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如何做到精心备课?8篇

时间:2023-08-06 08:45:06  阅读:

篇一: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教师应该怎么精心备课

  教师应该怎么精心备课

  课堂需要即兴发挥,但同样需要有效的预设,所以,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那么教师应该怎么精心备课呢,一起来看看!

  (一)备教学语言的优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视野,指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使之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教师要精心准备好五种课堂教学语言:其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入课语”;其二,设计好启发思维的“设问语”;其三,设计好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其四,设计好点拨解惑的“讲解语”;其五,设计好画龙点睛的“总结语”。板书也是教师课堂的语言,板书是教案内容的浓缩,是将精心构思的教学思路外化为直观形式展现在黑板上。好的板书应具有符合“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的针对性;具有启发性功能,能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视觉上的美感。板书设计应力求简洁、新颖,书写要工整,布局要美观。教师还要注意设计自己的体态语言,使之成为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力量。

  (二)备学科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的反馈形式,备作业应做到“三个清楚”、“两个注重”、“两个指导”、“两个注意”、“一个知道”。三个清楚:一弄清楚作业的训练意图,训练目的。二弄清楚作业在内容上的广度与深度。比如答题,需要回答出几个方面内容,回答到什么程度。三弄清楚作业的格式要求。两个注重:注重留“以少胜多”的作业,注重留能力含金量高的作业。两个指导:备如何指导作业中的难点;备如何指导后进生。两个注意: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一个知道:知道学生完成作业大体需要多长时间,注意分量适当,使学生的课业

  负担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当然,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从作业的载体看,有纸笔作业、口头作业、电声作业、音像作业、网络作业;从作业的内容看,有积累巩固性作业、实验操作性作业、演说交际性作业、品味鉴赏性作业、采集编创性作业、调研探究性作业、考察体验性作业、问题争辩性作业;从作业完成的方式来看,有独立作业、合作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作业的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效果。

  (三)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的问要问到关键,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问。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性、层次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艺术性。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备学生的问题,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教师的教学经验,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就是说要做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问题是一回事,学生提出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问题是由学生自己生成,学生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四)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应该是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实物)、学生的对话过程,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学习活动分为内隐的和外显的两种:内隐的如: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外显的如: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合作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观察式等,具体一点说就是听、说、读、写、算、问、画、演、唱。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呢?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巧

  妙地安排。教学活动要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应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应参与自主活动的设计,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条件、资料等。

  (五)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很多教师把一本教材、一册教参、一个课堂当着课堂教学的惟一资源,其结果导致生生同书本、师师同教案、校校同结果的局面,课堂呈现一种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状况,教学严重地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内容的选择、学习的方式等。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备书本这些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备书本知识,还要备教师经验性知识、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材上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更要重视复杂多变的课堂上师生积极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识。教师应善于对资源进行筛选、辨识、整合、汲取和优化,使课堂教学既具有效度,也富有宽度和深度。

  扩展:教师备课工作内容

  一、备教案:

  两天内所复习的内容,是教师工作的思路、行动的路线、流程。简要写出《考纲》、《说明》所牵涉的“知识点”、“单元”、“框题”,写明“教案”所使用的时间或时间间隔。写明复习备考的重点、难点、常考点、易错易混点,一轮复习常以各种小专题复习和训练的形式来准备,是对一、两天的课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设计和安排,是你一、两天工作的思路、行动的路线和流程。

  二、备思路、方法

  主要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思路和方法,就是写“老师教什么、做什么、怎么去做”。

  (1)内容。依据《考试说明》上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学习目

  标的拆解分析,拓展和挖掘,要设置什么问题?提问学生什么?合作探究什么?要形成该部分内容的系统和架构,设计什么样的小专题?例题?训练题?板书?课本和资料上内容不一定全写在教案上,可标明课本或资料上的页码和段落。

  (2)方法。上课时提问什么?复习巩固上节内容。精讲点拨什么?尤其是讲评课,评是精讲、是拓展、是点睛、是结论,老师必须讲规律、评思路、讲方法、讲线索、讲框架。小组合作讨论什么?设计什么样的“小专题”来带动复习。总之,要对课堂结构和顺序进行设计,优化学习结构,努力把学生的思维进行激活。

  (3)设计。引导学生“学”的设计,“学”什么?记住、理解、应用什么?让学生“练”什么?巩固迁移,学以致用,实现学生从懂到会,从会到熟练应用,尽量做到使学生口、手、眼、脑同时使用。课堂上也要做到随时随机抽检学生,做好关键学生(尖子生、边缘推拉生)的把关、过关工作。

  深入真实有效的备课,应成为老师的基本工作习惯和常态工作方式,每次上完课后,都要对课堂效果、学生的状态在教案后边进行一两句的反思,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来,要真情实感发自内心,“反思三年成名师”!

  三、备“导学提纲”

  1、有角度。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设计的引领学生自主复习的路线图、方向盘。要求内容精简、主要体现“学生学什么,做什么?”引领学生去深度学习、去精准练习。

  (1)列出三天学生主要的学习目标(从《考试说明》和课本上提炼出来)。

  (2)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常考点。

  (3)导学环节。引导学生去归纳、去构建知识网络,可用“表格”“填空”“复习的提纲”,“小题带复习”。让学生去画“架构图”、“鱼骨图”、“思维导图”“典型例题分析”“小专题训练”。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真正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是什么?“导学提纲”上要有留白,要求学生也要在学案

