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全国两会经济发展意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全国两会经济发展意义3篇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一、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不断加强了组织的规范化管理,逐步确立了建设的思路和规划
20XX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就编制了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的统一标准,规范了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分别达到了自治区建设标准要求;20XX年3月又发布了《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活动工作的通知》,要求注重基层农村文化管理,做好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公共文化政策的出台表明新疆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向规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建立了激励和监督机制。近年来,新疆还陆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使新疆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例如,20XX年7月8日通过了《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草案)》;20XX年3月30日批准的《吉木萨尔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条例》等。从“十一五”开始,新疆全面系统地制定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并于20XX年12月和20XX年10月分别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第十一个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围绕自治区所确定的思路和制定的规划,各地州县以及乡镇也纷纷制定了反映本地实际的文化建设思路和规划,普遍提出了富有县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具体措施。例如,叶城县、莎车县的“文化塑县”战略,库车县的“大文化”建设思路,特克斯县启动了“现代文化促进周和促进月”活动等。
(二)组织实施了新疆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为了推动全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自1994年以来,由国家相关部委倡导或组织实施,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文化厅牵头,在全疆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具体包括自治区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西新工程”及“2131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此外,20XX年起,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又实施了“送书下乡”工程、流动文化车工程;自治区自1996年起实施了新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截止到20XX年,全疆基本达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农村县、乡、村(行政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络已基本建成,③全疆14个地、州、市辖下的858个乡镇、8932个行政村及300个农林牧渔场已成立了9家农村电影院线公司。截止到20XX年4月,全疆100%的行政村通了,20户以上自然村通率达到%,行政村、乡镇通宽带率分别达到64%和99%。④截至20XX年,全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已完成县级支中心试点和5078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基本形成以自治区图书馆为中心,以各地州市、县图书馆为分中心,社区、乡镇文化站为基层站点的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络平台。各地、州、县实施了适合于本地的文化建设工程。例如,昌吉州实施了包括“文化兴边”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和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四大惠民工程”;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实施了文化传播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现代文化引领工程;莎车县实施了文化引领、文化素质提升、文化惠民、文化精品以及文化净土五大文化建设工程等。⑤
(三)强化和优化文化机构服务职能,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首先,专业文化机构或单位充分发挥文化职能部门专业指导作用,对基层文化站及文化室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活跃丰富青少年假期文化生活、组织力量挖掘民间艺人、派业务骨干帮助各乡(镇)场开展农牧民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等,同时还实施文艺精品下乡工程;其次,政府相关机构组织指导农民开展百日文体竞赛活动、节日假期文化庆典活动、日常健康文化娱乐活动及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第三,用心打造以墙壁文化为主的“景观”文化;第四,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诸如各地的诺茹兹节、塔什库尔干县的肖贡巴哈尔节、泽普的金胡杨红枣文化节、托里县的“万人同奏冬不拉”、查布查尔县的西迁节、经贸文化旅游节等。一些乡镇也开始打造庆典品牌,例如,20XX年6月23日玛纳斯县北五岔镇举办了首届沙漠风情旅游文化节,并确立了“大庙古汉寺、大漠胡杨林”文化品牌。⑥再如,哈密市陶家宫镇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挖掘,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哈密木卡姆和新疆曲子”文化为主的艺术品牌等。
(四)普遍推开了农村科技服务和针对农牧民的科技文化培训
自20XX年在全疆范围大规模开展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以来,自治区各级政府都建立起农村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的组织机构,有序开展了内容丰富、以农牧业技能为主的培训。各县、乡、村也创建了农村科技服务与培训的载体或平台,如“科技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科技之冬”、“党员远程教育”等平台,结合农时开展内容丰富及形式多样的培训。此外,利用“科技大篷车”、“三下乡”、“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系列科普活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⑦
(五)逐渐形成了一支包括专兼职人员在内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逐步落实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更加注重加强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专职文化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的同时,从农牧民群众中也涌现出一批热心于农村文化事业的人才。他们是来自农村且不脱离农民本色的业余文化工作者,亦即农民中的文化带头人,主要包括“小康文化户”、“文化中心户”或“文化专业户”及民间艺人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精心培育,他们与前者一起逐渐成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此外,许多地方还建立了一些群众文化团体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团体。
二、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由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使得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理解、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认识上普遍存在单纯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产品的外在形式或物质性载体的倾向,即忽略其实质内涵,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缺少对新疆农村整体精神风貌、各族农民群众观念或思维方式及其精神文化诉求等内涵方面的研究。
