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音乐
NorthernMusic谈音乐社会学学科职能杨远东(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我们对中国音乐社会学在学科结构相对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提出的问题是:音乐社会学在学术领域或在社会中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创建音乐社会学学科和开展音乐社会学研究?这已向我们提出了音乐社会学的学科职能问题。和其他学科一样,中国音乐社会学学科具有相应的学科职能。【关键词】音乐;社会学;学科;职能【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音乐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类去利用音乐,为社会取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既然社会需要音乐,需要理智而又合目的地运用音乐,社会也就需要音乐社会学。为此,中国音乐社会学的学科职能包含明确的三方面:思想观念上的科学认识职能、音乐建设中的科学实践职能、音乐发展中的科学预测职能。一、思想观念上的科学认识职能中国音乐社会学,在结构的实践层面上,首先使我们从宏观上来认识社会音乐的整体结构,并把这个整体结构内部的各个环节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为此,我们以广义的“生产”概念来理解社会音乐的形成、传播和社会接受。以此“生产”观念,可以较完满地解释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问题、社会音乐生产的结构问题以及社会音乐生产内部各环节的相关作用问题。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与音乐相联系的、宏观的、立体的认识:音乐是为什么而出现的?音乐又是向何处去的?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它又将经过什么样的轨迹?在此基础上,中国音乐社会学为人们提供一个音乐生产的动力运行模式,通过对这个模式各环节的动力分析,将会给我们带来崭新的认识和启发。其次,中国音乐社会学也会帮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认识音乐的社会运动过程。它带领我们在音乐运动的各个环节上具体观察音乐的运动状态和与运动相关的各种问题。比如,关于音乐的传播问题,中国音乐社会学要具体阐明音乐传播的概念与功能,并分析音乐传播的本质特征,对当代的音乐传播形式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此来观察音乐在现代传播条件下的“情感受阻”现象,而这个现象正是当代人们关注、思索的焦点、热点。音乐社会学帮助我们认识音乐批评的社会依据、音乐批评的科学功能和音乐批评的科学方法,以此来促进当代科学、健康的音乐批评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宏观和微观地认识音乐的社会运动过程,会使我们在思想观念上的一些混沌或不全面认识变得明确和完整,从而促进我们带着科学而全面的思想观念和音乐家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进行新的艺术生产实践。二、音乐建设中的科学实践职能音乐建设,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音乐文化发展工程,它包含着音乐创作、表演、传播、教育、科研、批评、音256NorthernMusic乐商品生产和社会音乐消费的高质量积累,从而形成精神文明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的音乐建设事业强化和丰富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文明质量,并为未来的音乐文化发展带来深刻的积极的影响。然而,在传播技术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大的今天,人们将会不自觉地陷入盲目音乐活动的怪圈之中,进而造成音乐的社会浮泛和艺术的贬值。音乐的社会浮泛不是音乐建设,而是破坏音乐建设,这是由于盲目的实践所造成的。中国音乐社会学将面对当代传播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在扑朔迷离的音乐社会运动现象中寻求本质规律并形成相应的知识、观念体系,以此来宣传与推动音乐运动的人、武装推动音乐运动的人,使人们在自觉、冷静、理智的状态中从事艺术实践和完善艺术实践。这是一种科学的艺术实践。三、音乐发展中的科学预测职能音乐社会学要对音乐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预测未来的音乐文化发展趋势包括具有前途的发展趋势和具有危机性的发展趋势。中国音乐社会学的预测研究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依据:关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作为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中国音乐社会学之所以要将音乐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为研究对象和学科职能之一,是因为它遵循着科学知识体系形成的一般规律。按前苏联社会学家科索拉波夫的观点,科学知识理论,最初就是对事实的收集和分类,下一个阶段是根据目前的这些事件来解释过去发生的事件,并且摸索其事件现象的原因——即本质的探寻。之后是转为评价和解释现在,以及提出它的前景问题。只有回答了关于未来的问题,才能证明科学知识的形成已到了完成的阶段。中国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作为一种考察音乐社会运动的方法与手段,就要把未来的运动预见包含在内。音乐社会学中的预测研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音乐的社会运转机制永远处于健康和谐状态以及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近期目标、长远目标的实现均具有参考、决策、引导、控制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迈耶尔.音乐美学若干问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Theoryofschoolsofthoughtcontend理论争鸣浅谈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姚宗阳摘要:音乐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音乐社会学不仅属于社会学,而且也属于音乐学的一种,音乐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人与音乐相关的一些行为以及社会现象,音乐作品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等,本文对我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关键词:中国当代;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是通过声音的传达来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不仅能够将人们的真实情况表达出来,而且