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10篇

时间:2023-08-09 14:45:06  阅读:

篇一: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30|

  管理

  丨

  GHUANLI|?

  GUANL!

  ?管理

  >P30-33家园

  >P34-37靈I幼儿园区域活动管理的实践探索*金学英(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幼儿园)区域活动因可以满足幼儿个别化动中获取探索材料的经验、解决问题学习的需要,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好奇心和想会,而逐渐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象力等相关知识经验、能力品质,实要方式长期以来幼儿园对集体活动

  现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但的研究和探讨较多,忽视对区域活动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很少关的审议,使得区域活动价值发挥弱化注到活动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引领,由此,教师在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产教师很难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难以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导致区域看到幼儿的发展,更不知道如何支持活动目标难以落实。幼儿的发展。(三)

  区域活动材料选择随意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我今天去X

  X幼儿园参观,------------------------------■

  看到人家投放的这个区域材料很好

  (_)区域活动价值取向模糊玩,我们也来做。”“区域活动那么麻烦,实际效果这种情况在幼儿园是司空见惯

  还不如一次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师在外出学习参观中,通常观在访谈交流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流察其他幼儿园投放了哪些材料.哪些露出了这样的心声,教师虽然花费了材料是本幼儿园没有的,哪些材料幼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投放材料,却收效儿看起来很喜欢玩,参访回来便依葫甚微,而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投人小、芦両瓢,时不时增添一些新材料,却活动效果好。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区不考虑为什么要投放这些材料,这些域活动的价值认识不足,以活动结果材料是否符合本园幼儿的兴趣需要,作为活动评价的价值导向,并未意识这些材料可以支持幼儿的哪些发展。

  到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思维、意志品质、区域活动材料选择随意,缺少整体的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等发展的真正价思考和科学规划。值和意义,对于幼儿从中获得了什么、(四)

  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缺失发展了什么是模糊的。“幼儿教师做了那么多年,越来(二)区域活动目标不清晰越不会做了。”“区域活动要实现哪些目标?和有这样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这主题目标、关键经验是什么关系?”

  些老师中也不乏教龄很长的老教师。

  很多教师对此十分疑惑。区域活他们往往困惑于区域活动带来的诸多动的根本价值是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变化,不知道如何去设计和指导区域

  j二、曰教育幼教金刊131M活动。区域活动区别于集体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幼儿活动的自由自主等使得教师无法像集体教学活动那般得心应手。此外,区域活动也需要教师合理的规划和指导评价,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对“自由、自主”游戏精神的误读,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不敢指导,容易造成放任自流,失去了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基于这些问题和困境,经过相关的学习讨论和研究实践,我园逐步形成了“三级”“五步”的区域活动审议模式以及“三合”“三变”的区域活动实施原则,多角度、全方位地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区域管理模式,帮助教师走出区域活动的困境,保障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理上的缺陷,更有力地发挥了教师组织实施区域活动的主观能动性。1.三级控制管理。(1)

  园级:形成区域活动的基本框架。幼儿园以课程愿景为出发点,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归宿,以区域设置的原则为指导,形成班级活动区域构成的基本框架。我园的活动室一共有三种格局,因此,我们选取三套代表性的活动室,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区域设置的原则以及活动室的特点.进行了基础性的规划。在不断实践调整完善之后,初步形成了班级活动区域地图以及橱柜配置建议,包括橱柜名称、数量、用途等,即“样板房”,为各班区域活动环境规划提供参考。其他班级分别对应设置区域的榷架,构建有效的区域活动管理模式

  --------------------------------------—(一)“三级”“五步”的区域活动审议模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布局。■(2)

  年级:实现区域优化的动态管理。各年级在幼儿园活动区域构成的基本框架基础上,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各领域的发展要求,分为大、中、小三个年级组,具体研讨各区域的关键经验,并细分各个区域中的小主题,如益智区的“数形区”“测量区”“棋类牌类区”等,再如美工区的“工区域活动审议是一项系统T.程,需要规范管理和有效落实。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三级”“五步”的区域活动审议模式。“三级”即三级控制管理,“五步”即五步走路径,不仅有效解决了区域活动管

  32|

  管理"

  |

  GHUANLI|

  Wti

  k.具区”“材料区”

  “操作区”“展示区”等。在区域落实的过程中,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现场观察和问题讨论,着重解决区域活动落实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实现区域优化的动态管理。(3)班级:进行区域设置的个性创造。在年级组细化K域框架之后,各班教师分析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区域的个性创造3同时,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进一步拓展区域活动内容,以一个话题为线索,深人地挖掘活动价值通过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激发和驱动幼儿

  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建构关键经验,同时对环境和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及时觉察幼儿的需要,更新材料,新材料再次驱动幼儿进行探索,使区域活动螺旋式上升,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2.五步走路径。(1)第一步:主题目标解读和分解。每一个主题开展之前,年级组集体对主题目标进行审议,罗列哪些目标在集体教学中完成,哪些目标在区域活动中完成,这些目标分别在哪个区域中完成,可以通过怎样的形式来完成,能够设计哪些层次的活动等,在对主题目标解读的同时完成对主题目标的分解。(2)第二步:目标与区域关键经验嫁接=在学习各领域关键经验的基础上,对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关键经验进行梳理,明确每个学期每个阶段各个K域相关的关键经验。并在分解主题目标的基础上,将主题下的目标与七个活动K的关键经验相链接,这些关键经验的形成,有助于教师灵活地捕捉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促进幼儿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3)

  第三步:K域活动内容设计。各年级组在审议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位教师的研究专长和兴趣特长设计相关的区域活动,比如:有的教师对益智区研究比较多,有的教师则对美工区感兴趣,且美术功底好,分別安排设计相关的K域活动内容,形成区域活动的方案,并准备相关的操作材料。(4)

  第四步:区域活动组织实施:一个主题的区域方案全部完成以后,各班对拿到的方案和基础性材料进行调整和再加T.,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对区域活动方案进行再加T.、再创造。

  同时总结区域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年级组进行沙龙研讨,梳理出K域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5)第五步:区域活动方案再梳理一个主题活动全部结束之后,教师梳理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优化,改进区域活动方案,每个主题形成区域活动设计案例,每则案例包括活动名称、材料提供、预设玩法、指导策略,并辅以一些照片。

  一学期主题全部结束之后,将所有资料按要求整理并登记录人课程资源中心,便于资源库的建设和资源的共享。(二)“三合”

  “这”的区域活动实施原则和策略区域活动既需要科学的规划和预设,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我们遵循规范与创新结合、统一与灵活契合、幼儿园与家庭配合的“三合”原则,运用变单一为多元、变静态为动态、变预设为生成的“三变”策略,实现区域活动的动态发展。1.

  “三合”原则。(1)规范与创新结合。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教师以落实为主,没有太大的压力,而在开放、自主的区域活动中,却在管理方面无法得心应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在K域活动的管理中既有规范,又有创新。即规范总的区域框架,每个班都要有匕个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扮演区、生活区,每个区都要有规定数量的基础性材料:

  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区域活动,做到规范与创新相结合(2)统一与灵活契合。统一把握并严格保证K域活动开展的次数和时间,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区域活动方案,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3)幼儿园与家庭配合3区域活动也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支持.区域活动的j今曰教育■幼教金刊|33价值需要让广大家长知晓和理解。通过家长会、亲子受欣赏的同时观察发现风筝怎么做,大家一起收集所活动等多种途径,让家长理解区域活动的价值,鼓励需材料进行手工制作,不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家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内容的开发和实施。让区域活后展示完成的作品。在动态的过程中,幼儿的关键经动真正成为培养孩子、发展教师、修炼家长的行动。验不断得到碰撞和重组,学习能力和品质也得以进一2.“三变”策略。步发展。(1)变单一为多元。(3)变预设为生成。幼儿各领域关键经验的融合建构特点,决定了区区域活动既要重视预设,又要引导生成,实现“内

  域活动内容的设置、材料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都应由化发展目标——捕捉关键信息——生成适宜活动”三单一走向多元。同一关键经验,不同的内容设置;同

  步走的模式,在坚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过程中,满一内容设置,不同的材料选择;同一材料选择,不同足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各领域关键经验得以整合。

  的方法运用,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思考。如在预我们在区域活动中预设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发设美工区“春天的花”的主题中,围绕春天的花,有现”

  “我们的设计”等,从幼儿可视化的思维中去寻花的盆栽、照片、绘画、手工作品感受和欣赏,运用找活动生成的契机。如生活区的“换牙”,活动从幼水粉、油画棒、点画、吹画等不同方式绘画各种花,儿的谈话墙问题中生成,幼儿通过工具书、小视频等使用瓶盖、彩纸、树枝、毛线等不同材料制作不同的实现对换牙经验的建构。花等等。在形成区域活动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对区域(2)变静态为动态。活动的研究意识不断增强,班级区域环境不断优化,区域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调整和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水平也不断提高,教师基于目标、基的过程。每一个新增材料都能生发一系列活动,形成于观察来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关键经验的建一条活动的线索。区域活动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需构需要整体把握和融合,区域活动需要引发幼儿的深要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智慧。如美工区的“风筝真度学习,区域活动尤其需要教师的适宜指导。研究永有趣”,不再是由教师提供材料和示意图让幼儿模仿无止境,只有不断实践研究和调整优化,才能真正让着制作风筝,而是让幼儿寻找各种各样的风筝,在感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a

篇二: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幼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科研在幼儿园越来越被重视。通过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所以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不少幼儿园的办园策略。本文围绕以下问题,对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如何将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如何促进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能力的提高;如何增强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成效性。[关键词]幼儿园;教科研管理;探索;实践

  有的专家指出,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第一生产力,因此,如何搞好教科研工作,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将教科研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对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即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结合本园教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点谈幼儿园教科研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如何将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一)团队的组建

  对于尝试课题研究的幼儿园来说,团队的组建非常重要,成立一个教科研团队是做好教科研工作的首要条件。园长为教科研的核心,引领课题的进程,教研组长为课题的具体实施负责人,各个年龄段的骨干教师参与,各个年龄段中选出能力强的老师作为带头人,带着本年龄段的老师们按照具体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进行课题研究。

  (二)制度的形成

  这里与其说是制度,不如说是约定。我们约定了以下内容:“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中园长职责”“教科研中教研组长职责”“教科研中老师职责”“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将教科研的成果跟教师的收入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叙事的评比活动,对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大大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三)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形成的组织与管理

