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
(发布机构:国土资源部;发布时间:2012-06-06)
第一条
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正确认定古生物化石的科学价值,依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按照在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划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数量稀少的下列古生物化石,应列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一)已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属种的模式标本;
(二)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三)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化石,以及脊椎动物的蛋、足迹等遗迹化石;
(四)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
第三条
按照在生物门类起源与演化、生物分类、古环境演变研究中科学价值的重要程度,以及保存完整程度和稀少程度,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划分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第四条
对研究生命起源、重要生物门类起源及演化,探讨全球或洲际地层对比和关键古地理、古环境演变等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一)已经正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种的模式标本;
(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数量稀少、保存完整或近于完整的重要四足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三)保存特殊埋藏状态、或关键部位特征的重要四足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四)具有关键演化价值、我国特有或数量稀少且保存完整的鱼形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五)在重要生物门类起源和演化研究中具有极为突出科学价值的、保存完整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和高等植物化石(不含木化石);
(六)保存较清晰结构或构造、完整程度很高的巨型木化石;
(七)整窝或近于整窝保存的、且蛋壳完好的脊椎动物蛋化石,单枚或多枚具有分类学意义的含胚胎蛋化石;规模较大的或集中分布的、特征清晰且指示运动特征的脊椎动物足迹化石;
(八)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第五条
对解决重要生物门类演化、生物分类、大区域古环境演变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列为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一)具有较重要科学价值、数量稀少、保存较完整的重要四足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数量稀少、保存完整的鱼形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三)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保存完整或密集的重要无脊椎动物化石和高等植物化石(不含木化石);
(四)保存清晰、完整程度较高的大型木化石;
(五)同窝保存、蛋壳完整且反映部分排列特征的多枚脊椎动物蛋化石;较为集中的特征清晰的脊椎动物足迹化石;
(六)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第六条
对研究生物演化、生物分类或古环境演变等具有一定科学价值且保存较完整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列为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一)完整程度较高或保存有重要部位、数量不多,但科学价值一般的四足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二)具有较高科学价值、数量不多、保存完整或较完整的鱼形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三)较大规模的或密集保存的、具有较重要科学价值的重要无脊椎动物化石和高等植物化石(不含木化石);
(四)完整程度较高的中型木化石;
(五)蛋壳完好的单枚脊椎动物蛋化石,蛋壳较完好并属于同一窝的少数几枚蛋化石;特征清晰的单个脊椎动物足迹化石,特征较清晰且属于同一组的少数几个足迹化石;
(六)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第七条
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指非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通常作为重点保
护古生物化石的脊椎动物、重要无脊椎动物或高等植物等化石,如果数量丰富、完整程度较差且同时没有保存重要特征、研究程度高或科学价值一般的,可作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第八条
对有疑问的或争议较大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分级,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给出分级结论。
第九条
本标准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条文说明
1.
本标准共包括十条。
第一条指出制定《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的目的与依据;第二条规定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标准;第三条规定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一步分为三个等级;第四条至第六条分别规定了一级、二级、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详细标准;第七条对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作了规定;第八条指出了化石分级有争议时的处理原则;第九条规定了本标准解释权的归属;第十条规定的本标准的施行日期。
2.
第一条指出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与依据。
2010年8月25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9月5日签署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80号令发布了该条例,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以《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为依据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正确认定古生物化石的科学价值,同时,为编制《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提供依据。
依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本标准中所指的古生物化石不包括古猿、古人类化石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另外,本标准中所指的古生物化石,均指不需要借助仪器、用肉眼就能直接进行观察鉴赏的化石,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大化石”;而“微体化石”或“超微化石”不是本标准涉及的范畴。
3.
第二条规定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标准。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七条中已经明确规定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4条标准。本标准直接采用这一规定。本规定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其在
生物演化、生物分类以及古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科学意义,二是考虑其保存的完整程度以及稀少性等因素。
(1)古生物化石种的模式标本,是研究命名化石新种时所指定的一件或几件特殊的实物标本,是认定新种最重要的依据。古生物化石种的模式标本是一类特殊的标本,不同于一般的化石标本,其重要性和科学地位通常要远大于同种的其他标本。一些数量特别稀少、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其模式标本可能是该种唯一的标本,它的价值就更为重要。按照国际古生物学界的相关规定和惯例,模式标本要进行编号登记,并永久妥善保存在具有收藏条件的科研或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等合法机构中,而且要对国内外的同行学者开放,满足不同学者观察对比等进一步研究的需求。因此任何一件模式标本,不论其隶属于哪个生物类群,也不论其保存
的完整程度如何,都应该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2)古脊椎动物化石在研究生物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也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和观赏价值,因而受到很多普通大众和媒体的关注,如保存精美的鱼龙化石、恐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等。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古脊椎动物化石很容易遭到违法发掘和违法交易,也是流失海外的主要对象,因此重要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应当作为重点古生物化石。但该类化石(尤其是个体巨大的四足类脊椎动物化石)通常难以完整保存,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仅保存有少数部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是完整或近于完整的重要古脊椎动物应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那些保存有重要部位特征的标本(如头骨、荐椎等等)也应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3)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化石往往构成较为重要的化石生物群或动物群,它们中的有些类型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有时还与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共同分布,因此对于这类高等植物化石或无脊椎动物化石,应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保存较完整的中型至巨型木化石作为植物化石保存的一个类型,不仅科学价值大,而且科普和观赏价值亦较大,应受到特别保护。
(4)古脊椎动物的蛋、足迹等遗迹化石通常在研究遗留这些蛋或足迹的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生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同时亦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在普及古生物学知识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是一类重要的古生
物化石。发现于我国河南西峡、湖北陨县、江西赣州等地的大量恐龙蛋化石曾作为化石违法交易、非法走私的重要对象,它们的集中分布地也曾受到较严重毁坏,故这类化石无疑应作重点保护。
(5)化石的类型很多,保存状况也很多样。对于那些极为特殊的、具有特别意义的、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化石,用第二条第(四)款“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来概括和表述。
4.
第三条规定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按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程度和数量稀少程度进一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对于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其一级、二级、三级的分级标准主要以其在生物演化、生物分类、古环境研究方面的科学价值作为最主要的依据,同时考虑化石的数量和保存完整程度。在本标准的第四条至第六条中,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先分为四大部分:①模式标本;②实体化石;③木化石、蛋化石、足迹化石;④其他化石。在实体化石部分,再按四足类脊椎动物、鱼形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高等植物分为三大类。木化石作为一类较为特殊保存状态的植物化石,为了表述方便,这里从植物化石中单独列出,与蛋化石和足迹化石暂放在同一部分来阐述其分级标准。其他化石部分则主要考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需要重点保护的化石。
应当指出,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按四足类脊椎动物、鱼形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高等植物三大类进行划分,尤其是将木化石、蛋化石、足迹化石单独列出,并不是完全自然的生物分类系统。这主要是便于阐述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分级依据,同时这种划分与自然分类系统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本标准中所指四足类脊椎动物(即具有四肢、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四个纲一级的分类单元,它们的化石主要分布于泥盆纪晚期以来的地层中,又以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中为主,是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中数量最大、属种最多的类群,如常见的无尾类、有尾类、龟类、蜥蜴类、蛇类、离龙类、鳄类、翼龙类、恐龙、兽孔类、海生爬行动物、基干鸟类、反鸟类、今鸟类、中生代兽类、新生代种类繁多的哺乳类等等。目前违法发掘、违法交易、非法走私等活动中涉及最多的就是这一部分化石。
鱼形类脊椎动物指无颌类、盾皮鱼类、棘鱼类、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等具有
流线形身体、用鳃呼吸、具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化石类型亦较为多样,在古生代至新生代地层中均有发现。我国还发现有处于关键演化位置的一些鱼类化石,它们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无脊椎动物化石、植物化石数量庞大,通常只有少量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类型易受到破坏,如三叶虫、昆虫、海百合、角石及部分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植物等,它们中部分保存完好且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化石应作为重点化石予以保护。
木化石通常指保存在地层中由植物茎干形成的化石。在本标准中,将木化石从植物化石中单独列出,与脊椎动物的蛋化石和足迹化石放在一起来讨论,这主要的基于这三类化石的分级更多地依据其保存完整性、规模、大小、数量等因素。木化石由于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而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同时使不少集中分布的中、大、巨型木化石遭到破坏,因此要特别加以保护。
脊椎动物的遗迹主要包含蛋、足迹化石,还有少量其他遗迹。我国是世界上蛋化石最为丰富的国家,蛋化石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科学价值高,此外还发现有带有胚胎的蛋化石,这些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因而也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化石类型之一。在我国已发现的蛋化石中,绝大多数为不同恐龙所产的蛋,但目前已知的还有龟类、离龙类、翼龙类、鸟类等的蛋。对于那些保存完好的蛋化石,无疑要加以重点保护。脊椎动物足迹化石常见的有:各类恐龙的足迹、翼龙足迹、鸟类足迹等,也是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分级表概括给出了以上几类化石由于在科学重要性、保存完整性和稀少性等的不同而归入不同重点保护级别的情况。
5.
