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主持人:魏冰心Wbx137087357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是提升基层组织力文文岳 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把乡村富裕起来的历史使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聚焦政治功能,强化“政治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从提升政治能力着手,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保障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提高政治判断力,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时时处处从政治高度上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政治领悟力,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深刻准确领会其政治内涵、政治要求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提高政治执行力,要着力强化责任意30www.hebgcdy.com识,坚持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聚焦基层活动,强化党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需要我们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应对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践成果。要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村党员现场授课,组织党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推动农村党员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树榜样、当先锋、作表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聚焦基层组织,强化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基层党组织必须从提高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着手,把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把担当精神体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做到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要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大党组织在农村各个层面的覆盖密度,探索建设区域性党组织,在产业链、专业协会、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建立功能型联合党组织,推动农业发展链条化、融合化,形成纵横交错、网格覆盖的基层党建工作架构。要健全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综合服务站“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农村“两委”班子,持续整顿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聚焦基层队伍,强化带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只有将各类人才聚起来、用起来、留下来,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以人才带动技术、信息等资源流通,才能真正使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农村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明书制度。要把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积极选派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一线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利用选调生招录等政策有计划引进高学历和短缺专业人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工程”,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要完善人才成长机制,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批农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倡导城市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聚焦基层制度,强化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至关重要,必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重大原则,不断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要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公共产品共享、公共保障均衡等制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要健全乡村振兴督导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实绩考核和年度评估机制,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强化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办落实,开展专项督查,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以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型治理模式,不断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进一步提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创建乡村治理新格局。2021年第5期上/总第915期31
基层组织如何确保?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发展乡村振兴。但乡村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兴旺、?态宜居、乡风?明、治理有效、?活富裕,不能?味地局限于产业和?化发展,同时基层组织应确保好基层?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但?前基层?部在作?发挥上仍?临诸多问题:?、青年?才不?,?部队伍结构失衡。基层作为农村?作的最底层,?多数青年?不愿到基层,在他们眼?,基层?作繁杂、福利待遇差,也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才流失,留在基层的青年?才严重不?,?部队伍结构最终失去平衡。?、知识结构单?,?部缺乏充电学习。基层?部?多“来之于民”,他们不仅“扮演”着基层?部的??,同时也是?名普通群众,其中?多学历较低,所掌握的知识结构较单?,由于??条件限制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学习,从?导致知识?法得到扩充。三、体制机制不全,?部做事底?不?。?对严肃追责问责问题,基层?部在?作中缺乏强有?的后盾?撑,最终导致?部光有想法,缺乏实际?动。四、福利待遇滞后,?部?事激情不?。基层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推动?,?部是关键,要想乡村振兴真正落地见效,还需从以下?????,确保?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作?:?、加强?部队伍建设,确保?才下到基层。基层组织应摸清队伍现状,建强后备?量,及时发现、有效配置、严格管理?部?才,确保?才下沉到基层,从?进?步优化基层?部结构,真正下好乡村振兴“先?棋”。?、充分利?“互联?+”技术,优化知识补给。各组织应充分利?好互联?技术搭建好学习平台,构建?体化培训体系,为基层?部提供知识“补给站”,使?部?才成为乡村振兴“多??”。三、建?健全体制机制,做好?部坚强后盾。健全的体制机制不仅可以为?部落实?作提供有?保障,?且也为?部发挥着战?堡垒作?。试想,如果?部空有?腔热情,却因各种原因遭到限制,长此以往,这种热情不仅会被消磨殆尽,也会让?部因?作得不到保障?形成懒政思想。因此,基层组织要做好?部的坚实后盾,增强?部底?、勇?和??。四、充分保障福利待遇,激发?部?事激情。各组织应使政策、待遇向基层倾斜,激励?部?才在乡村振兴?线安?创业、安?事业。完善奖惩机制,坚定发展信?,正向激励基层?部“?学赶超”。同时,提?报酬待遇,为基层?部解决后顾之忧,加强?活关爱,激发?部?事激情,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的转变。全?实现乡村振兴,除从上述??抓落实,还需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针,才能促进农业?质?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使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包括哪五个方面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精选12篇)
充实的工作生活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想必我们需要写好工作总结了。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以深化基层民主管理为主线,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制度和组织基础,民政局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肩负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重要职能任务,必须在乡村
振兴战略中奋勇当先、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贡献力量,现就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突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着力提高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护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职责所系。我局全力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强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急难问题综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探索建立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协调、信息核对、受理办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三、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建立动
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专业康复机构、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活动;鼓励和引导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2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农村的“面子”就是中国的“里子”,只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一、乡村基础现状
1、农业产业竞争弱。县内蔬菜及其他农产品拥有一些品牌,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申报注册步伐慢。在产品质量上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有名无牌,有的有牌无名,缺乏市场竞争力。
2、主体作用发挥差。由于多数行政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热情不高,出现了“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
