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讲话稿【合集】

时间:2023-08-12 17:09:01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讲话稿【合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讲话稿【合集】

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5篇

【篇一】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选调生座谈会讲话在县委组织部选调生座谈会上的发言

  下面汇报一下我的工作情况和体会.

  一工作情况我2019年7月到坳上镇工作.

  镇党委、政府安排我多岗位锻炼,我先后担任过计生办法制员、综治办主任、山林纠纷调解员、团委书记、计生办主任.在此期间,我参加全县公开选拔副科级干部考试,幸运的考取了乡镇副职.

  二、工作体会

  第一是:要调整好心态刚参加工作时,感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点难接受,精神状态不太好,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甚至一度怀疑选择选调是否正确.

  书记、镇长发现我不对劲,找我谈话,用他们的过来经历开导我,要我.

  调整好心态.于是我重新定位自己,试着遗忘过去,将心态调整归零,淡化但不遗忘自己的选调生身份,努力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用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工作,很快我就融入角色,各项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现在回想,对于一名踌躇满志背负选调生光环的的大学生,来到理想和现实存在极大差异的基层,他的内心肯定会感到迷惑和彷徨.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关键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位置摆正.因为心态决定对工作的态度.

  选调生这个特殊的职业需要我们安心扎根基层.基层或许有点平淡,但平淡并不代表着无味,更不能使我们无为.

  作为选调生,我认为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态和激昂的斗志,做到既来之,则安之,踏踏实实开展工作.

  第二是:要学会做人要做一个信念坚定的人.

  理想、信念是我们做人、做事的精神支柱.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才能使我们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要做一个勤于学习的人.周总理曾说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踏上工作岗位,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只有踏实的工作、学习,才能有所成长.我们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要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请教,从群众中学习真知;
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

【篇二】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座谈会上的讲话稿在组织部长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鲜明提出加快建设和谐繁荣四川经济强市的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围绕主题设计载体,开展活动.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出台七个分类指导意见,分类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三是狠抓公开承诺,全市集中举行千人公开承诺大会,并抓好了公开承诺的督查落实.

  四是开展丰富的创争实践活动,制定实施《广汉市创先争优活动创争指引》,同时,开展自评作总结,求提高;
互评共交流,找问题;
点评指不足,话提升;
总评交任务,明方向的领导点评活动、爱心妈妈织毛衣、创先争优献爱心活动等.五是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努力把各级领导的联系点打造成示范点.

  六是加强创先争优有形化建设.除通过媒体加强宣传外,还采取大型广告牌、灯箱,以及在临北京大道、大件路等主要交通要道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通透式宣传栏,扩大活动影响力.

  二、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项目深入研究选任制、委任制提名方式,制定出《广汉市科级领导干部非定向预推初始提名试行办法》和《提名主体权重分布及计分办法》.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职位提名的主体、形式、程序和责任,充分尊重任免机关、单位党组织、社会公众、干部个人等不同群体相应的提名权力.

  按照选任制、委任制职位各提名主体不同的权重分布,计算、汇总提名得票结果,把结果作为市委审定空缺职位提名人选的重要依据.在金轮镇公推直选镇党委副书记工作中,运用该提名办法和计分办法,对多种方式产生的初步人选,经加权量化、汇总排序,确定出5名提名人选.

  三、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开展市委全委(扩大)会定向预推乡镇党委书记预备人选和面向社会公众预推乡镇党委书记预备人选工作.二是拿出超过三分之一的空缺职位,竞争性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

  三是实施非定向推荐集中调整科级后备干部工作,开展后备干部开放提名周活动,建立了科级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库.四是实施中层干部跨区域跨部门竞争上岗和市级部门面向基层选调工作人员的工作.

【篇三】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在省委组织部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很荣幸参加这次省组调研座谈会,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下面,我想着重就2010年组织工作情况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个人的体会和思考,作个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10年组织工作亮点

近几年来,我们**县委组织部认真按照省组和市组的部署,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使全县的组织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07、08、09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组织工作先进,在去年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中,荣获全省第二、全市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得益于省组、市组坚强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回顾2010年的工作,我们自认为,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创出了一定特色,取得了较好成效。概括起来,就是“三个三”:

一、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实施了基层组织“三项创建。

一是在农村实施了“456”联创工程创建。今年我们将农村党建由县、乡、村三级联创向下延伸到村小组,实施县、乡、村、组四级联创,把乡镇“四个规范”建设(规范办公场所、规范运行机制、规范便民服务、规范圩镇管理)、村级组织创“五星” (班子建设之星、产业发展之星、乡风文明之星、管理民主之星、和谐平安之星)和村小组党组织争“六好” (有一名能力强、作风硬的好组长;
有一支讲党性、带好头的好队伍;
有一套健全规范、行之有效的好制度;
有一条发展经济、强村富民的好路子;
有一个和谐稳定、文明祥乐的好局面;
有一方整洁卫生、生态优美的好环境)三项活动整合在一起,创新推出“456”联创工程,并采取项目化管理手段,推进工作落实,确保了乡、村、组三级党建齐头并进、统筹发展。先后命名表彰了新市村、潭丘村等“五星”村党组织39个,初步打造出了金川塘头习家、荷浦南头陈家等18个“六好”村小组党组织创建示范点,目前,正组织开展“名村、名事、名组长”评比活动,将评选出10个“六好”村民小组、10件为民实事、20名优秀村小组长。二是在社区实施了“党旗耀社区,四城同创建”。我们把社区党建的切入点放在服务国家卫生城、国家文明城、国家园林城和省级森林城市的创建上,启动了以“党旗耀社区,四城同创建”为主题的新一轮共建创建活动,各驻区单位共为社区居民解决难题520多个,走访慰问困难居民近2000户,帮扶资金30余万元。为构建社区共建创建长效机制,在省组、市组的关心和指导下,7月份,我们在滨阳社区开展了“兼职委员制”试点,从民政、人劳社保等驻区单位选聘了15名班子成员和科级后备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进一步充实了社区党建力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推动社区共驻共建的有效新模式。三是在工业园区实施了产业特色党建创建。08、09连续两年,我们在县工业园区实施了非公企业党建“166”工程,(即依托工业园区组建1个非公企业主党支部,依托工业产业促进办组建6个产业党总支,全力打造6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逐步构建起了“一城一总支、一项产业一大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这项工作得到了省组和市组的充分肯定,也奠定了我县园区党建的良好基础。在2010年,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全国第五大区域性箱包皮具聚散地”的目标,按照“以市场育产业、以产业带企业、以企业促产业”的思路,以箱包皮具产业为示范点,积极探索以产业党总支为龙头、企业党支部和市场党支部为依托的“一带二”链式党建模式,将产业党建、市场党建与企业党建三者有效对接、一同推进,全力打造箱包皮具产业党建工作品牌,有效推动了我县箱包皮具产业做大做强。

