelyinjuredpatientinalevelⅡtraumacenter[J].JTraumaNurs,2014,21(5):258-260.[2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EB/OL].(2018-6-21)[2020-11-26].http://www.nhc.gov.cn/cms-search/xxgk/getManuscriptXxgk.htm?id=79daad75e4c746118fb7d0237c7588bd.[29]SHAFIS,BARNESS,AHNC,etal.CharacteristicsofACS-verifiedlevelⅠandLevelⅡtraumacenters:astudylinkingtraumacenterveri?cationreviewdataandtheNationalTraumaDataBankoftheAmericanCollegeofSurgeonsCommitteeonTrauma[J].JTraumaAcuteCareSurg,2016,81(4):735-742.[30]王英,刘励军,许海波,等.创伤中心成功移植的典范——法国格勒诺布尔Ⅰ级创伤中心特色[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5):476-479.[31]罗珊.仪器设备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24):3922-3924.[32]张茂,陈玉国.积极推进复苏中心建设,加速急诊医学科发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1):3-6.
相关热词搜索: 创伤中心设备配置 创伤 配置 设备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