第四条规定了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满足的条件,满足其中条件之一者,应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模式标本是古生物化石种建立时最重要的依据,无论化石隶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还是植物,其模式标本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任何一个化石种的模式标本都应被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2)四足类脊椎动物是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中最重要的类型。依据脊椎动物的自然分类及常见化石,我国四足类脊椎动物的化石类群主要包括:迷齿类、有尾类、无尾类、龟类、离龙类、有鳞类、鳄类、翼龙类、恐龙(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甲龙类、剑龙类、角龙类、肿头龙类等)、初龙类、原龙类、海生
爬行动物(鱼龙类、海龙类、鳍龙类、齿龙类、湖北鳄类)、兽孔类、中生代鸟类(基干鸟类、反鸟类、今鸟型类)、部分新生代鸟类、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部分重要哺乳动物(如灵长类、肉食类、长鼻类、部分奇蹄类和偶蹄类等)。对于这类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数量稀少、保存完整或近于完整的四足类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应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3)四足类脊椎动物化石在通常情况下,大多以保存完整程度不等的骨骼形式保留下来。而关于皮肤衍生物、软体器官特征、生态行为习性、繁殖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是极难保存下来的,因此这部分化石往往非常稀少而极为珍贵,并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如幼年期鹦鹉嘴龙成群保存的化石、呈睡觉姿势保存下来的寐龙、腹腔中保存有幼仔的潜龙、保存有清晰羽毛结构的小盗龙、保存有翼膜或“毛状皮肤衍生物”的翼龙类化石等等,均应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四足类脊椎动物化石保存的另一特点还表现为它的不完整性,即它们在保存为化石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骨架都保存不完整(尤其是个体巨大的爬行类、哺乳类化石更是如此),对于那些保存有重要鉴定特征的关键部位(尤其是完整或近于完整的头骨)化石,应当作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4)处于关键演化地位的鱼形类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脊椎动物中重要类群的起源或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如涉及到脊椎动物亚门的起源、硬骨鱼类起源、肉鳍鱼类早期演化的化石等等。对于这些鱼形类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我国特有或数量稀少的、保存完整的化石,应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5)部分重要的无脊椎动物、高等植物化石类型在起源演化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如早寒武世涉及一些无脊椎动物高级别类群起源的关键化石、中生代涉及被子植物起源的关键化石等,应作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6)木化石作为一类特殊的植物化石类型,在科学研究和观赏等方面意义较大,本标准将其从高等植物化石中单独列出来进行分级。对于那些外形庞大、保存有清晰结构或构造、树干形态完整程度很高的巨型木化石,应作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评判,本标准对木化石在保存直径及保存长度方面给出一些量化指标,一级重点保护木化石的直径应大于100厘米、或长度在10米以上。
(7)我国是世界上脊椎动物蛋化石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国家,大部分
省份都有发现。蛋化石是近年来遭受违法发掘而受到破坏最严重的化石类型之一,对于那些整窝或近于整窝保存的且蛋壳完好的蛋化石,应作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这类蛋化石应当具有很好的窝中排列方式,提供重要的蛋化石研究信息,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展览价值和观赏价值。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评判,提出如下标准:除巨型长形蛋之外的恐龙蛋化石(长形蛋类、棱柱形蛋类、圆形蛋类、椭圆蛋类、树枝蛋类、蜂窝蛋类)同窝保存在15枚及以上且能够反映出明显的排列规律的,视为整窝或近于整窝保存的恐龙蛋化石,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巨型长形蛋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恐龙蛋化石,由于整窝或近于整窝保存非常困难,因此,5枚以上属于同一窝自然状态保存的且蛋壳较完整的该类蛋化石,应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需要指出的是,对恐龙蛋化石的分级不宜强调蛋化石本身的属种名称,因为要详细鉴定蛋化石的属种,需要进一步对蛋壳的微细结构进行显微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不强。另一个因素是,我国目前已命名的恐龙蛋属种名称很多,其中有一些特征不明确。因此,以恐龙蛋化石保存状况、数量等指标进行定级较为可行。
除大量恐龙蛋化石外,我国还发现少量龟蛋、离龙蛋、翼龙蛋、鸟蛋化石等,由于这些类别的蛋化石极为稀少,因此只要是这些类别的完整蛋化石(单枚或多枚),应作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蛋化石中保存有胚胎的标本在全球都很罕见,科学意义重大。因此对于这类蛋化石,只有胚胎具有明显的鉴定价值,无论蛋本身保存完整与否,都应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8)规模较大的或集中分布的、且显示清晰特征和运动特征的足迹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为研究造迹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速度、甚至体重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应认定为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6.
第五条规定了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满足的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之一者,应认定为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下面仅就二级重点保护木化石和二级重点保护蛋化石的一些量化指标作如下规定:
(1)作为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应保存清晰结构或构造、完整程度较高的大型木化石,其直径应在8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或长度在5米至1
0米之间。
(2)属于同窝中的恐龙蛋化石,蛋的数目为5-14枚(其中巨型长形蛋的数目为2-4枚),蛋壳保存完好,显示部分或局部排列方式的蛋化石,应作为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7.
第六条规定了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应满足的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之一者,应认定为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下面仅就三级重点保护木化石和三级重点保护蛋化石的一些量化指标作如下规定。
(1)作为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应为完整程度较高的中型木化石,其直径应在50厘米至80厘米之间、或保存长度在3米至5米之间。
(2)蛋壳保存非常完整的单枚恐龙蛋化石,应认定为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属于同一窝、数目在2-4枚(不含巨型长形蛋)、且蛋壳保存较为完好的蛋化石,应认定为三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8.
第七条对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作了规定。这里特别强调了通常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脊椎动物、重要无脊椎动物、高等植物化石,如果数量丰富、或完整程度较差且同时没有保存重要部位特征、研究程度高或科学价值一般的,应作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而不宜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对部分应作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的作如下说明:
(1)保存完整程度不高或未保存重要部位、特征不清晰的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应视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2)个别保存完整但数量丰富且研究程度较高的脊椎动物实体化石,也不宜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有些脊椎动物化石(如狼鳍鱼化石)数量极为丰富,通常都保存较为完整,且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将这些化石均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并无必要,而且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很难实现。因此对这类除了一些密集保存在一起的标本可作为三级化石对待之外,其余的可作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3)零散的或形态保存较差的、蛋壳不完整的脊椎动物蛋化石,应作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4)零星的或保存较差的、形态不清晰的脊椎动物足迹化石,亦应作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9.
第八条规定了古生物化石鉴定的仲裁组织。古生物化石种类多、数量
大、保存形式和完整程度不尽相同,因而在实际保护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对某些化石在分级上的疑问或争议。对于这些化石分级的确定,应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给出最终结论。
10.
第九条规定了本标准解释权的归属。
11.
