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人居环境“微菜园”多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3篇】

时间:2023-08-15 10:45:03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居环境“微菜园”多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人居环境“微菜园”多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3篇】

人居环境“微菜园”多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3篇

人居环境“微菜园”多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篇1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需要深入调研、统筹谋划。农业农村部开展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组织干部开展驻村调研,全面摸清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近期,我到费孝通先生80年前调查过并写出《江村经济》一书的村——江村(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开展调研,对推进乡村振兴作了一些思考。

一、中国乡村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乡村的巨变,既源于党领导农民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前,中国之乡村,从内地到沿海,从城郊到农区,从山区到平原,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社会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城乡关系从割裂向融合转化,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居民市民化、1000万农村人口脱贫,农村即将消除贫困、全面小康。可以说,中国乡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江村也在微观层面,演绎着这个时代变局。乡村的巨变,既源于党领导农民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化国际化,让农业从计划封闭变成了自由开放。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统购统销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放开了农产品市场,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时间和劳动的自由支配权,想种啥就种啥、想吃啥就吃啥,这在车马归队、劳力归田的大集体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农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流通范围大大拓宽。江村的太湖螃蟹、太湖三白销往全国各地,浙江白茶、山东苹果、赣南脐橙等则摆上了江村百姓的餐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更是与全球农业融为一体。2017年农产品进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不断加深的市场化国际化,既给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源泉,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使农民从土里刨食、温饱不足变成了进城务工、走向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进城务工。2017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2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达到了42.35%,2.8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割麦插秧累断腰”已成为历史,种田比以往更加省工省事省时。江村的村民跟我说,现在腰包更鼓了,日子更好了,笑容更多了,寿命更长了。近年来,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不少城里人选择到农村当农民、搞农业,这表明农业农村正在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带来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碰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促进,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作用,这不可避免地对农民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

人居环境“微菜园”多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篇2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
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
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
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32人、20人,分别占57.1%、35.7%。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

(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x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0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长10.77%。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308个,示范点45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88个,总数达204个,同比增加40个,增长24.39%。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xx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0万吨,综合使用量达57.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90%以上。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鄂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0.8亩地的小麦,产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种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农药20元),人工未计,亏本5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几点建议

1.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

2.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集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梁子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快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内容仅供参考

人居环境“微菜园”多措施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篇3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童允扬

【摘要】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卫生村、文明村、宜居乡村、“大清洁、乡村美”等各种创建活动,致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群众期望相比,特别是与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相比,农村人居环境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整治任务还十分繁重。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存在问题,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措施。【期刊名称】农业开发与装备【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
【关键词】农村;
人居环境;
振兴战略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存在问题
去年以来,各地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动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短板,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热潮,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在整治工作中,各地也出现了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思想认识有偏差。主要是存在观望、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没有准确领会十九大精神。部分村干部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检查考核时认真对待,平常应付了事。整治环境不注意考虑农村实际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指导思想有偏差。如有的村出现限制村民养禽畜、要求果园菜地改种花草、柴草农具存放点不注意统筹规划等现象。环境整治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有的



村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大上,一个村不到100人,却建几百平方米的大广场,有的不能行车的小巷道,水泥铺十几公分厚,十分浪费。
2)宣传发动工作不扎实。镇村干部只满足挂几条标语,宣传发动一阵风,方式方法简单粗暴,有时还用行政命令代替宣传发动,很少逐家逐户深入细致做村民工作,有的村一次村民会议都没有开过。由于大部分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不了解,不理解,没有形成共识,因而村民很少参与,既不出钱,也不出力,创建过程中经常因为意见不一大吵大闹,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现象,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还没能真正建立起来。
3)乡村规划滞后。虽然《土地管理法》已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村民享有的只是一定面积的使用权,但由于受“祖屋”“太公地”等传统观念影响,村干部对村集体土地基本上放任不管,谁占谁用,谁多占谁多用,从而导致村中乱搭乱建、多占乱占集体土地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一直以来不重视村庄规划工作,村级组织不敢大胆管理,大部分村庄布局凌乱,农房建设各自为政,房屋坐向五花八门,生活垃圾到处乱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村巷道狭窄,没有预留公共设施用地,“有新屋没新村”现象十分普遍。
4)资金缺口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镇村主要还是依赖县级财政安排,自筹资金非常有限。主要是村集体经济能力较弱,有的村基本上没有集体收入,连村干部的工资补贴都发放不了,更不要说投入建设了。而农户方面,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不好,基本上是观望、等、靠、要,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由于资金不多,很多投入较大的整治项目难以开展,只能小修小补,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最终影响到整治效果。
2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措施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按照十九大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具体工作的协调指导,形成县镇统筹、部门联动、村为主体、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取得成效。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宣传发动。改变村民几千年累积下来的不良生活习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靠几条标语更不行。农村群众接受新生事物的过程较长,要见到好处才认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一定要走村串户,开好村民会议,把道理说清讲透;
要多讲好处,多看成效。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深入细致做工作,一定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要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农村往往居住分散,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很难办好,投入再多的资金也很难取得好效果。要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让群众真心支持、真心参与。2)技术指导。村庄规划、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专业性较强,要确保取得成效,必须符合农村实际、与时俱进、尊重科学,指导到位。如村巷道规划,要考虑小汽车逐年增加这一情况,统一规划建设,暂时不能建设的,也要提前谋划布局,预留建设空间;
污水排放,要按照新的环保要求,实现雨污分流,污水统一管网收集,集中净化处理;
墟镇和各村庄内要规划建设垃圾收集点,方便农户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村庄规划不能脱离农村实际,照搬照抄城市那一套,要符合农村村民的生活特点和生产发展需要,既好看又好用。3)长效机制的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很难,但保持整治成效更难。这方面,我们过去搞卫生村、文明村、宜居乡村创建是有教训的。因此,整治农村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菜园 助力 振兴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见闻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巨匠文档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20016797号