(二)场馆建设缺乏持续性和长效性
在文化场馆的建设上,虽然修建速度较快,但整体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全。如大多数文化馆只有办公室而没有开展辅导、培训、教育等活动的功能场所,特别是村一级文化室,面积狭小、设施简陋、设备不够、藏书不多、阅读条件不好、功能不全等。由于财政投入不足致使后续保障资金缺乏。目前,新疆农村各管委会文化建设的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农家书屋为例,一次性资金投入建设后而没有后续资金补充,使得书屋建成后,管理人员报酬、水电暖等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出版物补充更新等问题凸显,直接影响到书屋的正常开放和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场馆的管理不规范
文化站、农家书屋特别是村级文化室,相当一部分不能持久性、规范性地开放。从20XX年至20XX年7—8月间,课题组成员在南疆、北疆和东疆等地的一些农村调研时,看到村文化室都常常锁着门。当问及原因时,有关工作人员回答说是农民农忙时节,没人来看书;而问及农民时,则回答是因为没时间、没兴趣或太远不方便,家里有电视或有络等。
(四)服务络没有实现完全覆盖
无论是从区域而言,还是从人群来讲,亦或是从文化服务的项目或品种来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点”或空白。有的地方相关机构或部门不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有的地方即使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地村民的参与度也很小,参与面也很窄,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群体,如文化教育程度很低者(包括不懂汉语者)、经济困难者、得不到其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者及一些老人和小孩等。
(五)管理的方式、方法简单、落后
在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管理的方式、方法简单,这也体现在文化管理上,文化组织管理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在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对普通农牧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听得不多,对其内心诉求了解不够。因而,相当一些文化活动是行政命令式的,农民不感兴趣,故参与度不高。
(六)政府的影响力还较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或功能仍然不够强大。其突出表现是文化活动开展不正常,政府有能力时才多举办几次,农民群众无法全部参加文化活动。因而,很多农民群众的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形式还是聊天和看电视。
(七)文化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健全
一些地方管理层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仍未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的不健全、文化建设被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导致文化建设工作难以专职性、独立性、系统性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八)乡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乏力
文化站、农家书屋有工作人员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少且多为半路出家。许多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其中多为兼职干部,一人身兼多职,而且文化工作不是重点,没报酬,缺乏激励和约束,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文化活动。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重视程度不够,村一级随意指定、随意调换文化室管理员的情况比较普遍,个别行政村还长时间没有管理员。此外,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对民间艺人或团体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由于平时扶持力度较小,特别是补助资金少,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和水平的提高,致使人才流失严重。
(九)文化产业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上,政府有关人员思想解放程度不高、体制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传统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农牧民经济收入普遍偏低。此外,缺乏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和具有创意的人才,外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贸易等专门人才也极其短缺。
三、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经验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和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探讨及其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对我们具有更大的借
鉴意义。韩国学者认为,政府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并应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形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还有一些韩国学者认为,要想把政府的意图长期、正确地贯彻实施下去,变成全体国民的自觉行为,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教育全体国民树立勤勉、自助、协同、自立的精神。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日本学者谈到,日本村民曾自行对社会生活进行检讨,重新省思农村文化的价值,并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而且维持了社区固有的社会秩序,并通过社区文化的振兴来提高社区的凝聚力。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对乡村的整体发展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乡村社区的凝聚力,而加强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开展多种社区活动,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频率,大大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和经验
国内学界的研究更为全面和帖近实际,许多可以直接“移植”过来。首先,在供给主体及其方式上,应采取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方式。当然,有些偏远落后的乡村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仍应当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其次,在建设保障上,提出三方面措施,即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力度和加大人才队伍保障力度。第三,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一致认为必须增加资金投入,修建、重建、更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同时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形成社会化共建态势,从而改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第四,关于农民主体意识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农民不仅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者、管理者,而且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率的评判者,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从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农民的参与能力及管理意识的提升、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着手。具体而言,既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和责任意识,又要推进制度创新,以拓展农民主体性实现的空间。