第十条指出本标准的施行日期,即自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布之日起施行。
解读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一、植物化石
地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属于植物界,在距今35亿年前的太古代地层中就发现了最原始的蓝藻类和菌类化石。太古代及早元古代是原始藻类的时代,元古代中期到奥陶纪是海生藻类植物繁盛的时代,志留纪到石炭纪是陆生孢子植物繁盛时代,二叠纪到侏罗纪是裸子植物时代,从白垩纪到新生代则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一般情况下,植物化石观赏石主要来自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孢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少部分为新生代的被子植物。
由于古生物都与特定的地史时期相联系,不同地质时代产生不同的化石,因此采集古生物化石必须在一定的地层(沉积岩)中去寻找。化石采下后还需经过适当加工,按古生物的生态特点在围岩底托上把化石剥离成高浮雕状,且保持化石表面的全部细节,但绝对不能仿雕,因为仿雕其实就是在做雕刻品,已与化石没有什么关系了。也有的人在加工化石观赏过程中把化石(如角石、贝壳、珊瑚等)完全从围岩中剥离下来,成为一个个单体,甚至表面还抛光,这实在是画蛇添足之举。一个单体古生物化石的观赏价值往往要大打折扣。
树化石
树化石又称“木石”,是植物化石中的大宗。大约在1.5亿年前,在洪水冲刷下,成片的树木逐渐被泥土、沙石和火山灰所埋藏,在密封和高温条件下,经过含硅的地下水长期硅化,就形成了“硅化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树化石。后来,几经地质变迁,陆地上升,使得埋藏在地下的树化石重见天日。
在我国,很早就有关于树化石的记载。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记载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宋代文人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对“松化石”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在浙江省东阳县和永康县,“松老皆化为石”,“一夕大风雨,松林忽化为石”,“大者径二三尺”,也有“小如拳者”。实际上,这种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
树化石属硅化木类,还可细分为蛋白石硅化木、玛瑙硅化木和普通硅化木。蛋白石硅化木以蛋白矿物成分为主,玛瑙硅化木以玛瑙即“玉髓”矿物成分为主,普通硅化木是由隐晶质“交代”而成。
树化石在我国分布很广,新疆、辽宁、山东、云南、北京、河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甘肃等许多省市,都曾发现了树化石。1984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白河北岸,发现了“树化石群”。这些树化石大都为短树桩状,年轮和木纹清晰可见,分布在宽400米、长1500米的山坡上。其中,最大的短树桩直径2.5米,最小的也有0.8米,一眼望去,仿佛是刚刚采伐过的原始森林。随后,又在山西省长子县南部发现了32棵树化石,或是横陈于山坡上,或倒卧在一灌木中,最长的18米,最粗的1.5米,姿态各异,妙趣横生。
琥珀
琥珀是一种松柏树脂化石,也被称作“松脂化石”。
人类对琥珀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很早以前的事情。那时候,由于不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所以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
在古希腊传说中,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儿子法厄同,驾驶父亲的太阳车横穿太空后被处死,他的妹妹悲痛万分,泪珠滚滚滴落,于是就凝固成为琥珀。为什么琥珀是那样透明、光滑?就是因为由晶莹的泪珠变成。
在我国,许多古代典籍对琥珀都有记载。在《酉阳杂俎》的记载中,琥珀的产生颇为神奇,被说成是“龙血入地为琥珀”。在《广志》的记载中,也出现了离奇的情景,即“琥珀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宋武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宁州尝献琥珀枕,光色甚丽,价盈百金,时将北伐,以琥珀疗金疮,武帝命赐之,分赐诸将。”在这里,琥珀居然成为“疗金疮”的一剂良药。在其他的一些记载中,则将琥珀的形成描写成“虎死精魂入地为石”,所以又称琥珀为“虎魄”、“兽魄”。
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对琥珀的认识越来越准确,逐渐认识到琥珀是松柏分泌出的树脂入地后形成的化石。其中,有些琥珀里边还包着蜜蜂、苍蝇、蚊子、蜘蛛、蚂蚁等昆虫,是因为松柏分泌的树脂将
它们紧紧粘住,随后又入地变为化石。在琥珀如何形成方面,我国古代典籍的一些记载,倒是接近于准确的。据《博物志》记载,松脂“入地千年”,“化为琥珀”。又据《博物要览》记载:“琥珀亦有造假者,或烧蜂窠及卵鸡子”,“与真无异”。《广志》又做了进一步说明:“鸡卵可做琥珀”,“取黄白浑杂者,煮及尚软,随意刻作,以苦酒渍数宿既坚”,“乃乱真矣”。“所恒用作,无不成也”。与此同时,《博物要览》还介绍了识别真假方法:“欲辩其真伪,惟琥珀于掌心摩热”,能够“吸草茎者为真,伪者则否,真者摩热生香,伪者则无香”。
琥珀的产地很多,波兰、罗马尼亚、前苏联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是世界上琥珀主要产地。其中,罗马尼亚不仅有许多优质琥珀,还将琥珀定为自己国家的“国石”。在我国,琥珀的主要产地是辽宁抚顺和河南南阳,这里所产琥珀质地最高、名气最大。此外,云南、四川、湖北、黑龙江的一些地区,也都发现有琥珀。
琥珀不仅晶莹圆润、光泽熠熠,而且颜色纷呈、绚丽多彩。就颜色而言,大多都呈黄、浅黄、蜡黄、橙、红、淡红、红褐、褐色等,也有少数呈浅绿、蓝、淡紫色等。琥珀的质地也十分诱人,有的透明,有的半透明,称得上“美丽”异常。琥珀的种类很多,颜色赤红如血的称为“血珀”,颜色如黄金的称为“珀”。此外,不家“花珀”、“石珀”、“水珀”、“蜡珀”、“香珀”、“明珀”等许多品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内藏昆虫的琥珀,是最引人注目的琥珀,被称为“昆虫琥珀”。
琥珀是极具观赏性的玩石之一。其中,“昆虫琥珀”不加任何修饰,就能以鲜明的特征供人们直接观赏。其他品种的一些琥珀,也可酌情挑选用来直接观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往往用琥珀制作各种佩件和饰物,也非常受青睐。
二、腕足类化石
腕足类动物是一灯具两瓣硬壳的单体海生底栖生物,在距今5.7亿年至2.3亿年前古生代的志留纪至二叠纪最为繁盛;腕足动物化石,主要保存在石灰岩、泥灰岩及钙质页岩中。产于泥灰岩中的腕足动物化
石,往往最容易风化出保存完美的化石观赏石,特别是大量个体聚集于同一块标本上时观赏价值更高。腕足动物化石产于很多省份,其中又以湖南、广西、湖北、云南、贵州为盛。其中弓燕石、喙石燕和鸮头贝和化石最具观赏性。
石燕
距今3亿年前生存的一种腕足类无脊椎动物,其外部的贝壳体为横方形,向左右延伸时,逐渐上翘并呈现“张开”形状,一条条颇为粗的放射状褶线浮在上面,宛如燕子的双翼。所以,这种无脊椎动物成为化石之后,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作“石燕”。
“石燕”是在海洋中栖生的动物。后来,随着地壳的变迁形成化石,大多蕴藏在崇山峻岭的岩层里。采得“石燕”并非易事,往往颇费一番周折、一番辛劳。
“石燕”展现的振翼欲飞的“雄姿”,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且能产生十分明显的动感。鉴于这一特点,古代曾经出现这样的传说:只要有适当时机,“石燕”就会“飞”起来。北魏郦道元所写的著名《水经注》中就有记述:“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风雷相博,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在风起雷鸣之际,顿时“石燕群飞”,上下翻飞的顽皮情景与“真燕”一样,这足见石燕是多么形象。
到了清代,传说得更加煞有介事。清代文人屈大均在《岭外代答》中写道:“石燕,今湖南永州所产绝佳。色黄而头、嘴、翅、脊了了。”清代的《昌化县志》出现这样的内容:“云谷山石燕洞,其深莫测,时见石燕飞出。”你看,“石燕”居然从“其深莫测”的山洞里腾飞而出。
“石燕”果真能飞吗?其实,“石燕”形成化石之后,生命早已完结,成为实实在在的石头,是绝对不会飞起来的,古人的一些描述实属夸张。宋代文人杜绾做过实地观赏,并在《云林石谱》中进行了翔实的记述:他在出产“石燕”的湖南零陵,听到“遇雨则飞”的传说,就来到连绵不绝的山中,发现有的岩壁上有许多“石燕”,于是用笔作了记号。岩壁被烈日曝晒,骤然间又下起了大雨,作了记号的“石燕”都“一一坠地”。这些“石燕”是自己飞出来的?当然不是。
他经过一番分析,发现是“寒热相击迸落”的结果。可见,杜绾是不相信“石燕”会飞的。
在我国,“石燕”的产地很多,但大多都在南方。其中,记载中最早、最有名的是湖南的祁阳、零陵,此两地曾将“石燕”作为贡品进奉给朝廷。此外,湖北的南漳、宜昌,广东的高要、平南,云南的陆良,江西的宜春,浙江的龙泉,江苏的溧水,山西的保德、太原等,也都出产“石燕”。在许多地方,由此而产生了石燕山、石燕洞的地名。
“石燕”大小不一,大者十多厘米,小者不过四五厘米,其上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倘若能藏有几枚,颇可得玩赏之乐。
鸮头贝