通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包括今年我们创新实施的“三项创建”,使我县的基层组织基础更加扎实、战斗力大幅提升,这些成效在上半年的抗洪抢险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面对灾情,我县各级党组织通过 “把临时党支部建在堤坝库区上、把党小组设在险工险段上、划分党员责任区和组建党员突击队”等举措,共组建堤坝党支部12个、险工险段党小组38个、党员责任区680多个、党员抢险突击队17支,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党员在抗洪抢险中当先锋、做表率,涌现了金川镇党委、刘细芽、帅清清、朱文昌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县委,以及广大群众的一致肯定。

二、围绕推进创先争优,开展了为民服务“三项活动”。

主要是结合全市“三民”活动和全省“十万干部进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我们坚持载体创新,开展的三项特色活动。一是乡镇党员干部“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活动。这项活动,我们是08年试点、09年推广、10年深化这样一边探索一边完善抓起来的。主要做法是,将各乡镇机关及站所挂村党员干部的相片、姓名、职责和联系电话,以公示牌的方式张挂在每个村小组的显眼位置,群众有需求时只需一个电话,负责挂村的乡村干部就要上门帮助解决。此举有效地将乡镇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岗位前移,收到了畅通群众意愿反映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将基层矛盾纠纷及时解决在农村一线的“三重”效果。全县乡镇干部每年都要为群众解决问题上万个。二是县直部门单位 “四包四联”结对帮扶活动。“四包”,即党群部门包弱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技术部门包专业村;
“四联”,即阵地联建、活动联办、困难联克、义工联手。全县共有120个县直部门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成了“1+1”互帮互助对子。由于增强了包村工作的针对性,结对帮扶效果较以往大幅提升。比如,县直部门党组织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以及为民排忧解难方面予以帮扶,今年以来已落实帮扶资金82.6万元。三是村组干部为民办事“一诺两评三公开”活动。即每位村组干部在年初要向村民承诺办好1-2件实事,年终进行群众测评和党组织考评,并且要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时限和履诺进度。通过开展“一诺两评三公开”活动,使村组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和效率明显提升,群众对村党组织和村组干部的看法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进而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县村组干部共承诺事项近2000个,目前已落实1700多件,办结率在85%以上。

三、围绕贯彻四项机制,试行了干部监管“三个延伸”。2010年,我们切实把贯彻落实好干部选任四项监督机制作为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初步尝试了“三个延伸”的新举措,我们觉得效果不错。一是将落实四项机制的主体由县级领导层面向基层党政“一把手”延伸。在“一报告两评议”的基础上,我们从今年起,试行基层党委(党组)选任干部“两报告三评议”制度。“两报告”,一是基层党委(党组)在调整任用干部之前,要以书面形式事先向县委组织部报告,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人事调整;
二是年底结合科级干部年度考核,由基层党委(党组)书记作年度干部选任工作专题报告。“三评议”,就是在专题报告结束后,组织对基层党委(党组)干部选任工作、新选任干部和党委(党组)书记履行干部选任工作职责情况进行评议,并注重评议结果的运用。此外,我们还采取县委书记、组织部长问询谈话和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强化基层党政“一把手”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自觉性和执行能力。先后对全县138名基层党政“一把手”开展了专题培训,并由县委书记与他们进行了集体谈话。二是将干部署名推荐和集体票决制度由县四套班子向乡镇和县直单位党委(党组)延伸。多年来,我县在提名推荐和提拔任用科级干部方面,一直坚持县四套班子成员或分管领导署名推荐、县委常委会或全委会集体票决的做法,使得干部选任的公信度、准确度和群众满意度比较高。得益于此,从今年起,我们要求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在推荐、动用干部时也要实行党政班子成员署名推荐和党委(党组)成员集体票决制度,避免基层党政“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三是将干部监管对象由科级干部、股级干部向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延伸。在工作中,我们感到,广大的村(居)书记、主任,他们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对他们的监管非常必要。所以从今年起,我们学习借鉴省委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做法,实行“村官县管、组官乡管”,即把村(居)书记、主任纳入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由乡镇党委负责日常管理;
把村小组长纳入乡镇党委备案管理,由村党组织负责日常管理。明确规定,村(居)换届选举时,乡镇党委应提前7日将村(居)书记、主任的正式预备人选报县委组织部审批;
选举结束后7日内,应及时将选举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届中如果村(居)党组织书记出现空缺或不能胜任等情况,乡镇党委应事前与县委组织部沟通,经组织考察和批复同意后,再由乡镇党委作出调整。

(二)对几个问题的初步思考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总感觉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离省组、市组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个人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也打算在明年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推动工作更好的开展。借此机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是有关基层党建的几个问题。

1、关于进一步理顺新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领导机制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在传统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农村、社区四大块的基础上,出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我县先后成立了工业园区党工委、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等相应机构,切实强化这些新领域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这些领域党建工作也创出了一定的特色,但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工作与形势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一些新社会组织还没有成立相对成熟的、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他们究竟是按块块归乡镇主管好,还是按条条由县级部门主管好?应该隶属于农业、民政、工商还是其他部门?对此,全省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这点上,建议省组能够作一个统一的规范要求。再比如,县城社区方面,目前我县县城有8个社区,肩负着“四城同创”的任务,工作量非常之大,但仍然是由城关镇党委负责。我县曾经有过成立街道党工委的想法,但由于体制问题没能实现,在此也建议省里放宽对县一级成立街道党工委的条件限制,允许有条件、有需要成立的地方成立街道党工委。同时,建议省组推广创先争优活动中分行业成立指导检查组的做法,强化省市行业主管部门抓基层党建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全方位、一体化领导体系。