  要结合现状,科学选题,一个好的课题能够促进幼儿园的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选题方面,我们要选择当前幼儿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加以研究。这样的课题研究能够很好地突出时代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比如:目前区域游戏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幼儿园中比较热火。一个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做得好与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我们结合本园教师的现状——教师队伍比较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确定了第一个课题:《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的实践研究》。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教师在区域游戏的设计与指导两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个课题结题后,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园“以德为美、以美塑德”的办园理念,将第二个课题定位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礼仪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礼仪教育中的基本礼仪、交往礼仪、仪表仪态礼仪等融入我们的区域游戏中进行研究,我们的老师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认清课题研究的总目标,从而有计划地实施新课题的研究。

  2.规范的活动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教科研过程的规范化,对于教科研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科研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实践,探索出适合我们的“定——查”结合的过程组织管理模式,固定课题负责人和研究人员,以确保课题研究的一致性,同时要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以及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题的实施者撰写课题研究的计划、总结。每个活动开展前撰写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收集过程性资料,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小结,将一套材料归档。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遇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保证课题顺利有效进行,以免走更多弯路。我们重视同伴间的相互检查,给予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的机会。比如在区域游戏相关的课题中,我们有计划地组织班级区域游戏观摩活动、教师自制材料评比活动,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亲子自制游戏材料。通过一系列的互评互比、互查,促进教科研工作的不断进展。

  3.规范的材料收集的组织与管理

  材料能够记录我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材料既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足迹。我园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料的管理,探索设计了一系列的记录表:研讨活动记录表、课题研究教案、课题研究观察记录、幼儿游戏情况记录表。对于一些活动的资料,我们以进行方案——活动实录——总结——过程性资料的形式来归档。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将一些活动实录刻录光盘进行存档,便于直观、形象的展示。

  二、如何促进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能力的提高

  (一)切实有效的工作指导

  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能力需要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不断完善自己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进而提高教科研能力。那么作为教科研的管理者来说,应该如何对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工作指导呢?我们也进行了策略的探索与研究,并且对不同教师的要求、训练的重点不同:对新教师反复训练,反复教育;对于老教师,要求他们对每次活动认真观察,做好记录,辅导他们撰写好阶段工作计划、总结;对于能力比较强的老师,要求他们对活动要进行反思性的评价,总结每个活动的优点与不足,进而促进各个活动朝着更加优异的方向发展;对于骨干教师,则要求其撰写活动方案、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制定适合的个人课题,为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指导的形式与方式多样化

  引导教师把被动的课题研究转变成自觉、自发的行为,鼓励教师自觉地学习,积极主动借阅各类杂志,了解前沿的信息,教师对理论了解得多了,做课题的积极性也就有了。教师定期撰写教育摘抄、教育随笔,写得好的文章在集体会议中进行分享,促进更多老师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教师们相互探索,相互提问的机会,每周课题组的成员都会坐到一起,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的发挥,引导教师大胆地把自己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同伴一起解决,在无形中锻炼了教师敢问、敢说的能力。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作为教科研的管理组,要对教师的个人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些个人课题的范围太大,不利于收集资料,不利于课题的开展。比如:某一位小班老师撰写的个人课题是“幼儿园益智游戏设计与指导策略研究”。该老师所在的年级是小班,所以幼儿园这个概念对其来说,范围有点大,不利于资料的收集、活动的开展;同时,益智游戏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定位到某一种适合小班年龄段的益智游戏进行研究。我们建议这位老师将个人课题定为“幼儿园小班迷宫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策略的研究”,这样便于其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三、如何增强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成效性

  (一)制定各种激励制度

  教科研工作中,教师的积极性不够高,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如:有针对性地开展园级论文、案例、自制材料等活动的评比活动,制定详细方案,给成绩突出的老师颁发奖状、奖品;将教师的优秀论文、案例等报送各级、各类评比中进行参评。这样做,大大激发了教师教科研的热情,有效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引导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园长要有研究能力、研究意识,应该开拓视野,有强烈的教科研意识,站在幼教改革的前沿,这样才能够引起老师们对教科研工作的重视。

  引导教师认识教科研工作与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认识不到教科研工作对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在工作中,有些教科研能力强的老师教学能力一般,而有些教学能力强的老教师,则教科研能力不足;还有些教师认为教科研对教师个人成长没有多大的帮助。因此,需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科研工作与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教科研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通过教科研方面的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在实践中让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教科研经验,不断探索规律,使教师更加优秀。通过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进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

  总之,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只有立足于本园教科研的实际,把握好幼教前沿信息,带领教师在教科研道路上脚踏实地地前进,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在以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探索与研究,总结更好的教科研管理方法,使得教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燕.幼儿园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页

篇三: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各科知识都在急速生长,知识的淘汰率和陈旧率非常高,因此,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了多久就不行了。一个世界以前,如果一个人中学毕业,他的知识可能够一辈子使用,而现在不同了,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如果5年内没有输入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可能已经陈旧一半了,甚至更多,这也正是“终身学习”这一口号的提出的历史背景,现在人们已经对构件学习的社会的必要性达成了公式,教师教师教育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到一个日程

  目录

  导言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社会?家庭?儿童?幼儿园

  二、社会与儿童?教师与学前教育学

  三、对传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反思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对幼儿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状态的分析

  (二)以幼儿教师为主体建构幼儿园教育学的现实性

  分析

  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中的基本理念之重构

  一、基本理念

  (一)儿重观

  (二)学习过程观与幼儿学习观

  (三)教育观与幼儿园教育观

  (四)课程观与幼儿园课程观

  二、教育情境

  (一)教育情境的形成(二)对教育情境的教育学分析

  三、教育时机

  (一)对教育时机的描述

  (二)教育时机――幼儿园教育学的关键概念之一

  四、教育机智

  (一)什么是教育机智

  (二)教育机智的体现

  (三)教师教育机智产生的条件

  (四)教育机智的修炼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运行条件分析与优化

  一、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实际影响力

  (二)幼儿教师应确立的教师观

  (三)对幼儿教师创造性发展的建议

  (四)迈向“专家型”教师

  二、幼儿

  (一)幼儿对教师的影响

  (二)幼儿影响教师的方式

  三、管理

  (一)管理工作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实际影响

  (二)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建议

  四、环境

  (一)对环境作用的诠释

  (二)幼儿喜欢的环境特点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四)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作用与营造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策略

  一、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策略

  (一)观察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二)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方法与类型

  (四)观察的步骤

  二、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导入的一般策略

  (二)掀起高潮的一般策略

  (三)结束的一般策略

  (四)把握活动节奏的一般策略

  三、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

  (一)方法策略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二)最优化教学策略具备的条件

  四、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的使用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使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策略的基本类型

  五、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非语言策略

  第四章

  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与分类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三)“课”与“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包含随机教育)的指导策略

  (二)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集体活动、全园

  活动的指导策略

  (三)室内活动、户外活动、园外活动的指导策略

  (四)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五)阅读活动、游戏活动、探索活动、交往活动的指导策略

  (六)生活环节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策略

  一、教育活动评价概说

  (一)教育活动评价是什么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观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甄别功能

  (三)教育功能

  三、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生态性原则

  (三)评价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融合互动原则

  (四)分类性原则

  (五)互动性原则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教育活动设计的评价

  (二)对活动开展过程的评价

  (三)对活动效果的评价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发展评价

  (一)对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六、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评价

  (一)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方法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游戏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培训

  幼儿园游戏

  游戏的概念:什么是游戏?在英文中,游戏做为名词出现时一般使用Game,而做为动词使用时则往往用play。早在宋·《教战守》一文中,苏轼就有“游戏酒食”一词,本意为“嬉戏”的意思。

  柏拉图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斯多德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并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拉夫.科斯特的游戏定义

  (拉夫.科斯特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胡氏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种自愿参加,介于信与不信之间有意识的自欺,并映射现实生活跨入了一种短暂但却完全由其主宰的,在某一种时空限制内演出的活动或活动领域。

  辞海定义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幼儿游戏是一种处于自然发展过程中的现象。由于活动是依据幼儿的兴趣和愿望自主发生的,游戏的发展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幼儿园游戏则是在教育目标的宏观关照下,由教师组织开展的幼儿游戏。

  从幼儿游戏到幼儿园游戏,是将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纳入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幼儿发展的大背景中,这一转化过程中,幼儿的游戏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教师创设活动区的区域游戏和以幼儿获得经验为主的、又有明确教育内容的主题游戏等,这三种游戏形式往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共生。

  (1)都是幼儿自愿发起的活动

  年幼时最先出现的游戏是创造了许多看不见的、想象性的伙伴,并把这些伙伴作为玩耍的对象,一个儿童可以扮演成妈妈、老师、警察等。游戏的乐趣在于模仿他人、扮演其他人的角色。随着年龄的逐步长大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游戏的兴趣在于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规则在游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这些游戏都让他们感到“开心”、“好玩”。

  (2)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

  在游戏中玩什么、怎么玩、需要什么材料、在什么地点、和哪些

  人玩等,都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充分地体验游戏带来的愉快和乐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这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3)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

  在成人看来,儿童的游戏是杂乱无章的。但在儿童游戏的世界里,它们是有序的。一个封闭的空间时常被他们标示出来,物上的或是观念上的,都从日常生活中被圈化出来。在这个空间里,游戏举行、规则通行。游戏一旦结束,幼儿立即会回到现实。儿童并不仅仅是玩,他们就生活在游戏中,作为生活,他们的游戏有着极大的灵活性,是随时随地,超越时空的。儿童就是游戏,通过游戏,他们建立起通向未知的道路,通向此时此地以外的领域。

  游戏的分类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

  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3)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上述几种分类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的还是第一种,这种分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

  戏、体育游戏。这种分类的方法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是有利的,对于教师的具体操作也是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各种游戏。但它同时也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造成许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类游戏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区别

  创造性游戏其自由玩耍的意思与英文“play”意思相似,有规则游戏其有组织的意思与英文“game”相似。而“play”与“game”二者在词义上是有区别的。作为名词前者表示“玩耍”、“娱乐”、“轻松愉快”等意思;后者表示“游戏”、“比赛”、“遵守规则”、“照章行事”等意思。作为动词前者表示“玩”、“扮演”、“轻快移动”、“不规则的自娱自乐”、“秘密行事”等意思;后者表示“赌博”、“投机”、“碰运气”、“追求共同目标”等意思。由此可见:创造性游戏的本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它强调的是自娱自乐;有规则游戏的本意是遵守规则的游戏、追求共同目标的比赛,它强调的是整体的相互关联。因此,为了区分的方便,我们可以将创造性游戏称做玩耍游戏(也有称之为纯游戏),将有规则游戏称做规则游戏或竞赛游戏。

