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安全管理论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篇1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摘 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当前,在国内外的安全、灾害研究中,应用风险评估理论来分析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视角、新趋向。旅游业作为当前的世界第一大产业和中国的朝阳产业,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游客安全风险问题十分引人关注。近年来,探险旅游活动风靡全国,但由于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如何保障探险旅游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开始重视探险旅游(旅游线路)安全风险的评估。鉴于此,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从风险管理模式构建、资源风险评级制度化、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探讨研究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管理。
[关键词] 探险旅游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当前,在国内外的安全、灾害研究中,应用风险评估理论来分析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视角、新趋向。风险评估理论有助于决策者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和政策。联合国环境减灾署(ISDR)、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欧洲Trustnet和英国国家消费理事会(National Consumer Council)等国际、国家机构都对风险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予以重视,研究内容广泛,涉及风险评估的概念、流程和模型。在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已将风险治理列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风靡全国,但由于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模型,探讨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管理。
一、探险旅游及旅游风险的定义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个人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探险体验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殊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旅游风险的定义
旅游风险是指旅游者在探险旅游行程中可能遭受到的安全风险,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旅游行程以及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条件。探险旅游风险包括旅游地本身的风险,会因区域、文化、季节、路线、气候变化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探险旅游的特征
(1)选择性和主题性
探险旅游要保证探险旅游者的体验真实性,都选择在自然环境优美、原始的、未开发的旅游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只限于有特殊探险爱好、较好体力、较高技能的旅游者;探险旅游花费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经济条件。探险旅游的体验主题性强。探险旅游在具有原始自然的和具有独特文化的旅游地环境中进行,旅游目的地保存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原始性、自然性和真实性,这些能带给旅游者特殊的探险体验。
(2)探险性和新奇性
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探险因素,使游客能展示和检验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满足游客的探险、求异、体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乐趣的愿望。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所设计的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个点、每个节目安排都有新颖性,使游客每天都有惊险惊喜。
(3)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的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在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得到体现的喜悦。探险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探险体验方式。通过接受挑战,战胜各种困难,体验各种经历,旅游者可以获得特殊的体验惊喜和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达到高峰体验。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欢乐等)。
(4)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跳伞、太空探险等的专业技能。在探险线路安排上要体现特定旅游生态环境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对和谐的要求,旅游行程松紧相济,既保持旅游者的体力,又要对其身体或心理极限有一定的挑战性。必要时还要帮助旅游者排除存在的危险,保障旅游者的安全。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5)冒险性与安全性
冒险体验在探险旅游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缺少冒险性将会导致对游客体验的刺激性降低。因此,要使游客获得惊喜高峰体验,就必须要保证探险旅游的冒险性,保障游客的安全,让游客在绝对安全的探险旅游中获得绝对惊喜的体验。
二、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近年来,沙漠探险、冰雪探险、山地探险、洞穴探险等探险旅游受到中青年旅游者的青睐,成为一种时尚。但探险旅游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的技术专业性强的活动。对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进行探险旅游,引导中国探险旅游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鉴于此,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设计风险管理模型(见下图),来探讨探险旅游的风险战略管理。
该模型由风险管理评价、风险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信息反馈三个环节组成,其中风险战略管理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低保持组成。
1.风险管理评价
在探险旅游组织以前,探险旅游企业要对探险旅游目的地、探险旅游资源、探险旅游旅游者、探险旅游行程中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只有对探险旅游的风险进行通盘的考虑与评价,探险旅游企业才能决定采取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才能保证探险旅游的安全,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如通过风险评价,细分市场,设计出不同个性化的探险旅游线路。
2.风险战略管理
风险战略管理由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低风险管理等四个管理决策系统组成。
(1)风险规避管理
风险规避管理,要求探险旅游企业在组织探险旅游前,把风险控制在旅游企业的管理能力之内,理性考虑风险因素,考虑到俱乐部的人力、技术装备、线路设计、后部供给、救援能力等资源情况,要考虑气候变化、社会稳定等因素。绝不到一些超出企业人力、资源控制的危险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同时,还要求旅游企业在设置旅游线路时,增加对实际线路的实地踩点考察,增加探险旅游产品方案设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2)风险减轻管理
旅游企业要实施成功的风险减轻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领队人员队伍建设,选择有专业资格、受过专业训练、经验技术丰富、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员作领队。在探险旅游中,领队的经验、技术、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险旅游中的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安全性。例如,在高山徒步探险中,领队要根据队员的身体适应情况,来决定登山的高度和宿营地的安全。
其次,培训和挑选探险旅游者。在旅游者预订探险旅游时,旅游企业一定要通过网站、宣传册等资料,让每位旅游者了解探险旅游的所有要求和情况,掌握必要的探险设备应用、应急和自救等探险技能。旅游企业要根据旅游者的探险能力、身体情况,决定其能否参加探险旅游、参与何种探险旅游。