2、关于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的问题。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问题,这些年通过省市县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觉得还有两个“不协调”:一是经费投入与巩固执政地位的要求不协调。集中表现为还有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办公无场所、活动无经费。村一级这几年通过集中抓,办公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两新”组织及乡镇社区中的党组织阵地和经费保障很不稳定。关于乡镇社区党建经费问题,今年省组和省财政为每个社区下拨了1万元专项经费,基层普遍反映,给乡镇社区带来了实惠,希望省里面能够像村级转移支付一样,坚持每年下拨,并根据社区规模大小确定不同的标准,切实保障乡镇社区正常运行。二是经费投入与党内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协调。一部分党员生活贫困,创业能力差,尽管每年的重大节日组织了慰问活动,但是在帮扶基金的建立和创业能力的培训上没有足够的投入,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这些年,在党组织阵地建设方面,我县通过两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共新建、整修活动场所87个,基本解决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同时,我们通过开展“井冈红旗”党建示范点建设、社区共驻共建、“六好”村民小组党组织争创活动,先后帮助21个“两新组织”、6个县城社区和47个村民小组党组织解决了活动阵地问题,但相比较而言这里面缺口还是非常的大。在党内关怀方面,2008年,我县采取“党费划拨、财政支持、党员捐助、社会资助”的方式,筹资17万元建立了全县党员扶助金,这三年我们每年都要下拨6万余元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创业困难党员,今年,我们还试点开展了“党员创业、干部担保;
群众创业、党员担保”活动,旨在进一步扩大关怀、帮扶党员的范围,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是,由于受资金限制,我们帮扶的范围有限,还有一大批党员需要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资助。现在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原大集体时期乡镇企业职工有200元/月的补助,而那些曾经在村里工作时间较长,但又没担任过村书记、村主任的老党员组织上却没有生活补助,客观上也造成了这部分党员经常来县上访。鉴于此,建议省市启动新一轮的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继续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的扶助力度,并切实向“两新”组织、社区和村民小组党组织延伸。同时,要整合财政、民政、劳动保障、扶贫开发等各种资源,加大对困难党员的帮扶力度,最好是能够建立老党员生活补贴制度,切实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3、关于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问题。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这两年我们也十分注重抓这方面工作,但是从基层实际来看,还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村组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多年以来,从省到市到县,往往对村组干部有所忽视,特别是他们的待遇报酬偏低,以致于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些事关大局的关键问题上,有的村组干部甚至站在党和政府的对立面,这个问题已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县乡两级共同努力,我县初步探索建立了村组干部教育管理的常态工作机制,将村组干部纳入干部大范畴予以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针对村小组长工作积极性不高,待遇偏低的问题,我县采取由县、乡两级按6:4比例负担,列入财政预算的办法,保障村小组长每年工资报酬不少于2400元。但着眼长远考虑,为使包括村小组长在内的村组干部能够安心并积极工作,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稳定的基石,建议省市也要采取一定的经济扶持政策,帮助县乡切实提高村组干部的经济待遇,同时要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优秀村组干部的出路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两新”组织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保障。“两新”组织的党务干部大都是兼职,特别是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业主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除外)在担任行政工作的时候,还要承担大量的党建工作任务,再加上没有适当的党建工作津贴,这部分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的主动性就差一些,导致部分企业党务干部出现严重紧缺、工作无人落实。这些年,我们也从退居二线干部中选派了部分党建指导员到“两新”组织,但是由于缺少激励机制,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明年,我们试想对“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实行津贴补助制度,以稳定和加强这支党务干部队伍。基于此,建议省市出台相关文件,建立“两新”组织党务干部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专项工作津贴制度,可以参照远程教育播放员津贴发放方式,每月给予他们80—100元的岗位津贴,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使这些领域的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是有关干部工作的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权的问题。我想,关键还是要赋予普通干部群众提名推荐权。要根据不同岗位,确保一定比例、熟悉岗位性质的干部群众参与提名推荐,真正体现民意。同时,对民主推荐结果要进行综合分析,做到既尊重民意,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今后,我们将探索建立“组织部门意向推荐、干部群众联名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干部个人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提名方式,落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推荐人的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如何更好地用好干部的问题。初步考虑,注重“两个倾斜”。一是向农村基层干部倾斜,在提拔重用时优先考虑。另一个是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战场倾斜,让年轻干部和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一线去锻炼培养。

2、如何在不搞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一刀切”的前提下,解决干部正常“下”的问题。干部只有能上能下,才能始终充满活力。中组部出台不搞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一刀切”的规定以来,由于没有后续的详细操作办法,导致基层难以实施。比如,少数年龄偏大的科级干部难以“切下”,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导致工作积极性和开创性不高;
而这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切下不来,又占据领导职数,使得年轻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出现“堰塞湖”现象。因此,我们明年想加大对科级干部如何正常“下”的探索力度。初步考虑是,充分运用年度工作考核成果,结合组织部门平时掌握的情况,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或表现过于一般的科级干部,以县委全委会票决的方式,对表决为基本称职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对表决为不称职的予以降职处理,真正形成“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但我个人感觉,通过票决方式只能解决部分干部“下”的问题,还不能做到“正常下”。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省组尽快出台科级干部任期制的管理办法,参照县处级干部任期制,全省统一明确科级干部的任期,这样能够更有利于基层操作。

3、如何在职数限制紧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根据中组部《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设置管理办法》的规定:县一级机关设置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乡科级领导职数的50%,且乡镇不得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务。以我县为例,我县县直单位核定领导职数为268名,按规定可以配备非领导职务干部134名。我县现在配备的非领导职务干部中,有90%以上是乡镇换届未获得提名的科级干部改任的,或者前几年县直单位的科级领导因年龄偏大改任的。因为职数限制,相当一部分县直单位一些工作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中层骨干临近退休还不能提拔为副主任科员,还有较多的在副科级岗位上任职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副科级干部无法提任主任科员。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建议:在不违背国家关于非领导职数设置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适当提高并解决干部职级待遇。比如:任县直单位中层职务满10年或15年以上可以参照副主任科员享受相关职级待遇;
任副科实职满10年或15年以上可以参照享受主任科员待遇;
任正科实职满10年或15年以上可以参照享受副调研员待遇;
任副处实职满10年或15年以上可以参照享受调研员待遇。