腕足类动物中个体较大的一种。鸮头贝的壳体,呈椭圆形,壳质很厚,腹喙高突而向内弯,两瓣硬壳的中央,有坚实的中隔板。当壳体保存完好时,可见细细的同心纹。鸮头贝化石的开关酷似鸮(即鹰)的头部,故名。由于鸮头贝是腕足类动物化石中体积最大的,又酷似鹰头给人以敦实之感,所以在腕足类化石中收藏价值最高。
鸮头贝化石,以产于云南东部、广西中部泥灰岩中的为最好。由于泥灰岩容易风化,容易剥落,产于泥灰岩中的鸮头贝,保存于泥灰岩容易风化,容易剥落,产于泥灰岩中的鸮头贝,保存得最为完整,因而也就最具有观赏性。在鸮头贝化石中,硕大的单体,常常予人以敦实之感,令人产生遐想;几个或数十个单体连在一起,常常使观赏者感到奇特,令人发出感慨。
如今,鸮头贝化石作为一种观赏石,日益受到广大奇石爱好者的青睐。其中,特别是鸮头贝化石中的“上品”,其造型,不仅让人们为之神动,同时还会产生回味无穷的魅力。
三、海百合化石
一种海生无脊椎棘皮动物,因体似盛开的百合而得名。这种动物自5.7亿年前古生代奥陶幻迄今,一直在海洋中繁衍生息。
海百合的整体,犹如生活在海底的一株栩栩如生的百合花。海百合的“根部”,或呈“锚”状,或呈“卷枝”状,固定在海底;海百
合的“茎部”,呈细长的“管状”,中间有茎孔;海百合的“冠部”,由“萼”和“腕”两部分组成,呈“花萼”状,漂浮在“茎部”的上端,海百合通过“冠部”的张合,滤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在生物进化的链条上,海百合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处于分界状态的一种重要物种,身上既有无脊椎动物的特点,也有脊椎动物的某些特征。由于海洋深处暗流汹涌,死后的海百合很难存留于一处;又由于海百合只有棘皮而无硬骨,死后易腐而极难长久保存。所以,在世界上海百合化石极为罕见。
当今我国的海百合化石,大多产于贵州省北部的一小块地区,是距令2.3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的海百合,并最终演变成的化石。那时候的贵州省,不仅是汪洋大海,而且还是一片深海。后来,随着地壳的运动发生了海底骤然抬升的巨大变化,才使那里的海百合保存下来,并得以形成化石。
历经亿万年,黔北这一小块地区的海百合化石,默默地藏于一层薄薄的灰岩中。灰岩多呈铁灰或土黄色,而海百合化石本身为灰白色,两者反差很大,因而一株株“百合花”显得十分清晰、逼真,并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地质工作者才在这里发现了海百合化石的存在。后来,相继开发出不少高档次的海百合化石,其中不乏精品、珍品,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据了解,产于这里的被命名为“天娇图”的一块巨型海百合化石,长2.2米,宽1.4米,18朵盛开的“百合花”错落有致,一枝枝“花茎”苍劲有力,其复杂,其多变,其和谐,都令人叫绝。对于广大奇石爱好者来说,每当看着风格迥异的海百合化石的时候,品味无穷的韵味,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遥远的古代与现代的海底世界。历经亿万年地质变化后,仍留下一幅幅国画般的娇艳的“百合花图”,这动人的情景,怎能不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四、三叶虫化石
有这样一种化石:石面上呈现栩栩如生的“蝙蝠”,或是密密麻麻,或是三五成群,或是形单影只……在玩石市场上,不仅有许多这样
的化石,而且还有用这种化石制成的砚台、镇尺、印盒、笔筒等。这种化石上的“蝙蝠”,比现代蝙蝠的体积要小得多,但它们并非现代蝙蝠的祖先,而是一种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属节肢动物,在寒武幻和奥陶纪最为繁盛,到二叠纪末绝灭。三叶虫背部为角质甲壳组成,因甲背被两条沟纵分为轴部和左右对称的两个肋叶,自前至后又可以分为头、胸、尾三部分,故名三叶虫。人们常见的“蝙蝠”,其实是它的尾部化石。三叶虫的尾部两侧粗大的刺向后展开,形同尽量蝙蝠的翅膀,而尾轴则恰如蝙蝠的躯体,而且一生要脱几次壳,所以在成为化石之后,便呈现展翅飞翔的“蝙蝠”形状。三叶虫绝大多数过着游移底栖生活,生活在泥质或泥灰质海底,因此三叶虫化石常产在石灰岩、泥质灰岩中。有观赏价值的三叶虫化石种类主要有蝙蝠虫、四川虫、王冠虫、湘西虫等。
三叶虫比较喜欢群居生活,当自然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它们的习性很难适应变化,于是大量死亡并直至灭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三叶虫也大量堆积,逐渐形成化石。在我国山东省泰安地区的石灰岩中,就发现了许多有着“蝙蝠”竞飞场景的三叶虫化石。
清代初年文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明代崇祯年间,名儒张延登畅游泰山,夜宿大汶口,晚饭后来到大汶河的岸边,发现水中闪烁着光亮。他感到十分奇怪,凑上前去一看,发现是一块石头,长一尺许,石脊嵌着一只“小蝙蝠”。张延登将石头从水中取出,翻过来一看,竟嵌有近百只“小蝙蝠”,或“状如飞”,或“形如伏”,“栩栩如生”。石头上还有小小的凹处,可以积水。于是张延登就根据其形状制成一个砚台,借“蝙蝠”中“蝙”字的谐音,取名“多福砚”。随后,他又特意写了一篇有名的《多福砚铭》,抒发内心的感受:“泰山所钟,汶水所浴”,“坚劲如铁,温莹如玉”,“不假雕饰,天然古绿”,“文字之祥,自求多福”。一时之间,他的文友马世奇、夏允彝等纷纷效仿,相继为之作铭。此例一开,“多福砚”名噪一时,成为鲁砚中的一个格外重要品种。如今,山东省仍将“多福砚”作为一项特产向海内外介绍,深深受到青睐。
三叶虫化石,一般由于三叶虫身体较小,很容易获得完整形态。但在特殊情况之下,也会出现只有头部或尾部的形态。从完整的形态的三叶虫化石中,可以区别各个各类的三叶虫化石,分析其生活年代的气候、地理、环境情况。这样的三叶虫化石,不仅有着观赏价值,而且也有着很高的科研价值。
五、震旦角石
震旦角石俗称“宝塔石”,是古代一种无脊椎动物的化石。这种动物的头和足形成一个整体,很难区分开来,所以被人们称为“头足纲动物”。它们生活在距今大约5亿年前的海洋里,有着坚固的圆锥形壳体,壳面显现波状横纹,壳内有很多横板,最长的可达2米以上,最短的有数厘米,大多数则在几十厘米至一米之间。如果将形成化石的一头尖、一头粗的圆锥形壳体直立起来,仿佛一座高耸的宝塔,所以才又有了“宝塔石”的雅称。
在我国很早就有人将震旦角石作为室内摆饰品。据《清稗类钞》记载,此石“尖锋耸上,俨如七级浮屠,故又名塔影石”,“有人琢之以为插屏”。20世纪初曾来我国考察的日本古生物学家矢部长克也说,震旦角石“谓之宝塔石”,中国人“用作室内装饰”。
另据记载,北宋词人、大书法家黄庭坚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得到一枚震旦角石,并兴致盎然地在上面篆刻一首五言绝句:“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在当时,震旦角石还一度被误认为是“竹笋化石”。所以,震旦角石不仅被称作“宝塔石”,还被称作“竹笋石”。
震旦角石的“震旦”有何含义呢?在古代印度的佛教经籍中,曾将中国称为“震旦”,于是有人就将这种化石冠以“震旦”之名。
震旦角石在我国分布很广,最著名的产地在长江三峡一带。长江三峡两岸层层叠叠的裸露岩石中,“潜伏”着许多震旦角石,其中又以宜昌县为最多。此外,湖北省通山县、咸宁县、兴山县和四川省綦江县、震旦角石的蕴藏量也很丰富。作为观赏用的震旦角石,一般不宜从岩石中全部剥离出来,只有经过精细雕琢,使其呈现半浮雕状态,才显得质朴有趣。
六、珊瑚石
珊瑚石是古代珊瑚虫的化石,向来受到藏石爱好者的青睐。珊瑚虫是生于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幼小的珊瑚虫,往往在海洋中自由自在的游动,但长到成虫时,就固定在岩石上或“先辈”石灰质骨骼上。只有到了晚上,这些成虫才伸出触手,捕食浮游生物,消化之后又分泌出石灰质,塑造自己的壳体。此外,珊瑚虫采取分裂增生的方法来进行系列,这样就越繁殖越多,就越“长”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珊瑚石。
珊瑚石以美丽多姿、色彩斑斓的鲜明特点,招惹人们的喜爱。从造型上看,珊瑚石有树枝状、扇状、蜂窝状等各种各样形状;从色彩上看,有红色、白色、灰色、紫色、绿色、蓝色、黑色等五彩缤纷颜色。据统计,珊瑚石的品种大约有两万五千多个,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中国台湾珊瑚、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马来西亚珊瑚和喀麦隆珊瑚等。珊瑚石中最珍贵的是红珊瑚,其中有许多产于深100米上下的海底,人们采掘十分困难,一旦采掘出来,就会成为珍贵的玩石,甚至会成为“无价之宝”。最好的红珊瑚集中产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深处海底,那里是世界著名产地。我国的台湾,福建一带海域,也有不少产出。
提到红珊瑚,还有想起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古希腊一个叫珀尔修斯的英雄,具有斩杀妖怪的本领。一天,他把三个“蛇发女怪”中的美杜莎杀死之后,将她的头颅挂在海边的一棵树上,鲜血滴滴答答流进了地中海,紧接着就变成了红珊瑚。由此,人们就给红珊瑚起名为“蛇发女怪”。红珊瑚的英文名称,就是来自希腊语中的“蛇发女怪”的意思。
红珊瑚色彩艳丽,婀娜多姿,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因而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一种珊瑚石。
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珊瑚石的记载。明代文人林有麟在《素园石谱》中写道:“临海水下,冯义得‘石连理’三株,皆白石。”“临海郡使伍曜在海水际得‘石树’,高三丈余,枝茎紫色。”“金泽寺内有一枯树峰,俨然一古木,大约与石树相似。”从《素园
石谱》所绘图形看,这种“石连理”、“石树”,无疑就是珊瑚石。