3、农村环境污染重。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等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部分行政村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乱排乱倒现象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危害人居生存环境。
4、三大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迟缓,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5、乡村文化项目贫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活
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乡村文化项目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
6、基础设施欠账多。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发达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更有很大差距。
7、实用人才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技术服务不到位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二、实施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内部转移,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民营企业作为全面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型民企投资农村。其次,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各乡镇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
最后,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国家现在对医保这块投入越来越大,可报销比例和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人没有缴纳医保的费用,认为那是花“冤枉钱”。面对村民的不信任,我们要贴心,细心、耐心地讲解医保的作用,让每一位村民都可以享受到医保,不至于“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人放心看病。
三、实施乡村振兴,厚植乡村文化底蕴。
一是实施文明培育工程,促进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由县直单
位、乡镇政府、各村委会组织开展活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举办“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教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文艺晚会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
二是将文化元素注入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为魂,将剪纸、武术、民歌闽南戏曲、芗剧等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融入到镇村建设中,在基层镇村举办戏剧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赛事,着力突出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大力发展文化的产业化,提升文化底蕴,让乡村文化真正做到移风易俗。
四、实施乡村振兴,转变乡村农业发展导向。
最大化利用资源,培育新型农业主体。面对农村“地多劳动力流失”的情况,可以形成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于农村闲置土地,一方面应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另一方面应成立种植合作社或引入第三方合作,解决劳动力外出流失的问题。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要扩大农民的参与度,积极引进资源,形成“乡镇企业+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在立足本村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产品质量,多元化思考提升产品附加值。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契合点,打造属于本村的特色经济产品。
加强一、二、三产业关联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各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积极了解并顺应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发展中,打破产业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开展电商服务,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
五、实施乡村振兴,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着实摸清贫困人口家底,明确扶贫思路。乡镇驻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长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核对贫困户家庭生活情况,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着力落实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保障贫困户住房问题。镇、村两级通力协作,全力摸排易地搬迁对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督查,督促贫困户加快确定建房地址、抓紧动工、加快建设进度,早日住上新房。着实做好产业扶贫项目,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围绕乡镇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乡镇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支柱产业,以发展生态养殖、特色种植、办理小额贷款等帮扶模式将“结对”贫困户推上了快速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六、实施乡村振兴,培育乡村实用人才。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管理,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让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实现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切实把加强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组织部、农业局应联合举办乡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大力度高频次培育乡村实用人才,设置创业富民、新型农业经营、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主题培训班。培训对象的遴选要具针对性,一是重点面向贫困地区,二是遴选村级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其他成员、大学生村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等。各地高校要负责培养一批内心真正为民生为国家做贡献、做牺牲的毕业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把真正适合农村工作的人选拔进来,在农村这片热土上,留下踏踏实实在基层服务的干事人,留下兢兢业业的逐梦者。
七、实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没有完好生态环境的乡村是病态的,不完整的,乡村振兴,应该绿色先行,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开展乡村垃圾治理,抓好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管理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理顺管理机制,制定农村环境管理和督查、环卫设施管理、清扫
保洁、垃圾清运等相关配套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开展乡村污水治理,各乡镇主动履职、敢于负责、镇村联动、合力攻坚,乡镇政府要主动牵头,自觉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齐心协力,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严格执法,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开展村容村貌治理,各乡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集中清理乱搭乱建、乱推乱放、乱写乱画,做好“五清”,提升村容村貌亮化美化。
开展乡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各乡镇要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的打击力度,切实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坚决将整治落实到位,对违法行为决不能姑息,切实做到禁养区内养殖场所一律取缔;可养区内无证养殖的坚决予以打击,正在办理手续的,一律停办。要狠下决心重拳出击,合力抓好畜禽退养整治工作,做到零复养、零延伸。开展乡村矿山及废弃矿渣整治,持续加大矿山整治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矿山修复、狠抓专项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乡村振兴关乎全国人民的幸福指数,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3一、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内容
围绕服务“三农”和“五个振兴”,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发挥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作用,通过“一个库、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建设,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助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主要内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我市涉及乡村振兴的专题数据,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数据库。
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五个振兴”开展典型应用示范。聚焦产业振兴,开发生产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和惠农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生态振兴,开发自然资源与生态景区信息服务系统;
