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8篇

时间:2023-07-28 08:45:06  阅读:

篇一: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对于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内部管理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公司治理为线索,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对策。本文针对内部管理的企业层面与生产车间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公司

  内部管理

  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发生着越来越深入的变化。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过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简历健全内控制度,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满足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遵循实施,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门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所谓内部管理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

  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信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方面,从总体上透视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1.当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公司层面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要发展,则其自身实力及综合竞争力必须不断增强.在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下,发展企业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之一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一途径既适用于国有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当前正蓬勃发展的广大非公制企业。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既涵盖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管理,同时也囊括了企业的采购、人力、计划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间发挥着组织、协调、调控的综合作用。优秀的企业管理不但能够帮助企业在现有经营模式上得到平稳、高效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先进思想,从而帮助企业开拓更加广阔的进步空间。然而,由于国内大部分企业普遍起步较晚,管理投入不足,因此在企业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发现、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是当前国内企业管理领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企业管理规范性不足,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各企业间并未形成一套程式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一现状在为不同企业提供了自我管理的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不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逐渐形成。这些错误的企管模式的长期存

  在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会形成阻碍。企业管理中的错误理念通常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企业的经营者思想过于保守,不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导致企业始终延续旧有的运行状态,企业管理仅仅停留在例如财务账薄管理、薪资奖金结算等表层工作。同时,这些企业又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老资历工作者,不能够积极吸引新型人才,导致企业经营理念长期得不到更新,企业管理模式陈旧,问题重重。另一种不恰当的企管理念则表现为过于激进的学习发达国家管理模式而忽略了本国国情,这一现象通常出现在部分新创办企业之中.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思维新颖、乐于接受先进的外国管理方式,并能够积极的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然而,由于在片面追捧新理念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本国企业实情的分析,导致企业发生管理模式的“排异反应”,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对人才重视程度不足,企业发展缺乏动力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但只有足够重视人力资源,才能够广泛的将人才吸纳到企业之中,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随着国内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人才的数量亦不断增长。然而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问题目前却仍处于起步状态。企业经营过程中仍存在着人力选拔机制不科学、薪资规划不合理等现象,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找不到用武之地,人力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3)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完善,但宣传不够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代表着企业的精神,能够为企业发展不断增添动力.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经营者过分看

  重企业发展的短期利益,因而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提高生产效益、开辟销售渠道等方面,这些精力投入尽管是必须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长此以往,一旦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则其自身凝聚力极易下降,同时还会受到各方外来企业文化的冲击,迷失发展方向,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4)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人员的权责界定不够清晰

  企业内部权责的界定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明晰有效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权能够增进资源配置效益,激发产权主体的积极性。然而在我国,这种权责界定不够清晰的现象在很多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在发展早期都认为企业财产是私人财产,不同于国有和集体经济,不存在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中小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出现了诸多问题。

  1。2生产车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管理,错综复杂,人心的管理是其关键,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深入人心,但实践不够。为了实现企业车间以人为本的管理,实现高绩效,高效益,同时为了实现企业车间员工的职业发展以及节省珍贵的社会资源,也需要对企业车间实际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1)生产员工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消费者的需求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给制造业带来了

  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对制造业而言,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持续多变、不可预测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企业必须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产品结构调整,高效率、低成本已成为当今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生产效率低不仅浪费企业的各种资源,更加占用了社会的资源。

  (2)生产员工整体素质化培养不多

  企业要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生产员工队伍,企业的各项指标才能再上新台阶,才能适应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更快更好地提高企业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提高员工素质应引起公司的重视。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生产员工就是整个企业运作的发动机,生产员工素质的水平就体现出了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水平.(3)车间现场管理缺乏标准化

  多制造企业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做得很不规范,缺乏明确的制度来规范现场操作员工的行为。无序混乱的生产现场直接导致作业效率低下﹑材料浪费严重﹑安全隐患增多,严重制约了公司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车间现场机械车辆停用不合理,生产车间里面天车、叉车在运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合理的停靠,使用完成之后不归原位,导致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生产的及时开展。环境质量差也是低效工作的因素。

  2、企业管理尚存问题的相应对策

  针对前文中所述及的各种问题,在企业管理角度可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改善企业的发展状况。

  2.1公司层面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

  (1)更新企业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要发展,理念应先行.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前提,特别是在企业要发生飞跃发展的初期,必须有正确的管理理念进行指导,方能促使其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市场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企业发展质的飞跃。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存在的两类管理理念错误状况,应采取不同的修正措施。对于理念陈旧的企业,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并引入到自身发展之中,从而为企业发展.清楚桎梏;对于企业经营理念混乱的企业,经营者应冷静分析企业发展现状,选取相对恰当的企业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根据自身现状进行改进,使得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我所用,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

  (2)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企业人才队伍。

  人事企业发展的根本。市场经济实质上式人才经济。实践证明,谁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谁就有拥有竞争的决定性优势。可以说积极吸纳人才,完善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企业经营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到优秀人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建立起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同时不断完善人才吸收及培养机制,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人才团队。一方面,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招聘方式,确保招聘过程中公平、公正。同时能够帮助应聘者的各方面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同时。企业还应为优秀员工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有计划的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确保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不断学习管理理念与管理技能,以增强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增添助力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全员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商誉文化、品牌文化、人文文化、创新文化等。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能够为企业发展寻找鉴定的目标和踏实的道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因素对于制度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期的发展中,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生产、经营过程,甚至还可能发生过企业的动荡、起落,在这一系列的积累过程,企业会逐渐浓缩产生自己特有的思想结晶.当这些结晶以恰当的形式得以表现时,则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4)进行适当的权责分配。

  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条件。企业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不同的管理环节要有不同的授权并承担与之相当的责任。

  2。2生产车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学管理,控制员工情绪,提高员工积极性

  a.车间主管、领班等到管理不善,挫伤员工心理,造成了员工缺乏积极性.这相对于企业政策来说,是较短期的,但也很重要。

  b。企业政策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这将长期影响车间员工的绩效.即使车间管理的好,员工也不能长期留住,只能使离职率居高不下。这必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即使是最简单的上岗操作培训,对于众多、频繁来说,也必将是很大的浪费.c。员工私人的偶发事情使情绪低落,工作绩效低,这一点构成主要原因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车间的气氛好,不仅能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消除或减轻员工私人的烦恼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员工在家心情不好时,宁愿上班的原因.如果企业的政策好,那就是锦上添花了。现实中,企业的政策与车间的工作气氛是相联的。企业政策是车间气氛的基础。基础不好,再好的车间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车间不好,企业好,员工也会因为喜欢企业的整体而有好心情工作。如:企业高效益、高工资、高福利等等!因此,这里的培训对象主要是车间主管、领班等管理人员。而为了有效地培训车间管理人员,而又必须加强对整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认识到企业政策对整个企业特别是车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起决定的作用.俗话说:小制度斗不过大制度;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名师出高徒,等等。

  (2)重视生产车间人力资源的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a.建立完善的员工素质体系,对每一个岗位要求的每一种技能、知识、职业素养进行等级划分,并对每个员工进行相关的评级。

  b。针对不同评级的要求,对员工整体要求进行分批次培训,并且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公司的全方面分析,并对其弱点进行相关提升。

  c.每月或者每一个季度进行员工技能提升竞赛与户外活动,让员工劳逸结合,更加融入整个集体,提升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的归属感,进而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3)

  落实“5S”管理标准化车间作业现场

  将“5S”管理方式引入车间现场管理,在生产现场可以推广应用建立在动作分析、作业研究基础上的“5S”管理,以实现生产现场的秩序化、制度化、标准化和文明化。5S(来自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通过推进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来强化管理,再用清洁(Seiketsu)来巩固效果,通过素养(suke)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使之成为习惯,最后达到塑造优秀企业团队的目的。

  可以通过以工作台为中心,分三步走的策略,推进各种改善活动及竞赛,形成全员参与,使生产部上下充满生气,活力十足,形成一种改善的氛围.第一步规范阶段,由公司制定标准,让公司员工养成遵守标准的习惯,逐步让公司超越作坊现场的水平,规范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值班制、清扫值日制;规范工作责任区域;环境绿化、美化;正确标

  志使用;正确有效地使用安全保护用具;消防设施完善。

  第二步激活阶段,通过推进各种改善活动及竞赛,全员参与,使生产部上下充满生气,活力十足,形成一种改善的氛围,激活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定时清理回件、废品;积极开展大扫除,清扫地面、清洁灰尘污垢;加强设备(点检、保养、防尘等)各项管理措施;加强清扫用具数量管理、摆放方法规定、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全员改善提案活动。

  第三步习惯阶段,即对各种管理手段措施公开化、透明化,每位员工都自觉主动地实施“5S”各项活动,使“5S”成为员工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习惯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主动实施看板管理和识别管理;全面导入目视管理;员工自觉实施整理、整顿和清扫;员工礼仪规范显著提高;形成全员参与的“5S"管理氛围。

  总结

  企业要发展,则必须确保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整体实力而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企业必须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及不足,特别是对于尚存问题应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针对自身问题对症下药,从而确保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方能使得国内企业实例逐步增强,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林,并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篇二: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其中内部原因是企业人员素质偏低,观念落后和职业道德不高,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而外部原因则是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存在一些不利于内部控制机制发挥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以及解决办法。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制度控制;风险控制;决策控制;会计控制;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由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调节和自行制约的内在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之际,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比如,携带巨额公款外逃,到国外办理"投资移民";挪用公款赌博;用公款炒股,动用巨额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买股票;利用改组、改制、拍卖、租赁等机会中饱私囊;在办理采购、销售、投资、工程项目招标等业务中损公肥私,捞取巨额回扣;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欺骗投资人;一些企业造假账,建立所谓的"三套账"、"四套账"欺骗税务机关、银行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和频繁发生,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治理上述犯罪和腐败问题,除了在政治思想领域加强教育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各个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

  近年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各方的认可,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各单位正在逐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收获。但目前仍存在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存在认识误区。表现在:(1)处理经济业务"一支笔"审批,即法定代表人签了字就算。(2)内部控制束缚自己的手脚,影响办事效率。(3)搞内部控制是对自己的人不信任。(4)内部控制不能创造效益,占用人员编制,增加经营成本。

