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6篇

时间:2023-08-06 19:09:01  阅读:

篇一: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

  

  党员?部要提?“六种能?”在?作中,有的党员?部职位?了,知识?然就丰富了,?所不知,不知也强以为知;官当的?了,本领?然就?强了,?所不能,不能也强以为能。?个普通百姓,不学习、不进取,即使是真的出现“能?不?”了,影响到的??是他?个?、?个家庭。但对?个党员?部来说,?旦出现了“能?不?”,??不努?提?,?组织上?不及时调整,影响到的就是?作的质量,损害的就是??群众的利益。要想避免出现“能?不?”的危险,党员?部就应该时刻抱着对??能?不满?的?态,结合??实际,确定?标,不断积累新知识,锻炼新能?,提升新境界,适应新形势。?是学习实践的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异,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新?法应接不暇,?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每?名党员?部要把强化学习意识做为??的毕?追求,带头加强学习。???要向新事物学习,向外地新经验、新思想和新成果学习,?发展的眼光武装头脑,牢固树?与时俱进的思想,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眼光、创新能?、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另???要向实践学习,在调查研究和实践中增长才?,适应当前全?深化改?的新形势、新要求;同时,还要向群众学习,深?群众,了解群众,既要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更要学习那些新鲜知识和?创精神。?是提?创造性?作的能?。提?创造性?作的能?,关键是确?创造性思维。就是在思维?向上既坚持顺向思维?坚持逆向思维和侧向思维;在思维?法上既坚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坚持发散思维、集合思维,多?位、多?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并要从实际出发,调整和变换认识问题的视?,并以发展时代的价值观为指导形成不拘泥于传统和陈规陋习?切实可?的?式、?法。要有?种为开创新局??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畏勇?,要善于把党的?针政策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努?提?创造性?作的能?,把创造作为?作的常态,在创新中实现?作的突破。增强开拓创新能?,就是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针,创新理念、更新思路、谋划办法,以敢为?先的精神,创造性的开展?作,抓好抓实在发展过程中?系列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解决。三是提?依法办事能?。牢固树?法制观念,形成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执政理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并依照法律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要在思想上克服以?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等不良倾向,养成遇事思法、办事依法、?必合法、?必守法的良好习惯,切实维护公民和法?的合法权益,树?党和政府的形象。四是转变作风的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机与活?的重要源泉。随着“不忘初?、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每?名党员?部都应该以此为契机,也对??的?作效率、?作作风、?作态度来?次?排查、?检修、?扫除。要坚定不移地执?各项规章制度,?觉约束和规范??的?为;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项?作落实,坚决克服和防??作中存在的不良作风,以强烈的务实理念,扎实的?作作风,团结服务好??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中国梦贡献?量。五是提?抓落实的能?。党员?部要从确保党的路线?针政策全?贯彻执?、确保各项发展?标顺利实现的战略?度,切实提?抓落实的能?。在抓落实中下功夫,在抓落实中做表率,在抓落实中创实绩。抓落实不能光靠劲头,还要讲究?法。在处理事情过程中,要先把事情吃透,把握问题的要害所在和整体性的内在联系,找准党和国家的?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部切实提?抓落实的能?。六是敢于担当的能?。

  责任?是??党员?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和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的能?固然有强弱之别、责任有??之分,但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却是??都应恪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党员?部能不能?好?作,能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关键在责任?,责任?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服务群众?作的成效。党员?部责任?强,就会把困难想在前头,把?作做在前头,把好事办得更好,就会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黄递铺乡政府

  闫?华)

篇二: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

  

  党员?部要增强四种能??是政策执?能?。政策执?能?是做好组织?作的必备前提。提?政策执?能?,?先要懂政策,就是要认真学习政策,强化政策观念,努?成为熟悉和精通组织?作的“政策通”。其次是会运?,就是要熟练掌握组织?作的路线?针政策,能够正确执?,?如运?。?是知?善任能?。要不掺杂个?好恶,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严格执?政策规定,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客观公正地评价?部。要全?贯彻?部“四化”?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民群众信得过”的?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组?业务能?。组??部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努?成为岗位?作的?家??。在?部?作??,即要熟悉领导班?和?部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的历史沿?和具体要求,?要熟悉?部队伍建设状况,对?部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能?特长全?掌握。在基层党建??,既要熟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针政策,?要熟悉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了解基层党建的动态,及时发现和总结新的经验。四是组织协调能?。要履?好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完善和管理职能,有效整合各种组织资源,增强党组织的优势。要着眼于扩?党组织的覆盖?,调动????的积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和影响?,形成加强党建?作的良好氛围。

篇三: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

  