  上认真写、认真做,用双色笔在学案的引导下圈点勾画。

  (4)年级要统一格式,从现在到明年高考前,连续标明“期次”和“时间”,要写上编写老师的姓名。每周每组至少两个“导学提纲”。

  2、有分工。老师要分好工,每次备课时,由一人负责编写“导学提纲”,要提前手写或打印出来,要提前发到老师手里,都要提前认真审读。集体研备时进行讨论,交流想法和观点,增减完善。“导学提纲”是学生去动手复习整理知识、去动手做题、训练验收的最有收藏价值的资料。希望老师们要始终站在学生们自主复习的角度去创作设计好。必须用心去准备,用我们的.水平、用集体的智慧去编选、去完善、去组织,真正达到实用有效的水平。

  3、有检测。准备“周测质检卷”。一是每周一卷,周六、日使用,格式上统一要求。二是多给老师们准备各式各样的资源,跳入题海的首先是老师们,精挑细选试题,一般不用套卷。“周测卷”以近期复习内容为主,要求和近期所复习内容、知识点匹配,约占卷的60~70%,前边复习过的也要进行滚动练习,综合性的练习,要写明组卷老师的姓名。三是题型多样。选、填、计、阅读、实验、综合题等,要兼顾到高考题型,强调基础题要占大头,小题型占大头,试卷题量要适度加大。部分学生做不完属正常。也可设“选做题”,也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另加点题,自助餐。四是老师们要提前分好工,负责该项任务的老师提前从多个渠道选题改题组卷,如:历年来高考真题,全国联合体、名校的模拟题、从各网络上挑选,也要用好“福建政和”模拟卷,从上届高三的周测题中选,从课本中选从报纸、期刊、杂志中选

  。集体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每位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删减更换,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周测卷”具有一轮复习的各个阶段验收功能,必须做实做好。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一一过关,没达到标准的绝不放过,反复再反复。使用套卷周测的也应该进行适当增、删、改、调。

  4、有训练。每周一张“强化纠错训练”,要写明编选老师的姓名。每周谁负责组编“纠错训练”、要明确、要提前做准备。主要根据近

  期学生的“作业”、“限训”、“周测”等,学生们在知识的理解上,解题的方法步骤上,题型的训练掌握上,出现的漏洞、问题、错误等,我们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纠错训练,再做再练。可进行“原题重做”(原原本本、规规矩矩),“改改条件”(设问、角度、位置)再做,关键环节可用“专题强化”(专题专练),进行重点突破。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的绝不罢休,绝不停止。要求每个学科每个学生,必须有纠错本(数学可设多个),每周老师都要检查督促,学区也要定期抽查。老师们也要有“错题库”,做好分类别积累,以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去纠错、去补漏补缺、去提升能力和素养。

  四、备流程

  (一)教研备课之前,把需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教案、导学提纲、周测卷、纠错训练等),带齐后准时赶到备课室。每次安排研备内容恰当,不宜过多,本着研备透彻、精细和高效的原则进行。

  (二)集体研备流程

  1、第一项:研备“手写教案”。“手写教案”永远是每次教研备课的第一项。各科的复习进度要统一。人人发言,汇报自己手写的教案,为什么这样备?目的是什么?谁先发言、谁后发言,分环节按顺序发言,发言顺序也要规定下来,一般资历浅的老师先发言,资历深的老师后发言,组长组织讨论研究,达到最佳效果。组长主持整个教研过程,在发言中,前边老师讲过的环节,后边讲的老师不再重复。别人的好方法,好观点,要用红色笔在自己的教案上进行记录和修改,有什么疑问和问题也要记录下来,对关键和疑问的问题,组长可组织老师们进行讨论,献计献策,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最后由组长拍板确定怎么去做。

  2、第二项:集体研备之后,老师们在进行“个人复备”,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结合自己的班情,特点,对自己的教案可进行修改,修改时必须用红笔。有没有修改,是不是使用双色笔,也要纳入管理环节的量化评价,没修改完善的教案,视为不合格。

  3、第三项:编制“导学案”的老师,要提前把手写或打印的“学案”发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也要提前把“学案”认真审读和思考,集体教研时,主编老师先发言汇报,讲思路、讲重点、讲理由,然后其他老师也要按顺序发言,发表个人的见解、建议。

  4、第四项:负责编制“周测质检卷”的老师,要提前把“卷”打印出来发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也要提前把每道题进行细致审读,完整做一遍。集体教研时,主编老师先发言汇报,基本上是逐题解读,讲讲为什么这样组卷的理由,每位老师按顺序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组长主持,集大家的智慧可当场进行增减修改完善,也可用其它时间有针对性再去挑选。原封不动,视为不负责任,评价为最低一等。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通过老师们的教研,把最有价值的试题献给同学们,让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5、第五项:负责编制“强化纠错训练”的老师,要提前把“训练”打印出来发给全组老师,其他老师也要把每道题细细过一遍,集体教研时把“强化纠错题”表填写好,主编老师先发言汇报,强化训练的重点是什么?编排的理由?然后其他老师按顺序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集大家的智慧进行增减完善(组长主持)。

  6、每周三安排下周几次教研备课的具体内容,组长要分好工,明确具体项目的主备人,就是为了提前做准备。“安排表”要交给教研主任一份,把准备的东西要提前发到老师手中,给老师们留出审读思考做题的时间。

  五、备反思

  没有总结和反思,就没有进步和提高。各学科组,每隔二、三周就要对复习备考过程进行认真的反思,有什么不规范,低效的问题?怎么解决?怎么进行调整?往前进行的复习备考有什么注意事项,有什么需完善和注意的地方?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落实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

  年级上下要不折不扣的,认真细致的落实《宁晋中学教师常规绩效考核办法》《宁晋中学高三绩效奖励办法》《宁晋中学班主任常规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关键环节要踏踏实实去跟进、督导、检查、记录和评价。