⑧第五,有学者专门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规范化建设、统筹整合资源以及建立考核机制等建议。⑨有的学者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理念及模式问题,提出了“1+N”免费开放模式,即由文化中心组织机构、文化中心管理人员、文化中心功能配置、文化中心服务项目、文化中心经费来源等五个关键因子组成的运作模式系统。⑩与之相关,在建设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上,有学者提出应以最终创造的公众价值为评判标准,群众的满意度原则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和内在动力,评估主体应是多方参与评估。第六,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学者提出了从西部农村文化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系统建设着手,强调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并提出其培养途径。有的学者提出,需要借鉴现代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以开放的思维和前瞻性的战略举措来推进。具体包括重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式、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等;瑏 瑢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构建政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投入机制等;瑏 琐还有的基于文化安全视角,就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提出必须从政府和基层多方面加强建设,构筑新疆农村文化安全屏障,提出提升核心价值理念并增强对“四个认同”意识的培养和巩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加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实践方面,许多地方探索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突出的如已步入全国乡镇文化站建设先进行列的杭州市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注重创新性,明确机构,创新组织机制管理模式;强化能力,创新文体干部管理模式;以等级评定为载体,创新文体团队管理模式。注重导向性,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立足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支撑体系;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保障体系;以推进整体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入点,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体系。注重带动性,带动了村级文化设施增加、群众活动的广泛开展、群文创作的日趋活跃、文化遗产的深入保护和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注重科学性,保证制度设计、阵地运行、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上述研究和经验对于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对于乡镇文化站的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四、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在明了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或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建设的实质内涵
当前,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在继续加大场馆、项目等物质性载体建设的同时,明确并强调其“公共性文化”(也就是公共精神、公共价值)这一实质内涵,充分认识到,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必须以现时代的先进文化为引领,促使新疆农村形成充满现代气息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塑造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及能力素质、具有现代先进思想观念、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维方式和情智心理及现代健康人格的新疆新型农民,从而为新疆农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注入精神“灵魂”,以便提升其内涵发展水平。
(二)着眼于建设的总体思路
各级领导或管理者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完善纳入到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进而形成科学的总体思路。首先,夯实经济基础。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物质达到较高富裕阶段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因而,首先必须致力于增加新疆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物质生活,以便为新疆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及其文化消费水平奠定基础,使其由物质富裕而进入精神充实层面,以此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其次,面向基层农牧民,以建立完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阵地为重点,倡导、启发、感染新疆广大基层农牧民在享受健康娱乐的文化服务中逐渐形成与现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信念;同时,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第三,综合推进各项相关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公民道德建设及民族团结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社会稳定以及反对“三股势力”等工作紧密结合的综合一体化模式,不断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各方面相关工作综合整体推进的目标。第四,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即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以满足农民文化精神需要为要旨,进一步精心打造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从地方到自治区品牌,进而形成全国性品牌。
(三)重点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按照《关于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要求,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做好系统性建设规划,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并努力将新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成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其次,完善农家书屋配套保障机制,建立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财政经费负担的出版物保障机制,以满足农牧民群众的多样化阅读需要。第三,增强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能力,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语言出版物出版的扶持力度,丰富农家书屋民文(语)图书及音像制品品种。第四,我国的通用语———汉语的学习和使用水平是新疆农村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要在农村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第五,大力实施数字新媒体项目,努力实现“数字文化村村有”;同时,实施“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项目,作为传统农家书屋的补充,以实现传统农家书屋的升级换代。第六,建立健全跟踪、了解和掌握新疆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机制,并据之形成科学评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评估体系,以便进行科学研究,使其成为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乡村的文化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明确培养人才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服务队伍。