  党员?部要从四??提升??能?我们党员?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军,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引领者,我们党员?部只有在?作中不断加强学习,汲取知识,不断??综合能?,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个??提升。要提?学习能?。认清?势,?能顺势?为,要把学习作为党员?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有?抓?。提?各级党员?部学习理论、把握?局的能?,做到知?势、明?体。要提升业务能?,让知识结构从单?型向综合型转变,培养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从容应对?作领域的新挑战、?作对象的新转换、?作要求的新标准,进?步增强对各项?作的驾驭?和掌控?。要提?抓落实能?。党员?部对待?作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坚决克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要坚持实事求是、摸清实际情况、抓准主要?盾、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善于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好?作中的各种问题。要提?解决问题的能?。当前,社情民意复杂,各种?盾凸显。各级?部都应提?驾驭复杂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敢于直?问题不回避、不退缩,找准症结、有的放?,综合运?政策、经济、?政、法律等多种?法破解难题,统筹协调改?、发展和稳定,当前和长远、个?诉求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有结果。要提?创新能?。要把推进新发展,开创新局?作为?作的第?要素,对?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学习,遇事要多想想,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案,?新思想解决问题。创新不是标新?异。党员?部在?作中的创新,要结合?作实际和基层实际,从解决问题的根本点出发,不能把?作上的创新变成为增加基层负担,这样就得不偿失。要提?政治判断?。讲政治必须提?政治判断?,政治判断?事关全局的把握度和?作的?向性。增强政治判断?,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以?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为本。基层党员?部的政治判断?,体现在坚持以?民为中?,能够把握?局、辨析是?、识别真假,具备迅速合理应对?作中突发事件、科学规划民?实事、及时抵御经济发展中潜在风险等??的能?。党员?部要不断历练,增强“定?”,练就?双“?眼?睛”。(何川)

篇四: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

  

  党员?部要提?“三个能?”党员?部要提?“三个能?”?要提?在是??前的辨别能?。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政治、经济和社会?活的各个??都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能不能在?是???前保持头脑清醒,是检验?个?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综合素质?低的重要内容。党员必须更好地学习理论和科学?化知识,?觉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牢固树?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树?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提???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增强免疫?和辨别?。必须运?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实践过程对?们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争带来的影响。要学会?政治的眼光看问题,努?研究新情况,认识新事物,解决新?盾,创造新经验,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

  和政治鉴别?,提?驾驭复杂局?的能?。?要提?在诱惑?前的?控能?。现在,来?各个??的“糖?炮弹”确实很多。如果我们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把握不住??,就很可能落?圈套,?上犯错误的道路。作为?个?部,职务越?,?中的权?越?,????的影响就越?,必须时时刻刻坚持?标准、严要求。只有执政为民执政为公,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抵御住各种诱惑。?定要树?正确的权?观、利益观、群众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淡泊个?名利,经得起公与私的考验。三要提?在警??前的悔过能?。要??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坚持从源头抓起,在治本上下功夫,使??党员?部廉洁?律的意识明显增强,拒腐防变的能?不断提?,重?的违法违纪案件?较少,也挽救了?批?部,效果是很好的。但从?前的情况看,仍有少数?不听招呼,不接受提醒,对组织的告诫不愿听、听不进,?直执迷不悟,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越远,令我们?分痛?。要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进?步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作纪律和群众?作纪律,加强对?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早打招呼,经常提醒,避免?些同志犯?错误。党员?部必须吸取那些腐败分?的教训,警钟长鸣,严格?律。

篇五: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

  

  党员干部要提高五种能力

  厅(局)长论坛

  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执政党执政后

  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

  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

  权更不容易.前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一个拥

  有88年历史,1500万名党员的执政大

  党,然而一夜之间竞亡党亡国.苏共丧失

  执政地位,尽管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很

  重要的一条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执政

  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

  令人民满意,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苏共

  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必须研究执

  政的基本规律,探索科学的执政方式,努

  力提高执政能力.一

  是总揽全局,管好本行的决策能

  力.毛泽东有句名言,领导就是出主意.要出好主意,既要有全局观,又要有责任

  感.古人日,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

  谋长远不足以谋一时.目无全局的将军,即使争得一城一池,最终难免全军覆没;目无全局的棋手,纵然围得一子一目,最

  终难免满盘皆输.小平同志讲得好:"管

  事要管本行,议事要议大事,要把眼界搞

  开阔些."能否顾全大局,最能考验一个

  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能否干好本职工

  作,最能考验一个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

  责任感.可我们有的党员干部似"牙膏"挤一点来一点,如"蛤蟆"戳一下跳一下,缺乏主动性,缺乏创造力.这有领导方面

  的原因,如轻易否决部属的建议,事必躬

  亲管得太细,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等;也

  有这些党员干部自身的病根,如得过且

  过不愿出主意,水平有限出不了主意,谨

  小慎微不敢出主意等.为此,需要我们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需要我们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内行;需要我

  们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勇于奉献.二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协调能

  力.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林业要

  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的落后面貌,缩小同

  其他行业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发展:林业

  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加快发展.发展是执政的第一要务,而改革又是发展

  的根本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我们林业的改革

  和发展指明了航向.我们要按照"生态效

  益优先"的原则,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

  林资源保护等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按照

  "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原则,尽快启动森林分类经营工作:按照"把国

  有林场界定为生态公益性林场和商品经

  营性林场"的原则,深化国有林场的改革,加大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职

  工发展自营经济,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按照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