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社会学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中的一门学问,社会学科学系统的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些规则以及运动发展规律都进行有效的探讨,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音乐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不仅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音乐作品对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也进行相对应的研究,音乐社会学主要是研究音乐产品如何对当前的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及现代音乐盒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状况。1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1音乐社会学有其自身的社会性特点音乐社会学在一定程度上上音乐本身理解成为社会的一种事实现象,将含义或者是结构功能当做是一种目标体现,并且经常被用作研究的对象。所以在对我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进行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要借助控制论中的模式概念来对其进行实际的研究,将音乐自身的社会现实、以及音乐与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进行有效的连接。另外,音乐社会学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等一些方面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也不会作为专门针对音乐事实而对立非音乐的现实情况,相反,音乐社会学的结构、含义以及功能相互之间是交互的一种存在模式,功能性中包含这社会的结构性,而社会的结构性当中又是通过其自身的含义转换来获得。比如,音乐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并且在社会发展当中起到一种什么样的影响?而这些问题主要是来源于人们对于音乐的态度,这也可以说是音乐社会学当中具有社会性的特点。1.2音乐社会学具有一定实践性的特点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取决于实践,实践的产生能够充分的满足音乐的整体需求,而音乐产生于人类的实际实践活动,只有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之后,音乐才能够产生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作用。实践为音乐提供了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而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音乐的社会学研究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来。1.3音乐社会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点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已经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历史,而音乐的传播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音乐社会化的一种时代标志,当音乐传播的力度已经逐渐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时候,很多理论就已经很难提供保证,这与时代的进步和变化紧密相连的。音乐社会学是紧跟社会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不断的研究现代社会现象对于音乐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在对音乐社会学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特点。2上世纪以后音乐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开始,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导致国内外的音乐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音乐商品的现象逐渐开始出现,社会音乐生活的内容、形式也在不断适应当前社会时代的发展脚步而发生着转变,而音乐听众已经逐渐从极端化时期的“一种听众”转变成为“多种听众”。在这种社会音乐的条件背景影响下,简单的批评或者是严厉的职责,不仅没有降低当代音乐的发展速度,而且还强化了音乐听众的逆反心理,导致对于音乐的丑恶鉴别方式显得很困难,并且不利于音乐文化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在这种形势下,很多音乐的学者在面对这种社会音乐文化的新形势下,逐渐的打破音乐传统的思维思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当中充分的发挥社会层面从而进行多种多样的思考。所以音乐社会学的学科概念就因此而产生,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的思考模式不再只是单纯的去批判或者是批评社会音乐生活当中的现象,而是能够正视这种现象,特别是在针对我国当代音乐的时候,也能够将其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对待,并且将社会音乐放到能够与国际音乐进行交流和传播的空间位置上[2]。只有切实有效的开展音乐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并且深入对其进行分析,发展音乐社会学的整体研究,将音乐社会学当做是一门真实有效的学科来对社会音乐的种种现象进行实际的观察和分析、思考并且在实践当中逐渐的找寻规律,才能够将音乐的整体发展起来。在1985年的时候,中央学院杨洸教授翻译的《音乐社会学》由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整本书籍大概有11万字左右,这是中国第一本国外音乐社会学的译著,这本书中包括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与方法、音乐社会学的整体思想历史战略、以及社会音乐文化、音乐感知的社会学文化、音乐生活与社会音乐的实际传播等等,这本书籍的诞生,不仅扩大了我国喜好音乐的读者的视野,而且能够让广大的读者逐渐的认识到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所代表的影响力和价值,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自身的文化特点、实践特点等等都进行深入的研究。