  从游戏的态度倾向来看,玩耍游戏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娱自乐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享受过程体验,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角色间只是简单的系列而没有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儿童可以一会儿这样玩、一会儿那样玩,一个角色不参加并不会影响玩耍游戏的进行。规则游戏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方式,参与者形成一个整体,必须采取别人的态度,并允许其他人的态度来决定将要做的、与某种共同目的有关的事情;规则游戏则可能会因为缺乏一个人而无法进行下去。

  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所反映的经验是零散的,是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别人经验的模仿和学习,是一种将外在经验逐步内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例如:儿童玩“娃娃家”、“医院”、“戏院”等游戏都是对这些主题角色的模仿。以角色的方式来玩耍,在模仿学习中内化经验,把自己想象成社会生活的成员。儿童在规则游戏

  中所运用的经验是他自己的经验,是已经内化为儿童自身经验体系中的经验。例如:儿童玩“跳房子”、“捉迷藏”、“玩泥沙”等游戏规则必须以他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否则游戏无法玩下去。

  从游戏规则的角度来看,玩耍游戏的规则是隐性的、多元化的,采纳不同的规则会导致不同的游戏行为发生。而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游戏者必须接纳同一个规则,游戏才能继续进行。

  从儿童人格发展来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是模仿别人,没有自己明确的性格,也没有明确的人格。而规则游戏是使有组织的人格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情景,儿童完全在于自己的经验之中,自己特有的性格在游戏中逐渐显现。

  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联系

  在儿童看来游戏就是一个整体,并无什么区别,要是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只是名称和玩法的不同。例如:“过家家”、“跳房子”、“猜谜语”、“搭房子”是游戏的共同组成部分。就好比不同类别的人,他们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具有人的属性。

  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运用

  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类型是不同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指出:0~2岁儿童的游戏是练习性游戏,儿童“动”即“乐”;随着表象的发展,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象征性游戏;同时随着儿童的逐步社会化,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规则游戏;有少部分向着真正的适应发展,变成了严肃的工作。2~7岁儿童的游戏主要是象征性游戏,其中4岁以后的儿童由于思维及能力的发展,象征性游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皮亚杰认为结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向非游戏活动的过渡,它最初包括有象征性的成分,以后逐渐变成真正的智力活动。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幼儿园(3~6岁)的游戏应该有年龄划分,小班及中班前期的游戏应该以玩耍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特点及需要,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开始逐渐增加结构游戏及规则游戏的成分,以满足幼儿智力及体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的情况,不能盲目照搬,或以偏概全。

  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材料是全面的游戏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组织游戏时,不同的游戏主题及材料应该是同时存在于幼儿的视野之中,以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及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幼儿游戏的主题是和他们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主题基本上都与他们生活的经验紧密联系,大部分主题是相同的,但所反映的内容情节则是有年龄层次的,大致体现了从玩耍游戏向规则游戏过渡的规律。因此,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注意给年幼的孩子以提供成型玩具为主,适当提供一点半成型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玩具的种类和半成型玩具的数量。教师不应该人为地增加或限制幼儿游戏的主题及内容,而是应该通过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

  教学游戏是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利用游戏的形式创编的游戏。它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幼儿复习巩固的结果,游戏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幼儿,做游戏是满足教师的愿望,而不是幼儿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并不能体验到轻松和快乐。因此,教学游戏实际上只能是教学手段,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初步体现。教学游戏和规则游戏是不同的,教学游戏没有体现游戏的特征,尽管教师在组织游戏中一再强调规则,但规则是教师外加给幼儿的,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改变的。幼儿在游戏中即使出现了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但并没有对游戏造成什么影响,幼儿也并不能体验到违反规则的不良后果,建立不起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也无法将其内化成自身的需要,它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因此,我们不能以为安排了几个教学游戏,让孩子在那里安静地操作,就是给幼儿提供了游戏的机会。

  每一类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各有特殊的作用,幼儿园在安排游戏时不能偏废,这谁都没有疑义。但问题产生于幼儿园增加了区角活动时间以后,各类游戏时间的安排很难周全。

  有的幼儿园大班以结构游戏为主,几乎不安排角色游戏,中班各半,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等等。

  我们认为,游戏的分类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自然状态下儿童游戏时不以类型命名,他们会说,“我们玩过家家吧”(是我们将之归为

  角色游戏),“我们来搭积木吧”(是我们将之归为结构游戏),“我们来打弹子,来跳房子吧”,(是我们将之概括为规则游戏),“我们来猜谜语吧”(我们将之概括为智力游戏),“我们来玩《三只羊》吧,”(归为表演游戏)。对游戏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有助于我们看懂孩子游戏行为背后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指导孩子游戏时的不同技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通过分类让幼儿在同一个时间里玩同一种游戏。幼儿对游戏的类型同样是有选择的。更何况许多时候各种类型的游戏行为是混合在同一次活动中的,只不过可能以某一种游戏行为为主。如运动性游戏、结构游戏、玩沙玩水中都会有角色扮演行为,角色游戏中也会有搭建构造行为。分类过于绝对,既不尊重幼儿的选择,也不利于教师综合地观察和判断幼儿的游戏行为。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认为要真正使游戏成为幼儿自主的活动,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可选择性的环境”,游戏环境的可选择性原则在于:诱发各类经验---多种类别;适合不同水平---不同难度;刺激多种玩法---多功能性;满足个体需要---自由度(允许玩具种类的自由搭配、允许材料功能的自由转换);

  我们认为提供各种材料,结构的、主题角色的、科学探索的、美术手工的、玩沙玩水的,给一个较长时间的自由活动,任孩子自行选择,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幼儿游戏类型的倾向性和游戏水平。这既不偏废任何一种游戏,也达到了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在材料运用的转换中也有利于幼儿发展。

  区角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性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这种区角活动究竟是有目的的学习还是游戏呢?问题的提出主要是源自幼儿园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对一日活动的安排。认为区角活动就是游戏的幼儿园,就不再更多的安排其他游戏时间了,认为区角活动是孩子的自主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活动目标的达成时间不是强制的,那也就等于是孩子在游戏了;但反对的意见指出,区角活动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幼儿的活动虽然是个体自选的,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规

  定的,孩子的自主性很有限,有的内容甚至是很枯燥的,这不能算是自主游戏,所以除了区角活动以外,另外还应该保证自主游戏的时间。

  当我们深入幼儿园具体去调查活动区的计划时,发现除了区角的名称大同小异以外,很多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幼儿园的区角安排目标很明确,材料的投放以层层递进的目标为依据,大都是有操作的规范的,材料以高结构的为主,玩法是固定的,隐含着教育要求,教师的指导和观察也是根据这些要求进行的。有的幼儿园在语言、科学、益智、美工区开设的同时设有表演、结构、社会区,前者是比较倾向于高结构化的(一种材料一种玩法,是否完成材料规定的玩法都有记录)、或较结构化的(规定了可能的几种玩法,允许探索新的玩法),后三个区角的材料是倾向于开放的、低结构的,即没有固定的玩法;也有的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完全是开放的,所有的区角材料都是低结构的,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师不作预设玩法的评价,允许孩子跨区域使用材料,任意进行材料种类的搭配,进行想象性表现。

  显然,以上虽然都是以区角形式出现的活动,由于材料提供方式的不同,允许孩子使用材料的自由程度不同,活动的性质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学习还是游戏,即是教学(分组教学、教学延伸),或是自主探索活动还是游戏,就看教师的设置活动区的出发点。定位于教学,那目标的达成是明确的,材料的提供目的性很强,如何使用材料有明确的要求,教师比较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定位在自主性探索活动的话(如长宁实验幼儿园),那区角的目标也是明确的,但达成的途径是有多种可能的,老师在提供材料时只是做了预先的估计,每种可能都由幼儿自己发现,教师关注的是预设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多种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定位在游戏上,则区角没有明确目标,只有活动的大致范围,由活动区的名称所规定,而且名称只限定了老师投放材料的方向,不限定孩子活动的类型,孩子的活动更多地是想象性的表现。教师更关注的是孩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这些使用方式客观上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因为老师不对材料的使用或玩法有过任何规定。

  至于哪一种定位更好,这没有绝对的评价,因为这样的定位是根

  据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情况来决定的。比如某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集体教学占了一定的比重,那么他们的区角活动就完全应该定位于游戏了。而有的幼儿园根本就是以区角活动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的,减少了集体教学,那么区角活动定位于教学的延伸是有价值的,不过定位于教学则还应该再给孩子游戏的时间。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对活动区的安排和材料的投放上,更加有意识多了,在安排区角时,首先根据自己幼儿园课程的需要给予功能定位,根据功能定位投放材料和确定指导要求。甚至有的幼儿园利用同样的区角,在不同的时间里,作不同的活动性质的定位,空间不变,只是对材料的投放和使用要求作出变化。

  以上是对近年来在幼儿园游戏方面研究情况的概述,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儿童观指导下,幼儿园游戏的实践和研究正在越来越深入,教师们深深地体会:在游戏观察中重新认识了孩子,在游戏研究中真正理解了发展,在游戏的实践和思考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素养。

  农村幼儿园游戏方式

  以外带内”的回归自然游戏方式。回归自然游戏是指幼儿在特定的环境、材料刺激下,自然发生的情境游戏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可以说,—些乡镇、农村幼儿园具有良好的游戏条件。那里的环境真实自然,小河、树林、田埂、小山坡等都是开展游戏的好地方;各种花草、种子、秸杆、外壳、泥沙、石子等活动材料随手可得;编、扎、搓、染、摆、搭、砌等活动内容极富创造性;经济落后区域的幼儿园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挖掘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弥补游戏材料的不足,创造出丰富的游戏环境与条件。

  “以旧带新”的民间传统游戏方式。民间传统游戏的最大特点是材料简单,就地可取,灵活性、自由度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如运动性游戏: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跑垒、捉迷藏等;益智性游戏:跳棋、五子棋、闯关棋、七巧板、拼图、猜画迷等;技能性游戏:翻绳、弹球、打三角、打瓦、摈牌、挑棍、抓羊骨头等;情节性游戏:“我是小小