聚焦文化振兴,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人才振兴,开发乡村人才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组织振兴,开发生活社区信息服务“一点通”和提升对接我市党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专家先后来我市进行了五次调研,广泛征求镇街(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群众意见,不断丰富完善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诸城市实际,突出诸城特点。8月29日下午省厅测绘处曲伟刚处长带队,来我市进行了建设内容深度对接,会议梳理核实了各部门单位数据清单83项,增加了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共建”和“诸城模式”内容,增加了208个社区全景影像制作。第二天又分三组展开调研,一组召集社区办、农业局、经管局等单位详细调研数据提供、内容采集和系统建设等问题。另两组深入南湖区、龙都、枳沟三镇街(园区),走进社区,同社区干部、群众及田园综合体企业等面对面交流,补充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桑书记、刘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刘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局。近日,市政府又专门组建了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班子,承担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参与“一张图”建设。所有参与的部门单位及镇街(园区)都落实了一名科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工作联系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办、农业、畜牧、人社、文广新、旅游、国土七个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程参与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办公地点在国土局。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立项、招标。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需市政府批准项目实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技术服务,项目总预算1750万元,建议尽快落实立项招标,批复拨付项目配套资金。二是每周与省国土厅对接一次,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省厅指导,加强协调积极推
进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列出推进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4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国土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20xx年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
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
二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项目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
(1)黄旗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新打机井37眼、输水管道22246米、出水口509个、排气阀门井36个、泄水井36个、排水沟22670米、过路管涵15座、桥涵2座、闸房36座、变配电室1座、低压电缆14213米、塔杆组立架线300米、变压器1台、过路顶管69米、修建硬化路18961米、标志牌2座。该项目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
(2)去年已完成的12个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1077.05亩,其中4个项目新增占补平衡指标500.6565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8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76.39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3)20xx年度共实施16个土地整治项目,拟新增耕地1434亩,涉及5个街道及发展区。其中11个小项目已经区政府批复,7个项目开始施工,1个项目完成施工,1个项目需重新招标,2个项目正安排前期工作;
1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
4个项目已论证通过。
三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国土资源局下达20xx年土地利用计划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坊子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九龙街道下房社区8.2亩、坊安街道葫芦埠社区6.93亩、辛冬棚户区安置用地56.56亩、坊安西曹庄机械加工项目15.8亩。
四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18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5宗,面积444.6915亩,成交价款6.6803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15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应低于15亩的地块3宗,坊安街道供地2宗。
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
六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查清街道、村庄内部商服、工业、仓储、住宅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为农村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通知》、成立了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开展了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月活动,适时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业队伍招标工作。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振兴乡村战略方面,下步我们拟有效运用以下政策措施:
1.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突出特色的村庄,统筹城乡规模,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住建部门村
庄规划衔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用途管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留5%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振兴用地空间。
2.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鼓励利用村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实行评估认定制度,纳入优先预支计划指标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3.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农民权益。按照比例探索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比使用制度。积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5一、推进情况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
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
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
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未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索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6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试点先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容不得懈怠,更经不起折腾,必须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重点推进3条乡村振兴示范线路的建设
和提升,东部示范线路以张市镇沈家村中心,辐射周边7个村;中部示范线路为开港大道沿线庄头镇至邢庄乡的10个村;西部示范线路为临港经济带沿线。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2个示范村。张市镇作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率先推进。
规划引领
乡镇工作“三结合”的重要嘱托,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我们与人民日报智库团签订合作协议,制定xx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现政策上与国家战略无缝对接,探索开创一条符合xx实际的乡村振兴道路。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今年我们将探索融合原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村庄空间类规划,“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环境整治
我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为推动力,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当前任务核心,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长远目标,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目前我县所有村庄陈年垃圾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所有乡镇村庄已全部实现市场化保洁。对示范村、贫困村、大非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治理,确保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对这些村的户容户貌进行提升,整合项目资金,达到“六改一增”、“五不五有”,实现“五净一规范”的目标,使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百千工程”。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部署安排,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20xx年,开展“十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21个示范村、80个提升村,谋划2条示范带。今年我们重点推进东线示范带,全程29公里,涉及2个乡镇,9个村庄,全部为示范村,其中邢庄尹庄村、张市郭家和高庄是贫困村。
根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库的标准,示范村项目资金不超过500万元,政府所在地的项目资金不超过1000万元的标准,21个示范村共谋划项目124个,资金10521.4万元。其中东线示范带涉及个示范村,围绕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等谋划项目46个,预估需资金4999万元。沈家村谋划道路、排水、空心院整治项目,资金500万元;郭家村谋划道路、社区提升改造、乡村游项目,资金500万元。目前,郭佛、尹庄、沈家村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作,郭家村建立了农业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
“厕所革命”。我县制定了xx县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厕所革命”推进会,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任务分工,在十八里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确保了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户厕改造模式。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推广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还在使用的沼气式改造为沼气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根据不同的村情户情,确定不同的施工方式。