音乐社会学在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会涉及到各个领域以及各个方向,尤其在当前网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随着网络传播的影响力,音乐也可以通过网络介质来进行有效的传播和社会音乐的生产等等,所以音乐社会学在当代音乐学的整体教育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加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保证其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3结束语综上所述,音乐社会学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代音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对于音乐本身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而且音乐对于社会产生的行为和影响都具有深刻的含义,将音乐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切实有效的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实现音乐社会学自身的价值。(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作者简介:姚宗阳(1993~),男,本科,周口师范学院2013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音乐学。参考文献[1]曾遂今.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02)[2]杨和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对建立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初步构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02)289
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的昌黎民歌
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的昌黎民歌
音乐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着重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音乐社会学始于20世纪初叶,学术界普遍以德国学者韦贝尔的遗著《音乐的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作为其正式形成的标志。音乐社会学是一门探讨音乐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是体系音乐学中的一门学科,以受到社会制约的诸种音乐现象、形态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社会与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音乐社会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人们已经切实地感触到音乐社会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曾遂今先生于1997年出版的《音乐社会学概论》,填补了我国音乐社会学领域的空白。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具有体现民族文明精神内涵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价值,而被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昌黎民歌作为河北非遗文化的突出代表和优秀元素,在历代的传承和发展中,与其相应社会的关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在这些关系中,既有不断运动的关系,也有相对静止的关系,更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中,就昌黎民歌的形成、类型及风格对其研究。
燕赵大地河北省是一个盛产民歌的地方。春秋战国以来,各朝代有关文献都有河北民歌的记载。《诗经》中就有河北民歌《汉书·艺文志》载有河北民歌13首。这些蕴藏在民间的口头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源远流长。可以说,民歌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生活画卷,是千百年来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昌黎民歌是冀东民歌乃至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代表。它的诞生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自古就孕育了“故碣石文化”、“韩愈文化”,是文化部命名的“民歌之乡”,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历史上,这里处于中原与东北诸民族接触的前沿地区,是中原文
化与东北文化的交汇点。长期的民族冲突、民族迁徒、民族杂居,使各民族的文化在这一地区撞击、融合,逐渐形成本地文化的特点。到了明朝,大量移民的相继迁入,使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地传统文化,与移民带来的山西、山东、河南、安徽以及江、浙等地区的文化撞击、融合,再度发生重大变化。昌黎民歌的诞生之地——昌黎县,位于秦皇岛的西南部,恰恰坐落在辽西走廊南端的入口部位,自古就是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连接地带的交通冲要;更是经济、文化的交汇地,昌黎民歌就是传统民间文化与地方民俗风情有机结合的产物。多年来,饱含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感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昌黎民歌,以清新、优美、朴素的艺术风格流传于世,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喜爱,在全国民间音乐领域有着较大影响。昌黎民歌产生于清末民初,经过长期的流传与加工,成为了一种生活气息十足的民间艺术。
民歌是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结晶。昌黎民歌的类型丰富多样,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早在旧社会,昌黎民歌就是生活在昌黎地区的劳动人民揭露封建统治、倾诉苦难生活、表达美好理想和追求自由的自我娱乐形式,有着深厚的群众演唱基础。昌黎民歌主要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歌、生活歌四大类。
劳动号子是群众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呼喊的口号,在昌黎地区有“夯号子”、“搬运号子”、“渔民号子”三种。“夯号子”的唱词风趣恢谐,曲调雄壮有力,演唱声音宏亮;“搬运号子”的曲调富有鼓动性,号召性,振奋人心;“渔民号子”分为上腔、下腔,一对一合,曲调变化复杂,音乐性较强。
故事传说类的民歌主要是叙述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特点是歌词较长,曲调反复运用,韵味无穷。如《茉莉花》就是描写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
