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3年基础教育改革参考集合4篇

时间:2023-08-16 10:27:02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基础教育改革参考集合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年基础教育改革参考集合4篇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4篇

第1篇: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

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开始试图通过课程的变化来造就具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公民。

2、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初,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以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倡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原则出发,强调课程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强调课程教材要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同时批评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强烈要求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仍然是课程。的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一直持续至今。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教育的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教育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这次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教育改革的核心依旧是课程。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内背景

1、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开始进行,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53—1957年进行,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共15种;
1956年正式发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大跃进”时期,在教育上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进而开展了“教育大革命”,对中小学课程的直接影响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第四次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总结“教育大革命”经验教训后,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十年动乱结束后,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写了新中国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这标志着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编制的中小学通用课程与教材重新确立了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了历史课和地理课并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86年,第一次将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课程统一设计,并且根据各学校学制的不同情况,将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
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

2、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1)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地方课程,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这为以后的三级课程管理奠定了基础;

(2)初步改变了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课程的结构有极大的改变,为后来的课程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教材的多样化;

(4)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只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性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过程。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1)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对科目比重的调整

(1)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
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l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地下调。

(2)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12%的课时。

3、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信息伦理。

(2)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的制订

(1)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征。

(2)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

(1)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为“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

(2)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3)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4)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5)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在发展与成长,所以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学生是不是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教育有很大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

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应把孩子看成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

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责任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模式:P61)

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认为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实施评价方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第2篇: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

1、在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关系? 复兴中国民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和后几代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既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要在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使中国民族文化继续保持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地位,长期与西方文化并行发展。要达到此双重目标,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当前的全球化趋势。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同质化和地方化或本土化是同时出现的,世界同一性的文化是不可能形成的,因此,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措施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为了与西方文化相抗衡,整合国内的民间信仰,人为地创造了神道教,并作为日本人的共同信仰。这种积极的态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日本既很快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又保留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
  从文化的民族性的角度来看,由于民族性的文化具有相对性,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因此,民族性的文化应该保守和弘扬,并大力加以开发和利用。民族性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只有保留自己的民族性,才有可能长期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平起平坐。如果丧失民族性,将会成为其他民族文化的附庸,永远低人一等。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讲演中说:“我们要知道世界主义是从什么地方发生出来的呢?是从民族主义发生出来的。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主义巩固才行。如果民族主义不能巩固,世界主义也就不能发达。”也就是说,要发展世界文化,先要复兴自己的文化。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同时又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因此,“保守”优秀传统的意义更为深远:首先,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改革开放正常有序地进行;
其次,有利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不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或淹没;
第三,具有经济上的独特意义,因为文化不仅起到的民族认同的作用,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文化产业会迅速兴起,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保守与创新相辅相成,保守不反对创新,创新有利于更好地保守。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的能力,也就不可能保守传统。民族性较强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并将逐步失去功能。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也就会自动消失。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质量,并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创新的形式多样,其中,开发和利用民族性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形式。例如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通过立法等各种方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日本是当代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她所保留传统文化之丰富是令人惊奇的。韩国也一样,较好地保护自己的民族传统。这些国家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开发和利用,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到日本和韩国传统的文化景点旅游,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既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又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世界主流文化与民族性文化不同,它具有流动性、全球性和速变性等特征,它是可比较的,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因此,对世界性先进的文化,应大量引进。一个民族是否善于引进、采借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决定着该民族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速度。在当代世界,只有大量引进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并进行加工和改造,使之与本民族的固有文化融合为一体,才有可能复兴自己的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日本人可说是历史上是最善于吸取国外先进文化的民族。它具有海绵一样的吸收能力,多方位、多层次地吸取先进文明。日本之所以能从一个文化后进的国家,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强国,其主要因素之一是善于吸取先进文化,并加以选择、改造和融合。
  引进世界性的先进文化,一是要有选择地吸取国外先进文化的精华,多元地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与技术,不能照搬一个国家的模式,谁在哪方面强就学习谁。二是要进行改良和应用创新,使之更趋完善,更适合于中国人,更适合于世界市场的竞争。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辩证的统一。日本和韩国成功的经验十分值得中国人学习。复兴中国名族文化,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守并创新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大力加以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功能;
同时也要大量引进世界性较强的国外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下保留中国名族文化的独特性;
才有可能长期维护中国名族文化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地位;
才有可能使中国名族文化长期与西方文化和平共处,并行发展;
才可能促使中西两种文化取长补短,良性互动,并融合中西文明之精华,作为世界各国新的共识和准则。