  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

  参与流转"的要求,积极开展森林资源流

  转工作,搞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

  展非公有制林业.三是爱岗敬业,依法行政的管理能

  力.林业的管理重任,主要体现在严格落

  实"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九宇方针

  上.在森林资源管理上,要严格执行林地

  征占用和林木采伐审核审批制度,加强对

  木材市场及其经营的监管,加大林业执法

  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

  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

  植物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在工程资金管

  理上,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

  极探索实行重大项目安排及投资计划集

  中审批制度,集中开展林业资金账目会审

  行动,切实加大工程资金的监管和查处力

  度.质量是林业工作的生命线和永恒主

  题.种苗管理,要全面推行生产"一签两

  证"制,供应招投标制,价格听证制,市外

  调苗准入制,质量责任追究制;工程管理,要全面推行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竣工

  验收制,资金报账制,行政首长负责制;造

  林质量管理,要认真实行事前指导,事中

  检查,事后验收的三环节管理.要牢固树

  立依法行政的意识,彻底改变林业行业的执法形象,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

  积极执法,严格执法,真正树立起执法者

  的权威.要建立健全林政执法监督机制以

  及执法违法的追究制度和赔偿制度,努力

  提高林政执法水平.四是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办事能

  力.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

  为了群众,这是我党的宗旨,是立党之

  本.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

  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

  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党员干部要倾

  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维护人民的权益,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

  夸.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

  计地办好;凡是有损群众利益的事,就坚

  决不办.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是密切联

  系群众的根本要求.局机关党员干部要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把精力用在勤勤

  恳恳为人民服务上,切实解决作风粗暴,办事不公,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五是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免疫能

  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直接关系人心向

  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一个党员干部

  的生活作风绝不是小事.假若我们道德操

  守不佳,行为不检点,将严重影响党的形

  象和威信.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加强思

  想道德修养,树立"六观",即马克思主义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权力

  观,地位观,利益观;保持"五慎",即慎权,慎微,慎独,慎初,慎交;坚持"四自",即自

  警,自省,自律,自励:做到"三实",即说

  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一身正

  气,两袖清风,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

  人格力量去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为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振兴而奋

  斗.(本文作者系重庆市林业局局长)鲤2lalo5一

篇六: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

  

  领导干部应提高五种能力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实现科学发展是一场观念、利益、制度、能力的深刻革命。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引领科学发展的重任,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率先完成自身能力素质的革命,特别是要提高以下五种能力。

  一、与时俱进的学习力

  增强学习力,实质上就是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历史眼光、世界视野,全面准确地去“解读”科学发展观,深入领会它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在学习中思考和解决好“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基本问题,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识,从而把理论层面的东西内化为执政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准则,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学习科学发展观,也使我们迫切地感到,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补充新的科技、经济、文化知识,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环保,以及发展金融、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等各种新的经济形态,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注意引领或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不断提高学习力,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团队,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辩证统筹的思维力

  恩格斯曾称赞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增强思维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进一步提高辩证、统筹思维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鲜明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必须辩证地理解和思考,才能掌握其要旨,更好地指导实践。

  增强思维力,还应以开阔的视野观察形势,进行战略思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把一隅一地的发展同全国乃至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善于在发展变化中,把握好“天下大势”,随势而动,趋利避害,才能把握自身发展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三、科学民主的决策力

  增强领导干部的决策力,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风。树立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增强决策力,必须树立民主的作风。在重大决策中更好地尊重民意、发扬民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决策本身的“正当性”所在。应更加科学地设计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程序,把各种决策咨询机制和公众的民主参与纳入法制轨道,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民意表达渠道,广泛而便捷地听取民意、集中民智。

  四、敢为人先的创造力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把这一科学创新的理论成果变为现实实践,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

  要有捕捉发展机遇的眼光。机遇随时可能都会有,关键是能够敏锐地发现它。在推

  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要善于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从经济社会自身发展规律中捕捉机遇,善于从各种政策、信息中捕捉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善于发现机遇是创造力的最高境界。

  要有敢闯敢试的胆识。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现成可循的实践形式,将来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或几种模式,而只能是从不同地方、不同领域的实际出发,以创新的胆识和气魄,大胆地试验,科学地论证,形成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模式和路径,这样才有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和“突破”的可能。

  要有制度创新的智慧。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有制度层面的政策、机制为支撑,形成一整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干部实绩考核机制、财税分配机制、产业导向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环保约束机制等制度体系。这是确保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长效措施和“风向标”。

  五、攻坚克难的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就应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强烈责任心,锤炼自己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担当、敢于攻坚,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和锐气,再好的决策部署也会成为“美丽的神话”,科学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增强执行力,要注意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执行,不是像机器一样被动地运转,更不是简单粗暴地执法,而是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履行职责。要善于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综合手段解决问题。增强执行力,要树立崇尚实干的政策导向。在干部的考核、选用中,要把执行力作为检验干部的能力、意志、品行和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准,不仅看谋事的能力,更要看成事的本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大考场上,努力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崇尚实干的优秀干部,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