再次,同探险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企业和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社会救援条件,为探险旅游的顺利、平安进行增加保障。
(3)风险转移管理
转移风险或转嫁风险是探险旅游企业在实施风险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探险旅游企业要投保探险旅游责任险。通过投保,旅游企业将经营探险旅游的风险合理地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减轻事故出现后的赔偿等经济压力。其次,探险旅游者投保人身意外险和其他保险。旅游企业要通过典型案例,让旅游者认识到探险旅游的风险性,强制旅游者购买户外探险类保险。再次,通过合同特殊条款,与当地探险旅游代理商分担风险。
(4)低风险管理
风险没有转移出去,但旅游企业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也是很低的,例如针对探险旅游的装备设施损坏的风险。对此,探险旅游企业一般采取低风险管理策略。
3.风险管理信息反馈
旅游企业通过多途径来获得信息反馈,如领队总结报告、旅游者问卷调查、网站探险论坛、探险经历的读物等,来进行风险信息反馈管理,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探险旅游中管理不完善的地方,提高探险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风险管理反馈为风险评价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三、建立旅游资源的风险等级评定制度
在加强探险旅游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探险旅游的引导和管理,建立探险旅游资源风险评级制度。第一,派遣探险专家组分赴各地调查探险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类别划分;第二,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评估,由此划分出各自的风险等级,对外公布,让探险旅游爱好者有所参考,在选择相关活动时,可以视自身条件而定,减少一定的轻率性和盲目性;第三,建立科学的法制体系,出台探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评定探险旅游资源的标准和开发探险旅游资源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探险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规模,使探险旅游处于一个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四、建立健全探险旅游救援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体系,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探险旅游者的安全,更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险旅游救援系统是为在探险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的相关当事人(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等)所提供的紧急救援而构建的体系。主要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
1.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直接参与到现场救援中的部门,如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居民(事故发生地)、旅游组织单位、医疗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公安机关、武警部队、消防部门等等);
2.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间接参与到救援事故中的部门,如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和旅游地在安全救援中的作用。特别是事后理赔、舆论监督、信息传递和及时援助,这四个部门相互作用,能够减轻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五、建立健全完善社会制度和相应法制
第一,完善户外探险的保险制度。完善保险制度,丰富保险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旅游者保险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等。第二,政府积极加强对探险旅游组织者的监管、建立国家救援机制。将保险和救援结合,建立民间和政府合作的救援组织。第三,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应规章制度。第四,建立探险旅游申报制度,建立探险旅游执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探险旅游特殊技能教育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Callander Marie,Stephen J.Page. Managing risk in adventure tourism opertions in New Zealand:a review of the legal case history and potential for litigation.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3~23
[2]Cavlek Nevenka.Tour operators and destination safe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29(2):478~496
[3]陈 华:在我国环境恶劣地区开展探险旅游的前景[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4]许谨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
[5]张传统:体验经济――探险旅游俱乐部未来发展模式[J].山西师大学报,2007(6)
[6]张进福 郑向敏:旅游安全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
篇2试谈我国旅游安全管理
摘 要:旅游安全是旅游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例举了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初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意识淡漠、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旅游者自身旅游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所导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安全管理的基本方略:旅游景区要强化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政府应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大力普及旅游安全教育、旅游者要增强安全意识。
关键词:旅游安全;旅游安全事故;旅游安全管理
旅游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旅游者的生命财产,而且还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是旅游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散客自助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形式的蓬勃发展,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化,旅游安全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旅游设施、从业人员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旅游安全事故更是频繁发展,使得旅游安全成为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
1 旅游安全事故敲响了旅游安全的警钟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近期(从2006年4月底至2007年10月间)全国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16起,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全国12个省(市、区),既有边境的云南、西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也有内陆的湖北、江苏、安徽、河南、重庆等省(市),还有沿海的山东省;事发地不仅涉及山区、郊野自然景区,也涉及市区人文景点,有的甚至发生在旅游途中。一些安全事故属于天灾,不可抗拒;而有些则是人们可以预见的。
频繁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既造成了重大的游客人身财产损失,又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给旅游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随着旅游社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旅游社的竞争愈演愈烈,旅游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传统的旅游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旅游安全正在成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旅游安全已成为社会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2 旅游安全事故诊断
2.1 旅游安全事故类型剖析
