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贸易大专毕业论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篇1
刍议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互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被誉为第三利润源的国际物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如我国国内传统体制的影响,物流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技术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物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都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近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为国内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物流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大幅度的提升。物流在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降低运作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更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物流外包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可以说,我国物流业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
(一)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
国际物流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是国际贸易,同时国际物流也是国际贸易顺利实现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则国际物流便无法实现,同样,如果没有国际物流的存在,各国之间便无法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有效移动。因此,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物流的产生。近些年来,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更为先进的国际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并且促进国际物流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技术的进步
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国际贸易的发展给企业及社会的物流预测管理等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物流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和服务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关注的因素不仅仅是价格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价格仍然是国际贸易中取胜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国际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必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够对商品的价格进行控制,这种竞争形式促进了国际物流技术的重大发展。
二、国际物流发展的特点
国际物流发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物流市场向着更为开放的方向发展,物流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外资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管理优势,通过合资或者是独资的方式进入到我国物流市场,加快了物流业务的整合和规模的扩张,同时也使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第二,物流企业的成长速度 较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快速成长,而且向着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作为物流企业,对于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也更加明确,并且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具有经营特色的专业物流企业,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企业物流分离外包的速度加快。当前,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众多企业对物流观念的转变,企业物流外包也逐渐由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环节而转变为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模式,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有效融合,也促进了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趋势逐渐显露。
三、国际物流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速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实现我国贸易强国的发展目标,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长期的努力,而国际物流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国际物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归纳为:
(一)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比较优势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而比较优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比较成本。目前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成本的降低在生产与销售方面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在物流方面的空间还非常大。据统计,我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25%。国际物流可以利用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的效益背反关系通过物流各个功能活动的相互配合和总体协调。从而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以此降低国际贸易的经营成本。
(二)扩大贸易规模
我国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贸易伙伴过于集中,当前主要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在欧亚和美洲,而且是有限的几个国家,比如美国和欧盟,其贸易总额已经能够达到我国国际贸易总额的1/3,因而导致了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对我国国际市场规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提高我国产品综合竞争力
由于受到技术含量较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缺乏竞争的优势。产品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想要获得显著的改善,就需要依靠提升管理水平来实现,国际物流中具有多种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我国在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时快速的做出反应,通过更有效的方式抓住顾客的需求,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交易成本,使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更加适销对路,促进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四、国际物流管理的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方面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并且逐渐走入到我国运输、生产、销售等行业中。近些年来,外资的引入也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加快物流发展、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方面应当积极的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国际物流平台接轨,不断的提升物流综合水平,促进我国物流业的持续发展。
1.实现国际物流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
厂家、商家和传媒业一起关注物流,共同促进物流 发展。物流主要体现在 社会效益上,开创一个良好的物流氛围,没有厂家、商家和传媒业的支持是不行的。国外的 经验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协作,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厂家、商家、传媒业的密切配合成为了物流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正确把握国际物流概念,积极利用传媒效用宣传物流,实现国际物流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才能创建新型物流操作平台。
2.进一步提高物流 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国际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同时也只有确保物流渠道的畅通才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而高质量的物流管理和服务是保证物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物流企业要树立全面的服务意识,利用优质的服务抢占市场,并且通过不断的探索和 实践摸索物流业发展的 组织形式,促进物流业发展体制的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是影响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国际市场竞争形势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必须要将官商作风进行彻底的客服,利用服务和技术取得市场,并且不断的改进,才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促进物流作为国际贸易工具和桥梁的作用充分发挥。
3.加快物流相关标准的制订 工作。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以相关的标准为依据,而物流与信息通信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国应当加快制定物流信息代码、报文格式标准等相关标准的速度,并且针对与物流相关的设备和设施标准等标准结构体系进行建设和完善,促进我国物流业的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物流业要与生产以及销售行业进行有效的沟通,按照不同的体系要求制定相关领域的物流标准,推进物流发展的标准化进程。
4.加快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当注重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人员的培养,只有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才能够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外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与物流人员的培养机制方面较为发达,而且形成了科学的国际贸易与物流产业 教育培训体系,这也是我国应当学习和借鉴的,而 职业教育就是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培训形式。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将是我国物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发展项目。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国际物流的科学化发展又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因此,我国应当不断的加强物流管理活动,加快对物流业建设的速度,实现国际物流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以此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加快物流相关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工作的进程,为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物流服务。另外,为了实现国际物流的有效发展,我们应当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国际贸易人才与物流管理人才的开发,以此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篇2中国国际贸易政策探析