2、将给基础教育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名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激烈争论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从未停止过。不妨让我们搁置争议,来思考和分析教育国际化或全球化对基础教育产生的影响,给当前基础教育带来的的挑战与机遇,研究学校如何策略地应对这种全球性教育生态的变化。

全球化视野中教育国际化对传统教育的最大冲击,是信息化时代“新素质教育”理念或思想的端倪初现。如果说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的话,那么素质教育则是社会进步的方向盘和刹车器。虽然我们自上而下地在倡导和实施新课程改革,呼吁对于教育主体生命生长和成长的关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希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目前中国素质教育的价值期望,实际上仍然侧重于个体的心智潜能的开发。因此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尽管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理想,然而一时也无法革命性地消灭之。新素质教育是从全球问题的视野出发,倡导的新的人道主义的教育,是一种关注国际理解的新教育,它针对的是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混乱状态”,以及人类在获得新的知识和力量的同时,智慧、理想、信念没有及时同步发展的精神分裂状态,它更关注人类从自己的内心发起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等各个层面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的革命与进化。

实际上,把教育国际化等同于全球的教育一体化或教育同质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不恰当的和片面的。任何国家的教育都具有本土性,同时具有国际性。就在教育国际化或全球化的同时,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方的独立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强调,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也是国际性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明确表示要把“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当作今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优先领域之一,并采用一种多科性的和跨文化的精神来设计政策和策略,以应对全球化这一复杂现象的挑战。“全球地思考,地方的行动”或者“用地方的形式呈现全球的事实”已成为教育国际化或全球化的一个基本行为准则。

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国际化是新素质教育本身发展的时代要求。我认为:在全球视野中的教育国际化不只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直接关乎中国教育未来走向的理论问题,它对中国教育及其学校发展的挑战不仅包括具象层面教育现状的变革,更重要的还包括抽象层面教育理念的提升。在当前这个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一个有所雄心和抱负的学校发展国际一流的先进教育,只有必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转变教育理念,置于全球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科学规划,实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与国际一流教育接轨的课程体系,开展有真实内涵的双语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国际参与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与竞争,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够适应世界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民群众和中外人士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式的国际化教育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国际通用人才。

第3篇: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三班 41007153 李丽

【摘要】 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规律 观念 课程文化

【正文】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
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 拿来主义” 。

第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 相反, 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 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共存。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教育问题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 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而不能一刀切。

遵循了发展规律再来考虑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到底是什么?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系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问题。可见,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那从基础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观念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管理结构体系,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观。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固步自封,与时俱进地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

但教育观念的改变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管理者与教师的自身原因阻滞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做法,认为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各种领导体制中较好的一种,因为它可以原领导体制的很多弊端做到职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率。但管理者的观念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赶潮流,争报试验点,以取得利益的分享,他们看重的是新课改带来的附加利益和上级的重视。因此,在管理中就出现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课改组织实施不得力、总结经验不认真、穿新鞋走老路、管理的错位等多种弊端,结果引发了教师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难怪部分教师说,新课改是“老师出力,领导得利”,结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共同应付。

对于在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而言,自满、守旧心理是导致转变观念困难的根本原因。让他们舍弃轻车熟路的教学方法而进入未知的不确定状态,使他们感到惶恐,再加之平时的斐然成果,这种放弃既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做法使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甚至痛苦,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由此导致了教师新课改的意识淡漠,新课改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造成新课改意识与守护心理的悄然置换。

形式化的培训是导致不能转变观念的直接原因。培训是领会新课改精神、诠释倡导者意图、组织宣传发动的最佳途径。可是,由于参训人员层次单一、培训过程形式化、阶段性培训运作缺失等原因,导致对新课改精神理解的缺位。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认同,没有认同的理论观念就是没有活化的抽象符号,而没有实践意义的抽象符号是不可能转变为指导实践的观念的。