空心院整治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购房者增多,致使农村空心院越来越多。通过4月中旬的摸底调查,我县现有空心院14196处,空闲地1577处。各乡镇选择1到2个村作为试点,入户宣传,让群众认识到改善生活环境的好处。按照农户自愿、所有权为农户,使用权归政府的原则,对闲置空心院和空闲地进行改造,清杂物、清残垣、拆违章建筑,建造农家菜园、林荫果园、休闲游园等集中活动场所,供村内人员休闲健身等。
二、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安排部署,出台了xx县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计划,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主任、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委员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注重规划引领。
实施乡村振兴,要有科学规划引领。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及分步实施规划,实现我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基本覆盖。先行对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村庄规划,发挥其示范作用,提升村庄规划的品质。
(三)强化措施、加大投入。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优先向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和示范村倾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强化督导、严格奖惩。
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择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现场观摩制度,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县性观摩会,实地查看乡村振兴示范线路、示范村建设情况。制定严格的督导考核办法,采取每月重点抽查、每季度全面检查、年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振兴评比活动,对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乡镇、村进行奖励,对行动迟缓、效果不好的乡镇、村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环境不优。
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了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还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质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
(二)是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近年来,全县乡村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
1、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
2、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3、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
(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待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
四、下步打算
(一)示范线路提升。
我们将对乡村振兴示范线路上的村庄进行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做好村内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工作;对沿街的农户房屋、院墙进行统一改造、美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村容村貌;对村内农户厕所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
(二)改善人居环境。
学习“兰考模式”,对庭院、厕所、厨房、客厅、卧室以及房前屋后进行整治,全面提升户容户貌。大力开展“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行动,最终实现大街小巷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农户庭院净的“五净”目标。持续开展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两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四)坚持农民主体。
农村建设归根结底要以农民为主体。振兴乡村的过程,不仅不能
忽视群众,而且要更多的依靠群众。发展现代农业,要时刻想着小农户与之有机衔接。构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要尽可能让农民群众参与进来。搞一二三产融合,特别是农旅融合的新业态,要以农民为主,鼓励企业带老乡,让农民群众自发地整修闲置农舍,种上果蔬和鲜花,办起农家乐,让千家万户追求幸福的内生动力变成乡村振兴的巨大合力。
(五)鼓励企业参与。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对于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我们大力鼓励引导,在设置好保护农民权益的防火墙的前提下,搭建好桥梁和舞台,稳定政策预期,优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7一、目前现状及成就
交通运输局有关乡村振兴方面涉及农村公路建设及农村客运的发展。
农村公路方面我市截止20xx年底统计2125公里(县路338公里、乡路142公里、村路1645公里),全市73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硬化公路。20xx年通过实施“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新建改建乡、村级公路510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市行政村主要街道的硬化,全市农村公路网络化基本实现,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农村客运方面共有线路36条,车辆总数185辆。截止20xx年3月份,已经完成公交化改造线路6条,车辆数39辆,完成公交化改造达到21%。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农村公路建设及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目的是让农村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舒适便捷的交通服务,现阶段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淘汰和回收现有农村客运班线的经营权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我
市农村客运班线主要是海阳出租公司和兰天公司,均为承包经营,回收原有农村客运班线的经营权,必然会给出租公司和兰天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随着当前客运行业的逐年下滑,企业负担加重,此时推行城乡一体化工作,还要确保“改得了、留得住、有效益”,没有一定的资金补贴,客运企业难以为继。
2、原承包经营者的社会稳定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回收原有农村客运班线的经营权,可能会出现原承包经营者抵触。
3、企业购置公交车费用负担较重。目前6米纯电动公交车购置约20万左右,8米纯电动公交车购置约30万左右,地方财政补贴暂没有。购置纯电动公交车的费用大大高于燃油公交车。
4、城乡公交票价过高。目前我市试运营海阳至郭城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公交线路,实行的票价比原来线路班车优惠10%(9元),仍大大高于城市公交车票价,给老百姓让利较少。
5、农村公路存在大量宽4米左右的窄路面,且破损率较高,农村交通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的养护管理机构尚未建立健全。
三、建议及下步打算
在农村公路方面,建议积极实施《海阳市农村四好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计划。
实施“三年专项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四好农村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要着力从“会战式”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升,养护全面加强,路域环境优美整洁。
目前我市已经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制定了《海阳市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目标是:
1、实施“窄路基路面”提升工程。改造通村公路110公里,保证每个行政村一般有路面4米以上公路通达,50%以上行政村拥有一条路面6米以上公路通达;
2、新建村级公路88公里,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设置路肩,路面宽度为6米;
3、每年安排养护大、中修和预防性养护工程的比例不低于本辖区农村公路总里程(县路338公里、乡路141.1公里,村路1645公里,合计2124.1公里)的7%(148.7公里),三年我市共实施养护大、中修工程450公里,改造提升路网整体路况服务水平;
4、改造危桥8座,健全完善危桥动态排查整治机制,推动路网中危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保障农村公路安全通行。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8乡村振兴,全局主动。流沙河镇推进乡村振兴踏石留印、蹄疾步稳,不仅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积聚着动力、创造着活力,也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夯实了基础、增添了动能。
一、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一是突出重点。遵循“抓重点带全局”的原则,重点为省定贫困村脱贫致富注入活力,依托
等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选择发展项目,培育出经济持续发展、经营特色鲜明、集体实力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的行政村。
二是创新增收。我镇通过成立村级土地合作社,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添砖加瓦,如
村的土地合作社,农民通过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签定用地协议,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合作社也以赢利一定比例上交村集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多赢,我镇同时在
村建立光伏发电站,也可以村级增收4-5万/年。
三是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和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村民投资入股、金融信贷资金、社会资本投入到村级集体组织生产经营发展中去。确保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并对资金使用过程全程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引导发展新型主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镇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多路径提升规模
经营水平、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等四个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比如我镇