  2.风险意识淡薄,对风险评估不足。企业最大的风险是决策风险,最直接的风险是资金管理风险。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内控机制往往难以形成。凭借自己的意愿进行投资决策,盲目地扩大企业规模;随意担保,给企业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资金管理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资金管理手段缺乏,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因为缺乏资金而陷入困境。

  3.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最薄弱。(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薄弱。没有对货币资金采取最为严格的内部控制,单位私设"小金库"现象经常存在,财务人员、高管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经常发生,资金转移、被骗现象时有发生。(2)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薄弱。弄虚作假,吃回扣的现象严重,压缩采购成本大有空间。(3)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薄弱,信用环境的缺乏,加上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使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造成企业资金运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

  4.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强。企业内部控制贵在执行,国际国内发生的因内部控制失控而造成企业破产、倒闭事情说明,不是这些企业没有内部控制而是内部控制在这些企业成了一纸空文。

  无数事例说明,国外的管理实践也证实。要保持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而且我国的《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和经济犯罪,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几点建议:

  首先,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应以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为突破口。第二,必须重视制度控制管理。第三,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注重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第四,正确把握授权的度。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在这里"量"上的度起决定作用,当量的变化到了极限时,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内控制度的量度界定也就成为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人代表,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量度界定是关键一环。当今社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基本上都有授权不当引起,是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一方面,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控制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政策法律尚且相形见绌,何况一个内控制度,舞弊必然产生;另一方面,对内控制度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授权,才能使内控制度有效运行,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以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行,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建立企业决策机构的制约制衡机制。为了加强对企业经营决策运作的有效监控,企业应在加强定量决策和决策程序的民主化上下工夫,防止一人说了算,克服决策的片面性。在决策机制上,涉及专业性很强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专业部门、专业人员的前期调研论证,才能决策;在决策程序上,重大的决策,必须经过集体讨论,防止"四种真理"出现,即"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四把手服从真理";在决策方法上,多定量决策,少定性决策。严防拍拍脑袋决策、拍拍胸脯保证、拍拍屁股走人的决策情况出现。第五,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应用会计方法和其他有关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和有关经济业务所进行的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记录系统和相关的资产保护实施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它的有效实施,可以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防止欺诈和舞弊,监督经营的全过程,并确保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的供、产、销、人、财、物等几乎全部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会计环节转换为会计信息。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一是会计岗位责任制控制。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在不同的岗位上配备具体的会计控制人员,并规定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对其权限和责任进行控制。二是会计内部牵制控制。如:对款项的收付与登记结算,应设置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会计人员相互核对、相互制约,杜绝一人顶两岗、钱账不分离的现象。有利于不相容职务的制衡,有利于及时发现差错和防止舞弊。三是会计资料控制,包括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会计报表控制。四是会计稽核控制,确保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合规性、会计资料记录的真实准确性、相关资料的一致性等。五是财产物资控制,具体包括接触控制、定期盘点控制、记录保护控制等。六是会计分析控制,通过对客观的会计资料分析,落实企业经营管理责任,实现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一个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失效,必然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第六,建立起防范舞弊所必需的"检查---制衡"机制,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检查---制衡"机制的缺失,会使企业的高管人员结成"利益共同体",肆无忌惮地粉饰其会计报表,捏造经营业绩,大肆攫取不正当利益。大量的舞弊窝案及管理实践表明,高管人员适当的职责分工且相互制衡,可以有效地缩小舞弊的时间、空间范围,提高发现和防范舞弊的机率。而没有这种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很容易形成集体舞弊,舞弊者所冒的风险也因制衡机制的瘫痪而大大降低。对现代企业各级代理人的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则是对各级代理人进行监督的较为有效

  的机制。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有高度的独立性,同时,应对总经理起到制衡作用。而我国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只是对总经理负责,独立性较差,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无法约束总经理的行为。因此,应在董事会内设置一个审计委员会,只对董事会负责,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企业也可以考虑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监督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三、结束语

  总之,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并随着单位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不能一成不变。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内部控制制定得当,可以一劳永逸。事实上,内部控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环境适应性,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今天有效的内部控制明天不一定有效。同时,内部控制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内部控制不可能一开始就很完美。因此,企业要定期评估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以便发现控制中的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牵制和监督作用,才能构筑起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潘经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难点及其理性思考.财务与会计,2001(9).

  [2].黄世忠张胜芳.美国废品管理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舞弊的根源及其反思.财务与会计,2004(7).

  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内部会计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化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要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分析企业内控制度问题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为增强企业在经济发展及经营过程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相当的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形成,但仍然缺乏规划,不成体系,不能起到规范公司经营活动的作用:甚至有些公司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等,有些企业甚至未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公司有章不循,有制不依,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只是将已建立的一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算完事,至于是否得到实施,从不过问。有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

  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甚至有些管理者为谋求个人或企业集体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帐目,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二)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从总体上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管理混乱;有的企业出纳会计一人兼,发票印章一人管;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其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大部分企业仍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2、偏重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对较弱。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基本上属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通常是待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后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导致内部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

  3、重钱财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这样有可能造成企业付出巨大的控制成本和巨额的经济损失,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影响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与监督、检查、考核体制不健全

  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要求制度化,同时应配有相应的检查与考核制度。目前,有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检查流于形式,稽查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没有建立整套的评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也没有制度化。此外,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各行其是,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快速传递与交流,不仅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完成。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有些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不适应工作的需要,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不力,往往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该系统的运行成本的限制。

  控制的设置环节越多,措施越复杂,需要配备的岗位也必然会增加。这就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量也需要增强。内部控制的运行成本必然升高,同时,复杂的控制环节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反之,如果控制过于简单又会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旦发生,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需要比较控制的相关成本与效益。如果实施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产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所以,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应视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各种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和程序的成本不应超过错误或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

  (二)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限制

  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也是由人来行使的,因而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来说,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决定了内部控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即使是很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也有可能因执行人员素质较低、管理越权、串通舞弊、缺乏控制意识、错误的理解、粗心大意、精力分散或其他人为因素而失效。

  1、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办事.甚至为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2、执行人员管理越权。

  企业管理当局的错误干预是导致许多重大舞弊发生和财务虚假的重要因素。某些情况下,担任控制职能的人员可能权利过大,甚至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如果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即使具有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管理当局的干预一直是导致许多内部控制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3、执行人员串通舞弊。

  内部会计制度规定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要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也只能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避免单独一人隐瞒和从事不合规的行为。一旦负有不同责任的职员共谋串通舞弊,也会使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例如采购人员与供货方人员合谋吃回扣、会计和出纳合谋挪用或私吞现金等。

  (三)企业经济环境的影响

  内部会计控制一般都是针对重复发生的常规事项来设置的,以期减少企业运营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可能对那些临时性或突发性例外事项失去控制能力。企业的运营处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当市场环境及社会形势、企业结构及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经营战略,如并购其他企业、增设分部或生产线等等,这就可能导致原有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对新的形势、新增的经济业务失去作用。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企业经营环境和制度执行的气氛,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单位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可以让单位运行的更好。因此,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时应该把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具体来说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实施内部控制的环境。

  1、增强管理者的素质和内部控制的意识。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采取的具体行动,从而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虽然说企业内部控制成败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密不可分,但是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是才关键。切实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企业负责人可以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执行财经法纪的自觉性,以增强领导干部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理顺会计工作关系,营造出良好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以保证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

  2、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现代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企业制度。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规则的要求运行。其规范结构是: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控制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

  3、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会计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向企业负责人直接报告。

  (二)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控制

  1、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

  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不可调节、隐瞒、遗漏、避免提供偏颇的信息,必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敢于抵制、纠正、揭露违法乱纪行为,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只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和落实。

  2、实行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

  明确轮岗范围、轮岗周期、轮岗方式等,形成相关岗位员工的有序持续流动,以全面提升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同时建立健全会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

  3、注重对会计人员的选用和培养。

  单位要选出有经验和有才能的人去完成所任职务。切实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因为会计人员素质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所以必须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和素质培养。如果没有经过专业技能训练,想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再好的内

  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发挥不出它应有作用。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管理人员、财会人员的选拔和素质的培训,使他们具有独当一面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出色地完成单位的经济目标。

  (三)构筑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各企业单位在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同时也应当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二是有效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三是全面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加强组织实施

  一个设计得再完美、再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果没有很好实施的保证,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为此,第一,企业在制定相关的会计控制制度时,一方面要考虑其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最好允许大家参与讨论,这样不仅可使内控制度更趋完善,而且还可使这些内控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为下一步顺利执行奠定基础;第二,企业应根据其所处行业的特点、生产经营的性质和规模、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内容的不同等因素设计出一套适宜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予以奖罚。只有这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五)建立激励机制

  鉴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承担的社会责任教重大,而会计的主观估计、判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及利害关系者的认为干扰,又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风险程度,因而,因对会计人员赋予高薪待遇,其奖金与工作质量挂钩,以促使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对于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规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人员,无论其出发点如何,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对会计人员按造成的有关损失的档次进行经济处罚,在理论上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对行为者个人的经济处罚,动摇其切身利益,应是可行之道。

  结束语:

  当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许多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寻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建立与企业发展协调一致的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大力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加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

  设,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保障,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段丽莎: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认识,湖北造纸.2007年第二期

  [2]张桂芝: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改善对策,《商业文化》2008年第9期

  [3]陈少华: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王培坦:浅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广东财会》2002年第6期

  [5]李安平: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会计之友》2004年第10期

  [6]陈关亭: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评析与建议,《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4期

