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井冈山党史学习教育培训感悟心得体会四篇,供大家参考。
要充分发挥个人力量、团队力量、集体力量,真正将井冈山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井冈山党史学习教育培训感悟心得体会精选四篇。
学党史悟思想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021年2月2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在公司党总支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我有幸作为公司第一批学员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培训。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并称为中国革命的五大圣地,心向往之已久。2021年4月终于有机会来到此,以崇敬、崇拜的心情重温党史,学习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学党史跟党走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20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为期四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短暂而充实,让人印象深刻,深受触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颜清阳教授讲述的一堂《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课程,让我对于井冈山斗争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对井冈山的向往之心。
参加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现场教学,敬献花圈、吊唁革命先烈,重温入党宣言,感受烈士们令人澎湃的满腔热血与爱国激情。登黄洋界哨口,远眺群山环绕,诵读毛主席诗词,荡涤伟人情怀。
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体验井冈山战争时期的条件艰苦,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让我们在历史文物的真实感官之中切身了解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历史。瞻仰八角楼,聆听伟人的故事,赞叹“一芯两著”的成果。
通过为期四天的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场景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学员们身临其境地触摸了红色历史,聆听了革命历史故事和英雄先烈的壮举,深刻感受到“依靠群众求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和根本。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此次井冈山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带给我的不仅有视觉冲击,更有理性的思想洗礼、行为鞭策和心灵升华,是一次实实在在、触及灵魂深处的党史教育和党性锻炼。如果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辈的无畏牺牲和前赴后继,哪里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员工,我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新的井冈山精神,把井冈山精神带到实际工作中并发扬光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公司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近期,我县组织81名基层党员干部赴井冈山接受党史教育,通过学习培训,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得到了收获,思想受到了洗礼,纷纷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成果,表示将学习成果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根据县委安排,要到井冈山接受学习教育,我内心激动不已,因为井冈山这片红色沃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短短的几天学习时间里,我们先后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茨坪革命旧址群、三湾改编旧址、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黄洋界哨口等地接受现场教学,聆听老一辈革命家们和烈士们在井冈山的革命事迹;
参观了神山村,感悟习总书记为民情怀;
观看了革命教学片,并激情唱响了革命歌曲。短短几天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深感革命成功来之不易。
一、对井冈山精神的感悟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感悟之一:理想信念高于一切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接连遭受挫折,这一时期应该说是中国革命的最低潮,当时多少人面对困难徘徊了、退缩了,当了逃兵,甚至当了叛徒,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对中国革命抱有信心,毛泽东同志靠着八角楼上的点点灯光,写就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著作,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同时面对严酷、残暴的白色恐怖和艰难困苦的环境,正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感悟之二:实事求是才能闯出新路
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受挫,再一次证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在中心城市拥有强大武装的形势,想通过城市武装起义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是不可能的,毛泽东同志决定沿湘赣边界向南进军,在永新三湾进行“改编”,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把中国革命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对湘赣边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写下了著名的《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正是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毛泽东带领我们党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思想,提出了“思想建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建党建军思想,成功地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感悟之三: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中国工农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关键在于确立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部建在连上”,是“三湾改编”时创立的重要建军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井冈山斗争中,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和党代表制度,既是党总结国民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又被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建设的历史实践所证明,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和分配土地、建立政权与武装工农等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井冈山斗争经验证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井冈山斗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推动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坚强基石。
感悟之四:依靠群众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井冈山斗争中, 毛泽东同志要求工农革命军改变过去只顾打仗的旧传统,将“做群众工作”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一起确定为工农红军的“三大任务”。同时把“做群众工作”与加强纪律性结合起来,“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和“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宣布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无不蕴含和贯彻着一切为了群众、保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生活的群众立场和工作作风,并在斗争实践中巩固和增强了群众和社会基础。
二、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整个中国革命的精髓,也是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我们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把优良的革命传统与新时代新要求相结合,立足本职,着眼未来,在推进事业、服务人民群众上多做贡献。
一是要牢固树理想信念。在井冈山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先辈们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的共产党人敢于直面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的白色恐怖和血腥“围剿”,在中国革命面临着生死考验的严峻时刻,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信念,最终为我党的革命事业迎来了伟大的胜利。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我们更应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不动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我们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为后来党各个阶段的武装斗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也是井冈山精神一个特殊的构成因素。可以说,井冈山孕育了党的革命斗争,推动了党日益走向成熟,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形成了最具中国革命特色的井冈山精神。作为检察机关,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党的决策部署和检察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是要弘扬实事求是作风。注重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勇于探索中国革命、军队建设和武装斗争的新路子,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要按照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冲破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工作在科学化的轨道上不断发展进步。在检察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把事实求是精神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注重研究工作实际情况,掌握工作规律,促使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实际成效。