村的丝瓜因市场原因出现滞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方引导、广泛宣传,最终丝瓜全部售出,解决了农户的难题。
二、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推进:
1、着力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利益保障的重要基础,我镇以
等大型企业为主,打造生产精细、服务完善、品质优良的品牌。
2、突出建设美丽乡村。
镇始终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尊重田、塘、梗、丘、园、林、路等生态要素,打造山水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市长到我镇
村垃圾分类点现场指导工作,并表示高度肯定;通过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农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建设、农民安居工程、产业建设及村级服务功能建设等,村社基础条件和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恢复提升乡村风貌,构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3、高度重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镇始终把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农村法治服务体系,加强乡村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自治“消化矛盾”、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的作用,走乡村善治之路。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9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
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
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
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
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0一、我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乡村人力资源匮乏。
人力资源匮乏制约我市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市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乡村人
实用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乡镇街道人因为政府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推动了工业、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导致人才集中于几个乡村。
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市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乡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
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乡村实用人才和优秀的村书记是我市农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应充分发挥典型作用,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最大程度调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但是,当前乡村已有的很多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
四是培训体系不健全。我市乡村诸多部门对乡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主要有农业局、科协等,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培训内容又往往会存在重复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当前三农发展的要求。
(二)乡村生态环境欠佳。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全市乡村环境、人居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
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
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乡村农业体系不完善。我市乡村对于大规模健康养殖、水稻种植产业、乡村旅游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力度还不是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
一是农业不大也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特色产业培育困难,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全市乡村在传统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重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把干部资源向县(区)倾斜,把精力、资源、力量聚焦到乡村振兴上。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领导“三农”工作能力,把热爱乡村、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选调到乡镇领导班子。择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
二是创新教育培育理念。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怎样更好种地,谁来帮助种地”的历史性难题,更加卓
有成效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乡村实用人才和加快推动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所谓“培育”,虽然与“培训”仅有一字之差,但与“培训”有着较大的差别。“培训”仅是传授知识及技能,而“培育”则包括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训、思想培训、市场培训、思维培训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实现从“培训”到“培育”的转变,乡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
三是吸收各类实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长期“乡村实用人才计划”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充实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创造各类适宜的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农业高技术高技能、市场推广、机关党建等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大量吸收涉农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会、人才交流大会、赴外招引人才活动等各种形式,鼓励我市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吸收涉农院校毕业生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面地进行宣传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第三方服务建立村中的物业管理组织,加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权负责管理村清洁卫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二是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培育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
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制度。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重要水资源流域整治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
(三)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农业融合体系框架。继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林特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梅花鹿、东辽黑猪、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整合集中连片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及模式。
二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耕种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电力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耕种质量。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注重分工协作,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借助部分乡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契机。注入文化景观元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人文乡村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框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化和物联网工程的建设,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场等地,建设一批可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的设施,择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1一、夯实基层党建,巩固振兴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和命运共同体。选派街道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常驻基层支部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发挥党小组长基石作用,选优配强中坚力量,构建更
为稳固的组织框架和后备梯队,培养一批懂基层、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二、着力把脉定向,带头振兴示范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党员干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每个干部在埋首案头、山间挖土、走访宣讲之间自然交替,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乡村振兴”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服务群众最有力的回应。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发振兴活力