4、如何解决既体现民意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的问题。民主推荐是干部选任的必经程序。各地普遍对干部的民主推荐结果比较看重,坚持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正由于此,民主推荐的得票多少基本决定着干部的提拔与否。于是少数喜欢钻营的干部为了得到高票推荐,采取拉票、打招呼、请客送礼等不正当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一些实干型、原则性强的干部往往因为容易得罪人、不善于人际交往,结果是得票不多或很少,这种情况在基层尤显突出。因此,对民主推荐结果,我想很有必要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判断,做到既尊重民意,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防止评价和选任干部失真、失实、失误。在这方面,我县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比如,我县对拟提任正科级的干部人选,坚持把提名推荐范围由县委常委会扩展到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全委会委员,实行署名推荐并由县委全委会集体票决,同时邀请部分党代表列席;
对拟提任副科级的干部人选,坚持事先征求县分管领导的意见。对于下一步的乡镇党委换届,我们初步考虑,探索建立“组织部门意向推荐、干部群众联名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干部个人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民主推荐方式,落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推荐人的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解决“唯票取人”的问题。在运用民主推荐结果环节,我建议,有必要实行权重系数的办法,比如,对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的推荐票,就要加重系数,因为他们对干部更为了解也更加“知情”,也只有做到“知情”才能做到“善任”。而对于不太了解情况的普通干部群众的推荐票,可以适当降低权重。总之,要通过适当增加“知情”人推荐票的权重,切实提高民主推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最后是有关人才队伍的几个问题。

【篇四】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在市委组织部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

(2011年7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欢迎市、县各位领导莅临我镇参观指导工作,领导的到来,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鲁权屯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更加鼓足了我们的工作干劲。

下面,我就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垂直部门管理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干部选拔方面:做为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即要抓农村工作,更要抓工业、城建、财源、招商引资、合村并建等工作,为了做好试点镇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把工作中心做了大角度转移,分了许多重点工作组,分头出击,各个击破,由于长期从事外业工作,我们镇上的许多同志都晒黑了,胳膊都暴了皮,看见他们,心里总感觉酸溜溜的,所以我觉得,在干部选拔方面,领导是否可以加大向身处一线同志的倾斜力度,让那些能付出,真付出的同志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二是职工身份怎么任用的问题。这也是困扰我们乡镇选拔任用干部公平公正的一个问题,论付出、论业绩,好多的不具有干部身份的同志为我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得不到提拔,不但群众不同意,而且也影响到了其它同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社会的公平公正也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在我们镇的23位中层干部中,就有15位是非干部身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乡镇工作多年,基层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工作业绩突出,是我们镇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非干部身份任用问题是摆在我镇当前的一个大问题。三是能否在试点镇领导班子人员配备上给予倾斜,试点镇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按现有的7-9职的领导班子配备人数明显不够用,为了搞好试点镇工作,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能否考虑对我镇增加2-3职的领导班子人数。四是广纳人才,做为德州市唯一的一个省级行政体制改革示范镇,我们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英来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即需要务实肯干的人才,同时,我们更需要高学历,高实践,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在今年的财源建设工作中,因为没有专业的人才,我们就走了一段弯路,所以我请求在今年下半年的换届选举中,县委组织部的领导是否可以考虑在全县范围内选拔优秀的贤才来我镇工作,具体包括企业家管理人才、财源建设、招商引资、城建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服务业、流通业、市场运营等方方面面的人才,我们将为他们搭建起发展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给他们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基层组织方面:我觉得,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关键,今年以来,我们结合社区建设,对基层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支部副书记的工资进行了大幅提高,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星级工资制,对支部书记实行千分制考核办法,责权利三位一体,相互牵制。以拥有近2000人的振鲁社区为例,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工资每年能够拿到1万元。极大的提高了他们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二是希望上级能够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培训力度,开展研讨班,多组织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外出参观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提高分析、解决新形势下农村社区问题的能力。三是我们在全镇156家规模型以上企业建立起了党组织。共吸纳企业党员762人,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集团的光伏新能源项目就是由该企业的党支部副书记苏敦学引荐的。另外**集团优先引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负责人参与本集团的经营管理,我县原农业局副局长***同志就在该集团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公关事务部主任职务。

三、社区建设方面:我们没有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各个村的地理位置及各自特色,坚持从便民利民出发,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和悦、腾鲁、代官屯、和丽等12个社区。其中和悦社区做为整村迁建建设模式的示范区,借力宏海路南延工程,以中央空调配件城为依托,社区修建“5+2”模式的2栋住宅楼主体现已完工,村民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篮球场等便民场所一应俱全。宋王庄村整体搬迁工程已启动,社区坐落在中央空调配件城的西侧,本着“宜商则商”的原则,将转移本村第一产业劳动力130多人,拆迁后的和悦社区将腾空置换土地500余亩,其中达到复垦条件的216亩。计划建设绿色生态种植园。除去安置用地50亩外,尚剩余234亩土地拟规划建设中央空调配件城,这样不仅盘活的土地,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水平,而且还确保了整个社区建设资金的后续投入。腾鲁社区做为滚动拆迁的示范区,将采取滚动拆迁的建设模式,先部分拆除,边拆边建,稳步、有序推进,建设模式以二层和多层住宅相结合。现已建设多层住宅楼21栋,部分群众已陆续搬迁新居。同时,按照上级两区并建的工作要求,在腾鲁社区周边规划了占地700亩的地源热泵园中园,现已有5家企业开工建设,项目投资3.6亿元,园区建成后可安排2000名农民就业,7月底将完成车间主体建设。代官屯社区做为实用性二层别墅建设模式示范区,以规范化建设为主导,采用“三店模式”,建设居住面积180平方米的二层别墅楼,现已建设10户, 另外10户已做好选址工作,计划7月底动工。和丽社区现已建成多层住宅楼6栋,在建工程7栋,60户门市楼已完成主体框架,现已竣工,年底600户社区居民即可入住。

在抓好社区建设的同时,我镇积极做好合村建区腾空土地的流转工作。安排工作组到各村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确定了5个整村迁建村,分别是满庄、国庄、大李庄、小贾庄、管辛庄,其中满庄村人口89人,28户,总占地80亩,需安置面积13亩,可腾空面积67亩,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在原村址建设;
国庄村871人,233户,占地450亩,安置面积100亩,腾空面积350亩,在村南建设;
大李庄219人,55户,占地201亩,安置面积26亩,腾空面积175亩,在村西建设,现正在伐树;
小贾庄257人,69户,占地180亩,安置面积30亩,腾空面积150亩,在村南建设;
管辛庄183人,49户,占地84亩,安置面积24亩,腾空面积60亩,在村东建设。按照各指挥部制定的迁建工作配档表,现已启动整村迁建工作。