  领导干部须提高七方面能力素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素质。

  一是要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执政能力。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度决定着思想的深度,对科学发展观学习的力度决定着实践的程度。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归根到底就是不能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底肤浅,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缺乏理论基础。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通过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学习来获得。

  二是要努力提高科学决策、统筹协调能力。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各项决策的首要着眼点,做到以科学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切实实现“五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单一追求数量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工作方式上,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工作指导上,实现由意志型向科学型转

  变,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在工作作风上,由坐而论道向求真务实型转变。

  三是要努力提高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能力。改革创新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领导干部唯有创新,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打开工作新局面,工作才能上层次、上水平。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善于从日常工作中找到创新的突破点。要勤于观察思考,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问题,透过问题看本质。要勤于钻研,经常不断地发现、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经验,真正做到把握上情,体察下情,发扬政策之内抢着干、政策之外探索干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在务实中求真、求新。

  四是要努力提高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能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时刻关注民生,时刻为民办事,时刻为民解难,时刻想着群众,时刻当好公仆,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着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善解民之忧,善纾民之难,善兴民之利,善乐民之心的人民公仆;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自觉做到把群众要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工作做在执行之前,把群众利益考虑在实施之前,以更好地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发展的成果。

  五是要努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时期,这个大时代大背景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是社会各类矛盾的集中凸显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和各种社会矛盾会不断出现,日益复杂。当出现重大问题和尖锐矛盾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勇于面对危机、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多谋善断,采取果断措施,把问题及时解决好,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是要努力提高见微知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见微知著,才能抓住解决现实问题的最佳时机。领导干部要具备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的能力,要具备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的本领。要坚决克服见事迟、反应慢、怕得罪人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反对遇到矛盾绕道走的消极行为,积极打好主动仗、进攻仗。要时刻关注国际动态,关注社会动向,关注热点问题,关注群众思想变化,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警觉性。

  七是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各级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和党性锻炼,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时刻牢记“祸患积于忽微,小恶终成大疾”的古训,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要时刻绷紧法纪这根弦,绝非份之想,拒非份之物,“不想、不愿、不敢、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主任助理)

  增强五种能力

  提高领导水平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当前,世界局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领导干部应自觉主动地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努力增强能力,提高领导水平。

  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切

  实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应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世界眼光,培育战略思维,全面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防止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等错误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学习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管理、历史等各种知识,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为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提高改革创新能力。

  增强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直接关系领导干部履职的实际效果。许多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任务如果组织协调不到位,就很难及时有效地落实好、完成好。尤其是在面对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时,领导干部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往往会贻误时机、应对不力,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害。组织协调的实质在于运用各种办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预期目标。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必须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领导工作实践,做到统筹兼顾、“弹好钢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顺应民意、汇聚民力。

  增强团结共事能力。领导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必须能够团结人、凝聚人,善于合作共事。通俗地说,团结共事能力就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强,就能迅速适应环境,有效开展工作。提高团结共事能力,应善于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营造有利于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团结,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规则、抓好本职,顾全大局、不搞内耗,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增强文字综合能力。在很多情况下,领导活动的实施要靠文字来体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文字综合能力,凡事都由别人代劳,只会画圈,没有见解,就很难说是称职,更谈不上优秀。提高文字综合能力,关键是在加强思想理论修养上下功夫,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潜心钻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做到脑勤、腿勤、手勤,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应注意提高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流畅度、准确度,特别是注意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脱稿讲演。在经贸洽谈、重大礼仪、中外交流等场合,往往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脱稿讲演能力。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可以营造良好气氛,提升单位或地方的形象。二是半脱稿讲演。在召开会议、部署任务、进行动员等场合,如果一味照本宣科,就显得呆板与教条,缺乏号召力、鼓动性;如果善于即兴发挥,就可以激发共鸣、调动情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不脱稿讲话。在正式讲话、传达文件、发布命令等场合,必须严肃规范,不能出现重大错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样要靠加强学习和实践,特别要注意学习文学、历史、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塑造激情、亲切、风趣幽默等风格。(作者单位: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办公室主任)

  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五要”

  要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五要。

  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为人

  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绝不能以权谋私。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力求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创造政绩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求真务实。领导干部要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标准,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把分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具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做好本职工作是一句空话。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负责,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努力做艰苦、扎实、细致的工作,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承诺和践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责任和使命。

  五要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有无组织纪律观念,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统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是一种能力。人的能力主要有三种,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其中学习能力最具基础性。人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效果有好与不好,就是通常讲的是否善于学习。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不仅要做刻苦学习的表率,坚持学习,带头学习,而且要做善于学习的表率,会学习,学习能力强。

  善于学习,起点在热爱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要全党坚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能不断提高起来,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并形成制度,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作出了表率。时代总是在发展,形势总是在变化,新旧总是在更替,总是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去解决,许多新领域需要去探索,许多新办法需要去思考,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任何时候都显得十分重要。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善于学习,首先要热爱学习。有了热爱作基础,学习不再枯燥,过程不再漫长,即使遭遇困难和挫折,也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领导干部来讲,热爱学习体现政治信念,反映事业追求。一个热爱学习的领导干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境界,生活就会充实,追求就会远大。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领导发展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领导、知识型干部。