据清代文人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一书中记载:“珊瑚生海底,作枝柯状,明润如红玉,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枝柯多者,更难得。”“以高而鲜红者值钱,其油红及丹色并有髓眼者皆价低,亦有断折处用红腊粘接,宜仔细看之。”可见,珊瑚石在当时的市场上已非鲜见。
西晋的王恺与石崇斗富,拿出一棵“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比”。石崇却“以铁如意击碎之”,王恺“以为嫉已之宝,声色方厉”。石崇认为“不足多恨”,“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有高三四丈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照人”。另据记载:“积翠湖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条,云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烽火树。”由此不难看出,在古代的珊瑚石中,实在是不乏精品、绝品。
七、鱼类化石
鱼类是一种较低等而种类繁多的水生脊椎动物。在泥盆纪以前,其他脊椎动物还没有出现,鱼类已经兴起并走向繁盛。到了泥盆纪,鱼的种类已相当繁多同,成为优势动物物种,所以人们也把泥盆纪称作为“鱼的时代”。
我国内陆地区的不少鱼化石,都是淡水鱼化石,如生活在1.5亿年前中生代晚期的狼鳍鱼、江汉鱼等。关于鱼化石的形成,宋代文人杜绾在所著《云林石谱》中,已经做出科学性的解释:“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颓塞,岁久土凝为石而致。”这里所说的“因山颓塞”,实际上就是火山爆发,而“土”就是火山灰。当年火山爆发,在湖泊中怡然自得的鱼儿,陡然被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压入湖底,纷纷窒息而死。由于鱼体与空气隔绝,不致腐烂,于是就“印刻”在冷却的火山灰之中,逐渐形成鱼化石。随后,又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鱼化石露出地面,便被人们所采集。此外,还有一些鱼化石,是鱼儿当年被湖泊、河流的淤泥掩埋之后,经过漫长的历史,骨骼逐渐炭化最后成为鱼化石。
鱼化石的观赏性极强。在一块块青石板上,有的是一条鱼儿静卧
不动,有的是几条鱼儿追逐嬉戏,有的是十几条鱼儿在穿梭游荡……由此,形成一幅幅天然成趣的“鱼乐图”!古人早就对鱼化石情有独钟。
《云林石谱》中曾记载:“潭州湖乡县山之颠,有石卧生土中,凡穴地数尺,见青石,即揭去,谓之盖鱼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两边石面有鱼形。”“穴深二三丈复见青石,谓之载鱼石。石之下即着沙土,就中选择,数尾相随游泳”。“陇西地名鱼龙,掘地取石,破而得石,与湘乡所产不异。”杜绾还特意引用了唐代大诗人杜甫赞叹陇西鱼化石的两句诗:“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清代文人沈心在《怪石录》中介绍,在莱阳一带,有一些人将鱼化石制成屏风出售,颇为走俏。清代文人还写下《鱼石诗》,赞叹将鱼化石供于几案的妙处:“火山一片石,追逐见鱼儿。图画形相肖,鳞鳍态不遗。蛰方冰底懒,仙时鱼来时。好与芝同供,还吟玉局诗。”我国所产鱼化石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是狼鳍鱼和江汉鱼化石。
狼鳍鱼化石
狼鳍鱼化石主要产于辽宁、山东、河南的一些地区。狼鳍鱼体形较小,身长约为5至12厘米,头部高度与身体高部相近,大眼睛,背鳍靠后。这种鱼常常单个或成群保存在岩层中的同一石板上,神态自然,清晰逼真,引人入胜。
江汉鱼化石
江汉鱼化石主要产于湖北松滋,身长约6至8厘米,头部较小,鱼背凸起,背鳍位于身体中部。江汉鱼保存在暗绿灰色或灰色的石板上,与今日的武昌鱼相似,也能栩栩如生地再现当年江汉鱼的悠然神态。
我国有一些地方,是遐迩闻名的鱼化石产地。
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南约3公里处,是一个鱼化石产地,自20世纪30年代起经多次发掘,先后发现二千多尾鱼化石,大部分都保留着原来的形状。这个地方,有一个澡盆状的堆积物,由小砾石、红褐薄层细砂和黄色细砂岩组成,大量的鱼化石就产于中下部的细砂岩中。发掘出来的鱼化石,有些种类已经灭绝,而有些依然存在。
山东临朐县山旺村的东北部,有一座小山——角岩山,周围埋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据科学家考虑结果表明,这里在一千多万年前是一个湖泊,岸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湖中有大量藻类和其他生物繁衍,森林中有各种野兽生存。后来,经过地壳变迁,原来的湖泊变成了小山,生物被埋在底下形成各种古生物化石,其中就有丰富的鱼化石。如今,这里已被国家定为自然保护区。
八、爬行类动物化石
爬行类动物是地史时期曾经繁盛一时的庞大类群,是真正的陆生四足动物,以卵生的方式传宗接代,幼体不再变态。原始的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末期,中生代盛极一时,曾遍及陆地、空中、海洋及河滩沼泽等生活环境,中生代末急剧衰落,其代表物种恐龙之灭绝,成了千古难解的自然之谜。常见的化石有陆龟、无盾龟、贵州龙、南漳龙等。
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爬行动物,两栖于滨海环境,在分类上属于海生爬行动物的晰鳍类。贵州龙曾一度生活在中生代三迭纪中期,距今大约已有2.43至2.31亿年之间,年代可谓十分久远。
贵州龙的化石,是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贵州省发现的,故名。贵州龙的特点是颈长探出,头如长三角形,眼眶大而圆,四肢细长,前肢比后肢稍粗,爪短而未完全变成鳍,体形酷似现代爬行类的蜥蜴。贵州龙的体长,白头部到尾端,最长的三十多厘米,最短的有十厘米左右。与宠然大物恐龙相比,贵州龙实在小得“可怜”。然而,它却是“龙”家族的祖先,在中生代三迭纪爬行动物兴盛时期,称得上是“一霸”。
贵州龙化石被大量发现以后,引起了许多玩石爱好者的深厚兴趣,成为纷纷收藏的“重要对象”。倘若细细鉴赏那一块块贵州龙化石,就会顿时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形态各异的“龙”跃钛于板状薄层石灰岩之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由突发地质事件引起死亡时情景,有的惊恐万分缩成一团,有的奋起反抗张牙舞爪,有的不甘就范垂死挣扎,有的茫然不知顷刻毙命,有的无可奈何静等发落……面临不可抗拒的大
自然灭顶之灾,真实地展示了贵州龙的种种表现,其场面是壮观的,其形象是令人悲悯的,从而引起人们遐思。
贵州龙化石大多数都保存得比较完整。古代生物形成比较完整的化石,一般都要具备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等因素。就自身条件来说,生物要形成化石,一般都要具有利于保存的生物体结构,主要是生物体中的硬体。就外在环境来说,必须要有掩盖的物质将生特体迅速埋藏起来,使其免遭生物、机械和化学的破坏。这样,随着漫漫时间的推移,经过一段地史时期,随着沉积物固结成岩石,生物体也经历了各种不同的石化作用,逐渐变得坚硬如石,由此形成化石。贵州龙化石由于具备了较好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因而才保存得比较完整;显现出乖巧、逼真和多姿,尤其是四只爪子更显犀利,实属史前爬行动物化石的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贵州龙化石只能在个别地点的一定岩石层中产出,所以十分罕见和珍贵。目前,市场上出现不少手工雕刻的假贵州龙化石,应引起广大玩石爱好者的高度注意。这种假贵州龙化石的明显特征,就是利用石刻工具,在石板上仿雕贵州龙的形象,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某地质部门曾收藏一块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俱全的“贵州龙化石”,全长约20厘米,形象栩栩如生,保存在长方形的深灰色泥质粉砂岩之上。但只要经过仔细辨别,就会发现突起的骨骼部分与所附着的深灰色泥质粉砂岩,是相同的成分,未见到任何石化的骨骼痕迹,用放大镜观察也找不到丝毫的骨骼缺口和断面,却看到了刀具的刻痕。由此,可以断定这块“贵州龙化石”是伪品。据说,假贵州龙化石不仅出现在国内,而且流散到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最好请有关部门进行一下鉴定,以防上当受骗。
恐龙蛋化石
恐龙是陆栖的爬行动物,兴盛于距今约2.3亿年至6700万年前的中生代,到了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突然全部灭绝。这是地球史上一次生物重大的灭绝事件,大约有70%的物种与恐龙一样遭到灭顶之灾。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设,其中最主要的说法是“星球撞击地球说”,即在白垩纪末,一个
直径10-30公里、排放10万亿吨以上尘埃和颗粒的行星或彗星,曾与地球相撞,使地球环境发生激烈变化,致使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但这只是一种假设,对于这样一个千古之谜,至今仍未能真正破解。
恐龙蛋化石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古蛋类化石,兼有科研、收藏和观赏价值。自1869年在法国南部首次发现第一枚恐龙蛋化石以来,目前全世界已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地点达百余处。我国是发现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遍布17个省、自治区,其中包括河南、广东、湖北、山东、江苏、内蒙古、江西等地。