旅游的实质就是旅游者要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其需求。这就决定了旅游安全问题贯彻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一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生存环境而进入较为陌生的环境,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环境安全;二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交通、游乐等各类服务设施,因而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与设施安全;三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付出高于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健康安全;四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容易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发生利益冲突,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治安安全;五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中,由于生理的需要必然要与提供餐饮、食宿的部门发生关系,因而存在着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
2.2 旅游安全事故原因诊断
2.2.1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意识淡漠
有些旅游景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发展、效益与安全的关系,重视旅游生产而忽略旅游安全管理,造成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技术落后、安全设施不足、安全设备老化,从而导致在交通、治安、消防、饮食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有些旅游景区应急救援机制不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滞后于旅游发展;对旅游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旅游安全培训工作不够深入细致。
2.2.2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一些地区对景区的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人员、经费和设备不足,技术手段滞后,以至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及时和到位,安全监管手段有待创新;还有的地区监管机构太多而导致集体不作为的弊端。
2.2.3 旅游者自身旅游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不少旅游者对自己的旅游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了解不足,在旅游活动中又常常麻痹大意,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活动,冒险行动,以至于酿成安全事故。
3 旅游安全管理方略
3.1 旅游景区要强化旅游企业安全管理
一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旅游景区要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对景区应有全面、系统的旅游安全规划,对可能发生的旅游事故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安全检查和巡查,排除安全隐患。要加强对主要游览路段和游客集中区域的看防,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给予处罚。三是要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建设,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统一指挥、职责分明、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景区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高效的专业化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特大事故的抢救救援能力。
3.2 政府应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
政府部门、景区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旅游局《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①②,针对旅游地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按照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属地救护、就近处置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及疏散避难预案。政府部门、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制定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组织和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旅游安全事故的性质和等级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政府部门、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各级应对突发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熟练掌握应急方法和应急组织程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时、迅速、高效。尽快建立完善的旅游救援体系,完善的救援体系应该是:政府 + 保险公司 + 救援机构的模式,由政府充当组织、协调者,并负责组织部分救援基金。救援机构与保险公司联合,由救援机构作为保险公司的协议单位施行救助,再由保险公司事后赔付。
3.3 大力普及旅游安全教育
3.3.1 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安全宣传工作
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带动景区旅游安全宣传工作。要通过举办旅游安全指导培训、免费发放专门的旅游安全手册、及时发布旅游安全警示、在各类旅游宣传手册和广告中强制推行安全提示内容等措施,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基层每位职工和旅游者,形成人人关注旅游安全的良好氛围。在旅游系统和全民中树立起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主动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3.3.2 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景区从业人员的旅游安全意识,提高旅游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索道、观光电梯、游船等游览设施的安全运行制度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等各项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景区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行业统一巡查的旅游安全制度,基本形成旅游景区系统由上至下、从行业管理部门到旅游景区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系,保证景区安全有序运营。
3.3.3 加强对游客安全文化宣传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引导游客遵纪守法;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引导游客礼服谦让;加强防火防盗宣传教育,告诫游客管理好火源火种,在林区不要抽烟,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要充分发挥处在工作最前沿、与游客接触最紧密的旅行社导游员、车辆驾驶员、宾馆服务员等的宣传优势,要求他们在宣传景区景点时,必须告知安全事项,提醒游客安全旅行。同时,充分利用景区旅游服务系统、环保客运车载电视等,向游客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
3.3.4 旅游者要增强安全意识
每一位旅游者都要提高自身素质,杜绝把一些不利于景区安全的坏习惯带到旅游目的地中来。在旅游过程中,自觉听从有关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指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规范自己在旅游景区内的行为。在从事徒步穿越、攀爬等户外旅游项目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并且要有经验丰富的领队来组织安排。在陌生区域行动时,一定要请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带路,一旦发生意外,也可以及时进行自救,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军. 安全: 旅游的生命线[N]. 中国旅游报, 2007-04-27(4).
[2]仪孝法. 关于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探讨[N]. 中国旅游报, 2007-07-06.
[3]周刚. 如何加强景区的旅游安全管理[N]. 中国旅游报, 2007-09-24(9).
