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45周年心得体会三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
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2021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45周年心得体会三篇。
毛主席逝世45周年的日子就要到了。45年,将近半个世纪,是一段很漫长的时间,但也恍如昨日。
1976年的9月9日,突然从广播中听到哀乐和“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时,那种震惊、悲痛以及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刻骨铭心,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稍有风化或销蚀。
在这样的日子里,究竟应该怎样纪念毛主席?
我认为,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是最好的纪念方式之一。
毛泽东思想是一座无比丰富的智慧宝库,据统计,毛主席一生著述在2000万字以上,要想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学通学透,非常困难。
所以,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确存在一个“找窍门”的问题。当然,这里的“窍门”并不是指投机取巧,而是说,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内容要有一个排序,这样才能比较快地取得学习效果。
前一段时间,我分别应邀给一些干部、学生和企业界的人士,讲了学习毛主席《矛盾论》《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我在讲课中提出,毛主席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先后提出了五个公式,了解并熟练掌握这五个公式,对于全面把握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毛主席的这一公式,被通俗地称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即“两变”。毛主席说,
“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有的同志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教育。”
这里首先要指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只是一个哲学概括,并不是简单地说物质的东西可以像变魔术那样变成精神的东西,以及反过来说,精神的东西可以像“芝麻开门”那样变成物质的东西,不能这样简单化、直观化、庸俗化地理解“两变”这一命题。
所谓“物质变精神”,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事物,产生感性认识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关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理论、观点、主张,从而以观念的形式认识并把握客观事物。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极为通俗地用“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来阐明这一过程。尝过了,你就会知道梨子的滋味是又酸又甜,而这种认知,又可以指导你下次会不会买梨子吃。
以我早年学飞行的经验,初见飞机,也觉得是庞然大物,难以驾驭,但经过教员带飞和自己练习,就总结出“飞机是可以驾驭,可以飞得好”的结论,见了飞机,不再觉得畏惧反而觉得可亲,这就是一个“实践到认识”,“物质变精神”的过程。
所谓“精神变物质”,就是根据对客观事物之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路线、政策、计划、方案、办法,将思想理论付诸人们的行动,转化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也就是将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东西,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形成及其伟大作用,就生动地体现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过程。
《论持久战》发表时,全面抗战已经爆发了10个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积累了很多,正是存在抗战实践这样一个大的物质前提,经过毛主席的大脑提炼、加工,形成了关于持久抗战的一系列结论。这一过程无疑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
《论持久战》发表了以后,由于它反映了抗日战争的本质规律性,所以成为抗战总方针,指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过程则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
顺便说一句,人们通常认为《论持久战》是军事著作,我则认为,不仅是军事名著,同时也是哲学名著。
从更为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催生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焕发出巨大的物质改造力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此后,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再也不是过去的中国了,实现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转变和飞跃。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积极学习毛泽东同志高尚的品格、优良的作风,对待革命工作的热情,我们要深刻表达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敬意,对他们深刻缅怀。
学习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政治思想。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精髓,那就是实事求是。他要求在政治工作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学习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践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具体体现和根本遵循,是否坚持群众路线关系到能否团结群众力量干事业,关系到党的人心向背,关系到执政根基的稳定性。毛泽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体现在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发力,使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团结成一个巨大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走过千难万险。
学习毛泽东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毛泽东同志对待工作有着高超的战略头脑,他说:“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将主要精力在必要的时候集中到观察和判断全局上,能够敏锐地看到哪些是可能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形势、新局面,及时尽早做好研判,从而做好战略调整,保证革命的胜利。
上午9时,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向毛泽东同志坐像三鞠躬。随后,习近平等瞻仰了毛泽东同志遗容,共同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从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中,我们强烈地感觉到毛泽东仍然生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毛泽东仍然与这个他缔造的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命运关联。纪念,不仅仅是缅怀过去,更是祝福中国的美好明天。
纪念毛泽东,是因为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一举结束了中华民族内乱频仍、民生凋敝、列强环伺的混乱局面,造就了中华民族空前统一的现代国家,从此中国的发展进步获得了根本的制度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评价,“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纪念毛泽东,是因为他倡导为人民服务,使社会公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实现两弹一星突破,将中国带入核大国俱乐部;
推动中国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也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今天纪念毛泽东,就应该采取客观理性的扬弃态度,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同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大力铲除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归根结底,就是要矢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中国梦镌刻在时代光影新的年轮上。
“他一个人活出一个时代”,这句诗用在毛泽东身上可谓恰如其分。今天,纪念毛泽东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他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把他曾经梦想的人间天堂,变成神州大地上的发展现实,惠及亿万人民,造福中华民族。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