近些年来,在河南省发现大旦恐龙蛋化石,特别是该省的西峡县,更是由于恐龙蛋化石而声名远播。河南省西南部的信阳、镇平、内乡、西峡、浙川、卢氏、栾川、灵宝等县,几乎遍布恐龙蛋化石,不仅原始状态保存,较好,而且数量多、类型全。其中,既有圆形蛋、扁圆形蛋,还有长型蛋、橄榄形蛋、椭圆形蛋等。我国科学工作者还在西峡县发现了一窝迄今世界上蛋巢最大的、个体最我的橄榄形、椭圆形恐龙蛋化石,每枚长径达47厘米、横径达16厘米。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恐龙蛋化石的发现,颇有偶然性。1995年12月6日,几个孩子在南湖山庄工地玩耍时,有几枚圆圆的“石蛋”,出于好奇心想砸开“石蛋”看个究竟。这时,中学老师邹火荣赶过来,示意让孩子们停手,并取来照相机拍摄几张“石蛋”照片,还将两枚完整的石蛋带回家中。1996年3月6日,经广东省考古学家鉴定,认定“石蛋”是恐龙蛋化石。于是,揭开了在河源市挖掘恐龙蛋化石的序幕。此外,在河源市源城区源头镇,当地群众挖砖土时,在距地面1米处发现了数十块树根化石。碰巧的是,在距树根化石出土不远的地方,近年来又大量出土了恐龙蛋化石。
龟化石
龟属于爬行动物,所以在中生代比较常见。龟的体形呈扁状的椭圆形,长约10-100厘米,有的还要更大一些。龟有坚硬的甲壳,呈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六边形以及八边形,龟的软体,包在背部甲壳和腹部甲壳之中,头、颈、尾和四肢,可缩进甲壳内。中生代的末期,大
约有70%以上的生物遭到灭顶之灾。然而,由于龟的身体有坚硬的甲壳保护,所以逃脱了被安全毁灭的命运,得以生存下来。
目前出土的龟化石,基本上都是中生代留下来的“产物”。保存下来的龟化石,通常只有北部甲壳和腹部壳,北部甲壳隆起,腹部甲壳较平。头、颈尾和四肢都保存下来的完整的龟化石,可以说是极为罕见。
龟化石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其主要品种有:产于四川的蛇颈龟,产于广东茂名的无盾龟和南雄龟,产于山东蒙阴的圆颈中国龟和中华龟,产于陕西府谷和内蒙古的陕西陆龟,产于辽宁锦西的满州龟等。
在龟化石中,珍品为躯体完整者,上品为背部甲壳、腹部甲壳保存完整并纹饰清晰者。在广东始兴曾挖掘出一个巨型的重约200公斤的南雄龟化石,体长1.1米,最宽处0.78米,背部和腹部之间厚0.3米,通体呈紫红色,甲壳的纹饰十分清晰,躯体保存完整,可惜头部已破坏。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龟化石中的“佼佼者”,是难得的珍品。
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是我国有关部门所制订的用于保护我国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名录,共包括615个重要古生物化石种类。这些古生物化石种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较久,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价值,也是了解地球生态和生命演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该名录按其演化年代、地层时代进行了分类,下面是详细介绍:
1.古生代
(1)奥陶系:似星珊瑚属、双节虫属、蚂蚁足虫属、渡鸟鱼属等。
(3)寒武纪:澄江生物群、早寒武世微化石、三叶虫属等。
2.中生代
(1)侏罗系:恐龙、翼龙、古鸟类、茅膏草、小梦龙等。
(2)白垩纪:长颈龙、角龙、板龙、霸王龙等。
3.新生代
(1)第三纪:犀牛、马、猴子、大熊猫、亚洲象等。
(2)第四纪:树袋熊、长毛象、猛犸象、黑犀牛、南北极熊等。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种类的标准,不仅仅是种类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生物特点,也包括其存在的环境、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些原因使得这些化石不仅对科学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人们了解和发现生命演化和地球历史有着重要的帮助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规范采集、保护、保存、鉴定和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加强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此外,还加强了对盗掘和非法交易的监管和打击,以保证这些重要的文化、科学、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总的来说,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是我国对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我国文化底蕴、推动科学研究和推广科普教育的一项重大措施。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加强对这些历史见证的保护和利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和生命起源的奥秘。
古生物化石分为一级化石、二级化石、三级化石三种:
一级化石1、对生命起源和演化有特别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属国家宝贵自然遗产的。2、能为全球大区域地质、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和重大地质历史事件的发现和地层对比提供依据的。3、全球稀有、珍贵、国内仅有的。4、新属种模式标本。
其类别属种有:稀有鸟类、稀有爬行类、稀有哺乳类、稀有两栖类等及其胚胎化石。
二级化石1、对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属国家重要自然遗产的。
2、能为国内或较大区域地质、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和重大地质历史事件的发现和地层对比提供依据的。3、国内稀有、珍贵,大区域仅有的。
其类别属种有:鸟类、爬行类、哺乳类及其遗存与遗迹化石和珍贵稀有植物类化石。
三级化石1、对自身或本门类生物演化具有较大科学研究意义和价值的。2、能为区域地质事件、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提供证据的。3、区域稀有,本地区仅有的。
其类别属种有:稀有昆虫类、稀有鱼类及稀有剖物类、确已研究清楚的鸟类、爬行类、恐龙蛋、恐龙足印、水母化石。
非重点保护化石(一般化石)在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已有明确结论,无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意义,同类标本较多,但具有较高观赏性、收藏性和科普性化石。
其类别属种有:一般鱼类、一般昆虫类、双壳类、腹足类、三叶虫、叶肢介、介形类、有孔虫、蜓类、珊瑚、苔藓虫、腕足类、头足类、海百合、笔石、牙形石、虾类和一般植物化石。
贵州典型的古生物化石
贵州古生物化石的门类、属、种众多,从8亿年前的藻类到1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都有发现。古生态群落遗迹也十分丰富,在发现的众多古生物中,以宏观藻类、大型岩刺疑源类、海绵等为主的瓮安生物群,以三叶虫和棘皮动物为主的凯里生物群,以海百合、海生爬行动物等多种古生物为主的关岭生物群、盘县动物群,以胡氏贵州龙、幻龙为代表的贵州龙动物群,均为贵州特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岭爬行动物
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黄土塘一带的晚三叠纪瓦窑组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距今约2.5亿年。据《关岭县志》载:“关岭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于1998年10月新铺农民在挖掘海百合化石时发现,其形似‘龙’。经尹恭正等科技人员研究确定,关岭海生爬行动物有5个目(鳍龙目、循齿龙目、鱼龙目),2个亚目(肿肋龙亚目、豆石龙亚目),6个科(中国龙科、鱼龙科、混鱼龙科、杯椎鱼龙科、萨斯特鱼龙科、关岭鱼龙科。其中中国龙龙科、关岭鱼龙科为新科),9个属(中国龙属、瓦窑龙属、新铺鱼龙属、贵州鱼龙属、典型鱼龙属、关岭鱼龙属等6个新属)及10个种(9个为新种)。其中最完整的一条幻龙化石长2.9米,胸腰椎共分21节,尾椎25节以上,头部扁平,近于矛形。关岭地区晚三叠纪早期
海生爬行动物与古特提斯海的海生爬行动物有些相似,但关岭地区晚三叠纪早期的海生爬行动物,鳍龙类和鱼龙类具有三叠纪与侏罗纪至白垩纪动物群之间的过渡性质,在种类的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多样性,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
关岭海百合
贵州海百合化石分布在贵州省关岭、贞丰、贵阳青岩等地的三叠系地层中。它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动物,我们所熟悉的海星和海参是它的近亲。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由地质学家许德佑先生发现,1949年经古生物学家穆恩之先生鉴定,定名为“许氏创孔海百合”。20世纪90年代改称为“关岭创孔海百合”,后简称“关岭海百合”。海百合化石,属古生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种,系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其目、科、属、种较为复杂。关岭海百合系等称海百合目,五角海百合科,贵州关岭属种。五角海百合。也称“鸡足”,分冠(头部)、茎(身部)、根(足部)三部分,以吸吮海底微生物为食。冠部中央有口,周围有腕,各腕数回分歧而为枝,枝上有萼,萼小而不明显。羽状分枝的腕和上部的冠。构成多枝的扇形冠状,一般冠径5~20cm,茎长10~100cm。个别最长者可达250cm,茎杆直径1cm左右;也有个别为2.5cm。根部不太发育,因此不甚明显。它们固着在海底或浮木上,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百合花,因而得名。海百合在5亿年前就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至今,在深海中依然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所以也是“活化石”。