摘要: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必须制定一套正确的、有效的国际贸易政策,以维护中国企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本国收入公平分配而采取的限制或者是鼓励自由贸易的策略。国际贸易理论中,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一直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是,世界上还没存在一个国家是实行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他们大多是采取种种贸易限制措施甚至保护主义政策。针对世界上各国贸易限制政策及相应的保护政策,中国必须结合国际环境及制度,选择符合本国国情、遵守国际准则、加强本国经济实力的国际贸易政策。
一、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面对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挑战、新形势,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国际竞争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今后的竞争行驶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利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因素在不断滋生,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道路仍然崎岖、坎坷。
1.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2.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新的形式。
当今国际经济中,在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不断推进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以各种新面貌涌现。国家之间的竞争开始与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国际竞争格局变得愈演愈烈。新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打着保护生存环境和人类健康、保障全球共同利益等旗帜,利用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加进行变相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于这些新型的保护政策,其中,适用的最多的就是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沉重的冲击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国内的出口企业,其影响不亚于反倾销案件的影响。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更加严峻,同时受本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还没用能力主动利用绿色壁垒来保护本国企业。因此,绿色壁垒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极大。技术壁垒主要是信息壁垒的应用,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发达国家经常性的对一些技术规则、制度或标准进行修订,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上的落后、信息不畅等原因,往往在出口使遭遇技术壁垒,损失惨重。对于中国,目前遭遇技术壁垒最多的出口产品是农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工产品和医药产品等。
3.新经济潮流呈现出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出新潮流,这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流入为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及后备资源。通过网络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新的经济运营和管理机制也相应的成立,同时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展信息密集型产业,或开发信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信息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开发出新的市场需求。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发展新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参与国际及地区分工,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是,中国一旦没有抓住这一机遇,也就必将使中国经济在新的国际或地区分工体系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况。
4.国家干预与自由贸易化同步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也不断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呈现出自由化发展的趋势,可调节的有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在此时已成主流。但在同时,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越来越卷入到国际贸易中去,要么公开的,要么秘密的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从而达到扶持和保护本国的企业的目的。世界各国政府在国际贸易上的博弈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位。
5.外贸企业的竞争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1世纪以来,国际并购潮流盛行,新寡头经济形成,许多行业都开始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各国大型企业的全球性战略眼光突显。但现在,中国企业与外国的跨国公司的关系仍处在争夺中国市场的合作阶段。跨国公司不断的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使得中国已成为他们全球战略思想中的一部分,他们将国内市场跟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同步发展,从而促使中国经济更迅速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使得中国外贸企业面临极其恶劣的国际竞争环境。同时,经济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政策协调能力失利,也加剧了中国外贸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使得国内企业很难做到一致对外。再者,中国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贸易结构的不断重组以及利益结构的多元化,从而导致中外企业之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控制,使得中外企业之间敌友难分。
二、中国国际贸易政策选择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化,中国国际贸易在坎坷中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改革,逐渐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趋于成熟,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福利的提升。在中国参与APEC运作及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向自由化的贸易不断迈进,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规范性。
1.在WTO体制下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中国已是WTO成员,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WTO这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必须在WTO所确定的原则、规则下推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一般说来,WTO中对贸易政策及贸易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规范提倡的是使贸易自由化逐渐进行。
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开放贸易制度。(2)建立并维护贸易环境的公平性。(3)采取规范的、透明的贸易调节政策。(4)允许WTO贸易政策规则以外的经济事项发生。在实际贸易交往中,一些交易和贸易政策部分的与WTO原则相冲突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也是可以包容的。这些政策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进口损害防御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政策等。在WTO贸易政策规则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主要体现在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利用WTO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产业、企业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保护。
2.立足于本国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
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对他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不能盲目地采用西方国家的政策策略。在本国行业遭遇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时, 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时,中国应适时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实时的贸易政策来应对各个方向而来的保护主义攻击。如:利用争端解决机构(DSB) 保障自身的权益、建立反倾销应对机制等。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的WTO框架下, 国际上贸易政策的本质都是具有保护性的,并且在WTO 框架下的保护更具系统性、进攻性、合法性, 更难应对。中国加入WTO 后, 首先, 必须制定出一套有利于中国利益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贸易法律体系, 以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 第二, 由于国内各产业之间在中国加入WTO后各产业的利益分配存在冲突,因此,必须维护好、协调好各个阶级、阶层的利益, 促使社会的平稳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制定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措施。
3.构筑中国非关税壁垒保护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在倡导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非关税壁垒的使用作了诸多禁止性规定。可是它的思维模式则是用规则、规范来消除贸易中存在的障碍,但同时它的规则、规范还允许在贸易中进行合理的保护。这些保护的手段主要就是非关税性壁垒的措施。比如反倾销、检疫措施、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等。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这些非关税措施的应用。因此,中国也应该在WTO框架范围内,巧妙地利用这些国际贸易中的保护措施,构筑起除关税外的非关税壁垒保护体系。
(1)加强对非关税壁垒保护措施的研究。
要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对非关税壁垒保护体系的内容、结构、特征、出台时机、相互配合以及透明性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当前特别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严防外国不合格产品、污染产品以任何形式进入中国。
(2)加强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措施的协调和配合。
随着关税税率的下降,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外贸体制中关税和非关税的协调手段比较少,而且中国传统的非关税措施已不能适应目前的保护要求。必须抓紧时机制定既为世贸组织所允许、又起到对本国特定商品进行保护作用的新非关税保护措施。在这方面,政府采购、反倾销法等是切实可行而又极为必要的。
三、结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过去, 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为应对世界各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攻势,中国必须结合国际竞争环境和本国实际国情、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质和方向制定一套正确的、有效的国际贸易政策,从而促进中国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允贵.趋于中性化加入WTO 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影响与贸易政策体系重构[J].国际贸易,2001,(7).
[3]刘崇仪,丁任重.WTO 与中国经济[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课题组.创新外贸管理与推进四川跨越式发展[J].财经科学,2003,(6).[责任编辑 张喜欢]
相关热词搜索: 国际贸易大专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大专 国际贸易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