  只有切实把复习备考环节做细做实做精,才能推进我校教育教学

  工作向前发展,使精准学习,深度备考真正落实到所有莘莘学子的身上去。

篇二: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备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师的本职是教学,“台上一分种,台下十年功”,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基本功,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备好一节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面来。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身为教师,我们都清楚: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自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研究,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备课,教师还可能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上的缺陷,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证。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备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一)备课标

  研究、理解和熟悉教学课标是备课的基本内容。只有钻研教学课标,才能了解所授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内容及要求;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考虑对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

  对于一节课而言,首先必须了解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和之前的知识点有无联系,有怎样的联系,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只有具有了整体的视角,兼顾了前后,教师的备课才能让知识连贯起来,让学生的研究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备教材

  首先教师要通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特点,作到心中有数。

  教师拿到教材后,要认真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内容和编排意图,对照《课程尺度》对学段的要求,针对本班学生基础和程度,确立一学期的目标,团体制订课时计划,公道地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制止随意性,有的则可以提早布置,让学生有备而学。

  其首要做好一个单元或章节的备课。要了解本单元和章节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本单元或章节的内容要点,学生应把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以及工夫的分派等内容。在通读一单元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每课的落脚点和具体目标。

  最后备好一节课。(作为专门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三)备学生,分析学情。

  备学生,即深切了解学生实际,其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备课过程中不成缺少的环节。分析的方法和内容如下:

  1、分析学情的方法。了解学生实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历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批改

  1作业,与学生交谈辅导,测验考试,课堂提问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2、了解学情的内容。

  了解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有些问题,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是应该憧的,备课和讲课时不大重视,但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恰好在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学效果不好。有些问题,学生容易误解,因而引起混乱,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并估计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这样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例如,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研究上的进步。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研究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备教法、学法

  备教法,即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方法。

  设计教法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什么是恰当?适合就是恰当,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再进行教法的设计。

  1、教法设计中一些值得留意的题目:

  (1)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才能真正做到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动性、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要正确确定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时机。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参与度,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标准。

  (2)精心考虑如何提出问题。备课时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发掘教材内容本身和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准确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精心准备好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悬念,使他们疑惑、惊奇,这样提出的问题最能抓住青少年的心,激起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层层波澜,最后通过问题的解决,感到豁然开朗。提出问题是否有针对性(针对重点和难点),是否有启发性(揭露矛盾,激发思维),是评价一堂课的又一标准。启发式必须注意实效,不要只追求课堂上热热闹闹,要防止形式主义和庸俗性。不能认为一问一答,学生经常齐声大合唱就是启发式。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如何,是否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整个教学水平。为了使这方面做得更好,应把自已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语言写在教案上。

  (3)对同一个内容,不要多次单调重复。

  (4)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研究和怎样思考。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高效率地研究,在有效的时间研究尽量多的知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根据地怀疑,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2(五)编写教案

  教案是上课的首要依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编写,可详可略,形式多样,便于加强教室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要斟酌好以下几个方面:

  1、写明课题。

  2、目的要求。也即教学目标,分别从思想内容方面、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来确定,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3、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

  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4、准备教具。包孕各种演示模型、挂图、投影片、自制教具、现场教学实物、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手艺手段等。为保证实际操作中的成功率,教师在上课前应将所用手段事先操作一遍。

  5、教学工夫。即一篇课文分几个课时教完。

  6、课时教案

  ①导入:多种方式的导入。让一张图片,一段乐曲,一条谜语,一组镜头,都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随机应变,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跃跃欲试,如入其境,如观其景,使他们在情境中进入角色,深入文本。

  ②教学过程。

  ③作业布置。课后作业不一建都选取教材上现成的题,也可以自编题。题一定要做到精选,要有针对性,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最好体现,同时体现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④板书设计。要求简而明,所设计的板书应是首要教学内容的展示,是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示,是知识间逻辑干系的展现。

  作为老师,对板书应该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决不要乱划乱写,也不要什么都不写。应该写什么,什么时候写,写在什么地方,怎么突出重点、要点,这些都要考虑。甚至什么时候擦黑板,擦哪部分,保留哪部分,都应在备课时设计好。对于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备课教案里除了有文字外,还应该有板书设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切忌不要成为教材的电子版再现。课件的制作要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要用干练的文字和简明的图表,必要时可用动画显示视图中动态的信息流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特别强调,一、二年级要安排小休息,分积极休息,消极休息,强调积极休息。

  3⑤、课后反思。

  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备课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

  的准备,是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变乱记实下来,对自己的教学看法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味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革的、能出色驾驭教室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讲义上备课留意点:如何在讲义上简单备课?应做哪些批注?重点写些什么?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一。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篇三: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教师如何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实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连续性。所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假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备课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它是青年教师取得教学经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它对于中老年教师同样不可缺少,由于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学生的情况不断变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中老年教师要适合新的形势,就必须坚持认真备课,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关于教师如何精心备好课,就自己的经验谈谈备课的要求和方法及如何写好教案等问题。

  (一)、备课的要求

  1、高度的准确性。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尽管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对于大中专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分析水平,教师应对有争议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不同学派的观点及最新论点。

  2、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极强的针对性。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就整册教材来说,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来说,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二)、备课的方法

  备课的方法因人而异人,因学科而异,没有固定的框框。但一般地说不外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教案,写教后这几个方面。

  1、备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犹如演员要熟悉剧本。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2、备学生。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须备学生,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水平等。备好学生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

  3、备教法。备好教材与学生,仅仅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备好教法。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4、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能够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5、写教后。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实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篇四: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备课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它是青年教师取得教学经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它是最终孩子成果的体现,用心备课的老师带学生的结果,和不认真备课的老师最终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关于教师如何精心备好课,小编这里给各位老师们支招了。

  备课的要求

  1、高度的准确性。

  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

  2、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极强的针对性。

  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

  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

  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备课的方法

  1、备教材。

  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犹如演员要熟悉剧本。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

  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2、备学生。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须备学生,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备好学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

  3、备教法。

  备好教材与学生,只是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备好教法。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4、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5、写教后。

  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篇五: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认真搞好备课,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搞好备课呢?

