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中国经济本科生毕业论文

时间:2023-11-17 11:31:02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经济本科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经济本科生毕业论文

  篇1

  浅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中国经济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国际政治、经济水平所采取的重要决策,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健康发展,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促使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并更好的参与世界经济调整。而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不加以合理控制,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使政府、企业、人民面对遭受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的影响。然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真正发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优势,规避其中蕴含的风险,需要政府、企业、银行业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大胆的尝试。而在此之前,充分认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内涵与具体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指的是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比率,由外汇市场上外汇(或人民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倘若外汇的供给小于对外汇的需求,那么外汇汇率上浮,人民币汇率下浮;相反,则外汇汇率下浮,人民币汇率上浮。

  汇率的市场化通常与货币的自由兑换、经济一体化、货币的国际化密切相关。这四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汇率的市场化成为中国这般大国长远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现汇率市场化的基础上便可为货币的自由兑换与国际化的实现创造重要的条件。

  2016年人民币汇市开局动荡,从1月6日开始,人民银行突然下调CNY兑美元的中间价,推动空头在离岸市场上做空人民币。做空势力来势凶猛,CNH与CNY兑美元的价差在6号创下了1600点以上的历史纪录,形成巨大的套利空间。人民银行采取相应措施,令CNY与CNH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回稳。1月11号、12号,CNH兑美元即期汇率较1月7日低点累计大涨2000BP。而从以往的从大国货币崛起的历程看,无一不是走过了一条由逐渐升值-双向波动-基本稳定的发展路径。在经历了这场双向波动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日趋平稳。

  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有利也有弊,充分认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于发挥人民币市场化的积极作用和规避人民币市场化带来的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积极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按照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个之中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当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就目前我国发展势头来看,要放弃这两方面的主动权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和我国加入WTO,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和我国资本投入其他国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要凭借政府的力量干预和限制资本的流动情况的可行性是极低的,因此资本自由流动是必然成立的,由此可见,在不可能三角中汇率的稳定是不可实现的。而换个角度来看,在享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资本的自由流动必将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而相对灵活的汇率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金融风险,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2)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

  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关税税率不断降低、贸易自由化政策全面实施,这对我国一直以来受保护的劳动力市场和国有工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而与此同时,我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在此背景下,实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能够使人民币汇率得到灵活调整,减轻来自贸易与资本账户自由带来的双重压力。

  (3)促进我国参与对世界经济调整过程

  我国被列为发展中大国和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之一,是世界经济调整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假如我国在汇率领域态度淡然,对世界各国汇率的变化和汇率市场的发展不管不顾,就势必会导致国际贸易伙伴的不满,进而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受阻。而采取能够适应世界经济调整趋势的灵活、科学的汇率制度,则有利于我国参与世界经济调整,并优化国际贸易伙伴对我国的态度,进而带来理想的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利益,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恰好符合这一需求,对促进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地位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2.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其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性

  但从金融领域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对我国金融市场乃至我国宏观经济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冲击。首先,短时间内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效应可以导致人民币的升值,而这一方面会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还会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许多不可控制的复杂的风险。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增加了国家稳定金融市场的难度,进而导致金融市场稳定性下降,金融市场发育受阻。

  (2)增大外向型企业经营风险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对外向型企业带来复杂的经营风险。2015年,我国的出口总额高达24.59万亿美元,仍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而当人民币升值而其他货币不变时,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外贸出口中所花费的成本将不断增加,相应的,从外贸出口中获得的利润也将不断降低。进而使得外向型企业由其是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抗风险能力变弱,难以满足经营与发展需要。

  (3)增加外汇资产管控难度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背景下,当外汇资本流入速度减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就会缩水,这就使我国外汇资产管理与控制的难度增加,并伴随许多的风险。我国外汇指定银行拥有庞大的外汇资产,大部分来自于国外的直接投资及来源于我国巨大的贸易出口额。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背景下,人民币弹性增强,波动幅度可能性变大,外汇流入资本受到约束,外汇资本储备量就会缩水,由此所产生的汇率风险有可能给外汇指定银行带去隔日亏空的风险。此外,人民币弹性增强也会使国际短期资本风险增强,容易引发国际短期资本肆意外流,变相推高国内资产的升值。人民币弹性增强还可能导致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趋势,对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中国造成较为沉重的打击,尤其是使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加大,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被削弱。

  三、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应对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积极作用,规避人民币市场化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政府、外向型企业与银行业分别应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部门积极发挥辅助作用

  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监测机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在实现人民汇率浮动由市场供求决定之余,全面、及时地掌握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与幅度。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人民币升值,而是建立新的汇率定价制度,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浮动。新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辅助,对此,专业人员应对目前人民币汇率浮动趋势以及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评估,综合相关的数据预测未来动向,从而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观测机制。事实说明,这种风险观测机制在汇率风险控制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它一方面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风险。

  2.提升外向型企业抗风险能力

  具体来说外向型企业提高抵抗风险能力有三方面:(1)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全面的评估、分析潜在的风险,做好防范措施,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将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或者市场因素对企业的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对于已存在的风险,要通过健全的防范预警机制来控制,从而尽可能降低损失。(2)优化企业产业机构,实现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不断创新新技术、新产品,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引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采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锁定汇率,从而在汇率出现波动时,降低损失。(3)企业领导要时时关注汇率动态,掌握汇率波动趋势,做好应对措施。