  善于学习,重点在追求新知。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一个政治素养深厚的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

  部的基本功。领导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就是讲党性、讲政治。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作示范,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通过孜孜以求地学习,始终保持自己对正确与错误思潮的识别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始终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在各种诱惑面前不打败仗、不栽跟头。

  领导干部要干一行学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要全面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系统地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工作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精研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和本职领域的政策规定,对新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有预见、有对策、有抓手。当前,我们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新科学、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我们不懂、不熟的东西很多,即使过去懂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领导干部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对不断涌现新兴知识、前沿理念要及时跟踪、深入了解,避免在工作上出错误,发展上走弯路。特别要看到,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最现代化的手段,几乎是“一网网尽全世界”。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网络这种学习手段,努力使自己成为使用网络的内行。

  善于学习,关键在态度端正。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没有一劳永逸。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同时也是选择吃苦。古人“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是好学的榜样,更是苦学的典范。马克思经年累月在大英博物馆研读,书桌下留下了深深的脚印。毛泽东同志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手不释卷,博古览今,学习热情从未消退。心浮气躁难取“真经”。当前,干部中确有一种现象,以工作忙、事情多为理由疏于学习,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在交际应酬上;有的把读书学习当作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幌子,书本一大堆,胸中无丘壑;有的成天把“读书不多、理论不行”挂在嘴边,表面谦虚,实则以不读书、不学习心安理得。相比之下,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尤其需要戒除浮躁、静下心来。要摒弃功利思想、抵御吹捧奉承,真正安坐下来,深入进去,用心读书,把业余时间更多地用在学习知识、思考问题上。

  学贵有恒,锲而不舍、滴水穿石才是真学习。领导干部工作繁忙,时间有限,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习,这叫“集腋成裘”,也叫“钉子精神”。“白天走干讲”,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晚上读写想”,结合实际学习思考,这是一种符合领导干部实际的科学学习方式。顾炎武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要拿出一股挤劲,每天挤出半小时,读书三四页,天长日久终有所得。要拿出一股钻劲,钻得越透,领悟越深,收获越大。要拿出一股韧劲,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把学习当作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日不学就感落后。只有这样,知识才不会老化,思想才不会僵化,能力才不会退化。

  善于学习,效果在方法得当。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很高的学习热情,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常有同志抱怨自己在学习上时间花得不少,读书一大摞,笔记几大本,但收获有限,感悟不深。根本原因在方法欠妥。方法不对,劳而无获;方法对头,事半功倍。现实中两种错误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切忌,一是流于形式,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二是不加选择,囫囵吞枣,没有重点。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还要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向群众学经验、学品质。领导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多与专家学者交朋友,常与行家里手谈心得,获得启发,打开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方法是学习与思考统一、理论与实际结合。我们的大脑不仅要做知识的“存储器”,更要做知识的“处理器”,开动脑筋,缜密思考,对所学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学习的内容要有所选择,既要怡情养性、提升情操,更要经世济用、解决问题。要将加强学习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紧密结合,带着问题学习,边读书边思考,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善于学习,根本在目的正确。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学用脱节,是领导干部学习的大忌。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高低,不仅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领导干部要学习需要的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推动工作。当前,我们的工作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干部作风问题等等。要把学习的出发点放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上,真正把学习的体会和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成效上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毛泽东有关“出主意、用干部”的读史评论

  关于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毛泽东和邓小平说过两句极为相似的话。

  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邓小平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

  出主意,就是抓方针;用干部,就是抓头头。抓住了这两条,也就抓住了做领导的根本。

  道理不难懂,做起来却非易事。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领导集团在这个问题上的成败得失,很值得研究。毛泽东读史,多注意此道。

  先说“出主意”。

  领导出主意,最主要的是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发挥关键作用。提出主意的快慢和好坏,体现谋断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高下。毛泽东在1959年3月的郑州会议上,曾比较三国时期几个主要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别,认为曹操多谋善断,最厉害;刘备也很厉害,却稍逊一筹,“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袁绍则根本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属不称职的领导。

  见事早,得计早,是提出好主意的一个前提。为了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毛泽东曾举了蒋介石在辽沈战役中的一个例子。他说:“蒋介石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形势已经出来了,他还没有看见,等到看见了又不好得计。比如辽沈战役时他对卫立煌的部队,总是犹豫不决,最后才下决心,强迫他去热河、到北平。如果早一点,我们围攻锦州的炮一响就让他马上走,我们就没有办法,只能切他一个尾巴。如果在我们还没有打锦州时,就把沈阳、锦州统统放弃,集中于平津,跟傅作义搞在一起,我们也不太好办。”这个评点,符合辽沈战役的战场实际,指出了国共双方统帅部的决策快慢之别。