  木头人”“老狼,几点了”“丢手绢”“我们邀请一个人”“老鹰捉小鸡”等。这些游戏因其具有强烈的兴趣性、竞争性和无限的再造性而深受幼儿喜爱。传统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健体、益智,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缓解园舍小、场地窄、幼教经费短缺的矛盾。当然,传统游戏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因而需要不断加强对传统游戏活动的收集整理、开发和改造,如增加游戏的难度,变换游戏的情节,改编游戏中的歌谣等,并与其他游戏活动形式紧密结合,如此才会产生更佳的活动效果。

  第三篇: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理论与实践

  1、魏书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其教育管理思想核心是民主科学。

  2、为提高学生自学语文能力,魏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从时间到空间,从小事到大事,最后确定不能放弃的实事共6类34件。一是每人每天必做的写作业、写日记、口头作文等6件事;二是每天按学号轮流做的3件事,如办日报,抄名人名言、警句等;三是每周做一次的3件事,如练字、练歌、文学欣赏等;四是每学期必须做的9件事,如出考试题,写教材分析、写作文、重温知识结构图等;五是规定了不定期的6件事,如读课外书、郊游、学法介绍等;六是渗透语文教学之中的7件事,如写学习病历、三结合学习语文、体育训练等。

  3、各学科书面练习共完成多少页,复习和预习的任务量最好都落实在数字上,具体一些,执行起来操作性强。

  4、盘锦教育博客网

  5、魏书生的班级里班长就有三位,一位是常务班长、一位是值日班长,另一位是值周班长。

  常务班长,其实就相当于一位班主任。班级的纪律、卫生、出勤、学习、体育、劳动、身体比赛、社会服务等都由他来负责。值日班长,按学号轮流,每人都要当,轮到谁,便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任。每天10条职责:

  1.负责记载当天的出缺席情况,及时在班级日报上登载,对迟到

  的同学提出批评,予以批评处罚。2.维护自习课纪律,对自习课说话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自习课有准假权。

  3.维护课间纪律,及时发现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至在走廊打闹的行为,在“无声日”期间,对课间在教室说话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

  4.领导两名班级同学搞好班级卫生,每天早午晚各拖地一次。及时发现地面上的碎纸,谁的座位底下谁负责,及时征求值周学生对班级卫生的意见。

  5.协助体育委员,督促同学们认真做好课间操。

  6.督促同学们做好眼保健操,可协助生活委员发现眼保健操不认真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

  7.在任班长的前一天晚上放学后,选择一条对班级现状有针对性的格言,抄写在黑板的右侧。8.协助好体育委员组织好班级体操活动。

  9.在当天的12:00之前,将《班级日报》装订在班级的报夹子上,并在第二天《班级日报》上刊载自己在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

  10.当天学校若召开班主任会,则可代替班主任参加会议。值周班长,学生自愿报名,老师决定人选。值周班长向常务班长负责,可以指挥值日班长。

  6、魏书生常说: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7、魏书生教育管理的策略

  主人参与策略、新我扶植策略(坚持道德长跑:“把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生活的光明面”。坚持引导学生写日记)、助手推动策略、计划引领策略、制度规范策略、习惯推动策略(要求全市小学生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写一分钟日记,踏步一分钟,唱一分钟军歌,搞一分钟记忆力比赛,每天读一分钟世界文学名著或伟人传记,每天一分钟演讲)

  7、《盘锦市中小学课堂教学10项要求》

  ①教务处严格查课,不得出现漏课现象;严把备课关,备课簿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

  ②教学目标(包括作业)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③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

  ④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⑤教师讲授新课不得超过全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不得超过15分钟)

  ⑥学生课上违纪,要求课后处理。课堂上批评违纪学生不得超过20秒,避免矛盾激化,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⑦下课前,对授课内容(围绕重点)要有总结(师生均可)⑧针对学生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增加学生负担,杜绝惩罚性作业(力求作业的最佳量)

  ⑨下课后10分钟,和学生一起活动,听取学生意见,及时反馈

  ⑩每节课后在教案上总结一句话(成功或失败之处)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1、模式的构建

  ①基本思想

  ②模式内容:定向自学,释疑探究,互测自结

  此模式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三个阶段。

  ⑴自学阶段。“自学”指课前的预习和课上的自学,预习分全册预习、单元(章节)预习、一课(课前预习)三层次预习。课上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本和尝试答题,并消化理解梳理知识。此时,教师通过巡视、督查、询问、板演、争论等形式,最大限度掌握学情并加以归类,为“释疑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⑵导学阶段。针对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的障碍、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启发,合作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会的教不会的。老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评价、更正、补充、释疑,以“教”导“学”。“导”的内容:学生不懂之处。“导”的方法:引导互动,多向交流,做到“兵教兵”。教师要善导难点,善导关键,揭示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由知识化能力;“导”的重点是学困生,指导矫正学习,并课后及时辅导其达标。⑶测评阶段。围绕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

  层系作业,组织学生当堂互测自结,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确保高效学习,达到以测促学、以评促练的目的。引导学生善于对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总结,自测互测,自评互评,及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③操作程序

  此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六步,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⑴定向示标。上课伊始,教师必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较先进的教具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间1-2分钟。

  这个环节强调目标确定要依纲扣本,不过高要求,也不降低标准,目标要体现层次性,保证学困生学会,中等生学好,优等生学活。

  ⑵自学指导。自学前,教师用1分钟左右提出预习要求或思考题,即预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都要明确,让学生把握自学中的重难点。

  ⑶自学督查。明确要求后,学生带着任务开始高效率的自学,这是学生主体作用的中心环节。自学时间5-8分钟。此时教师要督查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⑷导学释疑。学生预习后,进入教师“导学”这一重要环节,时间12分钟左右。老师必须做到:明确“导”的内容---学生自学后不懂或不掌握的知识;明确“导”的要求----严格执行课标,不就题讲题,揭示由常式到变式,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明确“导”的方式---先“兵教兵”。后教师更正、补充或释疑。

  ⑸合作探究。一般性问题在导学释疑环节已得到解决,对于重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活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知识的探究要有梯度,由易到难,在保证中下等生学好的同时,又使优等生学活,得以拔高,满足求知欲望。这一环节3—5分钟。

  ⑹自主测评。帮助学生排除疑难问题,进入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达标验收。本环节15分钟左右。验收形式可采用口答、书面、电教手段等多种;验收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层次性;验收办法主要是学生自测互测,自评互评,通过反馈查缺补漏,通过自主评价让学生把已经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实施要求

  ①教师备课(课前)⑴学期初备课

  学校在每学期初要组织教师分学科、分年段,集中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⑵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前,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要集体研究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

  ⑶周备课

  教师上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同学科、同年段的教师周备课要集中研究。在备课目标的确定上,在自学内容和当堂训练内容的安排上,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⑷教务处要严把备课关,备课簿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

  ②学生预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做到三级预习⑴大预习,即对全册书的预习(寒暑假)

  ⑵中预习,即对单元(或章、节)的预习(双休日)⑶小预习,即课前预习(新课前)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各级预习的目标。

  ③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要精当实务。教师批要及时,要讲究实效。

  ④对课内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特别是对个别学困生要采取教师辅导与优秀生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做到《课堂教学10项要求》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密切结合起来。

  第四篇: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答案

  是非题

  1.任何性质的班级凝聚力都对班集体的发展具有健康的积极作用。

  ()(7分)得分7是否

  得分7是否

  得分72.学校的规定和要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7分)单选题1.保证班级教育管理活动实效性的是()。()(7分)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实施维得分7社会化职业化理想化条理化得分7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校风得分10“我是谁”“他是谁”“她是谁”“我和你是谁”2.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品德()的过程()(7分)3.班风是()的重要标志。()(7分)4.通俗地说同一性就是个体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10分)多选题

  1.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确立要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原则来制定。()(7分)得分7针对性整体性实效性可测性整分合整体育人实践锻炼全员参与得分7目标管理平行管理常规管理2.“开学四把火”的案例体现出教师运用了班级教育管理的()原理。()(7分)得分73.班级集体管理的主要形式有()。()(7分)民主管理

  4.()就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际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社会活动、劳动以及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身体体力行,体验实践的快乐而

  得分7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行为训练法的关键,就是把学生置于()中。()(7分)行为训练法个性锻炼

  实际锻炼意志锻炼得分7教育性单一性发展性

  多元化

  得分

  105.班级组织的特殊性体现在()、()和半自治性()(7分)6.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向()、由()向()发展的过程。()(1分)具体抽象低级高级得分10设计师、学习者咨询者、组织者研究者外交家、信息平台7.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有哪些角色特征()()(10分)《儿童异常行为分析与辅导(远程教育)》在线测试一

  判断题:

  儿童说谎行为属于学习障碍。(第一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焦虑是儿童常见异常行为表现之一。(第一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第一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第一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常常受挫的小孩容易产生退缩行为,所以教师要多采取鼓励手段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第四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躲避人群或生人,不合群是儿童退缩行为的表现之一。(第四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儿童品行障碍有时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第三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儿童多动症与品行障碍是没有区别的。(第三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儿童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一般会随年龄的增长自行消失。(第四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0教师要注意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个别辅导。(第二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儿童吮吸手指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均属正常行为。(第四章)(1分)

  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学习障碍一定是由学习方法不当引起的。(第二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注意力障碍的孩子一定是多动症。(第二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教育疗法是儿童异常行为的常规辅导方法之一。(第一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任性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第六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可减少孩子的恐惧感。(第五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学会自我调节放松是防治考试焦虑的方法之一。(第五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遗传因素与儿童孤独症无关。(第六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恐惧等于恐怖症。(第五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明显的外露性是儿童嫉妒心理与成年人嫉妒心理最主要的区别。(第六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溺爱是引起儿童暴怒发作的主要原因。(第五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孩子怯懦产生的原因与不正确的家教方式无关。(第六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说话不流畅现象。(第七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第七章)(1分)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获得分数:1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是没有区别的。(第七章)(1分)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获得分数:1第五篇: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题目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判断

  1.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①.学科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注重教材,学科体系。②.经验维度: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关注儿童的兴趣。③.计划维度:过分强调课程的预设。2.怎样判断一个目标是以教师角度来写还是幼儿角度来写?