  [7]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年第8期

  [8]梁

  悠: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大众商务》2010年第109期

  [9]李得法: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中国市场》

  2010年第14期

  [10]马艳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分析,《商业经济》2007年第3期

  第三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际商务财会》

  2008年第8期

  一、概述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风险系统失效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诸如中航油、巴林银行等因个人行为凌驾于内控之上而导致巨额亏损甚至倒闭,再如小鸭集团的盲目扩张,从“天鹅”变“丑小鸭”,大庆炼化公司保卫武装部守卫二大队失职等,无不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管理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好的控制环境,而良好的企业环境取决于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的领导意向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及其发展。如作为全球第5大乳产品企业之一的帕玛拉特,其中国公司于2003年12月申请破产,2004年在中国的工厂全线停产。该公司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高管层人事管理失误,比如帕玛拉特上海分公司,从1998年10月成立以后至2003年共换了5位经理,平均1年换1个。而该公司中国区的总经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更换了4任。领导层的频繁更迭,造成对市场的判断、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很难保证一个基本的连贯性,领导层权威递减、号召力削弱,影响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不到位是诸多企业的“通病”,企业未能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系统,或者形同虚设。对于依赖母公司风险指导的子公司,由于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经营风险在数量和金额上的标准不一致,导致风险失控。例如中航油在市场上不断亏损时,依照母公司风险指导制定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全没有启动,损失超过500万美元时也没有报告董事会。中航

  油的母公司因风险未达到集团公司的风险确认标准,没有及时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监控,还不断提供继续交易的资金。另外,相关中介机构对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没有针对期权交易做出风险预警,也是导致中航油巨亏的重要原因。巴林银行的倒闭也归根于风险管理缺失,过分相信雇员的个人能力,让一个人即做交易又管理风险,这就等于没有风险管理。

  (三)企业内部缺乏协调机制。内部协调不畅通在集团公司中非常普遍。各部门分工不明确,权责关系不清,统计来源和口径不一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责任无人担,功劳抢着拿,各部门“各行其是”,追求部门利益的“最大化”。例如:国资委针对所属企业领导进行考核时,非常重视企业的财务指标,这使得企业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对国资委的考核不够重视,认为这是考核财务指标,与自己部门无关。而财务部在整理与企业业绩相关的财务数据时,通常需要人事部门等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当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与沟通,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公司没有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监督机制体系,监督内容不具体、不细致,致使监督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监督者对所发现的问题,往往没有处置权,监督与惩处相脱离,致使监督乏力,缺乏权威性。有些企业的内部稽查、评价制度不完善,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低。例如在中航油事件中,审计委员会就公司投机衍生品交易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尽职。又如2006年8月17日,大庆炼化公司北罐区V304储罐被盗原油40余吨,负责公司资产安全的保卫武装部守卫二大队疏于职责,未阻止失盗事件的发生。当月底的盘库是对公司存货完整性进行监督的重要环节,由于当班操作人员没有按规定进行盘库,而是将7月份的盘库数据作为8月份的盘库数据上报,使得第一道监督失效。操作人员随后发现了盗油迹象,并作了汇报,但没有引起车间领导的重

  视,监督部门也未能有效监控。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首先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的所有环节中,控制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包括企业文化、员工的道德水准、管理层和董事会的管理能力及经验等。一个企业是否有凝聚力、管理者和员工的品德如何、董事会的领导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例如: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的“末日管理”是该公司最高管理者的忧患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该公司

  内部管理中的体现。

  (二)内部控制就是控制风险,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具体的风险,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防范,如企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信息风险、策略风险等。例如宝钢集团在涉及风险管理内部环境的多方面展开了工作,并在长期投资、对外担保、资产转让、子公司管控等重要风险领域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案。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该公司重点推进4项工作:一是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二是对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形成重大风险清单,确定风险管理重点领域;三是针对重大风险涉及的重要业务流程和重大事件,形成内控手册;四是针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业务领域,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从宝钢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中看到董事会建设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推动力,涉及企业全局的系统工作要求全体人员参与。再如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的“末日管理”就是要求企业的员工面对市场的竞争时刻保持危机感,使该企业上下都树立起很强的风险意识。

  (三)建立企业协调管理机制。高管层应当统一协调各部门制定出企业的共同目标,使部门主管在互相协作的基础上寻求自身的发展。例如公司的某些业务,可能几个部门都可以做,高管层应该让各个部门

  有所专攻,或进行权职划分,减少内耗,协调发展。此外,在奖酬设计上,对于各部门为达成共同目标所做出的努力进行鼓励,避免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

  (四)加强考核、监督、制约、奖惩机制,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有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认为,稽核部门不能创造效益,还要占用人员编制,增加经营成本,因此不重视内审机制的建设。应更新观念,并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内部审计中应成立内控考核小组,专门针对各子公司或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实施有效的激励与惩罚,使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控制,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凤亭.2007.《企业风险管理》.北京:国际商务财会出版。

  [2]马国强.2007.宝钢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国际商务财会,12:5~7。

  第四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一直在企业的整个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企业的业绩、管理均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对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晚于西方国家,在管理环境、管理手段上还有很多不足,在制度的落实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结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涵意、目标、方法、问题与对策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参考相关先进经验和理念,从控制制度、管理思想、完善体系等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加以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环境;控制制度;管理目标

  doi: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1-0017-031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1.1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所有管理的基础,由于受企业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也具有动态管理的特点,主张以动态管理的过程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全局性的把握,只有将各控制因素进行系统的控制,才能更好的应对风险,使企业内部管理发挥作用。

  1.2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及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离不开明确的目标,分析现代企业发展背景以及管理现状,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如下: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标、促进企业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的目标、促进企业维护资产安全的目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的目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实施过程中,要将这四大目标落实到企业内部,将目标层层落实分解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按照岗位要求,监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合理利用时间、资源,使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以最优资源达到要求。

  目前广泛采用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通常包括有: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对企业内部控制理念方面

  2.1.1企业决策者认识不足

  企业决策者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单纯将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相联系,忽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本质和内涵认识模糊,或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用来防止企业财务发生错误和舞弊等。二是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不充分,缺少规划,很难形成管理体系。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定时都偏重于内部会计控制,在方法和内容上更多的重监督而轻管理,在制度的落实上缺乏监督等。

  2.1.2企业全员理解不充分

  由于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本身理念把握角度不同,个别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落实程度不同的因素影响,造成了企业内部控制举步维艰。内部控制不是单独的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管理方式,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来实现的,而大部分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够充分,单纯将内部控制视为某一部门的管理方式,与自己无关。

  2.2制度设计与落实方面

  由于企业经营状态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内部控制对于临时性和突发性的例外事项缺少相应的控制能力,导致内部控制在制度设计与落实上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2.2.1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如在会计等重要部门,出纳和会计由一人兼任,发票印章由一人管理等,另外一些重要的部门对岗位缺乏严格监管,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现象频频出现。缺乏对风险的自我防范意识,缺乏应对风险的约束机制。

  2.2.2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困难

  企业内部控制落实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定义不清,往往企业内部控制范围难以覆盖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环节;二是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程序科学性、合理性、是否便于操作使用等方面,也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困难。从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分析看,其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使用、落实效果上与内部控制较成熟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科学性和连贯性还有待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在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2.3内部控制监控考核方面有待完善

  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内部控制的监控考核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部分企业忽视对监控考核的管理,而在实际的企业内部控制中,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该系统的运行成本的限制。内部控制体系越复杂,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就越多,企业配备的资源就越多,消耗的成本越大,受企业成

  本效益原则影响就会越深。

  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运行需要对企业运行各个环节进行良好的考核与监控,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良好的监控考核制度来保障实施。而现在个别企业内部管理的考核与监控多流于形式,在检查上缺乏创新性,在考核上范围不全,容易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奖惩制度落实也缺少有效的监督制度。

  2.4人力资源方面

  受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企业在内部控制上,人力资源有限,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内部控制在人力资源方面主要有3个方面问题。

  (1)执行人员管理越权。内部控制受执行人员管理权限影响较大,一些企业存在担任内部控制职能的人员权限过大,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滥用权力、营私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对内部控制的展开具有消极的影响,使内部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2)执行人员串通舞弊。内部会计制度规定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单独一人实现隐瞒和不符合制度的事情发生,但是不同责任的执行人员互相串通,产生各类不符合制度的操作行为,对企业的声誉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均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执行人员串通舞弊也是内部控制发生问题的一个诱因。

  (3)内部控制在企业的落实和考核都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人才,并且对职业道德要求较高。

  另外,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着重对企业全员的物质文明建设,缺少企业员工的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缺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2.5奖励机制落实困难

  奖励机制对增强员工士气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往往存在落实困难的现象,企业内部控制受规模、资源有限影响,管理制度落实特别是在奖励机制落实上十分困难。缺少对实施效果的评价,缺少对奖励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不能及时给员工发放奖励或者奖励条件太过苛刻,对员工士气将有很大的打击。

  2.6企业凝聚力方面

  由于企业在运营初期或者扩张阶段将注意力过多放在营销策略上,企业资源在企业凝聚力上投入有限,致使一些企业将企业内部控制单纯定义为一个管理方式,未能及时引申到企业凝聚力管理方面,使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凝聚力表现一般,企业员工缺少对企业决策的参与性,影响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企业员工缺少与企业管理方面的互动,企业整体文化软实力不强。

  3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3.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理念

  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切活动应以正确的企业内部控制理念为指引,在对内部控制管理理念进行深入分析,贯彻落实后,企业所形成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经营环境与制度执行状态的良好体现,是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环境更加积极、健康。

  3.1.1增强管理者的素质和内部控制的意识

  企业管理者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获得:一是多多参加内部控制管理培训,提升自身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自觉性;二是通过企业例会对内部控制意识进行沟通交流,保障内部控制稳步推进,加深对内部控制意识的认识。

  3.1.2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内部控制要符合企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与市场经济运行有较好的适应性,对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监理科学的企业内部控制领导机制,完善企业决策流程,将企业内部控制中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人,规范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3.1.3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企业内部控制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作用,使机构安排、人员安排要符合工作的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内部控制缺陷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审核制度制定,使企业内部控制职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3.2构筑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各企业单位在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即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二是有效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要对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进行约束;三是全面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

  3.3跟踪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落实企业内部控制经营效果评价制度,平衡计分卡是评价企业经营效果的方法之一,具体的指导思想就是在企业战略统领下把企业的财务、内部营运等方面通过指标的分解设计有效链接起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战略负责。

  3.4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

  3.4.1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只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和落实。

  3.4.2实行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容易出现权责不明、徇私舞弊的现象,要对企业关键岗位员工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轮岗方式等,形成相关岗位员工的有序持续流动。

  3.4.3注重对会计人员的选用和培养

  单位要选出有经验和有才能的人去完成各项工作。提升会计人员素质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所在,因此要切实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和素质培养。

  3.5建立激励机制

  鉴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会计的主观估计、判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及利害关系者的人为干扰,又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风险程度,因而,对会计人员赋予高薪待遇,其奖金与工作质量挂钩,以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4结

  语

  当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寻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建立与企业发展协调一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大力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加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保障,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马云平,顾春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4):

  211-211.