四是垂直部门管理问题。省级行政体制改革示点镇这个称号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做好工作,我镇需要同国、地税、工商、质监、土管、环保等许多垂直部门协调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亟待破解的瓶颈,如为了避免无序竞争,我们就要对加工业户进行规范化管理,这些就需要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帮助。在税收管理上,为了能够征收到位,定税到位,我们就需要和国、地税部门进行协调。在企业用地问题上,为了让企业提高建设容积率,规避企业占地后的土地落荒现象,我们就需要得到土管部门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上述职能部门只能协商解决,而没有管理权,导致工作被动和滞后,我们希望上级能够赋予我镇一定的对垂直部门的管理权限,在城镇建设上,赋予我们更多的执法权。

总之,我们**镇还刚刚起步,如何探索在一段时期以内仍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我们坚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机遇永远比挑战多,有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我们会愈发愈强,愈做愈好。

【篇五】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市委组织部长工作会发言与市委调研座谈会讲话稿汇编


市委组织部长工作会发言

现在传达今年月10日全省组织部长座谈会精神,  受部务会议委托。回顾总结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工作,提出今年下半年工作设想。

一、全省组织部长座谈会主要精神

全省组织部长座谈会在召开。会上,月10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总结了省今年上半年组织工作,对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委组织部长和1名科长以及省直有关单位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以“迎接、学习、贯彻”十七大为主线,指出。以筹备召开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县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为重点,上半年我省各项组织工作进展顺利。一是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召开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有关工作;
二是加强指导,市县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圆满结束;
三是狠抓落实,固本强基工程有新进展;
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
五是干部培训和人才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
六是坚持公道正派,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要求继续以迎接、学习、贯彻十七大为主线,对今年下半年组织工作。认真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我省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二是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
三是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
四是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建设;
五是大力实施干部培训,切实加强人才工作;
六是以公道正派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二、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工作主要成效

省委组织部指导和市委领导下,今年上半年。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和迎接十七大、贯彻省和市十次党代会工作主线,加强教育、完善机制、健全载体、打好基础,全面推动我市组织工作发展创新。

(一)做好集中换届后的各项工作。

坚持按法律规章办事,继续做好市、区两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和机关部门班子调整配备工作。1月份市级班子选举。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确保了省委批准的人选全部高票当选。市一级换届工作完成后,禅城、三水和高明区党政正职出现空缺,及时组织推荐,做好补选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市直、区直部门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工作。新任的6名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中,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4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4名,曾经在区、镇担任领导职务的3名。同时,区直部门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区从副科级后备干部中提拔15名进区直部门班子。区选用24名年轻干部担任副局级领导职务,7名担任副局级非领导职务。

严把“五个关口”严把“用人标准”关,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市管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核评价干部;
严把“程序”关,着重把好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征求意见和任前公示等关键环节;
严把“民意”关,把扩大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
严把“廉政核查”关,特别重视考察了解干部遵守财经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
严把“集体讨论”关,完善和规范全委会票决重要干部的办法和程序。各区在选拔任用区直班子成员时,也注意采用集中换届时的做法,扩大民主,完善程序。

放宽职位条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区不设名额限制。建立淘汰机制,今年4月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公开推荐选拔区副局级领导后备干部,总结丹灶镇试行村后备干部到镇职能部门进行“倒挂”培养的经验。顺德区分两大类型、三个阶段、八个步骤,从区、镇两级公开推荐选拔292名后备干部,并挑选32名优秀干部到各镇(街)村挂任职务。高明区组织各镇(街道)和区直副局以上单位,共推荐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人选193名。

(二)完善机制。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作

组织编印《情暖千家—市第二批驻村干部风采录》市第二批驻村干部调研报告汇编》制定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和工作守则,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第二批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总结表彰和选派第三批机关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组织驻村干部开展“八个一”活动;
抓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准备工作,深入调研摸底,及时研究制定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意见,对全市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作出部署,召开全市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指导做好重点村、难点村的排查工作;
召开全市固本强基暨“三级联创”工作会议,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做好全市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和检查验收工作;
制定和印发《市集中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工作方案》开展全市村干部集中培训及党员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举办两期专题培训班对全市485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组织5批农村科技服务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各区对单独组建的党组织统一印章、牌匾、上墙资料和建档,推进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及时转发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的通知》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检查督促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市领导联系的34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为了推进工作。拨给启动经费、电教设备和学习资料。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新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31家,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2682家,单独建立党组织1305家,单独组建率48.7%联合建立党组织的1087家,党组织覆盖率89.2%以建设“六好”社区为目标,以“双联双建”双争双促”为载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党心连民心,为民在社区”主题活动。总结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的经验,探索设立社区党委,加强社区。

严格审批手续,规范市管干部出国(境)政审工作。进一步完善市管干部出国(境)政审程序。做到先由科室初核、分管部领导审核后,再报分管市领导审批。严格控制市管干部因私出国(境)次数,除特殊情况外,一年内一般不超过两次。建立市管干部出国(境)政审定期报告制度,每月报告一次出国(境)政审办理情况。切实加强对证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单位对五区和部分市直单位的证照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加强干部双重管理工作。完善处级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的审批流程,严把领导干部社团兼职审批关。认真审核条件,严把政策关,对处以下干部在社团兼职审查工作进行指导。与市纪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双重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干部双重管理中主管、协管双方职责,考察和任免程序,中央、省、市垂管机关事业单位范围,以及由区主管、市有关部门协管的职务名称。

(三)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

培训干部2050人;
举办全市性业务培训项目14个,抓好领导班子特别是新进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举办各级各类主体培训班次19期。培训干部655人次。特别注意安排好正处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镇(街道)书记(镇长)培训班、区级新提任正科级干部领导能力提升班、镇(街道)新进领导班子干部培训班等7个班次,培训干部529人次。

着力培养公共管理型领导干部。如组织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区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采取分类培训、重点培训和专题培训的方式。赴澳洲悉尼大学开展城市管理方面的学习培训,专题学习澳大利亚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经验。同时,加强与著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关系,6月底,已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成功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干部655人。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有关政策法规、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培训各种劳动技能等;
通过在线教育网,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办好镇(街道)组织委员培训班、村书记(主任)培训班等;
组织好送课上门活动。开展普及性培训。