[4]魏晓霞. 旅游安全: 呼唤完善的救援体系[N]. 中国旅游报,2007-02-16(4).
篇3试谈加强综合管理保障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工作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旅游事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影响旅游安全的诸多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形成对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阻碍,为了全面了解各种相关因素,提出应对策略,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关于安全因素
一是旅游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据报道全国重大的旅游安全事故发生范围广泛,包括了全国的12个省(市、区)。既有边境的云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又有内陆的湖北、河南等地区;这些事发地不仅涉及山区、郊野自然景区,也有人文景区等。这样的事故不但给游客带来了人身财产安全,而且给旅游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上的损失。旅游业的安全成为了重中之中,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假如社会安全没有了保证,处在一个长期的内忧外患之中,这样就谈不上什么旅游业的发展了。所以要更加的深入学习社会安全知识。
二是关于旅游业安全事故的分析。旅游的目的就是使旅游者要离开自己居住或工作的地方。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安全问题的因素:当旅游者在脱离了原来的熟悉的地方进入到陌生的环境。就一定存在着环境的安全;当旅游者在使用所需设施时如交通工具等服务,相应的也就有了设施安全,当然还有治安安全、食品安全等。
三是安全事故的诊断。不合理的发展旅游经济,有些旅游景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合理地处理好发展效益与安全的关系,重视旅游的生产不注重安全管理,如安全设备不足、设备老化等隐患;有的景区应援机制、体系不健全,不能及时的处理应急事件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再有对旅游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总体来说就是旅游安全管理意识的淡泊。一些地区的景点的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如人员、经费、设备等不能及时的落实到位;其次安全的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性;再有关于这个安全监管机构失职,导致有些景区违法违章,基于这些因素归根结底就是行政主管部分的监管渎职。再有就是旅游者自身对安全隐患的麻痹大意,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对旅游安全的影响更是对经济的严重损失。
四是对旅游安全的管理。旅游安全与经济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针对上面提到的旅游经济安全的问题,应加大对旅游安全管理。旅游景区要强化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安全检查;加强重大事故的应急救助建设;政府应该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安全宣传工作,切实提高每位旅游者自身的素质,增强安全知识强化。最终保证安全为本的理念。
二、关于政府因素
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是否重视,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旅游业,决定了旅游业在这个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这也就决定了旅游经济的壮大发展。这些年我国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做了重要的部署,强化我国的旅游产业,在一些重要的工作中政府主动来承担。如国际旅游合作协定的签订、本国整体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促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我省国际冰雪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方面政府都给予了资金支持。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外交政策。相应的也为国际旅游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这些年,我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程度,而且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灵活,为国际旅游经济的壮大也增添了活力。如我国积极对外开放并且处理好国家关系,打开我国国门,欢迎各国的游客,朝着与人为善方针,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
三、关于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决定着旅游市场的发育情况。作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更是一种体闲产业,针对这样的要求,所以人们必须有了旅游的各项准备,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培育特色的产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进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关于旅游业自身的因素
一是对于旅游业经常有这样的话:人无我有,人有我有忧的理念。所以,旅游业必须要有比较优势的独特程度。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都应当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和风俗、历史和文化等要求。
二是发展旅游经济,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战略。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变化。要正确的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使经济取得积极、有效的发展。
三是社会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旅游业同样要可持续,这也是旅游经济的根本性问题。所以要珍惜我们现有的资源:对那些珍惜动植物、历史遗产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对我们的环境要进行保护,避免造成生活垃圾的污染;要对旅游进行规划、管理、经营有着更加科学合理的体系。
篇4浅谈我国旅游安全管理的基本方略
旅游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旅游者的生命财产,而且还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是旅游 经济 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散客自助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形式的蓬勃 发展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化,旅游安全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旅游设施、从业人员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旅游安全事故更是频繁发展,使得旅游安全成为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
1 旅游安全事故敲响了旅游安全的警钟
据 中国 旅游报报道,近期(从2006年4月底至2007年10月间)全国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16起,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全国12个省(市、区),既有边境的云南、西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也有内陆的湖北、江苏、安徽、河南、重庆等省(市),还有沿海的山东省;事发地不仅涉及山区、郊野 自然 景区,也涉及市区人文景点,有的甚至发生在旅游途中(详见表1)。一些安全事故属于天灾,不可抗拒;而有些则是人们可以预见的。
频繁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既造成了重大的游客人身财产损失,又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给旅游安全 管理敲响了警钟。随着旅游社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旅游社的竞争愈演愈烈,旅游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传统的旅游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旅游安全正在成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旅游安全已成为 社会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2 旅游安全事故诊断
2.1 旅游安全事故类型剖析