  一、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个环节

  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已引起众多教师的浓厚兴趣,并就如何搞好备课实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作者认为,教师搞好备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在“备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理解规律)。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实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水平。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当前的教学方法种类许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使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使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尽管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尽管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使用,或机械地使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

  4.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当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不只限于以课堂练习来体现)显得薄弱;二是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三是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四是课堂练习题单调,无层次和坡度;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个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鉴于此,建议每个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即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即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实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使用的题目。

  5.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

  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以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在谈及“备作业”这个问题时,作者要特别提出的是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有三个“不即时”,即不即时收作业、不即时批作业、不即时讲评作业。显而易见,不论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花了多少心血,并预期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若如此“不即时”则必将枉费心思。所以,教师对待作业要即时收、即时批、即时讲,要特别注意搜集通过作业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并建议每个教师在教案的备注或后记栏内记录好这些信息,真正发挥作业信息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关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前面也谈及一些,但有几点作者还想概要地提出来(限于篇幅,不再详述)仅供同仁们商讨。

  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对象即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使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变不易接受为容易接受。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一旦脱离了与其适应的教学对象,都可能变得无能为力。

  2.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常言道,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因此教师备课必须以自己依此能讲好课为首要前提,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都各有千秋,因此盲目效仿或生搬硬套必将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

  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教育性。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个性品质,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渗透,这一点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备课时研究和设计课堂渗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堂渗透绝不能是生硬的、穿靴带帽式的,而必须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只有深挖渗透素材、钻研渗透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篇六: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教师如何精心备课

  (胡元平)

  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项预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备课,如同影视导演编写脚本,事前功夫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具体操作中的成败。无论教学怎么改革,都不应淡化备课环节。课堂需要即兴发挥,但同样需要有效的预设,所以,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努力提升备课的境界。

  一、教师备课备什么

  新的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理念下,教

  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备课的内容也有所变革。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

  (一)备学生的心智水平

  备课时,首先应该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和认知状况,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备课的警醒语。备学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备课要备到“点子”上。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状况和生活积累。二是备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备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教学更亲切地走进学生。

  (二)备教具的使用策略

  教具使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也有一个怎么使用、怎么用好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由于对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课时手忙脚乱,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了时间;有的教师由于教具摆放位置不当,学生过早地看见,待使用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或用完随意一放,牵扯分散了学生继续学习其他内容的注意力。有的教师教具演示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收了起来,学生感到不满足,影响了学习情绪;或演示时间过长,无意地占去了不少学习时间等。总之,教具应用得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激发学习兴趣,反之,则影响学习效果。在备课时,要认真备好教具:一是熟练掌握所用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多媒体软件,对操作程序、使用方法要了然于心,做到操纵自如;二是要明确教具的使用目的,应考虑教具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教学任务,使之有针对性、目的性。三是制定好教具的使用时机和演示的时间,做到方式合情,时间合理,时机适当,用量适度;三是安排好教具摆放的位置,该亮相时再亮相。

  (三)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教学的首要

  任务。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反复认识、全面领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居高临下的把握,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体系,使知识

  的发现过程问题化。其次,教师还应该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可以对教材里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大胆批判,可以对教材的顺序进行大胆调整,把教材当着一个例子,一个台阶,一个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四)备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堂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过去,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知识目标这一维度上,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这显然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强调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这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如同立方体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样,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好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重视目标的整合,在“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是主轴,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应该在“过程”中体现,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应该是我们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隐含和糅合在前两个维度实现的过程之中。

  (五)备教学情景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的真切性,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以广远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如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班级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要故弄玄虚,牵强附会。

  (六)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构建,其次要遵循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不同。例如:“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优越性。无论采取何种程序,都要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它常常需要调整和变化。

  (七)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现代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潜能。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说“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能将其理解成教学模式。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可以贯穿全篇,也

  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又如自主学习,是在老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备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觉地生成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方式,因为在备课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预测到,但不能了解到学生活动实质和展现的方式,这还要靠在实际教学中临场的监测和调控,及时调整策略。

  (八)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的问要问到关键,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问。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性、层次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艺术性。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备学生的问题,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教师的教学经验,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就是说要做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问题是一回事,学生提出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问题是由学生自己生成,学

  生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九)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应该是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实物)、学生的对话过程,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学习活动分为内隐的和外显的两种:内隐的如: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外显的如: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合作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观察式等,具体一点说,就是听、说、读、写、算、问、画、演、唱。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呢?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巧妙地安排。教学活动要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应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应参与自主活动的设计,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条件、资料等。

  (十)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把一本教材、一册教参、一个课堂当作课堂教学的惟一资源,其结果导致生生同书本、师师同教案、校校同结果的局面,课堂呈现一种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状况,我们的教学严重地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内容的选择、学习的方式等。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备书本这些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备书本知识,还要备教师经验性知识、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材上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更要重视复杂多变的课堂上师生积极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识。教师应善于对资源进行筛选、辨识、整合、汲取和优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具有效度,也富有宽度和深度。

