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两会精神摘要,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两会精神摘要2篇
媒体盘点两会热门议题:民生 民主 改革
2013年03月17日 04:0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又是一年“两会季”。5000多名代表委员带来哪些议案提案?哪些热点、焦点问题在议政平台集聚共识,成为舆论和公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今年两会有哪些新变化、新亮点?
1、民生两会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义平认为:“全国两会的大舞台上,民生是‘重头戏’。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的议题,民生一词反复出现。”
“收入是民生之源。过去一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8%、9.9%。腰包鼓了,心气顺了,民众信心指数上升。”李义平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个同步’和‘收入倍增’目标,更是百姓的热切期盼。”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高居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李义平说,这表明,今后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教育投入,实现4%目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本建设处处长刘占军认为,这是近年来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有力注脚,将为教育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要不是去年有免费手术的好政策,孩子的先心病没钱治。”江西会昌县周田镇农民张庆福感动地说。
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儿童白血病等20种大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6%……政府工作报告中,节节攀升的数据,百姓最有感触。
人民大会堂内,何维委员呼吁“应对灰霾污染,净化祖国天空”,赢得掌声雷动;
两会代表委员对于民生话题的关切,引发会外公众的共鸣。
2、民主两会
有人说,两会上,民主是高频词,两会成了民主政治的“演练场”。在今年这个“演练场”上,代表委员更加积极,议题更加广泛。
“从上届3人到本届31人,农民工代表比例增加,体现两会更注重从宏观上准确把握13亿人的意愿,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中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说,基层代表的触角,更能触摸到问题与挑战、变化与期待。对2亿多流动大军给予更多关切,回应合理诉求,有利于国家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为加大基层代表手中“麦克风”的音量,两会新闻中心还特别安排一场以农民工为主角的“一线工人农民代表谈履职”的新闻发布会,邀请6位农民工代表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记者扛长枪短炮“冲锋陷阵”,名星代表委员、部长们遭遇“围追堵截”,国家领导人参加代表团会议不做“高人一筹”的报道……“花絮”纷飞的两会新闻,也让会外百姓聆听了政治文明的足音,看到了“中国式民主”的多样。
“会议日程透明,各部门新闻发布会、各代表团开放日有问必答。”在朱征夫眼里,更多代表委员不回避热点,不绕开矛盾,说难解难,回应关切,释放出开放、民主、求实的强劲信号。
“不要干扰他发言,这是法律赋予人民代表的应有权利。”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认为,李克强参加湖南代表团会议遇基层代表插话,一口气5条建议,工作人员拦都拦不住。李克强对代表插话的反应,体现了尊重代表权利的法制精神和民主作风。
有什么样的耳朵,就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近年来,中央领导反复倡导讲真话、道实情,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次全国两会上,人们就听到了许多“好声音”。
3、改革两会
本届两会,改革成了最强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王虎峰表示,对于本次两会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一战略部署,人们格外关注,关注的焦点莫过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或者说“大部制”的推进。
“这次改革突出强调了职能转变,从‘政府-市场-社会’的大视野中,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中央党校科研部教授洪向华说,同过去6次的改革相比,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比较稳妥,虽然涉及的部门不多,但在不少领域有关键性突破,解决了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
“本次改革十分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比如,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可以促使铁路行业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缓解买票难、出行难问题;
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可以把原来分属两个部门的资源加以整合,集中力量提高医疗服务和人口计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将食品安全归到一个部门主管,可以改变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一只鸡、一桌餐的现象,让人们吃得放心。这些都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
“重组国家海洋局,加强海上执法,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现实需要,十分及时。”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说。
方案确定以后,还要抓好落实。代表委员指出,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方案精神,抓紧搞好自身机构的改革和职能转变,尤其是要着力推进职能转移、职能下放、职能整合、职能加强,切实做到该管的管住、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
本报记者 李晓宏 欧阳洁
评论:让中国梦更加契合亿万人福祉
2013年03月17日 03:56 来源:京华时报
无论是新期待,还是新梦想,抑或是前行的新动力,亿万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就是让中国梦更加契合自己的福祉。
今天两会将拉上帷幕,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已经产生。从十八大到全国两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完成了新老更替,实现了权力的顺利交接。如果说,这两大盛会是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那么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则是被亿万民众寄予殷切期待的焦点。
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在纵贯170多年民族奋进史之后,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点燃了13亿人民新时代的梦想。今天,两会不仅让它的路径更加清晰,也凝聚了亿万人前行的正能量。
无论是新期待,还是新梦想,抑或是前行的新动力,亿万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就是让中国梦更加契合自己的福祉。有了这个高度契合,民族复兴与人民福祉就会体现于并肩的奋斗,个人梦与中国梦就会会合于民众的家国情怀。 对于亿万人民来说,这种契合是具体的、可感的、切身的。无论是期待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还是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归根到底都是希望生活更美好。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梦的实现前提。
这些天,外媒热议新一届领导人仍将面临维持经济较快增长、缩小城乡差距等挑战,公众的视角却更多从自己的生活诉求与感受出发。解决了民众的生活难题,使民众的生活有好的未来预期,有实在的幸福感,中国梦的实现就坚不可摧。
在这个意义上,新一届领导人的确面临着诸多难题、挑战和考验,又承载着民众更多更高的期待和诉求,这个担子并不轻松。这样一个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大国,它的现代化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今天的中国,走到了一个关键阶段,面临一个全面升级转型的时期。也许,它的真正难题在于民众的更高期待诉求与现状改变艰难之间的距离。弥天的雾霾让所有人无法忍受,但雾霾产生的背后,不仅有汽车尾气,还有亿万人生活用的燃煤和无数污染性企业,立马让雾霾全部消失何其艰也。教育拼爹等不公平现象让全社会诟病,但GDP4%的教育经费占比都历经将近20年,面对城乡、区域乃至发达城市内部的教育不均衡现实,这个4%仍显不足,明显改观岂是旦夕之间的速成命题?
由是,新一届领导人承载着更高更多的期待与诉求,同时也需要民众的理解与宽容,更需要一起努力去改变。而现状的改变、期待的实现、诉求的满足,也许都难以一蹴而就,但如果能与发展同步,民众就有了信心。民众生活的改善越明显,就越会释放更多谋求发展、实现梦想的动力。有了这样的信心与动力,难题的破解、梦想的实现都会来得更快。
本报特约评论员常池阁
学习两会精神打赢脱贫攻坚站要坚决理想信念。扶贫工作重在“精准施策”,贵在“持之以恒”。要坚持因地制宜、因第 1 页 共 2 页
人施策,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进展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差异化”帮扶措施,不搞简单的“一刀切”,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帮扶措施一经敲定,就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恒心和意志,锲而不舍地加以执行,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防止出现“政策打架”、各自为政的现象,树立政府权威,维护政府形象。
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