  3.维果茨基理论:“最近发展区”、“鹰架教学”和“心理工具”。4.成熟理论:影响和重视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儿童的兴趣。

  5.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蒙台梭利。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尔。

  6.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采用的课程型方式是“审议”方式。课程审议是课程编制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7.布卢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的所有领域都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8.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更多用在艺术领域。

  9.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原则组织课程内容。

  10.瑞吉欧教育的课程生成: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课程理念

  儿童的自然发展

  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游戏多,低结构)(强调于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学业知识技能的获得(教学多,高结构)(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能力)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11.海伊∕斯科普课程:强调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创设兴趣区,给孩子主动学习兴趣,“49条关键经验”。

  12.凯米和德弗里斯的早期教育是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方案。

  13.光谱方案的理论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费尔德门——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

  14.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15.直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

  16.幼儿园课程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其最明显的差别

  表现在对教育对象不同。17.过程模式:斯坦豪斯提出

  18.幼儿园课程评价可用于三个方面:①.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

  ②.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③.对课程效果的评价。19.凯米的课程看作是将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的典范。

  20.蒙台梭利教育是以感官为核心。

  21.主题网:允许教师根据需要加以更改、增加或删除,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22.光谱方案:较为成功地解决知识、技能与一般能力,教师教学与儿童需要,个体与集体等的关系。

  23.目标游离评价算不上是一种完善的评价类型。

  例子:目标游离评价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可以用以下例子说明:某幼儿园领导与教职工认为本园的目标已基本达到,但未经外部人士的评价,故拟进行一项目标游离评价,邀请某幼教界权威人士,与其他幼儿园的园主任、教师、家长和某教育心理专家一起组成评价小组。在对该园目标并不了解的基础上(未听取有关目标的汇报),评价人员用三天时间连续观察机构的运行情况,与儿童、家长、教职工等谈话,审阅书面记录与材料。最后,根据所掌握的全部资料写出评价报告,向该幼儿园提供相当可观的有关该园工作情况的信息。该评价报告不仅肯定某些预定目标的成效与影响,而且指出一些未预料的积极或消极影响。24.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以从下到上(从民间到官方)的方式进行的。

  25.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最大区别:“发展—互

  26.瑞吉欧在活动档案记录中,强调记录幼儿的表现,不仅记录活动过程,而且也在活动结束后记录。

  27.可以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对象:园长、教师、家长、儿童以及教育行政人员。

  28.布朗芬伦纳生态系统中,小系统包括:家长、教师以及与儿童最为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教育系统: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

  29.能运用直线曲线是从幼儿角度表达的。

  二、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

  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3.方案教学的含义:指的是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4.发展适宜性的定义:一是基于对人类发展的研究,课程和教育要适宜儿童的年龄;二是基于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人格、学习方式和家庭背景,课程和教育要适宜儿童的个体差异。

  5.儿童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从这种课程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种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科,而是儿童,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为中心,而且内容可以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6.园本课程内涵:实质上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7.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8.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

  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三、简答题

  1.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认为编织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2.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从维果茨基的理论获得启示:①.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②.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③.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④.幼儿园课程还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3.在光谱方案中,选择这些活动的理由

  ①.能反映各种类型的智能;

  ②.在各个学习领域内,能强调和练习关键能力;

  ③.在有意义的背景中能与问题解决的技能有关;

  ④.能为教师提供有关为每个儿童准备适合的课程的信息。4.园本课程的特点

  ①.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

  ②.在课程权利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

  ③.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④.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与于联系

  区别:①.课程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②.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知识和技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而得到知识、态度和价值观。③.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联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①.在显性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隐性课程;②.隐性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化为显性课程。6.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影响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产生过相当的影响,并将进一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①.淡化课程目标的预设,强调儿童活动的过程;

  ②.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中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创造;

  ③.淡化根据客观标准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自我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这样一些指导思想和做法,与过程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7.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①.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能对材料和活动进行选择;

  ②.明确要求儿童运用某种方式决定计划和制定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找到和评判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通过提问、建议和环境设计,为儿童创造与其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关的关键经验的活动情景。8.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

  ①.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于他的日常生活;

  ②.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

  ③.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④.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

  ⑤.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

  四、论述题1.瑞吉欧

  1).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背景:

  ①.背景:

  瑞吉欧的悠久文化,政治传统,使瑞吉欧的市民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就早期教育不断开展的话,也得到当地市政的大力投资(享有12%的政府拨款)。社区的大家庭式环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合作与分享。

  ②.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杜威的进步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

  艾沙克斯的英国幼儿学校教育实践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

  ③.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皮亚杰理论对瑞吉欧教育体系产生最大的影响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2).瑞吉欧中的方案活动的特点:

  方案活动是瑞吉欧教育体系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①.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

  ②.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③.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3).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养育者和指导者;

  ②.在学习活动中,瑞吉欧的教师是儿童的共同建构者;

  ③.教师与儿童和家长之间处于互动关系。4).瑞吉欧教育的评价:

  涉及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各个主题,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对儿童,儿童期,早期教育机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教师的职业身份等问题的崭新的理解,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瑞吉欧,不同的文化背景孕有不同的教育实践,我们需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2.班克街(银行街)1).班克街理论基础:

  ①.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②.皮亚杰等一些研究兴趣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理论;

  ③.杜威等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理论2).班克街的早期教育法案的基本理念、:

  儿童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与其社会化过程是不可分离的,托幼机构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与家庭和社会其他机构分担对儿童教育的职责,它不应被看作是“学课”的地方。因此,教育的目标应依据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学业成就。3).课程要素:

  ①.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

  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

  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

  培养儿童的社会性;

  鼓励儿童的创造性。

  ②.班克街的早期教育内容:

  “社会学习”是该方案的核心

  ③.早期教育方案的实施方法:

  主题网和课程轮。④.评价:

  班克街长期主张更宽泛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是立足于理解儿童如何了解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理解。

  ⑤.教师的作用:

  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方面的作用/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作用

  ⑥.与家庭的共同工作:

  包括教师深入家庭以及家长参与教育机构工作等,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班克街家庭中心就是其中之一。⑦.对班克街教育方案评价:

  优点: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满足,鼓励儿童主动地参加活动。

  缺点:较少顾及儿童生活所处的文化背景。

  五、案例分析

  1.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经常出现的两大矛盾以及什么是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以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2).矛盾:

  第一个矛盾: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不符合孩子的兴趣。第二个矛盾: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课程教学程序,进度,重点与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不一样,不一致。

篇四: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一直是幼教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和核心课题。在课改的热潮中,存在着以下认识上的偏差:①拿来主义。一些幼儿园为了赶时髦,不假思索地全盘照搬,而忽视地域性、本土性;②盲从心理。人云亦云,导致课程频繁更换,教师无所适从;③急功近利,浮躁心理。有的幼儿园在转瞬间就有了所谓的“园本课程”。然而真正的“园本课程”应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在目标、领域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教育的均衡性。

  要想走出这些误区,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首先要具有清醒的头脑,把握课改的方向和脉搏。一套质量上乘的幼儿园课程,是课程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合作制定而成的。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他的工作是引领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已初具推广价值的文本课程,学会选择和补充有品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使课程和教育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合自己的教育对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下面,以我园的实践为例来说说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制定过程。

  一、课程审议前

  课程审议,这是我园一贯坚持的课程管理方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整合理念的引领下,我园启用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周兢老师编著的新教材《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虽然新教材灵活度较大,但在使用时存在着地域、周边环境等差别。所以,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前,采取先集体备课再回到个体反思的研讨方式,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每个主题实施前,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以年级组为合作单位分组进行课程审议。

  虽说课程审议在我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实际参与者少,经常是教研组长或一二位骨干教师唱主角,而多数教师只是以旁听者的身份参与,缺乏个人思考和见解。二是课程审议浮于表面,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安排,注重的是课案操作性强与否,而缺乏对课程资源深层次的审议与梳理。这就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园本化课程的建构。为此,我们以“课程审议表”为主线(课程审议表附后),对集体备课制度作了一些改革。

  为了避免课程审议中只有几个人发言的情况,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审议前预习教材,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并及时做好记录,供课程审议时一起交流探讨。在此,我们拟通过“我的问题”、“我的资源”、“环境预案”(见附表)三方面的填写来敦促教师做好审议前的准备。以此针对课案中存在的焦点问题及困惑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思想和经验,同时,把以往教学实践中好的经验与做法充实进来,汇集团体智慧。有了课程审议前的准备这一环节,教师在课程审议中自然“有话可谈”,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课程审议中

  (一)程序安排

  1.回顾总结上一主题,做好主题与主题间的衔接沟通。作为审议的开始环节,主要是围绕最近实施过的主题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如,各班比较成功的特色活动、班级环境亮点以及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疑难困惑问题,等等。

  2.分析当前主题背景,结合“课程审议表”所收集的问题展开研讨,寻求同伴援助,有目的地对一些活动进行修改。实施中,我们发现有些主题内容比较空洞,应予舍弃,或将几个活动加以合并;有些主题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扩充,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如根据现阶段幼儿对“神六”的关注,我们在

  “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中增加了“关注神六”系列活动;有些主题可自行设计,以往实践过的、操作性强的主题活动可穿插进来,如根据教师实践的结果,中班穿插了主题活动“变化的世界”,大班穿插的主题活动“有用的报纸”,从而把具有本园特色的教育资源充实进来,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收集整理教育资源,由教研组长协调分配,做好前期准备。由于我们使用的课程文本的配套图片、音像资料很少,虽然留给教师创造的空间,但也给教师们本已繁重的教学工作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使课程顺利开展,我们改变以往个别指派的分配式管理模式,在课程组长的统一调配下,各班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领取任务,共享教育资源。

  4.环境预案设计。各班在审视的基础上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与要求,进行环境预案的设计,通过丰富的主题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两位搭班教师共同商议、分工合作,轮流担任环境的主要设计者。通过填写环境预案,教师对整个主题环境作全局考虑,明确每个活动中需要积累的作品及资源,以做到计划在前、实施在后。

  (二)形式安排

  在课程审议的形式上,我们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搭班教师间的班内审议、班际审议、园际审议等等。就目前看,班际审议是最广泛的一种形式,除了上述所说的年级组之间的审议外,还有根据教师特长开展的某一教学领域的组内审议、基于课题研究的研究组内审议等。在审议中,我们更多地借助年级组之间的群体力量,即交互式的现场观摩开展反思研讨活动,既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又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目的。如大班年级组进行课程审议时,我们组织小班、中班教研组进行现场观摩;中班教研组开展活动时,组织小班、大班教研组进行观摩。如果在审议中碰到有困惑、有争议

  的问题,在本组内教师又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我们便寻求同伴的援助,请组外观摩教师参与进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通过循环式的交流互动,教师不断变换着角色,时而是组织者,时而是聆听者,时而是合,也加强了不同年龄阶段课程之间的衔接。以下是一则关于中班课程审议—主题活动“商店”中的案例片段。

  问题聚焦:活动“逛超市”中,在班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如何让幼儿体验用10元钱到超市进行购物?