  [2]刘霞.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22):91-91.

  [3]于洁.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5):70-71.

  [4]李光耀,李冰琨.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4(20):88-89.

  [5]王丽娟.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52-153.

  [6]李燕.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19):124-125.

  第五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英国巴林银行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悠久,名声显赫的商业银行集团,其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业务往来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但到了1995年2月,巴林银行因其新加坡支行交易员里森违规

  从事衍生品业务而遭受巨额损失,无力继续经营而宣布破产。一个有着233年经营史的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业银行自此在伦敦城乃至全球金融界消失。这是一件令世人叹息的事,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银行内部控制失效。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企业家辛苦打拼建立起

  来的企业,最终都由于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体制或者未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而纷纷倒下。

  这个案例让我们更加直观的看到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持续运营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可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十六个字,既是方针,又是目标。产权清浙给企业以动力,权责分明给企业以压力,政企分开给企业以活力,管理科学使

  企业増强

  实力。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

  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由于环境和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和核心,财政部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础规范》中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笔者对这些内容阐述如下观点。

  (1)货币资金控制。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控制点应当是:现金收支与记账分离:收入及时准确入账,支出要有核准手续:严禁现金坐支;按月盘点现金,做到账实相符,加强现金收支的内部审计.

  (2)实物资产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损失。

  (3)对外投资控制。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和程序,通过实行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等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会计控制,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4)工程项目控制。工程项目包括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项目一般工期较长,投资数额大,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发生浪费或支出失控等情况,因此加强对工程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是工程项目控制的重点。同时企业应当

  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招超标、质量管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防范决策失误及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5)采购与付款控制。企业应当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程序,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会计控制,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

  (6)筹资活动控制。企业应当加强对筹资活动的会计控制,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筹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7)销售与收款控制。企业应当在制定商品或劳物等的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时,充分发挥会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加强合同订立、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8)成本费用控制。企业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因此,其健全与否,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具体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

  一、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第

  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第

  三、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第

  四、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管理层的经营目标。

  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准备工作

  1.原始记录制度。要统一各项原始记录的内容、格式和填制方式,对原始记录的签发、传递程序、汇集、反馈均要明确有关人员职责,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目性,这是做好内控工作的前提。

  2.财产管理制度。所有库存物资、委托加工器材、在途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的管理制度,都要详细规定,要求有章可循,便于操作。特别对固定资产的购建、调拨、出售均要建立台

  账。还要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工具低耗品领用保管制度,财产物资盘存制度,账账、账

  物、账表核对制度,盘盈、盘亏、报废权限责任制度等。

  3.商品计最和质检验收制度。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TQC),配置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采取分级验量和质检制度,争取国家计量部门、质检部门的确认。

  4.定额管理制度。核定人员编制,制定各类费用定额、劳动定额、原料清耗定额、原料储备定额以及设备完好与利用定额等。

  5.内部会计稽核和复核制度。稽核人员要有明确分工和职责,进行定期定时和不定期的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复核,稽核财产进出库手续。特别强调账证、账账、账表的数字勾稽关系,均要核对无误,万无一失。

  6.资金管理制度。要制订资本保全增值办法资本公积金管理办法,各类负债及其合同管理办法、资金回笼、有偿占用及其奖罚办法等。在资金使用上一定要严加调控,本着“先生产、后消费”,“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掌握控制。在建设非生产性设施时,不得挤占生产资金。资金实行企业内部统一调控,有条件的可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或厂内银行,统一筹集资金,分配、使用、调度、控制和监督资金活动,把企业的有限资金真正使用

  在刀刃上。

  7.内部成本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正确核算成本费用,严禁少计少摊成本或乱挤乱进成本。企业的预提费用与预提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报主管部门备案,预

  提数与实际数发生差异时,应及时调整提取标准。多提数额应在年终冲减成本,需要保留余额的,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凡属一次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应按费用项目的受益期分摊,分期摊销期限不得超过1年。企业的递延资产,应按国家规定的项目列示,分期处理,并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否则不得列人递延资产。

  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1.全面系统原则。会计控制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即对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形成全过程的控制,可以前馈控制,也可以事中反馈控制,既要有纵向控制,也要有横向控制,既要对总指标进行控制,又要对分指标进行控制,会计控制不强调全面系统就不可能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及时性原则。会计控制及时性指会计控制标准的制订和下达要及时;测量经济活动的执行结果和信息反馈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要及时;纠正偏差要及时。会计控制如不遵循及时性原则,企业广大职工就不能把握控制的目标,不能对经济活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造成损失、浪费就不可避免。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控制应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从时间上形成一个严密连续完整的控制体系,会计控制贵在及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加以控制、改进。

  3.归口分级控制原则。会计控制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控制原则,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将各部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归口分级落实到人,把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置于一个严密的网络系统控制之下。从横向上看,各职能科室应对其分管指标加以严格的控制,从纵向上看,要切实

  加强厂部、生产队(车间)、家庭农场(班组)的三级控制,把专业控制与群众控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使会计控制有坚实的基础,会计职能的实现才会有组织保证,才会更具有科学性。

  4.责权相结合原则。会计控制职能的实现,首先要明确各职能科室、部门各责任人的职责。同时,各责任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利,具有履行其职责的权力,为了激发广大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计控制还应贯彻经济利益原则,正确理解、应用权责利相结合原则,是会计实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会计控制过程中责任归属的确定,应遵循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将会计工作的责任与会计人员的素质区别开来。

  五、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企业也颁布了许多管理制度,如公司规章,董事会工作条例等,但是却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即使有些企业颁布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规章,也不能很好、全面、彻底地执行内控制度,达不到制度本身发挥的效果。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财务预算制度,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详细描述财务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对外投资管理不完善。许多企业为了避免资金的闲置,愿意对外投资,但是却忽略了几个问题:首先,缺乏对外投资的项目分析和可行性评估以及投资质量分析;其次,对某些子公司缺乏控制,未能将这部分投资反映在企业的财务上,造成企业财务问题上的管理失误;最后,投资后缺乏对项目的质量分析,对投资单位未按内部控制要求进行管理,忽略了其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3^管理会计环节较为薄弱。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方面,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为企业内部决策者进行各类决策、筹资、投资等提供信息。很多单位只重视财务会计,而忽略了管理会计,甚至未配备专门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因此无法为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投资信息,使企业资金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及措施

  1.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建设。首先,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观:其次,提高企业负赍人的内部控制意识,使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观念;再次,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奖惩机制:最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人“是内部会计控制行为的主体,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的产生,均与之有关。要通过教育培训,使社幸各方面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积极作用,使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成为各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切身需要,为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培训中,要借鉴宣讲会计法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不仅要教育、培训财会专业人员,更要教育、培训企业负责人,促使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在工作中带头执行,从组织领导层面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根本症结。

  3.制定并执行完菩的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明确自我评价什么。其次,必须明确由谁来评价。再次,必须明确如何评价。最后,必须明确评价结果如何奖惩。

  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评价完成以后,评价部门应形成书面的”内部会计控制自评报告”,详细说明本次

  评价涉及到的范围、所用的方法、各环节的风险程度、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改进措施等.4.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面对当今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都会面临战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针对企业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首先,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只有意识到了风险,才会积极主动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其次,上市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由于经济、产业、监管及经营条件在不断变化,公司的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等风险逐步增大,因此,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以识别和处理这个变化导致的风险,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5.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当明确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贲,使其各负其责,相互独立、制衡。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

  体系,企业必须理顺现有管理体制,改变目前企业管理的产路径,解决董事会弱、经理班子强监事会形同虚设这种现象.6.加强会计信息系统控制。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总之,由于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不完善,在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因此,各企业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

  要,努力寻找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并加以灵活创新高效运用,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充分发挥内部

  会计控制的积极作用,使企业走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篇三: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关于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内部控制是卫生事业单位重要的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卫生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的安全、完整,能有效控制串通舞弊和贪污腐败,促进卫生事业单位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重要保证。因此,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不断地完善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卫生事业单位有限的财政拨款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差额拨款的卫生事业单位,事业经费出现严重不足,但在合理的经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同时,奢侈浪费的现象,甚至违法、违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其中除了领导的个人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内部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这有可能给卫生事业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控意识淡薄

  内控环境是卫生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的基础。目前一些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不太了解也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片面地认为卫生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安排,单位按规定取得资金和使用资金,不需要内控,以至于出现经费支出2016/13失控的现象,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单位工作的全流程、全方位,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认识上的忽视、偏差导致了一些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

  一些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会计岗位责任不清,权责不明确,或程序不规范,许多财务事项的处理仅是遵循惯例,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有些单位虽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很不完整,且相互间不协调配套。由于人员编制有限,不合理的兼岗现象较为普遍。如在财务印鉴保管上,存在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员保管;把非税收入挂在往来账上,以此来隐藏收益;有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有账无物,或有物却未入账;不同单位之间资产转移,未办理相应手续,存在账外资产。资产内控制度的不健全造成错误和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导致资金安全得不到保证。

  3.预算控制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约束

  内控意识的缺乏使得一些卫生单位内部没有形成规范的预算约束制度,预算编制过于简单,没有细化到具体的支出项目,计划性不强,对各项支出缺乏预见性,实际执行中预算往往出现较大的调整或追加,预算的编制完全流于形式,更谈不上预算控制,导致单位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公车运行维护费等开支随意性很大,严重超支,甚至出现公用2016/13经费支出挤占专项经费的现象。