旅游的实质就是旅游者要离开居住或 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其需求。这就决定了旅游安全问题贯彻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一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生存 环境而进入较为陌生的环境,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环境安全;二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 交通 、游乐等各类服务设施,因而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与设施安全;三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付出高于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健康安全;四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容易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发生利益冲突,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治安安全;五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中,由于生理的需要必然要与提供餐饮、食宿的部门发生关系,因而存在着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详见表1)。
2.2 旅游安全事故原因诊断
2.2.1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意识淡漠
有些旅游景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发展、效益与安全的关系,重视旅游生产而忽略旅游安全管理,造成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技术落后、安全设施不足、安全设备老化,从而导致在交通、治安、消防、饮食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有些旅游景区应急救援机制不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滞后于旅游发展;对旅游安全 教育 和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旅游安全培训工作不够深入细致。
2.2.2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一些地区对景区的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人员、经费和设备不足,技术手段滞后,以至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及时和到位,安全监管手段有待创新;还有的地区监管机构太多而导致集体不作为的弊端。
2.2.3 旅游者自身旅游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不少旅游者对自己的旅游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了解不足,在旅游活动中又常常麻痹大意,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活动,冒险行动,以至于酿成安全事故。
3 旅游安全管理方略
3.1 旅游 景区要强化旅游 企业 安全 管理
一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旅游景区要对安全 工作高度重视,对景区应有全面、系统的旅游安全规划,对可能发生的旅游事故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安全检查和巡查,排除安全隐患。要加强对主要游览路段和游客集中区域的看防,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给予处罚。三是要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建设,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统一指挥、职责分明、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景区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高效的专业化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特大事故的抢救救援能力。
3.2 政府应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
政府部门、景区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旅游局《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①②,针对旅游地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按照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属地救护、就近处置的原则, 科学 合理的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及疏散避难预案。政府部门、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制定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 组织和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旅游安全事故的性质和等级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政府部门、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各级应对突发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熟练掌握应急方法和应急组织程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时、迅速、高效。尽快建立完善的旅游救援体系,完善的救援体系应该是:政府 + 保险公司 + 救援机构的模式,由政府充当组织、协调者,并负责组织部分救援基金。救援机构与保险公司联合,由救援机构作为保险公司的协议单位施行救助,再由保险公司事后赔付。
3.3 大力普及旅游安全 教育
3.3.1 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安全宣传工作
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带动景区旅游安全宣传工作。要通过举办旅游安全指导培训、免费发放专门的旅游安全手册、及时发布旅游安全警示、在各类旅游宣传手册和广告中强制推行安全提示内容等措施,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基层每位职工和旅游者,形成人人关注旅游安全的良好氛围。在旅游系统和全民中树立起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主动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3.3.2 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景区从业人员的旅游安全意识,提高旅游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索道、观光电梯、游船等游览设施的安全运行制度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等各项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景区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行业统一巡查的旅游安全制度,基本形成旅游景区系统由上至下、从行业管理部门到旅游景区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系,保证景区安全有序运营。
3.3.3 加强对游客安全 文化宣传教育
加强法制教育,引导游客遵纪守法;加强道德宣传教育,引导游客礼服谦让;加强防火防盗宣传教育,告诫游客管理好火源火种,在林区不要抽烟,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要充分发挥处在工作最前沿、与游客接触最紧密的旅行社导游员、车辆驾驶员、宾馆服务员等的宣传优势,要求他们在宣传景区景点时,必须告知安全事项,提醒游客安全旅行。同时,充分利用景区旅游服务系统、环保客运车载电视等,向游客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
3.3.4 旅游者要增强安全意识
每一位旅游者都要提高自身素质,杜绝把一些不利于景区安全的坏习惯带到旅游目的地中来。在旅游过程中,自觉听从有关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指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 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规范自己在旅游景区内的行为。在从事徒步穿越、攀爬等户外旅游项目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和 心理准备,并且要有 经验丰富的领队来组织安排。在陌生区域行动时,一定要请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带路,一旦发生意外,也可以及时进行自救,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参考 文献
[1]杨军. 安全: 旅游的生命线[N]. 中国 旅游报, 2007-04-27(4)
相关热词搜索: 旅游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 论文 旅游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