(四)按照人才强市战略要求。

对提交评议的高层次人才信息表进行审阅,做好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有关工作。组织召开市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首批人选专家评议会。提出推荐意见,确定首批入库人选名单。同时,经过组织推荐、初步审核,向省推荐34名省高级专家库入库人选,有25名被纳入广东省高级专家库。

采取面上调研与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与重点专题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社会工作人才专题调研。牵头组织市民政局、劳动社保局、人事局等10多个单位分管领导及调研人员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到各区和基层进行专题调研,首次对我市各领域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状况作了初步摸底,粗略测算我市从事社会工作人员总数,并结合今后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作出预测,提出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对策措施。

(五)以“创一流业绩”为动力。

努力提高组工干部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坚持每季一次部中心组理论学习、每月一次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和科室业务学习。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抓理论学习。

抓好年度重点课题调研。坚持市、区组织部部领导带队下基层调研,分工负责1个以上调研课题;
市委组织部各科(室、中心)开展12个课题调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组工业务水平。围绕换届后领导班子改革、组工干部作风等问题进行调研。

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市委组织部制定了三服务一促进”活动实施方案》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效能建设。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禅城区以“建设一流团队,打造魅力组织部”为主题,调整内部运作机制,抓好党支部建设,丰富主题活动内容,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迎接贯彻党的十七大这一主线,下半年。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和省、市第十次党代

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宏观管理,围绕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措施。研究出台我市的配套政策。对《公务员法》实施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处理公务员登记中的遗留问题,完成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报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交流工作。

(六)适应落实省、市新的发展战略的需要。

大力实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深入抓好《干部教育条例》和“十一五”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贯彻落实。把党的十七大、省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列入主体班次教学计划。重点抓好下半年市委党校28个班次6220人次的主体班培训,特别是抓好科级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和区股级干部、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员培训目标,扩大培训规模,促进基层干部和科以下干部培训常规化。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学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完善高层次人才库信息库,开发人才库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人才联络制度,直接掌握和联系一批各领域高级专家。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调研,制定相关意见措施。加大对人才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力度。

(七)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外树形象,坚持内强素质。切实加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自身建设。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和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积极探索从制度上解决好组工干部保持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问题,确保组工干部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以“三服务一促进”为主要内容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抓好科室和个人年终评比表彰。落实干部休假制度,做到劳逸结合,保证组工干部身心健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


市委调研座谈会讲话稿

今天调研中看到的无论是 环线、 大道,还是工业园区建设等,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有施工队伍和施工设备,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增比进位的劲头。仅年财政收入就实现20亿元。市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地处三省(区)结合部,既是三省(区)的一个交通枢纽,同时又能够承接 经济圈的辐射。只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经济社会一定能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由于今天看的点比较多,大都是在走马观花,具体到每一项工作了解得还不细。为此,我只能从概念上、宏观上讲几点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要始终坚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基调不动摇,当好全州发展的排头兵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对的实际提出来的,符合省情,也符合市情。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现在我们不加速发展不行,不加快转型也不行,要按照好中求快、快中保好的要求,在加速发展中加快转型,在加快转型中加速发展,通过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来推动跨越。而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要在速度上实现跨越,另一方面要在质量上实现跨越,只有实现这两个跨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对此,市四大班子包括市直各部门的思想必须统一。省委、省政府提出主基调以后,全省各地竞相发展的势头比较强劲,如果我们的动作稍微慢一点,就会落后,可以说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从第一季度工业增长情况看,全省其他市州地增幅很大,我们不能满足现有的速度,还要加速发展;
在加快转型方面,我们也必须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加快转型,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根本无法“转”。量变才能质变!今天看的马岭中小企业聚集区,原来的定位是高科技轻工业园区,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入驻的几个企业的科技含量并不高,现在的“中小企业聚集区”定位是准的,先聚集到一定程度,需要转型时再来“腾笼换鸟”,再来调整升级。在这方面,其他各县和顶效开发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基础条件,一下子就要求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产业入驻园区,很难办到。但我们应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意找一些带动力强、关联度大、成长性好的企业入驻园区,在没有这样的企业的情况下,其他企业可以先进入,但在入驻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环保问题,如芭蕉芋加工,污水处理一定要做好,不能因此就把周边和 污染了。

二、要始终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战略为抓手,把市建设成为三省(区)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市既是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科学发展的综合反映。市又是全州发展的一张名片,市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全州发展水平的直观尺度。这种情况下市怎么发展?我认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战略最适合市。市既然是市,就应该与县有所不同,就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在抓主战略实施的时候,重中之重就是要发展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化。推进工业化不外乎就是三条路: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全力建好工业园区,其中重要抓手就是招商引资。

关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市来说,这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酒业方面。当前的关键是对醇酒厂进行改造升级,做强做大酒业。这些年,我们的酒业每年都在下滑,实际就是醇在下滑,一定要下决心,争取在6月份启动醇酒厂的改革改制工作,年底前必须全部改完。要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甚至包括全州几大班子的思想,让大家积极支持改革,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在改革中发展起来的。现在改革的方式,一种是收购,如果有大的企业(酒业)集团愿意来收购,这样也行;
一种是重组,搞股份制。现在醇酒厂的账还没算清,债务有多大,资产有多少,把学校、医院等公益性机构和商场、货场等剥离出来后主业到底有多少资产,和负债是否能相抵?如果债务大于资产,我们基本就没有什么股份了。我们有一个无形资产就是“醇”这个品牌,要进行评估。国土资源部门要协助做好土地的相关手续。要尽快改,原来说酒厂有两万吨基酒,现在一万吨都没有了,就靠卖基酒来维持,甚至还要从学校、医院调资金来发职工工资,而且职工工资很低。再不改的话,学校、医院都要被拖垮。至于采取什么方法来改,可以在商务谈判的基础上,几大班子研究确定。铁合金方面。州工信委和市工科局要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已经走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威舍生乾冶炼有限公司过去搞6300KVA炉子的时候,污染大,能耗高,现在技改成一台250KVA的矿热炉和一台360 KVA的精炼炉,能耗和污染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也提高了。两台炉子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近9亿元、税收1亿元左右。如果在威舍把铁合金厂重组成4至5家集团公司,威舍就可以做成50亿元的工业园区,这方面要下决心推动,可以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方式进行改革改制。并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也必须改,如果不改,XX年就要被关闭。要解决好宜化、兴化的问题,对于化肥税收和取消化肥优惠政策的问题,不是州级层面能解决的,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和推动企业往有税收的产业去做,如甲醇、二甲醚,能不能再扩大产能?对于化肥生产,市工科局每年都要下达指导性计划,要求企业限量生产,逐年递减。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做下游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延伸。市工科局要对瓦嘎片区砖厂的转型提出方案,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需要州委、州政府协调解决和支持的,州委、州政府将给予支持。现在,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加快转型的要求,对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要加快转型,主动引导、鼓励企业做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

