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关于中国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谈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我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绩显著,但通过分析可得出,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产业,且为资本驱动型,科学技术水平仍较低,且产业发展不全面,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发展仍较落后。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健康发展,就需要转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向创新驱动型增长,且能够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发展。为此,应当采取相应的办法和策略,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
一、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的意义
全要素生产率是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1]。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从微观上来讲,一个企业则需要进行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并拓宽企业市场;从宏观上讲,国家则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同时,需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水平。同时,全面发展各种产业,并大力发展经济效率较高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将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没有强劲的动力。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下,要保证我国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需要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
二、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转变主要策略
(一)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加强了科技的研发与创新,以其作为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和保障。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科技含量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主要仍以制造业为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制造向创造转变。国家应当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投入,使得科研拥有强劲的动力支撑,同时,加大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科技创新和研发提供人才保障。只有实现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环境,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有力支撑。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仍处于转变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西方发达国家仍较慢,经济增长的效率也较低。因此,应当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我国所有制的改革、政府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上。实现所有制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实现经济更加的自由化。实现政府体制改革,则能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实现价格体制改革,能够使得市场机制全面推行到其它生产领域当中。
(三)发展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产业上的分布仍不均匀,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的产业优势仍未充分发挥。为此,应当努力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价值较高的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包含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会实现其自身的巨大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得到有效的促进和提高。应当降低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其经济效益得到巨大的提高。
(四)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我国的农业人口较多,且都聚集在农业生产当中,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够有效发挥劳动力的价值,使得非农产业有效解决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还能够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巨大动力,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我国应当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经济效率的有效提高。
三、结语
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有很大的潜力,只需要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有效调整,将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并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并大力发展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我国政府在实行自身的职能时,应当保证其职能的合理性发挥,并处理好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得市场经济能够在合理范围内自由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国经济论文篇2谈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的资本过度深化
一、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相关原因探究
目前,国内外通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分配差距。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我国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限度。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行业间收入差距大,垄断性、资本密集型等行业收入偏高;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虽然近些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但二者差距仍较大;第三,区域间收入差距大,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第四,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高、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政府因素、市场因素、人力资本和灰色收入等多方面角度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探究,政府也从税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角度的政策措施努力改观现状。然而,这些都未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在生产方式之中引起的。
二、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的资本深化与政府投资偏好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即资本深化),会造成收入差别的扩大。而反观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条资本不断深化的发展之路。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化进程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长期以重工业为主导,并高度依赖大规模的资源投资。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得以取得长足的发展。政府连年扩大财政支出,兴建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且,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资本劳动比都在不断提高。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进入了以能耗性为主的工业重工化发展趋势。而且,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经济的资本密度发生了显著而快速的上升趋势,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资本深化。
三、资本过度深化后的行业、城乡、区域收入差距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由效率低的部门和地区会流向效率高的部门和地区,从而促进了后一类部门和地区的快速发展。而这种生产要素在城乡、行业、地区及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我国收入分配上的不均衡。
长期以来,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等垄断行业,凭借其优势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5年度,12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中央企业,其员工工资是全国工资水平的3-4倍;如果再加上工资以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将可能在5-10倍。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之下,农民收入长期低于镇市居民收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1999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54元和2210.3元,收入差距为2.65倍;2009年分别为17175元和5153元,收入差距为3.33倍。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了超前发展,东、中、西部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从城市来看,1981年,城镇居民收入在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收入比为1.2:1:1.18;1991年,三大地区的收入之比为1.48:1:1.10。从农村来看,1978年,三大地区农民收入之比为1.36:1.09:1;1999年,三大地区的收入之比为2.13:1.35:1。