四是要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群众的拥护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忠实履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不折不扣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奠定了井冈山斗争胜利的群众基础。我们要通过加强对党的宗旨任务的学习,进一步明了入党是为了什么,井冈山精神是什么,自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通过此次实地学习,更加深入的汲取了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带领全院干警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工作,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4月6日至12日,我有幸在井冈山参加了“竹山县基层干部党史教育专题培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紧张有序,内容丰富的革命纪念旧址现场教学、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的体验式教学、唱响红色旋律感受革命激情的红歌教学、革命先烈后代亲临现场的访谈式教学、品读红色家书牢记初心使命的互动式教学等等,让我灵魂受到洗礼、初心更加深固、信念更加坚定。拉近了井冈山红色历史与我心灵深处的距离,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非常恶劣。一方面,新生的革命队伍处在强大的敌对势力的包围和多次“会剿”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敌军实行了经济封锁,革命根据地物资匮乏,供应十分紧张,真是“艰苦到了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力量做支撑,革命胜利恐怕会成为天方夜谭。“红米饭、南瓜汤”,吃树根,穿草鞋。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井冈山根据地军民正是凭借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战胜了一批又一批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根据地军民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屈服,坚忍不拔将革命进行到底,以点滴星火燃起燎原之势,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成为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精神支柱,势必走向沉沦。新时期新阶段,作为一名从事医院管理的党员干部,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像革命前辈那样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的服务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厚德勤业、精医济世,敬佑生命、博爱奉献”的医院宗旨,牢记“诚实、敬业、求实、创新”院训。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始终保持这一崇高精神境界,创造出新的业绩。
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范例,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未走过的路,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褒生命力的法宝,是经过实践检验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聚精会神干工作,真抓实干抓落实,不断开创竹山县人民医院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制定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群众的。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说到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相信依靠群众、组织宣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同时在革命和建设中,要有勇于胜利的胆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勇于胜利就是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的必胜信念。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为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而勇往直前、不畏生死。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路线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推进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和土地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蕴含和昭示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短短一周的井冈山红色教育,学习、体验、感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使我接受了一次彻底、全方位的革命精神洗礼,进一步提高了思想素质、坚定了理想信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把革命优良传统和岗位实际结合起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充分发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
一周的井冈山之行已经结束。我以《弘扬井冈山精神,走好时代长征路》为题,分享我在井冈山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首先应该说是激动。4月6日一大早,我们整装待发,怀揣着期待的心情,怀揣着对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的井冈山的憧憬,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井冈山。在这个人间最美四月天里,当看到井冈山三个大字矗立在我们眼前时,不知不觉就被浓重的红色文化所感染,所有的疲劳都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抵达目的地之前,在车上,我就一直在想,经历了革命斗争时期井冈山黄洋界战役遗址现在是什么样了,毛主席学习借着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的八角楼是何等雄伟,就这样怀揣着期待抵达了井冈山。经过一周的研修学习、现场教学及个人亲身感悟,也从其他几位同志的学习分享里,仿佛革命场景犹在眼前,感动的瞬间让人不禁泪流。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袁文才同志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作出的艰苦卓绝贡献让我钦佩;
何长工同志革命一生,勇挑重担,甘为人民“扛一辈子长工”的精神让我敬仰;
袁文才、王佐两位革命先烈的后人给我们现场交流的真情实感让我感动,他们无一不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为我们后代创建了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感受他们一路走过来艰辛历程,我们应该感到幸福和感激,更应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日子。
在井冈山的这几天让我感触很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是在茨坪革命旧址现场教学时,授课老师总结了毛泽东同志在那个阶段、那个时代所坚持的四个好习惯。这四个好习惯我认为也是我们此行之后应该学习并坚持的。
第一个好习惯是要好读书、读好书。这次培训班里很多领导干部都有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我的学习榜样,我们一行的唐泽斌主席好读书、爱写作,在27岁时就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优秀文章。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也讲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也说过一句话,读书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央视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节目中也提出,读书能让我们审视自己的缺点,让人变得更加有教养,让人格抵达更高的境地。所以要一直坚持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通过读书丰富我们视野,开阔我们的眼界,了解我们中国共产党一路走过来的辉煌与艰辛。通过善读书在我们谋划下一步的个人及工作规划时退可攻,进可战,战可胜,涵养处事不惊的心态。毛泽东同志曾讲,“没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尤其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要学有所长,学有所获,更要通过读书丰富我们的事业,提升个人能力和修养。
第二个好习惯是善取经,善其行。善其行实际上向他人学习,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经历百年来的三个重要阶段,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进化,不断在起义的过程当中成长。来井冈山学习更像是取经,要多多借鉴学习别人是怎么取得好的成绩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把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对接,明白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第三个好习惯是关时事。我记得有一次去参加一次培训,听到教授讲,1935年9月,毛泽东从旧报纸上获悉陕北有红军的消息,历史的机遇让中央红军选择了陕北。关注时事带领全党在延安获得胜利。现在我们学习平台很多,学习载体也很多,前一段时间中美高层的战略,中国外交部对外坦诚直率、铿锵有力发言震撼了全国民众。无论我们走在哪个岗位,不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身边事身边人。在临时党支部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同志们一起研学了中央一号文件,不同的岗位可以使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快速抓住重点实事,通过学习实事来引导工作的开展,行稳致远。否则,努力偏离了方向,既定目标反而会越走越远。
第四个好习惯是要善于去思考。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无论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还是顺风顺水走来的,其实都是自己的人生不断反复做总结的一个过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对比在革命的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困难,我们所有的困难都是小事,都能克服。通过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会发现昨天的自己其实很幼稚。前天的事到了明天都是故事,昨天的事到了今天也都是小事。就是因为在思考、总结的过程当中,这些问题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从古至今,这句至理名言时刻都在为后人探索了一条人生大道。不论职务的高低,不论岗位的区别,不论伟人或是普通人,我们始终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大见小,以小见大,更进一步要坚定对我们伟大的党的敬仰和爱慕,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中走好每一步,不要怕艰难险阻,积极面对现实,当克服好了每一项我们在困难攻坚过程当中遇到一些挫折和阻力,回首往事,我们会发自内心的感觉到无比的欣慰和充实。要充分发挥个人力量、团队力量、集体力量,真正将井冈山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