同创建场馆、投建项目一样,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也是为新疆广大农牧民服务的,是农村形成文明乡风的需要,也是满足新疆广大农牧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要。因而,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注重吸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注重发挥返乡毕业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作用,尽量将他们吸纳到文化建设队伍中来。除了发挥政府机构专职人员的作用外,还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首先,要发挥农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建设庭院文化,鼓励发展农家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民间业余剧团等。其次,要发动社会其他各界力量,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政府有关部门要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以利于各方参与,使之形成合力。再次,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正确引导和发挥其对于新疆农村社会公众的影响作用,使之为新疆农村社会公共性文化的构建、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或建议。
(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和手段
大力加强同外省区的交流,引进先进经验,积极创新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探索基层农村文化工作的新方法。遵循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在服务平台和载体上求突破,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扩大规划范围,最大限度地实现和维护新疆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体包括: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创新农村出版物配送和宣传方式、拓展基层农村共建共享数字资源新途径、探索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新方式等。同时,政府要深入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注意适时引进政府不养人但对公共文化服务给予适当奖励的方式,即政府不设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但对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其他社会主体(包括村委会、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农民文化中心户等)由政府通过奖励方式给予适当的补偿和补助。政府还可通过设立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的方式提供持续的购买补贴,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
(六)不断改善乡村政府的管理方式、方法
一是管理者观念意识的更新及其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有服务意识,要重视倾听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并不断加强自身与普通百姓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文体活动形式;同时,做好跟踪调研,以不断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治理方式。二是要提高农民的自觉性,注重和加强对新疆农民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既包括意识形态教育、现代美育熏陶、审美评价标准的转变等,也包括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生活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更新其观念。
(七)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必然会创造有利于新疆农村文化产业起步、成长、壮大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才创新环境、市场培育及孵化的社会环境等。因而,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当出台政策措施、制定规划方案,以便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取得加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效果
。首先,不断提高新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是新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或首要的条件。其次,自治区、地州相关部门或机构应当尽快出台关于新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及规划,各地农村,特别是有条件、有基础者,应抢抓机遇,尽量使自己纳入自治区的规划当中,积极参与到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第三,鼓励城市文化向农村扩展,同时鼓励农村学习城市,创办富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在政策上,应将农村文化产业产生的财政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自身反哺,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第四,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为新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服务,也为新疆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做好充分准备。第五,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积极促进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从而促使新疆农村文化产业潜在增长点的培植。第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激发人才积极投身于新疆农村传统文化的创意开发事业中来。尤其要重视返乡、回村的大学毕业生,应当把他们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使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政府要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自己创业,立志创造新疆农村品牌。第七,政府还应不断扩大和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功能范围,助力于培育一个成熟的文化市场,进而形成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的两大潮流,谋求和平、稳定和发展是国际社会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生产力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进一步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格局正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经济形式的激烈变化,亚洲太平洋地区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世界各国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在缓和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周边国家和相邻地区的范围内正逐步形成东北亚经济圈、伊斯兰经济圈、南亚经济圈等若干联系密切的经济圈。我国加快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已经使对外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的单国单向开放变为多边多向开放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亚洲国家的快速发展,加上美国西海岸、欧洲以及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出现东移趋势,特别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积极介入,将进一步推动“东北亚经济圈”的迅速发展,使东北亚有可能成为与北美、欧洲并驾齐驱的全球重要的经济——文化圈。