四、资本深化的适度是缩小初次分配领域收入差距的根本方法
一般来说,初次分配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政府会通过再分配政策缓和并缩小不平等,但是,这种修补和弥合是有限度的、不可持续的。从根本上来讲,要解决收入分配的差距悬殊问题,从初次分配领域就着手是更具根本性、可持续性的。
首先,资本深化应该适度。资本深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驱动性,然而资本深化过度带来的行业发展差距,会影响不同行业、区域、阶层居民收入分配,这是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领域形成的根本性差距。因而,当前我国提倡资本优先、技术优先等应该适度发展。
其次,政府应减少权力的寻租、收租。政府官员的非正常收入,不仅会拉大与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腐败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扭曲也会影响了社会的公平竞争,这种不公平会影响社会收入的分配均衡。
再次,完善城乡、区域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的差距,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置,解决公共服务资源失衡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实施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宏观就业政策,增强人力劳动资本的创造力与竞争力。
中国经济论文篇3浅谈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在阐述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据此提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2008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变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因此,笔者在阐述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纵观金融危机发生的历史,从1636-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一直到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力度都在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严重。尤其在目前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市场也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因此,金融危机很容易由一国传染到另一国,而且还会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金融危机传染。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涉及金融系统、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部门、社会信用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总结分析历次金融危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传染机制。
(一)贸易传染机制
贸易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贸易,恶化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国际收支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贸易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即一国发生危机通常会造成货币贬值,这既增强了对直接或间接贸易国家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又使得国内经济(国民收入)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国外的进口。具体可分为贸易伙伴型传染与竞争对手型传染两种。前者是指货币贬值使得危机国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使得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情况恶化,产生金融危机。后者是指使得与其有着共同出口市场或共同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国的产品竞争力相对减弱,引发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其贸易竞争国的货币会竞相贬值,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和加剧。
(二)金融传染机制
金融传染机制是指因一国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缺乏,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国家的市场流动性缺乏,从而引发该国的金融危机。其传染渠道主要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等来实现的。具体可分为直接金融危机传染和间接金融危机传染两种。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发生投机性冲击导致本国市场流动性不足,通过金融中介清算其在有直接金融联系的另一国的资产,从而使得对方也产生流动性不足的压力。而后者则是通过第三国来实现的。第三国在两个资本市场无联系的国家都有投资,但由于其中一方产生了金融危机,会促使第三国重新估价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从这两个国家同时撤资,导致另外一个国家产生流动性不足。
(三)预期传染机制
预期传染机制是指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可能会传染。这是由于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进而导致投机者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实现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这种类似范围非常之微妙,或经济基础相似,或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甚至或是文化背景的相似。预期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货币投机的示范效应和羊群行为来实现的。前者是指当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时,投机者获得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与发生危机国家具有相似政策和宏观环境的国家,在受到冲击时,也会放弃固定汇率制。因此,投机者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强对另一个环境相似国家的货币的冲击,从而实现危机的国际传染。后者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第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羊群行为被货币攻击性投机者利用时,将在国际货币危机传染中发生乘数性的放大作用。
(四)产业联动的传染机制
产业联动的传染机制是指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虽不尽相同,但在鼓励本国出口产业发展方面是相似的,其结果是各国的出口产业和全球的生产能力都在急速扩大,出口产业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一国出现的金融危机也会沿着产业联动效应的渠道传向其他国家。其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存货的加速原理和产业的结构性震荡两条途径发生作用的。前者是指当出现经济衰退和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企业的库存会大量增加,为了使存货降低到企业所能承受的水平,企业在短期内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对供应商来说,意味着存货超过正常水平,需要缩减生产,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减少消费需求。如此循环反复,会把更多的产业和行业卷入危机,并由此引发社会上信贷链条的断裂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后者是指某些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与危机发生国十分相似,产业的碰撞使这些国家也出现了结构失衡状态,从而引发国际资本对这些国家的资本和货币市场进行类似的投机性冲击和规避性撤离,导致它们也出现严重的金融动荡。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认为,一国受金融危机传染的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实力、市场开放程度、金融体系稳健程度、汇率制度灵活性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就中国经济而言,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随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加深,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通过贸易、金融、预期和产业联动等多种传染机制影响我国,对经济增长、三大需求、工业生产、行业和企业效益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并不断加重。可以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充裕的居民储蓄、巨大的内需市场、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有利因素,这次金融危机不仅未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负面影响超出了原来的预期。
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0%,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别为10.6%、10.1%、9.0%和6.8%,其中第四季度增速创近六年来新低。
2.对投资的影响。受金融传染机制和预期传染机制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面对当前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的经济形势,企业对经济增长信心普遍不足,加上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和国内银行放贷更趋谨慎等因素,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减弱。2008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累计增长15.1%(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4%,比前三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