关岭海百合出现在新铺黄土塘一带的三叠纪瓦窑组古生动物化石群,距今约2.4亿年。海百合多见于锰结核岩层之上的纹层状泥质灰岩中,构成极其密集的化石富集层。古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的产出层位似有上下之分,前者略高于后者。海百合作为观赏石,在某种意义上比其他古生物化石的观赏价值要突出得多。最明显的特点是“其冠如花,茎杆分明,精美纤秀。图案逼真,如诗如画,栩栩如生”。
兴义贵州龙
兴义顶效贵州龙化石遗迹,位于兴义市城北东约13km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兴义马岭河峡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景区。
1957年,胡承志先生(现为国家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在云南和贵州一带进行野外考察,途经贵州兴义市效效镇绿荫村,在村子里歇息。他在农家的一栋石板房(村民用石砌房、石板盖房)的石头上,无意中发现了一件保存十分精美的爬行类化石。他感到十分惊奇,就停下来在当地走访,了解到那里的岩层里面有这种化石,于是撬下几块带回北京,送给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先生鉴定。杨钟健先生将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中国对贵州海生爬行动物的首次发现和研究。
兴义贵州龙属贵州龙科,贵州龙属。根据其个体较小,一般为20cm;头骨较小,呈三角形;眼眶大而圆,嘴部小而尖,牙齿尖而圆;颈部细长,颈椎的椎体后部宽于前部;背椎比颈椎粗
壮,肋骨末端稍尖,四肢尚原始,呈爪状,可能像现代海豹和海狮那样两栖生活,能够爬上陆地捕食或产卵,命名为新属——贵州龙属。为纪念胡承志的发现,继又命名为新种“胡氏贵州龙”。意外兴义龙属扁鼻龙科,兴义龙属。根据其个体中等;头前部宽而饨;鼻孔小,位于头前缘和眼孔之间;颞颥孔间顶骨部很窄;牙齿小而个有粗条纹,大小不一;颈椎腹侧有棱和中间沟,椎体中部收缩等特征,命名为新属新种——兴义龙属的“意外兴义龙”。胡氏贵州龙、意外兴义龙的地质时代为中三叠纪,估计属两栖生活,多活动于海滨区域,距今约2:3亿年前晚三叠纪早期。
兴义贵州中华真颚鱼
在兴义还发现东方肋鳞鱼和中华真颚鱼。东方肋鳞鱼属肋鳞鱼科,肋鳞鱼属。根据其个体较小,呈长纺锤形;头小,头长小于体高;头部骨片表面光滑,上颌骨后部略呈三角形,鳃盖骨较下鳃盖骨略大,前鳃盖骨直立,中部加宽;背鳍较臀鳍小,其起居臀鳍起点稍前等特征,命名为新种——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颚鱼属真骨鱼科,中华真颚鱼属。根据其体呈纺锤形;头长于体高,额骨长而狭,后端扩大,顶骨短小,略呈方形;眼眶较大;口裂深,上颌骨细而长,下颌长而窄,牙齿细尖,大小相似;前鳃盖骨下肢显著向前弯曲;背鳍起点居体的中点略后,腹鳍起点几乎介于胸鳍和腹鳍中间;尾柄显著收缩,尾鳍分叉深,鳍条自基部即分节;尾鳍上叶的棘鳞中等大小,躯干部部侧鳞高大于宽等独特特征,命名为新种——中华真鄂鱼属的“贵州中华真颚鱼”。
另还有兴义亚洲鳞齿鱼、比耶鱼、龙鱼、弓鳍鱼等种类。
种类繁多的珊瑚化石
在黔中大地上,古珊瑚化石分布较广,而且一般都伴有藻类、贝类、腔肠类和菊石化石。而保存完整又较为集中的区域,是紫云的猫营至猴场一带的山岭河谷中。紫云在安顺城以南,与安顺毗邻,有大理石、煤、石膏、冰洲石、汞、锑、铜等矿产资源。有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和印山摩崖、紫云洞、猴场龙潭等景观,风景十分秀丽。出自紫云的古珊瑚化石,分旱石、水石两种,其类别有10多种。黔中珊瑚化石中,常见的有多管状的日“丛管珊瑚”,蜂窝状的日“蜂巢珊瑚”,龙飞凤舞的日“凤尾珊瑚”,一圈一圈环环相扣的日“幅环珊瑚”。类似美国“板星珊瑚”的日“类板星
珊瑚”,呈放射状的日“四射珊瑚”等;其颜色也有黑、白、灰、青、蓝、红之分,真乃千姿百态,五颜六色。
红梅石
当地人称“红麻子”,因石上生有小如绿豆、大似铜钱的螺旋状红色斑点星罗棋布、恰似那万点红梅而得名。红梅石属古生物类化石,论门、纲、目、科、属、利,目前尚无权威论证。一说为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门中“小壳”化石;一说为晚元古代震旦纪,真核细胞类“海藻”化石;更多的人认为是三叠纪晚期“旋螺”化石。
恐龙化石
在平坝水泥厂的侏罗系泥质粉砂岩中,产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恐龙胚胎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等;在大方新铺侏罗系泥质粉砂
岩中,产大型门马溪龙、禄丰龙等恐龙化石;在息烽城北侏罗系泥质粉砂岩中,产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这些地方的化石数量多,保存完整,可进一步调查和发掘,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三叶虫化石
凯里、开阳、遵义、桐梓、清镇、湄潭、桐梓等地的中寒武统高台组、奥陶统桐梓组、寒武系石冷水组、下奥陶系红花园组泥岩、泥灰岩中及寒武系地层中,保存着大量的高台虫等三叶虫化石,化石容易采集,形态美观,完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制成精关的工艺品或旅游纪念品,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生物礁
2.5亿年前的“大堡礁”——贵州紫云二叠系生物礁。由大量的藻类、海绵珊瑚、腕足、层孔虫等与碳酸钙沉积物共同组成具有非常复杂结构的碳酸盐岩。这些碳酸盐岩经过切片,可制成该种形态美观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它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独山布寨在下泥盆统独山组中,保存着大量的层孔虫、腕足、珊瑚等化石,构成生物礁的岩石结构很特殊,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兴义雄武由大量的藻类、海绵、珊瑚、层孔虫等与碳酸钙沉积物共同组成结构非常复杂的碳酸盐岩、贞丰白层大量的藻类、海绵、珊瑚、层孔虫等与碳酸钙沉积物共同组成具有非常复杂结构的碳酸盐岩,经过切片,可制成形态美观的工艺品或旅游纪念品。由于其规模大,容易开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植物化石
盘县一盘江一带,大量的植物化石产在二叠系煤系地层中,有植物叶、枝叶化石,化石非常丰富,容易采集,形态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化石保存在泥岩中,容易风化。世界上最早的高等植物化石产在贵州凤冈县洞卡拉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具有维管植物化石,它是介于藻类与高等植物之间类群。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维管束、表层结构和孢子体的高等植物化石。对了解陆地上是植物怎样从水中登陆,发展成为绿色世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水城汪家寨二叠系煤系地层中有大量的植物化石,有植物叶、枝叶化石,特别是最近发现的大型鳞木化石,化石体长达20米,粗1米多的树干,表面还布满叶痕,如同鳞片,形态很像传说中的“龙”化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称为“鳞木石林”。
动物胚胎化石
瓮安磷矿区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产个体很微小的藻类、动物胚胎和水螅等化石。由于生物群时代老,比澄江动物群更早,它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重要的生物繁盛期的化石记录。由于最新发现的一系列化石引起世界古生物界、生物界广泛的关注,它在研究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有重要的科普价值,是世界有名的生物群。
古生物化石馆介绍
地球有着46亿年高龄,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曾经有过5亿种生物。在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曾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和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生物在自然选择和本身的遗传与变异共同控制下,也不断地发生分异与发展,旧种灭亡,新种产生,不断演化和发展而形成今日地球繁荣的生物界──丰富的生物资源。现今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活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为这颗星球增添了勃勃生机。然而这样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能够通过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来找到解答问题的线索,进而探索生命演化的历程。