爱情类民歌较多,曲调也比较丰富,有的以优美动听见长,有的以情深意浓打动听众的心弦。河北昌黎民歌《绣灯笼》,以“叹”五更的形式联缀成五段唱词,涉及到五个历史及传说中的爱情故事:张
生和莺莺、吕布和貂蝉、秋胡和罗氏女、薛平贵和王宝钏、牛郎和织女。它的速度徐缓,曲调细腻,细细道来,娓娓动听。
生活类的民歌表现范围较广,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旧时代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其中有歌颂劳动的《拣棉花》,有叙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婆媳顶嘴》,有反映被压迫妇女生活《织布》,还有反映群众年节欢乐的《逛灯》、《正对花》、《反对花》等等,曲调多变,朴素流畅,生活气息浓厚。
昌黎方言的的四声音调与北方官话的四声音调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标准的去声音调在昌黎方言中变为近似乎阳平的音调,而阳平音调则又倾向上升音调变化。被称为“老呔话”的昌黎方言,在方言区上属于冀鲁官话,保定——唐山片,滦县——昌黎小片,这一方言区的主要特点是去声读高平调,动词可以儿化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例如“剃儿头咧”中“儿”相当于“了”。因此这一地区的语言本身即含有唱的韵味,语言上挑下滑,悠扬婉转,为此,在很多昌黎民歌中,倚音滑音较多。旋律结合语言的特点是比较平稳,吟诵性强。
例如《捡棉花》:“年那年那都哇有个七月二十八”。这里的歌词“都”dou平声,要唱成“斗”dou近似三声;歌词“七”qi平声,要唱成“其”近似三声;这里的“八”ba平声,要唱成“罢”ba近似三声。可见“话呔儿歌更呔儿”!这样的发音音调和歌曲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昌黎民歌特有的衬腔。
另外,昌黎人说话经常会有:“啦”、“哇”、“咧”、“嗯呢”、“吔”、“溜”等等后缀。同样,昌黎人说话的后缀出现在昌黎民歌中,也就自然形成了昌黎民歌中的衬字或衬词。
昌黎民歌在冀东艺术形式的影响下,自古就形成了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众多的昌黎民歌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它与乐亭皮影、乐亭大鼓、评剧、冀东喇叭曲,以及东北二人转等民间艺术形式在曲调和唱腔上,有惊人的相似。如《红月娥做梦》这首初具板腔体的昌黎民歌中,有长达9小节的拖腔,乐曲旋律委婉细腻、优美感人,充分表现了姑娘们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放声歌唱的心情。在演唱时要求有深度的呼吸;乐句与乐句之间自然衔接,用声平稳。同时它还具有乐亭皮影戏中花旦唱腔的慢板音乐。音乐在节奏的设置上,很多地方采用:弱起、附点,使旋律的进行呈现出诸多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痕迹。乐曲的旋律同音进行较多,而相同的音在演唱中处理成加入各种不同的润腔技巧,充分显示出昌黎民歌与乐亭皮影之间的关系:统一中有变化,和谐中有发展。
笔者力图在音乐社会学视角下,通过对昌黎民歌的形成、类型及风格的研究,发现昌黎民歌的作为非遗“活态”文化,是人类社会“活态”历史进程的写照,集中反映冀东地区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在人类不断前进的历史大潮中,作为非遗文化的昌黎民歌,如何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既求得生存,又最大可能地延续和保持它的独特魅力?如何使非遗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时代与时俱进的“活态”起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音乐学概论
填空(知识点):1、H(里曼是为20世纪音乐史学奠基基础的主要学者之一,他在1904—1913年间撰写了《音乐史纲要》,在西方音乐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王光祈比较音乐学的先驱者,被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对中西音乐双向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1927年在《中华教育界》发表了《声音心理学》第一次向中国系统介绍国外有关音乐听知觉各种方面的研究。
3、中文声学,首次出现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
4、1987年,张前发表《音乐心理学》,标志我国现代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开端。5、赵元任从事音乐语言音调的研究,开创了汉语声调波形研究方法。
6、1871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标志着音乐录音时代开始。
7、1919年美国学者西肖尔撰写了《音乐才能检查》一书,成为音乐心理学创立的标志。8、1921年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发表了《音乐纯理论与社会学的基础》,这是第一部音乐社会学的学术性著作,对以后一个时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韦伯是音乐社会学的创始人,标志着西方音乐社会学的形成。
9、1863年,赫尔姆霍尔茨著《论音乐的感觉》作成为音乐理论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首次用实验的方法,探讨主观听觉对声音的感觉。成为心理学学科诞生的里程碑式的学说。10、1885年,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发表《音乐科学的范围、方法和目的》一文后被作为音乐学术研究领域的总称而确定下来。
11、音乐学分类:历史音乐学(音乐史学,考古学,图象学)体系音乐学(美学,教育学,社会学,声学,表演艺术,心理学)民族音乐学三类。
12、音乐学学科性质音乐学以人文科学为主的学科,但带有多重属性。
13、西方音乐史学以作品风格与作曲家为中心,以乐谱为主要史料对象。
14、中国音乐史学以作品风格与作曲家为中心,以文献资料为主要史料对象。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音乐图像学:音乐图像学是一门对各种有关音乐图像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其中的各种符号、题材等加以鉴定、描述、分类和解释的专门学科。研究对象:凡是表现音乐或与音乐有关的各种图画、雕像、镶嵌画、钱币、音乐厅以及其他各种图像资料(如音乐家的画像、奏乐图、乐器、各种表现礼拜仪式,世俗庆典的画像等等)都是音乐图像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价值在于可以弥补文字记载之不足或缺乏,有助于了解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乐器学(2)音乐表演方式(3)音乐家生平(4)文化史。