  (十一)备教学语言的优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视野,指导学生探究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使之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教师要精心准备好五种课堂教学语言:其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入课语”;其二,设计好启发思维的“设问语”;其三,设计好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其四,设计好点拨解惑的“讲解语”;其五,设计好画龙点睛的“总结语”。板书也是教师课堂的语言,板书是教案内容的浓缩,是将精心构思的教学思路外化为直观形式展现在黑板上。好的板书应具有符合“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的针对性;具有启发性功能,能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视觉上的美感。板书设计应力求简洁、新颖,书写要工整,布局要美观。教师还要注意设计自己的体态语言,使之成为教学的一种

  有效的辅助力量。

  (十二)备学科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的反馈形式,备作业应做到“三个清楚”、“两个注重”、“两个指导”、“两个注意”、“一个知道”。三个清楚:一弄清楚作业的训练意图,训练目的。二弄清楚作业在内容上的广度与深度。比如答题,需要回答出几个方面内容,回答到什么程度。三弄清楚作业的格式要求。两个注重:注重留“以少胜多”的作业,注重留能力含金量高的作业。两个指导:备如何指导作业中的难点;备如何指导后进生。两个注意: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一个知道:知道学生完成作业大体需要多长时间,注意分量适当,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当然,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从作业的载体看,有纸笔作业、口头作业、电声作业、音像作业、网络作业;从作业的内容看,有积累巩固性作业、实验操作性作业、演说交际性作业、品味鉴赏性作业、采集编创性作业、调研探究性作业、考察体验性作业、问题争辩性作业;从作业完成的方式来看,有独立作业、合作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作业的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效果。

  总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得备好课,而备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教师要学习新的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可行的教

  学策略,合理应对学生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灵活贯通,更好的实施教学。

  二、教师备课怎么备

  (一)备学生——摸清已知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

  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倾向。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作为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备教具——选准穿插点

  教具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使用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具使用不当(实为穿插点没选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备课中往往重视了使用什么样的教具而忽视了使用教具的最佳时机。从教具的作用来说,备课时一旦遇到语言表述非常抽象的情况,或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印象,就要考虑使用教具的问题。相反,如果三言两语可说清道明的问题,使用教具反而就成了多此一举。

  (三)备教材——吃透潜在点

  “潜在”是相对于显露而言的。以语文教材为例。其潜在点主

  要有三点:第一是要吃透字、词、句、段的特殊含义;第二是要吃透每一篇课文的鲜明特色,包括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第三是要吃透教材“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三步设问。从一课一得的角度来权衡,突破了这三个重点,事实上就是吃透了教材。其他各科教材也都有其潜在点,教师应吃透教材“潜在点”的前提下,实现教材价值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

  (四)备目标——落实结合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过去我们曾把知识目标作为教学目标的惟一维度,导致课堂上生命活力的缺失,所以,新课程强调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关注过程方法与情感体验。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内在的和谐。如有的教师把三个维度的目标简单叠加,不注重其内在的关联,“过程与方法”游离于“知识与能力”之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时髦的“标签”,所以,在教学中顾此失彼,目标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是一个互相融合的整体,“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这两个维度都要和谐地渗透和融合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必须统一起来,完整把握,找准结合点,既不能偏废,也不能割裂。忽视“知识

  和能力”,就会使教学失去底线,学生的“地基”就不牢;不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生命发展就贫乏、狭隘、不完整。

  (五)备情境——把握和谐点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和谐是课堂情境的生命、灵魂和基础。课堂和谐应包括教材、环境、多媒体等设备的和谐,也包括生活事件、思想感情、情景氛围、师生关系等的和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情境、走进生活。课堂教学呈现生活情景,感悟教学情景如同感悟生活,使学生有一种眼见其物、耳闻其声、心感其情、身临其境之感。

  (六)备程序——巧绾过渡点

  教学的一般程序(即步骤),对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大都是轻车熟路。但就如何使一个教学段过渡过到另一个教学段,却为不少教师所忽视,这就势必影响到一堂课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而且由于缺少必要的过渡,致使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出现思维和认识上的“掉队”。因此,在备教学程序时要舍得花精力巧设过渡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随着教学程序的推进而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学程序的过渡要力求自然、紧凑、简洁而巧妙。无论温故知新的铺垫,还是由分到总的聚合等,都应该如此。

  (七)备教法——切中契合点

  11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是教师经验的结晶,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备教法要切中契合点,就是要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轻就熟,使学生能吸纳接受,使教材能化难为易,使教学高质有效。

  (八)备问题——选准切人点

  新课程倡导要增强问题意识,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学习。但是,我们一些教师误解了问题教学的真实内涵,问题设计缺乏质量,缺乏效度。主要表现为以下“误区”:其一,问题过多,课堂从过去的“满堂灌”走向“满堂问”,一堂课下来几十个问题,把学生问得晕头转向;其二,问题过浅,学生有口无心,随声应和,激发不了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其三,问题过难,远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生活世界,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其四,问题过死,没有充分展开和发散的余地,缺乏灵活度和开放性。有效的问题设计应该选准切入点,并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参与和回应。它应该具备以下特性:第一,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尽可能引导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具有启发性;第二,问题要揭示矛盾,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跃跃欲试,具有挑战性;第三,问题要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第四,问题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12要尽可能形成科学的、有梯度的问题链,问题的展开以及问题的难易度都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发展路向,具有层次性;第五,问题要能调动学生的情味,引起学生的兴味,具有趣味性。