  见事早、得计早的谋断力,总是在总结实践的经验包括总结失误的教训中积累和增长起来的。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对有的事情可能见事早,得计早,对有的事情则未必。毛泽东曾经坦言,新中国成立后,有些事情自己也没有料到。1959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八届七中全会上,他总结了这样几件事:“没有预料到1957年出现这么大一个风潮,右派进攻。此外,还有两件事没有预料到,一个是反斯大林的大风潮,全世界的共产党

  跟着倒霉,连我们也无光彩,苏联共产党也没有光彩。再一件就是没有预料到经济指标定高了。(今年)1月上旬我召集的那个小会,陈云同志讲估计完不成,这种话应该听。”反思在见事、得计问题上的不足,本质上就是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出主意。早在1941年,毛泽东就讲过,“善于总结经验,就是领导者的任务”。邓小平晚年也说,他最关心的事,“一个总结经验,一个使用人才”。可见,总结经验也是“出主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终提出好主意的重要认识基础。

  出主意、做决策不是一个人的事,通常情况下要有一个听取别人意见、汲取别人智慧的谋断过程。按毛泽东的说法,要“多召集几个会议商量,然后才能有断,所断便是善断”。汉高祖刘邦,毛泽东认为他算得上是一个“从谏如流”的历史范例。在1964年1月7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详细讲了刘邦纳谏善断的几件事情:一是听张良劝说,把已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韩信封为齐王;一是楚汉以鸿沟划界之后,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一是刘邦称帝后想建都洛阳,但在听了刘敬的建议之后,决定定都关中长安。这些见事早、得计早的主意,虽然不是刘邦提出来的,但他能及时采纳决断,做出明智选择。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总有人给他献计,改变或完善他的想法,不能不说与他平时注意营造“出主意”的氛围有关。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的批注中,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这个判断的依据,恐怕与刘邦在“出主意”这个问题上远远超出项羽紧密相关。

  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人的谋断决策方式引起毛泽东的重视,这就是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记载,李存勖把部属康延孝叫到家里咨询灭梁之事,康延孝认为,梁兵目前聚集在一起,我们不能硬打,等到他们分兵合击我们时,每处兵力就减少了,那时可“率精骑五千,自郓州直抵大梁”。李存勖依计而行,果然夺取了郓州。还有一次,李存勖屯兵朝城,后梁几路大军合围压境,而李存勖却粮草匮乏,难以支撑,于是召集诸将开会研究。结果大家都认为应该退兵求和,但李存勖听了十分不悦:“如此,吾无葬地也。”随后,他单独找部将郭崇韬商量,郭崇韬则建议,部署一些兵将留守朝城,由李存勖亲率精兵“长驱入汴,彼城中既空虚,必望风自溃”,并说这个主意他曾经和康延孝仔细商量过。李存勖欣然同意,果然取胜。毛泽东读到这些事,批道:“康延孝之谋,李存勖之断,郭崇韬之助,此三人者,可谓识时务之俊杰。”“已成摧枯之势,犹献退兵之谋,世局往往有如此者。此时审机独断,往往成功。”

  从李存勖灭后梁和毛泽东的批语看,有四点值得思考:一是决策之前,李存勖总是主动谋于人,一谋不行,换一个范围再谋。此为多谋、善谋。二是谋于人但并不被别人的意见牵着走,自己胸中已有基本的判断和方向,因此他没有采纳诸将退兵求和的主张。此为能断、善断的前提。三是郭崇韬、康延孝的高明之处,是不被表面困难所吓倒,看出不利形势背后潜藏的机会,提出精兵奔袭之策,一举扭转困局,属大智大谋。四是李存勖在关键时刻善于“审机独断”,凸显出作为团队核心人物的决策魄力。以上四点,比较具体地展示了“出主意”的领导方法和谋断过程。

  最重要的出主意,当然是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对主政者而言,尤其如此。西汉初年,刘邦、萧何推行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等政策,是符合大乱之后迅速稳定局势的聪明选择。继任者曹参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他能够确认这条路线,并且不顾非议坚持下来。正是“萧规曹随”,打下了“文景之治”的基础。此后汉武帝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改行儒法并用实际上以法家之术为主的执政方略。他的孙子汉宣帝继续加以坚持,但汉宣帝时的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却劝宣帝改变这一执政方略,多用儒生,以行德教仁柔之道。宣帝很不高兴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由此骂道:“乱我家者,太子也!”毛泽东很注意汉宣帝父子的这场争论。1957年6月

  他同吴冷西等人谈话时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不失为鼎盛之世。前汉自元帝始即每况愈下。元帝好儒学,摒斥名、法,抛弃他父亲的一套统治方法,他父亲骂他,“乱我家者,太子也”。1966年3月,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再次提到这一点。西汉一代,也确实是从汉元帝手上出现衰变的。由此看出,执政者能否确定和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主意”、大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盛衰。