2、音乐音响学:又称做音乐声学,它是研究音乐的自然学科基础,采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音乐产生及传播规律的学科。它以运用于音乐中的音响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范围包括:(1)音乐的音响学理论(2)对乐器发声原理的科学研究(3)乐律研究。音乐音响学不仅对音乐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建筑工程学、乐器制造学也有很高价值。3、音乐社会学:是研究与音乐相关的人的行为与社会,音乐作品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与音乐的内在结构相比,它更主要是把音乐在社会中的问题,社会与音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把作为社会行为的音乐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音乐社会学既是体系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艺术学科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它包括两部分课题:(1)社会学的音乐课题(2)音乐学的社会学课题。概括:音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关于音乐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在音乐创作中和演奏中如何反映这一影响的学科。换言之,它是一门探讨关于音乐与社会在音乐的社会功能范围内互相影响的规律性的学科。
4、音乐心理学:是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研究与音乐相关的心理现象与问题的科学。研
究对象:以音乐活动为核心的人类主观精神活动现象,这种现象具有高度主观性和个体性特征,但人类的心理活动,也必然存在共同属性和规律。因此本学科研究的基本信念,是探索人类心理活动中存在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5、音乐教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实践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音乐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揭示音乐教育规律,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从而知道音乐教育实践。广义的音乐教育: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增强知识技能、提高文化修养的音乐活动;狭义的音乐教育:按国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分为实践研究领域与理论研究领域。实践研究领域包括音乐教学法、音乐课程设置、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材、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学管理等;理论研究领域包括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比较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社会学。6、音乐表演艺术学是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奏或演唱达到一定艺术标准的艺术,它研究一切音乐演奏演唱的规律性学科,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特征。
7、音乐学的研究对象: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它包括人类历史的和现今的全部音乐成品和音乐行为。第一,包括人类一切时代,从原始时代直至现今所创造的全部音乐。音乐成品:A包括各种乐谱、图象资料、文字记载B在世界各族的民间口头传统中。音乐学的任务是对所有这些音乐进行挖掘、收集、保存、整理和研究。第二,包括历史和现在一切民族、种族和个人与音乐相关的活动。音乐行为:包括音乐的生理行为、审美行为、创造行为、表演行为、接受和学习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则要涉及到音乐生理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分支学科。
8、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性”和“思辨性”;实证性是指通过自然科学的手段和器械对音乐成品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进行定量化的测定,其结果具有可以反复检查的精确性的方法。思辨性是指运用理性的、逻辑的方法对用前述技术手
段获得的数据或以直观的方式调查到的材料进行综合、比较、思考和归纳,以求探索出音乐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9、何为音乐史学及其研究对象,(1)音乐史学是从历史观点出发研究音乐及它相关联的现象的学科,它是音乐学最主要的中心性的领域。(2)研究对象:?音乐作品:具有个性化和共性化特征。个性化:文字记述和口传,结构上不可重复,音乐作品是个性化产物。共性化:音乐作品永远是特定时代、环境、文明、文化圈中人们音乐天才、知识、作曲技术的证明。?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是作曲家的创造追求和思想;客观是作曲家所处的特定民族、时代、阶级。风格研究包括A形态风格:赋予作品以某种风格特征的是特定音乐要素的具体运用,这些要素包括:音高、音色、力度、节奏、速度、调性、动机、主题、旋律、和声、曲式等等。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也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B时代风格。C内容的解释:标题音乐带有文学、文化提示联想的音乐,易理解;无标题音乐不带有任何文学提示的器乐作品,绝对音乐。综合艺术只有有声乐就叫做综合艺术,产生于浪漫主义。D个人风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的创作。?音乐作曲家:创作技巧和创作理念的研究,它们作为普通人传记性的研究?特定时代环境,分作曲、演奏、欣赏三步?创作后的一系列研究:A演奏(表演者)首要作用;B审美和欣赏的阐述(听众)?收集保存作品和其他音乐史料。研究对象总结:音乐史学不仅是对过去时代的静态的、记述性的探讨,而且应是与现今相联系的动态的实践性的研究。
作者:修海林出版物刊名: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页码:10-12页主题词:音乐社会学;音乐学科;社会音乐生活;社会学方法;艺术社会学;音乐作品;万斯洛夫;德国作曲家;音乐现象;柏辽兹摘要:音乐社会学(SociologyofMusic)是一门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作为一门专科社会学,它是在音乐学领域中进行社会学的研究。仅就其专科社会学的性质而言,音乐社会学不仅同文化社会学关系密切,并且又属于艺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音乐社会学由于介乎音乐学与社会学之间而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因此,音乐社会学不能简要绝对地归类为音乐学或社会学。它既属于音乐学中与非音乐学科密切相关、彼此邻接的学科,又属于非音乐学科的一个部分的音乐学科。这导致其研究主要是从这两门学科中借用某些方法与技能,以建立和完成一定的方法论和概念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 研究对象 音乐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