  (九)备活动——找准落脚点

  伴随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形式特征的“群言堂”逐渐刷

  新了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课堂变得活泼了,生动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课堂变“花”了,变“浮”了,变“虚”了。课上,学生一会儿唱,一会儿画,一会儿辩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看录像,一会儿听音乐,花样翻新,别出心裁。但这些“活动”往往注重形式的花哨,是浮于表面的“演”,是信马由缰的“说”,是是似而非的“听”,是走马观花的“看”。在热闹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肤浅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学生的“参与”和“活动”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课堂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活动,但活动要找准落脚点,每一项活动的设计,教师都要追问这样几个问题:活动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什么活动形式?在什么环节活动?活动的效果将会如何?总之,要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要让学生从活动的边缘走向中心,从形式走向实质。

  (十)备资源——抓住相关点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正确的教材观正在逐步建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也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用在教学实践中。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

  13一些“剑走偏锋”的现象,有些教师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完全不顾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不考虑与教学内容的关联,随意拓展,无目的利用,甚至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结果导致课堂上“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囿于教材之中,确实需要适当拓展延伸,需要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但这里也有一个“适度的空间”,理性的做法是围绕教学目标,潜心挖掘教材富含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性的原则,合理利用与之相关的各种有效资源。

  (十一)备语言——凸显精要点

  教师的语言要充分发挥引导、点拨、启发作用。在设计时要抓住“精要”这一关键,做到简明、精当、扼要。第一,引入语要精粹。或激情引趣,或联“旧”唤“新”,或设疑启思。第二,过渡语要精炼。三言两语,巧妙衔接,穿针引线,上下勾联。第三,提示语要精要。提示语一般出现在问题过大、过难,过于抽象而学生又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它或是提示思路或是提示方法,教师要通过精彩的设计,使之让学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第四,插入语要精妙。教学中的插人语一般有两种:一是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充满激励和鼓舞的话语。二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这样的插人语有助于学生深透理解知识。第五,总结语要精辟。总结语或画龙点睛,或激励、或号召、或希望,要注意与引人语照应,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十二)备作业——强化重难点

  14作业设计是教学的反馈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一些趣味性、多样性的题目,强化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并有效地化解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使作业真正发挥巩固、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

  三、教案如何写

  教案编写是备课的重要形式,教案的编写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教案包含以下内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三)教学时间:说明需几课时,或属于第几课时。

  (四)教学目标:或称教学目的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方法:说明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方法。

  (八)教学媒体:或教具准备、资源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九)教学过程:或称课堂教学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15步骤措施及时间安排等,这是教案的主体内容。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处理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二)教后记:施教后完成,总结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教案既要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又不能完全格式化,可以因学科、因内容、因人而异,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教师可采用多样的备课格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框图式,以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风格,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

  四、教师备课应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个人教案与成品教案的关系

  所谓成品教案主要是指现成的书本教案或网上可查阅的电子教案。毋庸置疑,它是作者领会和理解教材的智慧之果,但其毕竟是作者从自身研究的实际出发的。因此,要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我们就必须首先闭门独立思考,以排除成品教案对自己思维的干扰,并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想象。待个人教案初稿完成后,再去借鉴、学习他人的教案及其相关信息,以检测自己的定位是否科学、精当,为此再进行二次、三次的备课,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

  优秀的、高效率的课堂来自于集体的智慧,因此备课中应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备课,但必须先进行个人备课,找出疑点,再

  16进行集体备课,寻求突破点,最后再回到个人备课,整理知识点,突出能力点。

  (三)整体备课和要素备课的关系

  个人备课时,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把握教材体系。教师首先既要看到本堂课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看到它在本章节、乃至在全书中的地位;其次在要素备课时,目标上应始终围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方法上尽管教无定法,但心中应始终想着学生这个主体,更多地思考学生是否参与了,最难点的突破上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要使这40分钟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教师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和精力。一位教师在成功执教了一堂课之后,当别人问及他准备了多久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用我的一生来准备我的教学,而就这一堂课而言,我只花了15分钟。”寥寥数语,道出了备课的真谛。

  五、操作点化

  俗话说得好:“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教师备好课的四步骤是:

  第一步:知书明理,即吃透教材、武装自己。

  教师首先自己要深刻而准确地理解所讲教材内容,分析所讲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承上启下的关系,从而确定或详或略,宜简还是宜繁,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知书”,明

  1确教学中需要搜集的各种资料,以作为对所讲内容的有益辅佐或补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容易消化和理解。合理安排所讲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延伸拓展的目的。

  第二步:知人定法,即对教学对象文化层次、性格特点等方面的素质,做到知根知底、心中有数,并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

  学生来源面广,家庭背景、知识层次、知识结构各不相同,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梳理排队,从而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目的。比如:采用对话讨论、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的方法等等。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可能制定出适应学生的正确教学方法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

  第三步:编制教案,即将所要讲述的内容,所要援引的资料,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所要安排的活动等加以组织安排并编写出来的过程,它是对教学内容及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逻辑归纳,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教案一般要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环节。但是要编写出一个好的教案,首先要求教案要紧扣所讲主题,要围绕主题去展开、阐述、说明,教案扣题是教案的核心,一个只有形式上规范但内容不扣主题的教案,自然达不到教学目的。其次,教案要围绕“三个作用”的发挥去编写,教案的“三个作用”即:其一,使教授过程条理化、规范化,避免内容杂乱无章,缺乏逻辑性;其二,编

  1写教案还要起到对计划中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审查作用,有利于发现新问题,做到及时的补充或修正;其三,教案也要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在教授过程中提示教授人。只有扣题而规范的教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步:试讲梳理,这是备课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授课人授课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将试讲中成功的正确的东西加以肯定和保留,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修正和补充,也就是在正式教学之前的一次复查。试讲可以发现教案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讲授内容的整体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贴切地适合内容的需要;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或对某一具体概念的解释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如何用词方显恰当、用何语气才能完善地表达讲授人的意图、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听者的理解等问题,并将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对成功或不足加以肯定或补充。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善模仿的特点,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推敲自己教学语言的生动,举止行为的得体,从而使每次备课和授课,都能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20