  3.完善外汇储备机制

  外汇局要提高对人民币汇率趋势的重视,积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加强研究,关注国际金融货币走势,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完善外汇储备机制,将外汇储备风险降到最低,保证国内资本的有效运作,防止国际资本家在国内市场的恶性操控,避免金融风险,实现国内利益最大化。除此之外,国家外汇储备通常是指国家财政出资购买和管理的外汇资产,然而在我国,是指央行以人民币购买的,并由央行统一存储、支配和管理的外汇。严格来说,由央行购买、存储并管理外汇,本质上应该是一种货币发行储备物,是流通中货币的抵押物或信托网担保物。它的买卖主要目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平抑货币币值,防止发生超过预期的巨大波动,这种情形下外汇储备并不符合其本质,不但使现有的外汇储备机制下掩盖的风险难以被察觉,也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真正实现市场化发展,因此,今后应力争使国家外汇储备回归其本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已不可逆转,虽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说,人民币市场化汇率改革的好处远远大于弊端,积极采取合理的改革与保障措施,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健康发展是大势所趋。对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管理机制;外向型企业应积极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银行业应密切关注汇率市场走势并积极完善外汇储备机制。进而实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进行合理防空,促进国家金融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篇2

  浅析准确理解中国经济统计的对策

  一、经济统计要点分析

  GDP计算为核心经济统计计算方案,此内容指标可反映最初需求变化。通常情况下,其主要分为消费需求内容和投资需求内容以及相关净出口需求内容。前者为支出法GDP核算末端消费环节,整体资本形式总额即为投资需求,后者则主要是指货物要素及服务进出口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居民消费内容和政府消费内容涵盖在三种不同需求类别之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本形成总额内容为存货增加,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内容也包含在内,货物和服务进口操作环节结束后总额数据被货物服务出口额度数据相减,之后在此基础上得出最终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值。支出法消费需求理念中,居民消费会被消费品零售总额内容所取代,政府消费代替模式与前者不同,其以财政支出代替模式为主,在投资需求中,内在固定资本代替方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操作环节替代模式则为海关统计贸易差额替代。

  二、传统经济统计指标与对应支出法GDP间核心差别要点分析

  (一)居民消费与消费零售总额内容二者差异性分析

  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内容之间存在较大差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含了农村居民住户销售内容和城镇居民住户销售内容,不仅如此,企业销售内容和事业单位销售内容均涵盖其中。居民消费过程中排除事业单位销售和企业机构销售可能。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统计时不应忽略建筑材料消费状况,此类建房支出实际上归属于基础性投资领域范畴之内,居民群体所购建筑材料自身本就属于整体居民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居民消费中并不包含此项事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排除居民群体自产产品和自用产品存在可能,教育服务内容和医疗服务内容以及文化艺术服务内容等均具备一定社会主义市场服务特质,上述内容均与居民消费标准、概念相违背,主要属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且差异性尤为明显,拒绝随意替代状况产生,以免对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造成消极阻碍。

  (二)政府消费要素与对应财政支出要素二者差异性要点分析

  投资性支出内容、转移性支出内容和相关经常性业务内容共同促成财政支出产生,政府消费具备简洁性操作特质,仅含有经常性业务支出选项,投资性支出内容和转移性支出内容与若干政府消费标准不相符,因而不被涵盖于政府消费内容序列之中,此类消费规划任务由政府自身执行,固定资产折旧内容实际上也属于政府消费流程中的一种,但不以正规财政支出形式产生。金融危机阶段,可靠型财政手段较为实用,财政支出结构系统合理化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础性社会保证效率和操作质量,其内在投资性内容和本体转移性支出内容增长幅度皆明显提升,从上述阐述内容中可以明确看出,二者差别尤为巨大。

  三、中国经济统计水平提升方案要点分析

  (一)有效区分消费支出与对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间的差别

  经济统计过程中,农村居民群体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群体消费支出二者取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象十分普遍,之后在此基础上以季度分析模式为主,将基本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最终当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使得经济统计结果愈加趋于准确、属实。实际结果与之背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内容与居民消费内容间仍旧存在诸多不同点,最为常见的例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不包含内容主要有建筑材料费用支出,居民自用产品消费支出和自产产品消费支出涵盖其中,除上述内容外,社会教育服务、社会医疗服务、社会文化艺术服务实质上是消费品零售总额内的核心要素,但其性质并不属于居民消费,且不符合居民消费本体标准,所以有效借助居民消费支出进行对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替会出现阻碍,因为二者差异性与不同点相对较大。

  (二)注重贸易差额操作并进行侧重分析

  广义之上的贸易差额分析主要是指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过程的仔细分析和调查,对现有经济统计各个操作环节加以实时理解、监管、分析,净出口需求现状和特点应认真考察和研究,对具体贸易差额变化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不能遗漏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过程中所造成的价格变更差异,通过综合考察与均衡制约促使大众群体对经济统计进行深度理解。经济统计过程中选取贸易差额方法,将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去除掉。如何正确理解经济统计尤为重要,贸易差额变化状况和服务进出口价格前后阶段变动差异性均应考虑在内,经济统计环节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贸易差额增长率要素与对应货物服务进出口增长率间的差异度,此部分内容需要理解深刻才能对经济统计有一个高层次认知,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长期稳定提升。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呈稳步提升态势,但经济发展阻碍因素繁多,经济发展调节问题至关要,有效处理此类问题推动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GDP数值以我国宏观经济统计指标形式产生,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具体现状及特点反映,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转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需有效区分消费支出内容与对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间的差别,注重贸易差额操作并进行侧重分析,以准确理解中国统计。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经济 本科生 毕业论文 中国经济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国经济本科生毕业论文 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