  再说“用干部”。

  汉宣帝父子关于执政路线的争论,事实上已经涉及“出主意”与“用干部”的密切关联:只是行德教仁柔之道,必然要多用甚至全用儒生治国;以霸王道杂之,自然要儒法之士并用甚至多用名法之士。对二者的关系,毛泽东1938年有过另一种提纲挈领的表述:“如果是贤明皇帝,就会是忠臣当朝,用人在贤;如果是昏君,必有奸臣当朝,用人在亲,狐群狗党,弄得一塌糊涂。中国历朝以来的组织路线,即干部政策,都是随着政治路线改变的。”用干部的关键,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贯彻实施既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句名言,道出此中真谛。提出正确的主意后,用什么人来实施这个“主意”,是用赞成者还是用不赞成者或者模棱两可者或者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根本就糊里糊涂者,结果会大不一样。

  刘备集团用关羽驻守荆州,就是一个教训。

  诸葛亮为关羽定的方针是“北拒曹操,东联孙吴”,但关羽无论是在性格气度上还是思想认识上,都不足以担此大任。他好意气用事,一会儿吵着要入川同马超比试武艺,一会儿又不愿同“老卒”黄忠为伍受封“五虎上将”。在内部闹闹倒也罢了,要命的是他把这种狭隘意识用在对待孙吴集团的态度上面。孙权派人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此举很吻合联吴抗曹方针,关羽却破口大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甚至威胁要斩杀来使。如此不顾大局,怎能不促使孙刘联盟瓦解,失守荆州?对此,毛泽东在多种场合说道: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误,他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荆州这个根据地。还说: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用关羽守荆州固然是一个失误,但总体上,毛泽东认为刘备集团在用干部的问题上也不是乏善可陈。1957年3月,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讲:“尽管刘备比曹操见事略迟,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年7月在上海干部会议上又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1960年12月在同薄一波谈话时,毛泽东还称道刘备入川时的干部政策,说:你们北方人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势单力薄的刘备集团能闯出一番局面,确与纳人用人政策有关。但刘备死后,诸葛亮在识人用人上却失误多多。马谡失守街亭即是一例。马谡是智囊型人才,刘备生前曾说他有些夸夸其谈,适宜放在帷幄之中使用,诸葛亮却偏偏放他出去做领兵主将,结果是害了他。诸葛亮晚年也没有培养出什么人才,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姜维,终因在蜀国干部队伍中缺乏根底,难以大展其才。反观孙权集团,毛泽东认为其用干部的特点是善于拔识和培养人才,经常举的例子,是赤壁大战时让“共青团员”周瑜挂帅,以及孙权劝吕蒙多读书,从而使吕蒙继周瑜之后成长为军事统帅等。

  在用干部的问题上,历史上同一个人也常有前贤后昏的现象发生。一时英武有成的梁武帝和唐明皇,便是此类典型。关于梁武帝,毛泽东读《南史》曾引唐朝罗隐的诗句批注:“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早期的梁武帝,政治头脑清楚,目标明确,也颇知军机,故帐下韦睿、曹景宗、陈庆之一班英才辈出。但其晚年却败得一塌糊涂,竟饿死于叛臣侯景的囚室。原因是他一心向佛,以“佛陀心肠”来实行政治领导,对亲

  贵大臣的种种不法恶行放纵宽容。其死前五年,大臣贺琛上书,希望梁武帝整肃那些作威作福的权臣贵族,而梁武帝却一一驳斥贺琛的劝谏,说自己一向痛恨昏聩,事事小心,还指责贺琛不应该同那些权臣贵族过不去。毛泽东在这些记载文句旁逐一圈点,批注说:“予智自雄,小人日进,良佐自远,以至灭亡,不亦宜乎?”“‘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梁武有焉。”“专听”、“独任”的用人之法,必然生奸成乱。梁朝的由盛而衰,根本原因是梁武帝执政后期不再有远大的进取目标,从“天地皆同力”到“英雄不自由”,也就势所必然了。

  唐明皇初登大位,于乱局之中澄清吏治,赏罚分明,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一班贤相,造就“开元盛世”。但在他执政的后期,却内由权奸李林甫、杨国忠当政,外纵边将安禄山、史思明骄横,终酿成“安史之乱”。所以毛泽东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小人日进,良佐自远”,并非“良佐”们不再有价值,而是领导者不再有胸怀,或者说胸怀变了,目标变了,主意变了。依然是毛泽东说的,“中国历朝以来的组织路线,即干部政策,都是随着政治路线改变的”。

  领导干部要正确树立“三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树立和坚持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成长,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更关系到我们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此,领导干部要化人民群众的重托为工作的责任,化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工作的目标,化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的追求,化人民群众的支持为工作的动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干出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人民群众检验的工作业绩。