从“东北亚”内部来看,尚存许多制约因素,如东北亚各国之间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经济合作处于较低水平,区域内地缘政治较为复杂,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区域内缺乏多边合作协调机制。尽管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但东北亚区域合作还是不断发展,因为区域内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技术、劳动力、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上存在极强的互补性,因而东北亚的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地处东北亚内陆中心地带,是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处于欧亚大陆桥中国内地铁路网络的联结点上,是我国各省区进入俄罗斯的重要通道,是我国面临东北亚地区的“窗口”。目前看,哈尔滨在东北亚区域中经济相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比较落后,参与未来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诸多困难,但哈尔滨已有的经济基础和其在区位上的优势决定了未来哈尔滨在东北亚合作中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从全国来看,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等几个发展较快的经济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为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同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东北地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从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上看,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开放程度的提高,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加强,将为下一步的经济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国家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这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哈尔滨在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指数测算结果,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指标综合评定,综合排序名列第10位,在东北10个大中城市比较中,综合排序名列第3位。(表2-1、2-2、2-3)
表2-1 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指数测算结果(2003年)
表2-2 城市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表2-3 哈尔滨各项指标在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中的地位(2002年)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东北部,纬度最高,与俄罗斯相接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老工业基地。2003年底,全省总人口381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43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15元,三次产业比例为::,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在300亿公斤以上,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出现恢复性增长,重型机械设备、特种钢、子午胎、机制纸、亚麻、建材等生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汽车、石化、食品、医药等产业发展迅速。煤炭、制糖、纺织等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得到压缩。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非国有经济成份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76亿元。进出口总值达到亿美元。已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
作为省会城市哈尔滨市在省内各城市中的首要地位十分明显,哈尔滨市区GDP占全省比重为%、人口占%。哈尔滨在省内除人均GDP指标排在大庆之后外,其余指标均位于全省之首(详见下表2-4)。
表2-4 黑龙江省内城市各指标比较(2002)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
在省内已初步形成哈大齐城市带,这一地带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是以我国重要的机电工业城市哈尔滨为核心,以横贯我国最大平原——松嫩平原的滨洲铁路为纽带,连同我国最大的石油城市大庆,重要的机械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和新兴的中小城市绥化、安达、肇东、双城、阿城等组合而成。这一地带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和重要机械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内陆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地带。哈尔滨在这一地带的城市首位度为,拥有44%的城市人口、44%的工业企业、41%的工业产值、73%的高等学院、58%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哈尔滨的发展变化对这一地带乃至全省将产生重大而深运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哈尔滨市冬季漫长,寒冷干燥,素有“冰城”之称,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为冰雪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国内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地缘优势。“哈尔滨冰雪节”是闻名的冬季旅游项目,已经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众多的文化景观使哈尔滨拥有了更多的城市魅力,多种历史渊源的渗透,使哈尔滨形成了西洋文化、宗教文化、社会风情文化、现代文化、多元文化相互重叠的城市文化特色,形成了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城市风貌格局。
2、可支撑国际性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哈尔滨市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对外是沟通日本、韩国、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对内是沟通全国各地与俄罗斯和东欧等国家的重要桥梁,在对俄罗斯和独联体及东欧国家、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具有很强的经济发展互补性及重要的战略位置。哈尔滨还是我国东北黑河、绥芬河、满洲里和珲春4个沿边开放城市的连接点,是黑龙江省域中心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为哈尔滨市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和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地位哈尔滨市已基本形成5条铁路(京哈、滨绥、滨洲、滨北、拉滨)、10条国、省级公路(京哈、同三、哈大(庆)、哈萝、哈伊、绥满、哈绥、方通、方虎、哈五)、航空港和松花江航运系统为骨架的交通网络,水陆可通过三个方向的出口与全国各地、东南亚和俄罗斯、东欧国家联系。哈尔滨铁路干网发达,铁路营业线达 km,往西南连接全国各地,往南经大连、营口通往世界各地,往西北经滨洲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接轨,通往欧洲各国,是跨越欧亚大陆桥的连接点;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全国八大机场之一,已与国内近30个主要城市及部分国家地区通航;
松花江航道是东北北部地区江海联运的通道之一;
哈尔滨市有10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东北各地,与周围地区紧密相连,是全省最大的公路运输中心。优越的交通条件,为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以及成为东北亚经贸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
哈尔滨市腹地资源丰度居于首位,哈尔滨市域腹地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良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哈尔滨本身来看,非金属矿藏种类多、贮量丰富,能源矿藏中天然气和煤的前景良好;