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

重视培训管理,促成教育者对新课改理念的心理认同。首先,参训人员层次要全面。不能只侧重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培训,对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更重要,他们直接关系到对新课改的指挥和保障,关系到新课改理念能否被正确、深刻地阐释和传播。此外,也不能忽视对教辅、后勤人员的培训,他们也是化解社会压力的一支生力军。只有统一认识,才能聚成一个力量核心,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业内环境。其次,镶嵌问题意识,对新课改理念正本清源。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自觉性的指导原则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其实际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和反思,这种剖析和反思立足于现实教育实践;
进而阐释新课改的理念,这种阐释的根基源自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有精湛的理论素养和宽厚的实践基础,能深能浅。为此,培训者要清楚培训是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培训者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收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归位于理论,才能帮助教师处理好上位理论与下位实践的关系,让教师得到他们想要的,使理论不再抽象。如果理论培训仅狭隘地界定其任务导向,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再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要侧重阶段性总结和反馈,介绍经验、纠正重大偏差;
不定期培训要侧重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为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理论支持。所以,管理者要建立畅通的反馈运作渠道,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因而,随着全球多元化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民族教育的研究备受关注。民族教育改革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民族统一和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在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要适当讲授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因素。民族教育不但要考虑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少数民族特色,适应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

如果说教育知识反映了优势阶层的价值观与利益,那么自上而下的改革行动更能让人接受,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动员起来的行动者借助国家力量所展开的改革行动,使得教育知识的建构过程与秩序格局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具备改革资格的行动者,在生存的考虑与策略的选举中,既有对已有秩序的屈服与妥协,又有充满激情的困惑与努力。知识的变革过程把不同的社会力量拉入了教育知识建构的舞台,这些因素和力量不是一致性,统一性,而恰恰是混杂性,矛盾性甚至荒谬性,社会因素的作用与改革现实之间既有问题与危机也可能同时包含着希望与新意,它们以一种近乎悖谬、充满张力的关系推动实践的展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法改革的热潮再次掀起。新的实验层出不穷,外国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此时大量传入我国,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研讨法,目标教学法等。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在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逐步单纯模仿的局限,教学法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金志远 2008.11

[2] 《共用知识空间 新课程改革行动案例研究》高永红 2008.1

[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叶澜 2009.08

[4]《基础教育---思考与探究》杨显社 2009.05

[5]《中国教育改革30年 基础教育卷》王炳照 2009.1

[6] 《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教育论坛综述》中国教育学刊 2012.01

[7]《基础教育改革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2.01

[8]《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差及反思》中小学电教(下)2011.02

[9]《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教育发展研究 2011.01

[10]《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科教文汇(中旬刊)2102.01

第4篇: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

一、课程论文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撰写格式要求

1.统一使用A4纸,单面打印;

2.封面:封面栏目要求打印;
注明学校、班级、课程名称、学号、姓名。

3.字体全部用宋体;
主标题行要求用小二号字加黑,次标题用三号字加黑,再次标题用小三号字加黑,以此类推。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字;
行距为单倍;

4.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放在正中;

5.题目:简要、明确,一般不超过20字;

6.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为3~8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下方,词与词之间以“;
”分隔;
摘要和关键字用小四号字;

7.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课程论文不列入);

8.结构层次序数的表示方法: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正文中序号用“①”表示,不分段;

9.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
插图要有图号、图题;
所有的图表都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思;

12.参考文献:

1、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编码[1],[2]……,左顶格标出。

2、期刊:[编号]作者姓名.文章的题目名[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期).页码.

3、专(译)著:[编号]作者姓名.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

4、论文集:[编号]作者.文章标题[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

5、电子文献引用格式:作者.题目[文献标识].[发表日期(或更新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页码.

6、一般不要转引,尽量做到直接引用。

例如上文参考文献的正确写法是: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译文略有改动.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冯颜利.全球发展:理论、问题和趋势[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2001(11).

[4]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

[2000-01-18].>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改革 集合 参考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集合4篇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 基础教育改革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