  过程实录:

  教师A:外出参观涉及的安全因素较多,可采用游戏的方式,预先在活动室内布置场景,每样商品上标好价格,然后用制作的货币进行购物。

  教师B:游戏的形式固然很好,但有时游戏无法代替现实的生活,例如,商品上的商标、条形码的认识必须到实地参观后才有所认知。

  教师A:可采用分组的形式,把班内幼儿分成两大组,这样可以相应减少人数。

  教师B:采用分组的形式很好,虽说对教师而言工作量是增加了,但很好解决了人数问题,不过前面提到了安全问题,例如乘车、上电梯等,该如何解决?况且考虑了安全问题,教师能兼顾教育的内容吗?例如活动中的讲解、幼儿的记录等。

  组外援助:关于安全问题,教师可寻求家长援助,事先联系几位热心家长,最好是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教育目的及教育程序,便于活动中的管理和指导;关于指导问题,一方面让家长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为避免活动中指导的不足,教师可把活动的全过程拍摄下来,回来后再和幼儿一起进行回忆讲述,并让幼儿做有关记录。

  上述案例可见,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的经验由点滴、零碎逐渐趋向成熟、系统,并最终达成共识。在这样的研讨活动中,大家以开放的心态取长补短,以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一种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研究氛围正在我园日渐形成。

  三、课程审议后

  通过集体审议的群体反思后,教师最终还需回到个体反思。教师在课程审议后要对审议中所获得的经验、问题进行认真回顾和梳理,填写好课程审议表的“解决策略”一栏(见附表),进一步明晰问题,通过同伴援助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最终形成个人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各自的经验和视角出发把握教材,对教材进行深人研究。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环节进行深人修改,明确增减的理由,从而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备课管理上,我们根据不同层面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实行“全放权”、“半放权”、“部分放权”的管理策略,即年轻教师备详案,有经验的教师备简案,骨干教师精备一科,使年轻教师在训练中储备经验、崭露头角,骨干教师在钻研中游刃有余、凸显教学风格。

  不难看出,我们设计此“课程审议表”的初衷就是为了做好课程审议前、课程审议中、课程审议后三环节的落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建立起民主、平等的研讨、对话模式,建立起开放、互动的教科研管理体制。可以说,课程审议为教师营造了一个“相互支撑”的环境,通过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支持、沟通,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行为进行反思,促进其提高。

  每一套课程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关键在于幼儿园管理者要以从容的心态、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套课程,深入领会其

  特有的课程内涵,并坚持不懈地深入钻研,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课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最终实现园所的特色发展和教师个人风格的凸显。

篇五: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管理的有效思考与实践探索

  幼儿园是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是孩子们个性、智力、情感、社交能力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的管理对于孩子们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幼儿园管理呢?以下是一些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一、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孩子们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具体实践包括:

  1.培训与进修: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熟练应用。

  2.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的产出和创造,建立教师激励层次,加大对教师的激励和奖励,并定期进行评优、表彰等活动。

  3.实施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考核机制,对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离岗、晋升等依据。

  二、构建和谐舒适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除了是一个教育场所,更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成长,面向幼儿的空间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同时,贴心服务,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教育环境,具体实践包括:

  1.环境卫生:对幼儿园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加强病媒害虫防治,确保孩子们在卫生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2.艺术与文化: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素质和文化气息,根据幼儿特点,协同文化机构,提供和谐、快乐、有教育意义的多彩活动。

  3.体育活动: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小球游戏、健身操、游泳课等,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一个好的幼儿园管理制度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基础,也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和提高的前提和保障。惠及于无论是幼儿的家长还是其他管理人员和教师团队。具体实践包括:

  1.健全的制度: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制度,包括:校规、班规、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和行为准则,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与安全。

  2.教育测评: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测评机制,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开展常规教育测评,定期制定计划并行动。

  3.信息公开: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评估会等方式,向幼儿的家园通报幼儿园的教育教育和管理工作情况,收集家长反馈意见,并及时作出调整和反应,强化与家庭的信息沟通和互动。

  总之,有效的幼儿园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谐舒适的教育环境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以上三方面都需要一个幼儿园管理者的全面净觉和思考与实践探索。

篇六: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管理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班级管理则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总结,调整等环节,管理班级中的人,财,物,事。

  在幼儿园里,一个班级无疑就是一个“器官”,幼儿园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而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明确职责、营造氛围、沟通合作”三步,详述了幼儿园班级有效管理的三个方面,具体的阐述了班主任在班级中如何创造与班组成员、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和谐,促进班级工作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职责明确、沟通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孩子们所生活学习,依赖的班级体正是他们踏入社会起始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成长环境。幼儿园班级管理关系着幼儿的发展,关系着整体教育活动的进行,班级管理是否能有效运行,是幼儿能否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得到有益发展的重要条件。

  幼儿园班级管理对象主要涉及三类人员:保教人员、幼儿、家长。而此三种人员之间是否能够和谐发展并具凝聚力,也直接展示了班级的管理是否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一、三位一体、明确职责——创造班级保教人员之间的和谐

  曾有人这样说过:“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决定一些优秀的班组成员;一些优秀的班组成员决定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决定一

  个优秀的幼儿园。有此说在三位一体中,班主任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联系者和参与者,我认为对这个团队最重要的是用心关注。

  关注计划性。计划是保障班级有效管理的前提,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也能够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和量。在制定每学期的班级计划时,我们会针对上学期对每位幼儿多方面的评价及班级共性存在的问题来制定这学期的工作重点,如,班中的肥胖儿较多,及时控制、干预他们的饮食、生活,并做好家园配合就是重点之一;又如,语言表达是我班幼儿的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后我们通过“辩论活动:大声说”、“小小达人秀”、“聚焦新闻”等班级特色活动为他们创设多种展示、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孩子的自信,这也是重点工作之一。详细的计划能使老师对于工作目标明确,心中有数,使幼儿园、社会、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协调一致,使学校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阶段化和层次化,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注细节性。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幼儿园的工作是繁琐的,大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小到零乱琐碎的吃喝拉撒,“细”字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并关注到每个幼儿,在半日活动中,就每个环节三位一体具体的站位及分工,我们都进行了细化。再比如:午睡细则的制定,午睡前、午睡中、午睡后的教育、保育及重点关注都清晰标示,使班级每位成员都清楚知晓。总之,如果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那一定是不简单的;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因此说细心成就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活动环节站位(三位一体)

  生活环节

  带班老师

  配班老师

  保育员

  来园

  观察指导幼儿来接待幼儿、观察布置体锻场地,准

  园劳动(教室)

  帮助幼儿完成来备体锻小器械(操园七件事(走廊)

  场),观察幼儿喝备注

  体锻

  提醒幼儿及时穿脱衣服;饮水;用毛巾擦汗;为体弱儿童垫毛巾等

  生活活动

  盥洗室中幼儿的观察值日生的服吃点心幼儿的情

  操作(使用便纸、务(餐厅)

  况(餐厅)

  洗手有否擦肥皂、袖子管、包肚子、值日生的检查等)

  体锻后盥提醒幼儿取下毛关注幼儿换鞋、观察指导幼儿饮

  洗

  巾放筐;擦脸(打放毛巾(教室)

  水(餐厅)

  开擦:脸、脖子;毛巾放整齐);涂面油(涂的方法、面油的摆放)(盥洗室)

  午餐

  关注幼儿盥洗及观察幼儿使用筷准备餐具和食物

  值日生工作(盥子率及使用方法(餐厅)

  洗室)

  (餐厅)

  重点指导跳纸盒

  指导滚铁环

  水情况(餐厅)

  指导双人脚板

  午睡细则的制订

  午睡

  午睡前

  教育

  1、能够在老师提醒下排便,并将小椅子、头上的发饰放在固定的位置。

  2、能够自己穿脱衣物、鞋子折叠整齐摆放在固定位置。

  3、需要别人帮助时,能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主动寻求同伴与老师的帮助。

  4、消除不安全隐患,每天午睡前进行检查。避免孩子将不安全的豆子、珠子等带到床上。

  1、能够在背景音乐(故事)下,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

  2、午睡中能在教师提醒下穿上拖鞋与外套如厕。

  3、养成良好的入睡方式及侧睡或仰睡的良好睡姿。

  1、能够在老师帮助下将衣物穿戴整齐。

  保育

  1、做好两开两关。

  2、将拖鞋、便盆摆放在指定地方。

  午睡中

  1、保持室内通风。

  2、适宜的室内光线。

  3、控制室内温度。

  (风扇、空调等)

  1、保持床铺整洁整齐。

  午睡后

  重点内容

  2、有自己整理床铺的意识。

  1、掌握穿脱各种衣物的方式,尝试

  独立地穿脱并折叠整齐。

  2、起床如厕,能在老师提醒下穿上

  套鞋与外套。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入睡方式及

  睡姿。

  关注有效性。班级管理的计划是很重要的,但同时也要配合着相对应的评价与反馈,这样才能使班级工作更具有效性!如:每周一次的班组会议我们就班级本周重点、班级常规、孩子的情况、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及保育上的要求会做一个回顾和反思为下一周的计划制定提供参考,其实班级工作是否有效最后就是落实在孩子的发展上,如,我们定期的评价关注孩子的发展程度:每月结束都会针对这个月的培养目标对孩子进行一个评价——由园方和班级共同完成;学期结束对每个幼儿也有一份详细的综合评价。通过反复的计划——实施——评价——调整——再计划的这样一个过程,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变得更加的有效。

  二、营造氛围、提供机会----创造师生、生生间的和谐

  不要小看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尤其是升入大班的孩子,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大班的常规管理中我们营造宽松的氛围了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

  让孩子学会自己来。在我们班级的一角有几幅可爱的图画,上面就是我们大五班孩子自己讨论出的班级规则,如在活动中女孩优先,男孩要让女孩,同伴遇到困难或伤心事要帮助或安慰,不嘲笑等等。再如,来园七件事环境的创设帮助孩子养成来园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早晨孩子们都可以在没有大人陪伴的基础上自己进入班级,并且自己插牌子、和老师问早、换衣服、换鞋子、喝水、插心情牌子等等。