3.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受贸易传染机制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影响,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当高,进出口总额已相当于GDP的2/3左右,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这次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经济走向衰退或增速放缓,从而对外需求降低,进口萎缩。同时,国内需求不旺和预期收入降低等因素超过了价格效应的影响,国内进口也开始下降。2008年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增速由上个月的增长17.5%逆转为下降9%,是自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月度进、出口增速则为1998年10月来首次同时呈现下降走势(除春节影响的月份之外)。出口方面,11月出口增速由上个月增长19.1%逆转为下降2.2%;进口增速由上个月增长15.5%逆转为下降17.9%。公务员之家
4.对消费的影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股市低迷、企业效益下滑、失业增加等因素,降低了居民收入预期,消费增速开始放缓,一些消费热点明显降温,消费者信心逐渐下降。2008年9~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了23.2%、22%、20.8%和19%,呈逐月下滑态势。汽车和住房等消费热点销售额大幅降低。2008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7%,比2007年增幅回落15.1个百分点。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呈现负增长态势,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累计增幅分别下降18.3%和19.8%,住房消费处于2000年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走低。前三个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94.8、94.1和93.8,10月和11月份又连创新低,分别为92.4和90.2。
5.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受贸易传染机制、产业联动传染机制及预期传染机制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全国工业生产增速迅速回落,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工业增速呈阶梯状下降,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别为16.4%、15.9%、12.9%和6.4%。其中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2007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增速是为1998年公布该指标以来月度增速最低值(剔除春节因素)。从对不同地区的传染程度来看,对沿海地区影响时间早,对中西部地区影响速度快。下半年以来,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6个月下滑,平均每个月回落1.3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四季度才出现明显回落,平均每个月下滑3.5个和2.8个百分点。
6.对主要行业和企业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产业联动传染机制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领域由外向型行业正在向内向型行业扩散,多数工业行业的生产增速开始放缓,特别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大。1~11月份,电力、石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医药和烟草等11个大类的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从企业层面来看,受国际国内需求萎缩、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不少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库存大幅增加,资金严重短缺,一些企业不得不限产半停产或停产。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9%。增幅比1~8月回落14.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1.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8倍。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这次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来拉动的,而国内消费比例呈下降趋势。在目前国外需求疲软和国内投资周期步入下行阶段的形势下,这种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迫使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变到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共同拉动,特别是要重点促进国内消费增长,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机遇。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日趋严峻,我国产业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竞争力弱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批产品科技含量低、服务水平弱和管理水平差的企业难以立足。在市场的倒逼机制下,政府和企业不得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层次。同时,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整体面临衰退或衰退的边缘,迫于利润与生存的压力,一些产业将势必向发展中国加速转移以对冲本土经济的不景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为中国相关产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机遇。
3.促进企业购并、做大做强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一些国家大幅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一些公司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进行海外投资和收购国外优良资产创造了机会。同样,在国内,经济下行和实体经济消肿的过程中,很多行业会出现一大批资产质量尚好,但由于种种原因经营困难,难以生存的企业,从而为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4.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加迫切。由于金融危机促使全球经济衰退,许多重要资源的国际价格大幅度回落,大大缓解了全球及我国的通胀压力,这为我国加快和完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契机。中央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将会直接推动和深化公共财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投资体制、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
三、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要有效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应当汲取以前短期波动冲击发展战略的历史教训,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既要注重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努力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传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又要着眼长远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经济转型,从而为我国经济提高金融危机防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在农林水利、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开拓消费市场。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鼓励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努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银行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资产质量。按照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应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原则,逐步有序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积极稳妥的开拓国际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时要全面考虑风险因素,确定合理的风险规避方式。加强金融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系统。
四是转变外贸出口增长方式。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和分散市场风险。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及农轻纺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和稀有战略资源的出口。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对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在税收和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
五是引导企业和公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金融危机。政府和媒体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金融危机,对各种负面报道要正确疏导和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公共恐慌。政府应保持经济金融政策的一贯性,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有一定的确定性。加强对国内投资者的心理引导和能力建设,避免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使其能理智判断市场形势。
六是加快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投资体制、公共财税体制、垄断行业等方面的改革,重点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高辉清,熊亦智,胡少维.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20226.
[2]徐明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J].新金融,2008(11):20226.
[3]林璐,万玉琳.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综述[J].金融经济,2008(10):52253.
[4]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界经济,2001(6):31236.
[5]周才云.金融危机的生成、传导及治理[J].理论探索,2007(4):67269.
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中国经济论文 中国 经济论文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