关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铝及铝加工要抓住不放,如果能作为一个主导产业,加上其他配套产业进来的话,就能做大市的工业总量。汽车方面,重点要争取东风汽车入驻。东风汽车那么大的量,特别是生产货车具有优势,只要先引进来,作为主导产业,其他配套产业也就随之跟进来了。要进行“狼”式招商,像狼一样嗅觉灵敏,像狼一样盯住不放,像狼一样扑上去直至成功。如果能把这两个产业做起来,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其他的产业也要做,尤其要争取在制造、电子等行业取得突破。现在西部鞋城已经在转型,对这类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可以去对接,我们也可以搞“鞋城”。晴隆能够引进制衣厂,的条件更好,发展新兴产业的空间更大,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现在发展新兴产业一定要招商引资,领导带头招商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组织专业团队招商,州政府也在考虑成立几个专业招商团队,如制造业的招商,明确几个人长期在外面跑,明确任务,给工作经费。农业、重工业的招商等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要进行公司化招商,先制定好政策,成立招商公司,招到一个企业以后,按照企业的产值进行奖励。机关干部中善于招商的,也可以带职带薪招商,让他们组建招商公司,招商成功了进行奖励。还有就是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如在广东搞东部产业承接,和哪个公司熟,就委托给他们招商,招来就给奖励。

关于全力建好工业园区。首先,要坚持规划引领。所有的园区都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搞好衔接,能够靠近城镇的一定要尽可能靠近城镇,要把园区建设作为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不要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割裂开来,园区的综合服务区和生产区用地要合理规划,基本上要各占一半,唯有如此园区才能盘得活,因为综合服务区要有幼儿园、学校、市场、住宅等配套设施,要让蓝领、白领、农民工都有地方住,都能就近享受配套服务。建综合服务区离城镇太远不行,甚至可以在城镇规划区内建工业园区,如对污染不大的电子行业、服装行业、轻工制造业等,就可以在城镇规划区内来规划建设,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其次,园区定位要准确。如威舍,是用冶金工业园区还是用能源密集型工业园区来定位,要认真研究。要按定位来发展,不符合园区定位的,任何优惠都没有,符合定位的就鼓励进入并给予优惠。要科学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避免产业低层次趋同。这个问题单从市看不太明显,从全州来看就比较突出了,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容易产生无序竞争,相互争夺资源和市场,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做不大、做不强。第三,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市的园区,无论是清水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还是马岭轻工业园区,都没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园区的路网如何建、管网如何布,供电供水如何解决,这些都没有。当然,依山就势建设是可以的,依山就势能够减少工程量,但也一定要规划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做好以后,还要坚持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做到“七通一平”,至少路、水、电要通,场地平整要做出来,环境要做出来,这样才能产生“洼地”效应。今后所有在园区内的企业一律不准建围墙,同时搞好环境绿化,把园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业宜居、开放式的工业园区。要整合资源,打造千亿元的园区,园区不宜建得很多,园区建多了,基础设施投入大,不利于节约集约发展。市搞两个千亿元的工业园区行不行?能够集中的要尽可能集中。如清水河的工业园区,厂与厂之间的距离太远,资源难以综合利用。园区建设密度、容积率等,都要有一个规范。我们属于山区,大面积的平坝太少,一定要节约集约用地,能够以楼房做厂房的就用楼房做厂房,大型机械制造业只能是一层,但电子加工、服装加工就可以搞3、4层,发展“楼宇工业”。园区除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建一些标准厂房,让企业一入驻就可以投产、达产,尽快产生效益,从而增强园区的吸引力。我们现在所谓的园区实际上还是很初级的,还是划毛地给企业,一定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要加速推进城镇化。第一,必须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没有工业化就难以加速推进城镇化,同时城镇化又为工业化提供载体和空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工业化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民进城才能留得住、有事做、不回流。第二,不能搞划地安置。征地拆迁时,要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和被拆迁群众,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征地拆迁政策,让群众在征地拆迁中真正得到实惠。但是一定要注意,在城市规划区内绝对不允许再搞划地安置。否则,又是再造“城中村”。要建设一批与城市规划相衔接的“农民公寓”或“安置小区”,从而防止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对群众的安置补偿要简单易行。当行政领导的要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有当专家学者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只有最简单的才是最优秀的。凡是征地拆迁该安置补偿的,要一次性安置补偿到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置补偿要尽可能从优,让利给群众,政府绝不能与民争利,真正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样就一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征不了地、拆不了的房,城市建设就好做了。第三,必须统一征地标准。“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平均主义文化,群众往往不很在乎得多得少,但很在乎平不平等。所以必须要统一标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搞办事处经济,各办事处、开发商标准不一,同一地段补偿不一样,绝对行不通,因为不公平。另外,要坚持以规划引领城镇化。要高起点规划,对于各个功能分区一定要先规划好,切忌无序出让土地。如某一个片区开发,多大规模要建警务平台、建幼儿园、建社区办公室、建公厕,这些都要统筹规划好,要不然功能不配套、后遗症很多。一旦开发结束,环境也很漂亮,马上又去占道搭板房建社区警务室,这样城市品位就上不去。市旧城改造要和新区建设并举,不能只重视新区建设忽略旧城改造。旧城是商业文化中心,价值比较高。上海发展这么多年,南京路始终是商业中心,不管浦东修得再好,商业聚集不过去,这里面有思维定势问题。现在的商业中心区就是老城区,商业价值比较高,拆迁补偿也高,但总的一个原则,旧城改造不要求赚多少钱,能够把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后略有节余就很不错了。对于旧城改造,规划部门一定要注意,容积率不要过分强调,中纪委、监察部之所以对容积率盯得很紧,是因为土地出让以后再调增容积率,就有滋生腐败的可能。公开出让土地的时候就应把容积率明确好,重点要控制建筑密度,多留一些公共空间、公共用地和公共绿地。如普安县城的发展空间本身就很小,如果旧城改造再强调控制容积率,根本无法开发,但密度一定要从严控制。城市拆迁关键是要形成规模、形成声势。形成规模,形成声势以后拆迁就容易了,就势如破竹。凡是旧城改造,开始时都有阻力,但通过改造,老百姓真正得实惠后,绝大部分老百姓都很支持,而且主动要求拆迁。新区要按照功能分布进行建设,分批次出让土地,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尽量避免一次性出让大片土地,政府要绝对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确保土地保值增值,从而依靠高效益经营土地,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