做好“城乡融合、以城带乡”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旅游资源,开发自耕园艺、家庭自助厨房、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农业延伸特色服务,探索城乡共享菜园建设模式,提升本地农副产品附加值。结合实际,建立党员群众讲习所,讲习内容涵盖党课、农业技术等各方面专题,大力培育有担当、勤作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成立新乡贤委员会,推选堪担表率、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乡贤,积极参与村民矛盾调解,构建村风淳朴、村民自治的和谐乡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节约资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及房屋资源,引导并规范村民发展农家乐、茶馆、小超市等家庭经营,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样本。
四、突出党建引领,找准乡村振兴着入点
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始终将加强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农村党组织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依托,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建强组织作保障,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基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
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xx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
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xx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
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乡村治理的前提条件,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党组织建设活动可以进一步的引领农村的振兴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及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关系逻辑出发,对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党组织;乡村振兴;乡村治理
前言:实现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破解乡村治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引领农村的振兴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的关系逻辑
1.1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实现乡村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乡村治理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
求,乡村社会自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向着城市化进行建设发展,导致乡村传统与城市文化的断裂加深,城乡发展不平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差距依然明显。
1.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治理的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连接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的沟通桥梁,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1.3乡村治理是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变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组织的权威性以及领导能力更显重要,现代化乡村治理工作可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乡村治理工作的策略进行调整,充分地发挥出政治以及组织优势,将发挥出来的作用转化到乡村治理工作之中,同时巩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
1.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2.1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也由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村委会进行协调治理,对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起到关键作用。协同治理工作中需要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相关的法规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村委会的权利义务,积极组织其他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来,就可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工作主体,其他组织进行协调治理的工作方式。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既需要各组织的参与,又需要组织之间互相协同。因此要有效地提升、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融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党组织要组织共同出谋划策,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展“业务政策大家讲”,人人讲,人人听,盘点村情,找准问题,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全面提升服务群众、振兴乡村的能力。
2.2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治理观念进行改变
只有多组织进行多元化的协同治理,才能有效保障乡村治理工作,有效实现带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能充分地发挥其领导作用以及各种优势,乡村治理工作中各个组织进行协同发展的效果肯定会较差。乡村治理的结构是从上到下的,这种管理结构受到传统文化、习惯以及规则的影响。乡村的治理工作需要每一位村民都参与其中,小社会、大政府的发展格局也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需要多
元化的主体以及组织参与其中,让大家全面、正确理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20字方针。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在此期间做好各方面的引领以及协调工作,保证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速度。
2.3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治理方式进行强化
想要有效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就需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当地现实情况的规章制度。只有将自治、法治以及德治三者相结合才能使得乡村治理工作顺利开展。乡村治理工作中法治规则是力量的根源,可以有效保障乡村法治治理的规范化。乡村治理工作的相关制度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完善,但乡村治理工作的有序治理中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有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建立完善的乡村治理工作制度,才能推动农民共同富裕、促进乡村振兴。
2.4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治理的平衡
需要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主体核心,农村其他组织发挥协调作用,共同进行乡村的治理工作。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就需要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体的讨论,并且做出解决此问题的决策工作。大力支持村党组织与其他各类组织的合作,以便于为乡村治理工作
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更好地进行乡村治理的改革创新工作,进一步推动农村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的有机融合,建立与党支部相结合的联合体,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依法创业以及依法治村的优势作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就是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着眼长远、谋在当下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途径。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定期组织有关于乡村治理的座谈会议,积极广泛地听取党员村民、模范村民代表对于乡村治理工作的有效的建议,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影响,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本开展乡村治理工作,更有利于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组织协同发展的乡村治理工作,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脚步。
2.5以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地优化乡村治理体系
大力宣传推广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体的自治、法治以及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制度。将乡村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积极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去,建立出一个全民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积极完善乡村治理工作制度,让村民深入了解自治内涵、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帮助广大村民行使应当享有的权利,进一步地保障农民所享有的主体地位。想要上述情况能够有效地实现,就需要从政策法规方面对村民选举时的选民资格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以便于进一步的培养村民的民法主治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村民自
治中来,制定出村民自治的流程制度以及监管制度,可以使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加强农村的法治以及德治建设,为乡村的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地保障乡村治理,进一步地引领乡村的振兴发展。经由上文分析可得,通过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力,转变乡村治理观念并进行强化,推动乡村治理的平衡,进一步地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五个方面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优化、强化,以此有效地促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贾绍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6):13-16+21.
[2]刘春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5):37-41.
[3]尹红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建设的对策[J].桂海论丛,2018,34(06):87-91.