土地资源丰富,质量好,利用率高,全市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分别为亩和亩,土地利用率高达%,高于全国及全省水平;
生物资源丰富,种类多样,野生经济植物、药用植物、珍贵毛皮动物开发潜力很大,植物主要有蕨菜、薇菜、明叶黄、黄花、人参、金银花、刺五加等,珍贵毛皮动物有紫貂、水獭、猞猁、麝鼠、香鼠等及三花五罗等珍贵鱼种;
森林覆盖率高,达%,活立木蓄积量3847万m3;
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但利用率低,开发潜力巨大。从全省腹地来看,已探明矿产资源达54种,储量占全国前三名的有8种,居全国前十名的有28种,其中石油、森林煤炭资源名列全国前茅,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是我国着名的商品粮基地,大豆、甜菜、亚麻、马铃薯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多样的资源中心地位使哈尔滨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哈尔滨市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渐趋合理的产业结构为其大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医药、汽车、食品、机械为主导产业的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现有工业企业单位475个,其中锅炉厂、汽轮机厂、电机厂、飞机制造厂、铝合金加工厂、电表厂等企业的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亚麻厂是亚洲最大的亚麻纺织企业,轴承厂是全国三大轴承厂之一,此外医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国家又把老工业基地改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哈尔滨市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质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优势将进一步加强。
6、潜力较大的科技人才优势哈尔滨市科技实力雄厚,人才储备丰富。市内现有大专院校24所(其中哈工大博士学位点29个)、中等专业学校48所、科研机构153家,形成300多个学科的科研网络。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两院院士27人,博士生导师700余人。全市每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别为31人、23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多,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六位。从企业科技实力看,在哈尔滨国有单位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万人,占50%左右;
而且学科齐全,工程力学、焊接、工业机器人、飞机导航、电站设备、电工仪表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位于前列。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哈尔滨市不仅是向南联系吉林省、辽中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也是中俄交通和贸易的重要中心,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市加入经济全球化,将强化与辽中南地区,尤其是沈阳、大连等城市的区际联系,加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经济联系,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将资本源、技术源、信息源和知识源通过不同的“管道”,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尽快导入哈尔滨。
经济全球化能使哈尔滨市成为国际资本和技术转移的重要场所、外资进一步聚集的热点地区;
经济全球化将使哈尔滨获得外国先进技术和信息的机会增加,有利于加快地区产业升级进程,优化产业结构,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可能;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哈尔滨具有低成本、低价格优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出口;
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哈尔滨出口贸易,增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哈尔滨扩大外资引用的领域,优化外资投资结构,参与世界劳动地域分工,拥有更大的产品市场和更大的地区影响力。
我国加入WTO,哈尔滨市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与周围区域国家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将促进哈尔滨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哈尔滨市将利用优势的沿边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发挥西进东出、南联北开的战略作用,通过建设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四通八达的商品贸易网络,恢复哈尔滨市作为国外商家进驻中国市场战略重地的地位。
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当前正在继续的这场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产业重心从以钢铁、汽车、化工为代表的主导产业位移到以电子计算机、新材料、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在信息经济的影响下,哈尔滨市有实现跳跃发展的条件。目前哈尔滨市科技教育产业发达,大量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为哈尔滨市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创新源泉。哈尔滨市的信息产业较为发达,技术型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型基础设施齐全,这些为哈尔滨市的信息港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4、东北亚经济圈——再次辉煌的契机随着亚洲国家的快速发展,加上美国西海岸、欧洲以及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的主轴正在由北大西洋移到亚太地区,这将进一步推动“东北亚经济圈”的迅速发展。
东北亚各国为谋求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地利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利用资源优势的互补、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互补,通过对外贸易等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哈尔滨市是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以及开展中俄贸易的前沿;
对外是沟通日本、韩国、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对内是沟通全国各地与俄罗斯和东欧等国家的重要桥梁,在对俄罗斯和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哈尔滨市也是东北亚经济圈北部最大的城市,具有承南连北的地理优势和一定的沟通基础,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区北部整合发展的中心。
中央确定的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使内陆省会城市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哈尔滨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更为重要的是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给哈尔滨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21世纪,我国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城镇化的步伐,必将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哈尔滨形成以投资类产品为主的工业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更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地区发展重心的变迁,可以看出发展重心经历了由南向北推进的趋势。从东北地区良好的装备工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资源的整合、东北亚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间合作的加强,很可能在东北地区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快速发展区。