  让孩子参与自己评。生活角“饮水记录”的创设,就是让孩子记录每一次的喝水,一天下来对自己喝水的情况进行一个统计。通过自我的评价帮助孩子养成每天多喝水的习惯。

  让孩子体验自己行。怎样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发挥孩子的优势,为他们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是我们平时考虑最多的。“小小达人秀”、“聚焦新闻”、“宝贝讲台”、“大声说”等特色活动也就应运而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些条件和机会,但当我们学会去欣赏稚拙,却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独特性、闪光点,有的孩子有故事大王的潜质、有的孩子已展现出自己的舞蹈天赋、有的孩子音质乐感特别好,完全能在合唱团中担任领唱,还有一个孩子居然将上海说唱随口道来,真的应了一句只要我们愿意给孩子一个舞台,孩子就一定能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三、用心沟通、平等合作——创造家园之间的和谐

  一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家长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家园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要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创造和谐,需要做到两点:

  一是多关注多沟通;关注孩子,做好记录,是与家长日常交流的法宝。如,准备一本便签本随时记录:一是方便记忆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情况;二是记录家长关照的或幼儿突发的事件等;又如做好每个幼儿的个案记录:记录孩子有价值的故事,这样才能使老师和家长的交流言之有物,家长才会真正的放心。考虑到现在的家长工作非常忙,来园接送的多为老人或保姆,因此沟通的方式不断的扩大:家园联系栏、班级博客、手机、飞信、家访、家长开放活动、学期末的“老师有约”等等,都成为了家园之间的沟通桥梁。

  二是多合作多参与。我们的家长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他们学历高、见识广、信息多,在他们的队伍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整合家长资源来拓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弥补幼儿教育的缺陷,我们开展了一系列

  “爸爸妈妈老师”的活动,如:医生老师、警察老师、武术老师、踢足球、科学小实验、参观美术制片厂、昆虫博物馆、公安博物馆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家长老师,我们的活动才变得更加的充实更加的多姿多彩。其次,班级里一支强有力的家委会队伍也是老师不可缺的左臂右膀,因此在挑选家委会成员时一定要注意几点:首先他们必须热爱孩子并热心于孩子事业;第二,他们有比较空余的时间;第三,他们应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正是有了这些家长们的爱心才会让班级更加的团结,更加的和谐。

  班级管理是一门技术,需要好方法好经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有效实施。班级管理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用智慧创造性地去演绎和实施。用心管理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行为,相信只要拥有一份对全班所有孩子的爱心,一份对繁多琐事的细心,一份对孩子、家长和班组成员的责任心,就会做好这份工作,就会收获人与人共处的开心。

篇七: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实践与探索

  近期一则有关“小孩打架”为何惊动了总理的报道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当前,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受一些渲染暴力等不良视频作品的影响,学校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校园暴力呈现上升态势,严格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幼儿的成长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身心脆弱、自我保护意识差,易被伤害,还易被其他孩子不良行为的影响,形成不良性格,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意义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攀升,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上网服务,儿童可以借助于任何一部智能手机,接触到网络。受网络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多元化的影响,社会诚信受到影响,一些有碍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不断涌现,学校幼儿园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孩子离开家,走进幼儿园,就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环境的重要阶段,儿童缺乏纪律意识,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如果这一时期,儿童缺乏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就会使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到儿童以后的成长进步。因此,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幼儿健康的成长。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有效防范意外伤害的需要。幼儿由于年龄小、体质弱、自律意识差,对世界充满好奇,如果疏于管理,极易发生意外事件。再加上一些幼儿园由于管理制度不规范,防范设施不配套,管理人员、教职员工责任心不强,导致一些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类似的新闻不时登上报端,比如:校车事件、儿童伤害事件、教师虐待儿童事件等,不但给孩子身心造成创伤,而且还会给孩子们的成长留下阴影。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可以促进儿童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尽量减少不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幼儿园发生一些安全事件,导致校家关系紧张,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产生隔阂,很难实现教育互动,从而制约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可以使幼儿园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学生成长进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幼儿园的基础性工作地位特殊。要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幼儿园,特别是对于一些私立幼儿园,过分追求学生素质教育、双语教育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而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较低,特别是对于幼儿园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对员工的安全管理教育培养不足,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低,给以后的教学管理造成一定隐患。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隐患。有的幼儿园没有把安全教育管理放在应有的位置,幼儿园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关防护设施,缺乏安全员,或者安全员责任不明,分工不到位,员工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存在消防、安全防护设施老化等问题,但没有引起管理层的重视,极易形成安全隐患。

  (三)家庭教育中缺少安全教育内容。中国的家长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是关注于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学习以外的内容关注度较低,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孩子讲述较少,使孩子较少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做出正确的反应。特别是对于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存在一种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了事的思想,忽视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孩子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同时,也是一项涉及全局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必须要高度重视,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确保幼儿园安全教育

  管理见实效。

  (一)从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着手。幼儿园完全管理工作无小事,既是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重点工作。要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必须要以科学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明责、考责、追责。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组织,明确各个岗位、每名教职员工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所担负的责任,严格奖惩,对于落实责任较好的,要加大奖励力度;对于落实责任较差,甚至出现不安全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及领导,要严格进行追责处理。严格执行好已经建立的安全保卫、登记验证、设施维护检验等制度,管理好幼儿园水、电、气、暖及有关设施的安全。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加强对有害物品管理,让幼儿远离危险。同时,要及时总结和改进安全工作,确保幼儿园安全管理万无一失。

  (二)加大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安全管理教育。教职员工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主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要千方百计加强对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建立日常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培训筑牢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应对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够时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关注幼儿安全,做到常提醒、常跟踪,努力为幼儿的成长创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三)寓教寓乐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幼儿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养成的习惯将会对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都十分脆弱,孩子的理解能力等方面还十分有限。幼儿园要通过播放有关安全的动画片、影像作品等,将有关自我保护、危险环境识别、如何使用火警、警匪、急救等报警电话等,使孩子们树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寓乐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参与度,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尽可能打造安全良好的硬件环境,在相关位置张贴有关安全的宣传画,动漫等,让孩子们能够时时关注到这些安全信息,实现以日常生活来培养良好安全意识。

  (四)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安全教育管理。幼儿在家的时间多于幼儿园,同时,幼儿的思想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安全意识的形成与否与家庭教育也息息相关。同时,家-园互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提高

  学校教育的实效。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利用互联网、QQ、飞信、微信等平台,加强对家长相关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有关孩子安全管理方面的沟通交流,实现两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教育格局。联系家长建立幼儿安全保护能力培养标准,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强化“园-家”协同。为此,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发放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调查表,从家长反馈的信息表中,我们发现:虽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却忽视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加大对家长有关孩子自我保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通过园内家长会、校信通、微信平台等,广泛宣传有关孩子安全方面的知识和自我保护方面的技能,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安全教育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确保幼儿园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炼发.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之我见[J].科技展望,2016,(12).[2]牛燕婷.浅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与创新,2016,(09)).[3]洪秀敏,韩慧菲.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园长视角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8).[4]刘紫英,叶菲.日本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计划的简介及其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03).[5]邢莉敏.浅谈新时期幼儿园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6,(06).[6]吴凤明.幼儿园需要合理的安全机制[J].求知导刊,2016,(02).

篇八: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教学科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幼儿园教育虽然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但是其教育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难度不容忽视。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以教学研讨为中心促进教学效率,从而强化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管理成果,以此形成有教学特色、有文化内涵的幼儿园。依据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内容将其科学管理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幼儿教学的常规管理、加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加强教研与教学的有效结合。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深度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科学管理;实践策略

  引言:幼儿基础启蒙这一关键阶段的基础知识教育、品行意识建立、人格素养培养以及行为准则规范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幼儿的家庭成员在对其启蒙教育阶段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希望通过多角度、科学化、合理性以及适应幼儿终身发展的教育模式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因如此,国家在教育领域中实行的政策逐渐扩大,其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同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基于此,如何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科学管理的高效实践成为了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不断追寻的目标。

  一、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一)注重岗位培训

  为了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基于时间安排对教师进行定期岗位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完善、新政策的发展方向、教学目标的拓展以及幼儿心理生理知识学习等。以此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提升教师的教学责任感等。基于岗位培训实现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二)强化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幼儿园管理机制的初级阶段是基于园内的制度和规范而言,但是,精神层面的管理才是促进教学氛围的重中之重。简单来说,依据制度的管理能够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行,而强化教师团队的精神力量能够影响整体的教学氛围。尤其是强化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其在创设园风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拥有凝聚力的幼儿园教师团队不仅在教师中会产生积极影响,其在幼儿行为方面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抓教学常规,将教学落在实处

  强化教学的常规管理,将教学落在实处,指的就是以实际行动为基础、以实际成果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看态度、在教学结果处看落实。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不难发现,每位教师都在寻求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策略,并优化设计各类教学方案。基于此,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鼓励教师将教学创新付诸于实际行动,以落在实处的教学管理方式寻找适应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手段。

  (二)抓教学常规,秉持持之以恒的教学决心

  教学成果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日积月累才能达到理性的教学状态。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抓教学常规,秉持持之以恒的教学决心和教学策略,通过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积累以及不断的总结,从而实现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的教育目标。比如,在幼儿活动的设计方面,教师可以依据季节、节气、天气、万物变化为幼儿设计符合当下学习和感受的活动。春天设计花朵开放的游戏、夏天设计躲避雷雨的游戏、秋天设计采摘果实的游戏、冬天设计贴窗花的游戏等等,以此提升幼儿的认知和感知。

  (三)抓教学常规,以心态决定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说到底就是对教师的管理,抓教学常规就是基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教师做正确示范。而其中的心态问题非常关键,教师的教学心态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师的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众所周知,主动行为

  更有利于事态的良性发展,在幼儿教育中亦是如此。教师主动思考教学方式、主动寻求教学策略、主动发现教学问题、主动研究教学手段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反观被动行为其缺乏教师的自主探索意识和自主提升意识。基于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中应重点把握教师的教学心态,以此为幼儿教育的高效性奠定基础。

  (四)抓教学常规,致力于适应幼儿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

  教育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公共事业,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亦是如此。基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提升,其在创新和改革方面有了巨大的挑战。每位教师都应基于社会发展现状优化设计符合幼儿成长的教学模式。从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角度而言,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依据比较常见的生活细节,创新教学模式。例如:设计物品分类活动、制作冰糖葫芦的活动、邀请幼儿家庭成员演示生活中经常玩的亲子活动等等,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三、强化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个体与统一