篇七: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

  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备课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事先筹划;是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的根本保证,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精心备课时要做到:

  1、备课必须备教材,又备学生。教师既要钻研大纲,通读教材,领会教材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对教学体系,根本内容要熟练掌握。教师又要充分了解班里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承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然后才能充分预见学生在承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认真设计出"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的教案

  2、备课必须备教法,又备学法。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根底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根底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确实要全面考虑,恰中选择教学模式进展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承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素质的。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力指导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备课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利用新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的特点,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其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将学生置身于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求得"真知〞,获得"真能〞。教本,教与学的根本;教学,教会学生自己学。备课时,我们只有认真研读教本,-

  认真研究如何教、怎样学,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案,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展,从而到达提高学生自已独立稳固、扩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全面学力的目标。

  教师备课心得一:教师备课心得

  经过了多年的学生生涯,初上讲台的教师虽然对如何学习都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做教师和做学生完全不同。如何能让一名新教师少走一些弯路,使教学效果获得更佳,在这里向大家谈一些见解。

  一、初上讲台时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教师的初讲经历,感到初上讲台的教师会出现一些雷同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新教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终究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有些教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教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有时候50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

  总之,初上讲台的教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面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新教师该如何尽量防止呢?首先,新教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把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而不把教科书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学就行了。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引导学生较快地领会新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因此,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

  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二、好的备课标准是什么

  要讲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有的教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讲课,非但达不到前后贯穿的效果,就连教师自己也可能讲到后面忘了前面。因此,教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穿,最好还要搞清楚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教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

  新教师在熟悉全部教材内容的根底上,还必须认真阅读有关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这样才可以确定每个章节的学时数。一堂课该讲多少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在熟悉教材全部内容并按教学大纲确定了章节学时后,便可以开场准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新教师如何备课

  显然,备课就是去熟悉准备讲的内容,但是只熟悉内容不够,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是一般理解的……这一系列问题,在备课时就必须很清醒,并且要有意识地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去领会它。对于重点、难点或比拟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方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拟容易理解和承受。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重视呢?在备课时要提醒自己在讲这些问题时,除了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外,还可利用板书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重视。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难点和重点了。

  四.板书问题

  -

  板书,无非包括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但千万不可小看它的作用,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时间很少。授教主要依靠板书和语言来表达,语言有时比拟快,学生一听就过去了,而板书却可以以停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作为教师,对板书应该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决不要乱划乱写,也不要什么都不写。应该写什么,什么时候写,写在什么地方,怎么突出重点、要点,这些都要考虑。甚至什么时候擦黑板,擦哪局部,保存哪局部,都应在备课时设计好。对于第一次上讲台的教师,备课教案里除了有文字外,还应该有板书设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切忌不要成为教材的电子版再现。课件的制作要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要用干练的文字和简明的图表,必要时可用动画显示视图中动态的信息流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备课备得越充分,上讲台讲课的底气就越足。特别是第一次上讲台的教师,最好能作一二次课前自我或集体的试讲,看看自己在一堂课内的讲授和备课是否合拍,看看一堂课的时间掌握得怎么样,以备在正式的讲课中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教师备课心得二:教师备课心得

  看了课表才知道是周教师讲关于新教师如何备课的问题,以前还以为班主任只负责管理的,不知道还要上讲台。个人认为这节课应该排在前面一点更好,备课应该是新教师上岗时碰到的最早又最重要的问题了吧。

  备课的重难点应该是在备学生这一关。课上组织讨论"如何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流〞这一活动给我印象最深,也受益匪浅。了解交流的时机其实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还有一点当时自己发言时忘了提到的,交流的方法很重要,在尊重对方的根底上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能让学生认为教师在盘问或者是给他施加压力,否则可能会挑起意外的矛盾。跟其他科任教师交流信息时更要注意这一点,同事之间比师生之间更要注意分寸。跟家长交流时反映学生情况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有意地贬低或者过分夸奖学生,对后进学生的家长最好是能够建议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学习上多加鼓励,切忌将短期目标定得过高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对班级的学生建立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一个班集体的风气最容易受那些后进学生的影响,一旦他们发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保护,学习态度就会好转一些,对教师的工作也会更支持。

  -

  下午在侨中听课。那一节课我已经讲过了,再听胡教师讲,感觉很对不起自己的学生,我讲的课跟胡教师比拟起来真是相差太远了。我教的班大局部是普通班,跟胡教师的学生比起来根底差很多,如果用胡教师的方法来上可能效果没他则好,因为学生的水平可能不适应,但是胡教师的那种风格很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时机,同时教师要认真地、耐心地倾听,这也表达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尊重;其次是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教学,探索新鲜而生动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的效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让教学岗位成为自己成就人生的舞台。

  教师备课心得三:教师备课心得

  回想初进实小的那段日子,有很多的困惑与担忧,这课终究怎么备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呢?刚开场的我,所谓的备课,只能是效仿参考教案,适当的进展修改,很少有自己的想法。遇到练习课和复习课时又犯难,总是一片茫然,随着这段时间的不断学习与导师团的引导与帮助,发现备课也没则难,没则怕。现在,我的备课根本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熟悉教学内容,把相关课时的整个单元教材内容先理一遍,包括教科书以及教参,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是将与这一课时相关的所有作业做一遍。因为,对新教师而言,对教材的把握与感知还不够,通过一些相关的习题,能从中更明确的了解本课时的重难点与相关知识点,以及哪些类型的题目学生不太容易掌握,从而在教学中可以安排相关的练习与讲解。