远古生命死亡后,被迅速掩埋到地下,一般情况下软体腐烂消失,而硬体部分则经历了石化作用变成了硬体遗骸,同时这些硬体的原来成分也被后来的矿物质所替换,形成了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化石的形成)
研究古生物化石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同时对、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可以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绝事件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及实地;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价值)
古生物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命活动的遗迹。可分为遗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遗物化石、化学化石和活化石六种。(古生物化石的种类及作用)
遗体化石是指保存在岩石里的古生物遗体本身,包括整体和部分化石。如猛犸象、恐龙骨骼、人类头盖骨、硅化木等化石。猛犸象化石可以观察骨骼、皮毛、血肉,还传递了当时的气候环境等信息;珊瑚化石可以传递远古时期水体的深度、温度、底部条件和含盐度等信息。根据古代珊瑚的生长纹、生长带的数目,计算出当时一年的天数、每天的小时数、一年的月数等,甚至推算出古地球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澄江动物化石群传递了寒武纪(5.3亿年前)地球生命大爆发及海底生态景观等信息;茎干化石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龄,将其磨成薄片标本,可以观察内部组织结构;琥珀化石可以观察里面昆虫形态、结构,进行分类研究。根据里面的气体,可以了解当时地质时期的大气组分。
模铸化石是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如植物叶子的印痕、贝壳等化石。
遗迹化石是指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时的活动痕迹。如足迹、爬痕、穴、孔等化石。根据足迹形态、大小、深浅、步幅、多少等特征,可以传递动物的类别、身高、体重、运动速度、群体大小等信息;根据孔、穴化石,可以推断动物栖居环境及方式。
遗物化石是指古生物的卵(蛋)、粪便,以及人类祖先使用
的工具等。根据卵化石,可以了解动物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过程、生存环境,以及推断灭绝原因;根据从灭绝鸟类的蛋壳化石中提取的DNA,了解远古鸟类的遗传信息;根据粪便化石,可以分析动物食物结构及习性;根据石器,可以判断古人类生产及生活方式。
化学化石也称分子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多糖等,可用其证明某些古生物存在的事实。
活化石是指现存的一些古老生物种类,进化缓速度慢,呈现迟滞现象。如银杏、大熊猫、扬子鳄等。
为了使学生在观察和了解古生物化石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到古生物化石在研究生物演化,分析岩石形成环境和古气候条件等信息,也为了激发学习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学习兴趣。我校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向您展示了近百种古生物化石标本。本馆作为一个全市的公共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全市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开放,同时也不断接待众多领导的参观和考察。
化石的故事
所谓化石,就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动物或植物遗骸。通常如肌肉或表皮等柔软部分在保存前就已腐蚀殆尽,而只留下抵抗性较大的部分,如骨头或外壳。它们接着就被周遭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取代。许多化石也被覆盖其上的岩石重量压平。
化石可以分成很多类,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1、实体化石
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年发现,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2、模铸化石
就是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第一类是印痕,即生物遗体陷落在底层所留下的印迹,遗体往往遭受破坏,但这种印迹却反映该生物体的主要特征。不具硬壳的生物,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也可保存其软体印痕,最常见的就是植物叶子的印痕。第二类是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内模两种,外模是遗体坚硬部分(如贝壳)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它能够反映原来生物外表形态及构造;内模指壳体的内面轮廓构造印在围岩上的痕迹,能够反映生物硬体的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例如贝壳埋于砂岩中,其内部空腔也被泥沙充填,当泥沙固结成岩而地下水把壳溶解之后,在围岩与壳外表的接触面上留下贝壳的外模,在围岩与壳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上留下内模。第三类叫做核,上面
提到的贝壳内的泥沙充填物称为内核,它的表面就是内模,内核的形状大小和壳内空间的性状大小相等,是反映壳内面构造的实体。如果壳内没有泥沙填充,当贝壳溶解后久留下一个与壳同形等大的空间,此空间如再经充填,就形成与原壳外形一致、大小相等而成分均一的实体,即称外核。外核表面的形状和原壳表面一样,是由外模反印出来的,他的内部则是实心的,并不反映壳的内部特点。第四类是铸型,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外模及内核后,壳质全被溶解,而又被另一种矿质填入,象工艺铸成的一样,使填入物保存贝壳的原形及大小,这样就形成了铸型。它的表面与原来贝壳的外饰一样,它们内部还包有一个内核,但壳本身的细微构造没有保存。
总的来说,外模和内模所表现的纹饰凹凸情况与原物正好相反。外核与铸型在外部形状上和原物完全一致,但原物的内部构造被破坏消失,其物质成分与原物也不同。至于外核和铸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内部没有内核,而后者内部还含有内核。
3、遗迹化石
指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和遗物。遗迹化石中最重要的是足迹,此外还有节肢动物的爬痕,掘穴,钻孔以及生活在滨海地带的舌形贝所构成的潜穴,均可形成遗迹化石。遗物化石方面,往往指动物的排泄物或卵(蛋化石);各种动物的粪团,粪粒均可形成粪化石。我国白垩纪地层中恐龙蛋世界闻名,过去在山东莱阳地区以及近年来在广东南雄均发现成窝垒叠起来的恐龙蛋化石。
4、化学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有的虽被破坏,未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
留在岩层中,这种视之无形,但它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的化石称为化学化石。
5.特殊的化石
琥珀—古代植物分泌出的大量树脂,其粘性强、浓度大,昆虫或其他生物飞落其上就被沾粘。沾粘后,树脂继续外流,昆虫身体就可能被树脂完全包裹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空气无法透入,整个生物未经什么明显变化保存下来,就是琥珀。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他们的生活遗迹,因此,研究化石有重要的意义。
在漫长的地质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生物化石的古生态研究是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
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反映古环境、古气候的岩石标志,如贝壳岩反映海滨环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纬度暖海环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湿沼泽环境等。
化石资料的大量收集还为古生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现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发展而成的,各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这就是化石研究在生物进化问题上的意义和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古生物化石种类 古生物 化石 种类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