  一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每个人都在从事自己的事业,也都有自己的事业观,对自己事业意义目的及与社会之关系进行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影响人的一生,判断正确,将引导自己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奉献智慧力量,能够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判断错误,则会使自己迷失方向,步入歧途,不仅毁了自己,也会给社会造成危害。作为领导干部,我们所处的工作岗位,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一种使命,因为我们的事业不是某一个的事业,而是人民的事业,是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事业的宗旨,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满不满意是我们能否干成事业、干成多大事业的标准。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淡化职业观,强化事业观,切实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事业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在促进地方发展,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二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没有不劳而获,也不可能"守株待兔"。领导干部是我们干事创业的"领路人"和"排头兵",工作中要做到时时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争创一流工作业绩。要具有超前谋划的思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划在先,才能有所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做到"知上情、明下情",善于站在全局去分析形势、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上级政策走向变化,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未雨绸缪,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把工作想在前,想成熟。要具有真抓实干的作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作风,敢于比别人吃更多苦、流更多汗、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讲困难讲实干,不讲条件讲发展,不讲得失讲奉献,视任命为使命,视权力为责任,在实干中比精神、在苦干中拼干劲、在大干中比速度,使工作推进力度越来越大、发展态势越来越好。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理念。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多沟通交流、多理解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攀比升迁快慢,不计较名利得失。一把手要思想开明、作风民主,有责多担、有利多让,当班长而不当家长,集民智而不搞"一言堂";副职要换位思考,主动分忧、主动解难,甘为人梯,主动而不越位。

  三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需要有政绩,但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不是为了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人民群众检验的真业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质上是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坚决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坚决抵制那些说得多、实干少,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思想浮躁、急功近利,热衷于"轰动效应",挖空心思琢磨花花点子,大搞"泡沫政绩"的行为。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能做简单的数字游戏,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切实树立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的理念。(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书记)

  新时期领导干部党性和党性锻炼的重点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艰巨任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鉴于新时期新任务新环境的新要求,和新形势下党性锻炼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市场经济的意识、能力和水平。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发动和推动的一场巨大社会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这场变革的意义绝不亚于新中国的创建和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因为那时的革命和建设尚有苏联模式可资借鉴,而现时的改革开放则史无前例。一位日本学者讲:迄今为止,世界上既有市场经济与私有制结合成功的范例,也有计划经济与公有制结合成功的典型,但还没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结合成功的经验,如果中国的改革成功,就应获诺贝尔奖。足见这场改革的艰难和意义的重大。

  所谓市场经济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就是要更多地学会和善于运用价值规律、竞争法则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会和善于运用矛盾去促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减少和克服过去那种总是用绝对平等平均的理念和简单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努力减少和克服那种总是希望没有矛盾和消灭矛盾的思维和做法,让社会各个方面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于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来说,还要积极地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第二,要不断增强和提高法治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说,市场经济都必然是必须是法治经济。所谓法治意识、能力和水平,就是要更多地学会和善于运用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去规范调节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处理各种各类的问题,逐步减少和克服那种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口头,以文件代替法律、靠指示批示解决问题,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和问题。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在自觉主动适应依法治国要求的同时,还要积极地促进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这是党和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

  11责任。

  第三,要不断增强和提高民主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所谓民主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真正确立主权在民的观念,这不仅是西方政治学的思想观点,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所谓民主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就是要努力学会并善于运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亦此亦彼、沟通协商、双赢共赢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努力克服和纠正过去那种非公即私、非社即资、非红即黑、非此即彼、水火不容、批判斗争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特别是要防止把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演变为党包办和取代人民当家作主,自觉努力将自己从救世主大救星的地位回归到领路人组织者的角色。只有真正从思想上弄懂弄通和接受了“权为民所有”的理论,才能自觉地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贯穿落实到位。

  第四,要不断增强和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打破旧法规和不断建立完善新法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旧法规不灵,新法规空缺,管理无序、行为失据的情况。由此导致每个干部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干部,既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和巨大的社会责任,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腐蚀,与此同时的法制缺失与无奈,迫使每个干部必须依靠自身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坚定,去抵御战胜各种危机和风险。否则,就会一失足而千古恨。实践证明:不垮不倒,是每个领导干部事业发展的根基,家庭幸福的基础。必须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第五,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开拓创新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能人经济。它为有知识、有信息、有能力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和舞台。一方面,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严格按规矩办事;另一方面,它也号召鼓励各级领导干部要创造性的工作,要积极地参与竞争,大胆地开拓创新和创造,自觉地为部属营造开拓创新的氛围和舞台。遵纪守法和开拓创新有时是矛盾的,然而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机掌握好度。历史和实践证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终究难成大器;弃旧图新、开拓创造乃社会发展之规律,其成就终将永载史册。

  第六,要不断增强和提高现代型领导干部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所谓现代型领导干部,就是指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优秀的思想品德,同时还要视野开阔、风度良好。也就是说,既要有高智商,也要有高情商;既能工作也会娱乐,既会用制度管人管事,也会用情感凝聚激励人心;要善于将要求部属努力工作和关心集体,培养转变成为部属自觉地努力工作、主动关心集体;要使部属既敬畏领导者的权力,不得不服,更敬重领导者的能力人品,心悦诚服。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令人由衷佩服的领导干部。

  上述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各级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信不疑坚定不移的具体表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表现。其中,思想意识和观念是领导者能力、水平和作风的灵魂,是理想信念的实质内涵;而能力、水平和作风则是理想信念和思想意识、观念的外在表现。(作者系中央党校副局级组织员)

  12

相关热词搜索: 党员干部切实提高什么能力 党员干部 切实 能力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