  其次是明确教学目标,有了第一步的铺垫,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自己先试着确定教学目标,自己所确定的这个教学目标不一定是很标准的,一定要写出三维目标,我根本上只是确定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哪个知识点,难点是什么?然后拿出教参进展比拟,并做适当的修改,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可以说对一堂课的教学有了初步的定位。

  第三,是研究各个教学环节。对青年教师是要求提前一周备课,促使我们提前去了解相关内容。但说实话,这一周的备课内容不可能每个教案都花很大心思去设计,大局部是借助教参或网上的教案,但这样的教案有些时候可能是不适合的,而且也没有学生的反应,比方:学生的错误资源或是学生的承受程度等等。所以,我

  -

  在一周的备课内容中开场的一两个教案是根据前面的教学情况花了一些时间去设计的,根本上在上课之前不需有什么改动。而剩下的一些教案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展适当的修改。如: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这一教学内容有两个例题,数学一般情况下是一个例题配一个做一做,安排一个课时。所以在最先备课的时候对这个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参上也是如此。但是配套的课堂作业确只有一篇。而且总感觉安排两个课时太宽裕,于是在上课前又询问了师傅,师傅说,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拟容易承受,例1和例2可以合并为一个课时。改了之后发现效果不错,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课堂变得更紧凑,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再如:根据学生作业的反应,有时需要增加一堂练习课,针对学生错的比拟多的知识点安排一节课进展讲解、稳固,这样的教案在提前一周的备课中肯定是想不到的。当然有时只需要改动几个环节,如根据学生课前反应,有些简单的环节可以删除,难的知识点可以再增加几题练习。还可以将学生的一些错误资源作为课的引入局部等等。修改之后不仅对各个教学环节有了进一步的熟悉而且使每堂课更具有针对性,更多的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点。

  最后备完每节课后要留有空间写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肯定有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或是特别顺的环节,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进展适当的修改,好的地方也可以记录下来。其实,自己在这一环节做的也不够到位,反思不是很及时,有待进一步改良。备课上课之后进展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环,是备课的继续。特别对一名新教师而言,进展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备好课的最终目的是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扎实,更有针对性,一切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有效。这就需要我们多花些时间在备课上,课备好了也就是根底打好了,才能胸有成竹的走进课堂。以上是我的备课心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教师备课心得四:教师备课心得

  近日关屯乡中心校组织全乡教师进展了集中备课。在这期间,黄校长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局何主任进展了高水平的相关业务的辅导,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研究型教师。通过学习和讲座,我收获很大,感受颇深。

  -

  其中,何主任为我们全体教师系统地辅导了"如何上好课〞和"如何评课〞,为我们解读了课标,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地总结每一节课的成功和缺乏之处,以便以写促思,以思促教,真正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本学期,我乡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引领下,把工作中心放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全力推动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上新水平、新台阶。

  在备课过程中,中心校领导组织我们观看了优秀教师的课例,我通过认真听,认真记,力求把其中好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幸运的是我也登台献艺,上了一节数学课,使自己的实践能力上了台阶。

  面对新课程,不少教师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还有专业上的知识缺陷。如何理解新课程、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知识错误。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就是说只有集体备课,才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缺乏,,帮助授课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总之,这几天收获很大,今后我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为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工作。这次集中备课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方面能尽快地成长起来!

  教师备课心得五:教师备课心得

  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具吸引力?怎样才能把体育课上的好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研究教材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学生、场地、教学环境、备课环境。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有关教材的"根本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统称为"三基〞〕,在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根底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

  1.备教材: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按要求合理的组织教材。

  教师在新的教学任务面前,首先是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在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在依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播送,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历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查阅。

  2.备学生:依据教材要求,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在旧的教学观念下,教师主要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忘记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既然是学生,则教学的中心指导思想就应该围绕学生来制定。应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等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备课时还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根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与强身健体与社会开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三基〞的根底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自我锻炼意识并充分融入到生活中去。

  -

  3.备场地:依据教材和学情对场地要求,从实际出发,协调备好教学场地要求。

  教学场地,是体育教学实施的舞台,完善的场地配置,是体育教学的根底,但由于身处农村中学,场地设施的并不很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则,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综合能力和学校教学安排,合理的利用学校现有场地,认真组织和安排好教学场地。当然,我们在准备场地时还应注意是否与其它体育教师教学发生冲突。

  4.备教学环境:根据教材的内在的联系和特性,处理和设计好适当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开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严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开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5.选择备课环境: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在备课时要提倡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方法,抓住每一次的集体备课,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处理自己或他人不能处理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允许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各持己见,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在此根底上写出教案。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应积极参与。另外,教师应随时进展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总之,备课也是一门艺术,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这节是否能按质按量得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历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篇八: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教师应如何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连续性。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假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备课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它是青年教师取得教学经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它对于中老年教师同样不可缺少,因为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学生的情况不断变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中老年教师要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坚持认真备课,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关于教师如何精心备好课,就自己的经验谈谈备课的要求和方法及如何写好教案等问题。

  一、备课的要求和方法

  (一)、备课的要求

  1、高度的准确性。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对于大中专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教师应对有争议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不同学派的观点及最新论点。

  2、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极强的针对性。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二)、备课的方法

  备课的方法因人而异人,因学科而异,没有固定的框框。但一般地说不外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教案,写教后这几个方面。

  1、备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犹如演员要熟悉剧本。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2、备学生。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须备学生,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备好学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

  3、备教法。备好教材与学生,只是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备好教法。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4、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5、写教后。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 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备课 精心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