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作用
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一是把好方向,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集合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一系列社会元素,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联系群众、推动工作、引领未来,基层党组织要冲锋在前。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者和执行者,要及时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立足乡村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与目标,及时向群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优惠政策、振兴愿景,将广大群众的思想、行动和力量团结起来,为乡村振兴筑牢政治基础。
二是做好协调,成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农民个人与农村集体之间的关系、基层干部与农村群众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等。如何有效协调处理这些复杂关系,既考验基层党组织的协调能力,也是基层党组织必须承担的责任。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功能优势,做好协调,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以人民群众为根基,广泛听取群众诉求,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实施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基层的需求,妥善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畅通上下联系渠道,有效化解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营造健康向上、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
三是抓好落实,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因而基层党组织不仅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好系统规划,更要亲自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每个环节,身先士卒、真抓实干。要主动担负起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任,挑起带民致富的大梁,充分了解与挖掘乡村的内在资源。对外联合城乡、企业、高校探索合作共建,推进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加快资本引进与转化;对内紧盯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制定长远规划和战略,与农民农户一对一建立紧密联系,加强帮扶与合作,不断扩大集体经济总量,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组织掌舵、党员带动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析评估,不断强化工作效能,切实保障国家政策、资金落实落地,用到实处。
四是树好风气,成为乡村振兴的“压舱石”。良好的乡风民风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支撑。一方面,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权力观,落实好党员干部的主体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底线,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营造清正廉洁的组织风气,优化乡村振兴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以党内清正之风促文明健康乡风。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要密切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和群众思想实际,通过喜闻乐见的工作方式,加强农村文明素质教育,发挥文艺作品敦风化俗的作用,真正让乡风民风美起来;要充分发挥党章党规、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功能和乡规民约的价值导向作用,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不断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生态绿成为乡村亮丽的发展底色,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发言稿,写900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村民们:
大家好!我今天受邀在此发表关于基层党建如何促进乡村振兴的发言稿。
当前,中国乡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乡村产业依然低效,人口老龄化加剧,贫困现象仍旧普遍,乡村社会治理存在较大空白。而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为基层党建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制定鼓励基层党建发展的政策,例如营造有利于基层党建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资金补助,以及支持基层党员参加学习培训。
其次,在实施基层党建建设时,要注重抓住民心。党组织要服务于群众,围绕群众的需要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积极开展“信任·关爱·服务”的活动,及时了解村民的情况,帮助贫困群众发挥自身能力,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
第三,要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为依托,着眼建设强劲的基层党建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以党员教育培训为抓手,科学有效组织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建设理想可期、行动俊秀、有智可施、有德可借的基层党建机制。
最后,要健全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法律法规体系。要不断完善有关基层党建建设的法律法规,为党建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使基层党建的建设更加放心,让村民对基层党建有信心。
综上所述,基层党建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特点,在加强中央对乡村振兴的指导下,抓住有利机遇,全面加强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设,努力把乡村振兴推向更加实效的地步。
谢谢大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该战略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青壮年流失、产业单一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与基层组织建设有关。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一、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
农村自治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层民主的重要渠道。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治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现代化的农村自治组织应该具有有效的代表性、透明的运行机制、公正的权力配置和科学的决策机制。乡村共建联席会、村民理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建设都应该得到加强,发挥其在户籍管理、卫生保健、教育扶持等方面的作用。
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负责农村土地、资产等资源的协调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组织。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有助于推进乡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村就业、扩大农民收入。可采取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组织村民参与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旅游开发等产业。同时,应积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型经济业态,如“互联网+农业”等。
社会组织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有助于推进乡村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发展。如文化站、扶贫基金会、志愿服务组织等,这些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传承、扶贫帮困、环境保护、公益助学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中应注意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加强社会组织的规范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发挥村干部作用
村干部是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是村级治理能力的关键,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村干部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对村干部培训、理论学习、工作实践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核心。只有增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村干部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乡村人口老龄化、青壮年流失、产业单一化等问题,促进农村现代化和综合发展。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助?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的理论和路线?针政策的直接执?者,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好“最后?公?”的关键。我们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进程中,要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建设、促进担当作为,帮助培育后备?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才;推动加强党?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党的组织?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稳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部。”推动乡村振兴,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农村党?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注重围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提升乡村善治?平,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党组织对村各类组织和各项?作的全?领导,形成治理合?;推动规范村务运?,完善村民?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推动化解各类?盾问题,实??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作?,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引领乡村创收增活?、盘活资源增后劲,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重点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推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精神?明建设、?态?明建设、深化农村改?、乡村建设?动等重?任务落地见效,促进农业农村?质量发展。注重为民?办实事聚民?。提?政治站位,聚?改?发展,坚持以?为本,实施??关怀,保障改善民?,重点围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密切党群?群关系,推动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经常联系?访群众,参与便民利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加强对困难?群的关爱服务,经常嘘寒问暖,协调做好帮扶?作;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以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不断增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量来?组织,组织能使?量倍增。在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主??”和“领头?”的功能和作?,做好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量和智慧凝聚起来,不断激发??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家族?治县淇滩镇
曾旭荣)
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及其发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步入了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显示出了基层工作对国家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