依据“十六大”报告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小城镇快速发展,必将得到国家政策极大的支持,这为哈尔滨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3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872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位于第11位。资本力、贷款余额增长率、金融市场交易增长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城市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工业结构调整尚不充分,国企改革任重道远,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到2001年底才扭转持续9年的工业净亏损状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结构来看转型滞后,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资金占%,在利用外资方面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仅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低于东北地区的长春、沈阳、大连等城市。
从产业结构上分析,哈尔滨市已完成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高级阶段的转变,2003年产业比重与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农业的比重高居第一位,二产居第十三位,三产有一定的虚高度化的成分。哈尔滨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整体还不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结构不均衡,城市经济活力不足。
2、社会软件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开放度明显不够社会软环境包括政府管理、社会体制、文化科技环境、思维观念、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多方面。哈尔滨的社会文化竞争力、秩序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均居于选取的24个城市20位以后的水平,说明社会软环境的总体水平还十分落后。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意识不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上,“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在人才政策、农村政策、产业政策、私营经济政策等方面不够灵活。这些严重影响了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新的社会软环境的建立势在必行。
哈尔滨市近几年外向型经济进展迟缓,2003年进出口总值19亿美元,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少,经济还囿于区域经济的小循环中。海关进出口总值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于15位。从表2-5可以看出哈尔滨目前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一状态阻碍着城市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和良好的制度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阻碍着哈尔滨与市域外的经济主体间的接近与交流。
表2-5 十一个城市开放性竞争力
注:贸易依存度=(城市出口额+城市进口额)/(国民生产总值×2)
依据《哈尔滨市总体规划战略研究》成果
3、城市用地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哈尔滨市区人口密度大,产业聚集,第二产业70%以上的产值都是由中心区创造的,老城人口密度高达4万人/km2,人均城建用地仅人,人均公共绿地为。近年来中心区开发强度逐步增高,开发容积率多在2以上,中心区高层住宅建设占房地产开发项目的30-40%,且布局散乱,尤其是公共空间严重不足,城市中心区用地结构矛盾突出。
从城市功能发挥上看,一是大量工业用地集中在市中心区,既无发展空间,又占居城市黄金地区并且给市区造成环境污染;
二是城市教育科研用地随发展明显不足,对哈尔滨较具优势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三是体现中心城市职能的大型公共设施用地严重不足,娱乐、旅游、展览、会议、博物馆等设施无发展用地;
中央商务区、特色文化区、大型体育区在市区条件好的地段没有合理的位置;
四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批发业和餐饮业增长速度较快,而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金融、保险、旅游、中介服务业发展较慢;
五是开发区比较分散,土地利用集约性差。
哈尔滨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类污染未完全控制,加上水土流失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已使哈尔滨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全市湿地面积由1987年的229km2减少到2003年的192km2,松花江水体由于近年来的水量减少,加上生活、生产污水排放严重超标,污水处理率仅为16%,垃圾处理率仅为%,使水质明显恶化;
大气环境按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属于中度污染;
建成区%的人口处于55-65dB噪音环境中;
中心区大面积绿地严重缺乏,地面硬质化多,绿地草坪少,地表水流失严重。随着毁林开荒、滥砍乱伐,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致使春季沙尘暴现象经常发生,河流的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资源的衰竭日益严重。大城市病日趋突出。
近年来,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没能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水源供水能力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饮用水严重超标,目前每日缺水32万t,供水普及率仅为%;
二是城市电源总体上偏重于城区西南部,电源分布与负荷分布不完全一致,使部分地段供电不足;
三是防洪工程隐患较多;
四是城区交通压力较大,哈尔滨机动车每年以大于10%的速度增长,而道路增长仅为2%左右,城市公共停车场严重不足,二环以内仅能满足30%的停车需要。
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20年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城市经济体系更具活力,更加开放,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借助于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契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劳动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完成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2、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规划2020年市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010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达到3030亿元,2020年达到7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3660美元,2020年达到8300美元。(详见表2-6)
确定哈尔滨市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3;
2020年,按照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强化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7:。
结合小康城市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标准,确定2004—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年均增长%计算,达到9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年均增长%计算达到3830元。城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m2,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
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年均增长7%计算达到25000元。纯收入9500元。城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