  4.人员素质低,内控执行缺乏刚性约束

  有的卫生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虽然内控制度较完善,但会计和有关人员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过程中未严格按制度执行,又没有合理的奖惩制度相配套,使得内控的执行失去了刚性,从而导致内控关键环节失控或串通舞弊,难以有效发挥内控在卫生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

  5.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一些单位未设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能独立开展内控控制为主的审计监督。形同虚设的内审削弱了单位内部的监督作用,审计工作很难在内控及改进工作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仅停留在一般经济事项的监督上,缺乏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评。

  二、建立、健全卫生事业单位内控的对策

  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当前要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

  1.提高内控意识,树立全员参与的新观念

  2016/13卫生事业单位领导在内控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必须加强对卫生事业单位领导人的宣传培训,使其切实履行健全单位内控的职责,同时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认真实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

  2.完善单位治理结构,构建良好的控制环境

  内控环境中的重要内容是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层通过实施内控,使内控制度成为单位之法,任何人不得游离其之外,每个成员都必须无条件遵循,唯有此才能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只有好的内控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内控的重要作用。

  3.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明确每个岗位人员的责任,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做到“内部牵制”,避兔会计记账与档案保管、记账与复核、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和审核一人兼任,财务票据与印章不得一人掌控,使不相容职务能够起到分离制约的作用。加强关键环节内部控制,明确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方法,重点关注政府采购、资产使用与处置等环节,加强收入及票据的管理,禁止设立“小金库”。对关键岗位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奖优2016/13罚劣,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

  4.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加强对会计业务程序的控制

  明确日常财务开支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实行逐级逐笔签字的财务审批制度,建立重大支出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责任明确、有权有责的管理控制体系,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依托,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对大型基建项目,设备采购等要按规定统一招标,实行阳光采购。日常公用支付采用公务卡结算,以确保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和规范化运行。

  5.发挥审计部门作用

  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层次,强化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单位内部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监督各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小结

  总之,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以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前提,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的原则,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使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相2016/13互监督、制约和合作,从而达到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保证卫生事业单位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和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新形式下,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紧制度笼子的需要,但是笔者在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试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加强健全内控防范机制的建议,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1.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资金多为财政拨款,如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减少或防止个人贪污、非法侵占国有资产,必须建立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按照制度有章可循,规范各类收支行为,确保收入及时入账,未设账外账,合理支出。避免财务工作的随意性,2016/13造成国有资产不正当流失,从源头上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

  2.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是反映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国家制订各种财政政策的依据。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单位的工作流程,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牵制,杜绝单位内部人员做假账、弄虚作假,串通舞弊,进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3.有效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在经济发展中,行政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事务的监管者,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责,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较高的内部管理水平。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同时,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降低经营活动风险,有效防范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效能。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内控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

  较好的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认为已经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财政部门逐年推行一系列的财务制度改革,每年编制部门预算,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根本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些单位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跟自己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建立内2016/13部控制意愿不强,认为这样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缺乏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

  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设计一套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致使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失去了根本性指导。一些单位虽然能够制定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仅局限于财务管理制定、会计核算管理制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监督等问题缺乏全面性和深层次的思考,内控发挥不出应有效果;有的单位甚至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认为已设置的机构职能和岗位职责

  (七)缺乏完善的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未引起重视,很多单位依据规定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内部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控制失效现象严重的情况也未建立责任追究制。

  (八)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远滞后于需求

  分析目前的状况,无法量化投入产出比,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内控信息技术研发方面,从理论、方法、技术到产品都处于落后的状态。2016/13但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是,我国的内控信息化建设有着更为强劲的需求。,便视为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将其他部门的内控制度照搬到本单位,存在与实际工作性质、职能职责不相符;有的单位内部监管机构未设置或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实效,设立的规章制度只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

  3.缺乏必要的内外监督机制

  内外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外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工作任务重、事务繁杂,人员少,往往一人兼任多个岗位,财务人员更少,出纳会计双肩挑,没有独立的财务机构,财务机构挂靠在办公室,更谈不上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另外,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控制的监督,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主管部门、财政、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第三方外部监督机构,其监督机制不完善,只是对一般经济事项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1.增强内控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因2016/13此,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调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确单位主要领导是建立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也要把建立内部控制的理念传达到每位员工,调动大家积极性,使其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每位员工都需参与的事情,逐渐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2.健全完善内控制度

  单位应根据《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部门对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系统内的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针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并且定期检查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从而推动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

  3.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外部监督机制

  内外监督是《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素之一,也是内部控制得以贯彻执行的保障机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等外部监督机构应与内部审计机构相互结合,采取专项监督的形式,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内部控制的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外聘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2016/13性进行评价。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二)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

  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三)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现象。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具备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从目前来看,出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的需要,事业单位一般将这项工作交由会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201611/13受到单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备独立性。

  (四)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

  事业单位一些重要事项范围和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决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议事规则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一些人员较少或较基层的事业单位,“家长制”作风严重,领导“一言堂”、“一支笔”审签。

  (五)日常业务运行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及时为内控部门提供资产、资金的使用数据等第一手资料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对本单位业务上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参与较少,对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多,导致单位财务和业务办理脱节,从而无法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例如,有的个别单位建造的楼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

  (六)预算外资金监管不力,把预算外资金视同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

  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统一的资金的管理制度,只实行简单的收支两条线方式,在资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齐抓共管的合力,管理201612/13效果不明显。

  201613/13

篇四: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7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各种管理制度也不断出现,而企业的的管理制度也及其重要。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篇1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否则按罚款守则执行,注意食堂的清洁卫生,按公司标准就餐,做好就餐人员的记录,不许超标,否则扣2分。

  2.非就餐时间不许外人进入食堂,外出要锁好门窗,否则扣1分。

  3.非本公司或不应在公司就餐的人员,一律禁止在公司就餐,如有特殊情况在食堂就餐的,应收取就餐费,否则扣2分。

  4.加强公司的菜基地管理,与植物园积极配合,做到适时耕种施肥,否则扣10分。

  5.食堂所需材料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方可购进,否则扣10分。

  6.投料标准、数量应记在公示板上,否则扣5-10分。

  7.按就餐时间开闭食堂,没有主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在工作时间就餐,否则扣1分。

  8.不准非食堂人员自行在食堂开小灶,否则扣罚食堂管理员10-20分,扣罚当事人10-20分。

  9.食堂的泔水杂物不准随意倾倒,应倒在远离食堂的指定地点,否则扣2分。

  10.食堂的碗筷、刀、勺、案板等必须整洁,否则扣1分。

  11.食堂工作人员要注意安全,每次炊具使用后必须关好气阀、电源,否则扣2分。

  12.食堂工作人员一定要杜绝浪费,严禁非正常用气、用电烧水、取暖等,否则扣2分。

  注:各部门负责人违反规定按职工扣罚标准的150%进行扣罚。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篇2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投资理财类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投资理财

  行为,促进投资理财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参照中国银监会等七部委下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制度》,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投资理财类公司及分支机构,从事投资理财业务活动,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投资理财业务是指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融资咨询、投资顾问、资金中介等行为。

  本制度所称投资理财类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经营投资理财类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制企业。

  第四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诚实守信的经营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审慎经营模式。

  第五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为客户保密,不得利用客户提供的信息从事任何与业务无关或有损客户利益的活动。

  第六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七条投资理财类公司由各级政府实施属地管理。

  各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是本辖区投资理财类公司风险防范处置的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市政府成立市投资理财类业务监管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级联席会议),负责投资理财类公司的政策制订和督导检查工作;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市公安局、银监分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市金融办为牵头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系和调度。

  各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县级联席会议),负责本辖区投资理财类公司的管理与服务。

  第九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建立行业自律组织,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督促会员单位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依法合规经营,并自觉接受

  市级联席会议的指导。

  第二章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十条设立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注册资本。

  (三)主要负责人应具备金融、信贷、担保、投资或理财从业经历。

  (四)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第十一条投资理财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其实收资本金必须为货币资金,并且一次性缴付。

  第十二条企业法人投资入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二)法定代表人无犯罪记录,信用记录良好。

  (三)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

  (四)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五)法人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30%。

  第十三条自然人投资入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信用记录良好。

  (二)坚持股东本地化原则,本辖区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60%,原则上不吸收市外股东入股。

  (三)有持续出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四)具备一定的经济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从业经历,熟悉国家、省市有关投资理财行业的各项规定。

  第十四条设立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向工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投资理财类公司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和业务范围等事项。

  (二)章程草案。

  (三)工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四)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股权结构。

  (五)法人股东的企业信用报告,个人股东的个人信用报告、资金来源证明;法人股东的法定代表人、个人股东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六)主要负责人和其他高管人员基本情况。

  (七)营业场所证明材料。

  (八)工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五条工商部门收到投资理财类公司的设立申请后,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及时告知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

  第十六条投资理财类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报经工商部门批准后,提交联席会议重新备案: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变更公司住所。

  (四)调整业务范围。

  (五)变更主要负责人和其他高管人员。

  (六)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

  (七)分立或者合并。

  (八)其他变更事项。

  第十七条市辖区内投资理财类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市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需按新设立公司的要求向拟设分支机构所在地工商部门提交文件资料。原则上不允许市辖区外投资理财类公司在设立分支机构。

  第十八条投资理财类公司有重大违法经营行为,严重危害市场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由工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九条投资理财类公司解散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债务清偿计划及时偿还有关债务。县级联席会议监督其清算过程。

  第三章业务范围

  第二十条投资理财类公司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可以经营下列部

  分或全部业务:

  (一)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

  (二)融资咨询业务。

  (三)投资顾问业务。

  (四)资金中介业务。

  (五)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的其他经营业务。

  第二十一条投资理财类公司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吸收存款。

  (二)发放贷款。

  (三)受托发放贷款。

  (四)受托投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非法活动。

  第四章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

  第二十二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二十三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配备或聘请经济、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才。

  第二十四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第二十五条投资理财类公司所收取的各种费用,可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与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投资理财类公司与当事人应当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建立业务关系,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方承担责任的方式。

