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心得体会范本汇编三篇

时间:2022-06-04 18:18:02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心得体会范本汇编三篇,供大家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心得体会范本汇编三篇

  扶贫并不是一时的指标,今年收入达到了标准就万事大吉,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脱贫不再返贫,彻底消除困扰人类数千年的贫困问题,真正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心得体会范文汇编三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考察,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话跟党走,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弘扬传承“西迁精神”,要以历史为镜、以榜样为师,凝铸起“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胸怀大局,立足长远,筑牢信仰之基。“西迁精神”中有“胸怀大局、立足长远”的信仰。一批交大教授响应党的号召,背起背包,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西迁老教授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刻,胸怀大局,收拾行囊,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继续奋斗。他们几十载如一日,践行初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舍小家为大家。“打起背包就出发”的背后是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更是对“同呼吸、共命运”的身体力行。党员干部要学习其“打起背包就出发”的信念与决心,不断强化大局意识,时刻准备着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尽己所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迁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这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不过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女,我们不仅是西迁精神的继承者,更是新内涵的创造者。传承西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青年人共同的历史责任,我们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响应国家号召,投入新的时代洪流从个人来说,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国家发展中实现,没有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所以我们应当胸怀大局,尽量减少个人得失的计较,服从领导,爱岗敬业,不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应开动脑筋,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高效率,提升质量,成绩与回报自然随之而来。我们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仅要干好,而且要干巧;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最需要我们的地方,为国家基础测绘添砖加瓦,这才是我们测绘工作者自身工作的意义所在。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强调,“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我更关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就看这些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稳定的、持续的。共产党人办事是求真务实的,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朴实的话语中尽显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

  扶贫并不是一时的指标,今年收入达到了标准就万事大吉,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脱贫不再返贫,彻底消除困扰人类数千年的贫困问题,真正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首先要有“居”,要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为老百姓优化居住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居住的要求随之增高,脱贫攻坚不能只满足于解决群众的房屋不是危房这个初级阶段,还应该关注到用水、用电、用网等生活必需以及村内道路、人居环境等基础建设,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把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落地见效,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眼光放长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打折扣地扎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及各项政策的落实,并建立发展长效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着力农村厕改、污水处理等重点难点,切实解决脱贫后乡村居住环境优化问题。

  安居乐业还需要有“业”,要以“骏马扬蹄嫌路短,雄鹰展翅恨天低”的劲头为老百姓创造就业机会。“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解决了老百姓居住问题,要“住得下”还要保证其有事做、稳就业。要积极培育创业土壤,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本地资源,发展扶贫产业,在“家门口”搭建创业平台,实现贫困户在家就业。做好宣传,鼓励当地企业为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开通绿色通道,解决就业之忧。要想方设法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真正让贫困群众也端起“铁饭碗”。

  安居乐业落脚点在“乐”,要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胸怀为老百姓转变工作作风。“乐”即心情舒畅、愉快,乐于所业、生活欢愉是每一个人的终极追求。脱贫攻坚就是要让老百姓“乐”,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需要真落实,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要不得半点的形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让老百姓在物质上脱贫,还要在精神领域得到满足,首先就是要尊重,要和谐党群、干群关系,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在群众面前趾高气扬,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让老百姓体会到“公仆情怀”。

  按照中心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部署安排,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深刻领会了扎实做好“六稳”和全面落实“六保”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治理理念,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党性和灵魂,结合本人思想和工作实际,现将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意义重大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导工作,调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人民的厚爱牵挂,对陕西干部的关怀嘱托,对陕西工作的关心厚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了陕西“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时代考卷,提出了五项要求,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一名水利干部充分认识到了肩负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坚定信心决心,激发昂扬斗志,全面落实省厅和中心的各项决策部署,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为陕西水利事业和中心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不断提升政治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可谓高瞻远瞩、意味深长,为延安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不断推进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和夺取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柱。作为一名水利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工作学习的必修课程,潜心钻研、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用延安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把延安精神用于各项工作。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涵养正气、校准航向,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不断自我革命,树立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为陕西水利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强化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政治担当,不断提高履职尽责本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中心规划计划与财务审计工作。用延安精神身体力行,保持旺盛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把有限的工作经历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思想。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决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爱岗敬业、不计得失,积极树立党员干部廉政、务实的优良形象。

  三、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治理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擘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图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治理理念,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高质量生态保护上的讲话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系列重要论述铭于心、践诸行,自觉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做好渭河生态环境治理这篇大文章,工作中要转变思路,开拓新路,敢于打破旧观念,探索发展新模式,在渭河的治理建设上,始终贯彻生态治理理念,体现生态修复措施,注重生态保护效果,实现渭河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相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完备的特色生态区建设目标,把渭河打造成人民的幸福河,最美的母亲河。

  四、忠诚担当、尽责尽职,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当前要坚持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力贯彻厅党组和中心党委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心各项任务落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当前各项工作,不断推动深化“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围绕实现“三头水愿”目标、构建“五十水规”体系,落实“八项水务”举措,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扎实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强化水利使命担当,加快推进我省河湖治理和保护,提升河湖面貌,改善河湖环境,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全省江河水库和水利事业发展做好技术服务支撑。首先抓好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为中心的“十四五”发展明确方向和目标;其次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加强汇报沟通,争取上报一批设计,批复一批项目,施工一批工程,通过工程措施补齐渭河下游河道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板;第三是抓好资金保障,紧紧抓住当前投资拉动的大好形势,积极与省水利厅、发改委和财政厅沟通协调,争取及时落实各类资金和经费,为中心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四是加强审计监督,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突出重点,从严从实从细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审计工作要全覆盖,常态化,要对中心事业单位、中心企业、中心项目全面审计,通过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资金安全和人员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