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8m2,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
规划哈尔滨市2004—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总人口达到1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
2010—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050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0%。
表2-6 哈尔滨市社会经济指标规划一览表
哈尔滨市是农业大省中的农业大市,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意义重大。从农业发展上加大以下工作力度:围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主辅换位。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稳粮增收,突出发展以绿色农业为重点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哈尔滨市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化要根据哈尔滨市区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重点发展一批农业产业链,强调绿色食品深加工,销售过程的标准化和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形成科学的产业链条,促进绿色食品生产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包括水稻产业链、玉米产业链、大豆产业链、畜产品产业链、水产品产业链、蔬菜产业链、山产品产业链、乳制品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链以及经济作物产业链等;
制定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规划,开发新的绿色产品,完善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加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系列绿色品牌产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第二产业的发展应以大力培育支柱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目前哈尔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食品和医药为主的支柱产业。要进一步大打优势品牌,在哈尔滨形成一系列的全国之最、世界之最。汽车制造业要围绕全面提升竞争力,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加快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食品工业要以乳制品、酒类、大豆加工等为重点,提高产品深加工水平,充分发挥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的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一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建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医药工业,要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合资合作,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以现代制药为方向,实现抗生素、中药制品、滋补保健品、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扩大生产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以建设国家重点的产业基地为目标,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技术跨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产业、焊接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强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在加强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传统的发电设备、飞机制造和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在哈尔滨建成我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基地。
3、以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目标,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依据城市定性,哈尔滨市应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目标,加速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业、金融产业、物流业、教育产业等较高层次产业,改善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全面建设东北亚经贸城。旅游业的发展要以建设国际冰雪文化名城为目标,依托市域的生态、文化、城市风光、边境口岸等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构造精品,形成大旅游格局。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宏观经济推动作用很大,哈尔滨要大力加强住宅建设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更好地带动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哈尔滨市应加快金融业发展步伐,扩大金融业的规模,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定增长,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实力,提高运行效率,金融机构发达且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备,从业人员素质较高,构建具有较强的辐射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哈尔滨市教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奠定在高科技研发领域增强竞争力的基础上,同时还应促进延伸性市场的发展,如教学仪器市场、教育建筑市场、教育资金融通市场等,并通过迅速发展的在线教育将哈尔滨大学同国际、国内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不仅仅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且成为新思想、新技术的源泉,信息交流中心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另外针对东北亚国际经贸城的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商服、贸易、会展、信息、使馆区、办公区的建设发展,充分利用松北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
经济发展的真正意义
赵志友
【期刊名称】《新西部(上旬刊)》
【年(卷),期】2006(000)011
【摘要】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在中国,实现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随后,这一观点引发了热烈讨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总页数】2页(52-53)
【关键词】经济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著名经济学家;社会保障;吴敬琏;反对者;中国
【作者】赵志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在中国建立全民低保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J], 解放
2.吴敬琏:突发事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J],
3.经济学家吴敬琏在99中国经济发展高级研讨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J], 尚志新
4.吴敬琏:明年中国必须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J], 晓虹
5.《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个案研究》 [J], 吴敬琏; 黄少卿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发展 意义 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经济发展意义 2022年全国两会经济发展意义 2022年全国两会经济发展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