  第二十七条投资理财类公司与债权人应当建立债务人相关信息的交换机制,加强对债务人的信用辅导和监督,共同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八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每季度将公司治理情况、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资本金构成及运用情况、业务开展情况等信息报送至当地金融管理部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市级联席会议对全市投资理财类公司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起草有关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

  (二)负责全市投资理财类公司信息统计工作。

  (三)指导全市投资理财类行业自律组织建设。

  第三十条明确市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市金融办负责搞好组织协调;市工商局负责投资理财类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市公安局负责受理有关部门移交和群众举报的涉嫌犯罪线索,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会监管分局负责对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理财业务活动的监管,及时向联席会议反馈有关监测情况。市工商局、市公安局负责加强对投资理财类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管,其中对有合法手续的投资理财类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由市工商局负责监管和查处;对无合法手续的投资理财类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由市公安局负责查处。

  第三十一条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联席会议负责辖区投资理财类公司风险防范与处置,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审核备案投资理财类公司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设定业务范围。

  (二)负责对投资理财类公司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

  (三)负责本辖区投资理财类公司重大风险事件的报告和应急管理,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市级联席会议报告本辖区投资理财类行业的重大风险事件和处置情况。

  第三十二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按照《企业年度检验制度》的规定及时向工商部门报送经营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合法合规报告等文件和资料;提交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工商部门审核后抄送县级联席会议其他部门。

  第三十三条县级联席会议根据监管需要,有权要求投资理财类公司提供专项资料,或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或进行必要的整改。

  第三十四条县级联席会议根据监管需要,每半年对辖内投资理财类公司现场检查一次,投资理财类公司应当予以配合,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投资理财类公司出示检查通知书和相关证件。

  第三十五条投资理财类公司发生风险案件,金额可能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投资损失,以及主要负责人和其他高管人员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等重大事件时,县级联席会议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市级联席会议报告。

  第三十六条投资理财类公司的经营活动涉嫌违规经营的,由相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涉嫌违法犯罪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及时将案件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符合立案条件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公安机关可以邀请检察机关介入侦查。

  第三十七条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嫌职务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办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制度由市金融办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篇3第一条

  保卫科负责对公司和园区的安全防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做好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建设和业务训练,开展经常性防火宣传;

  第二条

  消防器材的更换、维修和配置,由保卫科统一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换;

  第三条

  在无火警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消防器材,违者予以批评教育,如损坏照价赔偿,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条

  公司消防器材的购置、更换、维修及灭火器的定期检查,由保卫科负责统一安排,各科室给予密切配合;

  第五条

  由专职保安负责日常安全防火检查,如发现隐患要及时向保卫科长汇报,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

  第六条

  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业户,严禁使用明火、电炉。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防火规定;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篇4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财会人员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以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壮大公司经济实力为宗旨,制止铺张浪费,降低消耗,增加积累,把财务工作做好。

  第二条

  财会人员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公司各项经济活动。

  第三条

  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按期报帐。

  第四条

  财会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违反财经纪律和公司财务制度的款项,应拒绝支付、并及时上报分管领导、总经理。

  第五条

  建立稳定的财会人员队伍。财会人员调动或因故辞职,应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未办完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不得中断会计工作。

  第六条

  一切现金往来,须凭据收付。

  第七条

  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报销,必须用正式发票,印章齐全,经办人签名,经分管领导、总经理、董事长签字后方能报销付款。

  第八条

  严禁将公款存入私人帐户,违者将视情节轻重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九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篇51目的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管理,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2范围

  适用于与公司产品质量有关的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储和厂房区域等工作环境的控制管理。

  3职责

  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相关生产现场、办公场地、厂房区域等的工作环境执行、维持和管理。

  4工作程序

  4.1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的业绩,各单位、部门应对产品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生活的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

  4.2各单位、部门应识别和确定对产品质量及其实现过程有影响的工作环境,并按照工艺要求,对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

  4.3各单位、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确定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确定并提供必须的作业场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应包括:

  4.3.1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公司内人员的潜力;

  4.3.2设备设施的管理,并力求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4.3.3提供适宜的劳保和防护用品;

  4.3.4工作场所的位置;

  4.3.5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4.3.6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

  4.3.7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防静电和污染。

  4.4工作环境区域划分:

  各单位、部门根据各单位内部实际的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内部各部门的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的负责人员,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

  4.5工作环境的维护

  各区域负责人负责对工作环境进行保持维护以达到生产经营的需要,可通过使用看板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和7S管理等各种方法实现。

  4.6工作环境的监督检查

  各单位、部门根据各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照前期策划的工作环境要求对其内部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事项按相关程序文件要求由缺失责任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对其执行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确认、验证,直至其符合规定要求。

  4.7工作区域环境要求

  工作区域环境要求应符合《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7009-20__)要求,主要包括:

  4.7.1通道的环境要求:

  a)通道宽度要求:

  1)人行安全通道宽度宜大于0.8,分割线应清晰、准确;

  2)车行道宽度应大于3.5m;

  3)专供叉车通行的单行道应大于2m。

  b)通道规划的颜色要求:

  1)通道线颜色:黄色;

  2)通道线表示法:用黄色胶带粘贴或黄色油漆涂刷。

  c)通道的其它要求:

  1)尽量避免弯角,考搬运物品的方式采取最短距离;

  2)通道的交叉处尽量使其直角;

  3)左右视线不佳的道路交叉处尽量予以避免;

  4)在通道上不可停留和存放任何物品;

  5)要时常保持通道地面干净,有油污时应立即清除;

  6)安全出口必须畅通,不可堵塞,并且要有“安全出口”标示。

  4.7.2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

  a)使用清扫工具定时清扫工作场所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

  b)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3日内不使用的物料;

  c)易损零件、产品或材料应将其置于容器或存放设施内,不可直接将其置于地面上,并且对其要有一定的标识;

  d)零件、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可掉于地上;

  e)经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

  f)消防栓、配电柜与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

  g)工作场所内不可有“没有必要”的架子或障屏影响现场的视野;

  h)车间现场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畅通,地面应平整无破损;

  i)地面、墙壁、工具箱内外,工作台上下,机床内外均需保持整洁,无散落套圈,机床周围不准放置与本机台无关的物品;

  j)检测仪器、器具、标准件应放置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防止变形和工序磕碰伤;

  k)工位器具(工具箱、工作台、在制品塑料/筐板等)均需按规定位置摆放,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线;

  l)工序间产品要摆放整齐,在加工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受损,并及时交检;

  m)生产现场严禁吃零食,吃饭,看书刊杂志,不准将雨具带入生产车间;

  n)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o)生产现场不准穿拖鞋,不准穿高跟鞋,穿好工作服,不可放置私人物品(可在某区域集中放置);

  p)对暂时不用的物品,全部清理出生产现场。

  4.7.3工作区域的标示要求:

  a)区域线的颜色规定:

  1)合格区: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5cm宽;

  2)不合格区,可疑品区或安全警戒线: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5cm宽;

  3)待检验区域、定位线或通道线等: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5cm宽;

  4)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待作业品区域等: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5cm宽。

  b)区域定义:

  1)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2)不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不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存放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3)可疑品区:指专用来存放因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而无法辨别产品名称种类或无法明确产品状态(合格或不合格)之产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4)待检验区:指专用来存放等待本制程检验员检验的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需要所而定;

  5)暂存放区:指因需流入下一流程或等待电梯或等待出货等物品暂时存放的区域,暂放时间限为一周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6)×作业区:指某一流程正在或即将作业的区域,如进货检验区等,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7)×放置区:指用来定位某些非质量体系类物品的区域,为了现场的整体美观,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报废产品放置区等。

  4.7.4仓库、储存室的环境要求:

  a)仓库、储存室须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仓库、储存室管理员对所保管的物品应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领发作业,并确保其“帐、物、卡一致”;

  b)光线的照明亮度应适适宜,且仓库、储存的区域应通风、不积水、不潮湿、干净、整齐;

  c)必要时,仓库、储存室需有贮存平面布置图标示,其内储存、存放的物料、材料等应以标签、标识牌等作明确的标识;

  d)仓库、储存室存放的物品、材料如以纸箱储存,须有叠放高度的限制;

  e)对仓库、储存室所存放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储存须以明显的标识牌进行标示,并对其予以隔离、防潮及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f)贮存区或其料架上不允许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g)按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定期对仓库、储存室等内材料进行盘点和检查,清理呆料和已经生锈变质过期的材料;

  h)贮存区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i)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贮存区内或其料架上。

  4.7.5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管理的环境要求:

  a)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须有管理规定:如编号、目录、存放处定位;

  b)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须有专用的文件柜,并有管理责任者之标示;

  c)文件档案实行目视管理,让人能随时使用;

  d)图纸、合同资料及文件/资料等保管须有目录、有次序、且整齐,让人很快能使用;

  e)个人资料(卷宗)不可放在共用文件柜内。

  4.7.6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的环境管理要求:

  a)生产现场各单位的机器设备摆放必须整齐、干净;

  b)建立机器、设备的责任保养制度(包括:机器、设备的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制度),并定期检查机器、设备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每一台设备都要有保养记录,设备使用者及管理者均需作明确标示;

  c)建立机器、设备的操作指导书,要求所有人员按规定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并扫除一切异常现象;

  d)不可有短期内(二周内)不使用之设备存放于生产现场,如有则需以“停用”等标牌进行标识。

  4.7.7实验室工作环境管理要求

  a)实验室必须按防火、防灾害事故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负责人为责任人的管理机制;

  b)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使用,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定,动力电源

  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c)定期检查仪器设备,保持仪器设备性能良好,贵重仪器设备应设专人负责妥善管理;

  d)实验室内非因工作需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注重防火防爆;

  e)实验室门锁钥匙要落实专人管理,严防丢失、配制。严禁挪用、损坏实验室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f)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工作结束后,关闭所有用电设备、设施,注意关好门窗,方可离人。

  4.7.8用电安全管理

  a)配电房管理

  1)非有关人员不得进入配电房;

  2)高压电房只准合格电工操作,并严格按照电工操作规程进行,经常监视变电房和低压室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生故障由电工处理;