  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路径之一就是强化教师的个体与统一。其中个体一词代表了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师的教学思路是独立存在的,每位教师的教学策略都有其自身具备的优势和特色。在管理过程中应强化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强化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而统一一词代表的就是将教师的智慧与劳动结晶进行有效融合。无论怎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特点其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创新教学模式集思广益,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标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园级“名师”的培养机制,调动优秀老师的积极性;通过“结对帮扶”让新老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通过“观摩”、“示范”“头脑风暴”“世界咖啡”等体验式教研进一步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二)自由与约束

  基于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时,应用了大量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游戏实现幼儿能力的提升、智慧的发展以及身体的锻炼。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自由性。教师需要基于自由的发展理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自由不是绝对的,它需要有恰当的、合理的、科学的约束进行管制。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重点把握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教学时间的掌控、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教学目标的保障。在管理中应充分给予教育工作者自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并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约束,以此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3]。

  四、教研与教学结合,以教研促教学

  基于教研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其只有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作用。教学研究成果与应用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质量。而建立有自身特色、有发展前景的幼儿园的前提是必须建立教学特色。由此可见,教研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将教研工作做到极致,才能够对幼儿园的发展起促进和完善作用。而对教研工作的全面管理、科学管理、深入管理是管理者必要履行的职责,从而实现以教研促教学、推进特色幼儿园的建立。同时,通过教研工作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也是激发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的一个方式。基于此,通过教研与教学相结合、以教研促教学的方式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生是一段在不断磨合、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旅行,而实现全面提升、快速进步、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需要基于前期的良好铺垫。也就是说,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促进孩子在未来成长中能够稳定、顺利的重要根基。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幼儿阶段教育足够的重视以及科学的管理。依据先进、科学、合理、全面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以此帮助幼儿充分发挥其幼儿能力、感知能力以及个性养成。

  参考文献

  [1]甘清梅.幼儿园科学探究集体教学之我见[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69-70.

  [2]姜艳红.幼儿园教育教学科学管理的实践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243.

  [3]巩艳梅.幼儿园教育教学科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06):110-112.

篇九: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规范管理的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教育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性阶段,是小学阶段前的一项基础性的教育工作,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实行标准化的教育。文章详细论述了幼儿园在实施标准化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整个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为创建高质量的幼儿园而努力。

  关键词:规范管理;

  基本原则;

  实施策略;

  优质园所

  引言:

  幼儿园要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的经营,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可见,在幼儿园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体,而标准化的管理,是确保幼儿园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氛围,推动其健康发展。

  1、幼儿园实施规范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管理原则是一套规范原则,是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基础,是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是一个由多个部门组成的教育组织,各个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因此,在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按照总体的要求,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协调,为创建优质幼儿园创造良好条件,做到全面规划、重点突出。

  1.2民主性原则

  民主原则可以激发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管理的主动性。在幼儿园的管理活动中,既要让教师有一定的参与感,又要正确处理好领导与教职工的关系,才能最大限

  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领导干部要坚定地认为,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要把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发挥到最大限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幼儿园的发展。

  1.3有效性原则

  幼儿园全面、规范化的管理,必须以总的目标为导向,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以教育为本,以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有效性原则要求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效益观、树立良好的教育质量观念、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逐步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地整合和使用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幼儿园经济效益的不断优化。

  1.4协调性原则

  幼儿园是一个由多个部门构成的机构,通过规范的管理,可以实现各个部门的协同,从而推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幼儿园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其经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重视与社会的关系,要主动做好内外协调,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园理念,加强与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关系,使其在“多向互动”中稳步发展。

  2、幼儿园实施规范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实施目标管理,明确共同愿景

  为了提高管理目标的可行性,可以将大的管理目标分解为细小目标,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和方向,细化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运用,可以促进全体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清晰的方向,找到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一种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2.2实施制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规章制度是保证幼儿园工作秩序的重要保证,要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实行科学的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推动幼儿园的工作顺利、高效地运转。同时,幼儿园要对所有的教师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人员要树立表率,主动带头,强化对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对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分析,加强教师的自主性。

  2.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是幼儿园最主要的资源,首先,要建立和实施规范化的用人机制,确保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在聘用新老师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与其订立一份规范的聘用合同。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幼儿园发展建言献策,同时还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在竞争中提高专业素质的平台。

  幼儿园要有长期发展的远见,要给老师们一个不断成长和施展才华的空间,例如举办各类比赛和评比,以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鼓励年轻教师勇于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鼓励有经验的老师担当起带头作用,形成“群雁齐飞”的良好态势。

  2.4实施教学管理,提升保教水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命线,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幼儿园要坚持从根本上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课程的游戏化、保证教学目的的层次性,因材施教。同时,要积极开展区域活动、实践活动、游戏活动等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另外,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幼儿园要注重环境管理,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从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比如,幼儿园可以通过走廊墙壁,打造主题鲜明、童趣十足的主题墙,使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发挥其教化作用,使幼儿了解美好的世界,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良好成长环境。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接受文化教育的起点,既要适应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又要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必须实行全面、规范化的管理,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才能有效地达到学前教育的目的。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可以充分、综合地利用各种育人要素,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品牌,促进教育改革,保证其可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青.浅谈幼儿园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07)

  [2]张建华.浅析提升幼儿园管理实效的措施[J].新课程研究.2022(03)

  [3]岳文慧.幼儿园管理工作创新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20(09)

  [4]戴杰.幼儿园管理中家园联合的有效途径[J].教育界.2020(44)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课题名称《贵港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1959。

篇十: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管理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形式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在办学数量以及规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幼儿园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形式,亟待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与创新。本文简单阐释了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管理现状,并对有效提升幼儿园管理工作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幼儿;现状;策略

  幼儿园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在开发幼儿的心智、锻炼幼儿的思维以及启迪幼儿的心灵等方面意义重大。所谓“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我国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对于幼儿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能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个积极良好的环境氛围。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者素质低下,管理工作机制不够科学,管理目标与实际不相符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幼儿园要想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从自身的管理工作开始着手,从管理模式、管理目标以及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开展,为幼儿园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一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管理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管理者素质偏低

  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我国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个人素养存在偏低的现象,部分幼儿园园长自身缺乏专业的知识以及相关学历的认证,其在幼儿园管理方面仅仅停留在经验性水平上,管理手段也只是以指挥或者命令为[2][1]

  主,最终的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再加上园长平时的管理工作较为繁忙,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提升自我,其个人管理素质水平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幼儿园管理目标不明确

  很多幼儿园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存在与现实情况脱节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在管理目标与教育教学目标不相符以及工作整体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没有严格的划分等等,这就导致实际的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等现象,缺乏必要、有效的实施手段,影响到了管理工作的最终质量与效果。

  (三)幼儿园管理体制不科学

  当前的幼儿管理中,存在着整体与局部不能协调统一的弊端。例如,重视教育管理,轻视保育工作;重视智育的发展,忽视其他各育的发展;重视制定规章制度,轻视其落实与否;重视经费管理,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幼儿园内部各个部门与系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都强调自己的权利与利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有效提升幼儿园管理工作质量的实践策略

  (一)有效改进幼儿园管理模式

  与基础教育以高等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幼儿园教育存在典型的地方性特点。由于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幼儿园的成立以及管理通常是由官方与民间共同完成的,这样既能减轻官方的教育压力,又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因此,我国政府应当提倡建立不同形式的幼儿园,能够支持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并列存在,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幼儿园的承办工作中去,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着手:

  首先,国家应当鼓励有资质、有条件的单位主动承办幼儿园,需要在相关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与指导下,对单位进行相应的审核与调查,然后从中挑选出资质优秀办学单位来开展这项工作;其次,当地政府应当鼓励社区内部成立相关幼儿活动机构,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如开设幼儿游乐场以及儿童图书馆等等;另外,政府应当鼓励创新幼儿园办学形式,可以打破原有的全[4][3]

  日制办学形式,建立一些特色的幼儿园如半日制幼儿园,寄宿制幼儿园等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以及不同家长的需求,能够为其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幼儿教育服务,促使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明确幼儿园的管理目标

  科学合理的目标可以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前进的方向,能够为各项工作的贯彻与落实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幼儿园要想实现自身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先树立起明确的管理目标。

  首先,幼儿园管理工作目标要突显教育性目的。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以促进每个儿童身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幼儿园制定管理目标的时候要紧密结合教育工作目标,为教学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其次,管理目标需要配备完善的实施体系。目标体系应当包含幼儿相关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遵循具体、实际、可操作的原则,还要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性的特点。最后,幼儿园管理目标的方法与手段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幼儿园需要采用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整合各种管理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任务,保证管理工作得到顺利、有效地开展。

  (三)有效改进幼儿园管理体制

  幼儿园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幼儿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管理工作需要从自身内部开始着手,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采取科学合理化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

  首先,幼儿园应当注重对人员素养的提升。幼儿园在进行管理人员招聘的时候,应当从应聘者的年龄、学历、经验以及品格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在人品方面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成立其一支素养高且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团队,能够严格遵守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其次,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设立应当严格遵守《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要求,以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以及发展为根本依据,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性保障;第三,幼儿园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自主管理权,能够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之内对自身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或者惩罚,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工作监管以及监督效果;另外,幼儿[5]

  园内部应当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防止某些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发生;最后,幼儿园还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人事考核制度,能够将每个工作岗位人员的工作态度与表现与其薪资绩效结合起来,进而对其产生良好的敦促与监督作用。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老”,孩子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育儿园管理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从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出发,从管理模式、管理目标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着手,采取有效的改进与创新手段,不断提升幼儿园管理工作质量,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条件,促进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很多观点都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关于幼儿园管理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方面还需要相关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孙英敏.幼儿园保教管理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分析与建议——以辽宁省为例[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11):152.

  [2]仇晓明.幼儿园课程管理现状及游戏课程整合途径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00(008):P.35-36.

  [3]李丽虹.幼儿园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家长(下半月),2019,000(009):79,81.

  [4]赖馨.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实施人文管理的途径分析与解读[J].学苑教育,2020,000(001):P.26-27.

  [5]杨丽梅.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实施人文管理的途径分析与解读[J].中外交流,2019,000(006):109.

相关热词搜索: 幼儿园管理探索与实践 探索 实践 幼儿园管理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