三、要着力创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关键领域实现新突破

先讲土地问题。解决土地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五句话:上争增量、盘活存量、增减挂钩、积极收储、节约集约。要抓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用地的机遇,对上积极争取工业用地指标,确保工业建设用地需要。工业用地指标就那么多,每个企业落地后都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先期供地不一定就一次性供足,只要能满足其建设和发展需要就行。国土资源部门要解放思想,积极收储土地,实行征转分离,需要用地时再分批次转、分批次供。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各县(市)、顶效开发区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的土地,到底有多少,要认真清理。市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的土地,总量达7700亩左右,只要把这些土地用好了,就可以满足和支撑许多项目落地。这些土地已经省里批过,如果现在需要调地块,,只需报州国土资源局批准就行了。我们现在一方面是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有大量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的土地,要认真解决好这一问题。要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城镇改造、工矿区、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都涉及增减挂钩问题,要认真研究,通过增减挂钩,搞好土地储备。如一些工矿区原来征的地,现在许多都闲置荒芜了,可以进行复垦,增减挂钩后能够储备不少土地。在城镇建设中,对失地农民通过建“农民公寓”等方式来进行安置,原来一家一户的土地,增减挂钩后也能储备大量的土地。增减挂钩的内容很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每年我们落地的项目多,用地量大,要节约集约用地,确保项目建设需要。

再讲资金问题。解决资金问题,主要是三个渠道:政府投入、银行贷款、民间投资。在我们这类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搞建设,光靠政府投入不行,地方财政能够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就已经不错了,不可能腾出大量的资金来搞建设。今年国家紧缩银根,整顿和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项目建设只走向银行贷款这条路,很难走得通。要破解资金难题,关键靠土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家都要树立经营土地的理念,提高经营土地的本领。现在,国家加大力度控制房地产开发,主要是针对各大城市,对于象我们市这样城镇化率和房价较低的中小城市是一个难得的重大机遇,很多开发商的投资取向从大城市转到中小城市,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用好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筹集建设资金。

关于地方电力资源整合重组问题。市提出对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市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顶效电力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按上市公司要求进行整合重组,这是对地方电力体制的创新探索,这个想法很好。这样既可形成以地方电网平台为支撑,小水电、留存电、自备煤矸石电厂、风电等为自主电源,电网、云南电网为趸售调节供电的体制,又有利于促进“水火互济”、“西电西用”,有利于形成“能(水电、火电、煤)—电(电网)—用(用户)”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全市工业和其他产业加快发展。由州工信委与市共同研究,近期提出一个系统方案,提交州政府研究后,抓紧向省政府报告,争取把市作为全省整合地方电力资源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试点。

这里再讲一下其他几个问题。化肥税收问题可以在全国、全省“两会”期间通过建议、提案或直接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等方式来促成、来解决。机场航线加密和开通新航线的问题,要进行系统研究。至现在是一天两个航班,但航班时刻还要再优化。至昆明现在是一天一个航班,下步要进行加密。同时,要创造条件,争取开通至广州等地的航班。关于煤调基金全州统一征管的建议,州政府近期要进行专题研究。我州去年的煤调基金是5.9亿元,今年预计征收7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资金,用好了,就能办大事。对煤调基金的征管,原来的征管系统、征管渠道可以维持不变,但煤调基金的州、县分配比例可以进行优化调整,州的比例应该再大一些。更多的资金由州统筹管理,可以避免资金分散,增强州级调控能力,集中财力办大事。

四、要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就是四项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州、县两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能力较弱,其主要责任就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此,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县(市)及乡(镇、街道),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负有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要发挥好村及社区等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夯实基层基础、织牢基层网底,努力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市委、市政府一定要抓基层、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千万放松不得。现在,各地阻工、堵路等现象比较突出,群众动不动就阻工,动不动就堵路,此风不可长。要注意教育、引导群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利益诉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是要综合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访问题,让广大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做到案结事了;
三是要加强对重信重访人员的稳控工作,认真落实信访三审终结制度。凡是已经三审终结的信访问题,当事人依然要非法上访的,要采取措施依法处置到位。特别是对那些动辄聚众阻工、堵路的组织者、骨干分子一定要依法严肃处理,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的,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凡是乡(镇、街道)发生群体性阻工、堵路或非正常上访,事前不掌握任何信息,事发后又不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和不及时上报信息的,必须严肃追究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村(社区)存在不稳定因素或发生矛盾纠纷,村(社区)干部不作为、不报告、不排查、不调处,也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在村组一级建立信息员、调解员制度,一旦有矛盾纠纷和上访迹象,或发生矛盾纠纷和上访时,能够第一时间知悉,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化解,第一时间处置,真正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发现得早,解决得好。农村干部调解基层矛盾和邻里纠纷的办法比我们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解决基层矛盾、协调群众纠纷的重要作用,努力为经济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环境问题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关系重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市委、市政府要始终坚持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一手抓软环境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点要加强服务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等建设,不断增强发展的软实力。

五、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上,大力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古往今来我们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古话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上,凡是涉及重大民生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党委、政府作决策时都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第一标准,能够让利给群众的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利给群众,绝不能与民争利,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说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树立包容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各种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统筹解决好各个层面的利益问题,切忌顾此失彼。尤其要倍加关注各类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同志们,市是我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州直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顾全大局,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努力形成“州市共建”的强大合力。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积极主动帮助各县(市)、顶效开发区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对县(市)放权的要充分放权,该向上协调的要尽力帮助协调,该变通处理的要尽量变通处理,敢于负责,敢于担待,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组织部 资政 会上 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讲话稿【合集】 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区委组织部党校资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