  3)变电室接地检查每年自行进行一次。避雷器每年请指定认可机构检测一次;

  4)配电房操作,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

  b)生产过程用电管理

  1)每台生产设备开机送电前,要检查所开设备是否正常。如正常可以合闸送电;

  2)设备使用完毕,长期不用或下班时,要断开电源开关;

  3)有接地要求的设备,使用前一定要接地,使用者要经常检查接地线两端接触金属的情况;

  4)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要立即通知电工,不得私自处理;

  5)屏柜调试过程中应按照要求将屏柜接地。

  4.7.9饮食管理要求

  a)地面、台面、用具及就餐环境管理要求

  1)每天工作结束应及时打扫地面、地沟、台面,不留死角;

  2)定期对食堂各个功能间进行彻底清洁大扫除,包括:墙面、地

  面、餐饮具、公用具、案台面、冰箱(柜)内外壁等,保持干净整洁,特别是放假结束后的食堂清洁卫生;

  3)餐桌应当餐前擦净,餐后除油清洗干净,桌面、桌腿及各部位无灰尘、无油腻感。应当有专用于擦餐桌的抹布,抹布应当保持干净,定期更换;

  4)餐厅地面、墙壁、门窗、灯具、暖气、空调机清洁整齐;

  5)餐厅安装灭蝇灯、紫外线灯、门帘、风幕及其他防菌、防蝇、防鼠、防尘等措施;

  6)使用的各种工具、容器或机械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摆放整齐,放于原位;

  7)配餐过程快餐公司职工服装要求整洁,挂胸牌,戴帽子、口罩、手套;

  8)运餐车辆要求清洁,盛装饭、菜、汤的器具必须加盖或用保鲜薄膜包裹,严禁人货混载;

  9)全体员工就餐时应保持就餐环境的清洁卫生;

  10)各加工产生的废料、废弃物及泔水等应存放在加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运走,清理后的垃圾桶应里外清洁不遗留食物残渣;

  11)饭菜留样48小时,每份重量不低于150克;

  12)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日常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与监督。

  b)食品采购和储存管理

  1)应当严把食品、原材料采购关。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原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并记录。要相对固定食品、原材料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和便于监督;

  2)严禁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3)设立专职仓库保管员,要严格食品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入库验收时要检查食品质量、卫生状况、数量、索取有效证件(票记要与食品批号相符);

  4)贮存食品、原材料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等;贮存食品、原材料的场所应当通风良好;

  5)储藏的食品应隔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

  分架、生熟分开、摆列整齐。库内不得存放变质、有臭味、污秽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6)储藏场地,要通风良好,温湿度低,门窗、地面、货架清洁整齐;

  7)食品储存过程中应采取保质措施,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切实做好质量检查与质量预报工作,及时处理有变质征兆的食品。

  c)饮用水安全管理

  1)运营保障中心负责对公司内茶水间的开水器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清洗,并做好记录;

  2)运营保障中心负责对公司生活水箱内的水一年换水两次,并保存相关记录;

  3)运营保障中心负责对公司生活水箱内的水质每年做好水质化验,并保存化验记录。

  4.8工作环境管理的实施

  4.8.1各单位上班工作前及下班生产结束后,须对其工作区域地面、工作(办公)桌内外、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物料存放区、废料箱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扫,并在工作过程中随时保持工作区域环境整洁有序。

  4.8.2必要时,各单位工作区域的环境可以设专人每天进行清扫。

  4.8.4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不合格品及其他生产废料等必须整齐放置于指定区域,并对其进行标识,严禁将其凌乱堆放,其具体按公司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4.8.4生产所需要的推车、电瓶车、叉车等各类转运工具必须分类停放到存放区,不得随意乱停、乱放。

  4.8.5各单位建立工作环境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篇6为了加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操作室的管理,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作,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园区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电视监控室必须昼夜24小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值班。

  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条

  监控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安全监控任务,及时掌握各种监控信息,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上报。

  第三条

  监控人员每天对监控录像进行查看,发现有异常现象或员工乱收费现象,及时保存录像片段,并作好标记,以备查用。

  第四条

  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准随意离岗离位,个人需处理事务时,应征得保卫科长的同意并在有人顶岗时方可离开。

  第五条

  监控人员须爱护和管理好监控室的各项装配和设施,严格操作流程,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

  第六条

  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监控室,外来人员需到监控室查询情况和及观访者参观,必须经保卫科长上报分管副总,同意后方可进入监控室。

  第七条

  不准在监控室聊天、会友、玩耍,不准随意摆弄机器设备,严禁在监控值班期间打盹睡觉,一经发现,按公司规章制度严厉处分。

  第八条

  公司领导定期到监控室查询情况,值班人员应及时汇报监控情况。

  第九条

  保持监控室设备的清洁卫生,坚持每月进行系统维护,确保机器设备的正常运作。

  第十条

  监控设备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做好登记。

  第十一条

  监控人员必须保守公司监控秘密,不得在监控室以外的场所议论有关监控录像的内容。

  第十二条

  未经公司总经理批准,不得擅自关闭电视监控系统、停止系统运行。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篇第一条

  严禁打架斗殴和辱骂他人,违者按公司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条

  凡酗酒闹事、影响正常工作者,由保卫科采取强制措施,保障安全。对所造成的损失全部由当事人承担,并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三条

  严禁利用娱乐活动及其它手段进行聚众赌博、播放淫秽录像、传抄黄色刊物,一经发现,即严加查处,对当事人给予治安罚款。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送公安机关处理;

  第四条

  园区内禁止玩火、破坏公物,不听劝阻者,按有关规定处罚(未成年子女由家长承担);

  第五条

  严禁在园区内任何场所大声喧哗、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篇五: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式下,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紧制度笼子的需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随着国家对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要求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财务混乱,内部管理力度欠缺,内部监管工作流于形式等,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促进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单位内部财务的安全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对经济市场的发展比较滞后,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笔者将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原则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与法律相适应。

  重点突出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全面,还要对重点领域加以突出,以方便后期的重点管理,以更好的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目的。

  构建的体系所覆盖的范围尽量广。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时候,应当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内部控制的管控覆盖度的范

  围要广。相应规章制度制定的时候要考虑全面,如:单位的发展前景、经济效益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对体系的创新和改革的认识不足。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不能紧跟时代,没有利用好时间学习单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遇到问题仍然喜欢采用以前的方法进行解决,效率低下且质量不高,使得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如同虚设,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如:有不少的县乡级行政事业单位只是片面的想要提高政绩,而忽视了单位自身的财政能力,大规模的向金融机构借款,很容易出现财政危机,影响单位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当一项工作存在制度上的缺陷时,该项工作的开展就没有准确、可靠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就会导致工作的开展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单位的发展。对于不少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也是如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落后,不能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起到一个很好的规范作用;同时,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缺乏可靠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使得内控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内部控制工作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如此循环,也会造成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滞后。

  (三)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不够到位。目前,虽然有不少的行政事业单位已经结合当前的情况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得这些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设成果只是流于形式,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机构都是由高层领导直接监管,权利过于集中,造成无人敢对监管机构进行监管。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建议与措施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需要在良好的内控氛围的条件下开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深刻的明白内部

  控制工作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单位领导应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从上到下,组织员工学习、积极探索符合单位发展的一些内控方法和制度建设,促进单位全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控工作、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积极吸取其他单位的经验,不断优化、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另外,在内控体系的建设上,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技术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结合,从而加强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和联系性,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行政事业单位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领域就是财务。所以,单位应该加快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的监管力度。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对单位内控制度、内控体系和内控工作的执行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强化相互监督的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控制、解决问题,把问题最小化。

  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内控工作的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统一化的理论框架,对于实务操作中的指导作用还不够完善,理论研究跨度和深度不够广泛,仍有很大的需要进步的空间。

  在如今的条件下,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内部控制还没有搭建良好的制度模式,没有搭建完善的体系框架结构。

  对于部分的单位内部,也没有依据规范的实际要求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对于自身具有的财务管理、经费开始等情况较为随意;部分的单位内部虽然依据需求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还不够完善与健全,存在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全是为满足于上级的检查,没有切实的发挥其具有的功能。

  对策:增强内控意识,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调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明确单位主要领导是建立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也要把建立内部控制的理念传达到每位员工,调动大家积极性,使其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每位员工都需参与的事情,逐渐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2、对内控制度缺乏正确的认识

  较好的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认为已经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财政部门逐年推行一系列的财务制度改革,每年编制部门预算,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根本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些单位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跟自己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建立内部控制意愿不强,认为这样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所以说,对于单位之内含有的内部控制操作,仅仅是依赖于几项制度的搭建或者是几个人员的负责等是难以开展有效的控制的,而是需要在经济活动之内将活动的整体分析以及全面掌控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有效的控制系统模式。

  对策:健全完善内控制度

  单位应根据《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部门对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系统内的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针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并且定期检查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从而推动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开展。

  3、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设置制约

  受人员编制制约,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法增设专门的内控建设机构。采取部门兼职办理的办法,兼职办理部门往往不会专注内控建设工作,只是在需要提报资料等时候想着内控建设,最终内控建设工作效果弱化。

  另外,内部审计仅限于对财务控制的监督,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设

  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主管部门、财政、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第三方外部监督机构,其监督机制不完善,只是对一般经济事项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

  对策:培养专项人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单位内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建议在行政事业单位设立专职的内控工作小组,培养专项人才,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同时,将单位内控规范建设经费纳入预算,作为单独一项任务列示。

  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等外部监督机构应与内部审计机构相互结合,采取专项监督的形式,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内部控制的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4、缺乏一整套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类型繁多、规模不一、管理基础不一致,“一刀切”推行一种内控模式显然不合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个性化较强的“私人订制”式工作,需紧密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推进。因此很多行政单位采购了内控信息系统,但如果仅仅认为信息系统就是内控,将信息系统当成了内控的全部,而没有理解到信息系统只是内控实施的重要手段,这显然是不够的。内控信息系统的设计完善不仅需要考虑内控理念与管控措施的嵌入,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使用的便捷性,增加了内控体系建设的工作难度。