因此,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途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即立足于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现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需求,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展的重要意义、现存问题以及有效解决策略作出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作用分析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发
展的主要矛盾也随之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对解决当前
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提供一定帮助,同时对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建设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表现出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积极加大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作用的相关思考和探讨,能够有效发挥党在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强化党的领导作用,为乡村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其实施地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导者和执行者,在提高乡村建设与发展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显现。由此可见,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作用,为乡村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这一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各个步骤实施严格贯彻党的意志、执行党的决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针对乡村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党员干部领导力与责任意识缺失、党组织建设涣散等诸多问题作出有效解决。
其次,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充分保证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党组织自身能力的充分发挥,引导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树立群众威望,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有助于强化乡村发展资源的整合,为乡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在人才资源、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明显。然而就乡村地区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在发展资源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资源分散、资源供应与需求存在偏差以及有效资源的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基于这一发展趋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强化乡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整合过程,为乡村建设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具体来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入和完善,能够充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进而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经济、技术、人力等各项资源的完备。就目前国内乡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基层党组织体系的完善和领导力的加强,有力地解决了乡村发展资源散乱的情况,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整合与流通,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其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有助于维护乡村建设环境的和谐稳定,为乡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地区的环境条件成为了影响各项政策及措施能否贯彻执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当前农村地区加大力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乡村发展环境的和谐与稳定,改善乡村发展秩序,同时一定程度上为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保障。当前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涣散是影响相关政策有效性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完善措施的实施,能够在贴合乡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和发展愿望的前提下,引导乡村治理工作体系逐步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这样不仅能有效革除原有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群众凝聚力差、政策措施难响应等问题,同时有效提高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作用的发挥效率,最大程度上净化了乡村环境,为不同条件下乡村地区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发展过程中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足随着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作用的不断发挥,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在现阶段乡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与管理部门存在着明显的认识与重视力度不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小,尤其是在青年人才与后备储蓄人才资源的保持和培养上。
其次也包括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活动经费、场地等客观资源的支持力度小。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基层党组织在关于最新乡村发展政策与变化动向上的认识存在偏差,同时也影响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发展和优化。
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忽视,在群众参与度、热情度等方面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基层党组织在当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文化建设缺失,工作难度加大
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也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就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工作实际状况来看,文化建设与完善工作内容的缺失,明显加大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难度,同时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造成一定阻碍。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虽然在党员干部队伍优化、自身工作体系、党群关系等方面加大重视力度并采取了完善措施,但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以及乡村文明新风的形成方面仍处于忽视状态。因此,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体制的完善得不到充足的重视与支持,导致了原有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僵化问题以及乡村地区群众思想落后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加大了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落实的难度。
(三)基层党组织体系尚不健全,服务水平较低。
基于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自身工作体制的落后和缺失成为了影响其正常职能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受自身工作体系及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地区发展过程中
的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更加加大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对基层党组织在基层领导力、执行力等核心作用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原有基层党组织在制度体系、行为规范以及党员干部队伍工作体制方面存在缺失,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应有领导力的有效发挥。
基层党组织职能的缺失更加限制了其与当前最新乡村发展扶持政策之间的有效对接与利用,不利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健康、持续提高。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深化乡村发展认识
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从乡村振兴发展的不同角度积极加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完善工作的重视力度,不断深化关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认识,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策略。比如,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脚踏实地地以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普遍愿望为基准开展工作。
在资金、人才资源以及技术等方面,要加大对乡村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扶持力度,使得各项工作决策完全符合国家和群众的共同利益。
(二)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减小乡村发展阻力
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改善乡村治理与发展秩序,创建和谐、稳定、健康的乡村发展大环境,是有效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降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阻力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加大对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力度,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地区优良精神。以党的思想为指导,有效革除乡村地区存在的封建迷信残余、重男轻女等思想以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迂腐行为,坚持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加大力度关注乡村文体设施建设与完善,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建设村民文化广场,引导群众文化生活向丰富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从而奠定乡
村振兴与发展工作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强化推进基层党组织自身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服务水平
在农村基层建设过程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农村工作中,尤其在农村振兴事业的推进过程中,党组织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的构建。当前,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已迫在眉睫。要分清与政府管理的边界,要充分保障村民的自治能力。还要发展新的一批农村发展人才,引领农村的发展振兴。
另外,依法设立相关的村规,对推进依法治村也能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兆胜.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J].江西农业,2018(18):118-119.
[2]韩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个关键性问题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4):19-26.
[3]刘颖.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
[J].人民论坛,2018(25):112-113.
[4]刘传斌,刘云开.如何把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到实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169-170.
[5]谢式莹.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设探析
[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9-120.
[6]黄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问题研究———以变革推动创新,用关注激发成长[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69-71
相关热词搜索: 基层组织乡村振兴 基层组织 振兴 乡村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