  对策:搭建个性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并非旧制度、旧组织、旧流程简单机械的线上化,而是一场组织、制度、流程、系统乃至观念的变革。需要从总体上给予指导性建议,把握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的定位、方向、作用,形成“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框架,从顶层设计上予以保证。

  云内控采用领先、灵活的设计理念和系统架构,建立一套资金保

  障有力、风险管控到位、财务准确高效、业务财务一体的数字化内部控制解决方案,帮助实现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全面连接,充分发挥财务中台的作用,建立可采集、可加工、可分析、可扩展的数字化平台。

  一方面,将制度明细、内部控制业务和预算要求嵌入系统,通过规则设置与后台计算实现内部控制全程管理,满足经济活动各环节程序合规、表单可视、风险提示的需求;另一方面,系统间互联互通,实现预算、结算、核算、决算“四算”集成,打通数据链条,做到数据“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同步关联”。最终,达到规则自动控制、数据实时分享、报销智慧审核、监督智能完成等智能化水平。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全体员工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更需要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需要全体员工的监督,确保内控在阳光下履行,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单位的内控,更好地杜绝腐败现象发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

篇六: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内部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内部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导语:内部管理存在哪些问题?进入新千年以来,内控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许多企业花巨额资金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

  内部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控制环境反映出管理当局对控制的重视程度,设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

  1.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高度重叠,机构臃肿,造成内部控制权责不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出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恶化。

  2.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企业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应对、控制的有效机制,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3.内审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确保良好的控制环境.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但是,我国的很多企业虽然设置了内审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的独立性,因此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忽视企业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是以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和自我约束力的作用影响和调节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人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并使个体价值与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持一致,成为整个内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导致内控不完善。

  5.没能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

  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取决于员工素质程度,因为有效的内部控制

  必须由有设计水平和高素质的员工来贯彻执行,所以企业应在招聘、培训、考核、晋升与奖励等方面对员工素质的控制。但是很多企业没能很好的运用人力资源,没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使的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二)控制活动不完善

  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的职能部门,包括交易授权、不相容岗位、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业务记录、规章制度、独立检查和控制标准等多项内容。而目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着权责划分不明确,没有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分派不清,出现问题相互推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法贯彻执行。有些企业缺乏独立复核制度,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没有进行独立复核,无法确保经济业务的正确、真实及完整。从而容易导致滥用职权、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

  (三)内部控制监督不重视

  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能及时被发现,影响企业的健康运转。有的企业虽设立审计监察部门,但内部审计只局限于传统的“财务监督”与偏重纪检监察角色,不能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四)内部控制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仍采用手工,而忽视采用会计电算化,这样一方面使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缓慢,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程度不高,计算失误多;一方面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新的环境中落后于形势,企业财产缺乏安全性,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也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

  内部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内控意识相对薄弱,特别是“1把手”的内控意识淡薄

  1.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许多单位的“1把手”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因此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抱着有与没有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单位负责人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

  部控制,认为有了部门预算就无所谓内部控制体系了;还有的单位干脆拒绝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2.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财务与会计的基本功能是核算与控制(或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的负责人仅仅把财会部门当成“钱袋子”,多数单位的会计人员仅仅扮演“付款员”的角色,无权参与单位的重要决策乃至业务管理活动,对单位重要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

  3.对经费支出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

  调查中有1家单位,目前定期要支付1笔租赁费,经查询得知,该房产早已拆毁,根本不存在什么租赁费,但该项费用还是定期被支付出去,虽说金额不大,但竟然无人过问此事。更多的单位目前尚未为各项经费支出建立明确、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对不少经费支出(比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采用实报实销制度,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会计人员就要实施报销。

  (2)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包括制度建设、人员素质等。但从调查情况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还需要进1步的强化。主要表现在:1.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有的单位会计人员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职责内容不详,还有的单位本身就没有岗位职责说明。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迄今还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是惯例,而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谁也说不清应该怎么做,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虽有内部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但很不完整。调查中发现,有家单位的内部财务制度仅有5句话,不足50个字。更多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陈旧,且相互之间不相协调配套。

  3.印鉴保管上的漏洞较多。应该说这是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疏漏。有的单位将财务章和法人章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还有的单位将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1人保管。

  (3)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家底不清

  1.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签字,而且有的领导签字过于随意;1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

  2.账务核算处理不规范。比如预算外收入挂在往来账,以此来掩埋收益。有的单位在年终结账时,不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还有的单位,两套会计核算制度同时运行,支出核算混乱。

  3.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存在账外资产。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有但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而实际使用着的某些固定资产却尚未作价入账,形成账外资产。另外也存在着不同单位的资产转移,却未办理相应手续,也未反映到业务台账中的现象。

篇七: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

  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谿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

  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谿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

  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

  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未

  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

  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岗位设谿不够合理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

  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首先是没有预算或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

  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

  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但一

  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

  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

  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

  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管理人员竞争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要求。

  .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

  目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

  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

  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失去

  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五、我局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

  (一)控制环境

  任何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管理服务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环境被放在了第一的位子上,它

  作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动力,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它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

  果。

  1、操守和价值观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依赖于负责创建、管理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

  单位是否存在道德行为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在单位内部得到沟通和落实,决定了是否能

  产生诚信和道德的行为

  (1)

  .领导的操守和价值观具有杠杆作用

  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单位负责人。严格一致地保持诚信行为和道德标

  准,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并传达给全体职工。

  (2)

  .制定行为准则和其他原则

  明确可以接受的商业行为,利益冲突的处理方式,员工行为的道德标准并确保这些准则

  和原则的有效执行。对员工精神规范、仪容仪表、工作纪律、待人接物、环境卫生以及组织

  管理及违反守则的处理办法等方面做出规定。

  可通过标语、宣传册、培训等手段,推动内部员工对单位理念的理解和接受,使员工理

  解和把握单位文化和管理理念。

  (3)

  .处罚规定

  对于背离单位政策和程序,违反行为准则的行为,能够采取补救施。保证这些措施被单

  位员工所知悉。

  (4)

  .管理者对干涉正常程序或凌驾制度行为的态度

  应一贯重视管理者对于干涉正常程序或越权行为的态度。

  (5)

  .面临不现实的目标的压力

  管理层在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时,要考虑适当,过高的不现实的目标会导致员工丧失积极

  性和舞弊。

  2、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单位管理者的观念、方式和风格,通常会从三个方面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第一、管理

  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控制风险的方法;第二、为实现预算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对内部控

  制的重视程度;第三、管理者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

  (1)管理层的主导作用

  管理层负责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运作以及管理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控制环

  境的每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管理层采取的措施和作出决策的影响,在管理层以一个或少

  数几个人为主时,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尤为突出。

  (2)管理理念

  管理层的理念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即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以及对具体控制实施

  环境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将有助于控制的有效执行。本单位负责人如果

  不重视内部控制,甚至反对内部控制,那么该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纸上谈兵,就是一句

  空话。

  衡量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准,是管理层收到有关内部控制弱点及违规事

  件的报告时是否作出适当反应。管理层及时地下达纠弊措施,表明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也有利于加强本单位内部的控制意识。

  (3)管理层的经营风格

  管理层的经营风格是指管理层所能接受的业务风险的性质。

  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通常对企业有普遍深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无形的,但可以找到一

  些积极和消极的标志。

  3、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灵魂,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

  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行政事业单位

  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员工在从事工作与管理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

  全保障机制,防止和避免形式主义。单位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总结优良传统,挖

  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在文化建设

  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体团队,共同营造积

  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文化评估制度,分析总结文化在单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发

  现不利于单位发展的文化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单位文化评

  估,应当重点关注单位核心价值的员工认同感、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参与各种文化的融

  合,以及员工对单位未来发展的信心。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管理服务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

  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是风险的基本构成要

  素,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程序应该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可能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外部

  和内部因素,并且这些程序应该分析风险,并且提供一个管理风险的基础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受多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所决定。因此,预测和防范有一定难度。追

  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

  1、风险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因而,风险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行政事业

  单位要根据管理和服务要实现的目标,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分析原因。

  为有效实施风险控制,我局组织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风

  险控制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

  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2、风险承受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

  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完全规避各种风险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不符合辩证思维。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评

  价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以确定当外部或内部因素变化带来风险时,哪些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哪些风险必须规避和防范。

  风险承受能力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性质、社会影响、权利责任、经济后果、客户评价等相关。工作性质特殊、社会影响大、经济后果严重的单位,风险承受能力小,反

  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大一些。

  单位规模比较大、资源实力强、法律法规惩罚力度小的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承受能力较

  大。反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小一些。

  风险承受能的评价取决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与规避风险所发生的支出或成本相关,包

  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政治成本等

  3、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发现风险和评估风险大小的程序。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

  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包括管理层面和服务活动层面。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考虑可能影

  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并且应该分析风险。

  2016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范本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

  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

  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安全性——资产安全

  .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二)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

  变得无用。

  .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

  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

  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

  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

  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

  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

  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

  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三)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包括的要素

  .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

  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篇八: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很多公司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管理问题,当年华为在快速发展中,借鉴了很多国外先进的管理体系,很多知名前来指导互相交流学习。当然,华为最后结合自身情况,定制了适合华为内部的管理方案。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内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央过于集权

  很多企业老板创业的时候,大小一起抓,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亲自过问的。当企业发展一定规模的时候,还是保持着这个习惯,没有及时分权。

  2、职能划分不清

  这个问题出现在中层管理比较多,很多企业的中层管理,没有实权,大的问题不是职权范围,小事情也决定不了。导致在基层员工面前没有威慑力,不能建立自己的权威。

  3、内部竞争意识低下

  岗位内部没有标杆,没有竞争意识,一团和气。导致企业发展速度放缓,团队缺乏战斗力。

  4、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

  企业发展中会沉淀一批打江山的老员工,如果没有严格、科学的考核制度,会导致很多老员工讲资历、吃老本。往往贡献值还没有新人高,不仅阻碍公司发展,同时也是对新人的不公平。

相关热词搜索: 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内部管理 单位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